云南省高職高專院校省級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內)_第1頁
云南省高職高專院校省級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內)_第2頁
云南省高職高專院校省級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內)_第3頁
云南省高職高專院校省級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內)_第4頁
云南省高職高專院校省級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內)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云南省高職高專院校省級示范 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內)云南省高職高專院校省級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內)申請書實習實訓基地名稱:玉溪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食用菌研究a發(fā)中心實習實訓基地類別:申報單位:校內實習實訓基:玉溪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申報時間:2011年5月10日云南省教育廳制、基本情況學校名稱玉溪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校性質事業(yè)單位詳細地址玉溪市紅塔區(qū)研和鎮(zhèn)向家莊41號郵政編碼653106網址http:/WWW電請實習實訓基地名稱食用菌研究開發(fā)中心該基地所覆蓋的專業(yè)專業(yè)名稱學制人數設施農業(yè)3年30野生植物資源開發(fā)與利用3年30種子生產與經營3年30公共選修課(全院五個系)3

2、年250實訓(驗) 室名稱地點儀器設備總值 (萬元)年服務學 生人數微生物室綜合實驗大樓2.00200食品加工室綜合實驗大樓3.00200配料室食用菌研究開發(fā)中心0.60550滅菌室食用菌研究開發(fā)中心6.00550接種室食用菌研究開發(fā)中心1.60550培養(yǎng)室食用菌研究開發(fā)中心1&00550栽培大棚食用菌研究開發(fā)中心8.00550合計39.20基地負責人陳世祿聯(lián)系電、基地條件(一)基本條件玉溪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從1993開設食用菌栽培技術(食用菌生產技 術)課程和實習、實訓。至今,已有十八年的歷史。2002年,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和社會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 結合我校辦學特色,按照學校實驗室建設及發(fā)展規(guī)劃,學校加大了對食用菌栽 培驗室的建設,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食用菌研究開發(fā)中心。目前,食用菌研究開 發(fā)中心已成為具備一定實驗規(guī)模,具有較強師資實力和擁有先進實訓和生產設 備為一體的教學實訓單位,為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 積極促進作用,并為科研打下良好基礎。中心經過多年的建設,基本具備課程所需的實驗條件,目前擁有配套的辦 公室2間,儲藏室1間,配料室1間,滅菌室2間,接種室2間,冷卻室2 間,培養(yǎng)室4間,微生物實驗室1間,顯微鏡室1間,栽培實驗室1間占地 IOOo余平方米,栽培場地4000平方米。2、儀器設備迄今為止學校已投入21.

4、2萬元(中心經營投入18萬元)用于食用菌研究 開發(fā)中心購置儀器設備,其中800元以上的儀器設備65件。包括:顯微鏡50臺;粉碎機3套;,高壓滅菌設備4套、常壓滅菌設備一套;冰 箱2臺、培養(yǎng)箱5臺、超凈工作臺2臺;培養(yǎng)床架30架、菌種瓶IOOOOO個; 有配套的栽培大棚7個;已具備一定的科研、生產條件。3、建設規(guī)劃(1) 一期建設:自2003年至今建設滿足農林系各專業(yè)食用菌栽培技術的 實訓要求,建立食用菌栽培實踐技能培訓考評中心,至今已經基本完成。(2) 二期建設:滿足廣大食用菌栽培戶教育培訓和考核,滿足食用菌專 業(yè)實習實訓要求。2011年內完成,具體建設計劃: 購置設備,改造接種室2間,改造培

5、養(yǎng)室一間; 進一步完善和更新其他實訓設備; 購置裝瓶裝袋機一套。(3) 三期建設:滿足食用菌專業(yè)生產綜合實習實訓,滿足學院為農服務 的要求,建設學院加農戶加產業(yè)發(fā)展的要求。2015年完成。 建設一間冷庫; 擴建菌種培養(yǎng); 建設食用菌加工廠; 購置蘑菇翻堆機等生產設備; 購置食用菌生產成套設備; 擴建食用菌生產車間; 擴建食用菌原材料儲備車間; 擴建食用菌配料車間。(二)師資狀況1、目前食用菌開發(fā)研究中心師資隊伍情況專 職 教 師副 高 以 上中 級初職碩士學士其它總人 數平 均 年 齡人 數47O10101136.7比 例36.463.6O81.99.10教師姓名學歷/ 學位畢業(yè)院校職業(yè)鑒 定

6、資格職稱主講課程陳世祿本科/ 學士云南師范大學食用菌 生產工副教授食用菌設施與機械 食用菌栽培技術 食用菌生產實訓任瓊麗本科/ 碩士西南農業(yè)大學高級植保工副教授食用菌病蟲害防治龔蘭芳本科/ 碩士云南農業(yè)大學食用菌 生產工副教授真菌學陳麗萍本科/ 碩士云南農業(yè)大學食用菌 生產工講師菌種生產實訓 食用菌栽培技術杜秀紅/ 科士 本碩兀南農業(yè)大學食品檢 驗工講師食用菌保鮮與加工 技術張志忠本科/ 碩士云南農業(yè)大學原煙分 級工講師菌類生長與環(huán)境李軍萍本科/ 碩士云南農業(yè)大學農清測 報員講師食用菌菌種生產技 術徐崢蛛本科/ 碩士云南農業(yè)大學農業(yè)技 術指導 員講師科學試驗與生物統(tǒng) 計雷霖本科/ 碩士K南農業(yè)

7、大學講師農產品營銷姜永秀本科/ 碩士云南農業(yè)大學副教授農業(yè)經營與管理胡棟寶本科/ 碩士陜西師范大學講師農業(yè)應用化學食用菌專業(yè)生產技術人員4人:李士民初中研和一中食用菌生產工實訓指導、生產指導楊應寬中專玉溪農職院食用菌生產工食用菌生產謝彬中專玉溪農職院食用菌生產工食用菌生產普應芳中專玉溪農職院食用菌生產工食用菌生產(2)、師資隊伍建設規(guī)劃根據中心教師隊伍的現狀及學校的發(fā)展趨勢,本中心教師隊伍的建設目標 是:配合學校的人才強校戰(zhàn)略,大力選聘和引進高水平的教師和中青年專家。 同時,在現有的中青年教師中選拔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外出進修 學習,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戰(zhàn)略,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

8、素質。形成一 支專業(yè)結構合理,能夠主動適應教學改革和學科發(fā)展要求的教師隊伍?;厥褂们闆r(包括實訓、實驗開出率、開放情況等):(一)積極開展食用菌栽培實驗,為學生食用菌生產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 堅實基礎。食用菌研究開發(fā)中心面對學院農林系設施栽培、野生植物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種子生產與經營三個專業(yè)和全院五 實踐教學任務,開展與食用菌生產有關E 實驗開出率100%o食用菌研究開發(fā)中朮FT號實習、實訓名稱1食用菌形態(tài)的認 識2食用菌的生理生 態(tài)3食用菌的消毒滅4菌種生產5平菇栽培6雞腿菇栽培7金針菇栽培8雙抱蘑菇栽培9香菇菇栽培個系選修課,每年約為500名學生完成 的實驗,按照學科實驗教學大綱的要求, &

9、#39;目前各學科開展的實驗如下表:開出率開放情況100%全院、全年開 放100%全院、全年開 放100%全院、全年開 放100%全院、全年開 放100%農林系全年 開放100%農林系全年 開放100%農林系全年 開放100%農林系全年 開放100%農林系全年開放10病蟲害綜合防治100%農林系全年 開放11食用菌加工100%農林系全年 開放(二)、實訓項目具體內容1、分項實訓表(含11個子項目)能力 訓練 一級 項目擬實現 的能力 目標相關 支撐 知識掌A :能通握常過食用見食菌的基形態(tài)用菌本形態(tài)學分 類學 知識形態(tài)進行簡的識單的分別方類。法。B:能通 過形態(tài)能力 訓練 項目食用 I 菌形

10、1態(tài)的認識訓練方式 手段及步實物標本、 圖片和多媒體影像的展示,學回憶,野外標本的采集,教師最結果生結合生的分 活實際的類識食用識別常見的食用菌。后歸納總菌的生理生態(tài)1、 食 用2、的 生 理 類 型 3、 食 用掌握食用菌的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條件和生理生態(tài)條微生 物生 理學 和生 態(tài)學 知識多媒體影學生結合 生活實際 的回憶,野 外標本的 采集,教師最后歸納總結基本掌握各種食用所需的營養(yǎng)及生理條件教師點評,記入綜評成績長 與 外 界環(huán) 境 條1、培能使用用的毒菌 食菌消滅各種消質的毒滅菌 消毒設備;能滅菌;2、進行各種環(huán)境種與的消毒 培養(yǎng)和滅菌環(huán)境工作。物理 學和 化學 知識教師操作 演示,學生

11、 分組實作, 最后結果 評定菌種生產平菇栽培1、掌 握食 用菌種概念,2、能進行種的生產。能進行菌種設計。能測量進行優(yōu)學和良菌種微生的生產;物學能進行知識優(yōu)良菌定識別性,2、充分把握平菇生長發(fā)營養(yǎng)育所需學和的各種微生條件;能物學 熟練進知識行平菇的生產和栽培教師操作 演示,學生 分組實作, 最后結果評定教師 點 評,記入 綜評 成績教師操作 演示,學生 分組實作,最后結果 評定雞腿菇栽培術。1、掌 握雞 腿 的 物 特性,2、 握 腿 的 培 術。掌 雞 菇 栽 技1、了解金針菇的生物學指導。能充分 把握雞 腿菇生 長發(fā)育 所需的 各種條 件;能熟 練進行 雞腿菇 的生產 和栽培 指導。營養(yǎng)

12、學和 微生 物學 知識教師操作 演示,學生 分組實作, 最后結果評定評, 記入 綜評 成績金針菇栽培特征、2、掌 握金 針菇能充分 把握金 針菇生 長發(fā)育 所需的 各種條 件;能熟 練進行 金針菇ll營養(yǎng) 學和 微生 物學 知識教師操作 演示,學生 分組實作, 最后結果 評定雙抱蘑菇栽培香菇栽培術。1、了解雙 抱蘑 菇的 生物 學特征、27t技術1、了征、2的生產和栽培 指導。能充分 把握雙抱蘑菇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各種條件;能熟練進行雙雀蘑菇的生產和栽培指導。能充分 把握香 菇生長 發(fā)育所 需的各 種條件;營養(yǎng) 學和 微生 物學 知識營養(yǎng) 學和 微生 物學 知識教師操作 演示,學生 分組實作, 最

13、后結果 評定教師操作 演示,學生 分組實作,最后結果評定教師 點 評,記入 綜評 成績教師 點 評,記入 綜評 成績9蟲綜摘病害減食用菌加工掌握 香菇 栽培 技術1、掌握食主要 病蟲 害的 特征、2掌握相應的綜合防治技術。掌握食用菌加工的能熟練進行香菇的生產和栽培指導。能充分把握各種食用病蟲害昆蟲發(fā)生的學和機理;能熟練進微生物學行綜合知識防治和栽培戶的防治指導。教師實物 標本、圖片 和多媒體影像的展示,在實踐中操作演 示,學生分 組實作,最 后結果評 定能充分食品教師實物把握食用菌加工所需學和食品加工標本、圖片和多媒體影像的展評, 記入 綜評 成績教師 點 評,記入的各種學知方法條件;能識進行

14、一些常見的加工。2、實訓教學進度表設計單元標題示,在實踐綜評中操作演示,學生分 組實作,最 后結果評 定教學目標和主要內容能力目標能 力 訓 練 項 目 編 號知識目標成績食用A:能通過食用對食用的形態(tài)形態(tài)的認識基本形態(tài) 進行簡單 的分類。(1 )有全面的了解;會 進行簡單識別分 類4用的理態(tài) 食菌生生用的毒菌 食菌消滅菌種生產B :能通過 形態(tài)識別 常見的食 用菌。掌握食用 *的生長 所需的營 養(yǎng)條件和 生理生態(tài) 條件能使用各 種消毒滅 菌設備;能 進行各種 環(huán)境的消 毒和滅甘 工作。 能進行種場規(guī)劃 設計。能進 行優(yōu)良菌 種的生產;ErX(2)(3)(4)對食用菌生長發(fā) 育所需的各種條 件

15、有全面系統(tǒng)的 認識掌握消毒滅菌的 原理和消毒滅菌 的方法掌握什么是優(yōu)良 菌種;優(yōu)良菌種的 識別結 果 考 核操 作 過 程 和4平菇栽培雞腿菇栽培能進行優(yōu)種的鑒定識別能充分把握平菇 生長發(fā)育 所需的各 種條件;能 熟練進行 平菇的生 產和栽培 指導。能充分把握雞腿菇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各 種條件;能 熟練進行(6)平菇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各種條件雞腿菇生長發(fā)育 所需的各種條件雞腿菇的生產和栽培指導。金針菇栽培能充分把 握金針菇 生長發(fā)育 所需的各 種條件;能 熟練進行 金針菇的 生產和栽 培指導。能充分把 握雙抱蘑 菇生長發(fā) 育所需的 各種條件; 能熟練進 行雙抱蘑 菇的生產 和栽培指 導。(7)(8)香

16、菇栽培能充分把 握香菇生 長發(fā)育所(9)金針菇生長發(fā)育 所需的各種條件雙抱蘑菇生長發(fā) 育所需的各種條 件了解自己工作的 社會效果及評價, 提升自身的綜合操 作 過 程 和 結 果 考 核操 作 過 程 和 結 果 考 核9需的各種素質。4和 結 果 考 核條件;能熟 練進行香 菇的生產 和栽培指 導。IX食用菌加工能充分把握各種主要病蟲害發(fā) 生的機理; 能熟練進 行綜合防 治和栽培 戶的防治 指導。能充分把握食用菌 加工所需 的各種條 件;能進行(11)一些常見各種食用主要病蟲害發(fā)生的機和 理結果考核食用加工所需的各種條件食用菌的 加工。126綜合 測試13等級 考核(三)、中心基地積極為學生

17、、社會服務1、教學開放模式方式改革在全省高職高專中具有示范性食用菌栽培技術作為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技能教學在教育教學中的地 位非常重要,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是依托于實驗室教學,其教學過程很大程度上受 到實驗室條件的限制,因而教學內容和質量差別較大。學生實際訓練學習的機 會很少,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受到嚴重影響。中心的開放模式建設,是我院實踐技 能教學方式的重大變革,從依賴實驗室進行模擬教學變?yōu)榕c生產實際完全一樣 的生產環(huán)境下進行實踐訓練,使學生在整個食用菌栽培技術的學習中完全能夠 系統(tǒng)的將理論與生產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克服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完成后學生再 到相關企業(yè)或實體進行系統(tǒng)的實作實習的脫節(jié)現象,克服了理

18、論教學或實驗室 實訓教學與生產實際的差異問題。中心非常重視基于實踐教學的課程改革,注 重教學模式與生產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實習實訓操作過程中就與生產同步進 行。學生學習完成后就可以順利進行企業(yè)就業(yè)或進行自主創(chuàng)業(yè)。真正實現了教 學與生產的“無縫對接”。2、構建了 “產學研”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教學開放模式后所有實踐教學的教師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 動,為了充分發(fā)揮教學資源的作用,中心充分發(fā)揮自己技術和設備的優(yōu)勢。 除嚴格按照學院實踐教學的要求完成教學任務外,還廣泛與食用菌生產企 業(yè)和食用菌生產實體進行全面的合作,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技術優(yōu)勢每年為食 用菌栽培實體或食用菌栽培戶提供近10余萬瓶優(yōu)良菌種。學生

19、在參與生產 過程中不僅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工作能力。其中,153 人取得食用菌生產高級工專業(yè)資格證書。在與各栽培實體合作過程中,中 心根據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科研,利用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為生產 實際解決各種生產中存在的栽培難題。2008年中心的科研課題“雙砲蘑菇栽培技術的探究與應用推廣”獲得玉溪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每年中心都進行著省級和校級的各種科研課題。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僅學到了專業(yè)的實踐知識,而且還學會了科學研究的方法。3、構建特色的“農科教”實踐技能教學共享平臺中心從2003年建設以來,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一方面對學院周圍的栽 培戶進行全方位的技術指導,確保他們在栽培中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對廣大 的食用菌栽培愛好者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在中心構建各種栽培示范基地。2003 年至今共培訓全省各地食用菌栽培戶2000余人,其中為玉溪市紅塔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 進行了四期食用菌生產工取證系統(tǒng)培訓,212人取得了食用菌生產工專業(yè)資格 證書。在中心的系統(tǒng)推廣下,2003-2007年僅中心周圍的栽培農戶由原來的6戶 發(fā)展到2007年的317戶,種植面積由3360m2,發(fā)展到2007年14萬n?,年 產生經濟效益近300萬元,并帶動周邊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