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表達技巧練習題(混答)_第1頁
古詩鑒賞表達技巧練習題(混答)_第2頁
古詩鑒賞表達技巧練習題(混答)_第3頁
古詩鑒賞表達技巧練習題(混答)_第4頁
古詩鑒賞表達技巧練習題(混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古詩鑒賞表達技巧練習題(混答).精品文檔.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以下題目。 歲暮 杜甫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 寂寞壯心驚!【注】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邊境發(fā)生戰(zhàn)爭,時局艱危,朝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鄉(xiāng),政治上被冷落,孤獨寂寞;

2、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感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愿望難以實現(xiàn)形成巨大反差?!窘馕觥勘绢}在鑒賞過程中,不但要細讀本詩,了解詩人境遇、主觀志向,明確注釋中點明時局背景,還要做到知人論世,根據(jù)平時所學習的杜甫的詩歌,了解杜甫的終生志向,然后進行綜合思考,才能不遺漏要點。 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 借代,如“煙塵”代邊境戰(zhàn)爭;與后文“鼓角”相應,從視角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zhàn)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借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窘馕觥勘绢}中的修辭手法還有“對偶”;還有“雙關”手法,如“歲暮”表面指的是時序歲

3、末,深層指作者已進入人生暮年,還指唐帝國由盛而衰進入風雨飄搖的晚唐。描寫手法中有虛實結合,如“邊偶還用兵,煙塵犯雪嶺”“朝廷誰請纓”是作者的想象,是虛寫;“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實寫。表現(xiàn)手法中有對比,如朝廷之臣無人請纓與江湖之士的作者“敢愛死”對比;作者高遠的心志與報國無門對比;“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對比;“鼓角動江城”暗含戰(zhàn)爭前后對比;詩歌開頭“遠為客”與結尾“寂寞壯心驚”思想感情對比,等等。二、閱讀下面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落日悵望  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

4、遠燒入秋山。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請賞析“千里片時間”一句的妙處。 此句用夸張手法,寫出云、鳥的飛行之速,反襯下文自己久留不得歸還的惆悵之情(或:又與下文自己久留不得歸還形成對比)。 沈德潛評此詩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軒鶴立雞群矣?!边@里所說的“意”是指詩的思想感情,所謂“格”,主要是指謀篇布局方面的藝術技巧。如果不管格律,把此詩次序稍作顛倒,即成下面這首詩:“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比較改動后的詩與原詩在謀篇布局上各自的特點及效果。 改動后的詩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雖然是抒情詩的通常寫法,但景與情是游離的。

5、原詩采取情景分寫的寫法,兩句景兩句情相間寫來:先是落日前云去鳥飛的景象勾起鄉(xiāng)念,繼而是夕陽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喚起作者內心深處的感時傷逝的遲暮之驚。上下聯(lián)之間聯(lián)系緊密,銜接自然,景與情十分交融,全詩渾然一體。三、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秋波媚 陸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咀ⅰ扛吲d亭,在南鄭(南鄭地處南宋抗金前線,當時陸游在南鄭)西北,正對南山。霸橋,在長安東。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曲江:池名,池邊有亭臺

6、樓閣,是長安著名的風景區(qū)。 開篇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開篇兩句渲染了秋日里邊地緊張的戰(zhàn)爭氣氛,哀怨的號角聲與烽火的光焰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地描繪出一幅邊地悲壯雄渾的畫面。 下闋所采用的主要藝術手法是什么?請結合具體內容加以賞析。 以大膽的想象,擬人化的手法,描寫長安之景?!岸嗲檎l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暮云不知何時已經(jīng)散去,露出皎潔的明月,多情的月亮把詩人遙遠中長安照得如同白晝;“灞橋煙柳,曲江池館”都在多情地等待著宋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抗金戰(zhàn)爭的前景充滿信心的樂觀態(tài)度,抒發(fā)了勝利在望的感情。四、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預報   金王

7、  寂秋后亭皋木葉稀,霜前關塞雁南歸。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機,沙鷗相對不驚飛。柳溪父老應憐我,荒卻溪南舊釣磯。 【注】 亭皋:水邊的平地。忘機:消除機心。機心,巧詐之心。沙鷗相對不驚飛:白居易詩云“有喜鵲頻語,無機鷗不驚”。 “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兩句寫出了山水的變化,請分析其巧妙之處。 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山水的變化?!皶栽粕⑷ド窖荨睂懗隽藭栽粕⑷ズ笊椒宓那逍悖岛鴷栽茝浡r想象中山峰的壯闊;“宿雨來時水面肥”既表現(xiàn)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寬闊,又暗含著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狹。 作者為何說“荒卻溪南舊釣磯”? 因為釣魚是有機心之事,作者已忘機而不再

8、釣魚所以說荒廢了舊釣磯。五、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村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咀ⅰ克未净辏?91)作者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時間里,寫了不少山水詩,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這首詩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 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及不得志的惆悵之情。作者對眼前的美景感到如此熟悉和親切,原來這美景正是故鄉(xiāng)風物的再現(xiàn)啊!于是,由游之野興頓時轉為鄉(xiāng)思,再由此想到貶官在外,有家難回,

9、壯志難酬,更是憂愁感嘆! 詩的二、三兩聯(lián)運用了什么寫景手法?請簡要賞析。 二、三兩聯(lián)運用了多種寫景手法。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詩的第二聯(lián)寫“萬壑”之中的天籟之聲,再寫“無語立斜陽”的“數(shù)峰”之靜,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突出秋日山野之沉寂。遠近結合。詩的第二聯(lián)寫遠景,詩的第三聯(lián)寫近景,既宏大開闊,又細致入微。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皵?shù)峰無語”,將峰巒人格化,突出其靜。作者又用“胭脂”“白雪”比喻棠梨葉色和蕎麥花色,顯得絢爛多姿,美不勝收。六、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夜雪 張實居 夜雪 白居易斗室香添小篆煙,一燈靜坐似枯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忽驚夜半寒侵骨,流水無聲山皓然。 夜

10、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這兩首詩寫雪時都重點運用了一種手法,試簡析之。 側面描寫,張詩的詩句分別從人的感覺、聽覺和視覺的角度來寫;白詩四句分別從人的感覺、視覺、聽覺來寫。 從人物形象的角度談談兩詩的相同點。 都寫出了詩人的孤寂無眠。張詩寫自己“夜半”、“驚”、“寒”,難以入睡,只好靜聽“無聲”的流水,遠望“皓然”之山;白詩有意選取“折枝”這一細節(jié),“折竹”于“夜深”而“時聞”,顯示了冬夜的寂靜,寫出了詩人的徹底失眠,透露出詩人謫居江州時心情的孤寂。七、閱讀下面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杜十四之江南 白居易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詞在詩中有哪些含義?“春江正渺?!迸c“征帆何處泊”形成強烈的對比,突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渺?!币辉~包含著復雜的情感,從字面上來看它是描寫眼前景: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蒙蒙,其實是寫詩人心中的茫然,寫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按航烀!迸c“征帆一片”,形成一個強烈對比,闊大的背景襯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點擔心那征帆晚來找不到停泊的處所,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朋友一片殷切的關心。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xiàn)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 詩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兩者之間有何聯(lián)系? 前三句主要寫景,飽含感情,情景交融,含蓄委婉;末句則卒章顯意,“斷人腸”直抒別情。前三句蓄勢(為下句抒情作準備),結句點破,將惜別之情上升到頂點。八、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夏日三首(其一) 張耒  長夏村墟風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wǎng)添絲屋角晴。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久斑兩鬢如霜雪,直欲漁樵過此生。 這首詩運用反襯手法表現(xiàn)環(huán)境的“清”,請具體說明。 幼雀雛燕在檐前飛舞,反襯村居環(huán)境的清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