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享:一種新的教學理念 摘要 為了適應經(jīng)濟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推動高校教學改革,我們需要更新固有的教育觀,確立以分享為核心的新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教師,重新認識課堂教學,重新認識學生。堅持以人為本,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聯(lián)系起來,以全面發(fā)展的視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關鍵詞 教育理念 分享 以人為本 全面發(fā)展 Abstract In order
2、;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to advance the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 we must renew our perspective about teaching and form
3、160;a new one-share centered perspective. We should have a new insight into teachers, class teaching, and students. We should hold on human-oriented concept, that is, to
4、link education and the well-being of human together to cultivate a new, all-round developed generation. Key Words teaching concept share human-oriented &
5、#160;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Students Roles 我國的高等教育領域,正在進行著一場史無前例的改革。作為高校教師,以滿腔的熱情和壯志,積極投身這場改革,我們責無旁貸。然而,要把責任感轉(zhuǎn)化為切實的行動,非有對固有的教育教學觀的更新不可。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解決人生價值取向問題,鑄造堅定的人生行動的準則,產(chǎn)生肯定而積極的情感,并由此化作恒定而持久的行動力。 本文把我們關于確立新的教育理念的一點思考呈獻
6、于此,愿求教于方內(nèi)諸家,并與大家分享。 一、重新認識教師 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體系中,中國人把教師通稱為:“先生”。 這個看似普通的稱謂,恰恰是一個最能說明“教師”本質(zhì)的科學定義。 對“先生”這一稱謂可以有兩種解讀。 其一,它表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自然的長幼關系。這里的所謂“先生”者,就是先于我出生的人也。既然是先出生的人,自然就該先求學、先聞道、先修行,自然就該先有所學、先有所悟、先有所得。這樣,憑借“先”得
7、的知識和智慧,與“后生”者之間構(gòu)成一種天經(jīng)地義的師生關系。 其二,它表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特殊的師生關系。由于天時、地利、血緣等等原因所致,我們看到,在某些知識領域內(nèi),在某些行業(yè)門類中,一些自然年齡較小的人卻先于一些長者而有所學、有所悟、有所得。同樣,憑借這些“先”得的知識和智慧,“后生” 與“先生”之間形成了一種特定的師生關系。 古今中外的歷史上,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對此,唐代大文豪韓愈的闡釋堪稱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 韓愈在其師說中如是寫道:“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于吾,吾從而師之。
8、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1。” 因此,認真攻讀韓愈的師說,深刻領會其要義精髓,重新認識教師的本質(zhì)特征,牢固確立“在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將有利于我們調(diào)整職業(yè)心態(tài),處理好師生關系,勝任愉快地從事教學。 二、重新認識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什么活動呢? 從本質(zhì)上講,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人的活動。它是發(fā)生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與人的相互活動。它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
9、互認識、相互了解、相互吸引、相互溝通、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心理和實踐過程2。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將引導學生去關心人類的命運,探索社會的真諦,追求人生的真理,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將教化學生養(yǎng)一身浩然正氣,育一顆博大愛心,鑄一副錚錚鐵骨,寫一部奉獻的詩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將帶領學生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跋涉在向科學高峰的登攀中,吮吸人類一切優(yōu)秀的精神文明營養(yǎng),成就為一代棟梁之才,登上人生理想制高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將為學生指點迷津,解除困惑和疑難,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照亮他們的人生之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將帶領學生求真、求善、求美,做一個大寫的人,挺
10、立天地間! 誠如韓愈的經(jīng)典表述那樣:“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3) 因此,要完成這種引導和帶領,首先需要的是教師對學生的絕對吸引人格的吸引;要完成這種引導和帶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偉大的力量的灌注人格力量的貫注。 人格,就是指人的道德品質(zhì)以及人的性格、氣質(zhì)、能力、修養(yǎng)等特征的總和。高尚、良好、偉大的人格,自然具有吸引他人的力量,自然能夠影響人、感化人、陶冶人,給人以強大的精神力量。人格的魅力也就自然地凸現(xiàn)出來。 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格魅力正是為人師者,
11、在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借助教學藝術的媒體,使受教育者進入到教與學的審美境界,從而產(chǎn)生教學美感效應的吸引力、誘發(fā)力、感染力和征服力的總和。這樣的人格魅力熔鑄了一個人的崇高的人生理想及堅定的人生信念、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及卓越的品行、優(yōu)良的生活作風和工作作風、淵博的學識、全面的才能、豐富的情感和剛毅的性格。 一個具有這樣的人格魅力的教師,在學生面前樹立起的必定是一個正直、善良、熱情、謙和、樂觀、堅毅,煥發(fā)著生命的活力,學養(yǎng)深厚、舉止高雅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 一個教師,以這樣的人格形象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并以此去影響學生、感染
12、學生、感化學生、感召學生,教育和教導學生,就一定能夠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崇拜,獲得學生的敬仰和愛戴,使學生在心靈的震撼下產(chǎn)生思想的認同、情感的共鳴、行動的追隨,從而形成課堂教學的凝聚力的核心。由此散發(fā)出強大的吸引力,成功地控制課堂及課堂教學。 不可否認,當代青年大學生有著極其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注重自我設計、強調(diào)自我發(fā)展,他們力圖張揚個性、渴望自主成才。但是,在他們的身上,仍然具有強烈的“向師性”,喜愛模仿,希望在人生道路上獲得指導,他們常常會在潛意識中把教師作為自己的人生偶像。教師的品德、思想、行為,教師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教師的治學精神、工作方法,都在這樣或那樣地
13、影響著學生,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也。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處處做到以身作則,這就是我們所堅持的“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則。 課堂教學是一種人文活動,其核心是 “以人為本”,即,樹立人文主義教育觀。人文主義教育觀的基本要義是關心人、尊重人、以人的發(fā)展為根本。立足生命存在,關注生命體驗,呼喚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質(zhì)量。以人為本,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聯(lián)系起來,以全面發(fā)展的視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作為教師,我們要認識到: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喚醒沉睡在學生身上的潛能,激活創(chuàng)新的精神,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使每個人的潛能得到充分
14、的開發(fā),讓人人都獲得成功,實現(xiàn)先哲們提出的“各盡所能,人盡其才”的理想目標。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確立一個終身矢志不移的觀念:學生是教育的根本。沒有學生,也就沒有教育,也就沒有教師謀生、發(fā)展的基礎;學校的全部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的成才;教師的全部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課堂教學的全部意義,都是為了學生的明天。只有學生安定并認同,教育才有立足之地。 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出人文關懷,體現(xiàn)出公正、平等的思想,表現(xiàn)出一種人文精神。人的人格本來平等,原無上下高低之分,原無聰明與愚笨、高貴與貧賤之分;人人享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發(fā)表自己言論的機
15、會,獲得學習成功的機會,獲得他人評價的機會。 因此,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發(fā)生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簡單的知識“輸出”與“輸入” 、“授”與“受”的程序化操作,課堂教學的要義也決不僅僅是解決認知,而更在于實現(xiàn)認同。課堂教學乃是人類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種文明層面上的代代傳遞和承襲。 三、重新認識學生 如何重新認識學生呢? 在逾天命之年,回顧及總結(jié)將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學生涯,我們“悟”出來一點: 學生不是靠老師“教”出來的,好學生更不
16、是靠老師“教”出來的。 學生之所以有所學、有所得、有所成,是靠自己“學”出來的,是靠自己“悟”出來的。在這個“學”的過程中,在這個“悟”的過程中,教師的意義恰恰在于引導。這正如俗話說的那樣:“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這決不是在貶低教師的作用。我們常說,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教師的主導作用總是要通過學生的主體作用來表達、實現(xiàn)的。 古語說得好:“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160;(4) “
17、160;To be or not to be ? It is a problem . ” 面對滿桌的珍饈美味,“食”還是“不食”?面對天下最真、最善、最美的學問,“學”還是“不學”?這是一個主體命題,而不是一個主導命題。主體的作用,在這里昭示得如此明白! *同志從哲學的高度對此作了經(jīng)典的總結(jié)
18、:“內(nèi)因是變化的基礎,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總是通過內(nèi)因起作用。正如合適的溫度可以使雞蛋變成小雞,但卻不能把石頭變成小雞。”(5) 今天的在校大學生,都是通過了國家級的考試高考遴選出來的。從進入小學到高中畢業(yè),他們歷經(jīng)了至少十二年的文化*,儲存了最必須的文化知識積累,具備了學習成才的基本素質(zhì)。他們不是“石頭”,他們是潛藏著無限美麗和價值的“璞玉”。只要引導得法,雕鑿得當,璞石是不難變成美玉的。所以,教師就是要做那“合適的溫度”,發(fā)揮好自身的主導作用。 重新認識學生,就要強調(diào)“本位、主體、個性”三種意識。
19、 首先,教師要樹立“學生本位意識”,一切以學生為本,與傳統(tǒng)教育“學科為本”形成鮮明的對照。其次,要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把這種觀念潛移默化成學生的自主精神。第三,要樹立“個性意識”,即認識到學生都是獨特的人,珍視學生的獨特性,培養(yǎng)具有獨特個性的人。 重新認識學生,就要求教師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不再“以本為本”,視教材為“圣經(jīng)”,而是以教材為平臺和依據(jù),充分地挖掘、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不再作課本知識的可憐解釋者、課程的忠實執(zhí)行者,而與學生一道成為構(gòu)建新課程的合作者。以發(fā)展的眼光看,教材永遠都是“昨日黃花”
20、。只有將它與“即日信息”、與學生的生活和經(jīng)驗有機融合,注重書本知識向生活的回歸,才能把握教學的真諦。只有這樣,教學才不再僅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的過程,而是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 重新認識學生,就要提倡師生相互學習。教師無論怎樣殫精竭慮,都不能窮盡對學習發(fā)展情況的預見,一群自主精神煥發(fā)的學習者的群體智慧,是任何個人的智慧都無法相比的。因此,要營造一種“知不足能自反,知困能自強”的正視不足、服從真理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不怕挫折,善于反思,勇于改錯??鬃诱f“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韓愈所說“是故*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聞道有先
21、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160; 作為教師,要確立終身學習的教育觀。我們必須通過不懈地學習,不斷吸收最新的文化信息,不斷吸收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和有效的學習方法,不斷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教師必須是終身學習的優(yōu)秀實踐者,必須是熱情轉(zhuǎn)播終身學習火種、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人。葉圣陶先生多年前提倡的“教是為了不需教”,正是培育終身學習能力的經(jīng)典名言。 四、確立分享的教學理念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吧。 我們每一個人,無論今天的事業(yè)有多么輝煌、
22、地位有多么顯赫、人生有多么成功,無一不是從一個黃齒小兒進步而來的。在我們的人生成長軌跡中,無一不銘刻著如下的印記: 我們的小學老師,對我們進行了文化知識的啟蒙,在我們幼小的心靈深處播種了人生的希望; 我們的中學老師,培養(yǎng)了我們對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點燃了我們追求卓越的心靈之火,喚醒了我們對崇高人生的渴望; 我們的大學老師,用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滋養(yǎng)著我們的心田,對我們進行了專門的文化知識和技能訓練,傾心授予我們?nèi)松捏w驗和感悟,引領我們走上正確的成才之路。 一步
23、一步,我們分享了我們的老師的人生; 一步一步,我們分享著一代代人的生命的傳承。 正是這一代代人的生命的傳承,我們的中華文化才生生不息;正是這一代代人的生命的傳承,我們的中華民族才“江山代有才人出”,猶如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我們都讀過三國演義。羅貫中先生用他的傳世神筆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在那一張張鮮活的歷史面容中,我們最敬重的非諸葛孔明先生莫屬。既對他的學識、智慧、才干頂禮膜拜,更把他的人格、品行、情操奉為楷模?!叭櫭]天下事,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倍鸥Φ脑娋涞辣M了人間的感慨。 那么,我們應該還記得三國演義中的這樣一個動人的情節(jié)吧:孔明義收姜伯約。當姜維心悅誠服地拜倒在諸葛亮座前時,諸葛亮躬身親手扶起他,十分欣慰地感嘆道:“吾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shù)字經(jīng)濟時代企業(yè)數(shù)據(jù)資產(chǎn)評估的挑戰(zhàn)與對策研究
- 不同施肥措施對馬鈴薯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影響的實驗研究
- 企業(yè)內(nèi)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最佳實踐與案例
- 智慧校園背景下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
- 食葉草堿溶酸沉蛋白質(zhì)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與功能分析
- 人形機器人技術發(fā)展趨勢及其產(chǎn)業(yè)化應用前景分析
- 燃氣職業(yè)能力培訓課件
- 專利代理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熊貓說課課件
- 智能化施工材料創(chuàng)新-洞察闡釋
- 云南保山永昌教育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5年 赤峰市巴林左旗社區(qū)工作者招聘考試筆試試卷附答案
- 中國新疆反恐課件
- 《民營經(jīng)濟促進法》金融支持條款的解讀與實施路徑研究
- 2025年陜西省中考英語試題(附答案和音頻)
- 家庭急救包物品清單
- 回顧與展望講課件
- 附件:小學2025年暑假跨學科實踐作業(yè)實施方案
- 2024年 北京市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真題試題(附答案)
- 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guī)范 JGJ 123-2012知識培訓
- 2025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停(備)用維護保養(yǎng)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