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緒論1、供暖系統(tǒng)的組成:熱媒制備(熱源)、熱媒輸送(供熱管網)和熱媒利用(散熱設備)三個主要部分組成。2、供暖系統(tǒng) 按相互位置關系分為: 局部供暖系統(tǒng) 和 集中式供暖系統(tǒng) 按供暖系統(tǒng)散熱給室內的方式不同分為: 對流供暖 和 輻射供暖3、集中供熱系統(tǒng)由三大部分組成:熱源、熱網和熱用戶1、供暖系統(tǒng)的熱負荷: 在某一室外溫度w下,為了達到要求的室內溫度n,供暖系統(tǒng)在單位時間內向建筑物供給的熱量。2、供暖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 是指在設計室外溫度w下,為了達到要求的室內溫度 n,供暖系統(tǒng)在單位時間內向建筑物供給的熱量Q。3、基本耗熱量: 是指在設計條件下,通過房間各部分圍護結構(門、窗、墻、地板、屋頂等)
2、從室內傳到室外的穩(wěn)定傳熱量的總和。4、附加修正耗熱量包括: 風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熱量。5、穩(wěn)態(tài)形式的計算:q(w) 書P116、室內溫度的確定:不同的圍護結構選擇不同的溫度。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間是1624 (通常是18) 工業(yè)建筑的工作地點宜采用:輕工業(yè)1821,中作業(yè)1618,重作業(yè)1416,過重作業(yè)1214當層高超過4m 的建筑物或房間(1、在計算地面的耗熱量時,應采用工作地點的溫度g 2、計算屋頂和天窗耗熱量時,應采用屋頂下的溫度d 3、計算門、窗和墻的耗熱量時,應采用室內平均溫度(g +d)/2 )7、室外計算溫度的方法: 熱惰性法 和 不保證天數法 室外計算溫度的確定通常按
3、照連續(xù)采暖確定,若不按照連續(xù)采暖時定,則應重新確定。8、不保證天數發(fā)的原則: 認為允許有幾天時間可以低于規(guī)定的供暖室外計算溫度值,亦即容許這幾天室內溫度可能稍低于室內計算溫度n值。9、維護結構溫差修正系數值得大小取決于:非供暖房間或空間的 保溫性能 和 透氣狀況10、當兩個相鄰的房間的溫差 5 時,應計算通過隔墻或樓板的傳熱量11、圍護結構內表面換熱:自然對流 和 輻射對流圍護結構外表面換熱:強迫對流 和 輻射對流 主要是強迫對流換熱12、空氣間層傳熱,當間層達到一定厚度后,熱阻的大小幾乎不隨厚度增加而變化,傳熱系數不會再減小。13、熱流傳遞方向向下,熱阻大14、地面?zhèn)鳠岬挠嬎惴椒ǎ簞澐值貛Х?/p>
4、 書P16 圖1-4 黑色部分面積算兩次15、朝向修正耗熱量:是考慮建筑物受太陽照射影響而對圍護結構基本耗熱量的修正。 它是修正的垂直的外圍護結構;風力附加耗熱量:是考慮室外風速變化而對維護結構基本耗熱量的修正。 它也是修正垂直的外圍護結構 一般大于4m時才考慮風力附加耗熱量;高度附加耗熱量:是考慮房屋高度對圍護結構耗熱量的影響而附加的耗熱量。 當房間高度大于4m時,每高出1m應附加2,但總的附加率不應大于15;16、冷風滲透耗熱量的影響因素:房屋高度不高時,主要是風壓的作用; 對于高層建筑,主要是風壓和熱壓的作用17、冷風滲透耗熱量的計算方法:縫隙法 、 換氣次數法 、 百分數法縫隙法適用于
5、多層建筑;換氣次數法適用于民用建筑;百分數法適用于工業(yè)建筑。18、建筑物地板敷設加熱管時,采暖負荷中不計算地面的熱損失,并可不考慮高度附加。19、最小傳熱阻: 是根據維護結構內表面在滿足不結露要求和室內空氣溫度與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差滿足衛(wèi)生要求而確定的外圍護結構傳熱阻。20、維護結構的經濟傳熱阻: 在一個規(guī)定年限內,使建筑物的建造費用和經營費用之和最小的圍護結構傳熱阻21、按經濟傳熱阻原則確定的維護結構傳熱阻值,要比目前采用的傳熱阻值大得多。22、熱壓作用原理圖 書P2923、中和面: 指室內外壓差為零的界面; 通常在純熱壓作用下,可近似取建筑物高度的一半;中和面以上為正值,中和面以下為負值2
6、4、熱壓大小的影響因素: 建筑物內部貫通通道的布置、通氣狀況、門窗縫隙的密封性 有關。25、風壓的作用: 需要考慮風速隨高度的變化而變化26、風壓與熱壓共同作用的幾個假設條件:建筑物各層門窗兩側的有效作用熱壓差,僅與該層所在的高度位置、建筑物內部豎井空氣溫度和室外溫度所形成的密度差、以及熱壓差系數r值大小有關,而與門窗所處的朝向無關建筑物各層不同朝向的門窗,由于風壓作用所產生的計算冷風滲透量是不相等的,需要考慮滲透空氣量的朝向修正系數27、采暖設計熱負荷指標: 指在采暖室外計算溫度溫度條件下,為保持室內計算溫度,單位建筑面積在單位時間內需由鍋爐或其他供熱設施供給的熱量,單位是² 。2
7、8、建筑節(jié)能設計的步驟: 校核建筑物體形系數、窗墻面積比是否符合節(jié)能標準要求。1、選擇散熱器的基本要求:熱工性能方面的要求 經濟方面的要求 安裝、使用和生產工藝方面的要求 衛(wèi)生美觀方面的要求 使用壽命的要求2、鋼制散熱器與鑄鐵散熱器相比具有的特點: 金屬耗量少 耐壓強度高 外形美觀整潔、占地小、便于布置 除鋼制柱型散熱器外,鋼制散熱器的水容量較少,熱穩(wěn)定性差些 鋼制散熱器的最主要缺點是容易被腐蝕,使用壽命比鑄鐵散熱器短 3、散熱器的選用:散熱器的工作壓力,當以熱水為熱媒時,不得超過制造廠規(guī)定的壓力值; 在民用建筑中,宜采用外形美觀,易于清掃的散熱器 在放散粉塵或防塵要求較高的生產廠房,應采用易
8、于清掃的散熱器 在具有腐蝕性氣體的生產廠房或相對濕度較大的房間,宜采用耐腐蝕性的散熱器 采用鋼制散熱器時,應采用閉式系統(tǒng),并滿足產品對水質的要求,在非采暖季節(jié)采暖系統(tǒng)應充水保養(yǎng);蒸汽采暖系統(tǒng)不得采用鋼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熱器 采用鋁制散熱器時,應選用內防腐型鋁制散熱器,并滿足產品對水質的要求 安裝熱量表換熱恒溫閥的熱水采暖系統(tǒng)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內含有粘砂的鑄鐵等散熱器。4、為散熱器進出口水溫的算術平均值。 對雙管熱水供暖系統(tǒng),散熱器的進、出口溫度分別按系統(tǒng)的設計供、回水溫度計算;對單管熱水供熱供暖系統(tǒng),所以每組散熱器的進、出口水溫必須逐一分別計算。5、幾個修正系數 散熱器組裝片數修正系數1值
9、散熱器連接形式修正系數2值 散熱器安裝形式修正3值 考慮到整個散熱量的修正46、布置散熱器的布置規(guī)定:散熱器一般安裝在外墻的窗臺下7、敷設管路時盤管的要求:加熱盤管的間距100300加熱盤管與墻面保持150200的距離 盤管承諾過度不宜超過120m8、每個分、集水分支環(huán)路不宜不宜多余8個9、伸縮縫設置的條件: 當房間門口、房間面積超過40 m²或者邊長超過8m時,要設置伸縮縫1、室內熱水供暖系統(tǒng)的分類按熱媒溫度的不同,分為 低溫水供暖系統(tǒng) 和 高溫水供暖系統(tǒng)按系統(tǒng)循環(huán)動力的不同,分為 重力(自然)循環(huán)系統(tǒng) 和 機械循環(huán)系統(tǒng)按系統(tǒng)管道敷設方式的不同,分為 垂直式 和 水平式按散熱器供、
10、回水方式的不同,分為 單管系統(tǒng) 和 雙管系統(tǒng)2、系統(tǒng)垂直失調:在供暖建筑物內,同一豎直的各層房間的室溫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溫度,而出現(xiàn)上下層冷熱不均的現(xiàn)象,通常稱作系統(tǒng)垂直失調3、重力循環(huán)系統(tǒng)上供下回式管道布置的特點: 系統(tǒng)的供水干管必須有向膨脹水箱方向上升的流向。在重力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水的流速較低,水平干管中流速小于0.2m;而在干管中空氣泡的浮升速度為0.10.2m,而在立管中約為0.25m。4、機械循環(huán)倒流式系統(tǒng)的特點: 水在系統(tǒng)內的流動方向是自下而上流動的,與空氣流動方向一致。 對熱損失大的底層房間,由于底層供水溫度高,底層散熱器面積減小,便于布置。 當采用高溫水供暖系統(tǒng)時,由于供水干管設在底
11、層,這樣可降低防止高溫水汽化所需的水箱標高,減少布置高價水箱的困難。 倒流式系統(tǒng)散熱器的傳熱系數遠低于上供下回式系統(tǒng)。散熱器的熱媒平均溫度幾乎等于散熱器的出水溫度。在相同的立管供水溫度下,散熱器的面積要比上供下回順流式系統(tǒng)的面積多。5、機械循環(huán)下供下回式系統(tǒng)排除空氣的兩種方式: 通過頂層散熱器的冷風閥手動分散排氣 通過專設的空氣管手動或自動集中排氣6、系統(tǒng)的水平失調: 在遠近立處出現(xiàn)流量失調而引起在水平方向冷熱不均的現(xiàn)象,稱為系統(tǒng)的水平失調7、同程式系統(tǒng)的特點:通過各個立管的循環(huán)環(huán)路的總長度都相等。8、室內分戶系統(tǒng)由三部分組成: 戶內系統(tǒng)、 單元立管系統(tǒng)、 水平干管系統(tǒng)9、分戶采暖內系統(tǒng)包括:
12、 水平管道、 散熱裝置、 溫控調節(jié)裝置、系統(tǒng)的入戶裝置10、建筑熱力入戶裝置的位置:新建住宅建筑應設置在住宅內部:無地下室的住宅宜設置在采暖管道豎井下部,首間樓遞間下部設熱力小室或熱力箱。有地下室的住宅建筑,熱力入口應設置在地下室專用的房間。對于既有建筑的新建與改造采暖工程,熱力入口可參照新建住宅設置,若無位置,可設于單元雨篷上或建筑外,但要做好防雨、防凍與防盜的措施。11、雙水箱分層式采暖系統(tǒng)的特點:上層系統(tǒng)與外網之間連接。當外網供水水壓低于高層建筑靜水壓力時,在用戶供水關上設加壓水泵。利用進、出水箱兩個水位高差h進行上層系統(tǒng)的水循環(huán)。上層系統(tǒng)利用非滿管流動的溢流管與外網回水管連接,溢流管下
13、部的滿管高度h取決于外網回水管的壓力。由于利用兩個水箱替代了用熱交換器所引起的隔絕壓力作用。簡化了入口設備;降低了系統(tǒng)造價。利用了開式水箱,易使空氣進入系統(tǒng),造成系統(tǒng)的腐蝕。12、膨脹水箱上連有 膨脹管、 溢流管、 信號管、 排水管、 循環(huán)管 等管路。13、在 膨脹管、 循環(huán)管、 溢流管 上嚴禁安裝閥門,以防止系統(tǒng)超壓,水箱水結或水從水箱溢出。14、熱水供暖系統(tǒng)排除空氣的設備有: 集氣罐、 自動排氣閥、 冷風閥。1、局部阻力法的基本原理: 將管段的沿程損失轉變?yōu)榫植繐p失來計算。d =/2、當量長度法的基本原理:是將管段的局部損失折合為管段的沿程損失來計算。 d = /3、在串聯(lián)管路中,管路的總
14、阻力數為各串聯(lián)管路阻力數之和。 串聯(lián)管路的總壓力降:P = P1 + P2 + P3 串聯(lián)管路的總阻力數: = S1 + S2 + S34、在并聯(lián)管路中,管路的總流量為各并聯(lián)管路流量之和。 并聯(lián)管路的總流量:G = G1 + 2 G35、按已知系統(tǒng)各管段的流量和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作用壓力,確定各管段的管徑。此種情況的水力計算,有時也用在已知各管段的流量和選定的比摩阻R值或流速v值的場合,此時選定的R值和v值,常采用經濟值,稱為 經濟比摩阻 或 經濟流速。 一般選用60120。6、熱水供暖系統(tǒng)最不利循環(huán)環(huán)路與各并聯(lián)環(huán)路之間的計算壓力損失相對額差,不應大于±15%。7、最大允許的水流速度不應大于
15、下列數值: 民用建筑 1.5m 生產廠房的輔助建筑物 2m 生產廠房 3m8、重力(自然)循環(huán)雙管供暖系統(tǒng)管路的循環(huán)作用壓力包括兩部分: 水在散熱器內冷卻所產生的作用壓力 水在循環(huán)環(huán)路中冷卻的附加作用壓力9、機械循環(huán)異程式熱水供暖系統(tǒng)管路水力計算步驟: 對管段編號、立管編號并注明各管段的熱負荷和管長。 確定最不利環(huán)路 在最不利環(huán)路上,根據平均比摩阻,確定各管路的管徑和流速,然后再確定實際比摩阻 確定局部阻力損失,總損失為局部損失和沿程損失之和 根據其它立管的支用壓力計算管段的平均比摩阻,再根據和流量確定管徑和實際比摩阻,不平衡率控制在±15%,不滿足的加減壓閥。10、機械循環(huán)同程式熱
16、水供暖系統(tǒng)管路水力計算步驟: 對管段編號、立管編號并注明各管段的熱負荷和管長。 計算通過最遠立管的環(huán)路。確定出供水干管各個管段、立管和回水總干管的管徑及其壓力損失。 計算最近立管的環(huán)路,從而確定出立管、回水干管個管段的管徑及其壓力損失。 求最近立管和最遠立管的壓力損失不平衡率,使其不平衡率在±5%以內。 根據水力計算結果,利用圖示方法,表示出系統(tǒng)的總壓力損失及各立管的供、回水節(jié)點間的資用壓力值。確定其它立管的管徑。根據各立管的資用壓力和立管各管段的流量,選用合適的立管管徑。求各立管的不平衡率。根據立管的資用壓力和立管的計算壓力損失,求各立管的不平衡率。不平衡率應在±10%以
17、內。11、采暖系統(tǒng)的戶內水平管的平均比摩阻:100120 單元立管的平均比摩阻:406012、單元立管的水力計算必須考慮重力循環(huán)自然附加壓力重力循環(huán)自然附加壓力的成因有兩個條件:密度差和高差水平干管的水力計算不考慮自然附加壓力。13、立管同程式系統(tǒng)對水力平衡更有利,但是同程式立管對于自然重力附加壓力無有效地克服手段。但在分戶時,沒有異程式有優(yōu)勢。1、與熱水作為供熱系統(tǒng)的熱媒相比,室內蒸汽供熱系統(tǒng)的特點: 熱水在系統(tǒng)散熱設備中,烤漆溫度降放出熱量,而且熱水的相態(tài)不發(fā)生變化。蒸汽在系統(tǒng)散熱設備中,靠水蒸氣凝結成水放出熱量,相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熱水在封閉系統(tǒng)內循環(huán)流動,其狀態(tài)參數(主要指流量和比容)變
18、化很小。 在熱水供暖系統(tǒng)中,散熱設備內熱媒溫度為熱水流進和流出散熱設備的平均溫度。蒸汽在散熱設備中定壓凝結放熱,散熱設備的熱媒溫度為該壓力下的飽和溫度。 蒸汽供暖系統(tǒng)中的蒸汽比容,較熱水比容大得多。 由于蒸汽具有比容大,密度小的特點,因而在高層建筑供暖時,不會像熱水供暖系統(tǒng)那樣,產生很大的水靜壓力。此外,蒸汽供熱系統(tǒng)的熱惰性小,供氣時熱得快,停氣時冷得快,很適宜用于間歇供熱的用戶。2、室內蒸汽供暖系統(tǒng)的分類: 按照供氣壓力的大小分為: 高壓蒸汽供暖、 低壓蒸汽系統(tǒng)、 真空蒸汽系統(tǒng) 按照蒸汽干管布置的不同分為: 上供式、 中供式、 下供式 按照立管的布置特點分為: 單管式 和 雙管式 按照回水動
19、力不同分為: 重力回水 和 機械回水3、疏水器的作用: 自動阻止蒸汽遺漏,而且能迅速地排用熱設備及管道中的凝水,同時能排除系統(tǒng)中積留的空氣和其他不凝性氣體。4、當蒸汽入口壓力或生產工藝用熱的使用壓力高于供暖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時,應在分汽缸之間設置減壓裝置。5、當系統(tǒng)各分支的用汽壓力不同時,疏水器可設置在各分支凝水管道的末端。6、凝水箱分為:開式凝水箱 和 閉式凝水箱7、利用二次蒸發(fā)箱的特點:在有條件就地利用二次蒸汽時,它可避免室外余壓回水系統(tǒng)汽、水兩相流動易產生水擊。減少高低壓凝水合流相互干擾,外網管徑較粗等缺點。8、室內蒸汽采暖系統(tǒng)的水力計算: 無論是高壓系統(tǒng)還是低壓系統(tǒng)水力計算都包括兩部分:一
20、部分是蒸汽部分;另一部分是散熱器凝結放熱部分。1、集中供熱系統(tǒng)的熱負荷分為兩類:(會判斷)季節(jié)性熱負荷:供暖、通風、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的熱負荷是季節(jié)性熱負荷。 特點:它與室外溫度、濕度、風向、風速和太陽輻射等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其中對它的大小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室外溫度,因而在全年中有很大的變化。 常年性熱負荷:生活用熱(主要是指熱水供應)和生產工藝系統(tǒng)用熱屬于常年性熱負荷。 特點: 與氣候條件的關系不大,而且,它的用熱狀況在全日中變化較大。2、熱負荷的概算方法: 體積熱指標法、 面積熱指標法、 城市規(guī)劃指標法3、v 建筑物供暖體積熱指標,(m³·),它表示各類建筑物,在室內外溫差1時
21、,每1m³建筑物外圍體積的供暖熱負荷。 有時v單位表為³,它表示各類建筑物,每1m³建筑物外圍體積的供暖熱負荷。f 建筑物的供暖面積熱指標,²,它表示每1m²建筑面積的供暖熱負荷。4、通風設計熱負荷的兩種計算方法: 通風體積熱指標法 和 百分數法5、熱水供應系統(tǒng)的工作特點: 熱水用量具有晝夜的周期性。每天的熱水用量變化不大,但小時熱水用量變化大。6、熱網的熱水供應設計熱負荷,與用戶熱水供應系統(tǒng)和熱網的連接方式有關。當用戶的熱水供應系統(tǒng)中有儲水箱時,可采用供暖期的熱水平均熱負荷 計算。當用戶無儲水箱時,應以供暖期的熱水供應最大熱負荷 作為設計熱負
22、荷。 對城市集中供熱系統(tǒng)熱網的干線,由于連接的用水單位數目很多,干線的熱水供應設計熱負荷可按熱水供應的平均熱負荷 計算。7、對已有工廠的生產工藝熱負荷,由工廠提供。為了避免用戶多報熱負荷用量,規(guī)劃或設計部門應對所報的熱負荷進行核算。 向工業(yè)企業(yè)供熱的集中供熱系統(tǒng),各個工廠或車間的最大生產工藝熱負荷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8、熱負荷圖有:熱負荷時間圖、 熱負荷隨室外溫度變化圖、 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9、書P158 圖63 熱負荷隨室外溫度變化曲線圖10、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所需的數據: 熱負荷隨室外溫度變化曲線 和 室外氣溫變化規(guī)律的資料1、熱電廠: 是聯(lián)合生產電能和熱能的發(fā)電廠。2、鍋爐房的分類: 根據其制備
23、熱媒的種類不同分為: 蒸汽鍋爐房 和 熱水鍋爐房 根據生產熱媒所需燃料不同分為: 燃煤鍋爐房、 燃油(燃氣)鍋爐房、 電鍋爐房、 秸稈等生物質能鍋爐房3、熱泵的分類: 根據供熱時所采用的低品位熱源分為: 空氣源熱泵、 水源熱泵 和 地源熱泵 根據熱泵的工作原理分為: 機械式、 吸收式 和 化學式4、熱力站的作用: 是根據熱網工況和不同的條件,采用不同的連接方式,將熱網輸送的熱媒加以調節(jié)、轉換,向熱用戶系統(tǒng)分配熱量以滿足用戶需求,并根據需要,進行集中計量、檢測供熱熱媒的參數和數量。5、熱力站的分類: 根據熱網輸送的熱媒不同分為: 熱水供熱熱力站 和 蒸汽供熱熱力站 根據服務對象不同分為: 工業(yè)熱
24、力站 和 民用熱力站 根據二級熱網對供熱介質參數要求的不同分為: 換熱型熱力站 和 分配型熱力站 根據熱力站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分為: 用戶熱力站、 小區(qū)熱力站、區(qū)域性熱力站、供熱首站6、換熱器的分類: 按參與熱交換的介質分類,分為: 汽水(式)換熱器 和 水水(式)換熱器 按換熱器熱交換(傳熱)的方式,分為: 表面式換熱器 和 混合式換熱器7、供熱系統(tǒng)熱源的常用設備: 水處理設備、 各種水箱、 分汽(水)缸、 除污器、 水過濾器8、水箱的基本配管: 進水管、 出水管、 溢流管、 泄水管和信號管,為保證水質,開式水箱應加蓋,并留有通氣管。9、分(集)汽(水)缸的作用:具有穩(wěn)定壓力,平緩并均勻分配
25、水流的作用10、書 P221 圖761 分集水缸大樣圖11、除污器類型: 按結構形式,分為:立式 和 臥式 按安裝形式,分為:直通式 和 角通式1、熱水供熱系統(tǒng)主要采用的形式: 閉式系統(tǒng) 和 開式系統(tǒng)2、供暖系統(tǒng)熱用戶與熱水網路的連接形式: 無混合裝置的直接連接 裝水噴射器的直接連接 裝混合水泵的直接連接 間接連接3、熱網系統(tǒng)形式取決于 熱媒(蒸汽或熱水)、 熱源(熱電廠或區(qū)域鍋爐房等)與熱用戶的相互位置和供熱地區(qū)熱用戶種類、熱負荷大小和性質等。4、供熱管網的形狀分為 枝狀管網 和 環(huán)狀管網 按照熱源的個數可分為 單一熱源 和 多熱源管網1、對蒸汽系統(tǒng)來說,在水力計算中,不同密度要進行修正。2
26、、熱水網路中管段的總壓降:P = R(+d) = R 書 P2443、水壓圖 書 P 252 (會畫圖)4、書 P254 圖95 書 P256 圖96 書 P262 圖9155、定壓方式:室內:水箱、水泵、氣壓罐 室外: 水泵、氣壓罐1、供熱調節(jié)的三種調節(jié)方式:集中調節(jié)、 局部調節(jié)、 個體調節(jié)2、集中供熱調節(jié)的方法: 量調節(jié)改變網路的循環(huán)水量 質調節(jié)改變網路的供水溫度 分階段改變流量的質調節(jié) 間歇調節(jié)改變每天供暖小時數 質量流量調節(jié)即同時改變網路供水溫度和流量3、基本計算原理:網路的供熱量 = 供暖用戶系統(tǒng)散熱設備的放熱量 = 供暖熱用戶的熱負荷4、供熱綜合調節(jié): 通常是根據供暖熱負荷進行集中
27、供熱調節(jié),而對其他熱負荷則在熱力站或用戶處進行局部調節(jié)。1、供熱管線平面位置的確定(定線)原則: 經濟上合理 技術上可靠 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少而協(xié)調2、供熱管網布置形式: 枝狀管網 和 環(huán)狀管網3、室外供熱管道的敷設形式: 地上敷設 包括三種形式:低支架、 中支架、 高支架 地下敷設 包括兩種形式:地溝敷設、 無溝(直埋)敷設4、書 P335 圖 1419 畫出什么地方排氣、排水5、補償器的分類:自然補償、 方形補償器、 波紋管補償器、 套筒補償器、 球形補償器、 旋轉補償器6、支架的分類: 活動支架 和 固定支架7、支架的作用:支撐管道和限制管道位移。8、保溫材料的主要技術性能要求: 平均工作溫
28、度下的導熱系數值不得大于0.12(m·),并應有明確的隨溫度變化的導熱系數方程式和圖表 密度不應大于350³ 除軟質、散狀材料外,硬質預制成型制品的抗壓強度不應小于300;半硬質的保溫材料壓縮10%時的抗壓強度不應小于200。26、風壓與熱壓共同作用的幾個假設條件:建筑物各層門窗兩側的有效作用熱壓差,僅與該層所在的高度位置、建筑物內部豎井空氣溫度和室外溫度所形成的密度差、以及熱壓差系數r值大小有關,而與門窗所處的朝向無關建筑物各層不同朝向的門窗,由于風壓作用所產生的計算冷風滲透量是不相等的,需要考慮滲透空氣量的朝向修正系數散熱器的布置原則要求散熱器一般應安裝在外墻的窗臺下,
29、從房間高度看,應布置在房間的下部;兩道外門之間不準設置散熱器,樓梯間或其他有凍結危險的場所,散熱器應由獨立的立管、支管供熱,且不得裝調節(jié)閥;散熱器一般應明裝,布置力求簡單;在垂直單管或雙管熱水供暖系統(tǒng)中,同一房間的兩組散熱器可串聯(lián),衛(wèi)生間和廚房等輔助用房間及走廊的散熱器,可與鄰室串聯(lián)連接;樓梯間的散熱器布置時,應盡量布置在底層或按一定比例分布在下部各層。要求:在外窗下對稱布置,與外窗中心線重合;頂部到窗臺大于50;底部到地面100閉式熱水集中供熱無混合裝置的直接連接:只能在網路的設計供水溫度符合供暖系統(tǒng)熱用戶的需要時而使用,且用戶引入口處熱網的供、回水管的資用壓差必須大于或等于供暖系統(tǒng)用戶要求
30、的壓力損失。裝水噴射器的直接連接:通常只用在單幢建筑物的供暖系統(tǒng)上,需要分散管理。裝混合水泵的直接連接:當建筑物用戶引入口處,熱水網路的供、回水壓差較小,不能滿足水噴射器正常工作所需要的壓差,或設集中水泵站將高溫水轉為低溫水,向多幢或街區(qū)建筑物供暖時。間接連接:只有在熱水網路與熱用戶的壓力狀況不適應時才采用。供熱管線平面位置經濟上合理:主干線應力求短直,盡量走熱負荷集中區(qū),注意管線上的閥門補償器和某些管道附件,盡可能減少數量;技術上可靠:盡量避開土質松軟地區(qū),地震斷裂帶,滑坡危險地帶以及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地段;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少而協(xié)調:一般敷設在平行道路中心,并應盡量在車行道以外的地方,供熱管線應
31、少穿主要交通干線。供熱的水平失調?(1問)在機械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由于其作用半徑較大,連接的立管較多,因而在沒有自控設備的情況下,異程式系統(tǒng)通過各個立管環(huán)路的壓力損失較難平衡,有時靠總立管最近處立管,既使選用了最小的管徑,仍有很多的剩余壓頭。初調節(jié)不當時,就會出現(xiàn)近處立管流量超過要求,遠處立管流量不足,引起水平方向冷熱不均的現(xiàn)象,稱為系統(tǒng)的水平失調。(2問)為了消除或減輕系統(tǒng)的水平失調,在供、回水干管的走向布置時,采用同程式系統(tǒng)通常要多于異程式系統(tǒng),在自控設備的情況下,視具體情況而定。圍護結構最小熱阻圍護結構內表面必須在供暖時維持一定溫度,以滿足人體熱舒適,并保證內表面不結露,因為人體向外輻射散熱過多會不舒適;而結露會使圍護物表面滋生霉菌,破壞人居住環(huán)境及結構強度。圍護物傳熱熱阻的熱工衛(wèi)生要求由圍護物最小熱阻來保證。對散熱器有哪些基本要熱工性能方面的要求:散熱器的傳熱系數K值要大,K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散熱器散熱性能的大小,一般常用散熱器的K值約為510(m2.);經濟方面的要求:經濟性能可通過散熱器的金屬熱強度和散熱器單位散熱量的成本來評價;安裝使用和制造工藝方面的要求:應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較高的承壓能力,不漏水,不漏氣,散熱器的結構尺寸要小,規(guī)格要多,形式應便于組合成所需要的面積,另外應少占房間面積和空間;衛(wèi)生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校教師師徒結對師傅計劃
- 2025屆湖南省雅禮洋湖中學物理高二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教學課件計劃
- 消防防排煙系統(tǒng)施工配套設施完善措施
- 鋼鐵廠揚塵排放控制措施
- 2025屆河南省平頂山許昌濟源高二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小學家訪與課外活動結合的心得體會
-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中國山水畫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外研版四年級英語上冊課堂活動計劃
- 六年級語文課文分析集體備課計劃
- 糖尿病護理和管理
- 2025年廣東省中考化學真題(解析版)
- 照明組裝生產車間試題帶答案
- 財務部門半年工作復盤
- 江蘇南京金陵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期末考試數學試題學生卷
- 福建福州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期末數學試題
- 供電系統(tǒng)安全培訓
- 生產工藝流程控制考核試卷
- T/CASTEM 1007-2022技術經理人能力評價規(guī)范
- 食堂食材配送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標)
- 醫(yī)院智能化弱電設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