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住區(qū)無障礙設計規(guī)程(征詢)_第1頁
北京市居住區(qū)無障礙設計規(guī)程(征詢)_第2頁
北京市居住區(qū)無障礙設計規(guī)程(征詢)_第3頁
北京市居住區(qū)無障礙設計規(guī)程(征詢)_第4頁
北京市居住區(qū)無障礙設計規(guī)程(征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市地方標準 XXXXX-2015北京市居住區(qū)無障礙設計規(guī)程Code for accessibility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征求意見稿)2015XXXX 發(fā)布 2015XXXX 實施聯(lián)合發(fā)布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北京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目 次1 總則12 術語23 基本規(guī)定54 道路64.1 設計范圍64.2 緣石坡道64.3 盲道64.4 輪椅坡道74.5 服務設施74.6 標識系統(tǒng)及信息無障礙74.7 道路銜接75 綠地85.1 設計范圍85.2 無障礙游覽路線85.3 出入口95.4 園林設施及小品 95.5 種植 95.6 標識 106 居住建筑公共部分1

2、16.1 出入口116.2 室外坡道和臺階116.3 門廳、公共走廊126.4 樓梯136.5 電梯136.6 標識147 配套公共設施157.1 設計范圍157.2 停車157.3 公共廁所167.4 出入口167.5 門廳、公共走廊167.6 樓梯和電梯177.7 標識177.8 其他178 標識系統(tǒng)17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18本規(guī)程引用標準名錄19附:條文說明204Contents1 General principles12 Terms23 Basic Requirements54 Road64.1 Implementation scope64.2 Curb ramp64.3 Tactile

3、ground surface indicator64.4 Wheelchair ramp74.5 Service facilities74.6 Symbols and information75 Green space75.1 Implementation scope85.2 Accessible routes85.3 Accessible entrance85.4 Landscape facilities95.5 Planting95.6 Symbols96 Common faciliti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106.1 Entrance116.2 Ramp a

4、nd steps116.3 Gallery116.4 Stairs126.5 Elevator136.6 identification137 Public facilities147.1 Implementation scope157.2 Parking157.3 Public toilet157.4 Entrance167.5 Lobby and Public corridor167.6 Stairs and elevator167.7 Symbols177.8 Other178  Identification System17Explanation of wording

5、 in this code18List of quoted standards19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051 總 則 1.0.1 為全面推進北京市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提高本市人民的居住生活質量,確保人們在居住區(qū)內安全、方便地使用各種設施,制定本規(guī)程。1.0.2 本規(guī)程適用于北京市內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居住區(qū)內道路、綠地、居住建筑及配套公共設施的無障礙設計。1.0.3 居住區(qū)和居住建筑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我市總體發(fā)展的需求,以消除人們在居住環(huán)境中的障礙,為各類人群提供安全、方便、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為目標。無障礙設施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1.0.4

6、 居住區(qū)和居住建筑的無障礙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 術 語2.0.1 走道凈寬 Net Width of Corridor 通行走道兩側墻面凸出物內緣之間的水平寬度,當墻面設置扶手時,為雙側扶手中心線之間的水平距離。2.0.2 樓梯段凈寬 Net Width of Stairway 樓梯段墻面凸出物與樓梯扶手中心線之間,或樓梯段雙面扶手中心線之間的水平距離。2.0.3 門口凈寬 Net Width of Doorway 門扇開啟后,門框內緣與開啟門扇內側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2.0.4 安全警示線 safety warning line用于界定和劃分危險區(qū)域,向人

7、們傳遞某種注意或警告的信息,以避免人身傷害的提示線。2.0.5 非機動車停車處Non-motor Vehicle Parking專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專用車、老年人使用的電動車、自行車等停放的場所。3 基本規(guī)定3.0.1 居住區(qū)的無障礙設計應制定無障礙環(huán)境規(guī)劃,確保家庭與社區(qū)、社區(qū)與外部公共場所之間的無障礙銜接。3.0.2 無障礙設施形式、材料的選擇,應與居住區(qū)整體環(huán)境及建筑的風格相協(xié)調,創(chuàng)造安全、方便、舒適、優(yōu)美的居住環(huán)境。3.0.3 無障礙設計應積極貫徹通用設計的理念,以人為本,使無障礙設施對各類人群都方便適用。3.0.4 無障礙設施應選用綠色環(huán)保的建筑材料,不得造成室內外環(huán)境污染。3.0.

8、5 居住區(qū)和建筑內無障礙標識應納入居住區(qū)環(huán)境或建筑內部的標識系統(tǒng)中,設計應科學合理,易于識別,并形成完整的系統(tǒng),傳達有效的信息。3.0.6 既有建筑改造中,增加的無障礙設施應滿足國家相關規(guī)范。 4 道 路4.1設計范圍4.1.1 居住區(qū)內道路無障礙設計范圍應包括:1 居住區(qū)道路;2 小區(qū)路;3 組團路;4 宅間小路。4.1.2 道路空間內人行系統(tǒng)均應進行無障礙設計,無障礙設施應沿行人通行路徑布置。4.1.3 人行系統(tǒng)中無障礙設計設施主要包括緣石坡道、盲道、輪椅坡道、服務設施、標識及信息。4.2緣石坡道4.2.1 人行道在各種路口、出入口位置必須設置緣石坡道。4.2.2 居住區(qū)級道路設有人行橫道

9、時,人行橫道兩端應設置緣石坡道,人行橫道范圍內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4.2.3 緣石坡道的坡面應平整、防滑。4.2.4 緣石坡道的坡口與車行道之間宜沒有高差;當有高差時,高差應小于10mm。4.2.5 宜優(yōu)先選用全寬式單面坡緣石坡道。4.3盲道4.3.1 居住區(qū)內道路應符合無障礙通道要求,人行通道的行進方向或高差發(fā)生變化時,宜設置提示盲道。4.3.2 居住區(qū)內人行道有坡道、輪椅坡道或設有臺階時,距上下坡邊緣或踏步起點和終點250mm300mm處宜設置提示盲道。4.3.3 盲道型材表面應防滑,盲道布設應避開樹木(穴)、電線桿、拉線等障礙物,其他設施不得占用盲道。4.3.4 盲道顏色宜與相鄰的人行

10、道鋪面顏色形成對比,并與周圍景觀相協(xié)調,宜采用中黃色。4.4輪椅坡道4.4.1 人行系統(tǒng)地面有臺階時應同時設置輪椅坡道,輪椅坡道宜設計成直線形、直角形或折返形。4.4.2 輪椅坡道的坡口與地面應沒有高差。4.4.3 輪椅坡道的凈寬度應不小于1.00m。4.4.4 輪椅坡道的高度超過300mm且坡度大于1:20時,應在兩側設置扶手。4.4.5 輪椅坡道的坡面應平整、防滑、無反光。4.5服務設施4.5.1 沿人行系統(tǒng)布置的服務設施不應影響行人的正常通行。4.5.2 設置服務設施時宜考慮低位服務設施的布設,低位服務設施上表面距地面高度宜為700mm850mm,其下部宜至少留出寬750mm,高650m

11、m,深450mm供乘輪椅者膝部和足尖部的移動空間。4.5.3 低位服務設施前應有輪椅回轉空間,回轉直徑不小于1.50m,方便乘輪椅者使用。4.5.4 設置休息座椅時,應留有輪椅停留及回轉空間。4.5.5 當人行道設有三級及三級以上的臺階,應在臺階兩側設置扶手。4.6標識及信息4.6.1 道路范圍內宜設置居住區(qū)平面示意圖及導向標識,并體現無障礙設施的位置。4.6.2 道路范圍內宜設置信息無障礙的設備和設施,滿足各類使用者的需求。4.7道路銜接4.7.1 居住區(qū)內道路無障礙設施應與居住建筑出入口、居住綠地出入口及配套公共設施出入口合理銜接。4.7.2 居住區(qū)內道路無障礙設施應與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合

12、理銜接。5 綠 地5.1 設計范圍5.1.1 居住區(qū)綠地無障礙設計范圍應包括:1 開放式宅旁綠地2 公共綠地3 開放式配套公建綠地4 開放式道路綠地5.1.2 公共綠地包括居住區(qū)公園、小游園、組團綠地,均應進行無障礙設計。5.2無障礙路線5.2.1 居住區(qū)綠地設計時應規(guī)劃無障礙路線,無障礙路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無障礙路線應能到達園區(qū)內主要活動區(qū)域及主要景點,并應形成環(huán)路; 2 無障礙路線應方便輪椅通行,園路寬度不宜小于1.50m,縱坡不宜大于1:25??v坡大于1:25,且高差大于300mm時,路兩側宜設扶手;如坡長超過30m,應在路旁設置不小于1.50mx1.50m休息平臺,并方便輪椅???/p>

13、; 3 無障礙路線上的園路不宜設置臺階,必須設置時,應設置提示盲道,同時設輪椅坡道; 4 無障礙路線上橋的坡度應不大于1:12; 5 沿湖的輪椅通道應設置護欄,高度不低于900mm; 6 無障礙路線上的園路和廣場地面應平整防滑、不松動、不積水。5.2.2 與無障礙游覽園路相接的林下活動場地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鋪裝材料應能滿足輪椅行進的要求; 2 樹池宜高出廣場地面不小于50mm,與廣場地面相平的樹池應加箅子; 3 植物種植應以落葉喬木為主,林下凈空不得低于2.50m; 4 應設置休息座椅等休憩設施。5.2.3 與無障礙游覽園路相接的活動廣場地面不宜有高差,有高差時應設輪椅坡道。5.2.4 視

14、覺障礙者集中的居住區(qū),開放式宅間綠地、組團綠地宜設置為視覺障礙者服務的活動區(qū)域,為視覺障礙者服務的活動區(qū)域應設置在綠地主要出入口附近,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出入口、臺階、坡道處應設提示盲道; 2 場地內應設行進盲道; 3 場地內應設語音服務、盲文銘牌; 4 植物設計時宜采用芳香類植物。5.2.5 無障礙路線應做好與市政設施、居住區(qū)道路、建筑物的無障礙銜接。5.3 出入口5.3.1 組團綠地、開放式宅間綠地出入口地面宜無高差,有高差時應設輪椅坡道。5.3.2 居住區(qū)公園、小游園的主要出入口應設置為無障礙出入口,有3個及以上出入口時,應不少于2個出入口滿足無障礙設計要求。5.3.3 出入口宜設提示

15、盲道,提示盲道應與市政路、居住區(qū)道路的盲道相連。5.4 園林設施及小品5.4.1 園路及廣場的休息坐椅旁應設置輪椅停留空間。5.4.2 居住綠地內的園林建筑、園林小品如亭、廊、榭、花架等,凈寬度不應小于1.50m,其入口不易設置過高的臺明或臺階,必須設置時應設置提示盲道和輪椅坡道。5.4.3 無障礙路線上宜設置公共廁所,其設計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宜設無障礙廁所。5.4.4 兒童活動場、老年人活動場附近宜設置公共廁所;兒童活動場附近的公共廁所應方便兒童使用,其設施設計應符合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39中的規(guī)定。5.4.5 居住區(qū)綠地應設兒童活動場和老年人活動場,兒童活動場和老年人活動場

16、應與居民樓間保持一定距離;場地內應設供老年人使用的活動設施。5.5 種植5.5.1 園路邊緣種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不宜選用革質有刺的叢生植物; 2 路面范圍內,喬木之下凈空不得低于2.50m; 3 喬木種植點距離緣石外側不應小于500mm。5.5.2 兒童活動場周圍種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不宜種植遮擋視線的樹木,保持較好的可通視性; 2 不宜選用革質有刺的叢生植物; 3 不應選用有毒的植物。5.6 標識 5.6.1 居住區(qū)公園、小游園出入口、管理建筑附近應設置園區(qū)全景圖,全景圖應注明無障礙路線和無障礙設施的位置。5.6.2 園路交叉口、廣場附近應設置導向標志。5.6.3 活動器械應設置使

17、用銘牌,使用銘牌應設置在醒目位置。5.6.4 危險地段應設置必要的警示、提示標志及安全警示線。6 居住建筑公共空間6.1 出入口 6.1.1 首層主要的出入口與室外地面有高差時,應為無障礙出入口。其他不同方向的出入口也宜設置為無障礙出入口。6.1.2 無障礙出入口包括以下幾種類別: 1 平坡出入口;2 同時設置臺階和輪椅坡道的出入口;3 同時設置臺階和升降平臺的出入口。6.1.3 出入口的門不應采用旋轉門、力度大的彈簧門,并不宜采用彈簧門、玻璃門,當設置玻璃門時應有醒目的提示標志。出入口設置平開門,條件允許時,宜在門上安裝電動開門輔助裝置和感應開門裝置。6.1.4 單扇門開啟后的通行凈寬度不應

18、小于800mm;雙扇門應保證一側門扇開啟后的通行凈寬度不小800mm。6.1.5 門把手一側應設寬度不小于400mm的墻面,出入口內外應有不小于1.50m×1.50m的輪椅回轉空間。6.1.6 出入口的地面應平整、防滑。6.1.7 出入口的上方應設置雨棚,雨棚的寬度應能夠覆蓋出入口的平臺,并宜超過臺階首級踏步。雨棚的排水管應避開下方坡道、臺階。 6.2 室外坡道和臺階6.2.1 出入口與地面有高差設置臺階時,應同時設置輪椅坡道。6.2.2 輪椅坡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00m,無障礙出入口的輪椅坡道凈寬度不應小于1.20m。坡道起點、終點和中間休息平臺的水平長度不應小于1.50m。6.

19、2.3 輪椅坡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長度應符合表6.2.3的規(guī)定。表6.2.3 輪椅坡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長度坡度1:201:161:121:101:8最大高度(m)1.200.900.750.600.30水平長度(m)24.0014.409.006.002.40注:其他坡度可用插入法進行計算。6.2.4 輪椅坡道的高度超過300mm且坡度大于1:20時,應在兩側設置扶手,坡道與休息平臺的扶手應保持連貫,輪椅坡道的臨空側應設置安全阻擋措施。6.2.5 坡道的坡面應平整、防滑、無反光。6.2.6 輪椅坡道的坡口與地面應沒有高差。6.2.7 室外臺階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臺階踏步寬度不宜小于

20、300m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50mm,且踏步的寬度和高度應均勻一致;2 室外臺階的踏步數不宜小于兩級。當出入口平臺與周圍地面高差小于一步臺階高度即150mm時,宜設置坡道相連。3 三級及三級以上的臺階應在兩側設置連續(xù)的扶手。 4 臺階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階宜在顏色或材質上與其他階有明顯區(qū)別,或設置提示色帶。 5 臺階面層應采用耐磨、防滑的裝修材料,并且不應選擇容易引起視覺錯亂的圖案。6.3 門廳、公共走廊6.3.1 出入口的門廳、過廳設置兩道門時,門扇同時開啟時兩道門的間距不應小于1.50m。6.3.2 公用走廊的形式宜簡短、直接。6.3.3 公用走廊的凈寬不應小于1.20m,宜大于1.50m。

21、當走廊凈寬小于1.50m時,宜設置輪椅回轉空間。6.3.4 公共走廊的地面應平整、防滑、耐磨、反光小或無反光;6.3.5 公共走廊內有高差時,應設置輪椅坡道。改造工程的公共走廊內設置臺階,并沒有條件改造坡道時,應設置扶手。6.3.6 固定在公共走廊的墻、立柱上的突出的物體或標牌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2.00m;滅火器和消火栓等應采用嵌入式安裝,既有建筑改造中應放置在不影響通行的地方。 6.4樓梯6.4.1 公共樓梯宜采用直線型樓梯; 6.4.2 同一樓梯梯段的踏步寬度、高度應均勻一致;不設置電梯的住宅,樓梯踏步的寬度宜大于等于280mm,踏步的高度宜小于等于160mm; 6.4.3 梯段的凈寬度

22、應符合住宅設計規(guī)范GB50096-2011的要求,休息平臺的凈寬度不得小于1.20m,剪刀梯休息平臺的寬度不得小于1.30m,應保證擔架能夠通過; 6.4.4 樓梯不應采用無踢面的踏步和有突緣的踏步; 6.4.5 樓梯踏步面層應采用防滑材料。當設置防滑條、示警條時,不宜突出踏步前緣,且突起踏面高度不宜大于3mm; 6.4.6 樓梯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階踏步宜在顏色或材質上與平臺有明顯區(qū)別,或在踏面和踢面相交的位置設置色帶設置。6.4.7 不設置電梯的住宅,樓梯宜設置雙側扶手,靠墻扶手的內側與墻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40mm。6.4.8 樓梯扶手應安裝堅固,形狀易于抓握。扶手末端應向內拐到墻面或向下延

23、伸不小于100mm;圓形扶手的直徑應為35mm50mm,矩形扶手的截面尺寸應為35mm50mm。扶手的材質宜選用防滑、熱惰性指標好的材料。6.4.9 樓梯間應有充足的照明。6.5 電梯6.5.1 四層及四層以上的住宅每住宅單元至少應設置一部無障礙電梯。 6.5.2 十二層及十二層以上的住宅每住宅單元至少應設置一部可容納擔架的電梯。轎廂的最小規(guī)格為寬度不應小于1.60m ,深度不應小于1.50m(或計算出的面積與其相同的其他型號電梯),轎廂門洞凈寬不應小于900mm。 6.5.3 候梯廳深度不應小于多臺電梯中最大轎廂的凈深度,且不應小于1.50m。6.5.4 無障礙電梯的轎廂門宜安裝開關延時與關

24、門保護裝置,轎廂內宜配置音頻報站、視頻監(jiān)控和對講機設備。6.6 標識6.6.1 公共走廊的墻面應設明確、清晰的標識,說明樓層、房間號及疏散方向等信息。6.6.2 樓內各種設備用房、設備管井應設置明確的用途標識。7 配套公共設施7.1 設計范圍7.1.1 居住區(qū)配套公共設施無障礙設計的范圍應包括綜合服務類設施、交通類設施、市政公用類設施、教育類設施、醫(yī)療衛(wèi)生類設施、商業(yè)服務類設施等。7.1.2 教育類設施、交通類設施中的公交車站,社會、福利設施、醫(yī)療衛(wèi)生類設施中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等的無障礙設施,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 GB 50763及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規(guī)范的規(guī)定。7.2 停車7.2.1 居住區(qū)配套的停車場和車庫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居住區(qū)的停車場和車庫的總停車位應設置不少于0.5%的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若設有多個停車場和車庫,宜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