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測量實驗須知一、 實驗課的目的及有關規(guī)定測量實驗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鞏固和驗證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是熟悉測量儀器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培養(yǎng)學生進行測量工作的基本技能,使學到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測量實驗課的規(guī)定:實驗之前必須復習教材中的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預習實驗指導書,明確目的要求、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以保證按時完成實驗任務。二、 儀器的借用方法1.實驗分小組進行,組長負責組織協(xié)調工作,按組的順序辦理所用儀器和工具的借領手續(xù).借領時應當場清點檢查,如有缺損,可以報告實驗管理員給予補領或更換. 2.實驗應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不得無故缺席或遲到早退,不得擅自改變地點或離開現(xiàn)場。 3.在
2、實驗過程中或結束時,發(fā)現(xiàn)儀器工具有遺失或損壞情況,應立即報告指導教師,同時要查明原因,并按照學院的規(guī)章制度辦理.三、注意事項1攜帶儀器時,注意檢查儀器先箱是否扣緊、鎖好,拉手和背帶是否牢固,并注意輕拿輕放。開箱時,應將儀器放置平穩(wěn)。開箱后,記清儀器放置的位置,以便用后按原樣放回。提取儀器時,應用雙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輕輕取出,放在三腳架上,保持一手握住儀器,一手拎連接螺旋,使儀器與三腳架牢固連接。但連接螺旋不要過緊,以免損壞螺旋;也不要過松,以免儀器脫落。儀器取出后,應關好儀器箱,防止灰塵進入或零件丟失,箱子應放在儀器附近,嚴禁在箱上坐人。2不可置儀器于一旁而無人看管。應撐傘,嚴防儀器日曬雨淋。3
3、若發(fā)現(xiàn)透鏡表面有灰塵或其它污物,須用軟毛劇或擦鏡頭紙拂去,嚴禁用手帕、粗布或其它紙張擦拭,以免磨壞鏡面。儀器如有故障,不許自行拆卸,應立即報告指導老師進行處理。4各制動螺旋勿擰過緊,以免損傷,各微動螺旋勿轉至盡頭,防止失靈。5近距離搬站,應放松制動螺旋,一手握住三腳架,一手托住儀器,放置胸前穩(wěn)步行走,或一手托住儀器,將三腳架放于腋下,不準將儀器扛在肩上,以免碰傷儀器。若距離較遠,必須裝箱搬站。6儀器裝箱時,應松開各制動螺旋,按原樣放回后先試關一次,確認放妥后,再擰緊各制動螺旋,以免儀器在箱內晃動,最后關箱上鎖。7水準尺、標桿不準用作擔抬工具,以防彎曲變形或折斷。8使用鋼尺時,應防止扭曲、打結和
4、折斷,防止行人踩踏或車輛碾壓,盡量避免尺身著水。攜尺前進時,應將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行,以防損壞刻劃。用完鋼尺,應擦凈、涂油,以防生銹。三、記錄與計算注意事項 1實驗所得各項數(shù)據(jù)的記錄和計算,必須按計錄格式用2H鉛筆認真填寫,字跡應清楚并隨觀測隨記錄,字體大小只能占記錄格的一半,以便留出空隙更改錯誤。不準先記在草稿紙上,然后謄入記錄表中,更不準偽造數(shù)據(jù)。觀測者讀出數(shù)字后,記錄者應將所記數(shù)字復誦一遍,以防聽錯、記錯。 2記錄錯誤時,不準用橡皮擦去,不準在原數(shù)字上涂改應將錯誤的數(shù)字劃去并把正確的數(shù)字記在原數(shù)字上方。 3禁止連續(xù)更改數(shù)字,例如:水準測量中的黑、紅面讀數(shù);角度測量中的盤左,盤右讀數(shù);
5、距離丈量中的往測與返測結果等,均不能同時更改,否則,必須重測。 簡單的計算與必要的檢核,應在測量現(xiàn)場及時完成,確認無誤后方可遷站。4記錄表格上規(guī)定的內容及項目必須填寫,不得空白。5.觀測數(shù)據(jù)應表現(xiàn)其精度及真實性,如水準尺讀數(shù)讀至毫米,則應記1.530m,不能記成1.53m。實驗一 水準儀的認識和使用一、目的和要求1 了解DS3型水準儀的構造,熟悉各部件的名稱、作用及功能。2 練習水準儀的使用方法和水準尺的讀數(shù)方法。 3 測量地面兩點間的高差。二、儀器和工具DS3水準儀1臺,水準尺2支. 三、方法與步驟1 安置儀器將三腳架張開,使其高度在適當,架頭大致水平,并將腳架尖踩入土中,把儀器從儀器箱中取
6、出,然后用連接螺旋將儀器固連在三腳架上。2 認識水準儀指出儀器各部件的名稱,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時熟悉水準尺的分劃與注記。3 粗略整平按“左手拇指規(guī)則”,先用雙手同時反向旋轉一對腳螺旋,使圓水準器氣泡移至中間,再轉動另一只腳螺旋使氣泡居中。通常需反復進行。4瞄準水準尺轉動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清晰;松開水平制動螺旋,轉動儀器,用準星和照門初步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轉動物鏡調焦螺旋,使水準尺分劃清晰,轉動微動螺旋,使水準尺成像在十字絲交點處。眼睛略作上下移動,檢查十字絲與水準尺分劃像之間是否有相對移動(視差);如果存在視差,則重新進行目鏡與物鏡對光,消除視差。5.精確整平水準儀轉動
7、微傾螺旋,使符合水準器氣泡兩端的像吻合。注意微傾螺旋轉動方向與符合水準管左側氣泡移動方向的一致性。6.讀數(shù)用十字絲中絲在水準尺上讀取m、dm、cm,估讀mm,即讀出四位有效數(shù)字。7. 測定地面兩點間高差(1)在地面上選擇A、B兩點; (2)在A、B兩點之間安置水準儀,使水準儀到A、B兩點的距離大致相等,并粗略整平;(3)在A、B兩點上各豎立一根水準尺,先瞄準A點上的水準尺,精確整平后讀數(shù),此為后視讀數(shù),記入表中。(4)然后瞄準B點上的水準尺,精確整平后讀數(shù),此為前視讀數(shù),記入表中。(5)計算A、B兩點的高差hAB后視讀數(shù)前視讀數(shù) 水準儀測量高差練習安置儀器次數(shù)點號水準尺讀數(shù)/m高差/m備注后視
8、讀數(shù)前視讀數(shù)第一次第二次(6)不移動水準尺,改變水準儀的高度(升高或降低10以上),再測兩點間的高差,兩點間的高差之差不應大于6.四、注意事項1 不能在沒有消除視差情況下讀數(shù)。2 在水準尺上讀數(shù)時,符合水準器泡必須居中,不能用腳螺旋調整符合水準器泡居中。3 微動螺旋和微傾螺旋應保持在中間運行,不要旋到極限。4 觀測者在觀測過程中不得接觸腳架。五、實驗問答1安置儀器后,轉動 使圓水準器泡居中,轉動 看清十字, 通過 瞄準水準尺,轉動 精確照準水準尺,轉動 消除視差,轉動 使符合水準氣泡居中,最后讀數(shù)。2.水準儀上的圓水準器和管水準器各起什么作用?3.什么是視差,如何消除視差?4.使用微傾式水準儀
9、讀數(shù)之前是否每次都要將管水準器氣泡居中?為什么?實驗二 普通水準測量一、目的與要求1 掌握普通水準測量的觀測、記錄、計算和檢核的方法。2 熟悉水準路線的布設形式。3.從一已知水準點BM1開始,沿各待定高程點2、3、4,進行閉合水準路線測量,高差閉合差的容許值為如觀測成果滿足精度要求,對觀測成果進行整理,推算出2、3、4點的高程。二、儀器和工具DS3水準儀1臺,水準尺2支. 三、方法與步驟1 從指定水準點出發(fā)按普通水準測量的要求布設一條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背離已知點的方向為前進方向,在A、B點(已知點)之間要設立若干個轉點。第一站安置水準儀在A點與轉點1之間,前、后視距大約相等,其距離不超過
10、100米。2 操作程序是后視A點上的水準尺,精平,用中絲讀取后尺的讀數(shù),記入實驗報告二的表1中。前視轉點1上的水準尺,并精平讀數(shù),記入表1中。然后立即計算該站的高差。3 遷至第2站,繼續(xù)上述操作程序,直至最后回到A點。4 根據(jù)已知高程及測站的高差,計算水準線路的高差閉合差,并檢查高差閉合差是否超限,其限差公式為 (mm) 或 (mm)式中 n-測站數(shù); L-水準線路長度,以公里為單位。5 若高差閉合差在容許的范圍內,則對高差閉合差進行調整,計算各待定點的高程。若閉合差超限,則應返工重測。四、注意事項1 在每次讀數(shù)之前,要消除視差,并使符合水準器泡嚴格居中,用中絲讀數(shù)。2 在已知點和待定點上不能
11、放尺墊,但轉點必須放尺墊,在儀器遷站時,前視點的尺墊不能移動。3 水準尺必須扶直,不得前后、左右傾斜。五、觀測記錄表表2-1 水準測量記錄計算手簿組別: 儀器號碼: 年 月 日測站測點水準尺讀數(shù)高差/m改正數(shù)/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備注后視讀數(shù)/m前視讀數(shù)/m計算檢核六、實驗問答1.水準測量中,轉點有什么作用?2.水準測量中可能會產(chǎn)生哪些測量誤差?在測量過程中應如何消除或者減弱它們的影響?3.水準儀在測站上整平后,先讀取后視讀數(shù),然后由后視轉到前視,發(fā)現(xiàn)圓水準器氣泡偏離中心,此時應如何處理?實驗三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微傾式水準儀各軸線應滿足的條件。2.掌握水準儀檢驗和
12、校正的方法。3.要求校正后,i角值不超過20,其它條件校正到無明顯偏差為止。二、儀器和工具DS3水準儀1臺,水準尺2支。三、方法與步驟1圓水準器軸平行于儀器豎軸的檢驗與校正(1)檢驗 將儀器置于腳架上,然后踩緊腳架,轉動腳螺旋,使圓水準器氣泡居中,將儀器繞豎軸旋轉180。如果氣泡仍居中,則條件滿足;如果氣泡偏出分劃圈外,則需校正。圖3-1圓水準器的檢驗與校正(2)校正 先轉動腳螺旋,使氣泡移動偏歪值的一半,然后稍旋松圓水準器底部中央固定螺釘,用校正針撥動圓水準器校正螺釘,使氣泡居中。如此反復檢校,直到圓水準器轉到任何位置時,氣泡都在分劃圈內為止。最后旋緊固定螺釘。圖3-2 圓水準器校正螺釘2十
13、字絲中絲垂直于儀器豎軸的檢驗與校正(1)檢驗 嚴格置平水準儀,用十字絲交點瞄準一明顯的點狀目標M,旋緊水平制動螺旋,轉動水平微動螺旋。如果該點始終在中絲上移動,說明此條件滿足;如果該點離開中絲,則需校正。MMM(a)(b)(c)圖3-3 十字絲中絲垂直于儀器豎軸的檢驗(2)校正 卸下目鏡處外罩,松開四個固定螺釘,稍微轉動十字絲環(huán),使目標點M與中絲重合。反復檢驗與校正,直到滿足條件為止。再旋緊四個固定螺釘。3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的檢驗與校正(1)檢驗 如圖所示,在地面上選擇A、B兩點,其長度約為6080m。在A、B兩點放置尺墊,先將水準儀置于AB的中點C,讀立于A、B尺墊上的水準尺,得讀數(shù)為a1
14、和b1,則高差h1a1b1,改變儀器高度,又讀得a1和b1得高差h1a1b1。若h1h1±3mm,則取兩次高差的平均值,作為正確高差hAB。然后將儀器搬至B點附近(距B點23m),瞄準B點水準尺,精平后讀取B點水準尺讀數(shù)b2,再根據(jù)A、B兩點間的高差hAB,可計算出A點水準尺的視線水平時的讀數(shù)a2b2+hAB,瞄準A點上的水準尺,精平后讀取A點上水準尺讀數(shù)a2,根據(jù)a2與a2的差值計算i角值如果i角值±20,說明此條件滿足,如果i角值±20,則需校正。a1b1x1x1iiABCABia2b2b2a2xD圖3-4 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的檢驗(2)校正 轉動微傾螺旋,
15、使中絲對準 a2,此時水準管氣泡必然不居中,用校正針先稍微松左、右校正螺釘,再撥動上、下校正螺釘,使水準管氣泡居中。重復檢查,i角值±20為止。最后撥緊左、右校正螺釘。四、注意事項(1)檢校水準儀時,必須按上述的規(guī)定順序進行,不能顛倒。(2)撥動校正螺釘時,一律要先松后緊,松一下緊一個,用力不宜過大,校正完畢時,校正螺釘不能松動,應處于稍緊狀態(tài)。五、檢驗與校正記錄表表3-1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組別: 儀器號碼: 年 月 日檢驗項目檢驗與校正經(jīng)過略圖觀測數(shù)據(jù)及說明圓水準器軸平行于豎軸橫絲垂直于豎軸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a1= a1=b1= b1=h1= h1=h1- h1= hAB =b
16、2= a2b2+hAB=a2= =六、實驗問答1.水準儀提供水平視線的充要條件是什么?2.水準測量時,水準管氣泡已嚴格居中,視線一定水平嗎?為什么?實驗四 經(jīng)緯儀的認識和使用一、目的與要求1 了解DJ6型光學經(jīng)緯儀各主要部件的名稱和作用。2 練習經(jīng)緯儀對中、整平、瞄準和讀數(shù)的方法,掌握基本操作要領。3 要求對中誤差小于3mm,整平誤差小于一格。4 測量兩個方向間的水平角。二、儀器和工具DJ6經(jīng)緯儀1臺,測釬2只。三、方法和步驟1 經(jīng)緯儀的安置松開三腳架,安置于測點上。其高度大約在胸口附近,架頭大致水平,踩緊腳架。打開儀器箱,取出儀器置于架頭上,一手緊握儀器,一手擰緊連接螺旋。2 熟悉儀器各部件
17、的名稱和作用,正確使用各螺旋及水平度盤變換手輪,掌握讀數(shù)方法。3 初步對中整平(1)用垂球對中 把錘球掛在三腳架的連接螺旋上,平移三腳架,使錘球尖大致對準測站點,并注意保持架頭大致水平,并將架腳的腳尖踩入土中。調整腳螺旋,使圓水準器氣泡居中。此時,如果垂球尖偏離測站點標志中心,稍松連接螺旋,雙手扶住基座,在架頭上平移儀器,使錘球尖準確對準測站點,最后旋緊連接螺旋。(2)用光學對中器對中 調節(jié)經(jīng)緯儀光學對中器的目鏡和物鏡對光螺旋,使光學對中器的分化板小圓圈和測站點標志的影像清晰。固定一只三腳架腿,目視對中器目鏡并移動其它兩只架腿,使鏡中小圓圈對準地面點,踩緊腳架,若光學對中器的中心與地面點略有偏
18、離,可轉動腳螺旋,使光學對中器對準測站標志中心,此時圓水準器氣泡偏離,伸縮三腳架腿,使圓水準器氣泡居中,注意腳架尖位置不能移動。4.精確對中和整平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轉動照準部,使水準管平行于任意一對腳螺旋的連線,兩手同時反向轉動這對腳螺旋,使氣泡居中;將照準部旋轉90,轉動第三只腳螺旋,使氣泡居中。以上步驟反復12次,使照準部轉到任何位置時水準管氣泡的偏離不超過1格為止。此時若光學對中器的中心與地面點又有偏離,稍松連接螺旋,在架頭上平移儀器,使光學對中器的中心準確對準測站點,最后旋緊連接螺旋。錘球對中誤差在3mm以內,光學對中器對中誤差在1mm以內。對中和整平一般需要幾次循環(huán)過程,直至對中和
19、整平均滿足要求為止。圖4-1經(jīng)緯儀的整平5.瞄準目標(1)轉動照準部,使望遠鏡對向明亮處,轉動目鏡對光螺旋,使十字絲清晰。(2)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用望遠鏡上的粗瞄準器對準目標,使其位于視場內,固定望遠鏡制動螺旋和照準部制動螺旋。(3)轉動物鏡對光螺旋,使目標影像清晰;旋轉望遠鏡微動螺旋,使目標像的高低適中;旋轉照準部微動螺旋,使目標像被十字絲的單根豎絲平分,或被雙根豎絲夾在中間。(4)眼睛微微左右移動,檢查有無視差,如果有,轉動物鏡和目鏡對光螺旋予以消除。6讀數(shù)(1)調節(jié)反光鏡的位置,使讀數(shù)窗亮度適當。(2)轉動讀數(shù)顯微鏡目鏡對光螺旋,使度盤分劃清晰。注意區(qū)別水平度盤與豎直度盤讀數(shù)窗。(3)
20、讀取位于分微尺中間的度盤刻劃線注記度數(shù),從分微尺上讀取該刻劃線所在位置的分數(shù),估讀至0.1(即6的整倍數(shù))。盤左位置瞄準目標,讀出水平度盤讀數(shù),縱轉望遠鏡,盤右位置再瞄準該目標,兩次讀數(shù)之差約為180,以此檢核瞄準和讀數(shù)是否正確。7.測量兩個方向間的水平角瞄準左目標A,進行讀數(shù)記a,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瞄準右目標B,進行讀數(shù)記b,計算角值 =b-a,當b不夠減時,將b加上360度.四、注意事項1 瞄準目標時,盡可能瞄準目標底部。2 同一測回觀測時,切勿動度盤配制器。3 注意儀器的安全使用。五、觀測記錄表表5-1 水平度盤讀數(shù)練習目標水平度盤讀數(shù)水平角備注°六、實驗問答1.經(jīng)緯儀對中
21、,整平的目的各是什么?2.望遠鏡的制動螺旋和微動螺旋各起什么作用?3.敘述粗平和精平的方法?實驗五 測回法觀測水平角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測回法測量水平角的操作方法、記錄和計算。2.每位同學對同一角度觀測一測回,上、下半測回角值之差不超過±40。二、儀器和工具DJ6經(jīng)緯儀1臺,測釬2只.三、方法與步驟1.在地面上選擇四點組成四邊形,每位同學測量一個角度。2.在測站點安置經(jīng)緯儀,對中、整平。3.盤左位置,瞄準左手方向的目標,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記入觀測手簿;然后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右手目標,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記入觀測手簿。4.盤右位置,松開照準部和望遠鏡制動螺旋,縱
22、轉望遠鏡成盤右位置,瞄準右手方向的目標,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記入觀測手簿;然后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左手方向的目標,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記入觀測手簿。四、注意事項1.目標不能瞄錯,并盡量瞄準目標下端。2.立即計算角值,如果超限,應重測。五、觀測記錄表表5-1 測回法觀測水平角手簿組別: 儀器號碼: 年 月 日測站豎盤位置目標水平度盤讀數(shù)半測回一測回角值各測回平均角值六.實驗問答1.水平角測量的誤差,主要來源于哪幾個方面?3.如果某個水平角用4個測回來觀測,各測回的起始方向讀數(shù)各為多少?實驗六 豎直角觀測和豎盤指標差檢驗一、目的和要求1.練習豎直角觀測、記錄、計算的方法。2.了解
23、豎盤指標差的計算。3.同一組所測得的豎盤指標差的互差不得超過±25。二 、儀器和工具DJ6經(jīng)緯儀1臺,花桿一組.三、方法與步驟1.在測站點O上安置經(jīng)緯儀,對中、整平后,選定A、B兩個目標。2.先觀察豎直度盤注記形式并寫出豎直角的計算公式:盤左位置將望遠鏡大致放平觀察豎直度盤讀數(shù),然后將望遠鏡慢慢上仰,觀察豎直度盤讀數(shù)變化情況,觀測豎盤讀數(shù)是增加還是減少:若讀數(shù)減少,則: 若讀數(shù)增加,則:3.盤左位置,用十字絲中絲切于A目標頂端,轉動豎盤指標水準管微動螺旋,使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對于具有豎盤指標自動零裝置的經(jīng)緯儀,打開自動補償器,使豎盤指標居于正確位置。讀取豎直度盤讀數(shù)L,記入觀測
24、手簿并計算出。4.盤右位置,同法觀測A目標,讀取盤右讀數(shù)R,記入觀測手簿并計算出。5.計算豎盤指標差:。6.計算一測回垂直角:7.同法測定B目標的垂直角并計算出豎盤指標差。檢查指標差的互差是否超限。四、注意事項1.對于具有豎盤指標水準管的經(jīng)緯儀,每次豎盤讀數(shù)前,必須使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具有豎盤指標自動零裝置的經(jīng)緯儀,每次豎盤讀數(shù)前,必須打開自動補償器,使豎盤指標居于正確位置。2.垂直角觀測時,對同一目標應以中絲切準目標頂端(或同一部位)。3.計算垂直角和指標差時,應注意正、負號。五、觀測記錄表表6-1 垂直角觀測手簿組別: 儀器號碼: 年 月 日測站目標豎盤位置豎盤讀數(shù)半測回豎直角指標差
25、一測回垂直角六.實驗問答1.盤左,盤右測豎直角時,豎直角計算的公式各是什么?實驗七 經(jīng)緯儀的檢驗和校正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經(jīng)緯儀的主要軸線之間應滿足的幾何條件。2.掌握光學經(jīng)緯儀檢驗校正的基本方法。二、儀器和工具DJ6經(jīng)緯儀1臺。三、方法與步驟1水準管軸垂直于儀器豎軸的檢驗與校正(1)檢驗 初步整平儀器,轉動照準部使水準管平行于一對腳螺旋連線,轉動這對腳螺旋使氣泡嚴格居中;然后將照準部旋轉180,如果氣泡仍居中,則說明條件滿足,如果氣泡中點偏離水準管零點超過一格,則需要校正。(2)校正 先轉動腳螺旋,使氣泡返回偏移值的一半,再用校正針撥動水準管校正螺釘,使水準管氣泡居中。如此反復檢校,直至水
26、準管旋轉至任何位置時水準管氣泡偏移值都在一格以內。2、十字絲豎絲垂直于橫軸的檢驗與校正(1)檢驗 用十字絲交點瞄準一清晰的點狀目標P,轉動望遠鏡微動螺旋,使豎絲上、下移動,如果P點始終不離開豎絲,則說明該條件滿足,否則需要校正。PP圖7-1 十字絲豎絲垂直于橫軸的檢驗(2)校正 旋下十字絲環(huán)護罩,用小螺絲旋具松開十字絲外環(huán)的4個固定螺釘,轉動十字絲環(huán),使望遠鏡上、下微動時,P點始終在豎絲上移動為止,最后旋緊十字絲外環(huán)固定螺釘。十字絲固定螺絲十字絲校正螺絲圖7-2 十字絲豎絲的校正3、視準軸垂直于橫軸的檢驗和校正(1)檢驗 在平坦地面上,選擇相距約100m的A、B兩點,在AB連線中點O處安置經(jīng)緯
27、儀,如圖所示,并在A點設置一瞄準標志,在B點橫放一根刻有毫米分劃的直尺,使直尺垂直于視線OB,A點的標志、B點橫放的直尺應與儀器大致同高。用盤左位置瞄準A點,制動照準部,然后縱轉望遠鏡,在B點尺上讀得B1;用盤右位置再瞄準A點,制動照準部,然后縱轉望遠鏡,再在B點尺上讀得B2。如果B1與B2 兩讀數(shù)相同,說明條件滿足。否則,按下式計算c:如果c60,則需要校正。(2)校正 校正時,在直尺上定出一點B3,使B2B3=B1B2/4,OB3便與橫軸垂直。打開望遠鏡目鏡端護蓋,用校正針先松十字絲上、下的十字絲校正螺釘,再撥動左右兩個十字絲校正螺釘,一松一緊,左右移動十字絲分劃板,直至十字絲交點對準B3
28、。此項檢驗與校正也需反復進行。ABB1DHHH1H190°c90°c180°2c2cAHHH1H1DB1BB2B390°c90°c180°2c2c2c直尺直尺盤左瞄準A點盤右瞄準A點倒轉望遠鏡定出B1點倒轉望遠鏡定出B2點cc圖7-3 視準軸誤差的檢驗4、橫軸垂直于儀器豎軸的檢驗(1)檢驗 在離墻面約30m處安置經(jīng)緯儀,盤左瞄準墻上高處一目標P(仰圖7-4橫軸垂直于儀器豎軸的檢驗角約30°),放平望遠鏡,在墻面上定出A點;盤右再瞄準P點,放平望遠鏡,在墻面上定出B點;如果A、B重合,則說明條件滿足;如果A、B相距大于5mm,
29、則需要校正。由于橫軸校正設備密封在儀器內部,該項校正應由儀器維修人員進行。5、指標差的檢驗與校正(1)檢驗 整平經(jīng)緯儀,盤左、盤右觀測同一目標點P,轉動豎盤指標水準管微動螺旋,使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讀記豎盤讀數(shù)L和R,按下式計算豎盤指標差當豎盤指標差x1時,則需校正。(2)校正 仍以盤右瞄準原目標P,轉動豎盤指標水準管微動螺旋,使豎直度盤讀數(shù)為(Rx),此時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必然偏離,用校正針撥動豎盤指標水準管一端的校正螺釘,使氣泡居中。反復檢查,直至指標差x不超過1為止。對于有豎盤指標自動歸零補償器的經(jīng)緯儀,仍會有指標差存在。檢驗計算方法同上,算得盤左或盤右經(jīng)指標差改正的讀數(shù)后,校正的方
30、法如下:打開校正小窗口的蓋板,有兩個校正螺絲,等量相反轉動(先松后緊)該兩螺絲,可以使豎盤讀數(shù)調整至經(jīng)指標差改正后的讀數(shù)。四、注意事項1.按實驗步驟進行各項檢驗校正,順序不能顛倒,檢驗數(shù)據(jù)正確無誤才能進行校正,校正結束時,各校正螺釘應處于稍緊狀態(tài)。2.選擇儀器的安置位置時,應顧及視準軸和橫軸的兩項檢驗,既能看到遠處水平目標,又能看到墻上高處目標。五、觀測記錄表表7-1 經(jīng)緯儀的檢驗與校正記錄組別: 儀器號碼: 年 月 日 檢驗項目檢驗和校正經(jīng)過略圖觀測數(shù)據(jù)及說明水準管軸垂直于豎軸豎絲垂直于橫軸視準軸垂直于橫軸橫軸垂直于豎軸六.實驗問答1.經(jīng)緯儀的軸線在理論上應滿足哪些幾何條件?實驗八 鋼尺量距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鋼尺量距的一般方法。2.鋼尺量距時,讀數(shù)及計算長度取至毫米。3.鋼尺量距時,先量取整尺段,最后量取余長。4.鋼尺往、返丈量的相對精度應高于1/3000,則取往、返平均值作為該直線的水平距離,否則重新丈量。二、儀器和工具30m鋼尺一把,測釬五根,標桿三支。三、方法與步驟1.在地面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618-2025安全與韌性危機管理指南
- GB/T 45607-2025船舶與海上技術船舶系泊和拖帶設備系泊導纜孔底座
- GB/T 45523.2-2025放射性物質遠程操作裝置第2部分:機械式主從機械手
- 2025年手工木工師制作工技能資格知識考試題與答案
-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與應急處置培訓大綱
- 行政人員培訓方案
- 城市交通規(guī)劃合同糾紛咨詢重點基礎知識點
- 物業(yè)員工保密意識培訓
- 通訊商業(yè)合作合同協(xié)議
- 轉店協(xié)議和租房合同
- 園來如此-園林規(guī)劃設計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云南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 排水管道缺陷名稱及等級劃分
- YY/T 1496-2016紅光治療設備
- 三菱電梯LEHY-II、LEGY緊急救援的盤車裝置切換說明
- 共同專業(yè)-簡易通信教案
- 頸椎病(混合型)病例匯報
- 微生物在果蔬保鮮中應用
- 院前急救技術培訓課件
- 標書制作培訓課件
- 懸掛單軌程控小車輸送系統(tǒng)重點標準
- DG-TJ 08-2362-2021 綜合桿設施技術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