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_第1頁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_第2頁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_第3頁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_第4頁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一)學習目標1、認識6個字:詠、妝、惜、荷、蜻、蜓;會寫6個字:惜、柳、絲、照、泉、柔,以及“泉眼” 一詞。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4、通過學習,初步體會漢語豐富的表現(xiàn)力,欣賞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教學方法:采用朗讀感悟法,情景教學法。預習作業(yè):朗讀古詩;查字典或資料先了解古詩大意。教具準備:課文課件、圖片、生字卡教學過程:一、自主學習1、借助拼音讀古詩,把詩句讀流利。2、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漢字。3、讀古詩,想:a兩首古詩分別寫的什么季節(jié)?b結合插圖,分別說說圖上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贊美。

2、c細讀古詩,畫出不懂的詞語,和同桌交流,或請教老師,或查工具書。d想象小池的美景,進一步了解詩句的意思。e想象詩句的意思,試背誦。二、質疑定向(小組長檢查)三、自主合作探究詠柳(一)1 .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 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2 .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3 .檢查自讀生字情況。4 .重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5 .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6 .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7 .全班齊讀。(二)、指導朗讀,了解詩意8 .指導第一、二句。(1)(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

3、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 么?(學生自由發(fā)揮)(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 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 碧玉可是翠 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 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 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 (二)一、教材簡說本課是唐代和宋代詩人寫的兩首描寫春天的詩,內容和觀察角度不同,但都 能看出作者用心發(fā)現(xiàn)的特點,與本組教材主題非常吻合。草是一首詠物詩,情景交融,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這 首詩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

4、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會長得十分 繁茂,年年循環(huán),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樣無情地焚燒也不能把它燒盡,只要春 風一吹,小草又會蓬勃生長。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詩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見到的生機勃勃的暮春景 色。作者運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與人物融為一體,描繪了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 極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悅之情也盡在對景物、人物的描寫之中。這首詩的大意 是:在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 樹上的花已經(jīng)落了,但樹葉還沒有 長得茂盛濃密。一個孩子奔跑著追逐翩翩起舞的黃蝴蝶, 這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 花叢中怎么也找不到了。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可引導學生先 自讀自悟,借

5、助文字想象詩中的畫面。然后再看圖,感悟圖文相通之處,從圖悟 文,把課文與圖意融為一體,啟發(fā)學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對詩句的領會、理解。 特別是學習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讀后充分感受這首詩的情趣,激發(fā)學生根據(jù) 插圖或詩意展開想象,編一個小故事。二、學習目標1 .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三、教學建議(一)識字寫字1 .在語境中整體認讀,自主識字。(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2)結合語言環(huán)境自主認讀。(3)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讀音

6、。注意“榮”不要讀成y 6 ng; “宿”是多音字,在本課讀sd; “疏”要讀翹舌音。(4)小組內相互檢查認讀情況。2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識字(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 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 記“徐”這個字。3 .組詞識字。如,宿,住宿、宿舍。4 .以熟字帶生字識字。如,離一籬、昧一未。5 .寫字指導。(1)鞏固音、形。本課9個要寫的字中平翹舌音的字較多,翹舌音:追 (zhu 1 )燒時40)榮(6 ng);平舌音:菜(c ai)宿(s近)。建議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 認讀這些字,鞏固

7、讀音。(2)觀察發(fā)現(xiàn)。本課的9個字包含了五種結構,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正確書寫。獨體字:未左右結構:枯、徐、燒上下結構:菜、宿上中下結構:榮半包圍結構:追、店(3)重點講解。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宿:寶蓋不宜太寬。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 “?!弊謾M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二)朗讀感悟低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避免逐字逐句講解。教學這兩首古詩,可以借助插圖, 幫助學生大概了解詩意。1 .通過學生查找資料(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可由

8、教師簡單介紹),了解唐朝大詩 人白居易的情況;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的詩小池。2 .學生自讀古詩,借助插圖感知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jié)奏感。教師隨機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如,結合“歲月、歲歲平安、辭舊歲”等詞語 理解詩中的“歲”(“年”的意思),結合“奔走相告”、“走馬看花”等詞語理 解詩中的“走”(“跑”的意思)。3 .教師范讀或配樂誦讀,感受古詩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1)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xiàn)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 出“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 ;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 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wěn)有力,表現(xiàn)野草旺盛的生命力(2)

9、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wěn)柔和, 快慢有致,渲染農(nóng)村寧靜、柔美的環(huán)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兒 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wěn),表現(xiàn)出失望的 心情和深遠的意境。4 .學會感情朗讀,體會詩人情感,培養(yǎng)想象力。(1)朗讀草時,腦子里要浮現(xiàn)出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2)朗讀宿新市徐公店時,想象:金黃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撲蝶的兒 童在菜花叢中東找西尋,分不清哪是黃花,哪是黃蝶。5 .朗讀兩首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6 .利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給第二首詩編個故事。(三)積累運用1 .練習背誦兩首詩。2 .讀讀記

10、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3 .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四)實踐活動“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動。1 .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資料。2 .背誦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寫的關于春天的詩。3.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四、教學設計舉例設計思路:在反復朗讀中發(fā)現(xiàn)和感悟(一)復習導入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看看同學們對春天 能不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二)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試著自讀自悟。(三)小組朗讀個別讀和齊讀結合,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在朗讀過程中解決一些不懂的 問題,如,對“離離、歲、枯、榮、走”等詞語的理解。(四)小組賽讀注意鼓勵有個性的朗讀。(五)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聽老師讀的語音、語氣,體會怎樣讀更好。(六)學生美讀讀后說說自己感覺哪些地方讀得最好。(七)暢談發(fā)現(xiàn)你對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你對暮春時節(jié)的景象有什么 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