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清熱藥中藥學 凡具有清熱功效,以清除里熱為主要作用,主治熱性病證的藥物,稱為凡具有清熱功效,以清除里熱為主要作用,主治熱性病證的藥物,稱為清熱藥清熱藥。 定義:定義:里熱證里熱證: : 身熱、面紅、口渴飲冷、尿赤、舌紅、苔黃、脈數。身熱、面紅、口渴飲冷、尿赤、舌紅、苔黃、脈數。主主 治:里熱證治:里熱證表邪入里化熱(表已解)內無積滯而里熱熾盛的病癥。表邪入里化熱(表已解)內無積滯而里熱熾盛的病癥。溫熱?。嵯笃ⅲ瑝褵?、口渴、汗出、脈洪大、舌紅、或高熱神昏、譫妄、發(fā)斑等癥)溫熱病(熱象偏盛,壯熱、口渴、汗出、脈洪大、舌紅、或高熱神昏、譫妄、發(fā)斑等癥)火熱毒癥:目赤腫痛、濕熱痢疾、黃疸、濕疹、熱
2、毒瘡癰、咽喉腫痛、肺熱咳嗽以及熱入血分火熱毒癥:目赤腫痛、濕熱痢疾、黃疸、濕疹、熱毒瘡癰、咽喉腫痛、肺熱咳嗽以及熱入血分而致的吐、衄、便血、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而致的吐、衄、便血、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 分分 類:根據外感病邪不同和發(fā)熱程度的輕重,部位深淺,熱在衛(wèi)、氣、營、血、表、里或類:根據外感病邪不同和發(fā)熱程度的輕重,部位深淺,熱在衛(wèi)、氣、營、血、表、里或表里俱熱或上、中、下三焦俱熱等階段的以及藥物的性能特點可分六大類。表里俱熱或上、中、下三焦俱熱等階段的以及藥物的性能特點可分六大類。( (如前述六大功能如前述六大功能) ) 衛(wèi)衛(wèi)、氣氣、營營、血血:是用來劃分溫熱病發(fā)展過程和病勢之深
3、淺的四個階段(病理方面):是用來劃分溫熱病發(fā)展過程和病勢之深淺的四個階段(病理方面) 衛(wèi):是代表人體防御外邪,捍衛(wèi)肌膚的能力;衛(wèi):是代表人體防御外邪,捍衛(wèi)肌膚的能力; 氣:是代表維持呼吸循環(huán)和臟腑功能;氣:是代表維持呼吸循環(huán)和臟腑功能; 營:是代表消化及吸收、代謝功能。營:是代表消化及吸收、代謝功能。 血:是代表血液(也包括營養(yǎng)物質)。血:是代表血液(也包括營養(yǎng)物質)。 病情病情衛(wèi)(輕)衛(wèi)(輕)氣(較重)氣(較重) 營(重)營(重)血(最重)血(最重) 衛(wèi)分證:衛(wèi)分證: 發(fā)熱,微惡風寒,舌尖邊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常伴有頭痛,咳嗽,口微渴,無汗或發(fā)熱,微惡風寒,舌尖邊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
4、數,常伴有頭痛,咳嗽,口微渴,無汗或有少許汗,咽喉腫痛。有少許汗,咽喉腫痛。氣分證:氣分證: 大熱、大汗、大渴、喜冷飲、面赤,心煩,舌紅苔黃燥,脈洪大。熱結腸道日晡潮熱,大便大熱、大汗、大渴、喜冷飲、面赤,心煩,舌紅苔黃燥,脈洪大。熱結腸道日晡潮熱,大便燥結,腹?jié)M硬痛,拒按,舌苔黃燥,脈沉實。燥結,腹?jié)M硬痛,拒按,舌苔黃燥,脈沉實。營分證:營分證: 身熱夜甚,口干不欲飲,心煩不寐,或見神昏譫語,斑疹隱隱,舌紅絳,脈細數。(若熱入身熱夜甚,口干不欲飲,心煩不寐,或見神昏譫語,斑疹隱隱,舌紅絳,脈細數。(若熱入心包則見:高熱,神昏譫語,手足厥冷,心包則見:高熱,神昏譫語,手足厥冷, 舌紅絳,脈細數
5、。)舌紅絳,脈細數。)血分證:血分證: 1.1.實證:在營分證的基礎上,又出現躁擾不安,斑疹透露,血色鮮紅或深紅帶紫,吐衄,便血,實證:在營分證的基礎上,又出現躁擾不安,斑疹透露,血色鮮紅或深紅帶紫,吐衄,便血,尿血,舌質深絳,脈細數。亦有前證又兼有全身壯熱,口渴引飲,多汗等氣分見證者,為氣血尿血,舌質深絳,脈細數。亦有前證又兼有全身壯熱,口渴引飲,多汗等氣分見證者,為氣血兩燔。(若肝熱動風則見:發(fā)熱,心煩,口渴,頭痛眩暈,手足抽搐,角弓反張。舌紅絳,脈兩燔。(若肝熱動風則見:發(fā)熱,心煩,口渴,頭痛眩暈,手足抽搐,角弓反張。舌紅絳,脈弦數。)弦數。) 2.2.虛證:低熱不退,夜熱早涼,熱退無汗
6、,五心煩熱,口咽干燥,神倦耳聾,舌紅少苔,脈細虛證:低熱不退,夜熱早涼,熱退無汗,五心煩熱,口咽干燥,神倦耳聾,舌紅少苔,脈細數。數。注意事項:注意事項:(1 1)辨清氣、血、虛、實;分清病情主、次)辨清氣、血、虛、實;分清病情主、次 兼有表證的要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同治;兼有表證的要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同治;(2 2)氣兼血分熱要氣血兩清;)氣兼血分熱要氣血兩清;(3 3)未入營血者不宜過早使用清血分熱;)未入營血者不宜過早使用清血分熱;(4 4)陽氣不足、脾胃虛寒忌用并一定要辨清證狀的真假)陽氣不足、脾胃虛寒忌用并一定要辨清證狀的真假( (如陰盛格陽、真寒假熱證如陰盛格陽、真寒假熱證) )。(
7、5 5)根據體質,適當培補(脾虛配健脾藥;陰虛配養(yǎng)陰藥)祛邪不忘扶正。)根據體質,適當培補(脾虛配健脾藥;陰虛配養(yǎng)陰藥)祛邪不忘扶正。(6 6)本類藥藥性苦寒,過用易傷脾胃,使用要中病即止)本類藥藥性苦寒,過用易傷脾胃,使用要中病即止, ,以免克伐太過。以免克伐太過。清熱瀉火清熱瀉火氣分實熱氣分實熱清熱解毒清熱解毒熱毒、火毒熱毒、火毒清熱燥濕清熱燥濕濕熱內蘊濕熱內蘊清熱涼血清熱涼血營、血分熱營、血分熱清虛熱藥清虛熱藥虛熱虛熱 清熱解暑清熱解暑暑濕、暑熱暑濕、暑熱清熱明目清熱明目肝熱或風熱肝熱或風熱 所致目疾所致目疾清熱藥分類及應用清熱藥分類及應用清熱瀉火藥清熱瀉火藥清泄氣分熱清泄氣分熱 高熱口
8、渴汗出煩躁高熱口渴汗出煩躁, ,脈洪大脈洪大, ,甚至神昏譫語甚至神昏譫語清泄臟腑熱清泄臟腑熱肺、胃、心、肝肺、胃、心、肝清熱瀉火藥清熱瀉火藥清氣分實熱清氣分實熱2. 2.除煩止渴除煩止渴瘡瘍潰不收口瘡瘍潰不收口外用(煅用)外用(煅用) 1. 1.清熱瀉火清熱瀉火辛、甘,大寒。歸肺、胃經。壯熱、肺熱咳喘、胃火牙痛壯熱、肺熱咳喘、胃火牙痛石膏熱盛煩渴熱盛煩渴3. 3.生肌收斂生肌收斂用量用量15156060克,打碎先煎克,打碎先煎清熱瀉火藥清熱瀉火藥清氣分實熱清氣分實熱苦、甘、大寒。歸肺、胃、腎經。知母2. 2.滋陰降火滋陰降火 陰虛火旺證(鹽水炙用)陰虛火旺證(鹽水炙用)3. 3.生津潤燥生津
9、潤燥 內熱津傷、腸燥便秘、內熱津傷、腸燥便秘、消渴病消渴病1. 1.清熱瀉火清熱瀉火壯熱、肺熱咳喘、胃火牙痛壯熱、肺熱咳喘、胃火牙痛渴飲無度、消谷善饑、隨飲隨渴飲無度、消谷善饑、隨飲隨溲溲味味 辛辛 熱盛煩渴熱盛煩渴瘡瘍潰不收口瘡瘍潰不收口 除煩收斂除煩收斂甘寒入肺胃甘寒入肺胃 清熱瀉火清熱瀉火治肺胃熱盛治肺胃熱盛 陰虛腸燥陰虛腸燥 消渴病消渴病味苦入腎經味苦入腎經石膏知母知母滋陰潤燥滋陰潤燥石膏與知母比較異同石膏與知母比較異同性能方面:二者均是味甘、性寒,歸肺胃經之藥。但石膏辛、甘,大寒;知母甘寒,還歸腎經。性能方面:二者均是味甘、性寒,歸肺胃經之藥。但石膏辛、甘,大寒;知母甘寒,還歸腎經。
10、功效方面:都能清熱瀉火(清氣分熱、清肺熱、清胃熱),但知母能滋陰潤燥(包括滋肺陰、除功效方面:都能清熱瀉火(清氣分熱、清肺熱、清胃熱),但知母能滋陰潤燥(包括滋肺陰、除肺中燥熱,滋養(yǎng)胃陰,生津止渴,滋腎陰,退虛火)。石膏還能外用收濕斂瘡。肺中燥熱,滋養(yǎng)胃陰,生津止渴,滋腎陰,退虛火)。石膏還能外用收濕斂瘡。應用方面:都可用于溫熱病氣分熱證,癥見高熱、汗出、煩渴、脈洪大有力,以及肺熱喘咳及多應用方面:都可用于溫熱病氣分熱證,癥見高熱、汗出、煩渴、脈洪大有力,以及肺熱喘咳及多種胃熱證。但石膏是宜清肺胃實熱證,龍多用于肺熱喘息和胃火牙齦腫痛等。知母能滋陰潤肺、種胃熱證。但石膏是宜清肺胃實熱證,龍多用
11、于肺熱喘息和胃火牙齦腫痛等。知母能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故既用于肺胃實熱證,亦用于肺胃虛熱證,并尢多用于肺熱咳嗽及胃熱口渴者。在兼養(yǎng)胃生津,故既用于肺胃實熱證,亦用于肺胃虛熱證,并尢多用于肺熱咳嗽及胃熱口渴者。在兼有攻效方面,石膏外治瘡瘍不斂,知母還能治腎陰虛而虛火亢旺。有攻效方面,石膏外治瘡瘍不斂,知母還能治腎陰虛而虛火亢旺。 梔子苦、寒。歸心、肝、肺、胃經。1. 1.瀉火除煩瀉火除煩 氣分熱、清心除煩氣分熱、清心除煩2. 2.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熱毒瘡癰熱毒瘡癰3. 3.清利濕熱清利濕熱 濕熱黃疸濕熱黃疸4. 4.涼血止血涼血止血 血熱出血證血熱出血證蘆根甘、寒。歸肺、胃經。1. 1.清熱瀉火
12、清熱瀉火 表熱煩渴表熱煩渴2. 2.生清止渴生清止渴 胃熱口渴、嘔吐胃熱口渴、嘔吐3. 3.祛痰排膿祛痰排膿 肺癰、肺熱咳嗽肺癰、肺熱咳嗽夏枯草夏枯草夏枯草辛、苦、寒。歸肝經。1. 1.清肝瀉火清肝瀉火 火痛目赤火痛目赤2. 2.散郁結散郁結 瘰疬、癭瘤、乳癰瘰疬、癭瘤、乳癰清熱燥濕藥清熱燥濕藥濕溫、暑濕濕溫、暑濕濕熱困阻中焦?jié)駸崂ё柚薪闺涓姑洕M、惡脘腹脹滿、惡 心嘔吐心嘔吐濕熱下迫大腸濕熱下迫大腸泄瀉不爽、痢疾腹痛泄瀉不爽、痢疾腹痛濕熱郁阻肝膽濕熱郁阻肝膽脅肋脹痛,黃疸尿赤脅肋脹痛,黃疸尿赤濕熱下注膀胱、帶脈濕熱下注膀胱、帶脈淋證、帶下、陰癢淋證、帶下、陰癢濕熱浸淫肌膚濕熱浸淫肌膚濕疹、濕瘡
13、濕疹、濕瘡黃芩苦、寒。歸心、肝、肺、胃經。1. 1.清熱燥濕清熱燥濕 暑濕、濕溫、痞滿、黃疸等暑濕、濕溫、痞滿、黃疸等2. 2.清熱瀉火清熱瀉火 少陽證、肺熱咳嗽少陽證、肺熱咳嗽3. 3.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瘡癰、咽喉腫痛瘡癰、咽喉腫痛4. 4.涼血止血涼血止血 血熱出血證血熱出血證黃連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1. 1.清熱燥濕清熱燥濕 胃腸濕熱瀉痢、嘔吐、濕疹胃腸濕熱瀉痢、嘔吐、濕疹2. 2.清熱瀉火清熱瀉火 心火亢盛、胃熱心火亢盛、胃熱3. 3.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瘡癰疔癤瘡癰疔癤黃柏苦、寒。歸腎、大腸、膀胱經。1. 1.清熱燥濕清熱燥濕 淋證、帶下、黃疸等淋證、帶下、黃疸等2. 2.清
14、熱瀉火清熱瀉火 退虛熱、腎陰虛證退虛熱、腎陰虛證3. 3.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瘡癰腫痛瘡癰腫痛 性苦寒性苦寒治:治:濕熱阻滯濕熱阻滯癰瘡疔毒癰瘡疔毒 清熱涼血、清熱安胎清熱涼血、清熱安胎 治:肺熱咳嗽、血熱治:肺熱咳嗽、血熱 妄行、熱擾胎動妄行、熱擾胎動 入腎、膀胱入腎、膀胱 治:高熱煩躁、口舌治:高熱煩躁、口舌 生瘡瀉痢、嘔吐生瘡瀉痢、嘔吐 入肺、脾、膽入肺、脾、膽 、小腸、小腸 入心、脾、胃、肝、膽入心、脾、胃、肝、膽 滋陰滋陰陰虛盜汗、遺精陰虛盜汗、遺精黃芩、黃連、黃柏異同黃芩、黃連、黃柏異同性能方面:性能方面:都為苦寒之品,都可歸胃、大腸、肝、膽經,但黃芩又歸肺經,黃連又歸心經,黃柏善入
15、膀胱經。功效方面:功效方面:都有清熱燥濕,清熱瀉火和清熱解毒三種功效,但黃連長于清心火,清胃火,黃芩長于清肺火,清少陽熱,并能涼血止血(清熱安胎);黃柏尚可退虛熱(瀉相火)。應用方面:應用方面:清熱燥濕方面,黃芩多用于濕溫、暑濕,黃連長于治胃腸濕熱之瀉痢、嘔吐,黃柏長于治下焦?jié)駸崃茏C、帶下及濕疹、濕熱痹證等。在清熱瀉火方面,黃芩主治肺熱咳嗽,邪入少陽寒熱往來;黃連主治心熱煩燥,口舌生瘡,胃熱牙齦腫痛及嘔吐等;黃柏主治陰虛火旺,潮熱盜汗等。在清熱解毒方面,都可主治熱毒瘡癰腫痛等,但黃連作用強于其他二藥,此外,黃芩可主治血熱妄行,及胎動不安者。 龍膽草苦、寒。歸肝、膽、膀胱經。1. 1.清熱燥濕清
16、熱燥濕 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淋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淋 證等證等2. 2.清熱瀉火清熱瀉火 肝膽實熱證肝膽實熱證 清熱解毒藥清熱解毒藥清熱毒、火毒清熱毒、火毒(癰腫疔瘡、丹毒、瘟毒發(fā)斑、痄腮、(癰腫疔瘡、丹毒、瘟毒發(fā)斑、痄腮、咽喉腫痛、熱毒下痢及急性熱病等)咽喉腫痛、熱毒下痢及急性熱病等)金銀花甘、微苦、辛、寒。歸肺、心、胃經。1. 1.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內癰、外癰、外癰。內癰、外癰、外癰。2. 2.疏散風熱疏散風熱 衛(wèi)分證、風熱表證。衛(wèi)分證、風熱表證。連翹苦、微辛、寒。歸肺、心、胃經。1. 1.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瘡癰、瘰疬、痰核等。瘡癰、瘰疬、痰核等。2. 2.疏散風熱疏散風熱 衛(wèi)分證。衛(wèi)
17、分證。性寒,歸肺、心經性寒,歸肺、心經1 1、清熱解毒、清熱解毒溫病初起溫病初起 瘡癰紅腫熱痛瘡癰紅腫熱痛2、疏散風熱、疏散風熱外感風熱外感風熱 表證表證3. 3.消癰散結消癰散結癰瘡癤腫、癰瘡癤腫、瘰疬痰核瘰疬痰核 3. 3.涼血止痢涼血止痢熱熱毒血痢毒血痢苦味苦味甘味甘味板藍根大青葉板藍根大青葉性味歸經 苦、寒。歸心、胃經。功效與應用 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性味歸經 苦、寒。歸肺、心、胃經。功效與應用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1. 1.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乳癰等內外癰。乳癰等內外癰。2. 2.清利濕熱清利濕熱 濕熱黃疸、淋證。濕熱黃疸、淋證。魚腥草辛、微寒。
18、歸肺經。1. 1.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肺癰、腸癰。肺癰、腸癰。2. 2.清利濕熱清利濕熱 濕熱淋證、帶下。濕熱淋證、帶下。大血藤苦、辛、微寒。歸大腸、肝、胃經。1. 1.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腸癰等內外癰。腸癰等內外癰。2. 2.活血止痛活血止痛 婦科、傷科等瘀血阻滯疼痛。婦科、傷科等瘀血阻滯疼痛。白頭翁苦、寒。歸大腸、肝經。1. 1.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瘡癰。瘡癰。2. 2.涼血止痢涼血止痢 熱毒痢疾。熱毒痢疾。馬齒莧酸、微苦、寒。歸大腸、肝、胃經。1. 1.清熱解毒清熱解毒 熱毒血痢、瘡癰。熱毒血痢、瘡癰。2. 2.涼血止血涼血止血 崩漏、便血、血淋等出血證。崩漏、便血、血淋等出血證。(舌絳、身熱
19、夜甚、心煩不寐、脈細數;甚則神昏譫語、吐血衄血、斑疹隱隱(舌絳、身熱夜甚、心煩不寐、脈細數;甚則神昏譫語、吐血衄血、斑疹隱隱或紫暗等)或紫暗等)清熱涼血藥清熱涼血藥清營、血分熱清營、血分熱生地黃苦、甘、寒。歸肺、心、胃經。1.清熱涼血清熱涼血溫病熱入營血證、血熱妄行諸證溫病熱入營血證、血熱妄行諸證 2.養(yǎng)陰生津養(yǎng)陰生津津傷、陰虛津傷、陰虛(便溏慎用)(便溏慎用)玄參苦、甘、咸、寒。歸心、胃、腎、膀胱經。1.清熱涼血清熱涼血溫病營血分證溫病營血分證 2.清熱解毒散節(jié)清熱解毒散節(jié)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 痰核痰核3.滋陰滋陰腎陰虛證、消渴病腎陰虛證、消渴病生地黃、玄參比較生
20、地黃、玄參比較性能方面:性能方面:都為苦甘寒之品,都歸心、胃經。功效方面:功效方面:都能清熱涼血與養(yǎng)陰,但生地黃涼血之力較強,且長于生津潤燥;而玄參長于清降虛火。此外,生地黃又可以止血,玄參可以解毒。應用方面:應用方面:二藥均常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之證。生地黃涼血與養(yǎng)陰生津作用較佳,更為多用;亦常用于熱病后期,余邪未盡,夜熱早涼,低熱不退等證;本品還能止血,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咳血,便血與崩漏等,也多選用。而玄參偏于涼血與解毒,溫毒甚者較生地黃為宜。二藥均常用于陰虛火旺,津傷口渴及腸燥便秘等證,生地黃長于養(yǎng)陰生津,玄參長于降虛火。 此外,玄參清熱解毒之功,又多用于咽喉腫痛、癰腫瘡毒 和瘰疬痰核
21、。 牡丹皮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1.清熱涼血清熱涼血溫病熱血分證溫病熱血分證 2.活血化瘀活血化瘀婦科、內科、外科等瘀血證婦科、內科、外科等瘀血證3.退虛熱退虛熱陰虛內熱證陰虛內熱證赤芍苦、辛、微寒。歸肝、心經。1.清熱涼血清熱涼血溫病熱血分證溫病熱血分證 2.活血化瘀活血化瘀婦科、內科、外科等瘀血證婦科、內科、外科等瘀血證生地丹皮生地丹皮清熱涼血清熱涼血丹皮丹皮 味辛味辛散瘀兼透散瘀兼透陰分伏熱陰分伏熱孕婦不用孕婦不用生地生地 味甘味甘養(yǎng)陰生津養(yǎng)陰生津便溏不用便溏不用清虛熱藥清虛熱藥清虛熱清虛熱(骨蒸潮熱、午后發(fā)熱 、手足心熱、虛煩不寐、盜汗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外感發(fā)熱忌用,配伍養(yǎng)陰藥治其本青蒿苦、辛、寒。歸肝、膽、胃經。1.退虛熱退虛熱陰虛內熱證陰虛內熱證 2.解暑熱解暑熱中暑中暑3.截瘧截瘧瘧疾瘧疾青蒿素研制團體獲泰最高醫(yī)學獎青蒿素研制團體獲泰最高醫(yī)學獎 泰國國王普密蓬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阿杜德04.1.04.1.晚為研制出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的中國醫(yī)學團體頒發(fā)泰國最高醫(yī)學獎晚為研制出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的中國醫(yī)學團體頒發(fā)泰國最高醫(yī)學獎瑪希頓親王獎,表彰他們對治療瘧疾作出的貢獻瑪希頓親王獎,表彰他們對治療瘧疾作出的貢獻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率領的中國科技和專家代表團出席了頒獎儀式并接受了普密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象版一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設計計劃
- 2025年高壓電工考試題庫:高壓設備維護保養(yǎng)計劃與安全操作規(guī)范試題
- 2025年醫(yī)保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醫(yī)保政策調整對個人及企業(yè)影響深度試題
- 2025年高壓電工考試題庫:高壓設備維護保養(yǎng)計劃與電力系統(tǒng)協(xié)同化試題
- 2025年網絡編輯師考試網絡編輯實習與就業(yè)案例分析試題
- 2025年美容師高級護理技能測試卷(美容師美容院設備維護)
- 2025年芬蘭語等級考試閱讀理解考前沖刺試題
- 2025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模擬試卷真題回顧與模擬測試
- 2025年電工電氣設備運行維護職業(yè)技能鑒定試卷
- 鋼琴課件圖片
- 婚前協(xié)議(保護女方利益)
- 奉賢區(qū)教育系統(tǒng)師德師風建設學習測試附有答案
- 西方經濟學(第二版)完整整套課件(馬工程)
- 扶貧農產品購銷合同協(xié)議(農產品購銷合同模板)
- 汽車維修高級工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 檢驗科安全管理制度匯總
- GB/T 5782-2016六角頭螺栓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 GB/T 13451.2-1992著色顏料相對著色力和白色顏料相對散射力的測定光度計法
- GB/T 11264-2012熱軋輕軌
- 山東省中小學校檔案管理暫行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