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基礎復習1_第1頁
材料工程基礎復習1_第2頁
材料工程基礎復習1_第3頁
材料工程基礎復習1_第4頁
材料工程基礎復習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粘度:液體中流速不同的兩個相鄰液層間產生摩擦阻力,阻礙液體的流動,該內摩擦力是液體的基本物理特性之一,稱為粘度。新舊比:加入爐料中新料與舊數(shù)的比值。計算成分:一般是取各元素的中限(即平均成分)作為計算成分。溶劑:添加到爐料中且具有一定作用的物質。平衡分布系數(shù):它表示同一溫度下固相成分CS與其相平衡的液相成分CL之比值,即:k=CS/CL 變質處理:變質處理是指向金屬液內添加少量物質,促進金屬液生核或改變晶體生長過程,使鑄態(tài)組織細化的一種方法微觀偏析: 微觀偏析是指一個晶粒范圍內的偏析宏觀偏析:宏觀偏析是指較大區(qū)域內的偏析合金化 :以擴散和化學反應為標志,形成合金。機械合金化:機械合金化是將不同

2、成分的粉末在高能球磨機中進行較長時間的研磨,使其在固相狀態(tài)下達到合金化。絕熱溫度:假設體系在沒有熱量損失的條件下,化學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體系能夠達到的最高溫度。 梯度功能材料:是一類組成結構和性能在材料厚度或長度方向連續(xù)或準連續(xù)變化的非均質復合材料,其最大特點是克服了兩種性能完全不同材料接觸界面處產生的物理、化學和力學不相容性。自蔓延高溫合成 :是指利用外部提供必要的能量誘發(fā)高放熱化學反應體系局部發(fā)生化學反應(點燃),形成化學反應燃燒波,此后化學反應在自身放出熱量的支持下繼續(xù)進行,直至反應結束。 溶質再分布:是合金在非平衡凝固時,鑄件成分偏離原始成分、隨凝固過程和條件不同,先后凝固部分的成分不均

3、勻、不一致的現(xiàn)象。成分過冷:如果界面前沿液體的實際溫度T實低于TL,則這部分液體處于過冷狀態(tài)。這一現(xiàn)象稱為成分過冷。影響金屬熔體粘度的因素有哪些(1)溫度,粘度隨溫度的提高而降低;(2)化學成分,共晶成分的液態(tài)合金的粘度最低;(3)固態(tài)顆粒含量,粘度隨顆粒體積百分含量的提高而提高。液態(tài)金屬的有哪些重要的性質(1)液態(tài)金屬的結構,短程有序、長程無序;(2)液態(tài)金屬的粘度;(3)液態(tài)金屬的表面張力;(4)金屬凝固時的體積變化簡述液態(tài)金屬的結構液態(tài)金屬的短程有序、長程無序結構。(1)原子團(由十幾到幾百個原子組成)內,原子間仍然保持較強的結合力和原子排列的規(guī)律性,既短程有序;(2)原子團間的距離增大

4、(產生空穴),結合力減小,原子團具有流動性質;(3)存在能量起伏和結構起伏;(4)隨溫度的提高,原子團尺寸減小、流動速度提高。金屬氧化的熱力學判據(jù)是什么在標準狀態(tài)下,金屬的氧化趨勢、氧化順序和可能的氧化燒損程度,一般可用氧化物的標準生成自由焓變量G0,分解壓Po2或氧化物的生成熱H0作判據(jù)。通常G0、Po2或H0越小,元素氧化趨勢越大,可能的氧化程度越高。什么是氧勢圖?有何作用/凡是涉及金屬氧化的地方,都可以應用。如:冶金工業(yè)、電化學工業(yè)、食品衛(wèi)生、金屬的防護等。什么是金屬氧化膜的致密度?有何作用定義為氧化物的分子體積MV與形成該氧化物的金屬原子體積AV之比.氧化精練的原理和過程是什么原 理:

5、利用氧將金屬中的雜質氧化成渣或生成氣體而排除。工藝步驟:(1)將雜質元素及部分基體金屬氧化;(2)去除雜質元素氧化物;(3)將氧化的基體金屬氧化物還原。氧化精煉的實質及熱力學條件是什么氧化精煉的實質是利用氧將金屬中的雜質氧化成渣或生成氣體而排除的過程;熱力學條件是:雜質元素對氧的親和力大于基體金屬對氧的親和力。氧化精煉過程中,癢是如何傳遞的金屬熔體為MeO所飽和,且常有少量MeO呈獨立相析出、聚集在熔池表面,與加入的熔劑一起形成爐渣溶體。 MeO既可溶于爐渣,也能溶于金屬,它起著傳氧媒介的作用。當爐渣中(MeO)高時,可按分配定律由爐渣傳入金屬液中:(MeO)= MeO 因此,通過爐渣間接傳氧

6、而氧化雜質的反應可用下式表示:(MeO)+Me=(MeO)+ Me 紫銅氧化精煉時的表面氧化法,傳統(tǒng)的平爐煉鋼法就是用這種傳氧方式氧化雜質的。)MeoMevppPbu-=(寫出并解釋揮發(fā)速率公式隨外壓P的減小(如真空度提高),揮發(fā)速度提高; 隨P0Me的提高(如溫度升高)或Pme的減?。ㄈ缭趽]發(fā)表面上不斷有氣流流過、或真空抽氣),揮發(fā)速度提高。 金屬揮發(fā)的影響因數(shù)有那些(1)熔體溫度;溫度越高,蒸氣壓越大,揮發(fā)速率越快,揮發(fā)損失就越大;(2)金屬及合金元素;蒸氣壓大,蒸發(fā)熱小,沸點低的金屬易發(fā)損失;(3)爐膛壓力,爐膛壓力對金屬揮發(fā)損失影響很大。一般壓力越小,揮發(fā)損失越大,(4)其他因素;時間

7、、比表面積和氧化膜的性質。簡述夾渣的來源及去除方法 (1)來源可分為外來夾渣和內生夾渣兩種。外來夾渣是由原材料帶入的或在熔煉過程中進入熔體的耐火材料、熔劑、銹蝕產物、爐氣中的灰塵以及工具上的污物等。內生夾渣是在金屬加熱及熔煉過程中,金屬與爐氣和其他物質相互作用生成的化合物(如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和氫化物等)。(2)去除方法:a)靜置澄清法;b)浮選法;c)熔劑法;4)過濾法 金屬熔體中氣體的存在形式有哪些?氣體在鑄錠中有三種存在形態(tài):固溶體、化合物和氣孔。影響金屬熔體中含氣量的因素有哪些?(1)金屬和氣體的性質;(2)氣體的分壓;(3)溫度;(4)合金元素合金熔煉使的脫氣精煉一般指的是脫除什

8、么氣體,為什么?溶解于金屬熔體中的氣體,在鑄錠凝固時析出形成氣孔。這些氣孔中的氣體主要是氫氣,故一般所謂金屬吸氣,主要指的就是吸氫。金屬中的含氣量,也可近似地視為含氫量。因此,脫氣精煉主要是指從熔體中除去氫氣。簡述分壓差脫氣精練的原理和方法 分壓差脫氣精煉法可分為氣體脫氣法、熔劑脫氣法,沸騰脫氣法和真空脫氣法四種。 (1)氣體脫氣法:a)惰性氣體精煉:惰性氣體是指那些本身不溶于金屬熔體,且不與熔體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氣體,如鋁合金常用的氮氣和氬氣等。b)活性氣體精煉 (鋁合金用氯氣脫氣效果較好)2Al+3Cl2=2AlCl3(主要反應) 2H+Cl2=2HCl c)混合氣體精煉,混合氣體精煉能充分發(fā)

9、揮惰性氣體和活性氣體的長處,并減免其害處(2)熔劑脫氣法:使用固態(tài)熔劑脫氣時,將脫水的熔劑用鐘罩壓入熔池內,依靠熔劑的熱分解或與金屬進行的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揮發(fā)性氣泡,達到脫氫的目的。 (3)真空脫氣法:一般在10托真空度下能使鋁熔體中的氫含量降到0.1cm3/100g。什么是中間合金,采用中間合金的理由是什么 (1)中間合金:將有些單質做成合金,使其便于加入到合金中,解決燒損,高熔點合金不易熔入等問題同時對原材料影響不大的特種合金。(2)理由:a)是為了便于加入某些熔點較高且不易溶解或易氧化、揮發(fā)的合金元素,以便更準確地控制成分;b)使用中間合金作爐料,可以避免熔體過熱、縮短熔煉時間和降低熔損

10、。金屬材料為什么要做成合金使用?合金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要比金屬好。配料的計算方法和過程是怎么樣的配料計算程序如下:首先計算包括熔損在內的各成分需要量;其次計算由廢料帶入的各成分量;再計算所需中間合金和新金屬料量;最后核算。配料計算的其他方法:配料計算其實是基于元素的含量平衡而進行的,因此在數(shù)學上有許多方法,如用求解多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設所需要的物料量為未知數(shù),以每種元素平衡為一個方程,建立方程組進行求解即可。合金成分的保證,除了正確的配料外,還需要其他哪些措施?1.熔爐準備(烘爐、清爐、換爐和洗爐)2.成分調整(補料、沖淡)3.熔體質量檢驗(含氣量測定、非金屬夾雜物檢測)為什么在非平衡凝固條

11、件下,單相合金凝固鑄件中會出現(xiàn)共晶體凝固過程中溶質再分布的基本關系式CS*=kC0 (1-fS)(k-1) CL*=CL= C0fL(k-1) 在這一情況下的溶質再分布,會導致鑄錠成分分布不均勻,在凝固后期,液相成分遠高于C0,甚至可達到共晶體分成CE,使單相合金鑄錠中出現(xiàn)共晶組織。 成分過冷是怎樣影響鑄件組織的形態(tài)的隨著成分過冷由弱到強,單相合金的固/液界面生長方式依次成為平面狀、胞狀、胞狀-樹枝狀四種形式,得到的晶體相應為平面柱狀晶、胞狀晶、胞狀枝晶以及柱狀枝晶和自由枝晶。(1)平面柱狀晶:GL/R很大時不出現(xiàn)成分過冷。此時界面以平面狀生長。由于GL大,界面某處偶然有個別晶體凸出生長,便伸

12、入到過熱的液體(與成分-熔點有關)中,會立即被熔化,使界面仍保持為平面。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隨著熱經凝殼向外導出,界面才能繼續(xù)向前推進。(2)胞狀晶:若出現(xiàn)成分過冷,固/液界面便不能保持平面狀,凝固將在界面過冷度較大的地方優(yōu)先進行,即在溶質偏析度較小的地方優(yōu)先進行。它是在成分過冷較弱,或GL較大、R較小的條件下形成的。(3)胞狀枝晶以及柱狀枝晶:隨著凝固速度R的增大,成分過冷增強,胞狀晶將沿著優(yōu)先生長方向加速生長,其橫斷面也受晶體學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凸緣結構;凝固速度進一步增大,該凸緣會長成鋸齒狀,即形成二次枝晶。(4)自由枝晶:其形成條件是要有較強的成分過冷或較小的G1/R值。成分過冷越強,界面

13、處成分過冷度越小,在界面前沿液體中越易于形成自由枝晶。細晶強化的原理是什么 晶粒越細,單位體積內的晶界面積越多,對位錯的阻礙作用越大,金屬的強度越高。細化鑄錠組織的方法有哪些(1)增大冷卻強度;(2)在保證鑄錠表面質量的前提下,宜用低溫澆注;(3)加強金屬液流動a)改變澆注方式b)錠模周期性振動c)超聲波細化技術d)攪拌;(4)變質處理。試分析溶質再分布、成分過冷對鑄錠組織的影響在凝固過程中,由于偏析使固/液界面前沿液體的平衡液相線溫度降低,界面處成分過冷度減小,致使界面上晶體的生長受到抑制,枝晶根部出現(xiàn)縮頸而易于游離。成分過冷的作用:a)溶質偏析造成過冷度不一致使界面不穩(wěn)定;b)晶?;蛑Ц?/p>

14、部形成縮頸;c)界面液態(tài)內的過冷度大,有利于晶粒的存在和生長。帶狀偏析是怎樣產生的在界面上偏析較小的地方,晶體將優(yōu)先生長并突破偏析層,長出分枝,富溶質的液體被封閉在枝晶間,當枝晶斷續(xù)生長并與相鄰村枝晶連接一起時,形成宏觀的平偏析界面。帶狀偏析的形成與固/液界面溶質偏析引起的成分過冷有關。 主要的凝固缺陷有哪些偏析、縮孔、裂紋、氣孔及非金屬夾雜物產生縮孔和縮松的原因是什么 產生縮孔和縮松的最直接原因,是金屬液凝固時發(fā)生的凝固體收縮。純金屬和共晶合金的凝固收縮只是相變引起的,故與溫度無關。(是等溫相變收縮)具有一定結晶溫度范圍的合金,凝固體收縮是相變和溫度變化引起的,故與結晶溫度范圍有關,因而與合

15、金成分有關??s松的產生還與熔體含氣量有關。鑄錠過程中的熱應力是怎樣產生的熱應力是鑄錠凝固過程中溫度場(變化)引起的:凝固開始時,鑄錠外部冷得快,溫度低,收縮量大;內部溫度高,冷得慢,收縮量小。由于收縮量和收縮速率不同,鑄錠內外層之間,便會互相阻礙收縮而產生應力。溫度高收縮量小的內層會阻礙溫度低收縮量大的外層收縮,使收縮量大的外層受拉應力(+),收縮量小的內層則受壓應力(-)。什么說鑄錠中氣孔的形成只可能是非均勻形核為由于氣體原始濃度C0一般較小,而凝固速度通常又較大,因而僅靠氣體偏析來增大固/液界面前沿濃度,促使氣泡均質形核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PP外=P0+g h + 2 /r,當r

16、很小時,所需的P很大,大到不可能實現(xiàn)的程度。 因此, 氣泡的形核有且只有是非均勻形核。 你怎么知道某種材料的化學成分根據(jù)熔煉合金的化學成分、加工和使用性能,確定其計算成分。計算成分的選擇還與合金的用途及使用性能、加工方法及工藝性能、合金元素的熔損、雜質的吸收和積累以及節(jié)約貴重金屬的考慮等有關。一般是取各元素的中限(即平均成分)作為計算成分。 熔鑄材料所用的料有哪些新金屬料、廢料及中間合金固態(tài)下發(fā)生合金化的根本原因(基本原理)是什么利用機械作用使原料發(fā)生強烈的變形及粉碎。并在不斷的變形、粉碎及焊合的循環(huán)中發(fā)生合金化,形成均勻成分的合金。其中引入大量應變、缺陷以及納米量級的微結構,因而具有特殊的熱

17、力學和動力學特征,可以制備出在常規(guī)條件下難以合金化的新合金。機械合金化的技術特點是什么(1)工藝簡單,過程容易控制;(2)能在室溫下實現(xiàn)合金化;(3)與粉末冶金及自蔓延高溫合成工藝相比,機械合金化不受混料均勻化的制約,將原料混合及合金化一次完成;(4)制備體系范圍大;(5)誘發(fā)固態(tài)相變,制備非晶及準晶材料,從而避開了準晶、非晶形成時對熔體冷速及形核條體的苛刻要求。(6)可形成穩(wěn)態(tài)相,也可制備出一系列的納米晶材料和過飽和固溶體等亞穩(wěn)態(tài)材料;(7)能實現(xiàn)彌散、固溶和細晶三位一體的強化機制;(8)可誘發(fā)在常溫或低溫下難以進行的固-固,固-液和固-氣多相化學反應。 細化晶體尺寸有什么好處細化晶粒不僅提

18、高金屬的強度,同時還提高其韌性。前者是因為晶界阻礙滑移,后者是因為晶界不僅阻礙裂紋的擴展,而且隨著晶界數(shù)量的增多,在每一晶界處的應力集中更小了。是唯一一種同時可以增大強度及韌性的方法。舉兩例說明SHS技術在材料制備上的應用有哪些(1)(化合物)粉體合成;(2)塊材制備;(3)制備復合材料;(4)制備蜂窩狀陶瓷材料;(5)制備單晶體;(6)制備超導材料7000系鋁合金可用什么方法保證其強度和抗應力腐蝕能力 -彌散強化多孔Ni-Ti合金可用什么方法制備-自蔓延高溫合成你還知道什么其他材料制備新技術離子注入和離子束沉積制備技術、外延生長薄膜制備技術MA方法獲得納米晶、非晶材料的機制是什么(1)納米晶

19、材料的形成機制:在高應變速率下,由位錯密集網絡組成的切變帶的形成是主要的形變機制。這些變形集中的切變帶寬約0.11µm,球磨初期位錯密度增大,原子級應變亦隨之增大。當達到某一位錯密度時,晶粒解體為由小角度晶界分隔的亞晶粒并導致原子級水平應變下降。繼續(xù)球磨,切變帶中的亞晶粒進一步細化到最終晶粒尺寸,晶粒間的相對取向演變?yōu)榇蠼嵌染Ы绲臒o規(guī)則取向。由于納米晶粒本身位錯密度極低,當粉末達到完全納米晶結構時,開動納米晶粒內的位錯需要克服極大的阻力,因此以后的變形主要通過晶界的滑動來實現(xiàn),最終形成無規(guī)則取向的納米晶材料。(2)非晶態(tài)合金的形成機制:目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固態(tài)反應機制,由于終態(tài)的非

20、晶相比起始態(tài)的組元具有更低的自由能,可保證非晶形成的熱力學條件。反應形成非晶核之后,組元間通過互擴散,使非晶核長大,最終形成非晶材料。另一種為缺陷形成機制,即研磨引入的缺陷增多,導致體系混亂度增大而非晶化。 自蔓延高溫合成有哪些特點(1)除了需要提供少許的點火能量外,反應基本上是在自身所產生的能量推動下進行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子間的化學能,與其它方法需使用大量的電能、熱能、機械能相比,該工藝具有明顯的節(jié)能效果。(節(jié)約能源);(2)整個過程通常在幾秒鐘或幾分鐘之間就完成,因而其生產效率極高。(快速高效);(3)設備簡單,固定資產投入低;(4)反應過程燃燒波前沿的溫度極高,可蒸發(fā)掉原始坯樣中的雜

21、質元素,得到高純度的合成產物;(5)升溫及冷卻速度極快,易于形成高濃度缺陷和非平衡結構,生成高活性的亞穩(wěn)態(tài)產物;(6)然而這一方法也存在產物一般為多孔狀、有時反應不完全等缺陷,通過采用加壓燒結、改善反應條件等措施,這些問題可以得到解決。自蔓延燃燒形成的基本條件是什么對那些放熱量很大的化學反應系統(tǒng),啟動反應需很高的加熱溫度,但在球磨過程中由于組織細化,系統(tǒng)儲能很高,使系統(tǒng)反應啟動所需的臨界溫度Tig下降,當某一瞬間碰撞處界面溫度Te>Tig時,此處反應被啟動,放出的大量熱使反應迅速完成。塑性(范性)是一種在某種給定載荷下,材料產生永久變形的材料特性。應力:是內力的集度 ,是力的作用在面積上

22、的效果。全應力:在 C-C截面上圍繞Q點切取一很小的面積A,設該面積上內力的合力為P,則定義 為截面 C-C上Q點的全應力。正應力:垂直于截面的應力,稱為正應力切應力:平行于截面的應力,稱為切應力主應力:主平面上作用的正應力即為主應力(其數(shù)值有可能為0)主平面: =0的微分面叫做主平面,假如N在某一方向時,微分面上的 =0,這樣的特殊微分面。主應力圖:是表示所研究點(或所研究物體某部分)各主軸方向上,有無主應力及主應力性質的定性圖形,它可簡單面明晰地描述物體變形時所承受的應力狀態(tài)的型式。平均應力:是指三個正應力和的平均值,它只引起微元體的體積變形,對塑性變形不產生影響。應力偏量:正應力分量與平

23、均應力之差稱為應力偏量主切平面:兩個微分面通過一個坐標軸與其它兩個坐標軸成叢45°及135°的角八面體應力:正八面體的每個平面稱為八面體平面,八面體平面上的應力稱為八面體應力等效應力:取八面體切應力絕對值的3/ 倍所得之參量稱為等效應力應 變:是表示變形大小的一個物理量。正應變(線應變):是指線元單位長度的變化量,記為剪應變:表示變形體角度變形(剪切變形)大小,記為名義應變:名義應變又稱相對應變或工程應變,適用于小應變分析。名義應變可分線應變和切應變。真應變:對數(shù)應變能真實地反映變形的積累過程,所以也稱真實應變,簡稱為真應變。等效應變:為人為確定的應變,將八面體剪應變的絕對

24、值乘,所得應變定義為等效應變應變狀態(tài):變形體發(fā)生變形時,各質點的各個方向上都有應變,稱質點諸方向應變的全體為該質點的應變狀態(tài)。八面體正應變:表示一點應變狀態(tài)的微元體也存在八面體面,如果取應變主軸為坐標軸時,八面體面法線方向的應變稱為八面體正應變,記為8屈服準則:受力物體內質點處于多向應力狀態(tài)時,必須同時考慮所有的應力分量。在一定的變形條件(變形溫度、變形速度等)下,只有當各應力分量之間符合一定關系時,質點才開始進入塑性狀態(tài),這種關系稱為屈服準則,也稱塑性條件屈斯卡屈服準則與密塞斯屈服準則的關系兩個屈服準則的本質區(qū)別在于對最大剪切應力的理解:如以符號K表示屈服時的最大剪應力,則按屈斯加屈服準則,

25、K=0.5s ;按密席斯準則,K=(0.50.577)s。密賽斯屈服準則的物理意義:當材料的質點內單位體積的彈性形變能(即形狀變化的能量)達到某臨界值時,材料就屈服屈斯加屈服準則和密塞斯屈服準則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這些特點對于各向同性理想塑性材料的屈服準則是有普遍意義的:1)屈服準則的表達式都和坐標的選擇無關,等式都是不變量的函數(shù);2)三個主應力可以相互置換而不影響屈服;同時,認為拉應力的壓應力的作用是一樣的;3)各表達式都和應力球張量無關,實驗證明,在通常的工作應力下,應力球張量對材料屈服的影響較小,可忽略不計。如果應力球張量的三個分量是拉應力,那么球張量大到一定程度后材料就將脆斷,不能發(fā)生塑

26、性變形??慑懶裕菏潜硎静牧显跓釥顟B(tài)下經受壓力加工時塑性變形的難易程度應變硬化指數(shù):其大小表示材料發(fā)生頸縮前依靠加工硬化使材料發(fā)生均勻變形能力大小。塑性應變比、u均勻變形量和斷裂總應變量f1)塑性應變比是材料塑性應變方向性的度量,它可用下式表示=w/t 式中 w為寬度真應變; t為厚度真應變。大,表明材料的寬度真應變大,而厚度真應變小,所以它是決定材料深沖性能的關鍵參量。為了保證材料有良好的深沖性能以及使一般的冷成形工藝得以順利進行,要求材料的塑性應變比要大于1。2)u均勻變形量和斷裂總應變量f通常要求u均勻變形量和斷裂總應變量f 盡可能的高,這無論是對于彎曲、拉拔和冷軋等成形工藝的順利進行都是

27、有好處。軋機的標稱:鋼板軋機按軋輥輥身長度來標稱,它標志所軋制鋼板或帶鋼(扁鋼)可能的最大寬度加熱制度:加熱溫度、加熱速度和保溫時間。軋制溫度:主要包括開軋和終軋溫度的確定,終軋溫度控制軋材的組織性能,而開軋溫度的確定必須以保證終軋溫度為依據(jù)終軋溫度:熱軋終了溫度,即最后一道軋出時的溫度,變形程度(壓下量):軋前高度與軋后高度只差??刂瓶乩洌很埡罂梢詠碛每绽洹⒋碉L、噴水等冷卻方式來控制軋材具有不同的冷卻速度,因而可以得到不同的組織和性能。平整:是一種小壓下率(0.63)的二次冷軋,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使退火后的板帶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證表面不產生沖壓滑移線(即Luders呂德斯帶),不形成桔皮

28、,同時可改善板材的平直度和光潔度。潤滑:以防止冷軋過程中軋材所產生的變形熱與摩擦熱使軋輥的溫度升高,保證軋輥正常工作。軋制過程中一般將控制軋制分為奧氏體再結晶區(qū)控制軋制(又稱為型控制軋制)、奧氏體未再結晶區(qū)控制軋制(又稱為型控制軋制)和奧氏體鐵素體兩相區(qū)控制軋制三種方式軋制速度和變形程度不僅影響產品的組織性能,而且還影響產量,所以在設備和工藝允許的條件下,應提高軋制速度和采用大的變形量,并盡可能保持軋制變形條件的穩(wěn)定以及控制好適當?shù)慕K軋壓下量。軋制:是金屬坯料在旋轉軋輥的間隙中靠摩擦力的作用連續(xù)進入軋輥而產生塑性變形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軋制壓力:是軋制時軋輥施加于軋件使之變形的力。但通常把軋件施

29、加于軋輥總壓力的垂直分量稱為軋制壓力。平均單位壓力:由于沿接觸弧上各點的單位壓力的分布是很復雜而且不平均的,因此不能直接按咬人弧上各點的單位壓力直接求得作用于軋輥上的總壓力。而必須首先求出其平均值P,此平均值就稱為平均單位壓力咬入角:軋件與軋輥相接觸的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稱為咬入角前滑:在軋制過程中軋件出口速度大于軋輥在該處的線速度,這種現(xiàn)象稱為前滑。后滑:在軋制過程中,軋件入口速度小于軋輥在該出的線速度,這種現(xiàn)象稱為后滑。秒流量相等:單位時間內通過變形區(qū)內任一橫斷面的金屬體積應該為一常數(shù)。軋制力矩:軋制時軋輥使軋件產生塑性變形所需的力矩。彈性壓扁:在軋制力的作用下與軋件接觸部分產生的彈性變形。

30、軋機剛性系數(shù):剛性系數(shù)是指機座產生單位彈性變形值時的壓力。冷軋機剛性系數(shù)越大,說明軋機的剛性越好,反映到輥縫中的彈跳值就越小。軋機彈跳:軋制時的輥縫隨所受的軋制力(rolling force)而增大,軋制時輥縫和空載時輥縫之差的平行平均值叫作輥縫彈跳量正擠壓:坯料的流動方向與擠壓桿的運動方向是一致的,其特點是坯料與擠壓筒內壁間有相對滑動,因而兩者間存在很大的外摩擦。反擠壓:坯料的流動方向與擠壓桿的運動方向相反,其特點是坯料與擠壓筒內壁間無相對滑動,因而無外摩擦存在。正擠壓與反擠壓的不同特點對擠壓過程、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等都有很大的影響。擠壓金屬流動:正向擠壓棒材時,金屬流動的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31、:填充擠壓、開始擠壓、穩(wěn)定擠壓和擠壓終了階段。熱擠壓生產型材或管材的一般工藝流程如下: 坯料準備加熱擠壓冷卻矯正酸洗成品拉拔是在外加拉力的作用下迫使金屬坯料通過??滓垣@得相應形狀、尺寸制品的一種塑性加工方法,它是生產棒材、型材、線材和管材的主要方法之一拉拔通常都是在冷態(tài)下進行的,其一般工藝流程如下:坯料打頭酸洗清理潤滑拉拔脫脂退火成品1.材料的硬、軟與屈服強度(斷裂強度)、變形抗力有關2.材料的屈服強度一般是指在單向拉伸時的屈服強度。3.材料中存在以下三種位錯的起源(成核)機制:均勻成核、晶界成核和界面成核,其中最后一種包括各種沉淀相、分散相或增強纖維等等。 4.位錯的增殖機制主要也有三種機制

32、:弗蘭克-里德位錯源(Frank-Read source)機制、雙交滑移增殖機制,和攀移增殖機制。 5.當變形金屬被加工到一定高度,原子活動能力較強時,會在變形晶?;蚓Я鹊膩喚Ы缣幰圆煌谝话憬Y晶的特殊成核方式產生新晶核6.再結晶沒發(fā)生晶格類型的變化(無相變),只是晶粒形態(tài)和大小的變化。7.在對金屬材料進行塑性變形加工(拉深、冷拔等)時為了消除加工硬化需要進行再結晶退火8晶粒長大其實質是一種晶界的位移過程9冷加工一般指在絕對溫度低于0.4 Tm下對材料進行的機械加工,Tm 為材料熔點絕對溫度10變形抗力和變形力數(shù)值相等,方向相反;一般用平均單位面積變形力表示其大小,與應力狀態(tài)有關。11發(fā)生塑性變形與應力狀態(tài)有關、而不跟應力大小有關12.多數(shù)材料,塑性應變的大小與加載速率快慢有關。13.工程上通常又在一小時之內能夠完成再結晶過程的最低溫度稱為再結晶溫度。在對金屬材料進行塑性變形加工(拉深、冷拔等)時為了消除加工硬化需要進行再結晶退火。17、不均勻變形是金屬塑性變形不可避免的。18、物體的力學狀態(tài)相同,若所考察的面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應力狀態(tài)的表示方法也變化。19、應力主方向:主平面上的法線方向則稱為應力主方向或應力主軸。對于任意一點的應力狀態(tài),一定存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