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物聯(lián)網系統(tǒng)課程設計學系名稱:物聯(lián)網工程班級名稱:物聯(lián)網工程 2班學生姓名:朱泓錦20136239指導教師:肖迎元助教:二零一六年十月第i頁摘要智能車輛是集環(huán)境感知、規(guī)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 體的綜合系統(tǒng),是智能交通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軍事、民 用、太空開發(fā)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隨著電子工業(yè)的發(fā)展,智 能技術廣泛運用于各種領域,運用于智能家居中的產品更是越來越受 到人們的青睞。以arduino程序和藍牙模組,app為基礎,是藍牙模組,arduino 小車和手機之間信息交互的關鍵。本課題所研究的物聯(lián)網應用系統(tǒng)以 arduino程序為核心,利用藍牙模組,arduino小車和ap
2、p等實現(xiàn)基 本功能?;竟δ埽豪盟{牙模組和app之間的信息交互,控制小車的移 動,從而達到無線控制的效果注:僅能實現(xiàn)小車的基本操作關鍵詞:arduino程序,arduino小車,app,藍牙模組1緒論隨著科技進步,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發(fā)展越來越體現(xiàn)出機電一體化的特征。無論是在金屬加工、汽車技術、工業(yè)生產等等方面,機器設備表現(xiàn)了所謂智能化、集成 化、小型化、高精度化的發(fā)展趨勢。1.1 選題背景隨著汽車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關于汽車的研究也就越來越受人關注。 全國電子 大賽和省內電子大賽幾乎每次都有智能小車這方面的題目,全國各高校也都很重視該題目的研究。可見其研究意義很大。 本設計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3、指 導教師已經有充分的準備。本題目是結合科研項目而確定的設計類課題。 設計的 智能電動小車應該能夠實現(xiàn)適應能力,能自動避障,可以智能規(guī)劃路徑。智能化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新產物,是以后的發(fā)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預先設定的 模式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里自動的運作, 無需人為管理,便可以完成預期所要達到 的或是更高的目標。同遙控小車不同,遙控小車需要人為控制轉向、啟停和進退, 比較先進的遙控車還能控制器速度。常見的模型小車,都屬于這類遙控車;智能小車,則可以通過計算機編程來實現(xiàn)其對行駛方向、啟停以及速度的控制,無需人工干預。操作員可以通過修改智能小車的計算機程序來改變它的行駛方向。因此,智能小車具有再編程的特性,是
4、機器人的一種。中國自1978年把“智能模擬”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的主要研究課題, 開始著力研究智能化。從概念的引進到實驗室研究的實現(xiàn),再到現(xiàn)在高端領域(航第3頁天航空、軍事、勘探等)的應用,這一過程為智能化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石。智能 化全面的發(fā)展是實現(xiàn)其對資源的合理充分利用,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 益,大大提高工業(yè)生產的效率,實現(xiàn)現(xiàn)有工業(yè)生產水平從自動化向智能化升級, 實現(xiàn)當今智能化發(fā)展由高端向大眾普及。 從先前的模擬電路設計,到數(shù)字電路設 計,再到現(xiàn)在的集成芯片的應用,各種能實現(xiàn)同樣功能的元件越來越小為智能化 產物的生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智能小車,是一個集環(huán)境感知、規(guī)劃決策,自動
5、行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 統(tǒng),它集中地運用了計算機、傳感、信息、通信、導航、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 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1.2 智能小車研究現(xiàn)狀智能車輛作為智能交通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是許多高新技術綜合集成的載體。 智能車輛駕駛是一種通用性術語,指全部或部分完成一項或多項駕駛任務的綜合 車輛技術。智能車輛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在一定道路條件下實現(xiàn)全部或者部分的自 動駕駛功能,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國內外智能小車研究的發(fā)展情況。1.2.1國外智能車輛研究現(xiàn)狀國外智能車輛的研究歷史較長,始于上世紀 50年代。它的發(fā)展歷程大體可 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是智能車輛研究的初始階段。1954年美
6、國BarrettElectro nics 公司研究開發(fā)了世界上第一臺自主引導車系統(tǒng)AGV( AutomatedGuided Vehicle System)。該系統(tǒng)只是一個運行在固定線路上的拖車式運貨平臺, 但它卻具有了智能車輛最基本得特征即無人駕駛。早期研制AGVS勺目的是為了提高倉庫運輸?shù)淖詣踊?,應用領域僅局限于倉庫內的物品運輸。隨著計算機的應用和傳感技術的發(fā)展,智能車輛的研究不斷得到新的發(fā)展。第二階段 從80年代中后期開始,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對智能車輛開展了卓 有成效的研究。在歐洲,普羅米修斯項目于1986年開始了在這個領域的探索。在美洲,美國于1995年成立了國家自動高速公路系統(tǒng)聯(lián)盟(
7、NAHS)其目標之 一就是研究發(fā)展智能車輛的可能性,并促進智能車輛技術進入實用化。在亞洲, 日本于1996年成立了高速公路先進巡航/輔助駕駛研究會,主要目的是研究自動 車輛導航的方法,促進日本智能車輛技術的整體進步。進入80年代中期,設計 和制造智能車輛的浪潮席卷全世界,一大批世界著名的公司開始研制智能車輛平 臺。第三階段 從90年代開始,智能車輛進入了深入、系統(tǒng)、大規(guī)模研究階段。最為突出的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機器人研究所一共完成了 Navlab系列的10臺自主車(Navlabl NavlablO)的研究, 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目前,智
8、能車輛的發(fā)展正處于第三階段。 這一階段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當前國 外智能車輛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在世界科學界和工業(yè)設計界中,眾多的研究機構研 發(fā)的智能車輛具有代表性的有:德意志聯(lián)邦大學的研究1985年,第一輛VaMoR智能原型車輛在戶外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速度進行了測試,它使用了機器視覺來保證橫向和縱向的車 輛控制。1988年,在都靈的PROMRTHE項目第一次委員會會議上,智能車輛維 塔(VITA,7t )進行了展示,該車可以自動停車、行進,并可以向后車傳送相關 駕駛信息。這兩種車輛都配備了 UBMK覺系統(tǒng)。這是一個雙目視覺系統(tǒng),具有極 高的穩(wěn)定性。荷蘭鹿特丹港口的研究智能車輛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
9、在工廠貨物的運輸。荷蘭的Combi road系統(tǒng),采用無人駕駛的車輛來往返運輸貨物,它行駛的路面上采 用了磁性導航參照物,并利用一個光陣列傳感器去探測障礙。荷蘭南部目前正在 討論工業(yè)上利用這種系統(tǒng)的問題,政府正考慮已有的高速公路新建一條專用的車 道,采用這種系統(tǒng)將貨物從鹿特丹運往各地。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 大阪大學的Shirai實驗室所研制的智能小車,采用 了航位推測系統(tǒng)(Dead Reckoning System),分別利用旋轉編碼器和電位計來獲 取智能小車的轉向角,從而完成了智能小車的定位。另外,斯特拉斯堡實驗中心、英國國防部門的研究、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 奔馳公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韓國理
10、工大學對智能車輛也有較多的研究。1.2.2國內智能車輛研究現(xiàn)狀相比于國外,我國開展智能車輛技術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開始于 20世紀 80年代。而且大多數(shù)研究處在于針對某個單項技術研究的階段。雖然我國在智 能車輛技術方面的研究總體上落后于發(fā)達國家,并且存在一定得技術差距,但是 我們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有:(1)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和國防科技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與2003 年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輛自主駕駛轎車。該自主駕駛轎車在正常交通情況下的高速 公路上,行駛的最高穩(wěn)定速度為 13km/h,最高峰值速度達170km/h,并且具有超 車功能,其總體技術性能和指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
11、南京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院校聯(lián)合研制了 7B.8軍用室外自主車,該車裝有彩色攝像機、激光雷達、 陀螺慣導定位等傳感器。計算機系統(tǒng)采用兩臺Sun 10完成信息融合、路徑規(guī)劃,兩臺PC486完成路邊抽取識別和激光信息處理,8098單片機完成定位計算和車 輛自動駕駛。其體系結構以水平式結構為主,采用傳統(tǒng)的“感知-建模-規(guī)劃-執(zhí)行”算法,其直線跟蹤速度達到 20km/h,避障速度達到5-10km/h。智能車輛研究也是智能交通系統(tǒng)ITS的關鍵技術。目前,國內的許多高校和 科研院所都在進行ITS關鍵技術、設備的研究。隨著ITS研究的興起,我國已形 成一支ITS技術
12、研究開發(fā)的技術專業(yè)隊伍。 并且各交通、汽車企業(yè)越來越加大了 對ITS及智能車輛技術研發(fā)的投入,整個社會的關注程度在不斷提高。交通部已 將ITS研究列入“十五”科技發(fā)展計劃和 2010年長期規(guī)劃。相信經過相關領域 的共同努力,我國ITS及智能車輛的技術水平一定會得到很大提高??梢灶A計,我國飛速發(fā)展的經濟實力將為智能車輛的研究提供一個更加廣闊 的前景。我們要結合我國國情,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對智能車進行深入細致 的研究,為它今后的發(fā)展及實際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1.3 課題主要內容本課題南京嵌入之夢工作室的fira 智能小車平臺,選擇通用、價廉的Arduino單片機為控制平臺,通過細化設計要求,結
13、合傳感器技術和電機控制技 術相關知識實現(xiàn)小車的各種功能。實現(xiàn)小車的前進倒退、轉向行駛,達到設計目標。2智能小車總體結構2.1 方案綜述本設計以兩直流電動機為主驅動,通過各類傳感器件來采集各類信息, 送入 主控單元Arduino單片機處理數(shù)據(jù)后完成相應動作, 以達到自身控制。電機驅動 電路采用H橋驅動模塊,驅動2個直流電機;最后由控制單元處理數(shù)據(jù)后通過編 程有序合理的將各模塊信號整合在一起并完成相應動作,實現(xiàn)了智能控制,相當于簡易機器人。根據(jù)設計的作品要達到的效果,本系統(tǒng)以Arduino單片機為核心控制器,主 要由電源模塊、電機驅動模塊、構成。系統(tǒng)的結構框圖如下圖1所示。圖2.1 系統(tǒng)結構框圖2
14、.2 主控單元方案比較與選擇按照題目要求,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電機,通過相關傳感器對路面的軌跡信 息進行處理,并將處理信號傳輸給控制器, 然后控制器做出相應的處理,實現(xiàn)小 車的自動循跡和自動避障。方案一:可以采用ARM系統(tǒng)的控制器,優(yōu)點是該系統(tǒng)功能強大, 片上外設 集成度搞密度高,提高了穩(wěn)定性,系統(tǒng)的處理速度也很高,適合作為大規(guī)模實時 系統(tǒng)的控制核心。方案二:采用Arduino單片機作為系統(tǒng)控制的方案。Arduino單片機算術運 算功能強,軟件編程靈活、自由度大,功耗低、體積小、技術成熟,成本也比ARM氐。考慮到性價比問題,本設計選擇 用Arduino單片機做控制器。2.3 “小車”的必要的信息
15、步進電機參數(shù):12OHZDC.V距rmN.ffimN.mH?KzUttoroovAUOOV g 竹c*A;5SOa號關5知>343>900無扌”飛養(yǎng)<40步進電機示例圖:第8頁第9頁第#頁智能小車底盤參考電路圖:第#頁Hi承世卡ITi_JHIrt ettnr.oZ¥-lft小車底盤瘻考電時期藍牙模塊:HiCIMIVCCUTTKDK2dGND<|voc G5©luITT7RXA5A4A3A24 <_Al AC7VWIwD4WD14TV1U1333V1£Sn苗VhroISAJtzrSDASCIAfdfcdniD7:川A-WLiiwa,SW
16、i ofHki百肓鼻耳.仝iZBtm E -.第11頁3智能小車的大腦這是學習單片機應用的平臺,而單片機的種類眾多,除了流行的8位機:51、AVR PIC系列,還有日漸被接受的16位機MSP430系列,以及最近升勢 很猛的ARM Cortex - M系列,這些單片機各有優(yōu)勢,無法說誰好誰壞,完全 取決于學習者的需求和喜好,此外還有越來越接近 MCU的DSP所以我將這個權 力交還給用戶。而且我認為:所謂單片機應用學習,最核心的就是能自己消化一個MCU根據(jù)控制需求自己分配 MCU的資源,編寫相應的程序,使之能按自 己的想法工作。這才是掌握單片機應用的關鍵!5.1 Ardui no 單片機簡介Ard
17、uino單片機,是一塊基于開放源代碼的 USB接口 Simple i/o 接口 板(包括12通道數(shù)字GPIO 4通道PW輸出,6-8通道10bit ADC輸入通道), 并且具有使用類似Java,C語言的IDE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讓您可以快速使用 Arduino語言與Flash或Processing,等軟件,作出互 動作品。Arduino可以使用開發(fā)完成的電子元件例如 Switch或sensors或其他控制 器、LED步進馬達或其他輸出裝置。Arduino也可以獨立運作成為一個可以跟 軟件溝通的接口,例如說:flash、processing、Max/MSP VVVV或其他互動軟 件,。Arduino開
18、發(fā)IDE接口基于開放源代碼原,可以讓您免費下載使用開發(fā)出 更多令人驚艷的互動作品。Arduino單片機特色:1、開放源代碼的電路圖設計,程序開發(fā)接口免費下載,也可依需求自己修 改。2、使用低價格的微處理控制器(ATMEGA或ATmega128)可以采用USB接口 供電,不需外接電源。也可以使用外部 9VDC輸入3、Arduino支持ISP在線燒,可以將新的“ bootloader ”固件燒入 ATmega8 或ATmega12芯片。有了 bootloader之后,可以通過串口或者 USBto Rs232線 更新固件。4、 可依據(jù)官方提供的Eagle格式PCB和SCH電路圖,簡化Arduino模
19、組, 完成獨立運作的微處理控制??珊唵蔚嘏c傳感器,各式各樣的電子元件連接(EX: 紅外線,超音波,熱敏電阻,光敏電阻,伺服馬達,等)5、 支持多種互動程序,如:Flash、Max/Msp VVVV PD C、Processing 等6應用方面,利用Arduino,突破以往只能使用鼠標,鍵盤,CCD等輸入的 裝置的互動內容,可以更簡單地達成單人或多人游戲互動。5.2 Ardui no單片機引腳簡介Arduino的數(shù)字I/O被分成兩個部分,其中每個部分都包含有6個可用的I/O 管腳,即管腳2到管腳7和管腳8到管腳13。在數(shù)字電路中開關(switch )是 一種基本的輸入形式,它的作用是保持電路的連
20、接或者斷開。Arduino從數(shù)字I/O 管腳上只能讀出高電平(5V)或者低電平(0V,因此我們首先面臨到的一個問 題就是如何將開關的開/斷狀態(tài)轉變成Arduino能夠讀取的高/低電平。解決的辦 法是通過上/下拉電阻,按照電路的不同通常又可以分為正邏輯( Positive Logic )和負邏輯(Inverted Logic )兩種。Arduino的優(yōu)勢在于對數(shù)字信號的識別和處理,但我們所生活的真實世界并 不是數(shù)字(digital )化的,簡單到只要用0和1就能夠表示所有的現(xiàn)象。例如 溫度這一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的概念,它只能在一個范圍之內連續(xù)變化,而不可能發(fā)生像從0到1這樣的瞬時跳變,類似這樣的物
21、理量被人們稱為是模擬(analog) 的。Arduino是無法理解這些模擬量的,它們必須在經過模數(shù)轉換后變成數(shù)字量 后,才能被Arduino進一步處理。像溫度這樣的數(shù)據(jù)必須先被轉換成微處理器能夠處理的形式(比如電壓), 才能被Arduino處理,這一任務通常由各類傳感器(sensor )來完成的。例如, 電路中的溫度傳感器能夠將溫度值轉換成0V到5V間的某個電壓,比如0.3V、3.27V、4.99V等。由于傳感器表達的是模擬信號,它不會像數(shù)字信號那樣只有簡單的高電平和低電平,而有可能是在這兩者之間的任何一個數(shù)值。至于到底有多少可能的值則取決于模數(shù)轉換的精度,精度越高能夠得到的值就會越多。Ard
22、uino所采用的ATmega8微處理器一其有6個模數(shù)轉換器(ADCAnalog toDigital Converter ),每一個模數(shù)轉換器的精度都是 10bit,也就是說能夠讀 取1024(2A10 = 1024 )個狀態(tài)。在Arduino的每一個模擬輸入管腳上,電壓的 變化范疇是從0V到5V,因此Arduino能夠感知到的最小電壓變化是 4.8毫伏(30) VIN(29) GND(20) RESET (27) *5V (26) A0 (25) A1(24) A2 (23) A3 22) A4(21) A5 (20) A6 (19) A7(16J AREF (17) 3V3 (16) D13
23、(5/1024 = 4.8mV )。 1/TX (1)D0/RX (2)RESET (3)GND (4)D2 (5)0304 (7)D5 (8)06 (9) 7 (10)D6 (11)09 (12)D10 (13)mi(14)D12 (15)圖5.2 Arduino單片機引腳定義就像模擬輸入一樣,在現(xiàn)實的物理世界中我們經常需要輸出除了0和1之外的其他數(shù)值。例如,除了想用微控制器找開或者關閉電燈之外,我們還會想控制燈光的亮度,這時就需要用到模擬輸出。由于Arduino的微控制器只能產生高電 壓(5V)或者低電壓(0V),而不能產生變化的電壓,因此必須采用脈寬度調制 技術(PWM Pulse Wi
24、dth Modulation )來模仿模擬電壓。PWM!種開關式穩(wěn)壓電源應用,它是借助微處理器的數(shù)字輸出來對模擬電 路進行控制的一種非常用效的技術,廣泛應用在從測量、通信到功率控制與變換 的許多領域中。簡而言之,PW是種對模擬信號電平進行數(shù)字編碼的方法,它 通過對半導體開關器件的導通和關斷進行控制,使輸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但寬度不相等的脈沖,而這些脈沖能夠被用來代替正弦波或其它所需要的波形。在Arduino數(shù)字I/O管腳9、10和11上,我們可以通過analogWrite()函數(shù)來 產生模擬輸出。該函數(shù)有兩個參數(shù),其中第一個參數(shù)是要產生模擬信號的引腳(9、10或者11);第二個參數(shù)是用于產生
25、模擬信號的脈沖寬度,取值范圍是0到255。脈沖寬度的值取0可以產生0V的模擬電壓,取255則可以產生5V的模擬電壓。 不難看出,脈沖寬度的取值變化1,產生的模擬電壓將變化0.0196V(5/255 =0.0196 )。1-2. 5-16D0-D13I/ODigital input/output port 0 to 133,28RESETInputReset (active low)4,29GNDPWRSupply ground173V3Output+3.3V output (from FTDI)18 1AREFInputADC relererce19-26A7-A0InputAnalog in
26、put Channell 0 to 727+5VOutput orInput+5V output (from on-board regulator) or 亠5¥ (input from external power supply30VINPWRSupply voltage圖5.3 Arduino單片機引腳功能表在許多實際應用場合中我們會要求在Arduino和其它設備之間實現(xiàn)相互通信,而最常見通常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串行通信。在串行通信中,兩個設備之間一個接一個地來回發(fā)送數(shù)字脈沖,它們之間必須嚴格遵循相應的協(xié)議以保 證通信的正確性。在PC機上上最常見的串行通信協(xié)議是 RS-232
27、串行協(xié)議,而在各種微控制器 (單片機)上采用的則是TTL串行協(xié)議。由于這兩者的電平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實現(xiàn)PC機和微控制器的通信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轉換。完成RS-232電平和TTL電平之間的轉換一般采用專用芯片,如 MAX232等,但在Arduino上是用相 應的電平轉換電路來完成的。根據(jù)Arduino的原理圖我們不難看出,ATmega勺RX和TX引腳一方面直接 接到了數(shù)字I/O端口的0號和1號管腳,另一方面又通過電平轉換電路接到了 串口的母頭上。因此,當我們需要用 Arduino與PC機通信時,可以用串口線將 兩者連接起來;當我們需要用Arduino與微控制器(如另一塊Arduino )通信
28、時, 則可以用數(shù)字I/O端口的0號和1號管腳。串行通信的難點在于參數(shù)的設置,如波特率、數(shù)據(jù)位、停止位等,在Arduino 語言可以使用Serial.begin() 函數(shù)來簡化這一任務。為了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的發(fā)送,Arduino則提供了 Serial.print() 和Serial.println()兩個函數(shù),它們的區(qū)別在于后者會在請求發(fā)送的數(shù)據(jù)后面加上換行符,以提高輸出結果的可讀性。5.3 Ardui no 編程軟件Arduino語言是建立在C/C+基礎上的,其實也就是基礎的 C語言,Arduino語言只不過把AVR單片機(微控制器)相關的一些寄存器參數(shù)設置等 都函數(shù)化了,不用我們去了解他的底層,讓不
29、太了解 AVR單片機(微控制器) 的朋友也能輕松上手。圖5.4編程界面Arduino語言是以setup()開頭,loop()作為主體的一個程序構架。官方網 站是這樣描述setup()的:用來初始化變量,管腳模式,調用庫函數(shù)等等,此函 數(shù)只運行一次。loop()函數(shù)是一個循環(huán)函數(shù),函數(shù)內的語句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執(zhí)行, 功能類似c語言中的“ main(); ”。第16頁4智能小車控制流程及程序開始藍牙模組待機與藍牙模組配 對*利用app對小 車進行操作4.2arduino燒錄程序:*前進按下發(fā)出ONA松開ONF后退:按下發(fā)出ONB松開ONF左轉:按下發(fā)出ONC松開ONF右轉:按下發(fā)出 OND松開ONF
30、停止:按下發(fā)出ONE松開ONF藍牙程序功能是按下對應的按鍵執(zhí)行操,松開按鍵就停止*/char getstr; / 定義字符變量int Left_motor_go=8; /左電機前進(IN1)int Left_motor_back=9; /左電機后退(IN2)int Right_motor_go=10; /右電機前進(IN3)int Right_motor_back=11; /定義電機的接口右電機后退(IN4)void setup()/初始化電機驅動IO為輸出方式Serial.begi n(9600);pinMode(Left_motor_go,OUTPUT); / PIN 8 (無 PWM)p
31、i nM ode(Left_motor_back,OUTPUT); / PIN 9 (PWM)pi nM ode(Right_motor_go,OUTPUT); PIN 10 (PWM)pi nM ode(Right_motor_back,OUTPUT); PIN 11 (PWM)void run()digitalWrite(Right_motor_go,HIGH); /右電機前進digitalWrite(Right_motor_back, LOW);/analogWrite(Right_motor_go,150);/PWM比例 0255 調速,左右輪差異略增減/an alogWrite(Ri
32、ght_motor_back,0); digitalWrite(Left_motor_go,LOW); / digitalWrite(Left_motor_back,HIGH);/an alogWrite(Left_motor_go,0);/PWM減/an alogWrite(Left_motor_back,150);執(zhí)行時間,可以調整delay(time * 100); /void brake() /剎車,停車digitalWrite(Right_motor_go,LOW); digitalWrite(Right_motor_back, LOW); digitalWrite(Left_mot
33、or_go,LOW); digitalWrite(Left_motor_back, LOW);void left()digitalWrite(Right_motor_go,HIGH); digitalWrite(Right_motor_back, LOW);/an alogWrite(Right_motor_go,150);/an alogWrite(Right_motor_back,0);/PWM digitalWrite(Left_motor_go,LOW); / digitalWrite(Left_motor_back, LOW);/an alogWrite(Left_motor_go,
34、0);左電機前進比例0255調速,左右輪差異略增/右電機前進比例0255調速左輪后退比例0255調速/an alogWrite(Left_motor_back,0);/PWM第19頁delay(time * 100);/執(zhí)行時間,可以調整void spin _left(i nt time)/左轉(左輪后退,右輪前進)digitalWrite(Right_motor_go,HIGH);/右電機前進digitalWrite(Right_motor_back, LOW);/an alogWrite(Right_motor_go,200);/an alogWrite(Right_motor_back,
35、0);/PWM比例0255調速digitalWrite(Left_motor_go,HIGH); /左輪后退digitalWrite(Left_motor_back, LOW);/an alogWrite(Left_motor_go,200);/an alogWrite(Left_motor_back,0);/PWM比例0255調速/delay(time * 100);/執(zhí)行時間,可以調整void right()digitalWrite(Right_motor_go,LOW); /右電機后退digitalWrite(Right_motor_back, LOW);/an alogWrite(Ri
36、ght_motor_go,0);/an alogWrite(Right_motor_back,0);/PWM比例0255調速digitalWrite(Left_motor_go,LOW);digitalWrite(Left_motor_back,HIGH);/an alogWrite(Left_motor_go,0);左電機前進/an alogWrite(Left_motor_back,150);/PWM/delay(time * 100);void spin _right(i nt time)比例0255調速/執(zhí)行時間,可以調整/右轉(右輪后退,左輪前進)第21頁digitalWrite(R
37、ight_motor_go,LOW); /右電機后退digitalWrite(Right_motor_back,HIGH);/an alogWrite(Right_motor_go,0);/analogWrite(Right_motor_back,200);/PWM比例 0255調速digitalWrite(Left_motor_go,LOW);左電機前進digitalWrite(Left_motor_back,HIGH);/ an alogWrite(Left_motor_go,0);/analogWrite(Left_motor_back,200);/PWM比例 0255調速delay(time * 100);/執(zhí)行時間,可以調整void back()digitalWrite(Right_motor_g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2290-2:2025 EN-FR Railway applications - Urban guided transport management and command/control systems - Part 2: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 【正版授權】 IEC 60512-99-002:2022/AMD1:2025 EN-FR Amendment 1 - Connectors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99-002: Endurance test schedules - Tes
- 【正版授權】 IEC 60947-7-1:2025 EN-FR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7-1: Ancillary equipment - Terminal blocks for copper conductors
- 2025年影視制作過程與技術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學專業(yè)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數(shù)據(jù)挖掘與機器學習技術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海洋科學專業(yè)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電子商務實務及案例分析考試試題及答案
- 配送貨車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母嬰護理專項考核試題
- 10SMS202-2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屬構筑物(磚、石砌體)
- 河道景觀設計合同范本
- 翻譯員工作合同
- NB-T31052-2014風力發(fā)電場高處作業(yè)安全規(guī)程
- 2024年湖南高考歷史真題
- 海外倉合同范本
- 體育行業(yè)投標書
- 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診斷課件
- 2024年高校教師資格證資格考試題庫含答案(滿分必刷)
- 2024-2029全球及中國電氣電子中的CFD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
- 中國法律史-第三次平時作業(yè)-國開-參考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