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評介(2)_第1頁
先秦諸子評介(2)_第2頁
先秦諸子評介(2)_第3頁
先秦諸子評介(2)_第4頁
先秦諸子評介(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先秦諸子評介五. 諸子之學術思想【孔子】l孔子(前551前479)早于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前469前399)83年出生,當其逝世 10 年后,蘇格拉底乃誕生于雅典。l孔子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其遠祖是宋國第二任國君微仲,微仲是微子啟(宋國第一任國君)之弟,也是商紂王的兄弟??鬃幼嫦戎械闹宋镉懈ジ负?、正考父、孔父嘉等。弗父何為宋緡公長子,孔子第十世祖先,因讓位于其弟鮒祀(厲公)而名揚列國。正考【孔子之身世】父是孔子七世祖,為人恭謹有禮,有文學。曾與周太師校訂商頌。歷事戴、武、宣三公,而愈加恭謹簡樸,其鼎銘曰:“一命而僂,二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笨?/p>

2、父嘉是孔子六世祖、正考父之子,為宋司馬,在宮廷斗爭中為華父督所殺,其子木金父(孔子五世祖)避禍奔魯。蓋自孔父嘉之后,孔子家族即以孔為氏。此后幾代默默無聞,直到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因在偪陽和防邑兩次戰(zhàn)斗中建功而知名。叔梁紇與顏徵在禱于尼丘而生孔子,因排行第二,故孔子名丘字仲尼??鬃幼杂拙捅憩F(xiàn)出與普通兒童截然不同的興趣:“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這應與他的出身和身世有關。作為殷商沒落貴族之后,作為一個野合而生、三歲便失去父親的孩子,孔子的心里一定積壓著其他孩子罕有的創(chuàng)傷體驗,這種體驗既折磨他,也讓他清醒和早熟。值得慶幸的是,父親的勇毅傳給了他,母親的慈愛呵護著他,魯國的禮樂文化滋

3、養(yǎng)著他,坎坷的人生之路磨礪著他,并最終成就了一個偉大的人格。這不僅是孔子個人之幸,也是中國文化之幸!l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而弦歌于室。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于魯,削跡于衛(wèi),伐樹于宋,窮于商周,圍于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無禁。弦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謂通,窮于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于丘其幸乎。”【莊子讓王中的孔子】l孔子的思想,概括起來有三個層面:超越的層面天命內在的層面仁實踐的層面禮l子曰:吾道

4、一以貫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子釋曰: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鬃幼允鰹閷W修己之道: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憲問),此即所謂“內在的超越”?!究鬃又枷搿縧五十而知天命。(為政)l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l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憲問)l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l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l獲罪于天,無所禱也。(八佾)【孔子之天命觀】l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l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衛(wèi)靈公)l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雍也)l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l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述而)l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孔子之仁觀】l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雍也)l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l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里仁)l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wèi)靈公)l剛、毅、木、訥,近仁。(子路)l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季氏)l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陽貨)l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l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

6、謂也? 子曰:繪事后素。 曰:禮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八佾)l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孔子之禮觀】l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l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l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l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l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l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l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之格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其間深邃的生命意識,令人千載之下,猶不能不為之而悠然神往!【孟子與荀子】l史記孟荀列傳云:“太史公曰:余

7、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孟軻,騶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孟子之生平與思想】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l孟子生卒年不詳,約前372年前289年,其生已當孔子死后一百多年。孟子先祖為魯國三桓之孟孫氏,然早

8、已衰微。孟子身世與孔子頗為相似,三歲喪父,由母親仉氏撫養(yǎng)成人。孟母三遷、斷織的故事,傳為佳話。服膺孔子,學于子思(孔伋)之門人。學成之后,先后游歷齊、宋、鄒、魯、滕、粱諸國,不為所用。遂返鄒,與弟子萬章等講學論道,著孟子七篇,后世奉為亞圣。l世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之說,可以概見孔孟思想之特點??鬃釉唬骸爸臼咳嗜?,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保ㄕ撜Z衛(wèi)靈公)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保献痈孀由希﹍仁義雖連言,但是確有區(qū)別。孟子曰:“仁者,人心也;義者,人路也”;“仁者,人之安宅也;義者

9、,人之正路也?!币虼巳适莾仍诘男男?,義是外在的行為。人之為善,既可以發(fā)自內心,也可以遵從原則,因此為仁不易,為義不難。為義不止,即為君子。l仁者無敵。l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l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戰(zhàn)者服上刑。l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l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l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l惻隱之心

10、,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l孟子持性善論,以為人皆可以為堯舜。l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l儒家的義利之辨

11、和重義輕利思想,至今仍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此在物欲橫流之日,則尤為可貴。l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l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史記孟荀列傳云:“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於齊。騶衍之術

12、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荀子之生平與思想】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shù)萬言而卒。因葬蘭陵。l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萬物貴也。l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l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

13、度量分界,則不能無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求,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l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l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灸印縧史記記墨子身世僅二十四字: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jié)用,或曰并孔子時,或曰在其后。l孫詒讓墨子間詁云:墨子之后孔子蓋信。審核前后約略計之,墨子當與子思并時,而生年尚在其后(子思生于魯哀公二年,周敬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 492 年),當生于周定王之初年,卒于

14、安王之季,蓋八九十歲。依孫詒讓,墨子生卒年約為前468 前387年。其他觀點與此大略相當【墨子之身世】l元和姓纂云:墨氏,孤竹君之后,本墨臺氏,后改為墨氏,戰(zhàn)國時宋人。l顧頡剛認為:“他是公子目夷之后,原是宋國的宗族。按史記伯夷列傳索隱引應劭說:“(孤竹)蓋伯夷之國,君姓墨胎氏。”又周本紀正義引括地志:孤竹,殷時諸侯孤竹國也,姓墨臺氏。又考史記殷本紀,殷后有目夷氏,潛夫論志氏姓篇以目夷氏為微子之后。這個目夷氏又作墨夷氏?!薄灸又畤鴮佟縧如此說來,墨子和孔子還是宗親。孔子是宋國開國之君微子啟的后代。微子的第十七代孫公子目夷是宋襄公之兄,也即泓之戰(zhàn)的宋軍主將,他曾勸宋襄公半渡而擊。而墨子就是公子

15、目夷的第七代孫,也即微子啟的第二十四代孫。l關于墨子之“墨”究竟何意,前人頗多爭議。因為在先秦文獻里,找不到第二個姓墨的人?;蛞詾槟訛槭苓^墨刑的刑徒,或以為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因此胼手胝足、面目黧黑,或以為因墨子身為木匠,善用繩墨。眾說紛紜,未知孰是。【墨子之思想】l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 節(jié)葬節(jié)用l莊子天下:不侈于后世,不靡于萬物,不暉于數(shù)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古之道術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聞其風而說之。為之大過,已之大循。作為非樂,命之曰節(jié)用;生不歌,死無服。墨子泛愛、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學而博,不異,不與先王同,毀古之禮樂。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雖然,墨子真天下

16、之好也, 將求之不得也。l孟子:“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滕文公下)看來很可能比儒家的聲勢還大。與此堪為印證的,是韓非“世之顯學,儒墨也” (韓非子顯學)的說法。l孟子:“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子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楊子為我,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為之?!眑陸賈:“墨門多勇士?!保ㄐ抡Z思務)淮南子泰族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闭埧茨庸斊汗敱P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17、公輸盤不說。子墨子曰:“請獻千金。”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惫敱P服。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見我于王?”公輸盤曰:“諾。”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王曰:“必為有竊疾矣?!弊幽釉唬骸扒G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

18、犀兕麋鹿?jié)M之,江漢之魚鱉黿鼉?yōu)樘煜赂?,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蓖踉唬骸吧圃铡km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庇谑且姽敱P。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弊幽右嘣唬骸拔嶂又跃辔?,吾不言?!背鯁柶涔?。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弊幽?/p>

19、子歸過宋。天雨,庇其閭中,守閭者不內也。故曰:“治于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于明者,眾人知之。”l呂氏春秋去私記載:墨者有鉅子腹,居秦,其子殺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長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誅矣。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备箤υ唬骸澳咧ㄔ唬簹⑷苏咚溃瑐苏咝?。此所以禁殺傷人也。夫禁殺傷人者,天下之大義也。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辈辉S惠王,而遂殺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義,鉅子可謂公矣。l司馬遷史記田儋列傳云:“田橫之高節(jié),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余因而列焉。不無善畫者,莫能圖?!毕聢D為徐悲鴻油畫田橫五百士?!纠献印?史記老子列傳記老子身世云:l老子者,楚苦縣

20、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l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l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庇谑抢献幽酥鴷舷缕?,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神秘的老子】六十馀歲,或言二百馀歲,以其修道而養(yǎng)壽也。l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蛟毁偌蠢献樱蛟环且?,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l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于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齊焉。三個老子,哪個

21、是真?世人眾說紛紜,司馬遷亦不能決,故并存之,遂啟千古疑竇。l老子其人老子長于孔子且為老子之作者(傳統(tǒng)觀點)老子有其人但并非老子之作者(錢穆等)老子有其人且作老子但晚于孔墨(梁啟超)l老子其書早出說:老子成書在論語墨子之前晚出說:老子成書在戰(zhàn)國后期甚至秦漢之際【關于老子其人其書之爭】l史記(孔子世家、老子韓非列傳、仲尼弟子列傳凡 3 處)l莊子(天地、天道、天運、田子方、知北游凡 8 處)l禮記曾子問(凡 4 處)l韓詩外傳l孔子家語l呂氏春秋當染【孔老相會之記載】l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22、。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鬃尤?,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矢曾。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對孔子說了什么】l史記孔子世家記:“(孔子)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無以有己??鬃幼灾芊从隰?,弟子稍益進焉?!薄纠献訉鬃诱f了什么】l述而

23、:“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眑述而:“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l衛(wèi)靈公:“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l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或謂“老彭” 即老子與彭祖,或以為即老子; “無而為有”、“無為而治”皆老子思想;“以德報怨”之說見于老子第六十三章。【論語里的蛛絲馬跡】l197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東郊瀏陽河畔馬王堆鄉(xiāng)發(fā)現(xiàn)了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其夫人辛追以及家屬的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獻,其中包括帛書老子甲、乙兩種寫本。甲本不避漢高祖劉邦諱,乙本則避之,估計兩個寫本的抄寫時間約在公元前 206 年至前180年間(甲本比乙本稍早些)。l帛書

24、老子甲乙二種均是德經(jīng)在前,道經(jīng)在后,與韓非子的解老、喻老吻合,說明今本與古本確有不同?!究脊虐l(fā)現(xiàn)一】l1993 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郭店一號楚墓出土竹簡 804 枚,共計 13000 余字。經(jīng)研究屬道家、儒家或儒道相融著作。其中:l道家著作兩種,即老子甲、乙、丙三組,一篇道家佚著太一生水;l儒家著作十四篇,即緇衣、五行、魯穆公問子思、窮達以時、性自命出、成之聞之、尊德義、六德、唐虞之道、忠信之道和語叢四篇?!究脊虐l(fā)現(xiàn)二】l郭店一號楚墓地處東周時期楚國都城紀南城北面約九公里,歷年考古資料證明,這里曾是當時楚國貴族的墓地。從一號墓隨葬品之一漆耳杯底部的“東宮之師”的刻銘推斷,墓主可能是當時

25、楚國太子的老師。據(jù)考古學家鑒定,墓主下葬的年代為戰(zhàn)國中期稍后,至遲不會晚于公元前 300 年。l然古書從思想醞釀,到口授筆錄,到整齊章句,到分篇定名,到結集成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若以前 300 年為下限,其形成時間當很長。l以“道”為根底與核心。“道”有三義:本體(本原)規(guī)律準則l體道的生活:秉要執(zhí)本,清虛自守,卑弱自持l文明的反思:絕圣棄智,絕巧棄利,絕學無憂l微妙的權謀:以柔克剛,以弱勝強,欲擒故縱【老子之思想】l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l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l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