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者角度論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_第1頁
從讀者角度論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_第2頁
從讀者角度論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_第3頁
從讀者角度論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_第4頁
從讀者角度論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讀者角度論“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 雷特”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我們面對一部文學作品 時,不同的人往往有著不同的感悟與理解。 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 的感悟也大相徑庭。比如紅樓夢 ,以我們時下的眼光來看,看到 的是寶黛間纏綿悱惻的愛情。 而在衛(wèi)道士眼中恐怕就是滿紙的淫樂與 濫情了。這是因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僅是從作品了解作者的思 想,更關注作品的情節(jié)與發(fā)展。還會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文化修養(yǎng)的 基礎上運用想象與聯(lián)想在頭腦中形成的具體化活動進行讀者的再創(chuàng) 造。這種新形成的再創(chuàng)造就是我們講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 一、讀者的期待視野 閱讀活動是文學消費的一部分也是文學生產(chǎn)的重要

2、環(huán)節(jié)。 作為它 的接受主體,讀者顯得尤為重要。簡單來說,讀者對一部文學作品的 期望就是期待視野。 這種期待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種是文體期待, 即讀者由文學作品的某種類型或形式特征而引發(fā)的期待指向。 當我們 拿到一部小說時, 我們所期望的看到的一定是它動人曲折的情節(jié)與形 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而不會去過多的介意它的語言是否優(yōu)美, 形式是 否新穎。相反, 如果是一首詩歌,我們就會關注它的形式是否符合格 律,是否押韻。或者,有沒有創(chuàng)新的格律形式出現(xiàn)。第二種,形象期 待。形象期待是讀者對于作品的某種特定形象而引發(fā)的期待指向。 比 如我們讀阿Q正傳。當阿q挨了打卻又跑去調(diào)戲小尼姑時,一個 典型欺軟怕硬

3、的市井無賴形象就在我們腦海中形成了。 阿 q 可悲而又 可笑的命運躍然紙上。 正如那穿著長衫的孔乙己, 似乎當我們初次見 到孔乙己就在等待著孔乙己的死亡。第三種,意蘊期待。即讀者對作 品的較為深層的審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態(tài)度,思想傾向等。每一 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我們總會自 覺不自覺的將自己的意志加于作品之上。 追求完美的人期待大團圓式 的結(jié)局而多愁善感的人又總是對悲劇情有獨鐘。 對文學作品我們總有著不同的期待。 這與我們的生活實踐與文化 修養(yǎng)不無關聯(lián)。 積極向上的人樂于看到那些奮發(fā)進取、 不畏險阻的文 學作品。讀者的文學藝術素養(yǎng)也是至關重要的面。 試想一個連體

4、裁都 分不清的人又怎么能形成相關的文學期待呢?把小說當做詩歌來讀, 把詩歌當成散文來看, 這本身就是可笑之極的, 更不要謬談對作品的 理解與感悟了。性別、年齡、氣質(zhì)類型等也會影響讀者。女性讀者往 往追求細膩的情感, 而男性則愿意看到粗獷豪放的情節(jié)。 老人愛幽靜, 孩子愛童話幻想。 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讀者形成不同的期待視野, 這也就影響了讀 者對作品的理解。 二、讀者的接受動機 人們總是抱著不同的心態(tài)來閱讀, 也就是說當你打開一本書的時 候,你總要抱有一定的目的。這就是讀者的接受動機。書籍作為人們 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求知成為我們閱讀的一個重要動機。 在文學作 品中免不了要涉及到當時的時代背景

5、、 民族風情與社會概況。 這就使 讀者獲益匪淺, 政治家會在其中看到社會的矛盾與政治斗爭。 民俗愛 好者會關注民俗風情的遷移。 地理愛好者更可以足不出戶的游覽各地 風貌。而歷史學家總會在文學作品中尋找到只言片語佐證歷史。 也有人認為文學作品內(nèi)部僅僅局限于向我們展示什么, 還會教授 我們。這就是受教動機。 沒有什么比一部文學作品更能給人以心靈的 震撼了。通過文學作品來影響我們的世界觀或許是個好途徑。 一些勵 志的經(jīng)典小說如我的童年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本身就帶有 教育意義。 而另外一種受教則是讀者通過閱讀作品自己感悟到的。 比 如悲慘世界,有些人會在冉阿讓的身上看到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6、有些人則會看到警長沙維的偏執(zhí)悲劇。 從而對自己的生活方向進行重 新的審視與定位。 對于從事文學研究、文學批評、文學教育的專業(yè)工作者而言,他 們的閱讀往往是懷有批評動機的。 他們的閱讀更為專業(yè), 除了審美享 受外更專注于作品的內(nèi)涵與意義, 探尋藝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 來對文學作 品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 而對于那些初學寫作的人來說, 他們的閱讀 就屬于借鑒動機。人們常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當然,這種抄不是讓 你抄襲別人的作品, 而是學習別人的行文技巧與結(jié)構(gòu)布局, 有了量的 積累自然就有了創(chuàng)作的資本。 因此對于初學寫作的人而言, 閱讀不進 食一種審美享受更是一種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shù)的閱讀并不是為了什么

7、, 只是一種放松, 一 種娛樂。但這也是一種目的,文學概論上稱作審美動機。在現(xiàn)實生活 中人們大多不會稱心如意, 奇跡不會發(fā)生你我身邊。 而文學作品恰恰 可以滿足人們追求完美的心理需求。 在文學作品中可以打破常規(guī), 超 脫自然。擁有完美的人生理想,不需要顧及什么。它會在我們失意的 時候給我們以心靈的慰藉。 讀者是懷著不同的動機來進行閱讀活動的, 這使得讀者對作品的 理解存在著差別。 三、接受后的異變 一部文學作品在被閱讀后會產(chǎn)生異變。 讀者的解讀必然與作者的 初衷存在差異。過去我們讀水滸傳對潘金蓮大都是口誅筆伐。一 個人盡可夫的蕩婦形象深入人心。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思想的開放與 進步使人們愈發(fā)

8、的同情起了潘金蓮。 她身世的不幸, 婚姻的悲劇都讓 人憐憫。與西門慶的感情糾葛也被看作是對命運的抗爭。 儼然是一位 命運的斗士。 與施耐庵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大不相同了。 這就是作品形象的 異變。 文學作品總會承載著作家的個人情感在里面。 古代詩詞中常有抒 發(fā)懷才不遇或年華已逝的詩篇。當我們閱讀時卻未必能夠感同身受。 李商隱多有無題詩存世,僅僅是因為沒有題目,世人常常誤讀為 愛情詩。西游記本是吳承恩借童話故事反對封建壓迫與諷刺當權(quán) 者的作品。 但我們現(xiàn)在讀來恐怕很難解讀出本來的味道了。 這就是感 情異變 第三是思想觀念的異變。 過去我們在學習課文中總是要找出中心 主旨,這個中心主旨就類似于思想觀念。

9、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之 戰(zhàn),本是講城邦的命運,卻有人解讀為本我與自我的斗爭。 造成讀者期待視野發(fā)生變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由于某些 政治的觀念的不同。比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作者本意是指 人事的變化, 表達送別有人的祝福之情。 后來又解讀出新生力量不可 戰(zhàn)勝,光明必將戰(zhàn)勝黑暗。 而如今又有了腐敗之風屢禁不止,層出不 窮的意味。其次,文化觀念導致異變。我們讀似水年華與哲學家 讀似水年華得出的結(jié)論是高下立判的。此外,文化視野、個人經(jīng) 驗,文學欣賞能力等都會導致讀者期待視野的改變。 事實上莎士比亞的筆下只有一個哈姆雷特, 之所以演變成了千萬 個哈姆雷特,便是每一個哈姆雷特都在讀者這里發(fā)生了

10、異變。 四、 讀者的誤解 讀者在閱讀文學作品中有可能存在偏頗與誤解。 人們往往對于事 物又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一旦這種觀念形成就很難擺脫掉。 讀者的 誤解又兩種。一種是對文學作品內(nèi)容的誤解, 另一種是對作者的誤解。 對作者抱有成見。比如韓寒的三重門 ,對韓寒持批評態(tài)度或不看 好他的人可能在閱讀前就對作品有了成見, 先入為主的潛意識中不喜 歡該作品,即便是閱讀后也不會有所改觀。魯迅先生當年創(chuàng)作阿 Q 正傳時也是被人誤解。他本想借一個阿 q 來警醒國人,卻被人誤解 為泄私憤 對文學作品的誤解可以分為正誤和反誤兩種情況。 所謂正誤, 有 點類似于歪打正著。紅樓夢中我們可以看到封建帝國的衰落,已 是徒有其表的朽木。 而作者曹雪芹卻未必有這樣的想法, 或許它只是 想把這一大家族的悲劇展現(xiàn)給世人。 但我們不得不說正是這種正誤賦 予了紅樓夢更為深刻的意義。反誤則是大錯特錯。如孔子的那句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 ”世人皆以為孔子一句話罵盡了天下的女人, 也是孔子得罪于天下的女人。 而孔子卻著實冤枉。 他本意不過是說女 人與奴仆一類的人難以教誨, 只是在談教育而已, 卻白白背了這不尊 重女性的惡名。 誤解有時是讀者在所難免的。 這也是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各執(zhí)一詞 的一個原因。 五、結(jié)尾 讀者的期待視野、 接受動機與異變誤解等諸多因素,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