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學院畢業(yè)論文格式和要求.doc_第1頁
生命科學學院畢業(yè)論文格式和要求.doc_第2頁
生命科學學院畢業(yè)論文格式和要求.doc_第3頁
生命科學學院畢業(yè)論文格式和要求.doc_第4頁
生命科學學院畢業(yè)論文格式和要求.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命科學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格式和要求論文中漢字均采用宋體;英文、數(shù)字和符號采用Time New Roman。除表格、圖片和參考文獻中所涉及的文字設為單倍行距外,其余均為1.5倍行距。所有論文在每一個自然段內(nèi)原則上要求采用自然換行,而不要采用“Enter”鍵。1 頁面與頁眉、頁腳設置采用A4紙張;頁邊距為上、下方各2.5厘米,左邊距3厘米,右邊距2.5厘米,頁眉與頁腳距離為1.5厘米;居中標注頁碼,頁眉只標論文題目,均采用小5號字體。2 論文主要內(nèi)容包括:2.1 封面:套用模板。2.2 鄭重申明:套用模板,“鄭重申明”四字小2號加粗,居中。2.3 目錄:套用模版:“目錄”兩字間空2格,小2號加粗,居中。寫到二級或三級標題。必須具備的內(nèi)容:中文摘要、英文摘要(Abstract)、前言、材料與方法、結(jié)果與分析、討論(或結(jié)論)、參考文獻、(附錄)、致謝。2.4 題目:小2號字體,加粗,居中,前后各空0.5行。2.4 姓名和專業(yè)班級:小4號字體,居中。2.6 摘要與關鍵詞:摘要是文章的縮影,要求簡明確切、不加注釋或評論地介紹論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結(jié)果、結(jié)論、科學意義或應用價值。符號、略語或縮寫的使用必須符合科學規(guī)范,不得隨意杜撰。英文摘要的內(nèi)容與中文摘要的內(nèi)容基本一致,英文要語法正確、拼寫無誤、符合英語表達習慣。關鍵詞是摘要的一部分,一般由3-8個相對獨立的反映論文主體內(nèi)容和涉及范圍的詞或詞組組成。中文關鍵詞在中文摘要之后,英文關鍵詞在英文摘要之后,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分別在中、英文摘要之后另起一行,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罢迸c“關鍵詞”這幾個字樣采用小4號加粗,前方空2格;后面內(nèi)容采用小四號字體,不得少于300字。2.7 縮略語表如有必要,在摘要之后、正文之前一般應有一縮略語表,列出文中涉及的各種縮寫、略寫等用語的確切含義?!翱s略語表” 這幾個字樣按下方一級標題處理;具體內(nèi)容采用小4號字體,段前空兩格。2.8 論文正文(文章中不用打出這幾個字樣);正文包括選題背景、方案論證、過程論述、結(jié)果與分析、討論、結(jié)論或總結(jié),視涉及到的內(nèi)容,每節(jié)還可分成若干小節(jié),用小標題分開。2.8.1 前言前言應包括研究問題的由來、文獻綜述、研究目的等基本內(nèi)容。研究問題的由來應明確地提出論文研究所針對的科學、生產(chǎn)和經(jīng)濟建設的問題,指出研究這些問題的意義。文獻綜述主要回顧與所研究課題相關的學科背景,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和存在的問題等,是作者對相關文獻閱讀、消化后的綜合、提煉與升華,反映作者對國內(nèi)外相關進展的了解和理解的程度。因此,文獻綜述在敘述前人工作的同時,應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不應將文獻綜述寫成前人工作的堆砌,也不應象教科書一樣寫成知識性介紹。研究目的是在提出問題和綜述文獻的基礎上,闡述學術思想,提出科學假設和假說,提出論文研究的目標或達到的目的。2.8.2 材料與方法說明實驗(設計)原理并進行方案選擇,闡明為什么要選擇這個方案(包括各種方案的分析、比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點。2.8.3 結(jié)果與分析詳盡陳述課題研究(實驗、調(diào)查、測試、觀察) 過程中獲得的主要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并予以定性或定量分析,通常用數(shù)據(jù)、圖、表、照片和文字來表達。在寫作時力求條理清晰,層次分明,作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具有嚴密的邏輯性,避免重復敘述實驗方法。2.8.4 討論(結(jié)論)討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作者綜合分析和邏輯思維的能力和水平。討論應在對結(jié)果透徹理解的基礎上,歸納研究的主要結(jié)果,說明論文的主要結(jié)論,指出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果相比的進步所在和解決的科學問題,闡明研究結(jié)果在理論上和應用上的價值和前景等。討論中還應指出本研究及其結(jié)果所存在的問題、研究工作的不足方面、進一步開展研究的思路和建議等。討論應注意與前文的研究目的相呼應,要言之有據(jù),避免重復敘述實驗結(jié)果。鼓勵在論文中,以一定的實驗證據(jù)為基礎,進行大膽推論、假設,甚至提出新的學術觀點。注:討論或結(jié)論根據(jù)需要任選其一。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 1 2 3等;小3號字體,加粗,前后各空0.5行;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1 1.2 1.3 等;4號字體,加粗; 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1.1 1.1.2 1.1.3 等;小4號字體,加粗;標題前面不用空格,正文用小4號字體。正文表格和圖片標題均采用5號字體,單倍行距,與表格(圖片)及正文間均距離0.5行;表格中文字采用小5號字體,單倍行距。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形式。原則上正文各部分之間不需要進行分頁。文獻綜述分量要求不得少于3000字,參考文獻不得少于17篇(其中外文文獻不得少于2篇);畢業(yè)論文(設計)分量要求不得少于8000(12000)字,參考文獻不得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獻不得少于2篇,近5年文獻不少于6篇)。2.9 參考文獻 見畢業(yè)論文(設計)參考文獻著錄格式。2.10 致謝致謝是出現(xiàn)在參考文獻的后面、附錄的前面,是作者對論文的完成起到指導和幫助作用的個人和單位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在致謝對象中,既不能將對自己完成論文提供較大幫助的單位和個人漏掉,也不能將無關的單位和個人羅列進去?!爸轮x”兩個字按一級標題處理,內(nèi)容為小4號字體。2.11 附錄附錄出現(xiàn)在論文的最后,一般包括論文的補充材料,如照片、名錄、實驗方法、試劑配方、實驗數(shù)據(jù)、公式推導、調(diào)查表格等?!案戒汚、B”按一級標題處理,內(nèi)容按正文中所涉及的文字、圖、表等處理。特別提示上述各項要求和規(guī)范須在畢業(yè)論文撰寫中嚴格執(zhí)行,否則,在畢業(yè)論文上交審查時將視為形式審查不合格而退回本人,并不得辦理畢業(yè)證書發(fā)放等相關畢業(yè)手續(xù)。學號: 2013241402035號加粗?!皩W號”為宋體,數(shù)字和冒號為Time New Roman, 本 科 生 畢 業(yè) 論 文(設 計)題 目:不同條件下單細胞藻類植物種群增長模式的研究作者姓名:柯宇華專業(yè)班級:生物科學2013級02班指導教師:項 俊 教授3號加粗。漢字為宋體,英文字母、數(shù)字和符號為Time New Roman,生命科學學院二零一七年五月鄭重聲明本人的畢業(yè)論文 (設計) 是在 老師的指導下獨立撰寫并完成的。畢業(yè)論文(設計)沒有剽竊、抄襲、造假等違反學術道德、學術規(guī)范和侵權行為,本人愿意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各種后果,直至法律責任;并可通過網(wǎng)絡受公眾的查詢,特此鄭重聲明! 畢業(yè)論文作者(簽名): 2017年5月30日 小2號加粗,段前段后各空0.5行“目”與“錄”間空2格目 錄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Abstract) 21 前言31.1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概述41.2 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種類52 材料與方法62.1 62.2 93 結(jié)果與分析103.1 113.2 123.3 133.4 143.5 154 討論(或結(jié)論)16參考文獻18附錄A:19致謝20論文中漢字均采用宋體;英文、數(shù)字和符號采用Time New Roman。除表格、圖片、參考文獻所涉及的文字設為單倍行距外,其余均為1.5倍行距。所有論文在每一個自然段內(nèi)原則上要求采用自然換行,而不要采用“Enter”鍵。5土壤中抗植物病原菌的微生物篩選小4號,居中土壤中抗植物病原菌的微生物篩選論文題目:小2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空0.5行。韋雪芬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專業(yè) 201301班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工程專業(yè) 201301班生命科學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201301班小4號,頂格;“摘要:”加粗,段前空0.5行摘要:針對某些土壤微生物對目前一些常見的植物病害如青霉、棉花黃萎菌、柿枯萎、核盤、棉花枯萎菌、紋枯、玉米小斑等具有生防作用。本實驗以湖北省黃岡沙壤土為材料,利用稀釋平板法從土壤中分離出純種微生物菌株若干,再將所分離的菌株分別與7種供試植物病原菌 (青霉、棉花黃萎菌、柿枯萎、核盤、棉花枯萎菌、紋枯、玉米小斑) 作拮抗作用實驗,最后篩選出了8種對7種供試植物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的土壤微生物菌株。關鍵詞:土壤微生物;植物病原真菌;分離;拮抗作用小4號,頂格,“關鍵詞:”加粗頁眉頁腳設置頁眉:標論文題目,小5號,居中頁腳:標注頁碼,小五號,居中。目錄與論文封面不標注頁碼(采用分隔符設置)。目錄頁頁尾插入分隔符選下一頁確定(點擊,可顯示分隔符,將文章分為兩節(jié))。光標停留目錄頁之后的任意頁第2節(jié)視圖頁眉頁腳光標停留頁眉(頁腳)內(nèi)點擊頁眉頁腳圖標頁眉右上角的“與上一節(jié)相同”即消失輸入論文題目(插入頁碼)光標停留第1節(jié)即目錄或封面頁視圖點擊頁眉頁腳,即去掉頁眉頁腳(或點擊格式中的“邊框與底紋”,將邊框設置為“無”,即去掉頁眉線。小4號,居中英文題目:小2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空0.5行。 Soil Microorganisms Screened Resistanting to Plant Pathogenen Fungi Xuefen WeiClass201301, Bi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Class201301, Bio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Class201301,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小4號,頂格;Abstract:加粗,段前空0.5行Abstract: Certain microorganisms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o some common plant disease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sandy soils in Huanggang, such as Penicillium sp., Verticillium dahliae, Fusarium oxysporumf. sp. lycopersici, Sclerotinia scleritiornm, Fuarium oxysporum vasinfectum, Rhizoctonia, Bipolaris maydis and so on, by dilution-plate method in this experiment. Then, the isolated microorganism strains were separated, screened through antagonistic testing with seven kinds of plant pathogen fungi and 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features. 小4號,頂格;Keywords:加粗Keywords: soil microorganisms; plant pathogen fungi; isolation; antagonistic action文獻綜述部分1 前言1.1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概述一級標題,小3號,頂格,段前段后各空0.5行,數(shù)字與后方文字間空1格地球上微生物的存在己有近40億年的歷史,在最初的20億年里,微生物是唯一的生命形式。在漫長的地質(zhì)年代里,所有生命的基本生化過程以及所有類型的生命形式,都是從這些微生物祖先進化而來的。據(jù)統(tǒng)計,微生物約占地球上的生命有機體的50%,微生物是自然界最豐富的分子多樣性和化學多樣性的來源。然而,人們對微生物的認識仍然很少,這一點對細菌和其它小型生物特別明顯1。二級標題,4號,頂格,數(shù)字與后方文字間空1格1.2 2 實驗部分三級標題,小4號,頂格,數(shù)字與后方文字間空1格2.1 實驗材料2.1.1 主要試劑與藥品在不同培養(yǎng)基中所使用的主要化學試劑有:NaCl、MgSO47H2O、10% NaOH溶液、FeSO47H2O、NaCl、KNO3、KCl、NaNO3、K2HPO4、10%酚液、葡萄糖、蔗糖、瓊脂、牛肉膏、蛋白胨、酵母粉、可溶性淀粉、結(jié)晶紫染液等。4 結(jié)果與分析5 討論參考文獻 (按一級標題處理)參見參考文獻著錄格式。部分照片、名錄等內(nèi)容,沒有附錄的可以刪去此項?!案戒汚”按一級標題處理附錄A附錄B致謝(按一級標題處理)首先,感謝指導老師。等老師(同學)在實驗過程中提供了的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標題文字5號字體加粗,中文標題段前空0.5行,英文標題段后空0.5行;表格內(nèi)文字為小5號字體;注釋為5號字體,中文注釋前空0.5行,英文注釋與下方文字間空0.5行;若無注釋,則表格與下方文字間空0.5行?!氨?”與后方文字間空1格行距為單倍行距另外,本論文的完成得益于黃岡師范學院對我四年的培養(yǎng)和教育,得益于生科院和老師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科研條件。借此機會,在這里我要感謝.,我將以滿腔的工作熱情回報我的師長,我的母校!表例表1 土壤微生物與供試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實驗結(jié)果Tab.1 Antagonistic result of soils microorganisms with plant pathogen fungi tested菌株編號供試植物病原菌青霉Penicillium sp.玉米小斑Bipolaris maydis棉花黃萎菌Verticillium dahliae棉花枯萎菌Fuarium oxysporum vasinfectum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itiornm柿枯萎Fusarium oxysporumf. sp.lycopersici紋枯Rhizoctonia1-+-+-+2-+-3-注:“+” 表示菌株間有拮抗作用;“-”表示菌株間無拮抗作用。Note: “+” represent antagonistic action existence; “-“ represent antagonist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