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附屬中學語文試卷_第1頁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語文試卷_第2頁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語文試卷_第3頁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語文試卷_第4頁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09-10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時間:120分鐘 満分:100分)答案一律做在答題紙上(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5分)文化綜合類期刊發(fā)展思考 文化綜合類期刊姓文化,少了文化底蘊,這類刊物便失掉了自己的生命力。今天中外期刊市場上看起來琳瑯滿目,但各刊物的文化質(zhì)量并不一致,細致分析就可看到,有的刊物做到了涵義雋永,能夠引導讀者進入充滿睿智的精神活動;有的刊物則像“繡花枕頭”。從文化開發(fā)的深淺、文化質(zhì)量的分野不難區(qū)分出誰是精神巨人,誰是思想的侏儒。我們的文化綜合類期刊,這些年在文化上成長是比較快的,大多數(shù)這類刊物越來越自覺地表現(xiàn)出執(zhí)著于文化追求的精神。但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一些刊物文化開發(fā)還達不到應有的高度,文化表現(xiàn)不夠精彩,文化厚重力不足。我們要以自己的文化品格屹立于世界期刊之林,還需在文化上作不懈地追求、不懈地努力。 就我所見,目前由于依傍別人阻礙創(chuàng)新的主要有兩種現(xiàn)象,一是我們刊物內(nèi)部之間相互抄襲、“克隆”,特別是對市場熱點的趨同。紀實報告熱,都作紀實文章;親情文化熱,競相渲染親情;隱私文化熱,直錄揭密作品層出不窮。這是文化末路。另一現(xiàn)象是對海外文化的追隨,我們曾經(jīng)歷過追逐港臺娛樂圈、港臺文化的高潮,近年來則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文化熱,特別是西方時尚文化熱。并非不可以介紹這些東西,但令人擔心的是蜂擁而上。試看今天期刊市場上由歐美模特引領的時尚何等熾熱,這可能會堵塞文化上的自我開發(fā)、自我創(chuàng)新;另外,要清醒地看到,今天世界上存在的美國式文化的強制認同現(xiàn)象,要防止文化上喧賓奪主。追求文化創(chuàng)新精神,是文化類期刊永恒的主題,在進入21世紀之際更要敢于調(diào)整思路,順應時代自我更新、塑造自我新面貎。 重視以如何關心人類命運、改善人類生存環(huán)境、追求人類幸福為核心的人文精神,歷來是中外文化期刊發(fā)展的大趨勢。人文精神,是中外文化期刊不可缺少的“精氣神兒”。我們的文化刊物具有社會主義性質(zhì),就更應承擔捍衛(wèi)和發(fā)展起進步作用的人文精神的神圣職責。希望編輯們在處理稿件時,特別是重要稿件、重要欄目,都要追求一種精神境界和理念層次,也就是從人文精神的角度進行推敲、掂量,把握住它的思想內(nèi)涵后再酌情采用。 近些年來,時尚刊物流行,這是好事。時尚可以引導高雅優(yōu)美的生活方式,培育人們優(yōu)美的思想情操,但是,這種以引領生活方式為主的時尚刊物,如果不把握住時尚應該是體現(xiàn)一個人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xiàn)一個人開放的思維、鮮活的思想、獨有睿智,體現(xiàn)一個人極高的審美趣味和鑒賞品味,體現(xiàn)一個人卓異的人格魅力這個真諦,你所宣揚的時尚可能是形式的、浮躁的、造作的,甚至是有害的。我國文化一貫具有人文精神的悠久傳統(tǒng),我們今天的文化類期刊要把握這一優(yōu)勢,把自己的刊物辦成文化知識、文化情趣、文化時尚和人文精神相交融的文化結晶 。缺少了這種人文力量的刊物,即使可能活躍一時,但也是低俗的、淺薄的。 文化開發(fā)的任務還有很多,比如如何設定和塑造自己刊物獨有的文化性格,有性格才有魅力,特別是品牌刊物,千方百計地把自己塑造成與眾不同的“這一個”。應該看到, 要以我們的文化風格屹立在世界文化期刊之林,我們還有相當艱巨的要走。 (摘自新華文摘2001.1)1.第段“繡花枕頭”,它在文中比喻的是_刊物。(1分)2.第段中的“這是文化的末路”中的“這”是指_。(2分)3.第段中談到“對海外文化追隨”時,作者指出其危害是_;_。(4分)4.第段中作者希望“在處理稿件時”要把握“思想內(nèi)涵”后再酌情采用。從下文看,這“思想內(nèi)涵”具體內(nèi)容是_。(2分)5.全文主要談了文化綜合刊物開發(fā)的兩大問題,一是_問題;二是_問題。(4分)6.對全文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兩項是 ( )(2分) A.文化底蘊是文化綜合類期刊的生命。 B.流行的時尚刊物,可以引領生活方式的主流。 C.對西文時尚的文化熱不宜介紹。 D.缺少人文力量的刊物是低俗的、淺薄的。 E.品牌刊物的魅力體現(xiàn)在獨有的文化性格上。 F.文化期刊間的趨同、模仿,將會使期刊失掉自我。(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4分) 那些遙遠的讀書人 洪燭 坐飛機去長沙,然后乘車去湖南大學,在校門口,我讓出租車停下;明明知道離岳麓書院尚有一段距離,但還是選擇了步行。我下意識地聯(lián)想到那些古老的先行者,他們是搭乘怎樣的交通工具,帶著怎樣的心情,投奔這座藏在深山里的學府。是乘著牛車還是騎馬?至于出身貧寒的,遠足而來時,恐怕還要親自挑著裝書卷和鋪蓋卷的扁擔。據(jù)說南宋的朱熹千里迢迢自福建崇安來此講學,從四面八方趕來聽課的人不計其數(shù),馬匹將大門外池塘里的水都喝光了,留下了“飲馬池”的典故。是什么,在吸引著那些遙遠的讀書人,像撲火的燈蛾一樣云集而來?應該是夢想。是夢想在吸引著他們,來自世俗而又超越世俗。岳麓書院,一個凝聚了讀書人夢想的地方。 當我敲響岳麓書院的門環(huán),盡可能地想象自己是一千年前的讀書人一千年來,從這里走出過王夫之、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譚嗣同、梁啟超、黃遵憲、蔡鍔、陳天華他們從這里直接走進了史冊。 我在后花園里選擇一副石桌石凳坐下,觀望著周圍的風景,并陷入無序的遐想:若干年前,肯定有一撥又一撥讀書人,在這石凳上坐過,要么各自背誦經(jīng)史典籍,要么意氣風發(fā)地談論家事、國事于是我不僅聽見了風聲、雨聲,還聽見了若隱若現(xiàn)的讀書聲。如果說這是幻聽,也是最真實的幻聽了。讀書聲,毫無疑問是岳麓書院的主旋律。況且,岳麓書院的讀書聲,絕不僅僅是個體的嗓音,而是一個集體共同發(fā)出的可以超越時空的聲音。在這里,我從花香里聞到了書香,從風聲里聽見了讀書聲。我盡可能地沉浸于這在別處尋覓不到的儒雅氛圍里,呼吸著那些讀書人遺留下的空氣即使是一個人坐著,我似乎也并不孤獨。那些遙遠的讀書人,離我并不遙遠。他們的理想、信仰,說不定正遺傳在你我的身上。沒準我就是他們的影子 以前想起古代讀書人,頭腦中總出現(xiàn) 里落魄書生的形象:神情憂郁,身世漂泊,形單影只,離群索居。寄宿于一燈如豆的野店荒廟,只能靠夢見狐仙來慰藉一番走投無路的寂寥。蒲松齡本人就是如此。他屢試不中,被現(xiàn)實所拒絕,才拒絕現(xiàn)實,在空中樓閣里想入非非,以彌補或掩飾精神上的失落。 然而在岳麓書院,我看見了另一種和現(xiàn)實合拍的讀書人。他們胸懷遠志,充滿自信,對待自己和對待社會都非常清醒,一開始就抱準了“學以致用”的信條腳下呈現(xiàn)著一條金光大道。 我說不清自己更欣賞哪種讀書人應該說,讀書人都是懷著種種理想的。理想不能實現(xiàn),就會痛苦與失落。而書院不僅使這些敏感脆弱的心靈找到新的家,還為他們提供了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捷徑。“惟楚有才,于斯為盛”,荊楚之地之所以英才薈萃,湖湘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不能不說有岳麓書院的功。 自唐宋以來,岳麓書院的院長都叫做山長。這浪漫的稱謂,使書院帶有山林的意味。北宋時,岳麓書院就因當時的山長周式治學有方而聲名遐邇,真宗皇帝特意召見了周式,拜為國子監(jiān)主簿,把他留在京城講學做官;而周式堅辭不受,執(zhí)意要回岳麓山跟學生們在一起他真是一位很純粹的教書先生。 岳麓書院里的白泉軒,還曾記載著兩位大學者的友誼。那一年 ,應岳麓主教張栻的盛情相邀,朱熹遠道而來,兩人在此朝夕相處,促膝談心達三晝夜。他們談論的具體話題肯定多是一些做學問方面的事。那次朱熹在長沙停留了兩個月,與張栻會講岳麓,吸引了一千多位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聽眾,連講堂外面的院落都擠滿了人。至今在講堂正中高約l米的長方形講壇,還供奉著兩把空空的椅子,作為對著名的“朱張會講”的紀念。 我繞著這神圣的講壇轉了一圈,仿佛又看見那些消失了的讀書人。他們都從哪里來,又去了哪里?他們朗讀或辯論的聲音,又重新演變成窗外的風聲與雨聲。哦,講堂很大,世界很?。∧切┟婷蚕喾?、神情專注的讀書人,也許僅僅是世界的過客,可他們永遠都是岳麓書院里的主人。 作為一個當代的讀書人,我雖然是第一次拜訪岳麓書院,仍然有回家的感覺。是的,這里是讀書人的家啊。沒有家的讀書人是孤獨的。7.根據(jù)上下文內(nèi)容,第自然段橫線上應該填 。(1分)8.第段,作者離岳麓書院尚有一段距離,卻讓出租車停下“選擇了步行”的原因是: _。(2分) 9.第段,“我從花香里聞到了書香,從風聲里聽見了讀書聲”,這一句既描述了_ _之景,又描述_ _ _之景 。(2分)10.第段,“那些遙遠的讀書人,離我并不遙遠。”。請品味這句話的含義。(2分) _ _ 11.下列各項,分析理解正確的兩項是( ) ( )(4分)A.文中運用“飲馬池”的典故,表現(xiàn)了朱熹的道德文章,為當時讀書人所敬仰。B.這篇文章以“書”貫穿全文,作者的記敘、議論、抒情都圍繞著“書”展開。C.這是一篇典型的游記,作者記敘了自己拜訪岳麓書院的經(jīng)過,游蹤十分清楚。D.全文以第一人稱敘事、抒情,語言華麗,節(jié)奏明快,多處運用比喻修辭手法。 E.全文贊揚了古代先賢胸懷遠志,充滿自信,學以致用的讀書態(tài)度和精神風貌。 12.文末寫道“我雖然是第一次拜訪岳麓書院,仍然有回家的感覺”。請你分析“回家的感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答:_ _(三)填空:任選5空 (若多于5空,按前5個計分)(5分)13.(1) ,白露為霜。(2)請君莫奏前朝曲, 。(3)漫江碧透, 。(4)郁郁澗底松, 。(5) ,獨愴然而涕下。(6) ,欲辨已忘言。(7)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四)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盡頭, 大江東去水悠悠。 夕陽一片寒鴉外, 目斷東西四百州。 注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燕云:宋代曾設置燕山府路及云中府路,包括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地區(qū),簡稱燕云。四百州:即南宋統(tǒng)治下的行政區(qū)域,是約數(shù)而非實數(shù)。 14.從詩歌的體裁來看,這是一首 。(1分)15.下列各項,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 首句“北望燕云不盡頭”,寫出了作者茫茫之感,此次北去,前程渺渺,未知來日如何?B.“大江東去水悠悠” 以悠悠而逝的江水象征南宋王朝的一去不復返。C.“目斷東西四百州”,一個“斷”字,寫出了作者沉痛悲憤的心情。D. 四句詩只寫一個“望”字,一個“望”字道出了作者對故土的依戀之情。16.從情景的角度賞析劃線句。(3分) (五)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種樹郭橐駝傳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xiāng)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币蛏崞涿嘧灾^橐駝云。 其鄉(xiāng)曰豐樂鄉(xiāng),在長安西。駝業(yè)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yǎng)。視駝所種樹,或遷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yè)也。然吾居鄉(xiāng),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yè)者其亦有類乎?”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yǎng)樹,得養(yǎng)人術?!眰髌涫乱詾楣俳洹?7.本文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字 。(1分)18.加點字解釋:(4分)(1)名我固當( ) (2)字而幼孩( )(3)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 ) (4)長人者好煩其令( )19. 與“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句法結構相同的一項是( )(2分)A 村中少年好事者 B 邑有成名者 C有類橐駝者 D焚拜如前人20.本文把郭橐駝和“他植者”進行對比,闡述了郭橐駝的種樹之理,其種樹之理是 (用原文中的話回答);本文又把種樹和“官理”進行 (填一種寫作手法),得出“養(yǎng)人術”,“養(yǎng)人術”指: (3分)(六)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除怪洛陽有僧,房中罄子夜輒自鳴,僧以為怪,懼而成疾。求術士百方禁之,終不能已。紹夔素與僧善,適來問疾,僧俱以告。俄頃,輕擊齋鐘,罄復作聲。紹夔笑曰:“明日盛設饌,余當為除之。”僧雖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力置饌以待。紹夔食迄,出懷中錯,.鑢罄數(shù)處而去,其響遂絕。僧苦問其所以,紹夔云:“此罄與鐘律合,故擊彼此應?!鄙笙玻浼脖阌?。(選自隋唐嘉話) 【注釋】罄:一種打擊樂器。和尚用來作佛事。術士:有法術的人。齋鐘:寺廟里開飯的鐘。律合:指頻率相同。錯同“銼“,銼刀。鑢:銼磨。2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1)適來問疾( ) (2)冀其或效 ( ) (3)紹夔食迄( ) (4)其響遂絕 ( ) 22.句子翻譯(4分)(1)求術士百方禁之,終不能已。 (2)僧苦問其所以 23.與“ 乃力置饌以待”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 僧俱以告 B 木之性日以離矣 C 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D 思試之斗以覘之(七)、作文 (40分)24請以“美就在我身邊”為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語文試卷參考答案(一) (15分)1.外表裝璜漂亮,內(nèi)容質(zhì)量低下 2.刊物內(nèi)容相互抄襲,市場熱點考慮趨同 3.會堵塞文化上的自我開發(fā)、自我創(chuàng)新;會造成美式文化的喧賓奪主 4.深厚的文化底蘊,開放的思維、鮮活的思想、獨有睿智,極高的審美趣味和鑒賞品味,卓異的人格魅力 5.追求創(chuàng)新精神;捍衛(wèi)和發(fā)展人文精神 6.B C (二)(14分)7.聊齋志異 8.為了體會當年讀書人奔赴岳麓書院旅途的艱辛和向往的心情 9.既描述了眼前岳麓書院的幽雅環(huán)境;又描述了當年岳麓書院儒雅的讀書氛圍 10.岳麓書院讀書人雖然時空上離我很遙遠,但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