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章第二章 啤酒廢水處理構(gòu)筑物設計與計算啤酒廢水處理構(gòu)筑物設計與計算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格柵的設計計算格柵的設計計算 一一 設計說明設計說明 格柵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柵條或篩網(wǎng)制成 安裝在廢水渠道的進口處 用于截留 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浮物 主要對水泵起保護作用 另外可減輕后續(xù)構(gòu)筑物的處理負 荷 二 設計參數(shù)二 設計參數(shù) 取中格柵 柵條間隙 d 10mm 柵前水深 h 0 4m 格柵前渠道超高 h2 0 3m 過柵流速 v 0 6m s 安裝傾角 45 設計流量 Q 5000m3 d 0 058m3 s 三三 設計計算設計計算 H1 h h2 h1 h1 h H B1B1 1 B 1 5001000 2 H1 tg 三2 1 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一 柵條間隙數(shù) 一 柵條間隙數(shù) n n maxsinQa n bhv 0 058 sin45 0 01 0 4 0 6 20 32 取 n 21 條 式中 Q 設計流量 m3 s 格柵傾角 取 450 b 柵條間隙 取 0 01m h 柵前水深 取 0 4m v 過柵流速 取 0 6m s 二 柵槽總寬度 二 柵槽總寬度 B B 設計采用寬 10 mm 長 50 mm 迎水面為圓形的矩形柵條 即 s 0 01m B S n 1 b n 0 01 21 1 0 01 21 0 41 m 式中 S 格條寬度 取 0 01m n 格柵間隙數(shù) b 柵條間隙 取 0 01m 三 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 三 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 l l1 1 設進水渠道內(nèi)流速為 0 5m s 則進水渠道寬 B1 0 17m 漸寬部分展開角取為 20 1 a 則 l1 1 1 2 BB tga 0 41 0 17 2 tg20 0 32 式中 l1 進水渠道間寬部位的長度 m L2 格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位的長度 m B 柵槽總寬度 m B1 進水渠道寬度 m 進水渠展開角 度 1 a 四 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 四 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 l l2 2 l2 l1 2 0 32 2 0 16m 五 過柵水頭損失 五 過柵水頭損失 h h1 1 取 k 3 1 83 柵條斷面為半圓形的矩形 v 0 6m s ho S b 4 3 V 2 2 g sin 1 83 0 01 0 01 4 3 0 6 2 2 9 8 sin45 0 024 m h1 k h0 3 0 024 0 072 m 式中 h0 計算水頭損失 m h1 過格柵水頭損失 m k 系數(shù) 水頭損失增大倍數(shù) 形狀系數(shù) 與斷面形狀有關(guān) S 格柵條寬度 m b 柵條間隙 m v 過柵流速 m s 格柵傾角 度 六 柵槽總高度 六 柵槽總高度 H H 取柵前渠道超高 h2 0 3m 柵前槽高 H1 h h2 0 7m 則總高度 H h h1 h2 0 4 0 072 0 3 0 772 m 七 柵槽總長度 七 柵槽總長度 L L L l1 l2 0 5 1 0 1 45 H tg 0 32 0 16 0 5 1 0 0 7 45tg 2 68 m 式中 H1 格柵前槽高 H1 h h2 0 4 0 3 0 7 八 每日柵渣量 八 每日柵渣量 W W 取 W1 0 06m3 103m3 K2 1 0 則 W 1 2 86400 1000 Q W K 0 058 0 08 86400 1 5 1000 0 27 d 采用機械清渣 式中 Q 設計流量 m3 s W1 柵渣量 m3 103m3污水 取 0 1 0 01 粗格柵用小 值 細格柵用大值 中格柵用中值 取 0 08 K2 污水流量總變化系數(shù)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調(diào)節(jié)沉淀池的設計計算調(diào)節(jié)沉淀池的設計計算 一一 設計說明設計說明 啤酒廢水的水量和水質(zhì)隨時間的變化幅度較大 為了保證后續(xù)處理構(gòu)筑物或設 備的正常運行 需對廢水的水量和水質(zhì)進行調(diào)節(jié) 由于啤酒廢水中懸浮物 ss 濃度 較高 此調(diào)節(jié)池也兼具有沉淀池的作用 該池設計有沉淀池的泥斗 有足夠的水力 停留時間 保證后續(xù)處理構(gòu)筑物能連續(xù)運行 其均質(zhì)作用主要靠池側(cè)的沿程進水 使同時進入池的廢水轉(zhuǎn)變?yōu)榍昂蟪鏊?以達到與不同時序的廢水相混合的目的 二二 設計參數(shù)設計參數(shù) 水力停留時間 T 6h 設計流量 Q 5000m3 d 208m3 h 0 058m3 s 采用機械刮泥除渣 表 2 1 調(diào)節(jié)沉淀池進出水水質(zhì)指標 水質(zhì)指標CODBODSS 進水水質(zhì) mg l 20001010350 去除率 7750 出水水質(zhì) mg l 1860939 3175 三 設計計算三 設計計算 調(diào)節(jié)沉淀池的設計計算草圖見下圖 2 2 三2 2 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24000 三三 5500 25000 1000 8000500 一 一 池子尺寸池子尺寸 池子有效容積為 V QT 208 6 1248m3 取池子總高度 H 2 5m 其中超高 0 5m 有效水深 h 2m 則池面積 A V h 1248 2 624m3 池長取 L 35m 池寬取 B 20m 則池子總尺寸為 L B H 35 20 2 5 二 二 理論上每日的污泥量理論上每日的污泥量 W Q C0 C1 1000 1 0 97 式中 Q 設計流量 m3 d C0 進水懸浮物濃度 mg L C1 出水懸浮物濃度 mg L P0 污泥含水率 W 5000 350 175 1000 1000 1 0 97 29 2m3 d 三 污泥斗尺寸 三 污泥斗尺寸 取斗底尺寸為 500 500 污泥斗傾角取 60 則污泥斗的高度為 h2 5 0 2 tg60 8 3136m 污泥斗的容積 V2 h2 a12 a1a2 a22 1 3 8 3136 202 20 0 5 0 52 1 3 1136 88m3 V總 W 符合設計要求 采用機械泵吸泥 四 進水布置 四 進水布置 進水起端兩側(cè)設進水堰 堰長為池長 2 3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UASBUASB 反應器的設計計算反應器的設計計算 一一 設計說明設計說明 UASB 即上流式厭氧污泥床 集生物反應與沉淀于一體 是一種結(jié)構(gòu)緊湊 效 率高的厭氧反應器 它的污泥床內(nèi)生物量多 容積負荷率高 廢水在反應器內(nèi)的水力停留時間較短 因此所需池容大大縮小 設備簡單 運行方便 勿需設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裝置 不需充填填料 也不需 在反應區(qū)內(nèi)設機械攪拌裝置 造價相對較低 便于管理 且不存在堵塞問題 二二 設計參數(shù)設計參數(shù) 一 參數(shù)選取 一 參數(shù)選取 設計參數(shù)選取如下 容積負荷 Nv 6 0kgCOD m3 d 污泥產(chǎn)率 0 1kgMLSS kgCOD 產(chǎn)氣率 0 5m3 kgCOD 二 設計水質(zhì) 二 設計水質(zhì) 表 2 2 UASB 反應器進出水水質(zhì)指標 水質(zhì)指標CODBODSS 進水水質(zhì) mg l 1860939 3175 去除率 759087 出水水質(zhì) mg l 465 93 9322 75 三 設計水量 三 設計水量 Q 5000m3 d 208m3 h 0 058 m3 s 三 設計計算三 設計計算 一 反應器容積計算 一 反應器容積計算 UASB 有效容積 V有效 0 v QS N 式中 Q 設計流量 m3 s S0 進水 COD 含量 mg l Nv 容積負荷 kgCOD m3 d V有效 5000 1 860 6 0 1550m3 將 UASB 設計成圓形池子 布水均勻 處理效果好 取水力負荷 q 0 8 m3 m2 h 則 A 208 0 8 260m2 Q q h 1550 260 6 0m V A 采用 4 座相同的 UASB 反應器 則 A1 260 4 65 m2 4 A D 4 65 3 14 1 2 1 4A p 9 1m 取 D 9 5m 則實際橫截面積為 2 A D2 3 14 9 52 1 4 1 4 70 85m2 實際表面水力負荷為 q1 Q A 208 4 70 85 0 73 1 0 故符合設計要求 二 配水系統(tǒng)設計 二 配水系統(tǒng)設計 本系統(tǒng)設計為圓形布水器 每個 UASB 反應器設 36 個布水點 1 參數(shù) 每個池子流量 208 4 52 m3 h 2 設計計算 布水系統(tǒng)設計計算草圖見下圖 2 3 2300 4630 6940 UASB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2 3 圓環(huán)直徑計算 每個孔口服務面積為 a 1 97m2 2 1 36 4 Dp a 在 1 3m2之間 符合設計要求 可設 3 個圓環(huán) 最里面的圓環(huán)設 6 個孔口 中間設 12 個 最外圍設 18 個孔口 1 內(nèi)圈 6 個孔口設計 服務面積 6 1 97 11 82m2 1 S 折合為服務圓的直徑為 4 11 82 3 14 1 2 1 4S p 3 9m 用此直徑作一個虛圓 在該圓內(nèi)等分虛圓面積處設一實圓環(huán) 其上 布 6 個孔口 則圓的直徑計算如下 2 1 1 1 42 d S p 則 d1 1 2S p 2 11 82 3 14 1 2 2 7m 2 中圈 12 個孔口設計 服務面積 S2 12 1 97 23 64m2 折合成服務圓直徑為 12 4 SS p 4 11 82 23 64 3 14 1 2 6 72m 中間圓環(huán)直徑計算如下 1 4 6 722 d22 S2 1 2 則 d2 5 49m 3 外圈 18 個孔口設計 服務面積 S3 18 1 97 35 46m2 折合成服務圈直徑為 123 4 SSS p 9 50m 外圓環(huán)的直徑 d3計算如下 1 4 9 502 d32 S3 1 2 則 d3 8 23m 三 三 三相分離器設計三相分離器設計 三相分離器設計計算草圖見下圖 2 4 三2 4 UASB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E b1 F h4 b2 h2h5h1 HI D 50 A B b1 0 C h3 1 設計說明 三相分離器要具有氣 液 固三相分離的功能 三相分離器的設計主要包括沉淀區(qū) 回流縫 氣液分離器的設計 2 沉淀區(qū)的設計 三相分離器的沉淀區(qū)的設計同二次沉淀池的設計相同 主要是考慮沉淀區(qū) 的面積和水深 面積根據(jù)廢水量和表面負荷率決定 由于沉淀區(qū)的厭氧污泥及有機物還可以發(fā)生一定的生化反應產(chǎn)生少量氣體 這對固液分離不利 故設計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1 沉淀區(qū)水力表面負荷 1 0m h 2 沉淀器斜壁角度設為 50 使污泥不致積聚 盡快落入反應區(qū) 內(nèi) 3 進入沉淀區(qū)前 沉淀槽底逢隙的流速 2m h 4 總沉淀水深應大于 1 5m 5 水力停留時間介于 1 5 2h 如果以上條件均能滿足 則可達到良好的分離效果 沉淀器 集氣罩 斜壁傾角 50 沉淀區(qū)面積為 A 1 4 D2 1 4 3 14 9 52 70 85m2 表面水力負荷為 q Q A 208 4 70 85 0 73 1 0 符合設計要求 3 回流縫設計 取 h1 0 3m h2 0 5m h3 1 5m 如圖 2 4 所示 b1 h3 tg 式中 b1 下三角集氣罩底水平寬度 m 下三角集氣罩斜面的水平夾角 h3 下三角集氣罩的垂直高度 m b1 1 5 50tg 1 26m b2 9 5 2 1 26 6 98m 下三角集氣罩之間的污泥回流逢中混合液的上升流速 V1可用下 式計 算 V1 Q1 S1 式中 Q1 反應器中廢水流量 m3 h S1 下三角形集氣罩回流逢面積 m2 V1 208 4 3 14 6 982 4 1 36m h V1 2m h 符合設計要求 上下三角形集氣罩之間回流逢中流速 V2 可用下式計算 V2 Q1 S2 式中 Q1 反應器中廢水流量 m3 h S2 上三角形集氣罩回流逢之間面積 m2 取回流逢寬 CD 1 4m 上集氣罩下底寬 CF 7 8m 則 DH CD sin50 1 07 m DE 2DH CF 2 1 07 7 8 9 94m CF DE CD 2 2 S 39 0m2 則 V2 Q1 S2 208 4 39 0 1 33m h V1凈水的 故取 0 02g cm s 由斯托克斯工式可得氣體上升速度為 Vb 2 1 18 g g d r rr m 0 95 9 81 1 03 1 2 10 3 0 012 18 0 02 0 266cm s 9 58m h Va V2 1 33m h 則 9 58 1 33 7 20 2 18 0 64 3 41 b a V V BC AB 故滿足設計要求 b a V V BC AB 四 四 出水系統(tǒng)設計出水系統(tǒng)設計 采用鋸齒形出水槽 槽寬 0 2m 槽高 0 2m 五 五 排泥系統(tǒng)設計排泥系統(tǒng)設計 產(chǎn)泥量為 1860 0 75 0 1 5000 10 3 697 5 kgMLSS d 每日產(chǎn)泥量 697 5kgMLSS d 則每個 USAB 日產(chǎn)泥量 174 38kgMLSS d 可用 150mm 排泥管 每天排泥一次 六 六 理論上每日的污泥量理論上每日的污泥量 W Q C0 C1 1000 1 0 97 式中 Q 設計流量 m3 d C0 進水懸浮物濃度 mg L C1 出水懸浮物濃度 mg L P0 污泥含水率 W 5000 175 22 75 1000 1000 1 0 98 38 06m3 d 七 七 產(chǎn)氣量計算產(chǎn)氣量計算 每日產(chǎn)氣量 1860 0 75 0 5 5000 10 3 3487 5m3 d SBRSBR 反應器的設計計算反應器的設計計算 一 設計說明一 設計說明 經(jīng) UASB 處理后的廢水 COD 含量仍然很高 要達到排放標準 必須進一步處理 即采用好氧處理 SBR 結(jié)構(gòu)簡單 運行控制靈活 本設計采用 6 個 SBR 反應池 每 個池子的運行周期為 6h 二 設計參數(shù)二 設計參數(shù) 一 參數(shù)選取 一 參數(shù)選取 1 污泥負荷率 Ns 取值為 0 13kgBOD5 kgMLSS d 2 污泥濃度和 SVI 污泥濃度采用 3000 mgMLSS L SVI 取 100 3 反應周期 SBR 周期采用 T 6h 反應器一天內(nèi)周期數(shù) n 24 6 4 4 周期內(nèi)時間分配 反應池數(shù) N 6 進水時間 T N 6 6 1h 反應時間 3 0h 靜沉時間 1 0h 排水時間 0 5h 5 周期進水量 Q0 5000 6 24 6 208 3m3 s 24 QT N 二 設計水量水質(zhì) 二 設計水量水質(zhì) 設計水量為 Q 5000m3 d 208m3 h 0 058m3 s 設計水質(zhì)見下表 2 3 表 2 3 SBR 反應器進出水水質(zhì)指 水質(zhì)指 標 CODBODSSNH4 NTP 進水水質(zhì) mg l 46593 9322 75406 去除率 959565 出水水質(zhì) mg l 23 254 77 96 三 設計計算三 設計計算 一 反應池有效容積 一 反應池有效容積 V1 00 s nQ S XN 式中 n 反應器一天內(nèi)周期數(shù) Q0 周期進水量 m3 s S0 進水 BOD 含量 mg l X 污泥濃度 mgMLSS L Ns 污泥負荷率 V1 4 208 3 187 86 3000 0 13 401 3 m3 二 反應池最小水量 二 反應池最小水量 Vmin V1 Q0 401 3 208 3 193m3 三 反應池中污泥體積 三 反應池中污泥體積 Vx SVI MLSS V1 106 100 3000 401 3 106 120 39 m3 Vmin Vx 合格 四 校核周期進水量 四 校核周期進水量 周期進水量應滿足下式 Q0 1 MLSS MLSS 106 V 1 100 3000 106 401 3 280 91m3 而 Q0 208 3m3 280 91m3 故符合設計要求 五 確定單座反應池的尺寸 五 確定單座反應池的尺寸 SBR 有效水深取 5 0m 超高 0 5m 則 SBR 總高為 5 5m SBR 的面積為 401 3 5 80 26m2 設 SBR 的長 寬 2 1 則 SBR 的池寬為 6 5m 池長為 13m SBR 反應池的最低水位為 193 6 5 13 2 28m SBR 反應池污泥高度為 120 39 6 5 13 1 42m 2 28 1 42 0 86m 可見 SBR 最低水位與污泥位之間的距離為 0 86m 大于 0 5m 的緩沖層高度符 合設計要求 六 鼓風曝氣系統(tǒng) 六 鼓風曝氣系統(tǒng) 1 確定需氧量 O2 由公式 O2 a Q S0 Se b XvV 式中 a 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 過程的需氧率 kg Q 污水設計流量 m3 d S0 進水 BOD 含量 mg l Se 出水 BOD 含量 mg l b 微生物通過內(nèi)源代謝的自身氧化 過程的需氧率 kg Xv 單位曝氣池容積內(nèi)的揮發(fā)性懸浮 固體 MLVSS 量 kg m3 取 a 0 5 b 0 15 出水 Se 9 393mg L Xv f X 0 75 3000 2250mg L 2 25kg m3 V 6 6 401 3 2407 8m3 1 V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 O2 0 5 5000 187 86 9 393 1000 0 15 2 25 2407 8 1258 8kg O2 d 供氧速率為 R O2 24 1258 8 24 52 45 kg O2 h 2 供氣量的計算 采用 SX 1 型曝氣器 曝氣口安裝在距池底 0 3m 高處 淹沒深度為 4 7m 計算溫度取 25 該曝氣器的性能參數(shù)為 Ea 8 Ep 2 kgO2 kWh 服務面積 1 3m2 供氧能力 20 25m3 h 個 查表知氧在水中飽和容解度為 Cs 20 9 17mg L Cs 25 8 38mg L 擴散器出口處絕對壓力為 b P 9 8 103 H 0 P 1 013 105 9 8 103 4 7 1 47 105pa 空氣離開反應池時氧的百分比為 21 1 7921 1 A t A E O E 21 10 08 7921 10 08 19 65 反應池中容解氧的飽和度為 Csb 25 Cs 25 Pb 2 026 105 Ot 42 8 38 1 47 105 2 026 105 19 65 42 10 0mg L Csb 20 Cs 20 Pb 2 026 105 Ot 42 9 17 Pb 2 026 105 Ot 42 10 9mg L 取 0 85 0 95 C 2 1 20 時 脫氧清水的充氧量為 R0 RCsb 20 a brCsb 25 C 1 24 25 20 28 86 10 9 0 85 0 95 10 0 2 1 245 43 8 kg O2 h 供氣量為 Gs R0 0 3Ea 43 8 0 3 0 08 1826m3 h 30 43m3 min 3 布氣系統(tǒng)的計算 反應池的平面面積為 6 5 13 0 6 507m2 每個擴散器的服務面積取 1 7m2 則需 507 1 7 299 個 取 299 個擴散器 每個池子需 50 個 布氣系統(tǒng)設計如下圖 2 5 三2 5 SBR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4 空氣管路系統(tǒng)計算 按 SBR 的平面圖 布置空氣管道 在相鄰的兩個 SBR 池的隔墻上設一 根干管 共五根干管 在每根干管上設 5 對配氣豎管 共 10 條配氣豎管 則每根配氣豎管的供氣量為 3 1826 365 2 5 mh 本設計每個 SBR 池內(nèi)有 50 個空氣擴散器 則每個空氣擴散器的配氣量為 3 1826 36 52 50 mh 選擇一條從鼓風機房開始的最遠最長管路作為計算管路 在空氣流量變 化處設計算節(jié)點 空氣管道內(nèi)的空氣流速的選定為 干支管為 10 15m s 通向空氣擴散器的豎管 小支管為 4 5m s 空氣干管和支管以及配氣豎管的管徑 根據(jù)通過的空氣量和相應的流 確定 空氣管路的局部阻力損失 根據(jù)配件類型按下式 Lo 55 5KD12 式中 管道的當量長度 m 0 l D 管徑 m K 長度換算系數(shù) 按管件類型不同確定 折算成當量長度損失 并計算出管道的計算長度 m 0 l 0 ll 空氣管路的沿程阻力損失 根據(jù)空氣管的管徑 D mm 空氣量 m3 min 計算溫度 和曝氣池水深 得空氣管道系統(tǒng)的總壓力損失為 12 hhS 96 21 9 8 0 943 kpa 空氣擴散器的壓力損失為 5 0kpa 則總壓力損失為 0 943 5 0 5 943 kpa 為安全起 設計取值為 9 8kpa 則空壓機所需壓力 p 5 0 3 9 8 103 9 8 103 56 kpa 又 Gs 37 64m3 min 由此條件可選擇羅茨 RME 20 型鼓風機 轉(zhuǎn)速 1170r min 配套電機功率為 75kw 七 理論上每日的污泥量 七 理論上每日的污泥量 W Q C0 C1 1000 1 0 97 式中 Q 設計流量 m3 d C0 進水懸浮物濃度 mg L C1 出水懸浮物濃度 mg L P0 污泥含水率 W 5000 22 75 7 96 1000 1000 1 0 98 3 7m3 d 八 污泥產(chǎn)量計算 八 污泥產(chǎn)量計算 選取 a 0 6 b 0 075 則污泥產(chǎn)量為 x aQSr bVXv 0 6 5000 187 86 9 393 1000 0 075 2407 8 2 25 129kgMLVSS d 第三章第三章 污泥部分各處理構(gòu)筑物設計與計算污泥部分各處理構(gòu)筑物設計與計算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重力濃縮池的設計計算重力濃縮池的設計計算 一 設計說明一 設計說明 為方便污泥的后續(xù)處理機械脫水 減小機械脫水中污泥的混凝劑用量以及機械 脫水設備的容量 需對污泥進行濃縮處理 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本設計采用間歇式重力濃縮池 運行時 應先排除濃縮池中的上清液 騰出池 容 再投入待濃縮的污泥 為此應在濃縮池深度方向的不同高度上設上清液排除管 二 設計參數(shù)二 設計參數(shù) 一 設計泥量 一 設計泥量 啤酒廢水處理過程產(chǎn)生的污泥來自以下幾部分 1 調(diào)節(jié)池 Q1 29 2m3 d 含水率 97 2 UASB 反應器 Q2 38 06m3 d 含水率 98 3 SBR 反應器 Q3 3 7m3 d 含水率 98 總污泥量為 Q Q1 Q2 Q3 70 96 m3 d 平均含水率為 97 29 2 70 96 98 38 06 70 96 98 3 7 70 96 97 6 二 參數(shù)選取 二 參數(shù)選取 固體負荷 固體通量 M 一般為 10 35kg m3d 取 M 30 kg m3d 1 25kg m3h 濃縮時間取 T 24h 設計污泥量 Q 71m3 d 濃縮后污泥含水率為 96 濃縮后污泥體積 V1 100 97 6 100 96 71 42 6m3 d 三 設計計算三 設計計算 一 一 池子邊長池子邊長 根據(jù)要求 濃縮池的設計橫斷面面積應滿足 A Qc M 式中 Q 入流污泥量 m3 d M 固體通量 kg m3 d C 入流固體濃度 kg m3 入流固體濃度 C 的計算如下 123 123 WWW C QQQ 1000 1 97 876kg d 1 W 1 Q 1000 1 98 761 2kg d 3 W 3 Q 1000 1 98 74kg d 4 W 4 Q 那么 Qc 1711 2kg d 71 3kg h 1 W 2 W 3 W C 1711 2 71 24 1 kg m3 濃縮后污泥濃度為 1 C 1711 2 42 6 40 2kg m3 濃縮池的橫斷面積為 A Qc M 71 24 1 30 57 04m2 設計三座正方形濃縮池 則每座邊長為 B 7 6m 取 B 7 6m 則實際面積 A 7 6 7 6 57 76m2 二 池子高度 二 池子高度 停留時間 取 HRT 24h 則有效高度 1 3m 取 1 5m 2 h 2 h 超高 取 0 5m 1 h 緩沖區(qū)高 取 0 5m 3 h 池壁高 2 5m 1 H 1 h 2 h 3 h 三 污泥斗 三 污泥斗 污泥斗下錐體邊長取 0 5m 高度取 7m 四 總高度 四 總高度 H 2 5 7 9 5m 設計計算草圖見下圖 3 1 25007000 500 三3 1 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機械脫水間的設計計算機械脫水間的設計計算 一 設計說明一 設計說明 污泥經(jīng)濃縮后 尚有 96 的含水率 體積仍很大 為了綜合利用和最終處置 需對污泥作脫水處理 擬采用帶式壓濾機使污泥脫水 它有如下脫水特點 1 濾帶能夠回轉(zhuǎn) 脫水效率高 2 噪聲小 能源節(jié)省 3 附屬設備少 維修方便 但必須正確使用有機高分子 混凝劑 形成大而強度高的絮凝 帶式過濾脫水工藝流程見下圖 3 2 三三三 三三三三三 三三三 三三三 三三 三三三 三三 三三三 三三三 三三三三三 三三三 三三 三3 2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二 設計參數(shù)二 設計參數(shù) 設計泥量 Q 42 6 m3 d 含水率為 96 三 設計計算三 設計計算 據(jù)設計泥量帶式壓濾機采用 PFM 1000 型 帶寬 1m 主機功率 1 5kw 處理后的 污泥含水率為 75 80 處理能力為 7 8 m3 h 按每天工作 8 小時設計 外形尺寸 長 寬 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鐵路勞動安全培訓
- 安全生產(chǎn)的核心要素
- 塑料廠消防應急預案
- 企業(yè)提取安全生產(chǎn)費用應當怎么核算
- 闖紅燈的交通事故
- 山東省沂源縣二中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內(nèi)蒙古烏拉特前旗第一中學物理高一第二學期期末調(diào)研試題含解析
- 2025年重慶市南川三校聯(lián)盟物理高二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2025年高二物理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2025年新疆高一物理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中小學暑假安全教育主題家長會 課件
- 2025年佛山市南海區(qū)圖書館招聘題庫帶答案分析
- 甲狀腺相關(guān)性眼病的診治進展課件
- 小升初易錯成語總結(jié)
- 郵輪基礎(chǔ)英語PPT全套教學課件
- 初一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題及答案
- GMP質(zhì)量管理體系文件 玻璃器皿檢定規(guī)程
- 三年級英語閱讀理解(打印)
- GB/T 4169.19-2006塑料注射模零件第19部分:澆口套
- GB/T 31586.1-2015防護涂料體系對鋼結(jié)構(gòu)的防腐蝕保護涂層附著力/內(nèi)聚力(破壞強度)的評定和驗收準則第1部分:拉開法試驗
- 領(lǐng)導干部的決策力與執(zhí)行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