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工鋼筋混凝土課程設計單向板肋形樓蓋設計任務書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水利學院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形樓蓋課程設計任務書一、設計目的l、了解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一般程序和內容;2、了解單向板肋梁樓蓋的荷載傳遞途徑及計算簡圖;3、熟悉彈性理論的設計方法;4、了解內力包絡圖及材料圖的繪制方法;5、掌握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的表達方式。二、設計資料l、結構形式某建筑為內框架承重體系的多層磚混結構,采用整體式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結構平面布置圖如圖1-1所示。外墻為370mm厚磚砌體,內框架為400X400mm鋼筋混凝土柱。圖示范圍內不考慮樓梯間。2、樓面構造30mm厚水磨石地面(10mm厚面層,20mm厚水泥砂漿打底),板底有15mm厚石灰砂漿抹灰?,F(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3、荷載永久荷載:包括梁、樓板及構造層自重。鋼筋混凝土容重為25kN/m3,水泥砂漿容重20 kN/m3,石灰砂漿容重17 kN/m3,水磨石地面容重0.65 kN/m2??勺兒奢d: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X kN/m2。(取值見下表)4、材料混凝土:C25鋼 筋:板 HPB235級梁 主筋HRB335級,箍筋HPB235級三、設計內容l、結構布置確定柱網(wǎng)尺寸,布置主次梁,選擇構件截面尺寸,繪制樓蓋結構平面布置圖。2、梁板的設計1) 板的設計按塑性方法計算主梁的內力,進行板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繪制板的配筋圖。2) 次梁設計按塑性方法計算主梁的內力,計算次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載力,繪制次梁的配筋圖。3)主梁設計按彈性方法計算主梁的內力,繪制主梁的彎矩、剪力包絡圖,根據(jù)包絡圖計算主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載力,并繪制主梁的抵抗彎矩圖及配筋圖。3、繪制結構施工圖繪制樓蓋結構平面布置圖,板配筋布置圖及主梁、次梁配筋詳圖,主梁的抵抗彎矩圖,并作鋼筋明細表,最后完成樓蓋施工圖兩張。四、基本要求:1、完成結構計算書一份。要求內容完整,書寫整齊,計算成果盡量表格化,并裝訂成冊。2、樓蓋施工圖采用2號圖紙。要求內容完整,比例適當,表達規(guī)范,圖面整潔跨度a、活荷載取值表學號尾數(shù)0123456789a5700570060006000630063006600660069006900X33.533.533.533.533.5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形樓蓋課程設計指導書一、基本思路設計中要掌握受彎構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載力計算,熟悉肋梁樓蓋結構布置要點;掌握連續(xù)梁、板的設計方法,荷載取值及內力計算;熟悉彎矩包絡圖、抵抗彎矩圖的繪制方法;掌握梁、板配筋的構造要求;同時要熟悉計算中的各項規(guī)定。二、設計步驟及方法(一)、 結構平面布置及構件尺寸選擇1、柱網(wǎng)和梁格布置應力求協(xié)調,整齊劃一,以簡化設計、方便施工;但必須與建筑設計協(xié)調統(tǒng)一,滿足建筑使用上的要求,并盡量做到經(jīng)濟合理。板、梁的合理跨度為:單向板為1.72.7米;次梁為4.06.0米;主梁為5.08.0米,同時宜為板跨的3倍。2、板和梁盡可能布置成等跨,如不易保證,可將中間各跨布置成等跨,而兩邊跨可布置稍小些,但跨度相差不宜超過l0。3、板厚和梁高一般按剛度要求初步估算,再根據(jù)荷載大小及構造要求初步確定,初步確定的尺寸必須經(jīng)過正截面、斜截面承載力的計算并滿足要求。根據(jù)剛度要求,并應考慮建筑模數(shù):板厚:h80mm,且(1/351/40) L次梁:h(1/121/18) L,b(1/2 l/3)h主梁:h(1/81/14) L,b(1/21/3)h。(二)、單向板的設計l、荷載計算對單向板取lm單位寬板帶進行設計,計算每米寬板帶沿板跨度的均布活荷載設計值和恒載設計值(板自重、面層及板底粉刷重)。2、計算簡圖單向板的跨數(shù)如多于5跨,且各跨跨度相等(或相差10),可簡化為5跨等跨連續(xù)板進行計算。其計算跨度的取值為:邊 跨:L0lLnlh2中間跨:L0Ln3、內力計算、 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5跨等跨連續(xù)梁的設計彎矩計算公式計算各跨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的最大彎矩。、 當各跨計算跨度相差不超過l0時,可按等跨計算。但應注意:求支座彎矩時,L0取相鄰兩計算跨度的較大值;求跨中彎矩時,L0取本跨的計算跨度。4、配筋計算、 建議采用表格方式進行計算。5、選配鋼筋及繪制板的配筋圖、 受力鋼筋同一板內鋼筋直徑不宜超過兩種,且至少相差2mm;板中受力鋼筋直徑d宜選用612 mm,間距s在70200mm之間。選筋時,相鄰兩跨跨中和支座受力鋼筋的間距必須相等或成倍數(shù)關系。為便于施工時架立,支座負鋼筋直徑不宜太細。板受力鋼筋的切斷、彎起位置如圖1.2示。、 構造鋼筋分布鋼筋其間距不應大于250mm,放在受力鋼筋內側;嵌入墻內及板面附加鋼筋要求板上部鋼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直徑不應小于8mm,其伸出墻邊長度不應小于L1/7(L1為單向板跨度);對兩邊均嵌固在墻內的板角部分,應雙向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其伸出墻邊長度不應小于L1/4。垂直于主梁梁肋的板面附加鋼筋,沿主梁梁肋方向間距不應大于200mm,直徑不應小于8mm,伸入板中的長度從肋邊算起每邊不應小于L0/4(L0為板計算跨度)。(三)、次梁設計l、荷載計算次梁承受寬度等于次梁間距的板帶傳來的恒載和活載,以及次梁的自重和粉刷層重量。2、計算簡圖根據(jù)結構平面布置次梁的跨數(shù)多于五跨時,可簡化成五跨等跨(跨度相差l0)連續(xù)梁進行計算,其邊跨L11.025Ln1Ln+a2(a為梁的支承長度)。3、內力計算用公式和分別計算各跨中截面和各支座截面的彎矩、剪力。求支座彎矩時,L0取相鄰兩計算跨度的較大值;求各跨跨中彎矩時,L0取各跨的計算跨度。4、正截面配筋計算、 跨中截面應按T形截面設計,T形截面的翼緣計算寬度的取值應按教材中相應表格取值確定。支座截面應按矩形截面設計。、 計算過程宜采用表格方式進行。、選配鋼筋:縱筋直徑用1025mm最大不宜超過28mm;同一梁內縱筋不宜超過兩種,直徑至少相差2mm,不大于4mm;每排宜用34根;根據(jù)計算出的縱筋截面面積,一般先選跨中正彎矩鋼筋,而支座負彎矩鋼筋可由兩邊跨中一部分鋼筋彎起,如不足,再另加直筋。5、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為施工方便,建議沿梁全長采用相同直徑及間距的箍筋,取支座最大剪力值進行計算。、 也可根據(jù)各支座不同的剪力值計算各跨的箍筋用量,但同一跨度內宜采用相同直徑及間距的箍筋。6、繪制次梁配筋草圖、 根據(jù)規(guī)定:當次梁相鄰跨度相差不超過20,且均布活荷載與均布恒荷載設計值之比p/g3時,縱筋的切斷與彎起可直接按構造要求確定。否則應按彎矩包絡圖確定。 、跨中正彎矩鋼筋至少要有兩根伸入支座并放在兩邊角上;支座上另加的直鋼筋應放在上面一排,并宜先放在上排角上,兼做箍筋的架立筋。、 架立筋的選用應符合構造規(guī)定。(四)、主梁的設計1、荷載計算根據(jù)結構平面布置圖,主梁承受的荷載是通過次梁以集中荷載的方式傳來的,而主梁的自重是均布荷載為了計算方便,將主梁自重簡化成集中荷載,作用于主、次梁相交處。、 恒載G:為次梁傳來的恒載和主梁自重(主梁每米的自重乘上次梁間距轉化成集中荷載)以及主梁梁側的抹灰重。、 活載Q:為作用在次梁上每米的活載乘以次梁跨度化成的集中荷載。2、計算簡圖按等跨度連續(xù)梁計算,其計算跨度的取值為: 邊跨:L01Ln1+b/2a/2b/21.025Ln1;中跨:L0L0b(即取支座中心線間的距離)。3、內力計算(按彈性理論計算)、 彎矩計算公式:M(K1GK2Q)L0;剪力計算公式:V K3GK4Q。求支座M時,取相鄰兩跨計算跨度的平均值;計算跨中M時,取本跨的計算跨度。、 繪制主梁彎矩和剪力包絡圖:將各種最不利荷載作用下所得的彎矩圖(剪力圖)以同一比例繪制在同一圖上,其外包線就是彎矩(剪力)包絡圖。包絡圖表示梁的各截面可能產(chǎn)生的最大及最小彎矩(剪力)值。4、正截面的配筋計算、 跨中截面應按T形截面設計;支座截面應按矩形截面設計。注意:在計算主梁支座鋼筋時,其截面有效高度h0應較一般取值減小。單排筋時h0h(5560)mm;雙排筋時h0h (8090)mm。、求支座鋼筋時支座計算M應修正至支座邊緣,即按公式 計算。、 配筋計算應采用表格方式進行。、配跨中支座鋼筋的方法同次梁。但應注意受力筋的切斷與彎起必須根據(jù)抵抗彎矩圖確定,彎起筋應在此鋼筋的充分利用點以外大于h0/2的地方起彎,支座處鋼筋的切斷應在此鋼筋的不需要點(即理論切斷點)以外要求的延伸長度處。5、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可只配箍筋抗剪。、 當剪力較大且縱向受力筋多于兩根時,可利用靠近支座處對抵抗彎矩不需要的縱向鋼筋彎起,承擔一部分剪力,但梁兩側的下部縱向受力筋不得彎起,且必須滿足第一排彎筋的上彎點距支座邊緣的距離SSmax ,同時距充分利用點(即支座邊緣)的距離ah0/2。若兩條要求發(fā)生沖突,可先滿足斜截面抗彎,而斜截面抗剪要求可用加鴨筋的方法來解決。 6、附加箍筋計算 在主次梁相交處(不包括支座截面),應在3b2h1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金融租賃薪酬管理辦法
- 金融詐騙現(xiàn)場管理辦法
- 新疆教師外聘管理辦法
- 公積金購買比例管理辦法
- 烏海市清潔能源管理辦法
- 2025屆浙江省溫州九校高二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廣西玉林市福綿高級中學物理高一下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學創(chuàng)新班物理高二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鑄造車間創(chuàng)新管理辦法
- 銀行預留簽章管理辦法
- 單位委托存檔人員聘用期內情況表
- 部編級下冊期末語文集體備課表
- 2022北京冬奧會舉辦宣傳15課件
- 土壤分析技術規(guī)范(第二版)
- 城市園林綠化養(yǎng)護管理質量要求
- 四風問題整改臺賬
- 2012 EAPC 阿片類藥物治療癌痛指南
- DB41∕T 2202-2021 水利工程白蟻防治項目驗收技術規(guī)程
- 模板10KV架空雙回線路安裝竣工資料
- 施工現(xiàn)場臨水臨電標準化圖冊
- 鋼化爐操作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