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語文教案(表格).doc_第1頁
人教版四上語文教案(表格).doc_第2頁
人教版四上語文教案(表格).doc_第3頁
人教版四上語文教案(表格).doc_第4頁
人教版四上語文教案(表格).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生命課堂”教案設計 語 文YUWEN 四年級 上冊 歇臺子小學四年級全體語文老師編寫目 錄組別(單元)課 題頁 碼設計者一單元1、觀潮鄧刃2、雅魯藏布大峽谷3、鳥的天堂4、火燒云語文園地一二單元5、古詩兩首6、爬山虎的腳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羅佳語文園地二三單元9、巨人的花園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樹12、小木偶的故事語文園地三四單元13、白鵝14、白公鵝王小平15、貓16、母雞語文園地四五單元17、長城18、頤和園19、秦兵馬俑語文園地五六單元20、古詩兩首魯玉娥21、搭石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23、卡羅納24、給予是快樂的語文園地六七單元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27、烏塔李聯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語文園地七八單元29、呼風喚雨的世紀30、電腦住宅31、飛向藍天的恐龍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語文園地八 第一單元課題1、 觀潮 課型精讀課時分配2 教學目標知識1、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力1、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怎樣積累材料。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逐漸”“恢復”造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和雄奇,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第一課時)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或從電影、電影中可能看到過海潮,但是,你們看到過江潮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觀看江潮的課文觀潮?;佣?、引導初讀課文。提出要求: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邊讀邊想象“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景象,嘗試給課文分段。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三、檢查交流。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2、哪部分是寫潮來前的景象?哪部分寫潮過后的景象?3、因此,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段?為什么這樣分?四、講讀課文。(一)讀第一段。1、齊讀第一段,問: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觀哪兒的潮?2、這一段是從哪些方面來寫錢塘江大潮的?(二)講讀第二段。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人們是在什么地方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江潮還沒來,作者看到了什么?2、默讀第二段,思考:潮來前江面是什么樣子的?人們的心情怎么樣?并動手畫句子。3、指名讀句子。4、“人山人?!闭f明什么?“等著、盼著”說明人們心情怎樣?(三)講讀第三段。1、學生自學。2、交流討論。(1)課文是怎樣描寫江潮聲音的?想象一下悶雷什么時候響起來?江潮到近前時,聲音是怎樣的?(2)指導朗讀。(3)師生評議,加深理解。(4)指名讀描寫江潮形狀的句子。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條白線”?理解詞語“橫貫”?!爸灰姲桌朔瓭L,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這句話把江潮比作什么?兩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這句話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蕩蕩”說明什么?(5)指導朗讀。(四)講讀第四段。1、大潮來的時候是這樣的,潮過后是什么樣子的?齊讀最后一段,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講了什么?2、交流討論。發(fā)展思考: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第二課時)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一、復習舊知。二、補充介紹錢塘江大潮?;尤W習課文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1、觀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這種觀察方法體現了大潮本身發(fā)展變化的特點。2、大潮到來的時候有哪兩個方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文主要抓住潮水發(fā)展變化的特點,是從聲音和形狀兩個方面體現的。四、鞏固生字新詞。五、課堂練習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把描寫潮來時聲音和形狀的句子抄寫下來。3、練習背誦第三段。發(fā)展布置作業(yè):熟練地背誦第三、四自然段。板書設計聲形潮來前平靜悶雷滾動一條白線11觀潮潮來時越來越響橫貫江面山崩地裂白色城墻潮過后風號浪吼漫天卷地恢復平靜水漲船高教學反思 課題 2*雅魯藏布大峽谷 課型略讀課時分配1 教學目標知識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自然生態(tài)情況,感受大峽谷的壯麗奇異之美。能力根據提綱把握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語言。指導學生自讀自悟,與想象、資料相結合,體會課文描寫的壯麗景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進而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觀潮一課向我們呈現了一種壯麗的美,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雅魯藏布大峽谷,看看那里是怎樣一道風景線?;佣⒊踝x,感知全文1出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圖片,感受它的美、險、奇。2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加字。3抽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4說一說,聽了、讀了課文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介紹,你覺得哪個詞最能體現它的特點?再讀讀課文,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字?梳理歸納出“壯麗”“奇異”5默讀全文,找一找課文哪個自然段的內容在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哪些段落在寫它的奇異。壯麗(2自然段)奇異(3-4自然段)三、再讀,感悟全文1齊讀2自然段,讀一讀,哪些句子最能說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美。海拔:3000米長5044米平均深從這些數字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觀。這種方法叫列數字。2除了列數字外,作者還運用了做比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兒? “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一爭高下”(齊讀)通過對比你發(fā)現了什么。你想說什么嗎?3指導朗讀,強調氣勢。4齊讀3-4自然段,找一找,你認為哪些現象最能體現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奇異。奇異:山異(熱帶雨林、冰川)水異(涓涓細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樣性5指導朗讀:6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fā)現,是意味著什么呢?齊讀5自然段。為什么說它是上個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資料,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歷史意義。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發(fā)展進一步深入了解雅魯藏布峽谷。板書設計2*雅魯藏布大峽谷奇異:山異 (熱帶雨林、冰川)水異(涓涓細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樣性 教學反思課題 3、鳥的天堂 課型精讀課時分配2 教學目標知識1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陸續(xù)”、“應接不暇”造句。能力1.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2、背誦課文第7、8自然段。3、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第一課時)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課題導入,激發(fā)興趣。1 1齊讀課題??吹竭@個題目,你有什么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fā)揮學生想象。)2 2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3 3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都長出許多氣根,從樹枝上倒掛下來,鉆進土里,過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干來。這樣不斷生長,它已長成了榕樹林,占地達16畝。被當地人稱為“神樹”?!疤焯弥械臉穲@”。又因為上面棲息著許多鳥,被人們稱為“鳥的天堂”。)4 4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互動一、自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1 1指名讀文,讀準字音。2 2投影出示練習: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3 3自學生字,掌握字形。 重點指導:梢:形聲字,與“稍、捎”區(qū)分。暇:左邊是“日”,注意與“瑕”區(qū)分。4 4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解決。燦爛:光彩鮮明耀眼。陸續(xù):前前后后,時斷時續(xù)。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留戀:舍不得離開。不可計數: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量很多。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過來。暇:空間。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二、理清文章的脈絡。1 1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 2匯報交流。學生甲: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學生乙:課文59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情景,1013自然段寫的是第二次經過時所見到的情景。3 3理清課文的脈絡。(1) (1)作者是按游覽的順序寫的??梢苑譃閹讉€部分?(2) (2)學生匯報: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4)作者和朋友劃船出去游玩。(59)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1013)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三、分小組合作讀課文。發(fā)展背誦7、8自然段。板書設計鳥的天堂大榕樹 鳥(第二課時)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一、整體感知1 1導入:請同學們先聽一段樂曲,聽后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鳥朝鳳錄音帶。鳥很多,鳥的天堂板書。)2 2這節(jié)課,我們就和巴金爺爺一起去廣東新會縣天馬河上一個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爺爺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學生接:大榕樹),第二次看到的是(學生接:鳥)3 3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么感受?鳥兒又給你什么感受?(榕樹大、茂盛;鳥多、歡快)互動二、重點感悟。體會榕樹的奇特美和群鳥紛飛時的壯觀景象。(一) (一)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部分,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體會后放出聲音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用朗讀的形式加以匯報。(二) (二)匯報交流。大榕樹:1 1大學生甲: 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1) (1)匯報讀,其他同學聽讀:哪兒讀得好?為什么?你聽出了什么?從哪兒聽出來的?(從不可計數體會出枝干數目很多,說明樹很大。)(2) (2)重點體會“真”字。兩個“真”有什么不同呢?聽老師讀,體會一下。出示投影:學生體會出:第一個“真”意思是本來的,實際的。第二個“真”指的是確確實實。應讀出驚嘆的語氣。學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3) (3)重點體會“又”字。指樹根很多。出示圖片:誰來指一指哪些是氣根?(體會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獨木成林的景觀。)學生丙: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4) (4)體會“臥”字。(樹占地面積大。)(5) (5)這株大榕樹占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了這方面的資料?(學生答:一萬多平方米。)(6) (6)課下大家丈量了操場和教室的面積,大家計算一下:合幾個操場?幾個教室?(結合具體情況請學生作答。)(7) (7)經過換算,你有什么感受?(簡直太大了。)2 2茂盛。指名讀句,談體會。學生甲: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不留一點縫隙,說明樹葉多。)(1) (1)重點體會“推”。請同學們演示,說明葉多而密。學生乙:地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2) (2)重點體會“顫動”。同學演示,體現微微地動態(tài)。(從中我們體會到榕樹的生命力非常茂盛。)學生丙:從對大榕樹特點的描述中,我們看出作者不禁在內心深處發(fā)出感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3 3看錄像:榕樹的大與茂盛。4 4請學生反復朗讀這部分內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受。5 5請學生畫板畫,體現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鳥1 1播放課件錄相:“群鳥紛飛”的場面。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這部分的動態(tài)美的描寫。2 2導語,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盡情地感受這部分所描繪的美。3 3再次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中能夠體會出這里的鳥兒多?4 4學生匯報。我們繼續(xù)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兩個“到處”說明鳥很多。)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應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說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起來。在課文里是說鳥太多了,眼睛看不過來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說明鳥的姿態(tài)很多,種類也很多。)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體會到鳥兒很歡快,快樂地叫著。)5 5教師借機指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那么,請大家想象一下,樹上還有什么姿態(tài)的鳥呢?(學生發(fā)散想象。)6 6看到這么一棵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又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呢?學生齊讀(投影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7 7教師追問:(1) (1)從這句話中,你發(fā)現了什么?(第一個鳥的天堂有引號,而第二個則沒有。)(2) (2)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有什么不同的含義嗎?(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這棵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鳥的天堂。鳥兒在這里棲息繁衍,過著幸福的生活。)8 8配上歡快的音樂,把美術課上畫的小鳥,“放飛”到大榕樹上。9 9再讀課文這一部分,體會熱鬧歡快的場面。三、了解榕樹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1 1什么原因使這棵大榕樹成為了“鳥的天堂”呢?2 2學生根據查找的課外資料或其它知識加以介紹分析。3 3小結:榕樹的枝繁葉茂為鳥類提供了生存空間、食物、水分,當地的居民愛鳥、護鳥,同時鳥的糞便成為榕樹生長的有機養(yǎng)料。使這棵榕樹長得愈加的繁茂。發(fā)展四、思維拓展,深化主題。1 1播放“鳥的天堂”的完整課件。2 2出示思考題:請你以導游或小鳥兒的身份,向游人介紹這里的景象。介紹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如寫導游詞、寫詩,順溜。3 3學生分頭準備。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匯報交流。教學反思課題 4*火燒云 課型略讀課時分配1 教學目標知識1、學會生字新詞。2、初步了解蕭紅及她的呼蘭河傳。能力學習作者抓住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學習積累作文素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多姿多彩。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yǎng)想象能力。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誰知道,火燒云指的是怎樣的云呢?老師帶來了火燒云的投影片,請大家看一看。誰來說說,火燒云是怎樣的。書上有一句話描寫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來嗎?互動二、自讀課文,理清順序。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描寫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話。找得快的同學,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火燒云的?(劃出表示描寫順序的詞語)小結:作者就是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順序來寫火燒云的。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火燒云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告訴了我們。請同學們試試看,能不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呢?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的同學再想想看,這段課文讀的時候要讀出什么。指名讀。評價。小結:火燒云上來了,滿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們要讀出新奇,讀出有趣!學生練讀。四、學習第二部分課文。1、快速閱讀課文第26節(jié)。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來寫火燒云的變化的?2、學習寫顏色的這一部分課文。作者寫火燒云的顏色,共寫了哪些顏色?你還能說出其它顏色嗎?這么多顏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歸納嗎?火燒云五彩繽紛,絢麗多彩。這些顏色是如何變化的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連起來嗎?連起來讀一讀,你就知道火燒云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了。一般同學可以參照書上的辦法連連看。特別聰明的同學動腦筋想想看,還可以怎樣連。小組討論,交流。3、學習描寫形狀變化的這部分課文。火燒云的顏色絢麗多彩,并且變化極快。那么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引讀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朗讀了描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這一部分課文,通過朗讀,我們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現了什么?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順序來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按照這個順序把火燒云形狀變化的過程分別說說看。聯想豐富的同學,還可以加進自己的聯想來說。小組討論,交流。指名說。(挑你最感興趣的說。)這時空中又出現了什么?(請同學們看課件)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調投影儀的焦距)指名說。誰能比他說得更好?這時天空中又出現了什么?(請同學看課件)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后仿照課文中的寫法,把觀察到的寫下來好嗎?請幾個同學上臺交流。 火燒云形狀的變化是這樣多,這樣快,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嗎?五、學習第三部分課文?;馃葡氯r又是怎樣的情景呢?齊讀。找一個詞語來說說看。理解:恍恍溜溜3、總結全文。火燒云這篇課文,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時間順序,著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馃粕蟻頃r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tài)來寫的,火燒云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tài)來寫的。動靜結合,寫得多美麗,寫得多生動啊,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學們能認真體會作者觀察之細致,想象之豐富,寫法之巧妙。六、課堂總結 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云的?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這篇課文描繪了晚飯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開頭的變化。晚霞是美麗的,古人有話云:“最美不過夕陽紅”“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滿天”,這些都是夸贊落日晚霞之美。同學們可以親自觀察,通過切身實地的感受,你會發(fā)現大自然的美麗是令人驚嘆的!這篇文章是以一個孩子的口吻進行描述的,這個孩子就是兒時的蕭紅,蕭紅又是誰呢?下面則簡單介紹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以及對她影響極深的呼蘭河。引發(fā)孩子們對這位作家的喜愛,并從而試圖去閱讀她的作品。發(fā)展布置作業(yè),觀察并描寫晨霧板書設計4、火燒云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教學反思 課題 語文園地一 課型綜合課時分配3 教學目標知識1、學習對聯,體驗句子的對稱美。能力1、尋找身邊的美麗的自然景觀,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2、背誦4組句子,并課外搜集積累,了解漢語遣詞造句的微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 通過多渠道搜尋,了解并介紹美麗的自然景觀這一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美,熱愛美,從而學會捕捉美!第一課時(口語交際)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1、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圣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皇城沙灘,海浪、陽光、礁石也同樣讓人留戀往返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于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jié)課就把你發(fā)現的尋找到的美展示給大家?;?、 指名一生上臺交流。聽眾反饋:聽了xx的介紹,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麗了嗎?從哪兒感受到的?教師總結:介紹一處美麗的自然景觀,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驟把一個個畫面呈現出來,讓大家隨著你的視線去觀察,還要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去描述,讓大家在你的語言中感受景觀之美。3、 自由準備,稍作調整4、 再次指名交流。a、 聽眾要做到認真傾聽,做個小記者,可以向同學介紹提問、建議也可以補充。b、 介紹者做到準備充分,隨時答記者問。5、四個小組交流,每組評出一名“美的使者”。6、你經過了搜尋,聽取了同學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發(fā)展聯系“寬帶網”。用你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或自己撰寫的資料),整理成圖文并茂的“美景介紹書”。課后分組舉辦“祖國一日游”風景名勝展示會。第二課時(習作指導)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1、學了這一組課文,又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們知道美就在身邊,今天來寫一寫我們尋找到的美景?;?、搜索你的記憶,哪一處自然景觀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風景區(qū),如黃山、杭州西湖、雁蕩山、天河風景區(qū)。b、也可以是身邊的微型景觀,如海邊沙灘、公園(校園的)一角。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邊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3、你準備怎樣去寫呢?回憶我們學過的課文,以及上節(jié)課同學們的介紹,對你有何幫助?a、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讓人讀來視野清新。b、把筆墨多花在所寫的自然景觀的特色上。c、聯系“我的發(fā)現”。我們一起去聽聽小林小東的發(fā)現。你有何發(fā)現?(受到的啟發(fā)是把畫面呈現于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4、要寫一手好文章,離不開平時的詞匯語句的積累。出示“日積月累”。a、看看下列這些詞句對你有何幫助?自由讀,指名讀。b、你發(fā)現了什么?(每一組中的兩個句子的寫法是一樣的,四組各有特色)c、你最喜歡哪一組?為什么?在哪兒運用比較合適?d、你在哪兒也看到過這樣特別的句子?試著說幾句。e、課外去找一找這樣有意思的句子,課下交流。5、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的難題。6、學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讀自己的大作,默讀皆可)。發(fā)展7、課外寫作文。第三課時(習作講評)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互動1、挑選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請小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2、同學們認真傾聽后交流??梢蕴嵋庖?、建議、欣賞、補充。著重留意:a、語句是否通順恰當。b、語言是否準確精妙。3、聽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組交流修改)4、欣賞佳作。(實物投影儀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a、可以教師朗讀,學生邊聽邊隨機點評。b、也可以學生自由朗讀,你從中學到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發(fā)現優(yōu)點)c、 還可以四人小組組成“評審團”,派代表發(fā)言。發(fā)展相互評價同學的習作。教學反思第二單元課題 5、古詩兩首 課型古詩課時分配2 教學目標知識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讀懂古詩的意思。能力1、有感情的朗讀并默寫這兩首古詩。2、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培養(yǎng)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第一課時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一、引入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風景如畫。說說你都游覽過哪些風景名勝?(生自主發(fā)言)景色秀美、山巒起伏的廬山,你游覽過嗎?(放映廬山錄像)看了以后,你覺得廬山怎樣?今天,我們就隨著北宋詩人蘇軾一同到廬山一游。(板書詩題)互動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詩意1、指名讀古詩,糾正字音(古詩的教學,離不開吟讀,因而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相機進行朗讀指導,讀出情,讀出神。)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1、借助書上的注釋和自學任務,自讀自悟(小黑板出示學習任務)。(生自學,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播放廬山風景。如果遇到難題,可以向老師、同學求助)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糾正(培養(yǎng)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3、集體匯報交流,感悟詩意和哲理(1)詩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廬山?(橫、側、遠、近、高、底)(2)看到的廬山分別是什么樣子?(橫看: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側看:奇峰陡峭;遠看:隱天蔽日;近看:危崖險巖;高處俯看:身溝幽壑;山下仰望:重巒疊嶂。)師小節(jié):詩人眼中的廬山,形狀、姿態(tài)各不相同。(3)廬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為什么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呢?同時引導聯系畫楊桃,幫助學生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的結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師問:你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嗎?舉個例子說一說。四、品讀欣賞,積累詩句播放廬山的風景,配樂朗讀。(師引發(fā)情感:在我們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霧遮擋著連綿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廬山,廬山時隱時現,看到如此美麗的風景,你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朗誦這首廣為流傳的題西林壁)五、感悟寫法作者是怎樣寫千姿百態(tài)的廬山風景?學生匯報,教師點撥。作者先寫游山所見,再談感受。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tài)景象的贊美,而且還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發(fā)展六、總結課文,拓展延伸學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1、課后積累蘇軾的其他詩句或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詩句。2、將詩改寫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板書設計題西林壁北宋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所見)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明理)(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各不相同)第二課時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設計激活一、引入走出令人迷惑的廬山,我們再跟隨宋朝著名詩人陸游,到美麗的浙江紹興的山西村一飽眼福,好嗎?(板書詩題)互動二、學習古詩1、回憶上一節(jié)課我們是怎樣學的?(學習過程中要善于指導學生積累學習方法,學以致用。正所謂“教是為了不教”。)2、用上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學習這首古詩。(1)自由讀詩,大體說說詩句寫了什么內容。(2)讀書上的注釋,再讀古詩,自讀自悟,說說詩句所表達的感情。(3)合作學習,小組交流,進一步了解詩意。(4)匯報小組學習情況,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句的情感因素。如,可以這樣預設:三、品讀欣賞,感悟道理1、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詩人的感情,從中悟出道理。2、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能舉個例子嗎?四、感悟寫法作者怎樣寫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讓學生匯報,教師點撥。五、鞏固練習1、背誦兩首古詩,默寫題西林壁。2、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作一首贊美家鄉(xiāng)的詩。板書設計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敘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景、議論)教學反思課題 6、爬山虎的腳 課型精讀課時分配2 教學目標知識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能力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留心和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第一課時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一、導入新課:、謎語:()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zhí)偕蠏?。(絲瓜)()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導語: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對課題質疑?;佣?、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了解情況;三、出示學習目標、自讀。四、學習生字新詞、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解釋生字詞。五、默讀、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分段。、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匯報。六、教學第一段(第自然段)、默讀、思考:()這一段講了什么?()你覺得爬山虎有什么特點?、提問七、教學第二段(第自然段)、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么?(滿墻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現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么變化?重點寫的是什么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寫第、自然段?()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重點指導朗讀第、句。、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自然段。、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八、質疑。發(fā)展思考葉爺爺為什么會把爬山虎寫得那么生動具體?板書設計6、爬山虎的腳剛長出:嫩紅-嫩綠葉子長大了:綠得新鮮一順兒朝下均勻第二課時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三段。互動一、學習第3自然段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2、提問、出句子投影,齊讀。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上添畫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 以課文為根據,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 請學生到黑板前用課文的語言講述爬山虎的腳生長的位置、形狀和顏色,全班說。4、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那么形象具體,說明了什么?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二、學習第4自然段1、自由讀。2、聽錄音,請同學們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3、多媒體顯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4、用“”劃出爬山虎在墻上爬的動作: 觸-巴-拉-貼5、齊讀6、抓住重點詞,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自己說、提名說。7、指導朗讀8、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么?討論、匯報。(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就巴住墻,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9、多媒體再顯示(一棵-滿墻的爬山虎)。10、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三、教學第5自然段1、根據課后練習1(3),輕聲朗讀。2、同桌討論、匯報。3、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么具體詳細,說明了什么?(觀察細致、耐心)四、第三段總結: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先講它的生長位置、形狀和顏色,再講它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最后講觸著墻與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何不同。五、質疑六、評議學生的一篇觀察日記。發(fā)展1、根據平時對校內石榴樹的觀察,自己確定一個意思來寫片段;2、你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這個意思。板書設計生長位置、形狀、顏色爬山虎的腳觸-巴-拉-貼觸著墻-沒觸著墻的。教學反思課題 7、蟋蟀的住宅 課型精讀課時分配2 教學目標知識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詞語。能力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2、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領悟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激發(fā)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慣。2、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描述事物,體會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第一課時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同學們,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們大家所住的房子也越來越漂亮了。今天,我們就一塊來說說有關“住宅”的話題。(板書:住宅)誰來向大家夸一夸自己的住宅?(指名學生)說得真棒,看來你平時一定是一個善于仔細觀察的孩子。現在有一位朋友想和大家比一比住宅。是誰呢?(板書:蟋蟀)齊讀課題。讀了課題,有沒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學生質疑,師整理歸納?;佣⒄w感知,解決問題1.生自讀課文,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 要求:讀課文的同時自學生字、詞,把不理解的詞語畫上記號。2.隨機檢查自學情況。3.解決問題。一般來說,我們人類住的地方叫住宅,動物住的地方,叫窩、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種昆蟲,為什么這里蟋蟀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 (作者在這里采用了擬人的手法,表現了作者對蟋蟀的喜愛。這也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它的住宅為什么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4.小組合作學習讀課文,看一看作者是怎樣描寫蟋蟀的住宅的,找出描寫蟋蟀住宅特點的有關段落。每組派代表交流學習情況。選擇住址方面:排水優(yōu)良,有溫和的陽光,說明蟋蟀不肯隨遇而安。(板書:選址) 住宅是什么樣子的,找出有關詞語。(提示采用擬人的手法) 住宅的特點有哪些,找出有關段落和詞語。(板書:特點)師小結,生齊讀5、6兩個自然段,感受一下蟋蟀住宅的特點。發(fā)展動手實踐,鞏固新知蟋蟀的住宅有這么多的特點,現在就請大家用手中的彩筆把它畫出來,注意我們剛才找的一些詞語,如:傾斜的隧道、有多深、多寬、出口、平臺等等,看誰畫得最漂亮。畫完以后,把自己當成小蟋蟀,向同桌或朋友夸夸你的住宅。板書設計7、蟋蟀的住宅特點偉大的工程修建第二課時教學流程選取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 課前修改激活一、 一、復習課文1.自讀課文,鞏固所學的生字和詞語。2.本文圍繞蟋蟀的住宅寫了哪兩方面的內容?;佣?、再讀課文,深入理解1.畫出不理解的生詞,討論詞義。聯系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的詞義就講哪個詞,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 2.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作者分幾個層次來寫蟋蟀建房的過程?說說每個層次的意思。找出描寫蟋蟀建房的句子。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作者能夠把蟋蟀建房的過程寫得如此生動具體,說明了什么?(說明:蟋蟀認真工作、堅持不懈、辛勤勞動;作者仔細觀察、注意研究。)3.找出文中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蟋蟀比作人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這樣寫把本來比較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使讀者產生親切感,引起閱讀的興趣。)4.齊讀課文,整體梳理課文內容。三、 三、歸納總結,掌握方法發(fā)展作業(yè)設計1.抄寫文中把蟋蟀當作人來寫的句子。2.以我的住宅為題,用第一人稱介紹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過程。板書設計7、蟋蟀的住宅特點偉大的工程修建教學反思 課題 8*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 課型略讀課課時分配一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認識本課的七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從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的過程中領悟觀察、思考、論證的重要。*2、體會科學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