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整體搬遷安置狀況調研報告[范本]_第1頁
關于整體搬遷安置狀況調研報告[范本]_第2頁
關于整體搬遷安置狀況調研報告[范本]_第3頁
關于整體搬遷安置狀況調研報告[范本]_第4頁
關于整體搬遷安置狀況調研報告[范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整體搬遷安置狀況調研報告為盡快啟動*鄉(xiāng)*村*村民小組地質災害點整體搬遷安置項目,充分考慮搬遷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我鄉(xiāng)于XX年5月初對搬遷點和安置條件等進一步進行了實地祥細地調查分析,現(xiàn)就相關情況匯報如下:一、基本情況(一)*村民小組基本情況:*村民小組于1955年移民下壩進駐,隸屬*鄉(xiāng)*村,該村民小組座落于*盆地北段東部邊山壩結合部位的緩坡地帶,地勢東高西低,主體結構松散,穩(wěn)定性差。距鄉(xiāng)人民政府10公里,有農戶85戶353人,有耕地890畝,其中水田266畝,旱地624畝,人均耕地面積畝。XX年末,人均占有糧食300kg,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距村委會、村完小及衛(wèi)生室5公里,群眾趕集、子女入學就醫(yī)等條件不好。主灌渠上東溝以南北走向從寨子上邊通過。XX年以來,由于受崩龍?zhí)锩旱V跨河采煤的影響,上東溝以下地表出現(xiàn)滲水,*村民小組85戶農戶房屋不同程度受損,地表滑坡造成62戶住房墻體拉裂變形,至今為止,已有5戶人家8棟房屋倒塌拆除,基礎設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給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較大威脅。(二)煤礦的基本情況崩龍?zhí)锩旱V原屬*農場(現(xiàn)保山監(jiān)獄)的自辦煤礦,1958年始建小煤窯供農場自用,開采區(qū)在*河的西岸。1988年擴建到2萬噸。1993年擴至34萬噸/年。1995年擴建至6萬噸。后來昌寧紅星煤礦與崩龍?zhí)锩旱V同時就大河東側*村民小組下面的儲煤開采作了規(guī)劃設計,但因技術投資等原因,兩家業(yè)主都未開工,后經昌寧縣人民政府出面與*農場協(xié)商,經云南省保山監(jiān)獄管理局批準,于XX年兩家共同聯(lián)合開發(fā),當時地質災害點下面儲煤的采礦權屬昌寧紅星煤礦。聯(lián)合時,農場以河西儲煤和資產入股,控股65%,昌寧紅星煤礦以河東儲煤和200萬元入股,控股35%。于XX年3月正式聯(lián)合運營,XX年底紅星煤礦的管理人員和工人撤回,由監(jiān)獄單方進行管理經營。每生產一噸煤支付給紅星煤礦10元。XX年改為9元/噸?,F(xiàn)開采規(guī)模已達9萬噸/年。開采區(qū)于XX年跨河延伸到*河東岸*村民小組駐地下邊,現(xiàn)為主礦區(qū)。到目前為止,礦區(qū)河東岸地下儲煤仍有900多萬噸,可采儲煤400多萬噸,按現(xiàn)有開采能力可供近50年開采。二、受災情況(一)居住區(qū)受災情況:該村民小組座落于*盆地北段東部邊山壩結合部位的緩坡地帶,地勢東高西低,主體結構松散,穩(wěn)定性差。加之主灌渠上東溝以南北走向從寨子上邊通過。XX年以來,由于受崩龍?zhí)锩旱V跨河采煤的影響,上東溝以下地表出現(xiàn)滲水,*村民小組85戶農戶房屋不同程度受損,地表滑坡造成62戶住房墻體拉裂變形,至今為止,已有5戶人家8棟房屋倒塌拆除。目前旱季仍有6戶人家的面房畜圈里出水,且出水量在增加。房屋基礎被軟化,造成垮塌的可能性很大,給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較大威脅。(二)生產區(qū)受災情況:在居住地受災的同時,下邊近300畝的耕地地表出現(xiàn)凹陷和變形,田間道路和灌溉溝渠受到嚴重破壞長達近1公里,造成耕種困難,現(xiàn)已由水田改為旱地,農戶收益明顯受到影響。此變形的地表下面是煤礦的主采煤區(qū),通風口就在農戶居住地的下邊。(三)群眾意愿:由于自然災害頻繁,生存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產業(yè)結構單一,經濟發(fā)展緩慢,特別是村民住房墻體拉裂、房屋倒塌等問題,多數(shù)群眾普遍認為是崩龍?zhí)锩旱V采煤所致,反應強烈,并引起多次群體上訪事件。群眾要求搬遷到地質穩(wěn)定條件較好的地方,徹底解決*小組的生存和發(fā)展問題。三、災情處置方案(一)總體處置方案1、搬遷規(guī)模:鑒于災情明顯,危害較大,*村民小組應實行一次性整體搬遷,轉移安置85戶353人,宅基地按戶均220劃撥給搬遷農戶。房屋建設的結構和投資由農戶根據(jù)自己的經濟狀況自行決定。2、安置點選擇:遷入?yún)^(qū)選擇在*鄉(xiāng)*村*村民小組黃家大地,土地權屬為*村民小組集體所有,土地不需作調整。地勢相對平緩,地質穩(wěn)定性好,土壤以紅壤土為主,且遠離礦區(qū),地質條件能滿足搬遷安置需要。光、熱、水資源條件較好。3、建設內容及規(guī)劃:安置點的建設規(guī)劃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標準,超前合理規(guī)劃。建設內容根據(jù)易地搬遷和新農村建設相關標準結合自身情況,圍繞安居建房85戶;村莊道路及彈石路8公里;人畜飲水管道公里;活動場地、電力設施、灌溉溝渠等來組織設計。4、投資規(guī)模及資金:項目估算總投資768萬元,其中申請國家易地扶貧搬遷試點項目補助資金193萬元,保山監(jiān)獄承諾補助資金220萬元,新農村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投入25萬元,村民自籌30萬元,缺口資金300萬元。(二)鄉(xiāng)級前期工作情況在災情發(fā)生后,*鄉(xiāng)在考慮到需要搬遷時,一是積極協(xié)調各方,請昌寧水利局勘測設計隊幫助完成了皇家大地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實施方案(代可行性報告),并報國家批準。二是在群眾上訪、思想不穩(wěn)定時做了正確引導維護穩(wěn)定工作。三是小項目捆綁上到位一個實施一個,完成了人畜飲水主管道架設,活動場地建設等投資近20萬元。(三)需縣級幫助解決的事項1、為確保整體搬遷的順利實施,請縣人民政府幫助協(xié)調保山監(jiān)獄,適當增加補助資金,參照卡斯大水平新村村民小組因采煤影響搬遷補助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資金520萬元,在原承諾的基礎上追加補助資金300萬元。2、部門支持,合力攻堅。請縣直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建設工作順利推進。具體內容為:發(fā)改局:幫助協(xié)調國家易地搬遷項目盡快下達實施;對村民房屋進行資產評估。建設局:幫助對安置點進行規(guī)劃、設計并提供建設技術指導。水利局:幫助給予安置點人畜飲水項目支持和幫助。國土局:幫助辦理安置點農戶宅基地使用手續(xù),對安置點作出地質災害評估;將遷出區(qū)列入土地整理項目實施耕地恢復。交通局:幫助解決部分公路建設資金,并提供建設技術支持。新農辦:幫助將安置點列入縣級新農村建設試點予以資金支持。電力公司:幫助將安置點通電工程列入電網改造項目予以支持。經貿局:協(xié)調紅星煤礦給予村民部份建房補助。協(xié)調保山監(jiān)獄及早撥付補助資金。財政局:對申報的*村民小組一事一議項目予以資金傾斜和支持。地震局:幫助將搬遷戶列入地震民居房補助。扶貧辦:幫助將*村民小組搬遷列入扶貧易地搬遷項目進行申報。司法局:幫助調處解決疑難矛盾糾紛,開展法制政策宣傳、維護社會穩(wěn)定。公安局:幫助搞好搬遷安置社會穩(wěn)定工作。信訪局:做好搬遷戶建房補助標準的解釋疏導工作,防止村民上訪。農業(yè)局、林業(yè)局:幫助將安置點沼氣池建設列入項目支持,并提供建設技術支持。為盡快啟動*鄉(xiāng)*村*村民小組地質災害點整體搬遷安置項目,充分考慮搬遷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我鄉(xiāng)于20XX年5月初對搬遷點和安置條件等進一步進行了實地祥細地調查分析,現(xiàn)就相關情況匯報如下:一、基本情況(二)煤礦的基本情況二、受災情況(一)居住區(qū)受災情況:該村民小組座落于*盆地北段東部邊山壩結合部位的緩坡地帶,地勢東高西低,主體結構松散,穩(wěn)定性差。加之主灌渠上東溝以南北走向從寨子上邊通過。20XX年以來,由于受崩龍?zhí)锩旱V跨河采煤的影響,上東溝以下地表出現(xiàn)滲水,*村民小組85戶農戶房屋不同程度受損,地表滑坡造成62戶住房墻體拉裂變形,至今為止,已有5戶人家8棟房屋倒塌拆除。目前旱季仍有6戶人家的面房畜圈里出水,且出水量在增加。房屋基礎被軟化,造成垮塌的可能性很大,給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較大威脅。(二)生產區(qū)受災情況:在居住地受災的同時,下邊近300畝的耕地地表出現(xiàn)凹陷和變形,田間道路和灌溉溝渠受到嚴重破壞長達近1公里,造成耕種困難,現(xiàn)已由水田改為旱地,農戶收益明顯受到影響。此變形的地表下面是煤礦的主采煤區(qū),通風口就在農戶居住地的下邊。(三)群眾意愿:由于自然災害頻繁,生存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產業(yè)結構單一,經濟發(fā)展緩慢,特別是村民住房墻體拉裂、房屋倒塌等問題,多數(shù)群眾普遍認為是崩龍?zhí)锩旱V采煤所致,反應強烈,并引起多次群體上訪事件。群眾要求搬遷到地質穩(wěn)定條件較好的地方,徹底解決*小組的生存和發(fā)展問題。三、災情處置方案(一)總體處置方案2、安置點選擇:遷入?yún)^(qū)選擇在*鄉(xiāng)*村*村民小組黃家大地,土地權屬為*村民小組集體所有,土地不需作調整。地勢相對平緩,地質穩(wěn)定性好,土壤以紅壤土為主,且遠離礦區(qū),地質條件能滿足搬遷安置需要。光、熱、水資源條件較好。3、建設內容及規(guī)劃:安置點的建設規(guī)劃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標準,超前合理規(guī)劃。建設內容根據(jù)易地搬遷和新農村建設相關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