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論文.doc_第1頁
曲藝論文.doc_第2頁
曲藝論文.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曲藝知識課后論文地球科學學院 資規(guī)091 樊 迪從楊貴妃的“皓月當空,恰便似嫦娥離月宮,奴似嫦娥離月宮”,到秦香蓮的“三江水洗不盡我滿腹的冤枉”,再到楊子榮的“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幾節(jié)曲藝知識課,讓很多同學粗略地了解了我國的曲藝文化,讓我對我國曲藝的發(fā)展現(xiàn)狀有了一點感觸。下面我談談我對我對我國戲曲藝術的認識,以及曲藝課的感受。出于對我國古典文化藝術的喜愛,我經常會觀看一些戲曲節(jié)目表演,掌握了不少基本的戲曲知識,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曲藝鑒賞方法。我國有許多優(yōu)秀的劇種,比如京劇、越劇、黃梅戲、昆曲、豫劇、粵劇、川劇等等。其中,京劇算是流傳最廣泛、知名度最高的劇種之一,京劇的發(fā)揚光大和慈禧、梅蘭芳分不開。昆曲堪稱是中國民族戲曲藝術的最高典范,被譽為“百戲之祖”。在世界藝術史上,昆曲也是遺存至今,但仍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的“母范”之一。在戲曲藝術之林里,那些為國奮戰(zhàn),不懼怕敵人的壓迫藝術家都值得我們尊重,比如京劇的梅蘭芳、豫劇的常香玉。作為一種歷經數(shù)百年的古老文化藝術,我國各地方的戲曲曾經有過輝煌的黃金時期,也有過多次的危機與衰落,可以說是歷盡興衰滄桑。但它們之所以能度過種種危難,一直流傳至今,一方面依靠藝術家的艱辛努力,代代傳承,另一方面也依靠廣大觀眾的精心呵護,其中包括許多有識之士和有心人的支持與扶植。歷史已經證明,只要有演員在,有觀眾在,戲曲是不會消亡的。然而,每次上曲藝知識課,看到教室里零散的幾個同學,老師在上面的提問無人應答的場景,有時候確實讓我感到悲哀。老師連續(xù)的發(fā)問“京劇是什么?我國最大的戲曲劇種是什么?什么是唱腔?”等來的卻是“一問三不知”。為什么同學們喜歡看美國大片,喜歡看韓國肥皂劇,喜歡模仿日本漫畫,卻在曲藝課上睡覺、開小差?甚至逃課。也許選修曲藝課的部分同學真的是為了學分,被逼無奈,但是大家在課堂上對曲藝知識的無知和對我國燦爛藝術文化的蔑視還是讓人覺得心涼。有很多同學會說,戲曲是老一輩人才會喜歡的藝術,現(xiàn)在已經過時了。但是這些同學有沒有想過,這些古典藝術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雨洗禮之后之所以能保留下來,必然有它的道理,因為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作基礎,有這門藝術的內涵、價值所在。伴隨著我國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國家的經濟在不斷發(fā)展,各種各樣的外國文化也涌入我國,供大家選擇、欣賞的藝術種類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年輕人總是有種“崇洋媚外”的意識,總以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毫無理由地崇拜外來文化,越來越忽略甚至蔑視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為了讓學生在不斷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的同時,也能增加文化內涵,國家相關教育部門提倡素質教育,制定了“戲曲進校園”的政策,隨著校園文化的蓬勃興旺,戲劇是大學生專業(yè)學習之外的一個不錯的選擇。京劇、昆曲等戲曲進入大學校園,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 戲曲藝術走進大學校園,越來越受到廣大青年學子的好評和喜愛。目前,許多綜合性大學的學生社團都有相應的戲曲社團,比如北京大學的京昆社、復旦大學的昆曲社、南京師范大學的光裕戲曲社、河北科技大學的洪洋京劇社等等。因此,日前“刮”起的這場校園戲曲藝術“熱”是有源頭,有“傳統(tǒng)”的。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已經有60多所高校設置了京劇課程,并配備有一位或幾位京劇教師,他們滿腔熱情地進行京劇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當我們厭倦了重金屬的喧囂,披頭士的狂放,交響樂的深沉,走進學校的禮堂享受了一次我國古典戲曲藝術的視聽盛宴后,我們可以感悟到戲曲所富含的巨大的文化藝術含量,和它帶給我們的心靈體驗。戲曲進校園稱得上是一件“雙贏”的事。戲曲進校園能夠部分地改善和緩解戲曲不景氣的現(xiàn)狀,有利于戲曲的推廣和普及工作。另外,由于大多數(shù)的戲曲演出都是高票價,學生們很難有機會進劇場聽戲、看戲。如今,各大劇團紛紛走進高校,低廉的票價也給學生們了解和認識戲曲藝術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現(xiàn)在中央領導和教育部都十分強調在各級學校和全社會加強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一方面是科學教育,另一方面是人文教育,包括藝術教育。而人文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加強民族文化經典的教育,對于保持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對于增強我們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對于21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一個民族在世界上要有自己的立足點,就要有自己的文化。在21世紀,我們要有更開放的胸懷,吸收世界上一切優(yōu)秀的東西。但是我們不能放棄自己的民族文化。 戲劇藝術進校園,也是對中國傳統(tǒng)劇種的有效保護手段之一。戲曲是在舞臺上演出的活的藝術,它的生命力在于傳承,而保護戲曲藝術也必須在傳承和創(chuàng)造中才能有效地進行。古老的戲曲要在舞臺上流傳必須爭取新的觀眾,要爭取更多年輕的觀眾群體。大學的戲曲教育值得發(fā)揚,而中小學教育則更為重要。中國的學生應該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戲曲,對于有代表性的劇種如昆曲、京劇等,應當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要讓學生從小就知道,中國是一個戲劇大國,中國戲曲是世界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我們要以此為榮。我們培養(yǎng)了學生的藝術素質,同時也是在培養(yǎng)熱愛民族文化藝術的觀眾。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優(yōu)秀的藝術后繼有人,優(yōu)秀的藝術得以代代相傳。我相信,在當今的大學生中,追求戲曲這門高雅藝術的學生,還是有的。有些大學生還加入了“票友”的行列,他們在學習之余,關注戲曲藝術的發(fā)展,對戲曲充滿了熱情。只要國家大力宣傳好“戲曲進校園”的政策,學校開展好教育工作,這種“一問三不知”的現(xiàn)象就不會在出現(xiàn)了。盡管大多數(shù)的學生對戲曲的認識還基本停留在初級階段,但已經體現(xiàn)出了他們的追求。 在這個全球化不斷發(fā)展的時代,各國之間的差異在逐漸縮小,各方面的知識互通有無,甚至是不問出處。但是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