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送東陽馬生序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積累文言詞語,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2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3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明確作者通過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年輕時代的求學經歷啟發(fā)馬生,以達到勸學的目的。4背誦課文。過程與方法目標1復述課文,掌握作者求學的主要經歷,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誦讀能力。2體會本文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并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寫作能力。3理解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習作者克服困難、勤心求學的精神和意志,樹立正確的苦樂觀,珍惜現(xiàn)有的優(yōu)越條件,努力學習,早日成才。教學重點1翻譯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本文作者執(zhí)著的求學之志和殷殷勸勉之情。2把握寓理于事的寫作方法和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學習形象說理的技巧。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1誦讀法。本文語言簡練生動,通俗流暢,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于成誦。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誦讀作為本課教育教學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達到熟讀成誦。教師應提示學生不僅要反復誦讀,而且要切實掌握誦讀文言文的三種方法:一是“疏通文意的讀法”,要求讀得通順,語音正確,不讀破句;二是“推究文理的讀法”,旨在讀出詞語、句、段間的邏輯停頓和邏輯重音,要求讀得流暢,語氣、重音、停頓和速度得當;三是“品味意境的讀法”,旨在讀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讀得鏗鏘悅耳,抑揚頓挫,聲情并茂。這三種讀法是誦讀的三種境界,力求達到第三種境界。2討論點撥法。本文敘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有較濃的閱讀興趣。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小組討論解決,也可請教別的小組成員或向老師提問。3復述法。教師要求學生復述文章內容,說說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夠這樣做的原因,借此梳理行文脈絡,整體把握文章內容。4品讀法。重點鑒賞本文借事說理的寫法和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5延伸拓展法。可以把本文與荀子的勸學進行比較,體會比喻說理和借事說理的不同;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者的求學態(tài)度。教具準備多媒體、ppt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要點導入新課,作者及文體簡介;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復述課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教育教學步驟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歷史上艱難求學的故事有很多,大家能列舉一二嗎?(學生回答:孫康映雪、車胤囊蟲、王冕苦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在困境中求學不輟的故事。(教師板書文題)二、作者及文體簡介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1關于作者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現(xiàn)浙江義烏)人。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yè)于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于學無所不通?!痹谖覈糯膶W史中,宋濂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以繼承儒家封建道統(tǒng)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頗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2關于文體序,是一種文體,分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敘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贈序創(chuàng)于唐初,用于臨別贈言,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義序,多為贊頌、勉勵、祝愿、惜別之辭。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要求聽清字音,把握句讀。2學生自讀課文,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標記。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指導學生積累字詞。資料內容如下:(1)辨明字音嗜(sh)叱咄(ch du)俟(s)負篋曳屣(qi x)皸(jn)媵(yn)燁(y)缊袍敝衣(yn)屣(x)(2)辨析多音字(3)通假字四支僵勁不能動(通“肢”)同舍生皆被綺繡(通“披”,穿)(4)古今詞義變化走送之(古義:跑。今義:走路、步行)媵人持湯沃灌(古義:熱水。今義:飯湯、菜湯、湯汁)(5)詞類活用腰白玉之環(huán)(腰掛,名詞用作動詞)(6)一詞多義(7)重點詞語無從致書以觀稍逾約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之外俟其欣悅日再食(8)成語仔細分析例句中加粗詞的意思,并找出詞義相同的選項。例:德隆望尊 援疑質理A望而生畏 B大失所望C望文生義 D望子成龍E德高望重A理所當然 B理直氣壯C理屈詞窮 D至理名言E日理萬機 F不可理喻(9)文化常識人生由小到大的順序是:孩提、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按“讀課文釋字詞譯文句”的步驟進行。如有疑難,小組內討論解決。教師巡視各組,答疑解惑,指導點撥。四、復述課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1學生齊讀課文。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教師提示學生:(1)以宋濂的求學故事為題。(2)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話來復述,合理概括其求學經歷,抓住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夠這么作的原因。(3)根據(jù)課文內容,利用想象,合理補充一些細節(jié)。學生推選兩位代表復述課文,其余同學點評。3教師根據(jù)學生表述,理清行文思路,指導學生背誦。明確:作者選擇了三個典型事例,分別敘述他的學習條件、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的毅力。一是借書。家貧無書,作者通過借書、抄書來頑強學習。二是求教。既寫先生嚴肅認真不茍言笑,又寫自己虛心謙恭、認真討教。三是負籍遠游。寫環(huán)境惡劣,自己受凍的苦狀;又寫自己缊袍敝衣,“無鮮肥滋味之享”。綜合以上,在艱苦的學習條件下,作者勤奮學習、意志堅定、毅力非凡,是因為“中有足樂者”。學生根據(jù)板書提示,嘗試背誦課文。五、學生反復讀課文,讀出詞語、句、段間的邏輯停頓和邏輯重音,并熟讀成誦。六、布置作業(yè)1背誦課文。2上網查閱苦孩子求學不輟,最終成才的故事,并加以整理。3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題目。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jié)摮?,坐佛膝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時冕父已卒,既迎母入越城就養(yǎng)。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牛駕母車,自被古冠服隨車后。鄉(xiāng)里小兒竟遮道訕笑,冕亦笑。(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A聽輒默記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C安陽韓性聞而異之。D夜?jié)摮?,坐佛膝上?)翻譯下列句子。A或牽牛來責蹊田B曷不聽其所為C門人事冕如事性D自被古冠服隨車后(3)從這兩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樣的品質?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參考答案:(1)A輒:就 B去:離開 C以為異,認為不同凡響 D潛:悄悄地(2)A有人牽著牛來責怪王冕踐踏了他們的田地。B怎么不由他去呢?C他的門人侍奉王冕像侍奉韓性一樣。D自己穿戴著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隨在車子后面。(3)勤奮好學;刻苦讀書;孝順父母。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積累文言詞語,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2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3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明確作者通過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年輕時代的求學經歷啟發(fā)馬生,以達到勸學的目的。4背誦課文。過程與方法目標1復述課文,掌握作者求學的主要經歷,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誦讀能力。2體會本文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并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寫作能力。3理解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習作者克服困難、勤心求學的精神和意志,樹立正確的苦樂觀,珍惜現(xiàn)有的優(yōu)越條件,努力學習,早日成才。教學重點1翻譯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本文作者執(zhí)著的求學之志和殷殷勸勉之情。2把握寓理于事的寫作方法和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學習形象說理的技巧。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1誦讀法。本文語言簡練生動,通俗流暢,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于成誦。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誦讀作為本課教育教學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達到熟讀成誦。教師應提示學生不僅要反復誦讀,而且要切實掌握誦讀文言文的三種方法:一是“疏通文意的讀法”,要求讀得通順,語音正確,不讀破句;二是“推究文理的讀法”,旨在讀出詞語、句、段間的邏輯停頓和邏輯重音,要求讀得流暢,語氣、重音、停頓和速度得當;三是“品味意境的讀法”,旨在讀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讀得鏗鏘悅耳,抑揚頓挫,聲情并茂。這三種讀法是誦讀的三種境界,力求達到第三種境界。2討論點撥法。本文敘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有較濃的閱讀興趣。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小組討論解決,也可請教別的小組成員或向老師提問。3復述法。教師要求學生復述文章內容,說說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夠這樣做的原因,借此梳理行文脈絡,整體把握文章內容。4品讀法。重點鑒賞本文借事說理的寫法和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5延伸拓展法??梢园驯疚呐c荀子的勸學進行比較,體會比喻說理和借事說理的不同;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者的求學態(tài)度。教具準備多媒體、ppt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要點導入新課,作者及文體簡介;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復述課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教育教學步驟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歷史上艱難求學的故事有很多,大家能列舉一二嗎?(學生回答:孫康映雪、車胤囊蟲、王冕苦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在困境中求學不輟的故事。(教師板書文題)二、作者及文體簡介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1關于作者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現(xiàn)浙江義烏)人。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yè)于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于學無所不通。”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中,宋濂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以繼承儒家封建道統(tǒng)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頗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2關于文體序,是一種文體,分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敘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贈序創(chuàng)于唐初,用于臨別贈言,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義序,多為贊頌、勉勵、祝愿、惜別之辭。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要求聽清字音,把握句讀。2學生自讀課文,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標記。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指導學生積累字詞。資料內容如下:(1)辨明字音嗜(sh)叱咄(ch du)俟(s)負篋曳屣(qi x)皸(jn)媵(yn)燁(y)缊袍敝衣(yn)屣(x)(2)辨析多音字(3)通假字四支僵勁不能動(通“肢”)同舍生皆被綺繡(通“披”,穿)(4)古今詞義變化走送之(古義:跑。今義:走路、步行)媵人持湯沃灌(古義:熱水。今義:飯湯、菜湯、湯汁)(5)詞類活用腰白玉之環(huán)(腰掛,名詞用作動詞)(6)一詞多義(7)重點詞語無從致書以觀稍逾約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之外俟其欣悅日再食(8)成語仔細分析例句中加粗詞的意思,并找出詞義相同的選項。例:德隆望尊 援疑質理A望而生畏 B大失所望C望文生義 D望子成龍E德高望重A理所當然 B理直氣壯C理屈詞窮 D至理名言E日理萬機 F不可理喻(9)文化常識人生由小到大的順序是:孩提、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按“讀課文釋字詞譯文句”的步驟進行。如有疑難,小組內討論解決。教師巡視各組,答疑解惑,指導點撥。四、復述課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1學生齊讀課文。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教師提示學生:(1)以宋濂的求學故事為題。(2)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話來復述,合理概括其求學經歷,抓住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夠這么作的原因。(3)根據(jù)課文內容,利用想象,合理補充一些細節(jié)。學生推選兩位代表復述課文,其余同學點評。3教師根據(jù)學生表述,理清行文思路,指導學生背誦。明確:作者選擇了三個典型事例,分別敘述他的學習條件、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的毅力。一是借書。家貧無書,作者通過借書、抄書來頑強學習。二是求教。既寫先生嚴肅認真不茍言笑,又寫自己虛心謙恭、認真討教。三是負籍遠游。寫環(huán)境惡劣,自己受凍的苦狀;又寫自己缊袍敝衣,“無鮮肥滋味之享”。綜合以上,在艱苦的學習條件下,作者勤奮學習、意志堅定、毅力非凡,是因為“中有足樂者”。學生根據(jù)板書提示,嘗試背誦課文。五、學生反復讀課文,讀出詞語、句、段間的邏輯停頓和邏輯重音,并熟讀成誦。六、布置作業(yè)1背誦課文。2上網查閱苦孩子求學不輟,最終成才的故事,并加以整理。3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題目。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驙颗碡燉杼铮概?,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jié)摮?,坐佛膝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時冕父已卒,既迎母入越城就養(yǎng)。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牛駕母車,自被古冠服隨車后。鄉(xiāng)里小兒竟遮道訕笑,冕亦笑。(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A聽輒默記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C安陽韓性聞而異之。D夜?jié)摮?,坐佛膝上?)翻譯下列句子。A或牽牛來責蹊田B曷不聽其所為C門人事冕如事性D自被古冠服隨車后(3)從這兩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樣的品質?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參考答案:(1)A輒:就 B去:離開 C以為異,認為不同凡響 D潛:悄悄地(2)A有人牽著牛來責怪王冕踐踏了他們的田地。B怎么不由他去呢?C他的門人侍奉王冕像侍奉韓性一樣。D自己穿戴著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隨在車子后面。(3)勤奮好學;刻苦讀書;孝順父母。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積累文言詞語,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2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3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明確作者通過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年輕時代的求學經歷啟發(fā)馬生,以達到勸學的目的。4背誦課文。過程與方法目標1復述課文,掌握作者求學的主要經歷,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誦讀能力。2體會本文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并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寫作能力。3理解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習作者克服困難、勤心求學的精神和意志,樹立正確的苦樂觀,珍惜現(xiàn)有的優(yōu)越條件,努力學習,早日成才。教學重點1翻譯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本文作者執(zhí)著的求學之志和殷殷勸勉之情。2把握寓理于事的寫作方法和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學習形象說理的技巧。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1誦讀法。本文語言簡練生動,通俗流暢,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于成誦。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誦讀作為本課教育教學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達到熟讀成誦。教師應提示學生不僅要反復誦讀,而且要切實掌握誦讀文言文的三種方法:一是“疏通文意的讀法”,要求讀得通順,語音正確,不讀破句;二是“推究文理的讀法”,旨在讀出詞語、句、段間的邏輯停頓和邏輯重音,要求讀得流暢,語氣、重音、停頓和速度得當;三是“品味意境的讀法”,旨在讀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讀得鏗鏘悅耳,抑揚頓挫,聲情并茂。這三種讀法是誦讀的三種境界,力求達到第三種境界。2討論點撥法。本文敘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有較濃的閱讀興趣。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小組討論解決,也可請教別的小組成員或向老師提問。3復述法。教師要求學生復述文章內容,說說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夠這樣做的原因,借此梳理行文脈絡,整體把握文章內容。4品讀法。重點鑒賞本文借事說理的寫法和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5延伸拓展法。可以把本文與荀子的勸學進行比較,體會比喻說理和借事說理的不同;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者的求學態(tài)度。教具準備多媒體、ppt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要點導入新課,作者及文體簡介;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復述課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教育教學步驟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歷史上艱難求學的故事有很多,大家能列舉一二嗎?(學生回答:孫康映雪、車胤囊蟲、王冕苦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在困境中求學不輟的故事。(教師板書文題)二、作者及文體簡介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1關于作者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現(xiàn)浙江義烏)人。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yè)于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于學無所不通?!痹谖覈糯膶W史中,宋濂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以繼承儒家封建道統(tǒng)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頗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2關于文體序,是一種文體,分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敘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贈序創(chuàng)于唐初,用于臨別贈言,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義序,多為贊頌、勉勵、祝愿、惜別之辭。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要求聽清字音,把握句讀。2學生自讀課文,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標記。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指導學生積累字詞。資料內容如下:(1)辨明字音嗜(sh)叱咄(ch du)俟(s)負篋曳屣(qi x)皸(jn)媵(yn)燁(y)缊袍敝衣(yn)屣(x)(2)辨析多音字(3)通假字四支僵勁不能動(通“肢”)同舍生皆被綺繡(通“披”,穿)(4)古今詞義變化走送之(古義:跑。今義:走路、步行)媵人持湯沃灌(古義:熱水。今義:飯湯、菜湯、湯汁)(5)詞類活用腰白玉之環(huán)(腰掛,名詞用作動詞)(6)一詞多義(7)重點詞語無從致書以觀稍逾約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之外俟其欣悅日再食(8)成語仔細分析例句中加粗詞的意思,并找出詞義相同的選項。例:德隆望尊 援疑質理A望而生畏 B大失所望C望文生義 D望子成龍E德高望重A理所當然 B理直氣壯C理屈詞窮 D至理名言E日理萬機 F不可理喻(9)文化常識人生由小到大的順序是:孩提、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按“讀課文釋字詞譯文句”的步驟進行。如有疑難,小組內討論解決。教師巡視各組,答疑解惑,指導點撥。四、復述課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1學生齊讀課文。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教師提示學生:(1)以宋濂的求學故事為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化工園區(qū)工業(yè)固廢填埋場項目實施方案(模板)
- 供水管網升級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僅供參考)
- 初中生交通安全教育
- 唯美美術教育課件
- 行為規(guī)范教育主題班會
-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新聞傳播學類專業(yè)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天獅學院《獸醫(yī)病理解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互換性與測量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主任級管理的藝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園林工程(園林水景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光儲充車棚技術方案設計方案
- 體育館維修改造投標方案(技術標)
- 土壤重金屬源調查分析投標方案
- 重癥患者的容量管理
- 智慧中藥房整體解決方案
- 植筋錨固深度表
- 幼兒園家長會會議記錄三篇
- 樓頂瀝青澆灌施工方案
-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PPT模板
- 水工建筑物外觀評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