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yè)論文)基于soa的民辦學??记?、工資核算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pdf_第1頁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yè)論文)基于soa的民辦學??记凇⒐べY核算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pdf_第2頁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yè)論文)基于soa的民辦學??记?、工資核算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pdf_第3頁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yè)論文)基于soa的民辦學校考勤、工資核算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pdf_第4頁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yè)論文)基于soa的民辦學校考勤、工資核算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 已s :,、f 獨創(chuàng)性聲明 本人鄭重聲明:所提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據我所知,除了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論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經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對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貢 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本聲明的法律結果由本人 承擔。 學位論文作者簽名: p o 。 學位論文使用授權書 本學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東:l k n 范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 定,即:東h k n 范大學有權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學位論文的 復印件和電子版,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東:i l n 范大學可以將 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編入有關數據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 印或其它復制手段保存、匯編本學位論文。 ( 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 學位論文作者簽名: 日期: 縫善 毫:l ! ) 。 學位論文作者畢業(yè)后去向: 工作單位: 通訊地址: 指導教師簽名:磐 日 期:型嗄芝! 壘 電話: 郵編: 摘要 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技術在學校的推廣,使學校的運作 方式、管理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學校推進電子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各部門往往 不能一次性引入一個統(tǒng)一共用的電子工作系統(tǒng)。目前學校所使用電子工作系統(tǒng)情況復 雜,由于學校教學管理模式的不斷更新,其業(yè)務流程和功能不斷變化,往往一個部門就 運行一個或多個管理系統(tǒng),而且各系統(tǒng)往往使用不同的技術進行開發(fā),并各自維護獨立 的數據庫信息。導致同一學校多系統(tǒng)間不易互訪問,共有數據不能進行共享、交換、更 新,數據冗余嚴重,可操作性差。 隨著s o a 相關標準和技術的r 趨成熟,面向服務的架構( s o a ) 已經可以很好的解 決這種系統(tǒng)集成。本文提出利用s o a 面向服務的架構思想構建學校綜合服務庫,包括了 教務、財務、管理等各項服務。 本文首先探討了某民辦學校的業(yè)務流程及已有管理系統(tǒng)的局限,根據業(yè)務流程,為 該校增加了教務系統(tǒng)和工資核算系統(tǒng)。由于原有系統(tǒng)和新增系統(tǒng)之間存在異構系統(tǒng)的 數據交換問題,本文引入s o a 設計思想,結合w e bs e r v i c e s 技術,對系統(tǒng)整合模式進 行了研究,并選用企業(yè)服務總線e s b 作為平臺核心部件,設計了民辦學校的考勤及工資 核算系統(tǒng),利用集中式數據交換平臺解決異構系統(tǒng)的數據交換和數據共享。 關鍵詞:面向服務的軟件體系架構;s o a ;e s b ;數據共享;數據交換 a b s t r a c t 舡t h ec o m p u t e rt e c h n o l o g ya n dt h en e t w o r k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t e c h n o l o g yb e c o m et h e m a i no f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s c h o o l sd a yo p e r a t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h a sc h 鋤g e d i n s c h o o l sp r o m o t et h es o f t w a r e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p r o c e s s ,n o ta l ld e p a r t m e n t sc o u l du s ea u n i f i e ds y s t e mo n et i m e a tp r e s e n t ,m o s ts c h o o l s e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a r ec o m p l i c a t e d ,s o m a n ys o f t w a r e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sw e r eu s e da tt h es a m et i m ea n dt h e s es o f t w a r e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sw e r en o tu s et h es a m el a n g u a g e sa n dt h es a m e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c a u s et h e t e a c h i n gp a t t e r na n dt h eb u s i n e s sp r o c e s sa n dt h ef u n c t i o nw h i c hs o f t w a r en e e d sh a sa l w a y s b e e nc h a n g e d t h e s es o f t w a r es y s t e m sm a i n t a i ni n d e p e n d e n td a t a b a s e t h i sm a k e st h ed a t a n o tc o n s i s t e n tw h e nt h es y s t e m sv i s i te a c ho t h e r t h ed a t a b a s es y s t e mc o u l dn o ts h a r et h ed a t a a n dc o u l dn o te x c h a n g ed a t a o n es c h o o lw i l lp r o d u c em o r eu s e l e s sd a t a d a t ar e d u n d a n c y s e r i o u s l ya n di t su s et h e s es y s t e m sw i l lb em o r ea n dm o r ec u m b e r s o m e w i t ht h es o a - r e l a t e ds t a n d a r d s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e sm a t u r e g r a d u a l l y , s e r v i c e o r i e n t e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s o a ) h a sb e e ns o l v e ds u c hs y s t e mi n t e g r a t i o n t h i st e x ta c h i e v eab u s i n e s s i n f o r m a t i o np l a t f o r mu s i n gs o a , i n c l u d i n ge d u c a t i o n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f i n a n c i a la f f a i r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s e r v i c e s t h i s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s c h o o l ,t h e ni n t r o d u c e dt h es o a , t h e o r i g i n o ft h ec o n c e p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d v a n t a g e so ft h es o aa r c h i t e c t u r e ,w e bs e r v i c e s r e l a t e d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a l y z et h es p e c i f i cb u s i n e s sb ym e a n so fs o 八h o wt og a i nt h ef a s t e s t s p e e dt ou s em i n i m u mp r i c ei nt h es i t u a t i o nf o rs y s t e mc h a n g e d a tl a s t , d r a w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o nt h er e s e a r c ha n dd i s c u s s e sa b o u tf u r t h e r s t u d y k e yw o r d s :s e r v i c e o r i e n t e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 ;s o a ;e s b ;d a t as h a r i n g ;d a t ae x c h a n g e l l 目錄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目錄i i i 第一章緒論1 1 1 研究背景及意義1 1 2s o a 的研究現狀1 1 2 1s o a 的萌芽階段1 1 2 2s o a 發(fā)展階段2 1 2 3 成熟階段2 1 3 本文所研究的問題2 第二章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及相關技術4 2 1s o a 介紹4 2 1 1s o a 概念4 2 1 2s o a 基本特征4 2 1 3j a x b 2 0 數據綁定5 2 1 4j a x w s 5 2 2w e bs e r v i c e 5 2 2 1w e bs e r v i c e 的概念5 2 2 2w e bs e r v i c e 的技術支持6 2 3 數據交換7 2 3 1 異構數據7 2 3 2 數據交換8 2 3 4 ) ( m l 概述8 2 3 5x m ls c h e m a 概述9 2 3 6z m l 適于數據交換的特點9 第三章基于s o a 的民辦學??记?、工資核算平臺的關鍵問題及解決方案架構設計1 l 3 1 民辦學校業(yè)務的描述1 l 3 1 1 教務部門1 1 3 1 2 人事部門1 2 3 1 3 收費退費部門1 2 3 1 4 員工考勤部門1 2 3 1 5 工資核算部門1 2 3 1 6 公共信息處理部門1 2 3 1 7 校長管理部門1 2 3 2 業(yè)務流程1 3 3 3 異構系統(tǒng)集成及其解決方案1 4 3 4 數據交換問題及其解決方案1 7 i l l 3 4 1 數據交換要解決的問題1 7 3 3 2 數據交換的體系結構1 8 第四章基于s o a 體系結構的民辦學??记?、工資核算平臺的設計1 9 4 1 系統(tǒng)的架構設計1 9 4 2 表現層及其技術設計2 0 4 3 持久化層及其技術設計2 1 4 4 數據交換平臺模型2 l 4 4 1建立數據中心2 2 4 4 2 數據抽取2 2 4 4 3 數據轉換2 2 4 4 4 數據過濾2 3 4 4 5 數據同步2 3 4 4 6 數據訂閱2 3 4 4 7 數據監(jiān)控2 3 第五章基于s o a 體系結構的民辦學校管理平臺的實現2 4 5 1 概述2 4 5 2 平臺的搭建及實現2 4 5 3 數據交換的實現2 8 5 3 1 數據訪問的實現3 0 5 3 2w e bs e r v i c e s 接口的部署3 0 5 3 3 數據交換節(jié)點的連接和管理3 1 第六章總結3 3 ,考文獻3 4 致謝3 5 i v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1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第一章緒論 隨著i n t e r n e t 的發(fā)展,網絡在學校中的應用得到大量的普及,伴隨著學校對功能 的需求不斷增加,那些可擴展性差,效率低的管理系統(tǒng)已經顯現出劣勢。那么如何才能 解決這樣的問題,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 o a ( s e r v i c eo r i e n t e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s o a ) 的提出,帶來了新的機會,其突出特點是松散耦合、跨平臺,作為一種新型企業(yè)架構的 s o a ,具有許多優(yōu)點:它提供了業(yè)務敏捷性,它通過現有的服務組合來適應新的業(yè)務需 求,通過提供一個標準平臺,語言無關的服務組件組裝它的新業(yè)務邏輯。可以看出,s o a 作為一個新的結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用價值。它不僅能適應當前復雜的i t 環(huán)境,而 且還建立更靈活的解決方案。本文以某“民辦學??记?、工資核算系統(tǒng)的設計及實現” 為背景,對基于s o a 的電子商務系統(tǒng)的分析、設計與實現進行了討論。這是“辦公室工 作管理系統(tǒng) 項目,使用s o a 的思想對本項目設計實施有一定的困難增加,但維護和升 級更加容易。該項目在幾個民辦學校中都運行良好。 1 2s o a 的研究現狀 1 2 1s o a 的萌芽階段 j s o a 的概念最初是由6 a r t n e r 公司提出的,由于當時技術水平和市場條件還不夠完 善,少有真j 下的s o a 體系軟件實施的條件,因此,s o a 不是普遍被關注。當時s o a 沉默 了一段時間。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將業(yè)務轉移到互聯(lián)網業(yè)務領域,推動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fā)展。為了能夠打包成一個獨立的,高度可擴展的基于i n t e r n e t 的服 務業(yè)務,就提出了w e b 服務的概念,可以說這是s o a 的發(fā)端。w e b 服務開始流行后,在 互聯(lián)網罩不同的平臺和語言的大量發(fā)展,以w e b 服務組件為開發(fā)基礎的浪潮迅速崛起。 為了有效地管理這樣一些海量組件,就迫切需要找到新的面向w e b 服務的分布式計算結 構。該架構能夠把由不同組織制定的標準統(tǒng)一起來。w e b 服務可以相互學習和交流,以 保障安全和可重用性以及可管理性之間的平衡。因此,面向服務架構( 面向服務的架構, s o a ) 軟件模式的時代已經到來,使s o a 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仡檚 o a 開發(fā)過程 中,我們把它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本段介紹的是萌芽階段,接下來介紹另外兩個階段。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1 2 2s o a 發(fā)展階段 這是作為象征x m l 技術的時間階段,大約從上個世紀9 0 年代后期到本世紀初。雖 然這一時期很少提到s o a ,但x m l 的出現,無疑是s o a 的興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擴 展標記語言( e x t e n s i b l e 標記語言,x m l ) 的設立部門是w 3 c ,是從流行的標準通用標 記語言( 標準通用標識語言,s g m l ) 發(fā)展起來的,這是在上個世紀6 0 年代末左右。這 種廣泛使用的元語言,允許組織定義文檔元數據,以實現企業(yè)內部之間的電子數據交換 的企業(yè)。由于s g m l 的復雜性,實施成本高,很長一段時間只有大型的公司才能使用, 限制其推廣和普及。x m l 的誕生,開發(fā)人員可以擺脫這種限制,可以轉換為x m l 格式的 文檔,然后通過互聯(lián)網協(xié)議傳輸。隨著x m l 轉換語言( 可擴展樣式表語言,x s l t ) 的, 接收人可以輕松地分析和提取x m l 數據。這使得企業(yè)不僅可以對數據能夠進行統(tǒng)一的描 述和交換,而且又不用負擔s g m l 的高成本。事實上,x m l 和實施成本和h t m l 幾乎相同。 x m l 是s o a 的基石。由于x m l 具有許多h t m l 所不可比擬的優(yōu)點,許多公司和組織都提 供了對x m l 的支持。如r d f ( r e s o u r c ed e s c r i p t i o nf r a m e w o r k ,資源描述框架) 、w 3 c 開 發(fā)的p i c s ( p l a t f o r mf o ri n t e r n e tc o n t e n ts e l e c t i o n ,i n t e r n e t 內容挑選平臺) 等。 1 2 3 成熟階段 到了2 0 0 5 年,s o a 的推廣和發(fā)展工作開始迅猛加速。不僅是專家學者,幾乎所有 與軟件產業(yè)發(fā)展有關的企業(yè),都開始尋找通向s o a 的路。一時間,s o a 已經頻繁出現在 與技術相關聯(lián)的媒體上,或者是新產品發(fā)布和技術交流會上。眾多的制造商也已經逐漸 改變以往懷疑的態(tài)度,通過建立合作組織,共同制作規(guī)范,以建立一套合理的s o a 標準。 這種努力的最重要的成果體現在三個重量級規(guī)范上:即s c a ( s e r v i c ec o m p o n e n t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即服務組件框架) 和s d o ( s e r v i c ed a t ao b j e c t s 是一種針對在不同的 數據源之間使用統(tǒng)一的數據編程模型的規(guī)范說明) 還有w s p o l i c y ( w e b 服務策略框 架規(guī)范) 。s c a 和s d o 構成了s o a 編程模型的基礎,而w s p o l i c y 建立了s o a 各組件 之間安全規(guī)范的互動。 1 3 本文所研究的問題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深入研究s o a 體系架構,該架構采用面向服務的思想,把學校中各個部門的系統(tǒng) 集成到了一起 2 s o a 相關技術的研究 ( 1 ) w e bs e r v i c e s 技術 通過w e bs e r v i c e s 技術實現異構平臺連接的無縫集成。 2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 2 ) x m l 技術 通過x m l 技術制定數據交換標準,解決異構數據庫之間數據交換的問題。 3 提出一個數據交換平臺的設計方案,實現橫向部門以及縱向單位間的數據交換與 共享。 3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 1s o a 介紹 2 1 1s o a 概念 第二章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及相關技術 s o a 不是一個新產品或新技術,而是系統(tǒng)設計的一種新方法,它應用己經有 的各種技術或組件解決業(yè)務問題,它擅長在異構環(huán)境下對應用系統(tǒng)進行整合【1 】 s o a ( 服務導向架構,面向服務的架構) 是一種軟件的規(guī)劃和建設,近年來,一種 新的方法,這一概念最早是由g a r t n e r 公司,一家國際咨詢公司的建議是在1 9 9 6 年首 次提出。由于其自身的特點,符合上述信息的需求和解決問題的想法,因此,2 0 0 3 年后, 成為中國軟件產業(yè)和重點各工業(yè)用戶,在2 0 0 6 年,他逐漸開始在工業(yè)建設一批信息選 擇和應用。 面向服務的架構( s e r v i c e o r i e n t e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 ,s o a ) 是一個組件模型。面向 服務架構的應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單元稱為服務,并通過這些明確界定的服務和接口之間 的聯(lián)系在一起。接口的定義是中立的方式,這意味著它應是實施服務,獨立的硬件平臺, 操作系統(tǒng)和編程語言。這使得在各種不同的服務建立在一個統(tǒng)一的和普遍的方式進行交 互系統(tǒng)【2 】。 2 1 2s o a 基本特征 1 松散耦合。s o a 是一種進行企業(yè)級系統(tǒng)開發(fā)的新的體系架構,在基于s o a 體系架 構的系統(tǒng)中,應用程序的具體功能是由一些松耦合和具有統(tǒng)一接口定義方式的組件( 也 就是w e bs e r v i c e ,x m l ) 等組合而建立起來的。而這種松耦合平臺的構成有兩點好處: 一點是它適應變化的靈活性:另一點是當某個業(yè)務服務的內部結構和實現方式逐步發(fā)生 改變時,不影響其他服務。 2 更高的可用性。該特點是在于服務提供者和服務使用者的松散耦合關系上得以發(fā) 揮與體現。使用者無須了解提供者的具休實現細節(jié)。 3 標準化接口。w e b 服務使應用功能得以通過標準化接口( w s d l ) 提供,并可基于 標準化傳輸方式( h t t p 和j m s ) 、采用標準化協(xié)議( s o a p ) 進行調用。門戶開發(fā)人員無 須了解特定的數據表示格式,便能夠在這些應用間輕松地交換數據。 4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 1 3j h x b 2 0 數據綁定 j a x b 2 0 主要是一種綁定工具。當進行“s t a r tf r o mj a v a 模式開發(fā)時,j a x b 用 戶須先編寫j a v a 代碼,并在代碼中添加標注,以映射一個特定的模式,相反,當進行 “從x m l 開始”模式開發(fā)時,j a x b 用戶可以先從s c h e m a 開始,生成一個j a v a 代碼模板, 再對這個模板進行修改,并整合到應用程序中。 2 1 4j a x w s j a x w s 為w s d l 與j a v a 之間的映射定義了標準,當部署一個帶有源代碼標注的服 務實現b e a n ( s e r v i c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b e a n ,s i b ) 時,會根據此默認的映射來生成 w s d l 。這種默認映射簡化了j a v a 程序員的開發(fā),他們可能對w s d l 或x m l 不是很了解, 但仍可部署w e b 服務。 j a x w s 2 0 規(guī)定了j w s 的調用子系統(tǒng)、部署子系統(tǒng)的部分內容,以及序列化了子系 統(tǒng)的很小部分內容。它是繼j a x p r c i 1 之后退出的規(guī)范,并做了很多改進。這種標 準映射還可以讓你從j a v a 類開始,再把它傳遞到某種j a x - w s 處理器( 通常是被稱為 j a v a 2 w s d l 或w s g e n 之類的工具) ,由工具來生成w e b 服務端點的w s d l 描述。 服務提供者。即w e bs e r v i c e 的所有者,如企業(yè)、i c p ( 互聯(lián)網內容提供商) 等。 該角色負責定義并實現w e bs e r v i c e ,使用服務描述語言對w e bs e r v i c e 進行詳細、準 確、規(guī)范的描述,并將該描述發(fā)布到服務注冊中心提供服務請求進行查找、綁定使用。 服務請求者。即w e bs e r v i c e 的使用者。請求者角色可以由瀏覽器來擔任,由人或 程序來控制。 服務注冊中心。是請求者和提供者只見到紐帶,服務提供者在此發(fā)布他們的服務描 述,而服務請求者在服務注冊中心查找他們需要的w e bs e r v i c e 。不過在某些情況下, 服務注冊中心不是必需的 2 2w 色bs e r v i c e 2 2 1w e bs e r v i c e 的概念 從表面上看,w e bs e r v i c e 就是一個應用程序,作為整體,它向外界各個應用程序 提供了一個可以調用的接口( 標準的規(guī)范的x m l 描述的接口) ,來解決跨平臺的集成問 題的一種開發(fā)模式。這種描述包括了各個應用程序之間交互時所需要的全部細節(jié),包括 消息格式、傳輸協(xié)議和服務位置。簡單的說,w e bs e r v i c e 是解決應用程序之間相互通 信的一種技術1 3 1 。 w e b 服務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客戶端訪問w e b 服務只需要通過因特網標準協(xié)議, 5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如h t t p 或x m l ,以及s o a p ,不需要專門的協(xié)議,如r p c 或i i o p 。因為h t t p 協(xié)議和x m l 都是與平臺無關的標準協(xié)議,因此,可以被任何主流操作系統(tǒng)正確理解和解釋【4 1 。 2 2 2w e bs e r v i c e 的技術支持 s o a 要求開發(fā)人員將應用設計為服務的集合,并要求開發(fā)人員跳出應用本身進行思 考,考慮現有服務的重用,或思索他們的服務如何能夠被其他項目重用。【4 l w e b 服務平臺的協(xié)議必須實現分布式應用程序的創(chuàng)建。任何平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 數據類型的代表制度。為了實現互操作性,w e b 服務平臺必須提供不同的平臺之間,編 程語言和不同類型的系統(tǒng)組件模型通信標準型體系。目前,這些協(xié)議包括: 1 x m l x m l 的可擴展標記語言( 可擴展標記語言) ,是當代最流行的網絡技術之一,被譽 為“第二代網絡語言 、“下一代網絡應用的基石?!弊詮谋惶岢鰜碇螅瑤缀醯玫搅怂?有大公司的支持,絕不遜色于h t m l 被提出時的熱度。x m l 主要應用于三個方面。 第一,作為數據的表述。用x m l 文件可以直接存儲數據,就像是一個數據庫,對 x m l 文件可以進行各種類似于數據庫的操作,比如插入、刪除、修改等。不過x m l 并不 會有數據庫那樣強大的功能,比如存儲過程、事務處理等。 第二,作為系統(tǒng)的配置文件。由于x m l 有良好的數據結構,許多j a v a 領域的軟件 都用x m l 作為配置文件。 第三,作為數據交換的中間件。由于傳統(tǒng)的數據交換報文在數據結構的表現上,數 據約束的功能相對較弱,而且跨平臺時要考慮諸多的問題,比如字符編碼的問題、報文 格式的問題等,使用x m l 文件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谶@個特點,x m l 也正是 s o a 的基石。 2 s o a p s o a p ( s i m p l eo b j e c ta c c e s sp r o t o c 0 1 ) 簡單對象訪問協(xié)議是在分散或分布式的 環(huán)境中交換信息的簡單的協(xié)議,是一個基于x m l 的協(xié)議【5 】。它有三個主要領域。 第一,s o a p 封裝:它定義了一個框架,該框架描述了消息中的內容是什么,誰應 當處理它以及它是可選的還是必須的。 第二,s o a p 編碼規(guī)則:它定義了一種序列化的機制,用于交換應用程序所定義的 數據類型的實例。 第三,s o a pr p c 表示:它定義了用于表示遠程過程調用和應答的協(xié)定。 s o a p 消息的發(fā)送是單向傳輸的,通常采用請求、應答的消息模式,所有的s o a p 消 息都是采用x m l 編碼格式,x m l 是一個開放、健全、有語義的訊息機制。 3 w s d l w s d l ( w e bs e r v i c ed e s c r i p t i o nl a n g u a g e ) w e b 服務器描述語言是用x m l 文檔來 描述w e b 服務的標準,是w e b 服務的接口定義語言【6 1 。簡單的說,就是網絡服務描述的 6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語言,它用一種和具體語言無關的抽象方式。w s d l 由多家大公司提出,包括a r i b a 、i n t e l 、 i b m 、m s ,通過w s d l ,w e b 服務可以被描述為三種屬性: 第一,服務做些什么服務所提供的操作( 方法) 。 第二,如何訪問服務和服務交互的數據格式以及必要協(xié)議。 第三,服務位于何處協(xié)議相關的地址,如u r l q w s d l 定義了可被識別的s d k 文檔,同時也可以用于描述自動執(zhí)行應用程序在通信中所設 計的細節(jié)問題。我們可以把w s d l 理解為w e bs e r v i c e 的s d k 標準,或是接口。 4 u d d i u d d i ( u n i v e r s a ld e s c r i p t i o n ,d i s c o v e r ya n di n t e g r a t i o n ) 統(tǒng)一描述、發(fā)現和 集成協(xié)議,是為解決w e b 服務的發(fā)布和發(fā)現問題而制訂的新一代基于i n t e r n e t 的電子 商務技術標準【8 l 。 u d d i 提供了一種w e bs e r v i c e 的發(fā)布、查找和定位方法。我們可以將u d d i 理解成 一種目錄,w e bs e r v i c e 提供者使用u d d i 將服務發(fā)布到服務注冊中心,而使用者通過 u d d i 查找并定位其服務。u d d i 除了目錄服務外,還定義了一個用x m l 表示的服務描述 標準。 2 3 數據交換 2 3 1 異構數據 異構數據源的整合與集成,是企業(yè)信息化建設過程當中經常遇到的一個現實問題, 也是制約企業(yè)各種應用信息系統(tǒng)建設進程和妨礙數據共享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也 是企業(yè)信息化建設重復投資或負擔過重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信息孤島中,企業(yè)數據 源異構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類型。 1 系統(tǒng)異構 由于數據源所依賴的業(yè)務應用系統(tǒng)、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乃至硬件平臺之間的不 同,導致的數據源異構即是系統(tǒng)異構。 2 模式異構 數據源在存儲模式上的不同。存儲模式主要包括關系模式、對象模式、對象關系模式和 文檔嵌套模式等幾種,其中關系模式( 關系數據庫) 為主流存儲模式。同時,即便是同一 類存儲模式,它們的模式結構可能也存在著差異。例如相同的關系數據管理系統(tǒng)在數據 類型等方面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如s q ls e r v e r 、o r a c l e 、d b 2 、s y b a s e 、i n f o r m i x 、a c c e s s 等。 7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 3 2 數據交換 數據交換是指數據在不同的信息實體之間交互的過程。數據交換的各種信息實體在 每個階段有各自的需求和規(guī)范,因而具體使用的技術和工作流程有很大差別。數據交換 的目的是屏蔽企業(yè)之間或部門之間的業(yè)務系統(tǒng)在硬件平臺、操作系統(tǒng)、網絡協(xié)議和數據 源方面的差異,為企業(yè)提供一個通用的數據交換平臺。通過數據交換平臺提供的服務, 以前分散、獨立的企業(yè)之間或企業(yè)部門之間可以方便地進行信息共享與交換,從而實現 企業(yè)與企業(yè)間、實體與實體間業(yè)務交流的自動化,使得企業(yè)和部門信息系統(tǒng)之間能協(xié)同 處理工作,這種交流的自動化不僅僅是局部性的,更是區(qū)域性的乃至全球性的。數據交 換作為企業(yè)應用集成解決方案的最簡單和最直接的途徑,目前已經在企業(yè),政府和教育 部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 3 4x m l 概述 ) ( m l 代表e x t e n s i b l em a r k u pl a n g u a g e ( e x t e n s i b l em a r k u pl a n g u a g e 的縮寫, 意為可擴展的標記語言) 。與h t m l 相似,x m l 是一種顯示數據的標記語言,它能使數據 通過網絡無障礙地進行傳輸,并顯示在用戶的瀏覽器上。x m l 是一套定義語義標記的規(guī) 則,這些標記將文檔分成許多部件并對這些部件加以標識。它也是元標記語言,即定義 了用于定義其他與特定領域有關的、語義的、結構化的標記語言的句法語言。x m l 最大 的優(yōu)勢在于對各種數據的管理。任何系統(tǒng)都可以通過x m l 的解析器來讀取x m l 數據,因 此它的數據可以通行各處,而不用擔心系統(tǒng)不支持的問題。優(yōu)勢如下: 1 數據的檢索: i n t e r n e t 上主要的數據檢索方式:分類檢索和全文檢索。檢索效率低,或找不到。 x m l 在語義標記作為搜索索引,在文件中截取關鍵部分,所有標記內的數據都可視為一 個元素,而每一個元素都可以作為數據的索引。 2 數據的顯示: x m l 將數據保存的格式與數據顯示的方式分開,使得x m l 文件可以輕易地更換數據 顯示的方式,僅需改變x s l 的設置,用戶就可以將同一數據制作成h t m l 、p d f 、刪l ( w i r e l e s sm a r k u p l a n g u a g e ) 、h d m l ( h a n d h e l dd e v i c em a r k u pl a n g u a g e ) 等不同 格式,供不同的硬件顯示。 3 數據的交換: x m l 語法簡單,可以被所有的機器解讀,又可以在各種平臺上使用,使得x m l 有潛 8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力成為一個通行四海皆準的標記語言。 2 3 5x m ls c h e m a 概述 x m ls c h e m a 與d t d ( d t d 語法概述) 一樣,也是對一類x m l 文檔進行約束、確定 其結構,元素、屬性、及數據類型。及x m l 文檔中所使用的元素,實體,元素的屬性, 元素與實體之間的關系的約束。x m ls c h e m a 首先由微軟提出,已經被w 3 c 接受成為一 個標準。與d t d 不同的是,x m ls c h e m a 文件使用x m l 語法,它的設計目的很許多跟d t d 相似,但在功能,擴展性方面超越了d t d 。下面說說它們之問的一些區(qū)別: 1 x m ls c h e m a 是x m l 文檔,不像d t d 有其特有的語法。對開發(fā)人員來說,你不需 要懂兩種語法就能編寫一個格式良好的x m l 文檔。對開發(fā)x m l 分析器來說,x m ls c h e m a 由于也是x m l 語法,實現及支持起來就更方便了。同時x m ls c h e m a 繼承了x m l 可擴展 的優(yōu)點。 2 定義數據類型。在一個d t d 文件中只能把數據聲明為字符串類型或字符串類型 的子元素,如p c d a t a 、c d a t a 、i d 等。而在x m ls c h e m a 中,可以定義跟編程語言同樣 豐富的數據類型,如整型,浮點型,布爾型,日期型等。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在 你編寫程序使用一個整型數據時,如用d t d 定義的,就必須將它從字符型轉化為整型, 而x m ls c h e m a 則可以直接定義為整型。 3 x m ls c h e m a 是一個開放的模型 2 3 6x m l 適于數據交換的特點 1 x m l 的自描述性。x m l 的自描述性使其非常適用于不同應用間的數據交換,而且 這種交換是不以預先規(guī)定一組數據結構定義為前提。在數據交換中使用x m l ,程序開發(fā) 人員可以方便地用自定義的標記來描述數據。 2 x m l 的可擴展性。h t m l 只采用了一部分s g m l 思想,使用了一個固定的元素類型 集。這就使得h 飛m l 僅僅是符合s g m l 語法的一種固定格式的超文本標一記語言,不可 擴展,用戶不能在其中增加有意義的并且能供他們使用的標記。x m l 與h t m l 不同,它可 以在遵守標記命名規(guī)則的前提下進行定義,來滿足應用的需要。 3 x m l 的跨平臺性。x m l 文件實際上就是文本文件,不管是w i n d o w s 平臺、u n 議 o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平臺還是其它平臺,它們的含意都是一樣的。 4 x m l 文件不僅僅包含數據,而且包含了數據的數據結構。x m l 文檔不需要結構描 述部分,它自身的層次關系就可以體現x m l 文檔內的數據結構,因而能非常清晰地表達 數據間的依賴關系。 5 互聯(lián)網是x m l 的最大載體,與傳統(tǒng)e d i 的v a n 聯(lián)網方式相比,互聯(lián)網具有成本 較低、連接廣泛、擴展性好的特點。 6 x m l 作為一種可擴展性標記語言,其自描述性使其非常適用于不同應用間的數 據交換,而且這種交換不是以預先規(guī)定一組數據結構定義為前提的。x m l 最大的優(yōu)點在 于它的數據描述和傳送能力,因此具備很強的開放性。 7 x m l 和數據庫之間是互補的關系,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優(yōu)勢。數據庫是數據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第三章基于s o a 的民辦學??记凇⒐べY核算平臺的關鍵問題及解 決方案架構設計 3 1 民辦學校業(yè)務的描述 學校主要分為七大部門,教務部門、人事部門、收費退費部門、員工考勤部門、工 資核算部門、公共信息處理部門、校長管理部門。 3 1 1 教務部門 圖3 - 1 民辦學校的單位結構圖 負責的工作是對學校所用基本信息的采集和錄入,包括導入教室信息、創(chuàng)建班級、 錄入學生,為班級排課、對學生考勤、轉班、學生考試成績的錄入,為所有年級統(tǒng)一升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年級,為教師調課,由于教師的工資與上課的節(jié)數密切相關,調課的時候要做細致的記 錄,分為校內教師調課和外聘教師調課,最有一個功能是自服務系統(tǒng),對本部門登錄人 員信息的處理。 3 1 2 人事部門 負責學校所有工作人員,包括教師和非教師人員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工作。 3 1 3 收費退費部門 負責制定學校收費的標準和收取學生的學費,補習學校對學生的收費狀況比較復 雜,并不像公立學校那樣按年度收取學費,一次收費之后,基本不用負責退費,但補習 學校不同,學生繳費都是按次數來預交,預交期間內,如果有缺席現象,還要把學費返 回給本人。 3 1 4 員工考勤部門 所說的員工是指在補習學校工作的教師以外的所有人員,包括教務人員、財務人員 等等,由于補習學校的職工流動性相對較大,所有必須對每個員工的出席情況做詳細的 記錄,作為核算其工資的依據。 3 1 5 工資核算部門 工資核算包括對一線教師工資的核算和行政人員的核算,教師工資的核算依據是自 身的職稱、所教班級的難度、教課的多少,行政人員工資的核算依據是自身的工齡、工 作的強度和出勤的次數。 3 1 6 公共信息處理部門 是通過教務部門采集過來的信息,在網上發(fā)布出去,包括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的 對該學生的評語,公共信息的發(fā)布及在線交互。 3 1 7 校長管理部門 負責監(jiān)控整個學校的所有信息,只能查詢,不能修改,包括查看所有的學生資源、 1 2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教師資源等,查看教務部門的工作人員是否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其本質工作,尤其是對學 生的考勤工作,因為學生的考勤狀況決定著該生收費、退費情況。同樣也負責監(jiān)控非教 師人員的考勤情況。校長部門的另一個主要功能是分配和管理各部門的登錄權限,還有 一些敏感操作的權限。 3 2 業(yè)務流程 對該學校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流程進行詳細分析后,抽象出教務系統(tǒng)、工資核算 系統(tǒng)的業(yè)務流程。其中,教務系統(tǒng)業(yè)務流程如下圖所示: 1 3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圖3 2 教務系統(tǒng)的業(yè)務流程圖 3 3 異構系統(tǒng)集成及其解決方案 完善的系統(tǒng)或者平臺是難以基于單一技術而實現的,基于s o a 的應用整合問題也是 如此,往往需要很多種理論和方法來共同解決。s o a 的要點不只在于關注服務設計細節(jié), 1 4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更重要的是整體體系結構設計,良好的體系結構可以更多的節(jié)省成本,還可以提高平臺 的可維護性和擴展性。 從集成技術的發(fā)展歷史來看,最早是簡單地點對點集成,兩個應用通過各自的接口 來實現通信。這種接口固化在應用當中的緊密耦合方式,使得系統(tǒng)毫無靈活性可言,應 用本身的每次變化都會要求其相應接口的重新定制。于是發(fā)展出基于消息的中間件,接 口被消息代理所取代,應用與應用之間不再是通過其本身的接口互聯(lián),而是通過獨立的 消息代理來通信,這使得應用與應用之問耦合更松,應用的變化影響的只是消息代理, 而不需要其他應用改變。但是它仍然是點對點集成的一種方式,路由邏輯和業(yè)務邏輯沒 有分離,系統(tǒng)基本沒有擴展性,部署上還是網狀結構。這種點對點的集成方式應付少量 應用的整合還差強人意,對于大規(guī)模的集成,在e a i 時代,逐漸發(fā)展出“集線器”模式。 通過把所有的系統(tǒng)都連接到中央交換中心,這種模式巧妙地把集成邏輯和業(yè)務邏輯分離 開來,大大增加了系統(tǒng)彈性。 e s b 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e s b 是解決目前s o a 應用整合中面臨各種問題的 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紤]到學校遺留業(yè)務系統(tǒng)應盡量做到重用,而且所有的服務、 功能、數據需要通過一種有效方式連接起來,因此引入s o a 構架及w e b s e r v i c e s ,使用 相關技術、工具將已有應用中需要開放的功能封裝為w e b 服務。各業(yè)務系統(tǒng)可以將自己 提供的功能以w e b 服務的方式在網絡上提供,用戶就可以方便地從該平臺上調用這些服 務,而無需了解服務中編程的細節(jié),又能保證原有的系統(tǒng)不受影響。同時使用e s b 技術 平臺來構造s o a 的架構,把封裝后的服務注冊到e s b ,完成服務的注冊,并由e s b 負責 服務的發(fā)布、管理、請求和調用,這樣既充分的發(fā)揮了e s b 的作用,又完全符合s o a 的 設計模式,可以解決應用接口潛在的兼容性和維護沖突的問題。 因此,系統(tǒng)整合平臺應選用基于s o a 的以e s b 為中心的體系架構,使用w 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