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 (I)考試內容:選修一全冊、選修三專題一、專題二 考試用時:90分鐘 xx.04.23 祝考試順利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學號填寫或涂寫在機讀卡和答題卷上。2第卷(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答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無效。3第卷(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答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機讀卡和答題卷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機讀卡和答題卷一并上交。第卷(選擇題 共48分)一、選擇題(本卷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梭倫改革時期,雅典出現(xiàn)了三個分屬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別:代表平原地帶氏族貴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區(qū)新興工商業(yè)奴隸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貧窮農牧民的山地派。梭倫改革措施中,最能體現(xiàn)海岸派利益的是。A頒布“解負令” B劃分四個選區(qū)C設四百人會 D財產等級制2商鞅變法規(guī)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間房子里,一家若有兩個以上成年男子,必須分居另立戶籍,否則加倍征收賦稅。秦統(tǒng)一六國后,這一規(guī)定推行到全國。這一規(guī)定A瓦解了傳統(tǒng)的宗法制度 B保障了國家的財政收入C削弱了國家對農民的控制 D有利于農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3推動秦國封建化進程的核心措施是A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 B建立縣制,實行中央集權制C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D獎勵軍功,廢除貴族特權4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485年)規(guī)定:男子15歲以上,授種栗谷的露田40畝,婦人20畝。奴婢同樣授田。授田不準買賣,年老或身死還田。這一規(guī)定A限制了家庭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B解決了土地兼并問題C前提是國家控制大量荒地 D土地所有制形式為私有制5對以下兩幅魏晉壁畫解讀合理的是 北方內遷少數(shù)民族耕耙圖 北部邊境漢人放牧圖A經(jīng)濟重心南移 B農業(yè)生產恢復C社會分工擴大 D民族交融加強6對歷史事件的分類整理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學將歷史上重大改革分為兩類:a類美國羅斯福新政、中國改革開放;b類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分類標準是 A是否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B是否導致原來社會性質的改變C是否是向國外學習為主的改 D是否以解決民族危機為其目的7王安石說:“保甲之法成,則寇亂息而威勢強矣?!边@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A抵御遼和西夏的進攻 B平息農民的反抗斗爭C解除外部威脅 D打擊朝廷內的腐朽勢力8“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參知政事。七月行均輸法。九月行青苗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舉。十月行募役法。六年六月置軍器監(jiān)。八月行免行法。七年九月行將兵法?!辈牧险f明王安石變法存在的隱患是A用人不當,出現(xiàn)新法危害百姓的現(xiàn)象 B推行新法操之過急,策略不當C宋仁宗在變法后期的動搖 D大地主大官僚勢力強大,激烈反對9在歷史學習中強調史論結合,但常常因為對概念理解有偏差,導致結論錯誤,下列選項中沒有這類錯誤的是 10卡爾文認為“一個人之所以發(fā)財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和勤勞,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賜”這一觀點反映了卡爾文A第一次提倡人們在內心世界中發(fā)現(xiàn)宗教 B首次挑戰(zhàn)羅馬教皇至高無上的地位C用“先定論”為資產階級發(fā)財致富辯護 D主張沒收財產11馬克思在評價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時說:“他打破了對權威的信仰,是因為他樹立了信仰的權威。他把僧侶(神職人員)變成了俗人,是因為他把俗人變成了僧侶?!睋?jù)此判斷以下關于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評述,錯誤的是A打破了羅馬天主教會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把信仰本身樹立為權威,只要虔誠信仰,靈魂即可得救C改變了過去通過神職人員與上帝溝通的慣例,開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對話D試圖清除宗教對個人生活的影響,開啟了人類理性的光芒12俄國思想家赫爾岑在19世紀50年代得知沙皇要進行改革時在雜志上表達了對沙皇的好感,但當他看到“1861年2月19日法令”后,氣得當即宣布“人民上當了”。“人民上當了”表現(xiàn)在A農奴獲得人身自由 B農奴支付高額贖金購買土地C農民獲得自己的份地 D地方法庭擁有審判農民權力13下圖漫畫表達了創(chuàng)作者希望日本能縫合聯(lián)結成一體。這一愿望在明治維新中得以實現(xiàn)的直接舉措是A“四民平等” B“文明開化”C“廢藩置縣” D“殖產興業(yè)”14有學者指出,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保護民族經(jīng)濟、與外資作斗爭和建立獨立自主工業(yè)技術體系的發(fā)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則是自由貿易、在國內市場“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強的發(fā)展道路。這最終決定了兩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截然不同的命運。該學者認為國家命運取決于A發(fā)展戰(zhàn)略觀的選擇 B所處社會形態(tài)的差異C國際大環(huán)境的優(yōu)劣 D對外經(jīng)濟聯(lián)系的強弱15鹿鳴館是位于日本東京的一所歐式風格的類似于沙龍的會館,建成于1883年。由于來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棟梁型人物,很多重要的政策都出自于鹿鳴館,于是人們把這一時期稱為“鹿鳴館時代”。據(jù)此,“鹿鳴館時代”的內涵應該是A針砭時弊以商開國大計 B推翻幕府以建立近代國家C學習西方以助文明開化 D尊崇天皇以推行軍國主義16甲午戰(zhàn)爭后的“公車上書”與巴黎和會時的五四運動都是愛國救亡運動,但兩者的規(guī)模與影響差別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覺醒程度與群眾基礎不同 B外交失利導致的損害程度不同C大眾傳媒發(fā)展水平與方式不同 D列強攫取中國利權的手段不同17有學者指出:“戊戌政變后,百日維新作為一場政治運動失敗了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fā)動的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毙聦W家們帶來的最深遠的“解放作用”是A喚醒民眾救亡圖存的愛國精神 B傳播西方政治學說的啟蒙意義C指導維新變法的實踐經(jīng)驗 D啟示知識分子繼承改良道路18有學者認為:戊戌變法失敗導致了中國的轉型走向了一個更加艱難更加慘烈的道路,因為共和政體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里缺乏支撐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臘的城邦與羅馬共和政體的這樣的制度遺產。作者旨在強調A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漫長而曲折 B歷史傳統(tǒng)與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關C君主立憲制更符合當時中國國情 D戊戌變法導致了近代的動蕩與徘徊19某論文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zhàn)爭中失敗,開始農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來航的沖擊,繼而明治維新”“中國遭受列強的侵略,開展戊戌變法”作為重要論據(jù)。論文主題可能是A西方殖民侵略與世界市場的形成 B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在亞洲的確立C工業(yè)革命在亞洲的擴散 D工業(yè)文明沖擊下的近代化改革20奧地利著名小說家茨威格在其回憶錄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中描述了當時的歐洲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思考:戰(zhàn)爭“是由戰(zhàn)前30年的和平時期積聚起來的內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劇性后果,那種內在勢力是必定要發(fā)泄出來的”。這反映當時有人認識到A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是一戰(zhàn)的根源 B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形成,瘋狂擴軍備戰(zhàn)C歐洲在一戰(zhàn)前30年,內部力量迅速積聚 D科技的發(fā)展,注定了世界大戰(zhàn)的殘酷性21德意志統(tǒng)一后,為建立和維護其歐洲霸權,俾斯麥不得不“時刻警惕他國結盟的噩夢”,其戰(zhàn)略重點是離間德國兩側的大國,充當“歐洲這個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噩夢終究成真?!柏瑝舫烧妗敝饕侵窤德奧結盟 B英俄結盟 C英法結盟 D法俄結盟22、丘吉爾說: “英國的政策并不考慮企圖稱霸歐洲的國家究竟是哪一個國家它唯一關心的是, 誰是最強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 我們不要怕別人說我們親法反德。如果情況有變, 我們同樣可以親德反法。”這一說法反映出英國奉行的外交原則是A. 民族自決 B. 勢力均衡C. 綏靖主義 D. 嚴守中立23下列對漫畫美國設計、英法造橋的解讀不正確的是A該漫畫反映的是建立了國際聯(lián)盟B英法是該國際組織的實際領導者C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倡議建立該組織D該組織有效遏制了法西斯侵略24徐國琦在中國與大戰(zhàn)中說:“如果我們放寬歷史的視野我們則認為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非同凡響。即使只是出席巴黎和會本身,中國已經(jīng)部分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新形象?!弊髡邚娬{當時的中國A拒絕對日本讓步和不簽署凡爾賽和約 B表達了參與創(chuàng)建世界新秩序的強烈愿望C開始竭力要求加入西方自由體系的活動 D認識到俄國革命是國家建構的唯一模式第卷(非選擇題 共52分)二、材料題(本卷包括第25-28題,共4小題,其中第25-26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27-28題考生只需選做一題,共52分)25 .(25分)俄國l861年改革、日本明冶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重大改革,都促進了本國近代化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曾說過:“我不愿農民過得優(yōu)厚,但我要防止俄國暴動。我認為,我們把農民同土地割裂會點燃俄國。假使要我簽字連同土地一起解放農奴,我寧肯把手指砍掉。”蘇聯(lián)史 材料二 有位外國史學家將日本與中國進行對比,認為日本的變革有這樣一些優(yōu)勢:“日本諸島地理位置的緊湊既促進了民族團結,又有利于新價值觀和新知識在全國的傳播。也使這個國家容易遭受和認識外國的壓迫,不像中國內地諸省長期以來很難受到西方的影響。此外由于日本有向偉大的中國文化世界借用某些東西的悠久傳統(tǒng),因而19世紀同樣的借用西方世界的東西時,發(fā)生的沖突較少、痛苦較小?!薄巴袊F板一塊的特點相比,日本的政體和社會結構具有多元的特點?!辈牧先?惟泰西國數(shù)極多,情勢各異,文字政俗,與我迥殊。雖欲采法之,譯書既難,事勢不合,且其富強精巧,皆逾我百倍,驟欲致之,下手實難。惟日本文字、政俗,皆與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則亦步亦趨,繼則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滅琉球,北開北海,左撫高麗,右取臺灣,治效之速,蓋地球諸國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眾,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鑒變法,三年之內,治具畢張,十年之內,治化大成矣??涤袨檫M呈日本變政考等書乞采鑒變法以御侮圖存折(1)材料一中,亞歷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2分)為什么會有這種矛盾心理?(2分)(2)材料一的外國史學家通過中日比較,認為日本變革有哪些的優(yōu)勢?(4分)(3)依據(jù)材料三指出康有為這次上書中主張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4分)康有為多次上書光緒帝要求變法,你如何看待他的這種行為?(6分)(4)結合所學,分析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的結果如何(2分),并簡要分析原因。(5分)26、(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圖為我國古代主要遷都示意圖,指出其中一種趨勢并說明其歷史原因。(所指出的趨勢需明確;原因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至少兩個,史論結合。)請考生在第27、28兩道歷史題中任選一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27、(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關于“精兵簡政”的指示項目內 容精兵方面縮編主力部隊及其指揮機關,充實連隊,加強地方武裝和發(fā)展民兵,加強集訓。簡政方面整頓各根據(jù)地各級組織,緊縮機構和人員編制,加強基層。具體標準各根據(jù)地脫離生產的人員,只能占總人口的3%,其中軍隊系統(tǒng)人員占2%,黨政民系統(tǒng)人員占1%。材料二 1941年底到1943年,解放日報為促進精兵簡政政策的正確執(zhí)行,先后發(fā)表社論、專論20余篇,經(jīng)驗介紹及情況報道100余篇,作為中共中央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甚至還親自著筆為解放日報撰寫了題為一個極為重要的政策的社論,并在撰述抗戰(zhàn)時期的經(jīng)濟問題和財政問題等著名篇章中多次闡述了精兵簡政的重要性。陜甘寧邊區(qū)簡政實施綱要和陜甘寧邊區(qū)政紀總則草案則是用行政立法的形式對此前精兵簡政的積極成果予以鞏固,并進而推動精兵簡政工作的深入開展?!苯?jīng)過努力,“精簡”工作成效顯著,對此民主人士李鼎銘在邊區(qū)政府簡政總結中對作了高度的評價。摘編自困局與應對:抗戰(zhàn)時期中共精兵簡政研究(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根據(jù)地實行精兵簡政的歷史意義。(6分)(2)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根據(jù)地精兵簡政成效顯著的原因。(9分).28、(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材料 其實從他(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提出十和平原則開始,就沒有得到國際輿論的支持,其理想主義的實施事實上就不具備一個較牢固的政治環(huán)境。首先,他希望通過十和平原則實現(xiàn)其充當國際警察的威望,而事實上該原則的提出是英法兩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接受的。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英法兩國不得不借威爾遜的聲望和“中立”的地位,發(fā)表一個空洞的聲明以抵消布爾什維克的影響。其次,威爾遜在十和平原則中第大唱“公開外交”,本來就令英法大為惱怒。再次,戰(zhàn)后英美矛盾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矛盾。美國希望憑借其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將世界納入自己精心設計的國際聯(lián)盟體制,而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希望鞏固其殖民帝國。最后,威爾遜在國內犯了兩個嚴重錯誤一是他發(fā)出呼吁求全國在中期國會議員選舉中選出一個民主黨國會來,用來表示對他的對外政策的堅決支持:二是在討論和平條件時,把參議院和共和黨撇在一邊,在任命參加巴黎和會的美國代表團人選時,沒有征求參議院和共和黨的意見。事實上,其“理想主義”在美國國內也沒有贏得真正的呼聲,正因為如此,之后也成為威爾遜在山東問題上讓步的導火索,因為他的政策自始至終都沒有獲得國會的支持,甚至面對其國內斗爭還形成了一個反威爾遜的聯(lián)盟。摘自馮輝美國在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上有關山東問題的態(tài)度研究述評(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威爾遜“十四點和平原則”的本質及其失敗的原因。(9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從威爾遜“十四點和平原則”的失敗中得到的認識。(6分)黃梅國際育才高二年級春季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1-5:DDACD 6-10:BBBBC 11-15:DBCAC 16-20:ABBDA 21-24:DBDB25(1)矛盾:給農民土地,但不徹底解放農民;既防止農民暴動,又要維護農奴主的統(tǒng)治。原因:由亞歷山大二世的階級屬性和被迫進行改革而決定的。(2)優(yōu)勢:島國地理環(huán)境的優(yōu)越;向外學習的傳統(tǒng);社會的多元化。(3)理由:日本文字、政俗,與中國相似;日本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功??创河欣跔幦」饩w帝對維新變法的支持;擴大維新運動的影響;為救亡圖強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贊揚;只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帝,不發(fā)動廣大群眾,維新變法不會成功。(4)結果:日本成功,中國失敗。原因:經(jīng)濟因素:日本資本主義水平高于中國,封建統(tǒng)治相對薄弱,而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封建統(tǒng)治勢力強大。國際環(huán)境:日本有一個相對寬松的國際環(huán)境,而中國正值變法時,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26趨勢:(1)中國古代都城呈現(xiàn)由西向東轉移趨勢(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2)中國古代都城變遷促進民族交融(3)黃河軸線向運河縱線轉換(4)全國性政治中心始終在農耕區(qū)(5)先進生產方式的吸引史論結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詳解】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信公眾號平臺內容維護項目合作協(xié)議范文
- 城市公園休閑座椅設計及實施方案
- 房地產項目環(huán)保責任意向協(xié)議書模板
- 股權轉讓價格支付方式及時間節(jié)點協(xié)議
- 文化交流活動費用分攤協(xié)議
- 縱橫股權00%轉讓與投資合作協(xié)議
- 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終止協(xié)議
- 股東分紅與產業(yè)鏈優(yōu)化合作協(xié)議
- 股權轉讓與員工持股計劃綜合合作協(xié)議
- 軟件開發(fā)股權入股協(xié)議書范本
- 電子商務數(shù)據(jù)分析實戰(zhàn)題庫
- 中醫(yī)基礎知識津液課件
-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
- 國家開放大學本科《商務英語4》一平臺在線形考(單元自測1至8)試題及答案2025珍藏版
- 2025浙江紹興市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限公司高速公路人員招聘277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不銹鋼化學蝕刻劑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中學生暑期法制安全教育
- 2024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專科《高等數(shù)學基礎》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工業(yè)廠房水電安裝施工方案
- 國家開放大學《礦井粉塵防治》形成性考核作業(yè)1-3
- 大連農商銀行2024年招聘172人管理單位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