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畢業(yè)設計京滬高鐵沉降觀測方案.docx_第1頁
路橋畢業(yè)設計京滬高鐵沉降觀測方案.docx_第2頁
路橋畢業(yè)設計京滬高鐵沉降觀測方案.docx_第3頁
路橋畢業(yè)設計京滬高鐵沉降觀測方案.docx_第4頁
路橋畢業(yè)設計京滬高鐵沉降觀測方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京滬高鐵沉降觀測方案目錄一、路基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11.1.總則11.1.1任務范圍及主要工作內容11.1.1.1任務范圍11.1.1.2工作內容11.1.2工作依據(jù)11.1.3工程簡介11.1.4路基沉降觀測人員及儀器配置31.2.組織管理41.2.1施工單位職責41.2.2施工單位工作程序41.3.通用要求51.3.1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51.3.2沉降變形監(jiān)測網(wǎng)主要技術要求及建網(wǎng)方式51.3.3沉降觀測測量點的布置要求61.3.4沉降變形監(jiān)測測量工作基本要求61.3.5沉降變形監(jiān)測觀測具體要求71.4.專業(yè)要求81.4.1路基工程81.4.2一般規(guī)定81.4.3路基地段沉降觀測技術要求91.4.4埋設示意圖101.4.5觀測方法、精度與要求111.4.6資料整理要求131.4.7設計路基沉降觀測斷面14二、橋梁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142.1總則142.1.1任務范圍及主要工作內容152.1.2工作依據(jù)152.1.3人員及儀器配置152.2組織管理162.2.1施工單位職責162.2.2施工單位工作程序162.3通用要求172.3.1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172.3.2沉降變形監(jiān)測網(wǎng)主要技術要求及建網(wǎng)方式172.3.3沉降觀測測量點的布置要求182.3.4沉降變形監(jiān)測測量工作基本要求182.3.5沉降變形監(jiān)測觀測具體要求192.4 專業(yè)要求202.4.1橋梁工程202.4.2橋涵沉降變形控制標準202.4.3沉降變形觀測方案212.4.4觀測資料要求252.4.5觀測頻次25三、涵洞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283.1總則283.1.1任務范圍及主要工作內容283.1.2工作依據(jù)283.1.3工程簡介283.1.4涵洞沉降觀測人員及儀器配置303.2組織管理313.2.1施工單位職責313.2.2施工單位工作程序313.3通用要求313.3.1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313.3.2沉降變形監(jiān)測網(wǎng)主要技術要求及建網(wǎng)方式323.3.3沉降觀測測量點的布置要求333.3.4沉降變形監(jiān)測測量工作基本要求333.3.5沉降變形監(jiān)測觀測具體要求343.4專業(yè)要求353.4.1一般規(guī)定353.4.2涵洞沉降變形控制標準353.4.3沉降變形觀測方案353.5觀測資料要求363.6觀測頻次363.7其他37一、路基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1.1.總 則按照京滬高速鐵路要求,做好施工期間的路基沉降觀測,通過對路基、工程的沉降觀測資料進行分析,預測工后沉降,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確定無碴軌道的鋪設時間,評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確保無碴軌道結構的安全,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1.1.1任務范圍及主要工作內容1.1.1.1任務范圍京滬高速鐵路dk924+801.78-dk931+188.27段,路基長4511.48m。1.1.1.2工作內容路基工程沉降觀測;1.1.2工作依據(jù)(1)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鐵建2006158號);(2)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技術暫行規(guī)定;(3)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1287991);(4)工程測量規(guī)范(gb002693);(5)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施工技術指南(tz216-2007);(6)京滬高速鐵路工程設計文件;(7)京滬高速鐵路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及評估實施方案。(8)京滬高速鐵路徐州至上海段沉降變形觀測及評估實施細則技術交底1.1.3工程簡介本單位工程中dk924+801.78-dk927+663.51dk928+45.48-dk928+575.12、dk928+686.7-dk928+853.7dk929+619.38-dk930+27.67dk930+531.7-dk930+783.1dk930+894.83-dk931+188.27共六段路基工程。本工程地質為剝蝕丘陵,自然邊坡 1015 ,局部30 35 ,植被發(fā)育,以雜木、竹林、荒地為主。地下水的主要類型為孔隙潛水及基巖裂隙水,不發(fā)育。設置沉降監(jiān)測,分為基底沉降監(jiān)測和路基面沉降監(jiān)測兩種;路基支擋工程主要有:路塹擋墻、預應力描索、自鉆式錨桿等;路基邊坡防護形式有:漿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內培土撒草籽、種植灌木護坡、混凝土空心磚內撒草籽、種灌木、漿砌片石腳墻基礎。由于與橋梁及橫向構造物相同,為此設置的過渡段多,有路橋過渡段、路與橫向構造物過渡段、路堤與路塹過渡段、不同巖土過渡段等。本單位工程地基處理主要有cfg樁復合地基處理、換填a、b組填料軟基處理。由于高速鐵路路基的工后沉降要求高,路橋、路涵交界處的差異沉降不應大于5mm,沉降造成的路基與橋梁的拆角不應大于1/1000.本段路基長4511.48m,涵洞卻有10座,橋梁6座,設置的過渡段多,處理難度大。本工程的重點是過渡段的處理。1.1.3.1施工條件1.1.3.1.1地質條件處于低山區(qū)域,丘間谷地,多平緩起伏,本區(qū)地表為第四系(qeldl)殘坡積形成的粉質黏土、全新統(tǒng)(q4alpl)沖洪積形成的粉質黏土。下伏基巖為侏羅系上統(tǒng)(j3hn)角礫凝灰?guī)r、千枚巖。本段路基工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為六度地震區(qū)。1.1.3.1.2交通條件施工便道有效路面寬7m,采用30cm厚泥結碎石結構,路面做成人字形路拱,形成4%的橫向排水坡,兩邊設排水溝,要求達到雨天能暢行的標準。1.1.3.1.3水電條件水: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級空隙潛水和巖層風化裂隙水,富水性較差。地下水主要靠大氣降水滲入和周邊山體地下水測向補給,由高處向低處流出。本段路基工程施工用水取用河水、部分采用地下水,保證施工及生活用水(所有施工及生活用水均做水質實驗分析,確保合格后才能使用)。電:本段路基工程施工用電通過dk929+700處100kva、dk929+800處500kva、dk930+279處800kva、dk929+236處630kva、dk926+600處50kva、dk931+140處630kva、dk935+200處315kva、dk933+150處400kva、dk934+620處50kva、dk935+140處500kva、dk935+690處500kva、dk936+300處400kva、dk937+700處315kva七變壓器引出,貫穿于本路基工程全區(qū)段。2.3.4氣候條件本管區(qū)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為我國南北氣候的過度地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夏季多熱帶風暴,年平均降雨量在1440mm左右,一般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氣溫在1417,極端最高氣溫為40,最冷月極端氣溫在-8-15左右,沿線上壤最大凍結深度0.5m。1.1.3.2工程特點(1)、標準高。京滬高速鐵路技術要求高,路基要求為零沉降,這就要求地基有足夠的承載力,故地基處理工藝較多,有cfg樁復合地基處理、軟基換填等。(2)、工期緊。而且要求路基沉降穩(wěn)定期不少于612沉降觀測期個月,對工期是個很大的考驗。(3)、投入大。需自行投入的設備主要有攪拌站、混凝土輸送罐車、泵送車、壓路機等。(4)、本區(qū)的拆遷是個重點、難點之一,且土方量較大,路基填筑須等涵洞完場才能達到連續(xù)填筑,所以涵洞必須先期施工,根據(jù)設計要求,路基要求留下六到十二個月的地基沉降穩(wěn)定期。(5)、本區(qū)的另一個重點、難點是過渡段的處理。由于過渡段的工后沉降允許值為5mm,要求地基處理使用生產(chǎn)合格的材料采用先進設備及先進的工藝。1.1.4路基沉降觀測人員及儀器配置根據(jù)我管段的工程特點及沉降變形觀測任務,劃分為三段,第一段dk924+802.78-dk928+853.72,第二段dk928+853.72- dk933+154.13,第三段dk933+154.13- dk938+482.76,共分為二個沉降觀測小組,每個小組配置4人,沉降變形觀測設備按二臺套配備,詳見下表: 1.1.4.1監(jiān)測設備表序號儀器名稱型 號數(shù)量主要技術指標1電子水準儀dini032臺每公里中誤差:0.3mm,配置銦鋼尺391.1.4.2沉降觀測組人員表序號姓名職務技術等級1*沉降觀測技術負責人總工程師2*沉降觀測隊長測量工程師3*一作業(yè)區(qū)沉降組長測量工程師4*二作業(yè)區(qū)沉降組長測量工程師5*三作業(yè)區(qū)沉降組長測量工程師6*一作業(yè)區(qū)沉降組測量員測量中級工7*二作業(yè)區(qū)沉降組測量員測量中級工8*三作業(yè)區(qū)沉降組測量員測量中級工1.2.組織管理1.2.1施工單位職責施工單位是沉降變形觀測的實施責任主體,必須嚴格按有關規(guī)范、設計文件及總指要求做好各項工程施工過程的沉降變形觀測,對觀測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負責。(1)負責沉降變形監(jiān)測網(wǎng)的建立及其保護工作。(2)負責各種監(jiān)測設備、儀器、管線的購置與埋設,及其觀測設施的保護工作。(3)配置專業(yè)人員,按規(guī)定監(jiān)測項目和頻率進行全過程監(jiān)測和記錄,并按規(guī)定格式和內容提交觀測數(shù)據(jù),確保其真實性、可靠性和全面性。(4)負責觀測數(shù)據(jù)庫的數(shù)據(jù)錄入工作。(5)參與沉降變形觀測及評估方案的制定工作。(6)參與和配合建設單位或評估單位組織的沉降變形觀測評估工作。1.2.2施工單位工作程序(1)編制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報監(jiān)理單位批準后實施。(2)經(jīng)監(jiān)理按附表1核查同意后,根據(jù)批準的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按照設計文件要求,配專業(yè)人員進行觀測。(3)嚴格按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以及有關規(guī)定進行觀測和記錄,確保記錄數(shù)據(jù)真實、可靠。每次的觀測記錄必須經(jīng)監(jiān)理進行簽認。(4)每個單位(單項)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完成后,7天內提交評估申請(附沉降變形觀測報告),經(jīng)監(jiān)理簽認后,報指揮部及設計單位。1.3.通用要求我管段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工作以橋梁、涵洞、路基的垂直位移觀測為主,設計無水平位移監(jiān)測。1.3.1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京滬線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規(guī)定執(zhí)行:1.3.2沉降變形監(jiān)測網(wǎng)主要技術要求及建網(wǎng)方式1.3.2.1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wǎng)主要技術要求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wǎng)主要技術要求按下表執(zhí)行 1. 3.2.2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wǎng)建網(wǎng)方式線下工程垂直位移監(jiān)測一般按沉降變形等級三等的要求(國家二等水準測量)施測,根據(jù)沉降變形測量精度要求高的特點,以及標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wǎng)布設方法分為三級:(1)基準點。要求建立在沉降變形區(qū)以外的穩(wěn)定地區(qū),同大地測量點的比較,要求具有更高的穩(wěn)定性,基準點使用全線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測量布設的基巖點、深埋水準點。本單位工程中dk924+801.78dk927+663.51、dk928+45.48-dk928+575.12 、dk928+686.7-dk928+853.7、dk929+619.38-dk930+27.67、 dk930+531.7-dk930+783.1、dk930+894.83-dk931+188.2段路基進行沉降觀測的基準點分別為gcpii271、gcpi067、gcpii275、gcpi068、gcpii279、gcpi069、gcpii285(2)工作點。要求這些點在觀測期間穩(wěn)定不變,測定沉降變形點時作為高程和坐標的傳遞點,工作點除使用普通水準點外,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一步加密水準基點或設置工作基點至滿足工點垂直位移監(jiān)測需要。加密后的水準基點(含工作基點)間距200m左右時,可基本保證線下工程垂直位移監(jiān)測需要。dk924+801.78- dk931+188.27段路基進行沉降觀測的工作點為:cpii270,21-105,21-106,cpii272,21-108,21-109,21-110-1,21-111,21-112-1,21-112,21-113,cpii274,cpii274-1,21-202,21-203,21-204,21-205,21-205-1,21-205-2,cpii276,21-206,21-207,21-208,21-209,cpii277。(3)沉降變形點。直接埋設在要測定的沉降變形體上。點位應設立在能反映沉降變形體沉降變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設置牢固,便于觀測,還要求形式美觀,結構合理,且不破壞沉降變形體的外觀和使用。沉降變形點按路基、橋涵等各專業(yè)要求來布點進行。監(jiān)測網(wǎng)由于自然條件的變化,人為破壞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個別點位會發(fā)生變化。為了驗證監(jiān)測網(wǎng)點的穩(wěn)定性,應對其進行定期檢測。定期復測按每半年進行一次,并結合精測網(wǎng)復測進行。1.3.3沉降觀測測量點的布置要求沉降變形測量點分為基準點、工作基點和沉降變形觀測點。其布設應按下列要求:(1)每個獨立的監(jiān)測網(wǎng)應設置不少于3個穩(wěn)固可靠的基準站。基準點應選設在沉降變形影響范圍以外便于長期保存的穩(wěn)定位置。(2)工作基點應選在比較穩(wěn)定的位置。對觀測條件較好或觀測項目較少的項目,可不設立工作基點,在基準點上直接測量沉降變形觀測點。(3)沉降變形觀測點應設立在沉降變形體上能反映沉降變形特征的位置。1.3.4沉降變形監(jiān)測測量工作基本要求(1)水準基點使用時應作穩(wěn)定性檢驗,并以穩(wěn)定或相對穩(wěn)定的點作為沉降變形的參考點,并應有一定數(shù)量穩(wěn)固可靠的點以較核。(2)每次觀測前,對所使用的儀器和設備進行檢驗校正,并保留檢驗記錄。(3)每次沉降變形觀測時應符合:1)嚴格按水準測量規(guī)范的要求施測。首次觀測每個往返測均進行兩次讀數(shù)。2)參與觀測的人員必須經(jīng)過培訓才能上崗,并固定觀測人員。3)為了將觀測中的系統(tǒng)誤差減到最小,達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觀測應使用同一臺儀器和設備,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進行,觀測路線必須形成附合或閉合路線,使用固定的工作基點對應沉降變形觀測點進行觀測。4)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環(huán)境和觀測條件下工作。5)成像清晰、穩(wěn)定時再讀數(shù)。6)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斷。7)對工作基點的穩(wěn)定性要定期檢核,在雨季前后要聯(lián)測,檢查水準點的標高是否有變動。8)數(shù)據(jù)計算方法和計算用工作基點一致。1.3.5沉降變形監(jiān)測觀測具體要求(1)水準網(wǎng)的觀測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施測,采用單路線往返觀測。每次觀測均形成閉合檢驗條件。(2)水準儀使用天寶dini03型儀器,儀器及配套水準尺均應在有效合格檢定期內。水準儀與水準尺在使用前及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檢校合格,水準儀視準軸與水準管軸的夾角均不超過15”。儀器各種設置正確,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項目按規(guī)范要求在儀器中進行設置,并在數(shù)據(jù)采集時自動控制,不滿足要求的在現(xiàn)場進行提示并進行重測。(3)外業(yè)測量一條路線的往返測使用同一類型儀器和轉點尺墊,沿同一路線進行。觀測成果的重測和取舍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t12897-2006)有關要求執(zhí)行。觀測時,視線長度50m,前后視距差1.5m(電子);前后視距累積差6.0m(電子);視線高度0.5m(電子);測站限差:兩次讀數(shù)差0.4mm,兩次所測高差之差0.6mm,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1.0mm;觀測讀數(shù)和記錄的數(shù)字取位:使用數(shù)字水準儀讀記至0.01mm。(4)觀測時,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順序進行,對于有變換奇偶站功能的電子水準儀,按以下順序進行:1)往測:偶數(shù)站為后-前-前-后 奇數(shù)站為前-后-后-前2)返測:奇數(shù)站為前-后-后-前 偶數(shù)站為后-前-前-后(5)每一測段均為偶數(shù)測站。晴天觀測時給儀器打傘,避免陽光直射;扶尺時借助尺撐,使標尺上的氣泡居中,標尺垂直。(6)觀測前20min,將儀器置于露天陰影處,使儀器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對于數(shù)字式水準儀,進行不少于20次單次測量,達到儀器預熱的目的。測量中避免望遠鏡直接對著太陽;避免視線被遮擋,遮擋不超過標尺在望遠鏡中截長的20%,觀測時用測傘遮蔽陽光,對于電子水準儀,施測時均裝遮光罩。(7)觀測過程為保證水準尺的穩(wěn)定性,選用2.5kg以上的尺墊,水準觀測路線必須路面硬實,觀測過程中尺墊踩實以避免尺墊下沉。同時觀測過程中避免儀器安置在容易震動的地方,如果臨時有震動,確認震動源造成的震動消失后,再激發(fā)測量鍵。水準尺均借助尺撐整平扶直,確保水準尺垂直。(8)數(shù)據(jù)處理時,閉合差、中誤差等均滿足要求后進行平差計算,主水準路線要進行嚴密平差,選用經(jīng)鑒定合格的軟件進行。1.4.專業(yè)要求1.4.1路基工程1.4.1.1路基沉降變形觀測1.4.1.1.1路基沉降控制標準路基在無碴軌道鋪設完成后的工后沉降,應滿足扣件調整和線路豎曲線圓順的要求。工后沉降一般不應超過扣件允許的沉降調高量15mm;沉降比較均勻、長度大于20m的路基,允許最大工后沉降量為30mm,并且調整軌面高程后的豎曲線半徑應能滿足下列要求:rsh0.4v2sj 1-4-1rsh -軌面圓順的豎曲線半徑(m);vsj -設計最高速度(km/h)。1.4.2一般規(guī)定(1)觀測的目的是通過沉降觀測,利用沉降觀測資料分析、預測工后沉降,指導進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時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確定無碴軌道的鋪設時間,評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確保無碴軌道結構的安全。(2)路基上無碴軌道鋪設前,應對路基沉降變形作系統(tǒng)的評估,確認路基的工后沉降和沉降變形滿足無碴軌道的鋪設要求。(3)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預壓荷載后應有不少于6個月的觀測和調整期。觀測數(shù)據(jù)不足以評估或沉降評估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延長觀測時間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1.4.3路基地段沉降觀測技術要求(1)沉降觀測內容1)路基面的沉降變形觀測2)路基基底沉降觀測(2)觀測點的設置路基沉降觀測斷面及觀測斷面的觀測點的布置應根據(jù)地形地質條件、地基處理方法、路堤高度、地形地勢的起伏情況、堆載預壓等具體情況,結合沉降預測方法和工期要求具體確定,同時還應根據(jù)施工核對的地質、地形等情況調整或增設。1)觀測斷面布置原則沿線路方向的間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勢平坦、地基條件均勻良好的路塹、高度小于5m的路堤、對于cfg樁加固至巖石的地段可放寬到100m。地形、地質條件變化較大地段應適當加密。對地形橫向坡度大或地層橫向厚度變化的地段應布設不少于1個橫向觀測斷面。一個沉降觀測單元(連續(xù)路基沉降觀測區(qū)段為一單元)應不少于2個觀測斷面。路堤與不同結構物的連接處應設置沉降觀測斷面,每個路橋過渡過段設置距離橋頭5-10m、20-30m、50m處分別設置一個沉降觀測斷面,每個橫向結構物每側各設置一個觀測斷面。2)觀測點的布置原則一般路堤地段觀測斷面包括沉降觀測樁和沉降板,沉降觀測樁每斷面設置3個,布置于雙線路基中心及左右線中心兩側2m內;沉降板每斷面設置1個,布置于雙線路基中心。預壓地段,預壓期因基床表層尚未施工,路基頂面沉降觀測應在預壓土方底部(基床底層頂面)布置沉降元件進行,即在基床底層頂面臨時布置沉降板,基底沉降觀測布置與無預壓段完全一致,預壓土方卸除時臨時沉降板隨之拆除,基床表層施工后,于路基面上設置正式沉降觀測樁。路塹地段觀測斷面分別于路基中心,左右中心線以外2m的路基面處各設1根沉降觀測樁,觀測路基面的沉降。(3)觀測元件埋設說明1)沉降觀測樁:選擇16mm鋼筋,頂部5cm采用不銹鋼材料磨圓并刻畫十字線,不銹鋼樁頭與16mm鋼筋焊接,樁總長0.6m,待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觀測斷面通過測量埋置在設計位置,埋入基床表層以下0.55m,樁周0.15m用c15混凝土澆筑固定,完成埋設后測量樁頂標高作為初始讀數(shù)。2)沉降板:由底板、金屬測桿(20鍍鋅鐵管)及保護套管(49pvc管)組成。鋼底板尺寸為30cm30cm,厚0.8cm。沉降板埋設位置應按設計測量確定,埋設位置處墊10cm砂墊層找平,埋設時確保測桿與地面垂直。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墊層,再套上保護套管,保護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測桿,上口加蓋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圍填筑相應填料穩(wěn)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設工作臺。觀測時在測量埋設就位的沉降板測桿頂安放不銹鋼測帽測量標高讀數(shù)作為初始讀數(shù),(每次觀測采用同一個測帽收集數(shù)據(jù))隨著路基填筑施工逐漸接高沉降板測桿和保護套管,每次接長高度0.5m-1m,接長前后測量桿頂標高變化量確定接高量。金屬測桿用內接頭連接,保護套管用pvc管外接頭連接。1.4.4埋設示意圖1.4.5觀測方法、精度與要求1.4.5.1觀測方法1.4.5.1.1沉降板觀測方法采用水準測量方法,按測量精度要求和頻次定期觀測沉降板測桿頂面測點高程。在沉降板測桿接高時同時測量接高前后的測桿高程。路肩沉降觀測樁觀測方法采用水準測量方法,按測量精度要求和頻次定期觀測路肩觀測樁頂面測點高程。1.4.5.1.2觀測測量精度及頻次(1)觀測精度路基沉降觀測水準測量的精度為1.0mm,讀數(shù)取位至0.01mm。(2)觀測頻次沉降觀測分為四階段進行,每個階段的沉降觀測的頻次應根據(jù)沉降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規(guī)律及沉降大小確定,一般應按照如下觀測頻度進行。第一階段:路基填筑施工期間的觀測。本階段沉降觀測應與施工配合,如每天填筑在3層以內可按每天觀測一次;同時應保證每天觀測一次。沉降量發(fā)生突變時,每天觀測23次。各種原因暫時停工期間,前2天每天觀測一次,以后每3天測試一次。第二階段:路基填筑施工完成且預壓土方施加后,自然沉落期的沉降觀測,該階段應對路基基床表層頂面沉降及路基基底沉降進行系統(tǒng)的觀測,直到工后沉降評估可滿足鋪設無碴軌道的要求為止。本階段的沉降觀測頻度為:前15天內每3天觀測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觀測一次,第3090天每15天觀測一次,以后每個月觀測一次。第三階段:預壓土方卸載、鋪設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層)、無碴軌道鋪設期間的觀測。本階段的沉降觀測頻度與路堤填筑期間觀測頻次相同。第四階段:無碴軌道鋪設完成后,試運營期間的觀測(對于運營期需進行沉降觀測的路基)。第1個月每15天1次,第23月每月觀測一次,以后每3個月觀測一次。必要時可適當增加頻度。觀測應持續(xù)到工程驗收交由運營管理部門繼續(xù)觀測。實際工作進行時,觀測時間的間隔還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當出現(xiàn)沉降突變、地下水變化及降雨等外部環(huán)境變化時應增加觀測頻次。路基沉降觀測的頻次不低于下表的規(guī)定。觀測時間的間隔還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兩次連續(xù)觀測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時應加密觀測頻次。當出現(xiàn)沉降突變、地下水變化及降雨等外部環(huán)境變化時應增加觀測頻次。路基施工各節(jié)點時間(包括路基堆載預壓土前后、卸載預壓土前后、運梁車架橋機通過前后、基床表層施工、軌道板底座施工、鋪板、軌道板精調以及鋪軌時間)應具有沉降觀測數(shù)據(jù)。觀測過程中及時整理繪制“填土-時間-沉降”曲線圖,觀測持續(xù)到工程驗收交由運營管理部門繼續(xù)觀測。路基沉降觀測的頻次不低于下表的規(guī)定。觀測時間的間隔還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兩次連續(xù)觀測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時應加密觀測頻次。當出現(xiàn)沉降突變、地下水變化及降雨等外部環(huán)境變化時應增加觀測頻次。路基施工各節(jié)點時間(包括路基堆載預壓土前后、卸載預壓土前后、運梁車架橋機通過前后、基床表層施工、軌道板底座施工、鋪板、軌道板精調以及鋪軌時間)應具有沉降觀測數(shù)據(jù)。觀測過程中及時整理繪制“填土-時間-沉降”曲線圖,觀測持續(xù)到工程驗收交由運營管理部門繼續(xù)觀測。路基沉降觀測頻次表(3)沉降觀測要求為了觀測到各部位的沉降,從路基填土開始,沉降觀測也隨即進行。預壓地段按照相關要求在基床底層頂面設置臨時沉降觀測樁,待預壓土卸載時,臨時沉降觀測樁隨之拆除或廢棄沉降板測桿隨之降低,待基床表層的級配碎石鋪設完成后,按照相關要求埋設正式的沉降觀測樁,開始觀測路基沉降。沉降板隨著預壓土的填筑而接高,隨預壓土的卸載而降低,觀測連續(xù)進行。沉降設備的埋設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的,填筑施工時與設備的埋設做好協(xié)調,做到互不干擾、影響。觀測設施的埋設及沉降觀測工作按要求進行,不能影響路基填筑質量。觀測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查明原因,盡快妥善處理。路基填筑過程中及時整理觀測點的沉降量,當路堤中心地基處沉降觀測點沉降量大于10mm/天時,及時通知項目,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穩(wěn)定后再恢復填土,必要時采用卸載措施。元件保護要求i由各工區(qū)沉降組長負責元器件的埋設、測量和保護工作。ii元件埋設時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進行編號。iii凡沉降板附近1米范圍內土方采用人工攤平及小型機具碾壓,不得采用大型機械推土及碾壓。iv沉降板埋設完后,填筑時采用0.6m0.6m0.6m鋼筋保護架進行保護,制作相應的標識旗,填筑過程中,專人負責觀測斷面的填筑,嚴禁機械碰撞破壞沉降觀測點。個別出現(xiàn)的破壞觀測點要及時恢復,觀測累積沉降量從上次累積沉降量往上加。1.4.6資料整理要求(1)采用統(tǒng)一的路基沉降觀測記錄表格,做好觀測數(shù)據(jù)的記錄與整理,觀測資料做到齊全、詳細、規(guī)范,符合設計要求。所有測試數(shù)據(jù)真實準確,記錄清晰,不得涂改;測試、記錄人員必須簽名。(2)所測數(shù)據(jù)必須當天及時按照沉降評估單位規(guī)定的格式輸入電腦,并進行分析,整理,核對無誤后在計算機內保存。(3)按照提交資料要求及時對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匯總,及時繪制路基面、填料及路基各項觀測的荷載-時間-沉降過程曲線。監(jiān)測項目里程位置附注路基面沉降觀測dk924+803、+808、+823、dk925+130、+175、+185、+195、+240、+290、+420、+470、+520、+570、+617、+633、+640、+647、+663、+710、+860、+911、+928、+935.8、+944、+960、dk926+015、+050、+060、+070、+115、+165、+196、+206.7、+217、+270、+372、+570、+581.5、+613、+775、+794、+803.96、+814、+831、+880、+960、dk927+020、+049、+065、+070、+088、+093、+108、+140、+173、+190、+200、+210、+227、+268、+307、+322、+328.5、+335、+350、+440、+458、+464.5、+471、+489、+600、+643、+658、+663、dk928+046、+051、+065.9、+553.8、+570、+575、dk928+687、+692、+709、+800、+831、+849、+853、dk929+620、+625、+819.5、+829、+838.5、+957、dk930+006.9、+024、+027、dk930+533、+543、+553、+740、+760、+770、+780、dk930+896、+901、+915、+992、dk931+000、+008、+030、+080、+130、+165、+182、+187、監(jiān)測樁 (115個斷面)基底沉降監(jiān)測dk924+808、+dk925+195、+290、+420、+520、+633、+710、+860、+944、dk926+070、+196、+270、+372、+570、+794、+880、+960、dk927+020、+093、+190、+322、+458、+658、dk928+051、+570、dk928+692、+800、+849、dk930+024、dk930533、+780、dk930+896、+992、+dk931+080、+187、沉降板 (35個斷面)1.4.7設計路基沉降觀測斷面(dk924+801.78-dk938+482.76)堆載預壓區(qū)段統(tǒng)計分段路基起訖里程堆載預壓區(qū)段起訖里程預壓土柱高于路基面dk928+686.78dk928+853.72dk928+787.9dk928+826.52mdk928+826.5dk928+853.723mdk936+225.48dk936+395.86dk936+225.48dk936+275.333mdk936+275.33dk936+361.03mdk936+361.0dk936+395.862mdk936+671.08dk938+482.76dk937+185dk937+3153m二、橋梁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2.1總 則按照京滬高速鐵路要求,做好施工期間的沉降觀測,通過對橋梁工程的沉降觀測資料進行分析,預測工后沉降,確定無碴軌道的鋪設時間,評估橋梁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確保無碴軌道結構的安全,特制定本觀測方案。 2.1.1任務范圍及主要工作內容2.1.1.1任務范圍:京滬高速鐵路dk924+801.78-dk938+482.76段,線路全長13.681km。2.1.1.2工作內容:橋梁工程沉降觀測。2.1.2工作依據(jù)(1)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鐵建2006158號);(2)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技術暫行規(guī)定;(3)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1287991);(4)工程測量規(guī)范(gb002693);(5)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鐵路測量規(guī)程(tb1005497);(6)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施工技術指南(tz216-2007);(7)京滬高速鐵路工程設計文件;(8)京滬高速鐵路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及評估實施方案。2.1.3人員及儀器配置根據(jù)我管段的工程特點及沉降變形觀測任務,劃分為三段,第一段dk924+802.78-dk928+853.72,第二段dk928+853.72- dk933+154.13,第三段dk933+154.13- dk938+482.76,共分為三個沉降觀測小組,每個小組配置3人,沉降變形觀測設備按三臺套配備,詳見下表: 監(jiān)測設備表序號儀器名稱型 號數(shù)量主要技術指標1電子水準儀dini033臺每公里中誤差:0.3mm,配置銦鋼尺沉降觀測組人員表序號姓名職務技術等級1沉降觀測技術負責人測量工程師2沉降觀測隊長測量工程師3一作業(yè)區(qū)沉降組長測量工程師4二作業(yè)區(qū)沉降組長測量工程師5三作業(yè)區(qū)沉降組長測量工程師6一作業(yè)區(qū)沉降組測量員測量中級工7二作業(yè)區(qū)沉降組測量員測量中級工8三作業(yè)區(qū)沉降組測量員測量中級工2.2組織管理2.2.1施工單位職責施工單位是沉降變形觀測的實施責任主體,必須嚴格按有關規(guī)范、設計文件及總指要求做好各項工程施工過程的沉降變形觀測,對觀測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負責。(1)負責沉降變形監(jiān)測網(wǎng)的建立及其保護工作。(2)負責各種監(jiān)測設備、儀器、管線的購置與埋設,及其觀測設施的保護工作。(3)配置專業(yè)人員,按規(guī)定監(jiān)測項目和頻率進行全過程監(jiān)測和記錄,并按規(guī)定格式和內容提交觀測數(shù)據(jù),確保其真實性、可靠性和全面性。(4)負責觀測數(shù)據(jù)庫的數(shù)據(jù)錄入工作。(5)參與沉降變形觀測及評估方案的制定工作。(6)參與和配合建設單位或評估單位組織的沉降變形觀測評估工作。2.2.2施工單位工作程序:(1)編制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報監(jiān)理單位批準后實施。(2)經(jīng)監(jiān)理按附表1核查同意后,根據(jù)批準的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按照設計文件要求,配專業(yè)人員進行觀測。(3)嚴格按沉降變形觀測實施細則,以及有關規(guī)定進行觀測和記錄,確保記錄數(shù)據(jù)真實、可靠。每次的觀測記錄必須經(jīng)監(jiān)理進行簽認。(4)每個單位(單項)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完成后,7天內提交評估申請(附沉降變形觀測報告),經(jīng)監(jiān)理簽認后,報指揮部及設計單位。2.3通用要求我管段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工作以橋梁、涵洞、路基的垂直位移觀測為主,設計無水平位移監(jiān)測。2.3.1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京滬線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規(guī)定執(zhí)行:2.3.2沉降變形監(jiān)測網(wǎng)主要技術要求及建網(wǎng)方式2.3.2.1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wǎng)主要技術要求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wǎng)主要技術要求按下表執(zhí)行2.3.2.2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wǎng)建網(wǎng)方式線下工程垂直位移監(jiān)測一般按沉降變形等級三等的要求(國家二等水準測量)施測,根據(jù)沉降變形測量精度要求高的特點,以及標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監(jiān)測網(wǎng)布設方法分為三級:(1)基準點。要求建立在沉降變形區(qū)以外的穩(wěn)定地區(qū),同大地測量點的比較,要求具有更高的穩(wěn)定性,其平面控制點一般應設有強制歸心裝載?;鶞庶c使用全線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測量布設的基巖點、深埋水準點。(2)工作點。要求這些點在觀測期間穩(wěn)定不變,測定沉降變形點時作為高程和坐標的傳遞點,同基準點一樣,基平面控制點應設有強制歸心裝置。工作點除使用普通水準點外,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一步加密水準基點或設置工作基點至滿足工點垂直位移監(jiān)測需要。加密后的水準基點(含工作基點)間距200m左右時,可基本保證線下工程垂直位移監(jiān)測需要。(3)沉降變形點。直接埋設在要測定的沉降變形體上。點位應設立在能反映沉降變形體沉降變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設置牢固,便于觀測,還要求形式美觀,結構合理,且不破壞沉降變形體的外觀和使用。沉降變形點按路基、橋涵等各專來布點要求進行。監(jiān)測網(wǎng)由于自然條件的變化,人為破壞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個別點位會發(fā)生變化。為了驗證監(jiān)測網(wǎng)點的穩(wěn)定性,應對其進行定期檢測。定期復測按每半年進行一次,并結合精測網(wǎng)復測進行。2.3.3沉降觀測測量點的布置要求沉降變形測量點分為基準點、工作基點和沉降變形觀測點。其布設應按下列要求:(1)每個獨立的監(jiān)測網(wǎng)應設置不少于3個穩(wěn)固可靠的基準占?;鶞庶c應選設在沉降變形影響范圍以外便于長期保存的穩(wěn)定位置。(2)工作基點應選在比較穩(wěn)定的位置。對觀測條件較好或觀測項目較少的項目,可不設立工作基點,在基準點上直接測量沉降變形觀測點。(3)沉降變形觀測點應設立在沉降變形體上能反映沉降變形特征的位置。2.3.4沉降變形監(jiān)測測量工作基本要求(1)水準基點使用時應作穩(wěn)定性檢驗,并以穩(wěn)定或相對穩(wěn)定的點作為沉降變形的參考點,并應有一定數(shù)量穩(wěn)固可靠的點以較核。(2)每次觀測前,對所使用的儀器和設備進行檢驗校正,并保留檢驗記錄。(3)每次沉降變形觀測時應符合:1)嚴格按水準測量規(guī)范的要求施測。首次觀測每個往返測均進行兩次讀數(shù)。2)參與觀測的人員必須經(jīng)過培訓才能上崗,并固定觀測人員。3)為了將觀測中的系統(tǒng)誤差減到最小,達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觀測應使用同一臺儀器和設備,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進行,觀測路線必須形成附合或閉合路線,使用固定的工作基點對應沉降變形觀測點進行觀測。4)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環(huán)境和觀測條件下工作。5)成像清晰、穩(wěn)定時再讀數(shù)。6)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斷。7)對工作基點的穩(wěn)定性要定期檢核,在雨季前后要聯(lián)測,檢查水準點的標高是否有變動。8)數(shù)據(jù)計算方法和計算用工作基點一致。2.3.5沉降變形監(jiān)測觀測具體要求(1)水準網(wǎng)的觀測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施測,采用單路線往返觀測。每次觀測均形成閉合檢驗條件。(2)水準儀使用ds05或ds1型儀器,儀器及配套水準尺均應在有效合格檢定期內。水準儀與水準尺在使用前及使用過程中,經(jīng)常檢校合格,水準儀視準軸與水準管軸的夾角均不超過15”。儀器各種設置正確,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項目按規(guī)范要求在儀器中進行設置,并在數(shù)據(jù)采集時自動控制,不滿足要求的在現(xiàn)場進行提示并進行重測。(3)外業(yè)測量一條路線的往返測使用同一類型儀器和轉點尺墊,沿同一路線進行。觀測成果的重測和取舍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t12897-2006)有關要求執(zhí)行。觀測時,視線長度50m,前后視距差1.5m(電子);前后視距累積差6.0m(電子);視線高度0.5m(電子);測站限差:兩次讀數(shù)差0.4mm,兩次所測高差之差0.6mm,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1.0mm;觀測讀數(shù)和記錄的數(shù)字取位:使用數(shù)字水準儀讀記至0.01mm。(4)觀測時,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順序進行,對于有變換奇偶站功能的電子水準儀,按以下順序進行:1)往測:奇數(shù)站為后-前-前-后 偶數(shù)站為前-后-后-前2)返測:奇數(shù)站為前-后-后-前 偶數(shù)站為后-前-前-后(5)每一測段均為偶數(shù)測站。晴天觀測時給儀器打傘,避免陽光直射;扶尺時借助尺撐,使標尺上的氣泡居中,標尺垂直。(6)觀測前30min,將儀器置于露天陰影處,使儀器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對于數(shù)字式水準儀,進行不少于20次單次測量,達到儀器預熱的目的。測量中避免望遠鏡直接對著太陽;避免視線被遮擋,遮擋不超過標尺在望遠鏡中截長的20%,觀測時用測傘遮蔽陽光,對于電子水準儀,施測時均裝遮光罩。(7)觀測過程為保證水準尺的穩(wěn)定性,選用2.5kg以上的尺墊,水準觀測路線必須路面硬實,觀測過程中尺墊踩實以避免尺墊下沉。同時觀測過程中避免儀器安置在容易震動的地方,如果臨時有震動,確認震動源造成的震動消失后,再激發(fā)測量鍵。水準尺均借助尺撐整平扶直,確保水準尺垂直。(8)數(shù)據(jù)處理時,閉合差、中誤差等均滿足要求后進行平差計算,主水準路線要進行嚴密平差,選用經(jīng)鑒定合格的軟件進行。2.4 專業(yè)要求2.4.1橋梁工程2.4.1.1一般規(guī)定(1)無碴軌道鋪設前,應對橋梁沉降、沉降變形作系統(tǒng)的評估,確認橋墩基礎沉降、梁體沉降變形等符合設計要求。(2)通過各施工階段對墩臺沉降的觀測,驗證和校核設計理論、設計計算方法,并根據(jù)沉降資料的分析預測總沉降和工后沉降量,進而確定橋梁工后沉降是否滿足鋪設無碴軌道要求。(3)根據(jù)沉降資料分析,對沉降量可能超標的墩臺研究對策,提出改進措施,以保證橋梁工程的安全;同時積累實體橋梁工程的沉降觀測資料,為完善樁基礎沉降分析方法作技術儲備。(4)觀測期內,基礎沉降實測值超過設計值20%及以上時,及時查明原因,必要時進行地質復查,并根據(jù)實測結果調整計算參數(shù),對設計預測沉降進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2.4.2橋涵沉降變形控制標準2.4.2.1梁部梁部沉降變形以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徐變沉降變形為主,軌道鋪設后,無碴橋面梁的徐變上拱值不宜大于7mm。2.4.2.2橋梁墩臺對于高速鐵路橋梁基礎的沉降控制,墩臺基礎的沉降量應按恒載計算,其工后沉降量不應超過下列允許值:墩臺均勻沉降量,對于無碴橋面橋梁20mm。靜定結構相鄰墩臺沉降量之差,對于無碴橋面橋梁5mm。2.4.3沉降變形觀測方案2.4.3.1觀測點布置為了滿足沉降變形觀測的需要,需要在梁部、橋墩及承臺上設置觀測標。簡支梁的一孔梁上設置觀測標6個;承臺觀測標為臨時觀測標,當墩身觀測標正常使用后,承臺觀測標隨基坑回填將不再使用。觀測標具體埋設原則如下:(1)對原材料變化不大、預制工藝穩(wěn)定、批量生產(chǎn)的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每30孔選擇1孔設置觀測標。其余現(xiàn)澆梁逐孔設置觀測標。移動模架施工的梁,對前三孔進行重點觀測,以驗證支架預設拱度的精度。每孔梁設置觀測標6個,分別設置在支點、跨中。(2)徐州至上海段每個橋墩均設置承臺觀測標、墩身觀測標。(3)承臺觀測標分為觀測標-1、觀測標-2,承臺標-1設置于底層承臺左側小里程角上;觀測標-2設置于底層承臺右側大里程角上。(4)橋墩觀測標的埋設1)徐州至上海段橋墩觀測標的埋設:觀測點應設在墩身上,數(shù)量每墩不少于2處。2)橋墩標設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1.0m左右;當墩身較矮梁底距離地面凈空較低不足4.0m時,橋墩觀測標設置在對應墩身埋標位置的頂帽上埋設。特殊情況按照確保觀測精度、觀測方便、利于測點保護的原則,確定相應的位置。橋墩上觀測標的具體設置位置見下圖:(5)橋臺觀測標的埋設觀測點原則上設置在臺頂(臺帽及背墻頂),數(shù)量不少于4處,分別設在臺帽兩側及背墻兩側(橫橋向)。2.4.3.2觀測標構造2.4.3.2.1梁體沉降變形觀測標觀測標采用20mm的不銹鋼棒,鋼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圓處理。見下圖所示:梁體觀測標埋設示意圖2.4.3.2.2墩身沉降變形觀測標采用14mm不銹鋼螺栓。見下圖所示:注:墩身模板立模后先將帶螺紋的套管預埋,套管口用膠紙密封,防止混凝土流入。墩身砼施工完畢拆模后,再將螺栓擰入套管。2.4.3.3觀測方法 下部結構的沉降變形觀測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進行,觀測路線必須形成附合或閉合路線,使用固定的工作基點對應沉降變形觀測點進行觀測。對于梁體的沉降變形觀測,每孔梁支點之間的梁體沉降變形以兩支點的連線為基準線進行觀測計算,由于下部結構沉降變形的影響,該基準線的位置會發(fā)生變化,梁體觀測點至該基準線的垂直距離利用幾何方法計算取得,垂直距離差值就是梁體沉降變形量。2.4.3.4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