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情緒障礙的認識與輔導.ppt_第1頁
嚴重情緒障礙的認識與輔導.ppt_第2頁
嚴重情緒障礙的認識與輔導.ppt_第3頁
嚴重情緒障礙的認識與輔導.ppt_第4頁
嚴重情緒障礙的認識與輔導.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嚴重情緒障礙的認識與輔導,國立臺攛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胡心慈,嚴重情緒障礙與精神疾病,嚴重情緒障礙的鑑定基準,1.行為或情緒顯著易於同年齡或社會文化之常態(tài)者 2.除學校外,至少在其他一個情境中顯現(xiàn)適應困難者 3.在學業(yè)、社會、人際、生活等適應有顯著困難,且經評估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輔導無顯著成效者,精神疾病的鑑定原則,1.個體情緒調控是否在合理的範圍(強度、頻率與遭逢重大變故後能否復原) 2.是否可建設性維持日常生活,精神疾病的發(fā)生,一、病因(生物學因素) 二、危險因子(環(huán)境因素),病因,1.基因 2.大腦構造(皮質,邊緣系統(tǒng)) 3.神經傳導物質 (讓訊息跨越由軸突到樹突間的突觸),大腦,由結構來分類,大腦可分為下列各區(qū)域:,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前額葉皮質區(qū) (Prefrontal Cortex)解決問題,情緒 運動聯(lián)合區(qū) (Motor Association Cortex)調控複雜的運動 主要運動皮質區(qū) (Primary Motor Cortex)啟始自主性運動 主要體覺皮質區(qū)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接收來自身體各部位的觸覺資訊 感覺聯(lián)合區(qū) (Sensory Association Area)處理各種感覺訊息,邊緣系統(tǒng) (Limbic System),主管情緒反應 邊緣系統(tǒng)包括了扁桃腺(amygdala), 海馬迴 (hippocampus), 乳頭狀體 (mammillary bodies) 以及cingulate gyrus等區(qū), 此系統(tǒng)在情緒反應的控制上非常重要。,神經傳導物質,60多種神經傳導物質 Ex. 憂鬱癥, 過動癥:多巴胺 憂鬱癥:血清素,嬰兒先天氣質,活動量、規(guī)律性、注意力分散度、趨避性、堅持度、反應閾 、適應性、反應強度、情緒,危險因子(環(huán)境因素),一.社會學因素 (一) 嬰兒社會依戀的發(fā)展 1. 0-6週:無社會性階段 2. 6週-6、7月:無區(qū)別性的依附 3. 6、7月-18月:特殊依附關係 (二)嬰兒社會依戀的類型 1.安全型 2.不安全.焦慮逃避 3.不安全.焦慮抗拒 4.混亂型,危險因子(環(huán)境因素),二.心理學因素 5.自我實現(xiàn) 4.尊重 3.愛與歸屬感 2.安全 1.生理需求,常見精神疾病,*重鬱癥 喪失一般狀態(tài)下對事務的樂趣與興致。懶惰、脾氣暴躁、沮喪、絕望、無力、罪惡、想哭。 負面思考 *輕鬱癥(多半僅由後天因素引起) 長期情緒低落不快樂,二年以上,但功能未受明顯影響,躁癥,高亢、愉悅、興奮或易怒??犊蠓?,喜好社交、活動量大,言詞誇大、計劃多、想法多、精力旺盛、睡眠少。 *躁鬱癥 在躁和鬱之間起伏 每一個循環(huán)至少持續(xù)二週,精神分裂癥,思考僵化、幻覺、妄想、認知功能障礙、逐漸退化。,行為障礙(CD),不遵守常規(guī),攻擊,暴力,道德感薄弱,自制力差,對抗違例性障礙(ODD),挑戰(zhàn)權威,違反規(guī)定,衝動,易怒,情緒起伏大,叛逆,其他,* 強迫癥 * 焦慮癥 * 恐慌癥 * 懼學癥 * 社交畏懼癥,治療,一、生物學療法(藥物治療, 電氣療法, 光療法, 職能治療, 運動療法,營養(yǎng)) 二、心理治療 1支持性2心理動力(遊戲,音樂,藝術,沙箱) 3.認知行為4.家族婚姻 三、行為治療 四、良好生活習慣: 1.充足睡眠2.適度運動3.均衡飲食4.規(guī)律生活,預防,一、 建立相關知識與風險意識 二、 保養(yǎng)大腦 三、 培養(yǎng)健康人格 四、 務實的樂觀態(tài)度 五、 良好的人際關係,建立以學校為單位的介入系統(tǒng),一、 建立跨專業(yè)團隊,經由個案研討取 得共識 二、 協(xié)助就醫(yī),追蹤紀錄 三、 全方位介入: 1.課程改變2.心理輔導3.行為契約4.家庭支援,具體做法,(一)藥物治療:教師要觀察效果(一般約於一週至一月間開始出現(xiàn)效果),叮嚀吃藥,注意藥的副作用 (二)行為治療:即獎善罰惡之行為改變技術 (三)認知治療::改變當事人對事情的看法(轉個彎就海闊天空),(四)社交技巧訓練(情緒教育):結合認知與行為的產物 (五).心理治療:個別或團體(精神分析學派) 1.心理分析學派:諮商,催眠治療,藝術治療,遊戲治療 2.人本學派:人有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諮商者只需給 予安全,支持,信任與鼓勵,(六)家族治療或親職教育 1,先接納家長的情緒 2.共同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雙贏 3.越具體越可行越好,補充:行為改變技術,1. 先找到有效的正增強物與負增強物 (正增強物種類:食物、物品、活動、社會性、代幣如貼紙、畫圈圈或橡皮圈) 2. 最好用自然增強 3. 使用正增強物之前先令個案處於缺乏此正增強物之狀態(tài)(教養(yǎng)者態(tài)度一致) 4.使用增強系統(tǒng)之前先營造適宜表現(xiàn)好行為並,行為改變技術,5目標行為出現(xiàn)立即給予增強或在明顯處記錄 6 逐步提高標準(改為間歇增強至無增強) 7 用正增強塑造好行為先於用負增強改掉 壞行為 8由他人增強漸調整為自我增強 (期間需檢核表之協(xié)助),社交技巧訓練,1.經由討論而了解事情的重要性 2.經由討論而了解正確的反應方式 (認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