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 細胞的分子組成,第一單元 考試說明,第一單元 知識框架,第一單元 復習策略,從近幾年新課標地區(qū)高考題看,本單元的命題頻頻出現(xiàn),命題呈現(xiàn)的形式如下: 1知識歸納比較:命題多以選擇題為主,識記的知識較多,答案中以類似或相近的知識進行比較,也是考查形成知識結構的重要方法。如有機物是由糖類、脂質(zhì)、蛋白質(zhì)和核酸組成。 2重視實驗操作:觀察細胞的多樣性,對于顯微鏡的操作和使用,尤其顯得重要。生物組織中脂肪的鑒定、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同樣要借助于顯微鏡。,第一單元 復習策略,3考查核心概念:本單元考查的核心知識點為細胞概念、生命系統(tǒng)、真(原)核細胞、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種類。解答關鍵主要從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等方面進行把握。通過對概念的分析,從而正確界定概念,更好地應用到解題中。 由于本單元涉及的概念知識較多,高考中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仍為不變的主旋律,所以復習時要注意分析本單元中知識的重點、難點、考點和疑點。復習的策略: 1加強記憶:必須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牢固記憶,注意記牢課本中的一些重要的結論性語句;將章節(jié)中類似的、易混淆的知識點或聯(lián)系緊密的知識點作好筆記,并對其進行分類、比較和歸納。,第一單元 復習策略,2理解實驗:要對實驗的原理、方法等真正理解。 3抓住一個核心或主干的知識內(nèi)容:圍繞核心知識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聯(lián)系,使之形成由點到面的知識結構。這個核心的內(nèi)容可以是一個概念、一個原理、一個圖解、一個實例。解答題目時特別注意選項的用詞是否準確,抓住關鍵詞,注意防止以偏概全,偷換概念。,第一單元 使用建議,1在進入高三總復習階段,學生的適應性還較差,教師引導學生入門,顯得尤其重要。在重要內(nèi)容的教學中要重視一些基本概念的教學,而不能脫離基礎而拔高。建議: (1)把握好知識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從概念提出的條件、內(nèi)涵和使用范圍三個角度把握,如細胞的概念,適合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而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2)畫好概念圖:在備考過程中,要經(jīng)常培養(yǎng)學生自己畫概念圖,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區(qū)分易混淆概念,而,第一單元 使用說明,且可以提高其提取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有利于簡答題和新情景題的解答。 (3)注重理解實驗:備考時自己首先要理解所學實驗內(nèi)容,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等,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其次,注重挖掘教材潛在的實驗與探究因素,并加強實驗題的解題技能、技巧,提升應試能力的輔導。 2本單元教師要以核心概念為基本,力求將學生應該記憶和理解的知識點通過“考點整合”和“要點探究”展示出來,并通過例題和變式訓練加強學生的理解和運用。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識記和訓練。,第一單元 使用說明,3課時安排: 本單元分為3講,建議5課時完成,每講1課時,單元訓練卷和講評各1課時。,第1講 分子和離子 無機物,第1講 考點整合,C,蛋白質(zhì),本尼迪特試劑,雙縮脲試劑,第1講 考點整合,極性,氫,溶劑,運輸?shù)慕橘|(zhì),消耗或釋放,離子,酸堿平衡,第1講 要點探究, 探究點一 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細胞中最常見的化學元素有20多種。 (1)最多的元素:組成人體細胞占鮮重最多的元素是O;組成人體細胞占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2)異同點:不同生物體內(nèi)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生物體內(nèi)同種元素的含量差別較大;同一生物體內(nèi)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也不相同。,第1講 要點探究,【說明】 (1)分類依據(jù)是根據(jù)生物體含量,而不是生理作用,微量元素含量少,但其生理作用卻不可代替。 (2)在鮮重和干重條件下,細胞中各種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如以人體細胞為例: 在鮮重條件下:O(65%)C(18%)H(10%)N(3%) 在干重條件下:C(55.99%)O(14.62%)N(9.33%)H(7.46%),第1講 要點探究,第1講 要點探究,【答案】 A 【解析】 碳元素主要在有機物中,是干物質(zhì)的主要成分,A正確。不同生物體所含化學元素種類相差不大,含量差別較大,N、S元素主要在蛋白質(zhì)中,其含量可說明所含蛋白質(zhì)的多少,若動物血鈣過高會發(fā)生肌無力;若某有機物含C、H、O、N、S,則可能為蛋白質(zhì)(S元素主要在蛋白質(zhì)中),而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的是tRNA,不含S元素。 【點評】 要了解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的歸屬,并理解這些元素在生命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從含量、種類、組成、性質(zhì)等方面來理解它們的功能和作用,下面的變式題就是這些化學元素在含量、組成等方面的具體應用。,第1講 要點探究,第1講 要點探究,【答案】 D,第1講 要點探究,【解析】 首先要能夠看懂圖形。根據(jù)扇形圖的比例可判斷正常細胞中A、B分別為H2O和蛋白質(zhì),它們的共有元素為H、O,而O在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細胞脫水后則A是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是以碳為骨架建立的大分子物質(zhì),其中碳含量最多,即為b;B物質(zhì)是蛋白質(zhì),在正常細胞中含量其次,具有多樣性,其必含的元素為C、H、O、N,可能還含有S、P等其他元素;細胞中某元素的含量多,其數(shù)量不一定也多,如細胞中氫元素數(shù)量最多,但由于其原子量最小,所以其含量僅占第三。,第1講 要點探究, 探究點二 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1.實驗原理 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相關的有機化合物產(chǎn)生特定的顏色反應。糖類中的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淀粉遇碘變藍色。脂肪可以被蘇丹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染成紅色)。蛋白質(zhì)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chǎn)生紫色反應。因此,可以根據(jù)化合物與某些化學試劑所產(chǎn)生的顏色反應,檢驗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是否存在。,第1講 要點探究,2.實驗材料 蘋果或梨勻漿;花生種子或花生種子勻漿;豆?jié){、鮮肝提取液。 【注意】 (1)用于鑒定糖類的生物組織,最好選含糖較高,而且組織顏色較淺或近于白色的,如蘋果、梨等。 (2)用于脂肪檢測的實驗材料最好選富含脂肪的種子,如花生種子。供實驗的花生種子,實驗前最好浸泡34 h。 (3)用于蛋白質(zhì)檢測的材料除豆?jié){、鮮肝提取液外,還可以用蛋清與水按照110稀釋制成的蛋清組織樣液。 3.實驗試劑 斐林試劑、蘇丹或蘇丹染液、雙縮脲試劑、碘液等。,第1講 要點探究,【注意】 (1)斐林試劑由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濃度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銅的質(zhì)量濃度為0.05 g/mL的溶液配制而成,兩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淀。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氧化成葡萄糖酸。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性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淀)。 (2)用蘇丹染液時,染色時間1 min即可,因為蘇丹和脂肪的親和力比蘇丹強?;ㄉ尤~切片要切得薄(最薄處最好是一層細胞),因為如果切片較厚就會導致細胞重疊,觀察時看不清脂肪顆粒。,第1講 要點探究,(3)雙縮脲試劑由A液0.1 g/mL的NaOH和B液0.01 g/mL的CuSO4組成,使用時:先使用0.1 g/mL NaOH溶液創(chuàng)造堿性環(huán)境,在操作上,加入A液之后要振蕩搖勻,目的就是創(chuàng)造堿性環(huán)境,然后再使用0.01 g/mL的CuSO4溶液。雙縮脲試劑中起實質(zhì)作用的是堿性環(huán)境中Cu2與蛋白質(zhì)(里面的肽鍵)結合形成紫色的絡合物。因而必須先使用雙縮脲試劑A后再使用雙縮脲試劑B,兩者不能同時加入或提前混合。注意滴加CuSO4時,溶液不能過量,否則CuSO4的藍色將遮蔽顯色反應中產(chǎn)生的紫色。 4.檢測的方法步驟 (1)還原糖的檢測和觀察,第1講 要點探究,(2)脂肪的檢測和觀察 方法一:組織樣液滴加3滴蘇丹染液觀察現(xiàn)象。 方法二:徒手切片選切片放在載玻片中央23滴蘇丹染色3 min12滴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洗去浮色用吸水紙吸去周圍的酒精滴l滴清水蓋上玻片觀察(先低倍鏡觀察,再用高倍鏡觀察)。 (3)蛋白質(zhì)的檢測和觀察,第1講 要點探究,(4)淀粉的檢測和觀察,第1講 要點探究,第1講 要點探究,【答案】 D 【解析】 DNA遇甲基綠呈現(xiàn)綠色,斐林試劑是鑒定還原糖的,淀粉不屬于還原糖,而且斐林試劑遇還原糖水浴加熱后呈現(xiàn)磚紅色沉淀。所以選D項。,第1講 要點探究,【點評】 所選用的試劑所發(fā)生的顯色反應要求記憶。還原性糖可以用斐林試劑鑒定,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被蘇丹染液染成紅色;蛋白質(zhì)可以被雙縮脲試劑染成紫色。當然也要注意知識的延伸,臺盼藍是組織和細胞培養(yǎng)中最常用的死細胞鑒定染色方法之一。健那綠染液常用作線粒體專一性活體染色劑,使之呈藍綠色,而在周圍的細胞質(zhì)中染料被還原,成為無色狀態(tài)。DNA(脫氧核糖核酸)與甲基綠作用呈現(xiàn)綠色,與二苯胺發(fā)生作用呈現(xiàn)藍色。下列變式題考查不同的物質(zhì)在不同的試劑作用下,呈現(xiàn)不同的顯色反應,也是考查實驗的顯色結果。,第1講 要點探究,第1講 要點探究,【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說明要求的基本實驗現(xiàn)象。A選項,能與斐林試劑水浴加熱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的糖是還原性糖,有果糖、麥芽糖、葡萄糖,蔗糖不是;B選項沸水浴條件下,DNA與二苯胺發(fā)生作用呈現(xiàn)藍色;D選項常溫條件下,DNA(脫氧核糖核酸)與甲基綠作用呈現(xiàn)綠色。,第1講 要點探究, 探究點三 細胞中水和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1.組成細胞的水 (1)含量:生物體中水的含量一般為60%90%,水母中含水量甚至高達97%。 (2)水是極性分子,所以凡是有極性的分子或離子都極易溶于其中。水是良好的溶劑,是生物體內(nèi)物質(zhì)運輸?shù)闹饕橘|(zhì)。水具有調(diào)節(jié)溫度的作用,使細胞內(nèi)的溫度變化比較緩和。,第1講 要點探究,2.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1)無機鹽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 細胞中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少數(shù)無機鹽與其他化合物結合。 (2)生理功能 是細胞的結構成分,有些無機鹽是細胞內(nèi)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例:Mg2是葉綠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紅蛋白的必要組成成分;碳酸鈣是動物和人體骨骼、牙齒的重要成分。,第1講 要點探究,對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實例:哺乳動物的血液中必須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Ca2的含量太低,會出現(xiàn)抽搐癥狀。Ca2對于血液的凝固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Ca2,血液就不能凝固。 生物體內(nèi)的無機鹽離子,必須保持一定的量,這對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和滲透壓非常重要。,第1講 要點探究,第1講 要點探究,【答案】 C 【解析】 考查溫度對植物細胞代謝活動的影響。溫度持續(xù)下降,體內(nèi)的結合水的含量相對增多,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強,以適應不良的環(huán)境條件;細胞生命活動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有利于抵抗低溫,從而適應低溫環(huán)境。 【點評】 結合水是組成細胞結構的重要成分。生物體的代謝過程其實就是化學反應的過程,離開水,生物體內(nèi)的化學反應就無法進行。下列的變式題可以聯(lián)系在不同環(huán)境下,水與代謝的關系。,第1講 要點探究,第1講 要點探究,第1講 要點探究,【答案】 D,【解析】 該實驗研究的目的:探究光照和水分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自變量為光照和水分,因變量為種子是否萌發(fā);該實驗的結論:種子萌發(fā)與水分有關,與光照無關,而其他因素則不能說明。,第2講 有機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一),第2講 考點整合,氨基酸,R基,COOH,氨基,細胞和生物體結構,血紅蛋白,抗體,第2講 要點探究, 探究點一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1.結構特點: 在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約有20種,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zhì)的基本單位。 (1)通式:,第2講 要點探究,(2)特點: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每種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的意思是,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數(shù)目至少是一個, 也可以是幾個,原因是R基中可能含有氨基或羧基。 如谷氨酸:HOOCCH2CH2CHCOOH(R基 上含有COOH) NH2 NH2 賴氨酸:NH2CH2CH2CH2CH2CHCOOH (R基上含有NH2)。,第2講 要點探究,在構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中,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其意思是說氨基和羧基不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的氨基酸就不是構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 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梢愿鶕?jù)R基的不同,將氨基酸區(qū)別為不同的種類。 “氨基酸”這一名詞代表了其分子結構的重要部分氨基和羧基。,第2講 要點探究,第2講 要點探究,【答案】 C 【解析】 (2)不是構成人體的氨基酸,(1)、(3)、(4)中共有4個氨基,4個羧基,3個氨基酸形成兩個肽鍵脫去水分子數(shù)目為2,2個氨基,2個羧基參加反應,剩2個氨基2個羧基。 【點評】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zhì)的基本單位,要求我們對氨基酸通式及結構特點必須了解清楚,下面的變式演練是對例題的一個補充。,第2講 要點探究,第2講 要點探究,【答案】 B,【解析】 根據(jù)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可知,組成生物體的氨基酸,其特點是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A、C較容易判斷;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的數(shù)目不同、種類不同、排列順序不同和空間結構不同決定了蛋白質(zhì)的不同,所以由三種氨基酸(足量)組成的蛋白質(zhì)幾乎有無數(shù)種,而不是僅有27種。,第2講 要點探究, 探究點二 蛋白質(zhì)的結構及其多樣性,1.氨基酸分子互相結合的方式脫水縮合,第2講 要點探究,(1)化學結構:兩個氨基酸分子通過縮合反應形成二肽。注意氨基(NH2)、羧基(COOH)、肽鍵(NHCO)的寫法。 (2)脫下的水中的氧來自COOH,氫一個來自COOH,另一個來自NH2。 (3)肽鏈是由氨基酸分子經(jīng)縮合而形成的,每兩個相鄰的氨基酸分子之間形成一個肽鍵。因此,在肽鏈的兩端一定是COOH和NH2,這時該多肽鏈中所含有的COOH和NH2數(shù)量至少是一個COOH和一個NH2。,第2講 要點探究,2.多肽和蛋白質(zhì)的區(qū)別 (1)多肽和蛋白質(zhì)的結構有差異。多肽僅僅是蛋白質(zhì)的初級結構形式,而蛋白質(zhì)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因此多肽往往是無生物活性的,而蛋白質(zhì)是具有生物活性的。 (2)一條剛剛從核糖體中合成的多肽鏈可以叫多肽,實際上不能稱為蛋白質(zhì)。 (3)蛋白質(zhì)是由多肽鏈和其他物質(zhì)結合而成的,多肽只是多個氨基酸殘基的集合體,所以結構復雜的蛋白質(zhì)在功能上遠比多肽復雜。,第2講 要點探究,3.蛋白質(zhì)的多樣性 蛋白質(zhì)分子結構多樣性可以從以下四個層次加以理解 (1)氨基酸的種類不同,構成的肽鏈不同; (2)氨基酸的數(shù)目不同,構成的肽鏈不同; (3)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不同,構成的肽鏈不同; (4)肽鏈的數(shù)目和空間結構不同,構成的蛋白質(zhì)不同。 【說明】 蛋白質(zhì)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zhì)功能的多樣性。,第2講 要點探究,4.蛋白質(zhì)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 圖21,第2講 要點探究,第2講 要點探究,【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氨基酸分子的通式,每個氨基中含有一個氮原子,多肽E共含53個氮原子,3個氨基。而多肽一端有一個氨基,故R基上有2個氨基,則多肽E是由53251個氨基酸縮合成的。同理,多肽F是由54549個氨基酸縮合成的。,第2講 要點探究,【點評】 上述例題通過對氨基酸分子通式的分析,可獲得題意所要求的結果。盡管得出的氨基酸數(shù)目不一樣,顯示的生理功能不一樣。但是否氨基酸數(shù)目相同,表現(xiàn)的生理功能就一樣呢?下列的變式題就可以明確了。,第2講 要點探究,第2講 要點探究,【答案】 A 【解析】 蛋白質(zhì)的多樣性是由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種類和數(shù)量、排列順序和肽鏈空間結構來決定的,而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是相同的。但與合成場所沒有關系。,第2講 要點探究, 探究點三 氨基酸的相關計算,1.有關肽鏈的計算,第2講 要點探究,2.環(huán)狀多肽主鏈中無氨基和羧基,環(huán)狀肽中氨基或羧基數(shù)目取決于構成環(huán)狀肽氨基酸的R基團中氨基和羧基的數(shù)目,如圖22所示。由圖示可知:肽鍵數(shù)脫去水分子數(shù)氨基酸數(shù)。 圖22 3.蛋白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氨基酸相對分子質(zhì)量總和失去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總和。即蛋白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na(nm)18(其中n為氨基酸個數(shù),a為氨基酸平均分子,第2講 要點探究,量,m為多肽鏈條數(shù))。 注:有時還要考慮一些其他化學變化過程,如二硫鍵(SS)形成要失去兩個H等。 4.氨基酸與相應DNA及RNA片段中堿基數(shù)目之間的關系計算: DNA(基因)信使RNA蛋白質(zhì) 堿基數(shù)6 堿基數(shù)3 氨基酸數(shù)1 5.氨基酸的排列與多肽的種類計算 假若有A、B、C三種氨基酸,由這三種氨基酸組成多肽的情況可分為如下兩種情形分析:,第2講 要點探究,(1)A、B、C三種氨基酸,每種氨基酸數(shù)目無限的情況下,可形成肽類化合物的種類: 形成三肽的種類: (3327種) 形成二肽的種類: (329種) (2)A、B、C三種氨基酸,且每種氨基酸只有一個的情況下,可形成肽類化合物的種類: 形成三肽的種類: (3216種) 形成二肽的種類: (326種),第2講 要點探究,【答案】 C,第2講 要點探究,【解析】 根據(jù)題意可知有氨基酸1 000個,其中氨基有1 020個,羧基1 050個,因每一個氨基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連接在同一個中心碳原子上,所以這1 000個氨基酸中有20個氨基和50個羧基是位于R基上的,在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中,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不參與反應,而四條肽鏈中至少含有游離的氨基和羧基各4個(指的是肽鏈的兩端),加上R基上的20個氨基和50個羧基,則4條多肽鏈中具有的氨基是24個,羧基是54個 。,第2講 要點探究,【點評】 氨基酸的計算,在一些省市的模擬試卷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在除上海之外的高考題中,卻很少出現(xiàn)?;镜挠嬎隳芰Γ夏苡脭?shù)學方式等表達生物學的內(nèi)容還是考綱要求的。下列變式題給出了具體的氨基酸的個數(shù),求出多肽化合物中羧基數(shù)、氨基數(shù)等。,第2講 要點探究,【答案】 A,第2講 要點探究,【解析】 N原子和C原子都是無論怎么脫水縮合都不會變的,題中所給的每種氨基酸都只含有1個氨基,證明支鏈上沒有氨基。所以最后脫水縮合后的氨基數(shù)一定為1。因為所給多肽分子有8個N原子,所以有8個氨基酸,氨基酸數(shù)密碼子數(shù)11,所以,密碼子數(shù)為8,接著加上7個水就是加H14O7變成C41H68O22N8,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谷氨酸(C5H9O4N),苯丙氨酸(C9H11O2N)可見除(C5H9O4N)都是一個氨基酸對應2個O,所以減16個O剩6個O,所以(C5H9O4N)數(shù)目為3,所以羧基數(shù)目為314,氨基為1,所以選A。,第2講 要點探究, 探究點四 蛋白質(zhì)的功能,蛋白質(zhì)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承擔者,其功能體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 (1)結構蛋白:許多蛋白質(zhì)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成分。如構成人和動物肌肉的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等。 (2)催化作用:細胞內(nèi)的化學反應離不開酶的催化,而酶絕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zhì)。 (3)調(diào)節(jié)作用:蛋白質(zhì)類的激素,如胰島素和生長激素,能夠調(diào)節(jié)人體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第2講 要點探究,(4)運輸作用: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是運輸氧氣的載體。 (5)免疫作用:人體內(nèi)的抗體是蛋白質(zhì),可以幫助人體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 (6)通透作用:生物膜上的蛋白質(zhì)對某些物質(zhì)透過細胞膜有重要作用,如細胞膜上的載體。 綜上所述,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第2講 要點探究,【答案】 C,第2講 要點探究,【解析】 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zhì);絕大多數(shù)酶的成分是蛋白質(zhì);載體全是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與糖類、脂肪一樣,都可以作為能源物質(zhì)被氧化分解,但細胞代謝的絕大多數(shù)能量是由糖類氧化分解提供的,糖類才是主要能源物質(zhì)。,【點評】 蛋白質(zhì)的功能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不管哪種蛋白質(zhì)類物質(zhì),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本知識點涉及近年來的熱點問題,如“三鹿奶粉”,下列的變式題通過背景材料來了解蛋白質(zhì)的理化性質(zhì)。,第2講 要點探究,【答案】 B,第2講 要點探究,【解析】 蛋白質(zhì)是由不同氨基酸的不同組合形成的一類有機物的總稱,分子量極大,所以要直接檢測蛋白質(zhì)的含量是不現(xiàn)實的。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是一種含氮有機物,常見的20種氨基酸中有14種僅含有一個氮原子,氮元素含量與蛋白質(zhì)含量有一定的線性關系。所以可以通過測定氮元素的含量來間接推出蛋白質(zhì)的含量。原理很簡單:蛋白質(zhì)含有氮元素,用強酸處理樣品,將蛋白質(zhì)中的氮元素釋放出來,測定氮的含量,就可以算出蛋白質(zhì)的含量。此法的優(yōu)點是較快速,不同的蛋白質(zhì)產(chǎn)生顏色的深淺相近,以及干擾物質(zhì)少。主要的缺點是靈敏度差。因此雙縮脲法常用于快速檢測,但測定蛋白質(zhì)并不十分精確。,第3講 有機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二),第3講 考點整合,DNA,RNA,遺傳信息,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中,細胞核,甲基綠,吡羅紅,含氮堿基,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第3講 考點整合,C、H、O,能源,纖維素,糖原,第3講 考點整合,C、H、O,生物膜,第3講 要點探究, 探究點一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1.核酸的組成單位 (1)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的組成可表示如下: 圖31,第3講 要點探究,(2)堿基種類及核苷酸種類關系 在只有DNA或RNA的生物中, 4種堿基磷酸1種五碳糖 同時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中, 5種堿基磷酸2種五碳糖,第3講 要點探究,2.核酸的分類和結構,第3講 要點探究,3.核酸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 (1)構成DNA的是4種脫氧核苷酸,但成千上萬個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是多種多樣的,DNA分子具有多樣性。 (2)每個DNA分子的4種脫氧核苷酸的比例和排列順序是特定的,其特定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代表特定的遺傳信息。 (3)有些病毒只含有RNA一種核酸,其核糖核苷酸排列順序也具有多樣性。 因此,核酸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zhì)的多樣性,也是決定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第3講 要點探究,4核酸的功能 核酸是細胞內(nèi)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zhì),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第3講 要點探究,【說明】 (1)RNA作為遺傳物質(zhì)的前提是生物體內(nèi)不存在DNA,當RNA作為遺傳物質(zhì)時,由于RNA單鏈結構不穩(wěn)定,容易產(chǎn)生突變。 (2)少數(shù)RNA具有催化功能,即指生物體內(nèi)的酶。 (3)同種生物不同細胞中DNA一般相同,而mRNA則一般不同,蛋白質(zhì)種類和含量也不同。,第3講 要點探究,第3講 要點探究,【答案】 D 【解析】 A少磷元素;B核糖改為脫氧核糖或脫氧核糖核酸改為核糖核酸;C脫氧核糖改為核糖或核糖核酸改為脫氧核糖核酸。 【點評】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它由含氮堿基、五碳糖、磷酸三部分組成。需記住核酸的元素組成和基本單位。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導致核酸分子的多樣性。下面的變式題就是如何來理解核酸的多樣性和功能。,第3講 要點探究,第3講 要點探究,【答案】 B,【解析】 核苷酸縱向的連接是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的,核苷酸橫向之間是通過氫鍵連接的,跟核酸分子的多樣性無關。,第3講 要點探究, 探究點二 細胞中的糖類,1糖類的元素組成 糖類分子都是由C、H、O三種元素構成的,無論單糖還是多糖都是僅含有這三種元素,因此糖類也常常被稱為碳水化合物。 2糖的種類與功能 根據(jù)糖類是否可以水解以及水解后的產(chǎn)物,我們可以把糖類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三類。,第3講 要點探究,第3講 要點探究,【說明】 1按糖類物質(zhì)的歸屬分類 (1)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核糖、脫氧核糖、葡萄糖 (2)動物細胞特有的糖:糖原、乳糖、半乳糖 2植物細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纖維素 3按糖類物質(zhì)的功能分類 (1)生物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葡萄糖 (2)生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zhì):淀粉、糖原 (3)參與生物細胞構成的物質(zhì):核糖、脫氧核糖、纖維素,第3講 要點探究,4單糖、二糖、多糖的分類 重要的單糖有葡萄糖和五碳糖,葡萄糖為白色晶體,易溶于水,人體血糖濃度為0.8%1.2%,是人體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五碳糖分為核糖和脫氧核糖,為環(huán)狀結構。,第3講 要點探究,第3講 要點探究,【答案】 C 【解析】 動物體內(nèi)能合成糖原,即肝糖原和肌糖原;淀粉和糖原,都屬于多糖;能利用葡萄糖不一定是動物,還有其他生物,如酵母菌等。麥芽糖為二糖,水解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神經(jīng)外科護理新進展
- 消化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工作體系
- 老年友善管理培訓
- 我愛吃飯:大班健康飲食教育
- 護理學查房模板
- 中醫(yī)健康養(yǎng)生之道
- 食品安全安全教育
- 健康的小學生
- 初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 弟子規(guī)家長培訓會
- 2025內(nèi)蒙古包頭農(nóng)商行社會招聘10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PEP版2025新教材)英語三下期末分單元復習課件
- 2025房縣事業(yè)單位筆試真題
- 2025-2030年注塑機產(chǎn)業(yè)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牙齒漂白治療技術操作指南
- 道路施工工藝培訓
- 建筑工程設計合作協(xié)議書
- 谷子介紹課件
- 直播肖像權使用合同協(xié)議
- 2025屆高考政治復習重點知識大全(全7冊)
- 電梯公告板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