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命題研究第一部分古詩文閱讀梳理篇精練專題二文言文閱讀(三).docx_第1頁
中考語文命題研究第一部分古詩文閱讀梳理篇精練專題二文言文閱讀(三).docx_第2頁
中考語文命題研究第一部分古詩文閱讀梳理篇精練專題二文言文閱讀(三).docx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二文言文閱讀(三)(一)秋水(2016年遵義市第十一中學模擬)秋水時至,百川灌河。(1)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3)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1)不辯牛馬_分辨_(2)不見水端_盡頭_(3)則殆矣_危險_(4)吾非至于子之門_的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文言文句子。(1)_略。_(2)_略。_(3)_略。_3秋水全篇文章都在設喻,那么從整個故事中你有什么收獲?_第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河伯就是順流而東行,望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第二,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三,知恥近乎勇;第四,謙受益,滿招損;第五,有比較才有鑒別。_(二)愚公移山(2016年遵義市第十九中學模擬)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2)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1)懲山北之塞_苦于_(2)雜然相許_贊同_(3)何苦而不平_愁、擔心_(4)固不可徹_改變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文言文句子。(1)_略。_(2)_略。_3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為?_示例:愚公移山體現(xiàn)了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鼓勵人們戰(zhàn)勝工作中的困難。因此,愚公精神永遠有價值,有意義。_(三)扁鵲見蔡桓公(2016年遵義市第42中學模擬)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北怡o出,桓侯曰:“(1)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本邮?,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被负钣植粦?。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2)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本游迦眨负铙w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负钏焖?。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1)以為功_把當作_(2)居十日_過了_(3)故使人問之_特地_(4)使人索扁鵲_尋找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文言文句子。(1)_略。_(2)_略。_3本文刻畫的蔡桓公是怎樣的形象?文章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_形象:“諱疾忌醫(yī)”的人(或掩飾錯誤、頑固堅持、不愿改正錯誤的人)。道理:要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能拒絕批評幫助。_(四)訂鬼(2016年遵義市第52中學模擬)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1)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何以效之?傳曰:“伯樂學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宋之庖丁學解牛,三年不見生牛,所見皆死牛也?!倍哂镁烈印K寄畲嫦?,自見異物也。人病見鬼,猶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牛也。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病者困劇,身體痛,則謂鬼持箠、杖毆擊之,若見鬼把椎、鎖、繩,立守其旁。病痛恐懼,妄見之也。初疾畏驚,見鬼之來;疾困恐死,見鬼之怒;身自疾痛,見鬼之擊:(2)皆存想虛致,未必有其實也。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泄于目,目見其形;泄于耳,耳聞其聲;泄于口,口言其事。晝日則鬼見,暮臥則夢聞。獨臥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懼,則夢見夫人據(jù)案其身,哭矣。(3)覺見臥聞,俱用精神;畏懼存想,同一實也。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1)思念存想之所致_想象_(2)何以效之_驗證_(3)病者困劇_厲害,嚴重_(4)俱用精神_因為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文言文句子。(1)_略。_(2)_略。_(3)_略。_3請分析文中舉伯樂、庖丁的例子的作用。_證明“思念存想,自見異物也”的道理,進而證明鬼是由“思念存想之所致”,用名人事例證明論點,更有說服力。_(五)與朱元思書(2016年遵義市第一中學模擬)(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2)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3)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1)負勢競上,互相軒邈_憑借_(2)橫柯上蔽,在晝猶昏_樹木的枝干_(3)一百許里_表示約數(shù)可譯為“來”“左右”_(4)猛浪若奔_(馬一般)飛奔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文言文句子。(1)_略。_(2)_略。_(3)_略。_3請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談談你的理解。_主旨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理解:這是作者對功名利祿的否定。封建時代的讀書人,無不以功名利祿為追求目標,作者因看到官場黑暗發(fā)出這樣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和鄙棄名利的思想感情以及對輕松自然的崇尚,對自由和諧的向往和對歡樂生命的禮贊。_(六)答司馬諫議書(2016年遵義市第二中學模擬)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1)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復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2)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1)非特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