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4、心包、三焦、膽經、肝經.ppt_第1頁
針灸學4、心包、三焦、膽經、肝經.ppt_第2頁
針灸學4、心包、三焦、膽經、肝經.ppt_第3頁
針灸學4、心包、三焦、膽經、肝經.ppt_第4頁
針灸學4、心包、三焦、膽經、肝經.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手厥陰心包經,從胸中開始,淺出屬于心包,通過膈肌,經歷胸部、上腹和下腹,絡于三焦。 它的支干脈:沿胸內出脅部,當腋下三寸處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內側,于手太陰、手少陰之間,進入肘中,下向前臂,走兩筋(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進入掌中,沿中指橈側出于末端。 它的支脈: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陽三焦經,曲 澤 (PC 3) 在肘橫 紋中,當肱 二頭肌腱的 尺側緣。,功效 清心鎮(zhèn)痛,和胃降逆 主治 、與心臟有關的疾患:心煩、心悸、心痛、風濕性心臟病 、近治作用:肘臂攣急、疼痛、手指麻木、臂神經痛、上肢顫動 、急性熱病、中暑、神志病(放血) 、經脈所過之處疾病:胸脅痛、胸悶、氣喘 、胃疾:胃痛、嘔血、嘔吐、急性胃腸炎 、現多用于風濕性心臟病、小兒舞蹈病、中暑等。 操作:,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熱,病,中,暑,肘,臂,攣,痛,內 關 (PC 6) 腕橫紋上 2 寸,當掌長肌 腱與橈側腕屈 肌腱之間。,功效 寧神鎮(zhèn)痛,疏肝和中 主治 、心臟疾患:心煩、心悸、心痛、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癲癇狂 、胃疾:胸脅痛、胃痛、嘔吐、暈動癥等 、改善微循環(huán):中風偏癱、偏頭痛、暈針 、近治作用:肘臂攣急、疼痛,手指麻木、上肢痹痛 、失眠、郁證等神志病 、治療呃逆經驗穴 操作:,胃,腑,疾,病,心,血,管,病,神,志,病,癥,肢,體,病,癥,大陵 定位: 腕橫紋中央,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功用:清心安神,寬胸和胃。 主治: 1、心胸胃??; 2、神志??; 3、循經所過病 操作:,中 沖 (PC 9) 在手中 指末節(jié)尖端 中央。,功用:開竅瀉熱。 主治: 1、急癥:熱病,昏迷,中暑; 2、心神病 操作:直刺0.1寸或點刺出血。,昏,厥,驚,風,熱,病,腫,痛,10,手少陽三焦經,起于無名指末端,上行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沿著手背,出于前臂伸側兩骨之間,向上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向上通過肩部,交出足少陽經的后面,進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絡于心包,通過膈肌,廣泛遍屬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支脈:從膻中上行,出鎖骨上窩,上向后項,連系耳后,直上出耳上方,彎下向面頰,至眼下。 它的支脈:從耳后進入耳中,出走耳前,經過上關前,交面頰,到外眼角接足少陽膽經。 此外,三焦與足太陽膀胱經的委陽脈氣相通。,體表路線 起于無名指末端, 向上行于小指與無名指之間, 尺、橈骨之間,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中線,達肩部,交出足少陽經之后,向上進入缺盆。 胸中支脈:從胸向上出于缺盆,上走頸旁。沿耳后直上,出于耳部上行額角,屈而下行至面頰,到達眼下部;耳部支脈: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與前脈交叉于面頰部,到達目外眥。 體內聯系 心包、三焦。,二、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側頭、耳、頰、胸脅,咽喉病和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中 渚 (SJ 3) 在手背部, 當環(huán)指掌指關 節(jié)的后方,第 4、5掌骨小頭 后緣凹陷處。,功用:清熱止痛,聰耳明目。 主治: 1、外感:頭痛、寒熱; 2、耳疾:耳鳴、耳聾(鏈霉素或慶大引起的聽神經損傷)、中耳炎、神經性耳聾頭痛; 3、近治:肩背肘臂痛、手指不能屈伸; 4、急性腰扭傷(加后溪) 5、熱病、瘧疾 操作:,頭,目,疾,患,閃,挫,扭,傷,手,臂,腫,痛,外 關 (SJ 5) 腕背橫紋上 2 寸,尺骨與橈 骨之 間。,功用:清熱消腫,通絡止痛。 主治: 1、熱病、外感(“陽維為病苦寒熱”):痄腮、發(fā)熱; 2、頭面?。侯^痛、耳聾、耳鳴(常用穴)、目赤腫痛、三叉神經痛、高血壓、偏頭痛; 3、上肢疾患:肩背肘臂痛、手指疼痛、腕下垂 操作:,外,感,熱,病,頭,面,疾,患,肩,臂,疾,患,上,肢,不,遂,支溝 定位:腕背橫紋上3寸,尺、橈骨之間。 功效:理氣清熱,降逆通便 主治: 1、便秘(實證、虛證); 2、近治作用:上肢痹痛、麻木、手臂攣急、中風后遺癥 3、經脈循行之處疾患:耳聾、耳鳴、脅肋痛、落枕 操作:直刺,肩髎 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當臂外展時,肩峰后下方凹陷處。 功用:祛濕通絡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舉、肩周炎、中風偏癱。 操作 :,翳 風 (SJ 17) 在耳垂后 方,當乳突與 下頜角之間的 凹陷處。,功用:祛風通絡。 主治: 1、外經?。好姘c、耳聾、耳鳴、頰腫; 2、過敏性鼻炎(加風池); 3、近治:失眠、偏頭痛、腮腺炎、下頜關節(jié)炎 操作: 直刺.寸;可灸,勿直接灸。,偏,頭,疼,痛,耳,部,疾,患,頭,面,疾,患,耳門 定位:耳屏上切跡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 功用:開竅聰耳。 主治: 1、頭面病:下頜關節(jié)炎,口周肌肉痙攣、齒痛 2、耳疾:耳鳴、耳聾、聤耳、中耳炎 操作:張口,直刺.寸;,絲竹空 (SJ 23) 在面部, 當眉稍凹陷 處。,功用:散風止痛,清頭明目。 主治: 1、頭面病:側頭痛、齒痛、癔病、癲癇 2、眼疾:眼瞼跳動、目赤腫痛、目眩、眼睛干澀 操作:平刺0.30.5寸。不宜直接灸。,頭,痛,目,疾,11,足少陽膽經,從外眼角開始,上行到額角,下耳后,沿頸旁,行手少陽三焦經,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陽三焦經之后,進入缺盆。 它的支脈:從耳后進入耳中,走耳前,至外眼角后;另一支脈:從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會合手少陽三焦經至眼下;下邊蓋過頰車,下行頸部,會合于缺盆。由此下向胸中,通過膈肌,絡于肝,屬于膽;沿脅里,出于氣街繞陰部毛際,橫向進入髖關節(jié)部。 它的主干(直行脈):從缺盆下向腋下,沿胸側,過季脅,向下會合于髖關節(jié)部。由此向下,沿大腿外側,出膝外側,下向腓骨頭前,直下到腓骨下段,下出外踝之前,沿足背進入第四趾外側。 它的支脈:從足背分出,進入大趾趾縫間,沿第一、二跖骨間,出趾端,回轉來通過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陰肝經。,二、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肝膽病、側頭、目、耳,咽喉病和神志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聽會 定位:在面部,當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后緣,張口有凹陷處。 功效:清熱開竅 主治: 1、耳疾:耳鳴、耳聾、流膿、幻聽 2、近治:齒痛、下頜脫臼、口眼喎斜、面痛、頭痛。 操作:張口,直刺.寸,陽白 定位:在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寸。 功用:疏風清熱,通絡明目。 主治: 1、頭面?。好姘c、前額痛、目眩、三叉神經痛。 2、眼疾:目痛、眼瞼下垂、重癥肌無力(眼肌型)、 雀目 配穴: 1、配太陽、睛明、魚腰治目赤腫痛、上瞼下垂。 2、配合谷、地倉、頰車、風池治療面癱 操作:平刺0.50.8寸或向下透魚腰,或向左右透攢竹、 絲竹空,風 池 (GB 20) 在項部, 當枕骨之下, 與風府穴相平, 胸鎖乳突肌與 斜方肌上端之 間的凹陷處。,功用:疏風清熱,明目開竅。 主治: 1、風邪為患:外感病、流感; 2、頭面五官疾病:各種頭重、痛(外感、緊張性、風濕性),目、鼻(鼻炎、鼻塞、過敏性鼻炎)、口眼歪斜(面癱早期)、耳(耳聾、耳鳴、神經性耳聾);神經性頭痛; 3、神志病:失眠、中風、癲狂癇、高血壓。 4、肝風內動: 5、近治:頸項強痛 、肩周炎,頭,痛,眩,暈,頭,面,五,官,傷,風,感,冒,操作: 1、向鼻尖方向斜刺0.5-1.2寸,針尖不可朝上(向對側眼球方向),以免刺入枕骨大孔,刺傷椎動脈或延髓,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或呼吸、心跳驟停。進針0.5寸后緩慢推進,若針尖有搏動感即退針,出針后觀察半小時。 2、注意進針速度、深度 3、不宜直接灸或溫針灸,易助熱上擾,致頭暈腦脹。 4、補復溜、瀉太沖、風池,預防和治療高血壓時,要在針刺前測量血壓,以防血壓過高,巧合針刺發(fā)生腦溢血。,肩 井 (GB 21) 在肩上, 前直乳中,當 大椎與肩峰端 連線的中點。,功用:通經活絡。 主治: 1、項、肩背疾患:肩周炎、頸項強痛、中風偏癱; 2、婦科病(肝氣郁結):乳癰(初起)、乳腺增生、 難產、胞衣不下、乳汁不足 操作: 直刺或向后斜刺0.5-0.8寸,不可向內斜刺或直刺過深,以防刺傷肺尖,引起氣胸。此處針感不明顯,勿尋找針感而亂調整針尖方向。孕婦禁用。,環(huán) 跳 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 (GB 30) 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 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功用:祛風濕,通經絡。 主治: 1、腰腿痛:下肢痿痹,腰痛(坐骨神經痛放射到下 肢者),膝踝腫痛,髂關節(jié)及周圍軟組織疾病; 2、風疹,多發(fā)性神經炎。 操作:,腰,臀,下,肢,肩,頸,病,證,乳,癰,難,產,注意事項: 1、深刺至坐骨神經干,可引起觸電樣放射感,有利于神經組織重新興奮,但不宜長期反復刺激神經干,以免損傷后引起末梢神經炎等后遺癥。 2、治療偏癱或截癱效好,但初次針感差,隨著療效好轉而增強,包括因針感差放棄。對強直性癱瘓,用瀉法多留針,以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營養(yǎng)全身。對弛緩性癱瘓,用補法,合三陰交、合谷益氣養(yǎng)血。 3、本穴是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主穴,但若沿神經線有灼熱疼痛感時為刺傷神經,應立即取針。,陽陵泉 (GB 34) 在小腿外 側,當腓骨小 頭前下方凹陷 處。,功用:疏肝利膽,疏經活絡。 主治: 1、肝膽病:脅痛、口苦、黃疸、膽石癥、急性膽囊炎 2、外經?。合轮舯浴⒙槟?;坐骨神經痛、膝關節(jié)及 其周圍組織疾患。 操作: 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或透刺陰陵泉時,注意針尖方向和感覺,遇針阻礙時,須稍改變方向,以免損傷血管、神經。,膽,腑,疾,病,胸,脅,病,證,關,節(jié),痹,痛,下,肢,痿,痹,懸 鐘 (GB 39) 在小腿外 側,當外踝尖 上 3 寸,腓骨 前緣。,功用:強筋壯骨,通經活絡。 主治: 1、半身不遂、頸項強痛、胸腹脹滿、脅肋疼痛、膝腿痛、腰痛、肩痛 2、髓海不足引起的頭痛、頭暈、四肢酸軟無力 操作:直刺,頸,項,胸,脅,下,肢,足,踝,足厥陰肝經:從大趾背毫毛部開始,向上沿著足背內側,離內踝一寸,上行小腿內側,離內踝8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后,上膝腘內側,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陰毛中,環(huán)繞 部,至小腹,夾胃旁邊,屬于肝,絡于膽;向上通過膈肌,分布脅肋部,沿氣管之后,向上進入頏顙(喉頭部),連接目系(眼球后的脈絡聯系),上行出于額部,與督脈交會于頭頂。 它的支脈:從“目系”下向頰里,環(huán)繞唇內。 它的支脈:從肝分出,通過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陰肺經)。,二、主治概要 本經腧穴主治肝膽病、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和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太 沖 (LR 3) 在足背側, 當第 1 跖骨間 隙的后方凹陷 處。,功用:平肝熄風,瀉熱理血。 主治: 1、肝膽病:眩暈(高血壓)(透涌泉)、肝炎、膽囊炎、脅痛、急躁易怒 2、泌尿生殖:月經不調(更年期)、乳腺炎、月經不調、閉經、疝氣、尿路感染 3、循經所過:巔頂頭痛、肋間神經痛; 4、神志?。菏摺⒕穹至寻Y、中風、小兒驚風 5、近治:下肢疾患 6、頭面?。侯^、口、眼、耳 操作:直刺,頭,面,病,證,肝,膽,病,證,泌,尿,生,殖,下,肢,痿,痹,章 門 (LR 13) 在側腹部, 當第11肋游離 端的前方。,功用:和胃利膽。 主治: 1、脾胃?。焊雇础⒏姑?、腸鳴、泄瀉,神疲肢倦; 2、肝膽病:胸脅痛,疝氣,肋間神經痛。 操作:平刺或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右側可刺中肝右葉前緣,左側可刺中脾下端,引起出血、疼痛,尤其肝、脾腫大者,防止刺傷肝、脾和結腸。,脾,胃,病,證,積,聚,痞,塊,期 門 (LR 14) 在胸部,當 乳頭直下,第 6 肋間隙,前正中 線旁開 4 寸。,功用:疏肝健脾。 主治: 1、胸脅疼痛; 2、肝臟?。航浧诟忻埃ㄉ俑雇础l(fā)熱、寒戰(zhàn)); 3、脾胃病:嘔吐、呃逆、泄瀉;胃腸神經官能癥。 操作:斜刺0.5-0.8寸,避免損傷肝、肺。,缺,乳,痛,經,操作注意事項 內關穴,針刺時如出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