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構造一、基礎與地基的關系
二、地基的分類
三、基礎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
五、地下室構造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一、基礎與地基的關系
1.基礎:建筑物的最下端,埋入地下,承受建筑全部荷載并把荷載傳給地基。
2.地基:承受建筑物重量的土壤層。
3.兩者的關系:基礎:是建筑物重要的組成部分。
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它是承受建筑物荷載的土壤層。建筑物的全部荷載最終是由基礎底面?zhèn)鹘o了地基。基礎和地基共同保證著房屋的堅固、耐久和安全。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地面一、基礎與地基的關系
4.相關概念:(1)持力層——地基中,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載的土層稱持力層。(2)下臥層——是持力層以下的土層。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地面持力層下臥層一、基礎與地基的關系
二、地基的分類
三、基礎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
五、地下室構造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二、地基的分類
地基可分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兩大類:
1.天然地基:是指天然土層具有足夠的承載力,不需人工改善或加固便可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載的地基。如:呈連續(xù)整體狀的巖層或由巖石風化破碎成松軟顆粒的土層可作為天然地基。
2.人工地基:經(jīng)過人工處理加固后的地基叫人工地基。人工地基的處理措施通常有壓實法、換土法和打樁法等三大類。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挖除承載力差的土,換上承載力強的土
人工地基處理措施:通常有壓實法、換土法和打樁法等三大類。壓實法換土法打樁法1.地基與基礎是建筑的兩部分()。
例題用途
×2.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土層稱為()A.原土地基B.天然地基C.人造地基D.人工地基
例題用途
B3.人工地基的處理措施通常有()。A.壓實法B.換土法C.注水法D.打樁法
例題用途
ABD一、基礎與地基的關系
二、地基的分類
三、基礎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
五、地下室構造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三、基礎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一)基礎的埋置深度
基礎的埋置深度:從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稱基礎的埋置深度。
1.埋深≥5m的稱為深基礎;
2.埋深<5m的稱為淺基礎;
3.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基礎稱為不埋基礎。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
從施工和造價方面考慮,一般民用建筑,基礎應優(yōu)先選用淺基礎。但基礎的埋深最少不能小于500mm。否則,地基受到雨水沖刷、機械破壞而影響建筑安全。4.在建筑工程上,把建筑物與土直接接觸的部分稱為(
)A.地基B.基礎C.持力層D.下臥層 B5.在建筑工程上,把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層叫做(
)。A.地基B.基礎C.持力層D.下臥層 A
6.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時,叫淺基礎。A.500mmB.3mC.4mD.5m
例題用途
D
7.室內(nèi)首層地面標高為±0.000,基礎底面標高為-1.500,室外地坪標高為-0.600,則基礎埋置深度為()m。A.1.5B.2.1C.0.9D.1.2
例題用途
C8.從經(jīng)濟和施工角度考慮,對一般民用建筑,基礎應盡量設計為淺埋基礎,其埋置深度一般為()
A.>4mB.冰凍線上0.2m且<4mC.<0.2mD.小于5米且不得淺于0.5m
例題用途
D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4.墊層:是基礎下面起找平、隔離和過渡作用的結構層。墊層是基礎的一部分。墊層可以是混凝土墊層、灰土(石灰+粘土)墊層、三合土(石灰+粘土+砂或碎石或粉煤灰等)墊層等等。墊層三、基礎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二)基礎埋置深度影響因素
1.上部荷載大小及結構性質(zhì)
多層建筑:根據(jù)建筑物的用途確定基礎埋置深度。如有無地下室等。高層建筑:基礎埋深一般是地面以上建筑物總高的1/10左右。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2.地基土質(zhì)的影響土質(zhì)好,承載力高時,基礎應盡量淺埋?;A底面應盡量埋在常年未經(jīng)擾動且堅實平坦的土層或巖石(俗稱“老土層”)上。而不應設置在耕植土、雜填土及淤泥質(zhì)土層中。(二)基礎埋置深度影響因素
3.地下水位的影響(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百度地下水位)(1)建筑物的基礎應盡量埋在地下水位以上。(2)如果必須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應將基礎底面埋置在最低地下水位200mm以下。(以免因水位變化,使基礎遭受水浮力的影響。)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200(二)基礎埋置深度影響因素
4.土的凍結深度影響(百度冰凍線)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200一般地,基礎應埋置在冰凍線以下約200mm的地方。(二)基礎埋置深度影響因素
5.相鄰建筑物基礎埋深的影響
(1)當新建房屋離原有建筑較近時,一般新建房屋的基礎埋置深度應小于原有建筑基礎埋置深度。(2)當新建房屋基礎埋深必須大于原有建筑的埋置深度時,應使兩基礎間留出一定的水平距離,一般為相鄰基礎底面高差的1—2倍,以保證原有房屋的安全。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
當不能滿足此條件時,可設置臨時加固、地下連續(xù)墻等措施保證原有建筑物安全。同一建筑物,基礎埋深不同的處理:
當一幢建筑物設計由于地基承載力、上部荷載等因素的影響,連續(xù)的基礎會出現(xiàn)不同的埋深,這時深、淺基礎應采用臺階形逐漸過渡。過渡臺階的高度應≤500mm,長度不宜小于1000mm。以防止埋深的變化太突然,使墻體發(fā)生斷裂或發(fā)生不均勻沉降。相關知識高度應≤500mm長度不宜小于1000mm
(二)基礎埋置深度影響因素(總結)
1.上部荷載大小及結構性質(zhì)的影響。
2.地基土質(zhì)的影響。
3.地下水位的影響(或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
4.土的凍結深度影響。
5.相鄰建筑物基礎埋深的影響。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
9.當?shù)叵滤缓芨撸A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時,應將基礎底面埋置在(),從而減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響等。A.最高水位200mm以上B.最低水位200mm以下C.最高水位500mm以上D.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間
例題用途
B一、基礎與地基的關系
二、地基的分類
三、基礎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本次課小結1.基礎與地基的定義2.基礎與地基的關系3.地基人為分兩層1.地基分兩大類:2.人工地基的處理方式(三種)1.基礎埋深的定義:2.基礎埋深的分類(3種)3.基礎埋深最少不能小于多少mm?4.影響基礎埋深的5種因素:a.上部荷載大小及性質(zhì)的影響。b.地基土質(zhì)的影響。c.地下水位的影響(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d.土的凍結深度影響。e.相鄰建筑物基礎埋深的影響。一、基礎與地基的關系
二、地基的分類
三、基礎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上次課回顧1.基礎與地基的定義2.基礎與地基的關系3.地基人為分兩層:1.地基分兩大類:2.人工地基的處理方式(三種)1.基礎埋深的定義:2.基礎埋深的分類(3種)3.基礎埋深最少不能小于多少mm?4.影響基礎埋深的5種因素:a.上部荷載大小及性質(zhì)的影響。b.地基土質(zhì)的影響。c.地下水位的影響(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d.土的凍結深度影響。e.相鄰建筑物基礎埋深的影響。一、基礎與地基的關系
二、地基的分類
三、基礎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
五、地下室構造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
(一)按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點分:有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二)按構造形式劃分:有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形基礎、井格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A的形式主要根據(jù)基礎上部結構類型、體量高度、荷載大小、地質(zhì)水文和地方材料等諸多因素而定。一般情況下,上部結構形式直接影響基礎的形式。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一般情況下,直接影響基礎形式的是(
)A.上部結構形式B.建筑物使用功能C.荷載大小D.地基土質(zhì)情況。 A(一)按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點分: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剛性基礎柔性基礎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
剛性基礎是指由磚、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或三合土等材料組成的,且不需要配置鋼筋基礎。(也叫無筋擴展基礎)1.剛性基礎(無筋擴展基礎)(一)按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點分: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剛性基礎(a)磚砌基礎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無筋擴展基礎的是(
)。A.磚基礎B.樁基礎C.灰土基礎D.毛石基礎 B
剛性基礎特點:抗壓強度較高,而抗拉、抗彎、抗剪強度較低。在地基反力作用下,基礎下部的擴大部分像倒置的懸臂梁一樣向上彎曲,如懸臂過長,則易發(fā)生彎曲破壞。1.剛性基礎(1)剛性基礎的特點(一)按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點分: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上部結構通過墻(柱)傳來的壓力沿一定角度擴散,若基礎的底面寬度在壓力擴散范圍以內(nèi),則基礎只受壓力;
若基礎的底面寬度大于擴散范圍,則范圍以外部分會被拉裂、剪斷,而不能起到承壓作用。
剛性基礎傳力時,允許范圍的夾角稱為剛性角。(一般用寬高比b/H表示)。1.剛性基礎(2)剛性角b
剛性基礎臺階寬高比的允許值基礎材料質(zhì)量要求臺階寬高比的允許值Pk≤100100k≤200100k≤200
200k≤300混凝土基礎C15混凝土1:1.001:1.001:1.25毛石混凝土基礎C15混凝土1:1.001:1.251:1.50磚基礎磚不低于MU10、砂漿不低于M51:1.501:1.501:1.50毛石基礎砂漿不低于M51:1.251:1.50—灰土基礎體積比為3:7或2:8的灰土,其最小干密度:粉土為1.55t/m3;粉質(zhì)粘土為1.50t/m3;粘土為1.45t/m3。1:1.251:1.50—三合土基礎體積比比1:2:4~1:3:6(石灰:砂:骨料),每層約虛鋪220mm,夯至150mm。1:1.501:1.20—
(3)磚基礎構造基礎墻的下部要做成逐級放大的臺階形式,稱之為大放腳。1.剛性基礎
不等高式A.等高式大放腳:兩皮一收,兩邊各收進1/4磚長,即高為120mm,寬為60mm;
B.不等高式大放腳:兩皮一收和一皮一收相間隔,兩邊各收進1/4磚長,即高為120mm與60mm,寬為60mm。大放腳:有等高式(兩皮一收)和不等高式(二一間隔收)兩種。等高式
砌筑磚基礎的砂漿強度等級不小于()A.M2.5B.M5C.M7.5D.M10
例題用途
B
以下基礎中,剛性角最大的基礎通常是()A.混凝土基礎B.磚基礎C.砌體基礎D.石基礎
例題用途
A
下列無筋基礎中,抗壓強度高而抗拉、抗剪強度低的是(
)A.磚基礎B.三合土基礎C.灰土基礎D.混凝土基礎 A
下列無筋擴展基礎中,(
)是當前普遍采用的一種基礎形式,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土方量小、適應性強等優(yōu)點。A.磚基礎B.三合土基礎C.灰土基礎D.混凝土基礎 A
磚基礎等高式砌筑,每臺退臺寬度為()A.60mmB.120mmC.180mmD.240mm
例題用途
A2.柔性基礎在混凝土基礎的底部配置受力鋼筋,形成鋼筋混凝土基礎,利用鋼筋來抵抗拉應力,這樣基礎底部能承受較大彎矩,也不受剛性角的限制,所以鋼筋混凝土基礎也稱為柔性基礎。(一)按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點分: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受力鋼筋直徑不少于8mm,間距不大于200,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2.柔性基礎
(1)鋼筋混凝土基礎斷面可以做成梯形,最薄處高度不小于200mm,也不宜大于500mm。
梯形
(2)也可以做成階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階梯形
(3)鋼筋混凝土基礎下一般設有墊層,厚度一般為100。
(4)基礎底板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有墊層時,一般不宜小于40;無墊層時,一般不宜小于70。2.柔性基礎
保護層墊層
屬于柔性基礎的是()
A.磚基礎B.毛石基礎C.混凝土基礎D.鋼筋混凝土基礎
例題用途
D下課回顧一般情況下,直接影響基礎形式的是(
)A.上部結構形式B.建筑物使用功能C.荷載大小D.地基土質(zhì)情況。 A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無筋擴展基礎的是(
)。A.磚基礎B.樁基礎C.灰土基礎D.毛石基礎 B
砌筑磚基礎的砂漿強度等級不小于()A.M2.5B.M5C.M7.5D.M10
例題用途
B
以下基礎中,剛性角最大的基礎通常是()A.混凝土基礎B.磚基礎C.砌體基礎D.石基礎
例題用途
A
下列無筋基礎中,抗壓強度高而抗拉、抗剪強度低的是(
)A.磚基礎B.三合土基礎C.灰土基礎D.混凝土基礎 A
磚基礎等高式砌筑,每臺退臺寬度為()A.60mmB.120mmC.180mmD.240mm
例題用途
A
下列無筋擴展基礎中,(
)是當前普遍采用的一種基礎形式,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土方量小、適應性強等優(yōu)點。A.磚基礎B.三合土基礎C.灰土基礎D.混凝土基礎 A
屬于柔性基礎的是()
A.磚基礎B.毛石基礎C.混凝土基礎D.鋼筋混凝土基礎
例題用途
D(二)按構造形式分有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形基礎、井格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筏形基礎(二)按構造形式分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1.條形基礎(1)條形基礎:呈連續(xù)的帶狀,也稱帶形基礎。一般用于墻下也可用于連續(xù)的柱下。(2)使用特點:
A.當建筑物上部結構采用墻承重時,承重墻下一般采用通長的墻下條形基礎。
B.當建筑物的承重構件為柱子時,若荷載大且地基軟時,常用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將柱下的基礎連接起來,形成柱下條形基礎。墻下條形基礎柱下條形基礎(二)按構造形式分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1.條形基礎(3)基礎形式: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一般有不帶肋和帶肋兩種。無肋式有肋式肋(二)按構造形式分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1.條形基礎(4)基礎材料:條形基礎一般是由磚、毛石、混凝土、毛石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磚條形基礎混凝土條形基礎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二)按構造形式分2.獨立基礎
1.適用特點:當建筑物為柱承重,且柱距較大時,或建筑物上部結構采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及門架結構承重時,宜采用獨立基礎。
2.獨立基礎形式:有階梯形、錐形、杯形等。階梯形錐形杯形3.杯形基礎使用:當柱子為預制時,基礎做成杯口形,柱子嵌固在杯口內(nèi)。杯壁厚度杯口深度杯底厚度杯形基礎構造
杯底厚度應大于200mm,杯壁厚一般為150-200mm,杯口深度必須大于等于柱子長邊50mm,且≥500mm。杯上口和柱邊的距離一般為75mm,底部為50mm。施工時在杯底及杯壁四周均用比基礎混凝土等級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澆注。
當?shù)刭|(zhì)條件差、上部荷載大時,可將部分或整個建筑范圍的基礎連在一起,其形式猶如倒置的樓板,又似筏子,故稱為筏板基礎,又稱滿堂基礎。(二)按構造形式分3.筏形基礎平板式梁板式筏形基礎按照構造不同,分為平板式和梁板式。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板式筏形基礎(二)按構造形式分
4.井格基礎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體性,防止柱間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礎。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5.箱形基礎當建筑物荷載很大,或淺層地質(zhì)情況較差,基礎需要埋深很大時,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體剛度,有效抵抗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常采用由鋼筋混凝土底板、頂板和若干鋼筋混凝土縱橫墻組成的空心箱體基礎,即箱形基礎。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二)按構造形式分6.樁基礎
當建筑物荷載較大,地基軟弱土層厚度在5米以上,對軟弱土層進行人工處理困難和不經(jīng)濟時,可采用樁基礎。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二)按構造形式分6.樁基礎
(1)樁的組成:樁基礎由樁身和承臺組成:樁身承臺上部結構
(2)樁按荷載的傳遞方式:端承樁和摩擦樁。端承樁:樁尖支承在硬土層或巖石上的樁。摩擦樁:主要靠樁身與四周土壤的摩擦力來承受上部荷載的樁。6.樁基礎
(3)樁按制作方式分:預制樁和灌注樁。預制樁灌注樁
當建筑物上部結構采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及門架結構承重時,其基礎常采用(
)A.獨立基礎B.條形基礎C.十字交叉基礎D.筏形基礎 A
基礎設計中,在連續(xù)的墻下或密集的柱下,宜采用()A.獨立基礎B.條形基礎C.井格基礎D.筏片基礎
例題用途
B
當建筑物為柱承重且柱距較大時宜采用()A.獨立基礎B.條形基礎C.井格式基礎D.筏片式基礎
例題用途
A
對于大量磚混結構的多層建筑的基礎,通常采用()A.單獨基礎B.條形基礎C.片筏基礎D.箱形基礎
例題用途
B
筏形基礎適用于()地基A.較硬B.較濕C.砂層D.弱
例題用途
D
當建筑物荷載較大,地基軟弱土層厚度在5米以上,對軟弱土層進行人工處理困難和不經(jīng)濟時,可采用()。
A.條形基礎B.獨立基礎C.筏形基礎D.樁基礎
例題用途
D
(一)按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點分:1、剛性基礎(磚砌基礎大放腳)2、柔性基礎。(二)按構造形式劃分: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形基礎、井格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能區(qū)分不同建筑結構或地質(zhì)條件選用何種基礎
本次課小結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
(一)按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點分:1、剛性基礎(磚砌基礎大放腳)2、柔性基礎。(二)按構造形式劃分: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形基礎、井格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
上次課回顧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一、基礎與地基的關系
二、地基的分類
三、基礎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四、基礎的類型與構造
五、地下室構造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五、地下室構造(一)地下室的類型1.按使用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地下室;(1)普通地下室:一般用作停車場、設備用房。(2)人防地下室:應付戰(zhàn)時緊急情況下人員的隱蔽。2.按墻體結構材料分:有磚墻地下室和混凝土墻地下室。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五、地下室構造(一)地下室的類型3.按頂板標高與室外地面的位置分:有半地下室和全地下室;(1)半地下室:房間地面低于室外地坪的高度(距離)小于等于該房間凈高的1/3-1/2的,叫做半地下室。(2)全地下室:當?shù)叵率翼敯鍢烁叩陀谑彝獾孛鏄烁撸换虻叵率业孛娴陀谑彝獾仄旱母叨龋ň嚯x)大于該房間凈高的1/2時,稱全地下室。室外地坪房間地面房間地面室外地坪房間凈高房間凈高>1/2房間凈高≤1/2房間凈高項目二:基礎與地下室五、地下室構造采光井(二)組成:頂板、底板、墻體、樓梯(坡道)、門窗、采光井等。1.底板
A.地下最高水位在地下室底板之下時,可按一般地面工程做法,即墊層上現(xiàn)澆混凝土60~80mm厚,再做面層。
B.若地下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時,底板采用鋼筋混凝土底板,并雙層配筋,同時還應設置防水層。
(二)組成:頂板、底板、墻體、樓梯(坡道)、門窗、采光井等。五、地下室構造地下室底板2.地下室墻體
主要承受上部結構的垂直荷載,并承受土、地下水和土壤凍脹的側壓力。要求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防潮、防水的性能。一般采用磚墻、混凝土墻或鋼筋混凝土墻。
A.磚墻最小厚度≥490mm;
B.混凝土墻或鋼筋混凝土墻≥250mm。(二)組成:頂板、底板、墻體、樓梯(坡道)、門窗、采光井等。五、地下室構造地下室墻體3.采光井
當?shù)叵率掖芭_低于室外地面時,為達到采光和通風的目的,應設采光井。
(1)側墻頂面應高于室外地面約250-300mm。(2)窗井內(nèi)的底板應比窗下緣低250-300mm,并且應有1%-3%的排水坡度,將雨水通過管道接入下水道。(3)井口一般用玻璃鋼或有機玻璃蓋住。(二)組成五、地下室構造250~300排水管
★當墻體為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結構時,由于其本身的憎水性,使其具有較強的防潮作用,可不必再做防潮層。
★當采用磚砌或石砌墻體時,首先,墻體必須用強度不低于M5的水泥砂漿砌筑,且灰縫飽滿。其次,應對地下室外墻做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防潮處理。(三)地下室防水五、地下室構造1.地下室墻體防潮A.外墻用1∶2水泥砂漿抹20mm厚。
B.刷冷底子油一道,熱瀝青二道(或者乳化瀝青或合成樹脂防水涂料),高度應超出室外散水一皮。
C.然后在墻體外側回填弱透水性的土壤,土層寬度為500mm左右,并逐層夯打密實。(1)垂直防潮層的作法1.地下室墻體防潮
(2)水平防潮層有兩道:一道:在外墻與地下室地坪交界處,以防止土層中潮氣因毛細管作用從基礎侵入地下室;另一道:外墻與首層地板層交界處,用以防止潮氣沿地下室墻身和勒腳處侵入地下室或上部結構。(三)地下室防水1.地下室墻體防潮
對于地下室地坪層,一般做法是在灰土或三合土墊層上澆注密實的混凝土。當最高地下水位距地下室地坪較近時,應加強地坪的防潮效果,一般是在地面面層與墊層間加設防水砂漿或油氈防潮層。(三)地下室防水2.地下室地坪層防潮
一般做法是:在灰土或三合土墊層上澆注C15混凝土60~80mm厚,然后再做面層。當最高地下水位距地下室地坪較近時,應加強地坪的防潮效果,一般是在地面面層與墊層間加設防水砂漿或油氈防潮層。下課(1)卷材防水。卷材防水能夠適應結構的微量變形和抵抗地下水中侵蝕性介質(zhì)的作用,是一種比較可靠的傳統(tǒng)防水做法。卷材防水常用材料: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和高分子卷材等。
A.瀝青卷材:具有一定的抗拉強度和延伸性,價格較低,但屬熱操作,施工不便,且污染環(huán)境,易老化。目前,國內(nèi)市場新型瀝青防水卷材品種有200多種,形成了高、中、低檔次系列,應根據(jù)不同功能、不同用處、不同耐久年限和不同施工方法加以選用。卷材防水層一般為多層做法。
B.高分子卷材:重量輕,應用范圍廣,抗拉強度高,延伸率大,對基層的變形適應性強,且是冷作業(yè),施工操作簡單,不污染環(huán)境。但目前價格偏高,且不宜用于地下含礦物油或有機溶液的地方,一般為單層做法。(三)地下室防水3.地下室防水材料(1)卷材防水(三)地下室防水3.地下室防水材料屬限制和淘汰產(chǎn)品!石油瀝青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常用品牌:有“SBS”、APP”合成高分子卷材常用品牌:有“三元乙丙”、“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橡膠共混”
★卷材防水構造:按防水卷材鋪貼的位置不同,可分為外防水(也稱外包法)和內(nèi)防水(也稱內(nèi)包法)。
外防水:是將防水層做在迎水一面,即地下室外墻的外表面。這種方法有利于保護墻體,但施工、維修不便。
外防水:是常用的地下室外墻防水。
★卷材防水構造:按防水卷材鋪貼的位置不同,可分為外防水(也稱外包法)和內(nèi)防水(也稱內(nèi)包法)。
內(nèi)防水:是將防水層做在背水一面,即做在地下室外墻及地坪的內(nèi)表面。
這種做法施工方便,但墻體浸在水中,對建筑物不能起保護作用,日久會影響建筑物的耐久性,因此,一般用于修繕工程中,新建工程不宜采用。
(2)涂料防水是指在施工現(xiàn)場將無定型液態(tài)冷涂料在常溫下以刷涂、刮涂、滾涂,噴涂等方法涂敷于地下室結構表面的一種防水做法。
防水涂料包括有機防水涂料和無機防水涂料。(三)地下室防水3.地下室防水材料SBS改性瀝青防水涂料有機硅防水涂料水性瀝青基涂料
(2)涂料防水
A.在結構主體的迎水面:宜采用耐腐蝕性好的有機涂料,如:反應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涂料并應做剛性保護層。
B.在結構主體的背水面:可選用無機防水涂料,如水泥基防水涂料、水泥基滲透結晶型涂料等。
C.在潮濕基層:宜選用與潮濕基面粘結力大的無機涂料或有機涂料,或采用先涂水泥基類無機涂料而后涂有機涂料的復合涂層。
涂料的防水質(zhì)量、耐老化性能均較油氈防水層好,故目前地下室防水工程應用廣泛。(三)地下室防水3.地下室防水材料(3)構件自防水是用防水混凝土作為地下室外墻和底板。即通過改善混凝土自身的密實性,達到防水的目的。防水混凝土墻和底板厚度一般不應小于250mm,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的混凝土墊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0,厚度不應小于100mm,在軟弱土中不應小于150mm。(三)地下室防水3.地下室防水材料
地下室的磚砌外墻最小厚度為()A.240mmB.370mmC.490mmD.120mm
例題用途
C
地下室外墻如果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其最小厚度不應低于()mmA.200B.250C.370D.500
例題用途
B
地下室防潮層外側應回填弱透水性土,其填土寬度不小于()mmA.200B.300C.350D.500
例題用途
D
當?shù)叵伦罡咚晃挥诘叵率业仄簶烁咭韵聲r,地下室只需做()處理。
A.防潮B.防水和防潮C.保溫D.防水
例題用途
A1.人工地基處理方法有三大類,即()、()、()。2.基礎按所用材料與受力特點分為()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活部部長競選演講稿10篇
- 中國低真空泵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2025年中國智能工業(yè)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度大連出口吸污車安全評估報告
- 中國微型投影機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中國高效環(huán)保膠助劑行業(yè)調(diào)查報告
- SF/T0111-2024法醫(yī)臨床檢驗規(guī)范/
- 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2《物質(zhì)結構與性質(zhì)》3.1.2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與晶體的常識訓練導學案
- 布草下收下送工作人員職責
- 2024廣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茶廠管理制度
- 高校教輔崗面試題及答案
- 兗礦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外貿(mào)知識培訓課件
-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計算題每日一練帶答案(共30天)
-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學六年級語文)部編版期末考試(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浙江省寧波市九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數(shù)學試題 含答案
- 《上海市室內(nèi)裝飾裝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模板(2025版)》
- 2025-2030年中國建設工程質(zhì)量檢測行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與前景規(guī)劃研究報告
- 典當行借款合同范本模板(2025年)
- IT項目外包人員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