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風藍韻 弘道致遠_第1頁
青風藍韻 弘道致遠_第2頁
青風藍韻 弘道致遠_第3頁
青風藍韻 弘道致遠_第4頁
青風藍韻 弘道致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宿遷市經濟開發(fā)區(qū)青海湖路小學(以下簡稱青?。┏闪⒂?018年,秉持“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校訓,努力打造青風藍韻的美好教育樣態(tài)。2023年9月,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成立“致敬教育家·踐行新使命”教科研黨建共同體,通過黨建搭臺、合作共建、組織聯(lián)動的方式,引領基層學校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建設。青小成為首批教科研黨建共同體成員單位,并以此為契機,駛入了涵育教師教育家精神之路的快車道。如何深度涵育、生動實踐教育家精神?作為一所蓬勃發(fā)展的年輕學校,青小262名教師的平均年齡為29歲,在學習、踐行教育家精神方面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對教育家精神內涵理解不深,部分青年教師還只把教師作為“職業(yè)”,并未把教育作為終身追求的事業(yè);二是對教育家精神踐行路徑不清,亟須在日常教育實踐中提升育人智慧;三是對教育家精神弘道追求不高,教師囿于平庸的教育生活,教育視野比較狹窄,教育強國的使命擔當不夠自覺。為了突破這些困境,青小在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成立的省教科研黨建共同體引領下,把涵育教師教育家精神貫穿教師隊伍建設全過程,在價值引領、成長賦能、弘道追求三個層面進行探索。一、閱讀尋訪:以理想感召實現(xiàn)價值引領教育家不是虛化的偶像,而是真實感人的榜樣;教育家精神不是個性特征,而是中國優(yōu)秀教育者集體人格的薈萃;教育家精神不應是外在的要求,而應成為教育者內在的追求,只有內化于心,才能由思想自覺到行動自覺。適逢第四十個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教育家精神之路》,這本書從多重視角展現(xiàn)了江蘇教育家真實的教育人生,立體、全面地刻畫教育家鮮活的精神樣貌。由于書中8位教育家均在江蘇長期工作或生活過,書中既有教育家的人生小傳,也有學者深度解讀的精神要義,更有家人、踐行者的深情訴說,這為引領教師走近教育家提供了很好的載體。青小以這本書為起點,帶領老師們開啟了共讀之旅,從書中尋找教育家人生的價值意義,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教師確定教育征程中的“心靈坐標”。(一)交友式自讀,了解教育家成長之路共讀《教育家精神之路》的意義就在于引導教帥和教育家交朋友,不再僅僅從精神上仰視教育家。學校召開了共讀啟動會,通過四位教師“領飛式”薦讀來推介此書,四位教師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做了很好的分享。隨后,學校在微信公眾號推送微視頻,每期介紹兩位教育家,音頻、視頻、文字的融合讓教育家與教師走得更近了。正如一位青年教師所說:“書中的教育家,其實我并不陌生,但之前似乎離我很遙遠。讀了這本書,陶行知、陳鶴琴、斯霞、李吉林等不再只是書本中的名字,而是離我很近的教育人,他們仿佛與我在傾心交談。朱征講述外婆斯霞老師夏天‘揀米’的故事,就如同我童年場景的復現(xiàn),格外親切?!边@樣立體、多元、共情的視角,讓每位教師在自讀、領讀、共讀中走進了教育家的真實人生,與自己最欣賞的教育家交上了朋友,教育家精神就這樣在老師心中逐漸具象起來。(二)論道式辯讀,領悟教育家精神之脈青小還組織教師在校本研修時圍繞“教育家有怎樣的精神特質”進行研討、思辨。劉老師傾慕魯潔老師的治學精神。她提到71歲高齡的魯老師曾推辭研制課程標準的任務,但后來又決心承擔這個任務的故事,因為魯老師強烈意識到道德教育的理論必須到實踐中去完善?!皩W問的高度,就是做人的高度。學問做到最后,靠的是人性和道德的力量。\"這句話深刻闡釋了魯老師的為人、為學之道。無論是陳鶴琴提出的“一切為兒童”、朱小蔓倡導的“情感教育”,還是葉圣陶廣為流傳的教育思想“教是為了不教”,都是教育家在長期育人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價值理念和精神品格。通過這樣的辨讀,老師們在深入理解、深度比對、深刻思考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對教育家精神的認同與內化。他們不斷領悟:真正的教育家就在我們身邊,是從未離開教育場域的生命存在。他們之所以值得敬仰,是因為他們把平凡的小事做得不平凡,能夠把對每一名師生的關愛融入生命歷程,始終讓生命與使命同行。(三)沉浸式訪讀,觸摸教育家精神之脈開展共讀后的暑假,青小發(fā)起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教育家尋訪之旅”。一行三十余人,奔赴徐州大馬路小學。教育家于永正老師在這所小學工作了18年。火熱的天氣里,老師們在于老師的徒弟一一劉杰老師的帶領下,行走校園,駐足于老師的手稿、著作,觸摸他“人生是花,語文是根”的教育家精神,重走他的精神成長之路。劉杰老師為大家傾情講述了于老師永遠做“兒童的語文,自主地生長”的故事,現(xiàn)場的老師也不禁交流起于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從《教海漫記》到五重教學法,從教學藝術的錘煉到做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老師那一刻,一種別樣的情感在老師們心中油然而生,教育家精神已然浸潤在每個人的血脈之中。尋訪天地,閱讀行走,就這樣,葉圣陶故居、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新安小學等都留下了青小教師朝圣教育家的足跡。在這樣的尋訪中,老師們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領下,確定了自己的“心靈坐標”,讓教育家精神在自己心中“長出來”。二、集群成長:以平臺支撐實現(xiàn)成長賦能踐行是最重要的弘揚。但在學習教育家精神的過程中,老師們都有這樣的疑惑:成為教育家是不是極少數卓越教師的追求?教育家精神如何融入日常教育教學?教育家的育人智慧如何創(chuàng)新實踐?我們必須認識到,不是每位教師都可以成為教育家,但每位教師都可以行走在成為教育家的路上,這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使命和要求,也是我國教師隊伍建設的未來方向和目標[。只有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將教育家精神轉化為教師豐富、生動的成長樣態(tài),教師發(fā)展才會有更大的可能。為此,學校設立了7個“青于藍”工作室,工作室由名優(yōu)教師領銜,骨干教師為核心成員,覆蓋全學科、全員教師,旨在以點帶面、平臺支撐,在助推教師展現(xiàn)集群成長中讓教育家精神為教師育人實踐賦能(一)在“論見沙龍”中涵育育人智慧教育家之“教育愛”體現(xiàn)為深刻、智慧地愛學生。青小開展了“青春論見”沙龍,引導教師在瑣碎的問題中捕捉育人智慧的生長點,以此傳承與創(chuàng)新教育家的育人智慧。如再現(xiàn)陶行知先生“四顆糖”的故事,引導教師思考“如何與班級調皮學生溝通”?結合學?!扒嘣瓶ā豹剟顧C制,引發(fā)教師開展“代幣獎勵如何長效使用”的思維碰撞。講述于永正老師每接一個新班級,總是盡快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的育人小妙招,討論“新班主任如何服眾”…通過這樣的“論見”,教師深刻明白教育的真諦是源于“教育愛”的智慧生成,需要教師不斷傳承與發(fā)展。(二)在“青春課堂”中淬煉教學品質弘揚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要基于兒童,為了兒童,一切從兒童的實際需求出發(fā)來設計。課堂應是充滿活力、吸引力、創(chuàng)造力的青春課堂,其淬煉過程應是教帥深刻把握學科本質、執(zhí)著追求教學藝術、聚焦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修煉過程。青小倡導教師扎根課堂,以改課推動課改。通過量身定制“青風杯”優(yōu)課評比、“藍韻杯”教學基本功比賽等高品質課堂教研活動,激發(fā)教師內驅力,喚醒他們的專業(yè)自覺。研究形成PTGE校本教學范式(預習一檢測一講解一拓展),形成“三學”進階課堂,讓教師在實施教學范式中積淀經驗、錘煉技能、守望課堂、精進專業(yè),像葉圣陶、于永正、斯霞等教育家那樣把課上好,實現(xiàn)人課一體的生命升騰。這應是教師的永恒追求。(三)在科研創(chuàng)造中提升素養(yǎng)執(zhí)著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是教育家的共有特質。學校借助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四季創(chuàng)美:生成式兒童美育的探索實踐”的推進,引領青年教師學習、實驗、思考,以創(chuàng)生課程、創(chuàng)新學習、創(chuàng)意實踐等方式,在兒童生成式學習中進行創(chuàng)美課程開發(fā)實踐,在實踐創(chuàng)造中學著教育家做教師。學校倡導教師把課題做在課堂上,把論文寫在實踐里,在科研歷練中實現(xiàn)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我們倡導每位教師做一個緊貼課堂的微課題,聚焦一個核心問題,縱深推進、真做實干。寫好一篇高質量論文,不斷提升自己凝煉教研成果的水平。為此,青小以“教海探航”“師陶杯”等省級論文競賽為發(fā)展契機,組織了兩屆論文寫作研修班,指導100多名教師“寫教育”,30多篇論文在省級比賽中獲獎。2025年1月,斯霞精神引領下的“斯是吾師愛潤教?!钡谌龑媒處煶砷L研修班啟動,為教師發(fā)展蓄力續(xù)航。三、牽手送教:以生涯激勵實現(xiàn)弘道追求家國情懷是教育家精神的高地。教育家總是心有大我,抱著“教育救國”“教育興國”的宗旨投身教育事業(yè),今天的教師正肩負著教育強國的時代使命。如何引領教師從“小我”走向“大我”,實現(xiàn)精神層面的自我超越?青小努力讓青年教師看開去、走出去、做起來,由近至遠,以更寬廣的視野去傳承、播撒教育家精神。(一)守望鄉(xiāng)村,懷揣教育大愛情懷學校通過與鄉(xiāng)村學校共建,讓青年教師看到鄉(xiāng)村教育的堅守。2023年12月,學校組織教師走進睢寧縣李集小學,聽全國優(yōu)秀教師王鴻講述他30年扎根鄉(xiāng)村教育,為孩子插上“隱形翅膀”的教育人生,讓老師感到教育家在書中,更在我們堅守的教育大地上。學校和李集小學等農村學校結成聯(lián)盟,聯(lián)合開展了“成長無邊,與你鄉(xiāng)約”系列活動:通過“共讀一本書”,讓城鄉(xiāng)孩子共讀、共寫、共創(chuàng);通過“共上一節(jié)課”,讓青年教師走進鄉(xiāng)村課堂,與鄉(xiāng)村教師共研、共教、共學;通過“共建一項課程”,城鄉(xiāng)教師攜手開發(fā)《家鄉(xiāng)是個好地方》特色課程,定期推出,讓城鄉(xiāng)孩子更深入了解家鄉(xiāng)變遷、發(fā)展進步。在活動中,青年教師充分感受鄉(xiāng)村教師堅守鄉(xiāng)村教育、促進鄉(xiāng)村振興的精神力量,進一步激發(fā)城鄉(xiāng)攜手、協(xié)同進步的大愛情懷。(二)公益送教,繪就公益送教地圖學校組織青年教師先后深入四川、貴州、新疆、內蒙古等偏遠地區(qū)開展送學送教送培活動,為偏遠山區(qū)教育扶智,在東西部教育協(xié)作中發(fā)揮“微光”作用,以實際行動弘揚教育家精神。2024年4月,青小團隊奔赴四川羅江送教,當震后重建的新盛鎮(zhèn)小學校屹立在青年教師面前時,她們的心里充滿震撼;當純真的留守兒童知道她們來自遙遠的江蘇,激動又充滿熱忱。2024年9月,筆者奔赴宿遷共建的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實驗小學,和多民族孩子同上《送元二使安西》??俗卫仗K柯爾克孜自治州地處王維詩中的安西,長安、渭城、陽關、安西,連起的正是閃光的絲綢之路,當師生朗聲吟誦“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時,詩詞中的家國情懷深深感染每一個人。(三)交流聯(lián)誼,推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校還積極與國外學校共建,講好中華故事,傳遞文化自信。青小與意大利、法國等學校開展交流聯(lián)誼。兩年來,青小教師在“親情中華”海外夏令營活動中,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為海外青少年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顒又?,老帥們將教育家精神融入到生動的故事中,讓海外青少年感受到中國教育家的弘道追求。這種跨文化的交流活動,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文化傳播能力,還讓教育家精神跨越國界,影響到更多的人,讓教育家精神在更廣闊的大地上生長。教育家精神作為鑄魂強師的時代最強音,在青小的實踐探索中逐步落地深化?;仡櫶剿鳉v程,在價值引領上,學校以共讀《教育家精神之路》實現(xiàn)精神感召,凝煉教師教育信仰,引領教師樹立為教育事業(yè)奮斗終生的遠大志向。在實踐賦能上,青小依托7個名師工作室提供平臺支撐,驅動教師專業(yè)修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