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由來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成語由來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成語由來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成語由來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成語由來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成語由來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

1.成語“畫蛇添足”出自于哪個歷史故事?

A.孟嘗君的故事

B.趙高指鹿為馬

C.孫武練兵

D.荊軻刺秦王

2.成語“紙上談兵”與下列哪位歷史人物有關(guān)?

A.孫臏

B.趙括

C.項羽

D.劉邦

3.成語“破釜沉舟”描述的是哪位歷史人物的決心?

A.項羽

B.劉邦

C.韓信

D.張良

4.成語“臥薪嘗膽”與下列哪位歷史人物有關(guān)?

A.勾踐

B.夫差

C.范蠡

D.文種

5.成語“指鹿為馬”出自于哪個歷史故事?

A.趙高指鹿為馬

B.孟嘗君的故事

C.荊軻刺秦王

D.孫武練兵

6.成語“草木皆兵”描述的是下列哪個歷史事件?

A.赤壁之戰(zhàn)

B.官渡之戰(zhàn)

C.淝水之戰(zhàn)

D.長平之戰(zhàn)

7.成語“完璧歸趙”與下列哪個歷史故事相關(guān)?

A.和氏璧的故事

B.孟嘗君的故事

C.荊軻刺秦王

D.孫武練兵

8.成語“負(fù)荊請罪”描述的是哪位歷史人物的行為?

A.廉頗

B.藺相如

C.趙括

D.孫臏

9.成語“杯弓蛇影”出自于哪個典故?

A.孟嘗君的故事

B.趙高指鹿為馬

C.孫武練兵

D.荊軻刺秦王

10.成語“刻舟求劍”描述的是哪種行為?

A.愚蠢的行為

B.勇敢的行為

C.謹(jǐn)慎的行為

D.機(jī)智的行為

答案:

1.D

2.B

3.A

4.A

5.A

6.C

7.A

8.A

9.A

10.A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

1.成語“狐假虎威”中的“狐”和“虎”分別指代什么?

A.狐貍

B.老虎

C.狡猾的人

D.有權(quán)勢的人

2.成語“對牛彈琴”中“?!焙汀扒佟狈謩e指代什么?

A.牛

B.琴

C.不懂音樂的人

D.音樂

3.成語“掩耳盜鈴”中“掩耳”和“盜鈴”分別指代什么?

A.掩住耳朵

B.偷鈴鐺

C.自欺欺人的行為

D.鈴鐺

4.成語“守株待兔”中“守株”和“待兔”分別指代什么?

A.守著樹

B.等待兔子

C.依賴偶然的機(jī)會

D.兔子

5.成語“畫餅充饑”中“畫餅”和“充饑”分別指代什么?

A.畫出來的餅

B.充饑

C.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D.饑餓

6.成語“破釜沉舟”中“破釜”和“沉舟”分別指代什么?

A.打破鍋

B.沉沒船只

C.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

D.船只

7.成語“杯弓蛇影”中“杯弓”和“蛇影”分別指代什么?

A.杯子和弓

B.蛇的影子

C.因恐懼而產(chǎn)生的幻覺

D.弓箭

8.成語“刻舟求劍”中“刻舟”和“求劍”分別指代什么?

A.在船上刻記號

B.尋找劍

C.愚蠢的行為

D.劍

9.成語“負(fù)荊請罪”中“負(fù)荊”和“請罪”分別指代什么?

A.背著荊條

B.請求寬恕

C.表示誠意

D.荊條

10.成語“草木皆兵”中“草木”和“皆兵”分別指代什么?

A.草木

B.士兵

C.因恐懼而產(chǎn)生的錯覺

D.武器

答案:

1.C,D

2.C,D

3.C

4.C

5.C

6.C

7.C

8.C

9.A,B,C

10.C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1.成語“鷸蚌相爭”的意思是雙方爭執(zhí)不下,結(jié)果兩敗俱傷。(對/錯)

2.成語“井底之蛙”用來形容見識短淺的人。(對/錯)

3.成語“濫竽充數(shù)”指的是用假的代替真的,欺騙別人。(對/錯)

4.成語“葉公好龍”中的葉公真的喜歡龍。(對/錯)

5.成語“黔驢技窮”用來形容一個人已經(jīng)用盡了所有的辦法。(對/錯)

6.成語“狐假虎威”中的狐貍是借助老虎的威勢來嚇唬其他動物。(對/錯)

7.成語“對牛彈琴”用來形容對牛彈琴,牛聽不懂。(對/錯)

8.成語“掩耳盜鈴”指的是自己欺騙自己的行為。(對/錯)

9.成語“守株待兔”用來形容依賴偶然的機(jī)會。(對/錯)

10.成語“畫餅充饑”用來形容用空想來安慰自己。(對/錯)

答案:

1.對

2.對

3.對

4.錯

5.對

6.對

7.對

8.對

9.對

10.對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

1.請簡述成語“破釜沉舟”的由來。

2.成語“臥薪嘗膽”與哪位歷史人物有關(guān)?請簡述其故事。

3.請解釋成語“杯弓蛇影”的含義,并簡述其由來。

4.成語“刻舟求劍”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答案:

1.成語“破釜沉舟”出自于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項羽的故事。項羽在巨鹿之戰(zhàn)中,為了鼓舞士氣,命令士兵打破鍋,沉沒船只,表示決心與秦軍決一死戰(zhàn),不留退路。

2.成語“臥薪嘗膽”與越王勾踐有關(guān)。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被迫臣服于吳國。為了報仇雪恨,勾踐在柴草上睡覺,嘗苦膽,以此激勵自己不忘國恥,最終成功復(fù)國。

3.成語“杯弓蛇影”指的是因恐懼而產(chǎn)生的幻覺。故事講的是一個人在喝酒時,看到杯子里有蛇的影子,以為是真的蛇,結(jié)果嚇得生病。后來發(fā)現(xiàn)蛇影其實是弓的倒影,才知道是虛驚一場。

4.成語“刻舟求劍”告訴我們做事不能死板,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變通。故事講的是一個人在船上丟了劍,他在船上刻了個記號,希望等船靠岸后再找回劍,結(jié)果當(dāng)然是徒勞無功。

五、討論題(每題5分,共4題)

1.討論成語“狐假虎威”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含義及其應(yīng)用。

2.請討論成語“對牛彈琴”在教育領(lǐng)域的啟示。

3.討論成語“掩耳盜鈴”在商業(yè)道德中的意義。

4.請討論成語“守株待兔”在個人職業(yè)發(fā)展中的啟示。

答案:

1.成語“狐假虎威”在現(xiàn)代社會中常用來形容那些借助他人權(quán)勢來嚇?;蚱垓_他人的人。在職場中,有些人可能會借助上司的權(quán)威來壓迫同事,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

2.成語“對牛彈琴”在教育領(lǐng)域啟示我們,教育應(yīng)該因材施教,針對學(xué)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進(jìn)行教學(xué),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