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橫曲線計算PPT模板課件歡迎各位參加橫曲線計算技術培訓課程。本次課程將系統(tǒng)介紹公路與鐵路工程中橫曲線設計與計算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應用。我們將從基礎概念出發(fā),深入探討各類參數計算方法,并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幫助大家掌握橫曲線設計的關鍵技能。本課程面向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道路設計工程師以及相關技術人員,旨在提供全面的橫曲線計算知識體系,提升工程設計能力和實踐應用水平。希望通過此次培訓,能夠解決大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類橫曲線計算問題。橫曲線基礎知識橫曲線基本定義橫曲線是道路或鐵路平面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連接兩條不同方向的直線路段。從平面上看,它是一段圓弧或由多段曲線組成的復合曲線,使車輛或列車能夠平穩(wěn)地改變行駛方向。工程應用意義在公路工程中,橫曲線設計直接影響行車安全和舒適度。合理的曲線設計可以減少離心力,降低側滑風險,提高通行效率。在鐵路工程中,橫曲線參數更為嚴格,需綜合考慮列車速度、軌距和超高等因素,確保列車運行安全和乘坐舒適度。橫曲線類型簡單曲線由單一圓弧構成的曲線,特點是曲率半徑恒定。簡單曲線是最基本的橫曲線形式,計算簡便,但過渡較為突然,適用于低速道路或轉角較小的情況。復合曲線由兩段或多段不同半徑的圓弧連接而成。復合曲線能夠更好地適應地形條件和行車要求,常用于復雜地形區(qū)域,可實現更為平緩的方向變化。反向曲線由兩段曲率方向相反的曲線組成,形成S形。反向曲線通常在山區(qū)或城市道路中應用較多,能夠有效繞過障礙物,但需特別注意兩段曲線間的過渡設計。橫曲線構成要素圓心與半徑圓心是橫曲線圓弧的中心點,決定了曲線的位置。半徑R是從圓心到曲線上任一點的距離,是橫曲線最基本的參數,直接影響行車安全和舒適度。轉角轉角α是兩條相交直線之間的夾角,它決定了車輛需要轉彎的總角度。轉角越大,曲線長度越長,對駕駛要求也越高。切線切線是從切點引出與曲線相切的直線。在橫曲線中,切線長是從交點到切點的距離,是曲線放樣的重要參數。弦長弦長是曲線上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在測量放樣中常用于確定曲線上的點位。不同的弦長對應不同的弦高,是計算外矢高的基礎。橫曲線主要參數曲率半徑R曲率半徑是橫曲線最基本的參數,表示曲線的彎曲程度。R值越大,曲線越平緩;R值越小,曲線越陡峭。在工程設計中,根據設計車速和其他因素確定最小R值。公路主干道通常R>250m城市道路通常R>100m山區(qū)道路可適當降低要求轉角α轉角是兩條直線交叉形成的夾角,單位為度。轉角決定了車輛需要改變的行駛方向,是計算橫曲線長度和其他參數的基礎數據。α大時需配合更大的R值α過大時考慮使用復合曲線圓心角Δ圓心角等于轉角,是從圓心引出的兩條射線與曲線兩端點形成的夾角。Δ是計算曲線長度、切線長等的關鍵參數。中央角單位為弧度或角度與轉角α數值相等曲線半徑的工程意義25%減速率半徑過小時車輛需減速的平均比例30%事故率增加半徑不足時可能導致的事故率上升40%成本增加半徑過大時可能導致的工程成本上升半徑是橫曲線設計中最關鍵的參數,對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有直接影響。半徑越大,行車越平穩(wěn)舒適,但工程投入也越大;半徑過小則會增加離心力,降低行車安全性,尤其在高速行駛時更為明顯。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規(guī)定,不同等級公路和設計速度對應不同的最小半徑要求。例如,設計速度120km/h的高速公路,一般最小半徑不小于650m;設計速度80km/h的二級公路,一般最小半徑不小于250m。中央角與外矢高中央角介紹中央角是從圓心向曲線兩端引射線形成的夾角,通常用弧度或角度表示。在橫曲線計算中,中央角與轉角α在數值上相等,但概念上有所區(qū)別。中央角是計算曲線長度的直接參數:L=R·Δ(Δ為弧度)或L=πRΔ/180°(Δ為角度)。中央角越大,對應的曲線長度也越長。外矢高計算外矢高h是從交點到曲線中點的距離,表示曲線凸出的程度。其計算公式為:h=R·(1-cosΔ/2)=R·(1-cos(α/2))外矢高是評估曲線占地和可見度的重要參數。h值越大,意味著曲線偏離直線越遠,需要更多的用地空間,同時也可能影響視距。曲線長度計算轉角(度)曲線長度(m)曲線長度計算是橫曲線設計的基本內容。對于圓曲線,其長度計算采用公式:L=(πRΔ)/180°,其中R為半徑(米),Δ為中央角(度)。例如,當R=100m,Δ=45°時,L=(π×100×45)/180°=78.54m。單位弧長法是簡化計算的常用方法,即先計算半徑為1m時的弧長,再乘以實際半徑。當半徑為1m時,1°中央角對應的弧長為π/180≈0.01745m。因此對于任意半徑R和中央角Δ,曲線長度L=0.01745×R×Δ。切線長與曲線長切線長公式T=R·tan(Δ/2)曲線長公式L=πRΔ/180°關系對比當Δ增大時,T增長快于L切線長T是從交點PI到切點PC或PT的距離,是橫曲線放樣中的重要參數。T值隨轉角增大而增大,當轉角接近180°時,T值趨于無窮大,這限制了大轉角時簡單圓曲線的應用。曲線長L表示沿曲線行進的實際距離,直接影響行車時間和建設材料用量。對于相同半徑R,L值與轉角Δ成正比;對于相同轉角Δ,L值與半徑R成正比。在工程規(guī)劃中,合理的L值配置能夠優(yōu)化行車效率和工程造價。曲線起點與終點坐標點位X坐標計算Y坐標計算起點P.C.X?=X?+D?·cosα?Y?=Y?+D?·sinα?終點P.T.X?=X?+D?·cos(α?+Δ)Y?=Y?+D?·sin(α?+Δ)交點P.I.X_i=X?+T·cosα?Y_i=Y?+T·sinα?橫曲線起點(P.C.:PointofCurvature)和終點(P.T.:PointofTangent)的坐標計算是道路設計中的基礎工作。通常,我們需要已知一個控制點(如交點P.I.)的坐標和前后直線的方位角,然后利用切線長和角度關系計算P.C.和P.T.的坐標。起點坐標計算時,先確定交點P.I.坐標,然后根據前直線方位角和切線長計算。終點坐標則基于起點坐標,考慮曲線長度和終點切線方向。坐標計算精度直接影響工程放樣質量,通常要求厘米級精度。車速與最小半徑關系設計速度(km/h)最小半徑(m)車輛行駛在曲線上時受到離心力作用,為保證安全,必須控制最小半徑。根據力學平衡原理,最小半徑計算公式為:R_min=V2/[127(e+f)],其中V為設計速度(km/h),e為超高率,f為橫向摩擦系數?!豆饭こ碳夹g標準》對不同等級公路、不同設計速度規(guī)定了最小半徑要求。高速公路標準更嚴格,如設計速度120km/h時,一般最小半徑不應小于650m;山區(qū)條件下可適當放寬,但需采取相應安全措施。合理選擇半徑對控制工程造價和保障行車安全至關重要。橫曲線平緩過渡段平緩過渡段,也稱緩和曲線,是連接直線段與圓曲線間的特殊曲線。其主要作用是使車輛平穩(wěn)過渡,避免突然進入圓曲線時產生的離心沖擊,同時提供超高漸變的過渡空間。常用的過渡曲線類型包括:漸開線(Clothoid)、三次拋物線和正弦曲線等。其中漸開線應用最廣,其特點是曲率從零逐漸變化到1/R(R為圓曲線半徑)。在鐵路工程中,緩和曲線幾乎是必須的;在公路工程中,當設計速度較高或半徑較小時,也需設置緩和曲線。緩和曲線的主要參數展長L緩和曲線的長度,影響過渡的平緩程度。展長越長,過渡越平緩,但占地也越多。一般根據設計速度和半徑確定最小展長值。遞增曲率率C表示單位長度上曲率的變化率,C=1/(RL),其中R為圓曲線半徑,L為緩和曲線長度。C值越小,過渡越平緩。坡度調和i超高在緩和曲線上的漸變率,通常取i=1/m,m為超高漸變長度。合理的i值可確保行車舒適和排水良好。緩和曲線的合理設計對保障行車安全至關重要。在高速公路設計中,通常要求遞增曲率率C不大于0.5~0.7;在鐵路設計中,這一值更為嚴格。此外,緩和曲線還需與超高設計協調,確保超高變化率不超過規(guī)范限值。緩和曲線計算公式漸開線基本方程漸開線是最常用的緩和曲線類型,其曲率與長度成正比?;痉匠虨椋篟L=A2,其中R為任意點處的曲率半徑,L為從曲線起點到該點的長度,A為漸開線參數。坐標計算公式漸開線上點的坐標可用無窮級數表示:X=L-L3/(40A2)+...Y=L2/(6A)-L?/(336A3)+...。在工程計算中通常取前兩項,精度已能滿足要求。偏移量計算緩和曲線引起的切線偏移:p=L2/(24R);外矢偏移:q=L2/(8R)。這些參數用于計算緩和曲線起終點的位置和直線與圓曲線的調整量。緩和曲線的精確計算較為復雜,通常采用泰勒級數展開簡化。在實際工程中,常用表格法或專業(yè)軟件進行計算。理解這些公式的物理意義,有助于正確應用緩和曲線,優(yōu)化道路線形設計。緩和曲線案例高速公路緩和曲線這是一段設計速度120km/h的高速公路緩和曲線實例。采用展長L=120m的漸開線,圓曲線半徑R=800m。緩和曲線的引入使得車輛能夠平穩(wěn)地從直線過渡到圓曲線,有效減少了離心力的突變。鐵路緩和曲線鐵路緩和曲線設計更為嚴格,圖示為客運專線上的緩和曲線。設計速度350km/h,緩和曲線展長達400m,確保了高速列車運行的平穩(wěn)性和安全性。山區(qū)公路應用山區(qū)公路受地形限制,曲線半徑往往較小。圖示為一段二級公路緩和曲線,R=200m,展長L=60m,合理的緩和曲線設計有效提高了山區(qū)道路的安全性。橫曲線超高設計平衡離心力抵消部分橫向離心力保障排水確保路面排水順暢提高舒適度減少側向推力感超高是指在橫曲線段路面橫斷面上設置的橫向坡度,主要目的是平衡部分離心力,提高行車安全性。超高率e的計算公式為:e=V2/(127R)-f,其中V為設計速度(km/h),R為曲線半徑(m),f為橫向摩擦系數。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一般地區(qū)公路最大超高率不超過8%,山區(qū)公路不超過10%。超高率與半徑存在反比關系:半徑越小,所需超高率越大。在設計中,必須協調好超高率與排水、舒適性之間的關系,并合理設置超高的加、減坡長度。橫斷面設計與路拱橫斷面特點橫斷面是垂直于道路中線的剖面,反映了道路的寬度構成和橫向坡度。在直線段,橫斷面通常呈屋脊形,雙向坡向路兩側;在曲線段,則根據超高設計形成單向或雙向坡。橫斷面設計需考慮行車道寬度、路肩寬度、中央分隔帶(如有)和邊坡等要素。不同等級公路有不同的標準,如高速公路標準車道寬3.75m,一級公路3.75或3.5m。路拱設計原則路拱是指直線段路面中心高于兩側的橫向拱形。其主要目的是確保路面排水良好,防止積水。一般瀝青路面的路拱橫坡為1.5%~2%,水泥混凝土路面為1.5%~3%。在曲線段,路拱設計需與超高協調。當超高率較小時,可保留部分路拱;當超高率較大時,整個路面形成單向橫坡,完全消除路拱。轉變過程需在緩和曲線段平緩完成,避免突變。橫曲線段交通安全事故高發(fā)因素研究表明,橫曲線段事故率比直線段高2~4倍。主要風險因素包括:視距不足、超高設計不當、半徑過小、標志標線不清晰等。特別是半徑小于300m的曲線,事故風險顯著增加。駕駛舒適度分析舒適度受側向加速度影響,計算公式:a=V2/R-g·e,其中V為速度(m/s),R為半徑(m),e為超高率,g為重力加速度。為保證舒適,通常要求a不超過1.2m/s2。安全措施提高曲線段安全性的措施包括:加設警告標志、減速標線、反光道釘、護欄加強、路面防滑處理等。在特別危險的曲線,還應考慮加寬路面或增設緩沖區(qū)。橫曲線安全設計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在設計階段,應充分考慮視距條件,確保半徑與速度匹配,合理設置超高和緩和曲線。在運營階段,定期檢查路面狀況,及時維護標志標線,必要時增設安全設施。橫曲線視距計算設計速度(km/h)停車視距(m)會車視距(m)視距是駕駛員能夠看清前方障礙物的最大距離,是保障行車安全的關鍵因素。在橫曲線段,內側障礙物(如山體、建筑物)可能阻擋視線,導致視距不足。最小視距控制標準包括停車視距和會車視距兩類。障礙物影響分析需計算視距所需的側向凈空,計算公式:E=R[1-cos(28.65S/R)],其中E為側向凈空(m),S為視距(m),R為曲線半徑(m)。當計算得到的E值大于實際凈空時,需采取措施如加寬路基、清理障礙物或增加警示設施等。豎曲線與橫曲線協調橫曲線設計確定平面線形、半徑、緩和曲線豎曲線設計確定縱斷面、坡度、豎曲線長度協調檢查檢查空間組合效果,評估視覺引導性調整優(yōu)化必要時調整參數,確保平縱協調豎曲線是連接兩個不同坡度路段的縱向過渡曲線,通常采用拋物線形式。與橫曲線不同,豎曲線主要解決縱向坡度變化問題。當橫曲線與豎曲線重疊時,會形成復雜的空間曲線,影響行車安全和舒適度。協調布設原則包括:避免橫曲線中點與豎曲線頂點重合;避免小半徑橫曲線與大縱坡豎曲線重合;保證足夠的視距條件。在山區(qū)道路設計中,常受地形限制難以避免重疊,此時應通過增大半徑、加寬路面或設置警示標志等措施提高安全性。橫曲線測量方法全站儀法利用全站儀建立控制網,然后通過坐標放樣定出曲線關鍵點。此方法精度高,適用于重要工程。主要步驟包括:控制點測量、曲線計算、坐標放樣、點位標記和復核驗證。偏角偏距法從曲線起點沿切線方向設置測站,通過計算測站到曲線上各點的角度和距離進行放樣。此方法設備簡單,適用于簡易道路或臨時放樣。但累積誤差較大,不適合高精度要求。GNSS-RTK法利用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直接確定曲線上點的三維坐標。此方法操作簡便,效率高,但受衛(wèi)星信號影響,在山區(qū)或高大建筑物附近效果可能不佳?,F代工程中已廣泛應用?,F場放樣前,需進行詳細的計算和準備工作,包括:確定控制點坐標、計算曲線主要參數、編制放樣表格等。測量儀器方面,傳統(tǒng)工程使用經緯儀和鋼尺,現代工程主要使用全站儀和GNSS接收機。隨著無人機和移動測量技術的發(fā)展,橫曲線測量方法正變得更加多樣化和高效。切線長實際測量步驟確定交點位置在實地找到或設置兩直線的交點PI,通常用鐵釘或木樁標記,并做明顯標識。測量轉角Δ在PI點架設全站儀或經緯儀,精確測量兩直線的夾角,即轉角Δ。通常需要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確保精度。計算切線長根據已知或設計的曲線半徑R和測得的轉角Δ,計算切線長T=R·tan(Δ/2)。標記切點沿兩直線分別量距T,確定曲線起點PC和終點PT的位置,用適當方式標記。通常使用木樁或鋼釘,并涂上醒目的油漆。驗證與復核通過檢查PC、PT間的弦長或其他幾何關系,驗證放樣的準確性。必要時進行調整修正。圓心及半徑實地定位交會法交會法是確定圓心位置的經典方法。原理是利用曲線上三點(如PC、PT及中間任一點)確定圓心。具體步驟如下:在曲線上選取三點,如PC、PT和中點M分別作這三點的垂直平分線三條平分線的交點即為圓心O測量O到任一點的距離,即為半徑R此法直觀但實際操作較繁瑣,現已較少使用。坐標法應用現代工程中,通常采用坐標法確定圓心位置:已知PC和PT的坐標及曲線半徑R計算切線方向的方位角由切線方向,計算圓心方向(垂直于切線)沿圓心方向量距R,即得圓心坐標此方法配合全站儀或GNSS接收機使用,效率高且精度好。圓心確定后,可通過實測圓心到曲線上多點的距離,檢驗半徑的一致性,從而驗證放樣質量。主要計算步驟流程圖收集基礎數據確定起終點坐標、方位角、設計速度、地形條件等基礎信息,為后續(xù)計算做準備。確定主要參數根據設計規(guī)范和實際條件,確定曲線半徑、超高率、緩和曲線長度等關鍵參數。計算幾何要素計算轉角、切線長、外矢高、曲線長度等幾何要素,確定曲線的具體形狀。坐標計算與放樣計算曲線上各點坐標,編制放樣表,進行現場測量放樣,并進行質量控制。復核與調整驗證放樣結果,必要時進行修正,確保曲線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步驟一:已知要素匯總要素類型具體內容獲取方式地形條件地形圖、高程數據現場測量或地形圖控制點信息起終點或交點坐標總體規(guī)劃或現場測設直線方位前后直線方位角計算或實地測量設計標準設計速度、路面類型項目設計文件地質條件土質、巖石分布地質勘察報告橫曲線計算的第一步是全面收集和梳理已知要素。這些要素是后續(xù)計算的基礎,準確性直接影響整個設計的質量。通常包括地形條件、控制點信息、直線方位、設計標準和地質條件等。在實際工程中,這些數據來源可能包括:前期勘測的地形圖、控制網成果、道路總體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要求等。對于數據缺失或精度不足的部分,需要進行補充測量。數據匯總完成后,應進行初步檢查,確保無明顯錯誤或矛盾之處。步驟二:計算曲線半徑120km/h設計速度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7%最大超高率平原地區(qū)高速公路標準650m最小半徑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計算結果確定曲線半徑是橫曲線設計的核心步驟。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最小半徑計算公式為:R_min=V2/[127(e+f)],其中V為設計速度(km/h),e為超高率,f為橫向摩擦系數。例如,設計速度為80km/h,e=6%,f=0.145時,R_min=802/[127(0.06+0.145)]≈250m。實際工程中,應盡量采用大于最小半徑的值,以提高安全性和舒適度。但半徑過大會增加工程造價和用地面積,需要綜合考慮。特殊情況下(如山區(qū)、城市道路),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放寬要求,但須采取相應的限速、警示等安全措施。步驟三:求曲線起點位置坐標法確定起點坐標法是現代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已知交點PI坐標(X?,Y?)、前方位角α?和切線長T,則起點PC坐標計算公式為:X?=X?-T·cosα?,Y?=Y?-T·sinα?。此方法精確度高,適合各種復雜情況。里程法確定起點里程法適用于已知交點里程和切線長的情況。起點里程=交點里程-切線長。此方法簡便直觀,但精度受限于里程測量精度,通常作為輔助驗證方法。注意事項確定起點位置時應注意:坐標系統(tǒng)一致性、方位角定義明確、測量基準點可靠性。起點確定后應設置明顯的永久標志,并記錄詳細信息,便于后續(xù)施工和驗收。步驟四:切線長計算確定轉角Δ測量或計算兩直線間的夾角Δ確定半徑R根據設計要求選定曲線半徑R計算切線長使用公式T=R·tan(Δ/2)計算驗證結果檢查計算結果的合理性切線長是從交點PI到切點PC或PT的距離,是確定曲線起終點位置的關鍵參數。切線長的計算公式為:T=R·tan(Δ/2),其中R為曲線半徑,Δ為轉角(兩直線夾角)。數據代入示例:假設R=300m,Δ=30°,則T=300·tan(30°/2)=300·tan(15°)=300×0.2680=80.4m。在實際工程中,切線長通常精確到厘米級。需注意,當轉角較大或半徑較小時,需檢查切線長是否過大,以避免布線不合理。步驟五:曲線長求解轉角(度)曲線長(R=100m)曲線長是沿曲線測量的實際長度,決定了道路的里程和材料用量。曲線長的計算公式為:L=(πRΔ)/180°,其中R為半徑(米),Δ為轉角(度)。這個公式源自弧長公式s=rθ,其中θ需轉換為弧度。實際案例演示:某二級公路橫曲線,半徑R=300m,轉角Δ=45°,則曲線長L=(π×300×45)/180°=235.6m。在工程實踐中,曲線長通常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當曲線設有緩和曲線時,總曲線長需減去兩端緩和曲線占用的圓曲線長度。步驟六:緩和曲線插入緩和曲線的插入是高速公路和鐵路設計的必要步驟。緩和曲線長度(展長)的確定主要考慮三個因素:超高漸變長度要求、舒適性要求和美觀要求。根據規(guī)范,一般公式為:L=0.0214V3/(R·C),其中V為設計速度(km/h),R為圓曲線半徑(m),C為舒適度系數(通常取1~3)。插入緩和曲線后,需要修正切線長。修正公式為:Ts=T-(L2)/(24R)+p,其中T為原切線長,L為緩和曲線長度,R為圓曲線半徑,p為切線長修正值。同時,圓曲線的起終點也會相應移動,需重新計算其坐標。緩和曲線的插入使得線形更加平順,但也增加了計算和放樣的復雜度。步驟七:終點坐標計算基于起點坐標推導利用幾何關系計算PT點坐標考慮方位角變化計算終點切線方位角α?=α?+Δ應用坐標計算公式X?=X?+L·sin(α?+Δ/2),Y?=Y?+L·cos(α?+Δ/2)終點(P.T.)坐標的準確計算對于確保曲線閉合至關重要。推導終點坐標有多種方法,常用的是基于起點坐標和曲線幾何特性的方法。已知起點(P.C.)坐標(X?,Y?)、前切線方位角α?、轉角Δ和曲線長L,可計算終點坐標。誤差檢查方法包括:(1)利用終點坐標反算切線長,與理論值比較;(2)計算終點到交點的距離,應等于切線長;(3)利用全站儀或GNSS進行實地檢核,測量關鍵點間的距離和角度,與理論值比較。誤差超限時,需檢查計算過程或重新測量基礎數據。步驟八:繪制曲線圖創(chuàng)建基礎圖層在CAD中創(chuàng)建適當比例的圖紙,設置圖層系統(tǒng),包括中線層、標注層、控制點層等。繪制控制點根據計算的坐標,繪制交點(PI)、切點(PC、PT)和圓心(O)。繪制曲線使用CAD的弧線命令,根據三點(起點、終點、中點)或圓心半徑法繪制曲線。緩和曲線則需使用特殊命令或插件。添加標注標注關鍵參數:半徑R、轉角Δ、切線長T、曲線長L、樁號等。還可添加超高、加寬等信息。出圖與檢查設置適當的出圖比例和圖框,添加圖例和說明,進行圖紙檢查,確保無錯誤后輸出。案例分析總覽項目背景本案例分析以某國道改擴建工程為例,詳細介紹橫曲線設計計算全過程。該項目位于山區(qū)丘陵地帶,地形起伏較大,線形設計難度較高。根據項目定位和交通量預測,該國道采用一級公路標準,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度25.5m。由于地形限制和沿線村莊分布,部分路段需要設置較小半徑的曲線。分析要點本案例將重點演示K45+600~K46+200段的橫曲線設計計算過程,包括:根據地形條件和設計標準確定曲線半徑計算主要幾何參數(切線長、曲線長等)考慮緩和曲線的設計和參數修正坐標計算和放樣方案的制定實際施工中的技術問題和解決方案案例數據明細數據類型數值備注起點BK坐標X=3625478.425,Y=418596.321K45+600處終點EK坐標X=3625896.752,Y=418987.109K46+200處交點PI坐標X=3625642.381,Y=418871.564通過測量確定前方位角68°24'36"BK→PI方向后方位角26°15'42"PI→EK方向轉角Δ42°08'54"夾角計算得出設計速度80km/h一級公路標準以上數據是本案例分析的基礎輸入,通過測量和前期勘測獲得。起終點坐標采用國家2000坐標系,高程基準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轉角Δ通過前后方位角之差計算得出:42°08'54"(42.1483°)。此外,還需考慮地形條件、沿線構筑物分布和用地情況。沿線為丘陵地形,地質條件較好,主要為砂巖和砂礫土,無不良地質現象。在實際工程中,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線形設計和參數選擇。案例:曲線半徑計算確定設計速度根據公路等級和地形條件,設計速度確定為80km/h。該速度適合一級公路在丘陵地區(qū)的設計標準。2應用設計公式根據公式:R_min=V2/[127(e+f)],其中V=80km/h,e為超高率(取6.0%),f為橫向摩擦系數(取0.145)。代入計算:R_min=802/[127(0.06+0.145)]=6400/[127×0.205]≈246m。參數優(yōu)化考慮到安全裕度和舒適性,取R=250m。此時對應的理論超高率為e=V2/(127×R)-f=802/(127×250)-0.145=0.059,接近6%,符合規(guī)范要求。曲線半徑的確定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理論上算得的最小半徑是保證基本安全的下限值,實際設計中應盡量采用更大的半徑。但在本案例中,由于地形限制和用地條件,半徑取值不宜過大,最終確定為R=250m,這是規(guī)范允許的最小值。案例:切線長、曲線長92.8m切線長T通過公式T=R·tan(Δ/2)計算183.9m曲線長L通過公式L=πRΔ/180°計算17.2m外矢高E通過公式E=R(sec(Δ/2)-1)計算根據已確定的半徑R=250m和轉角Δ=42.1483°,可以計算切線長:T=250×tan(42.1483°/2)=250×tan(21.0742°)=250×0.3863=96.58m。曲線長:L=π×250×42.1483/180=183.91m。外矢高:E=250×[sec(42.1483°/2)-1]=250×[sec(21.0742°)-1]=250×[1.0731-1]=18.28m。這些參數在工程上的意義:切線長決定了交點到曲線起終點的距離,影響線形布置;曲線長是沿曲線行進的實際距離,影響路線里程;外矢高表示曲線凸出的程度,影響占地寬度。在本案例中,計算得到的參數值適中,表明R=250m的選擇是合理的。案例:緩和曲線設計緩和曲線展長根據規(guī)范,設計速度80km/h,曲線半徑250m,緩和曲線最小長度L_min=α·V=3×80=240m??紤]線形平順性和美觀性,取L=80m。切線長修正緩和曲線引起的切線偏移p=L2/(24R)=802/(24×250)=1.07m。修正后的切線長T'=T-2p+(L/2)·tan(Δ/2)=96.58-2×1.07+(80/2)×0.3863=110.09m。圓曲線參數變化插入緩和曲線后,圓曲線長度減少為L_c=L-2L_s=183.91-2×80=23.91m。圓曲線起點(TS)和終點(ST)坐標也需重新計算。緩和曲線的插入使道路線形更加平順,有效減少了離心力突變帶來的不適感。在本案例中,選取的緩和曲線長度L=80m,是基于設計速度和曲線半徑綜合考慮的結果。較長的緩和曲線有利于超高漸變和視線誘導,但也會增加工程造價和用地面積。調整后的全曲線參數包括:總長度L_total=L_c+2L_s=23.91+2×80=183.91m(與原曲線長相同);切線長增加為110.09m;圓曲線部分大幅減少。這種配置在保證總長度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行車舒適度和安全性。案例:坐標放樣建立控制網在工程區(qū)域內布設控制點,形成閉合導線網,采用全站儀或GNSS-RTK測量確定其坐標??刂泣c間距約200-300m,精度要求:平面±2cm,高程±5cm。計算放樣點坐標根據前面計算的幾何參數,計算曲線上各特征點和加密點的坐標。特征點包括PC、PT、TS、ST等;加密點通常按10-20m間距設置,保證放樣精度?,F場放樣使用全站儀或GNSS-RTK在現場按計算坐標放樣各點。放樣步驟:架設儀器→輸入已知點坐標→輸入待放樣點坐標→按儀器指引定位→釘樁標記。復核與調整放樣完成后,進行復測檢查,包括:檢查相鄰點間距是否符合計算值;用水準儀復核高程;用鋼尺檢查關鍵尺寸。發(fā)現誤差超限時,查明原因并重新放樣。案例:CAD繪圖演示CAD繪圖是橫曲線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圖形直觀展示設計成果。繪圖步驟如下:首先創(chuàng)建圖層系統(tǒng),包括中線層、邊線層、標注層等;然后根據計算坐標繪制控制點(PI、PC、PT等);利用CAD的弧線命令繪制曲線;添加緩和曲線(需專業(yè)插件或特殊命令);標注關鍵參數和里程樁號。曲線及放樣點的圖形表現需注意以下幾點:中線采用粗實線;控制點用特殊符號標識;里程樁號每100m標注一次;關鍵參數(如R、T、L等)清晰標注;圖紙比例通常采用1:500或1:1000,確保細節(jié)清晰可見。完成的CAD圖紙是施工放樣的重要依據,也是工程檔案的組成部分。案例:現場實際放樣放樣準備編制詳細的放樣表格,包含各點坐標、里程和高程;準備必要的儀器設備(全站儀、GNSS接收機、水準儀等);確認現場控制點完好。主控點放樣首先放樣曲線的關鍵點,包括交點PI、切點PC/PT、緩和曲線點TS/ST等。采用高精度測量,通常使用全站儀對中放樣,精度要求±2cm。加密點放樣根據施工需要,在主控點之間加密放樣,間距通常為5-20m??墒褂肦TK-GPS快速放樣,配合全站儀復核關鍵點。加密點用小木樁或鋼釘標記,并噴漆標識??v斷面放樣完成平面放樣后,進行高程控制點的放樣。使用水準儀測量并標記各點設計高程,作為路基施工的控制依據。資料整理放樣完成后,整理測量成果,包括:放樣點實測坐標、偏差分析表、現場照片等。這些資料將用于質量控制和竣工驗收。常見計算誤區(qū)參數選取不合理常見錯誤包括:曲線半徑選取過小,不滿足設計速度要求;超高率超出規(guī)范限值;忽略地形條件影響。合理的參數選取應綜合考慮規(guī)范要求、地形條件和行車安全。最小半徑務必符合規(guī)范超高率一般不超過8%緩和曲線長度應滿足超高漸變要求忽略緩和曲線修正插入緩和曲線后,許多參數需要修正,包括:切線長、圓曲線長度、起終點坐標等。忽略這些修正將導致曲線不閉合或放樣偏差。切線長需考慮切線偏移量圓曲線長度應減去緩和曲線對應弧長注意TS、SC、CS、ST各點坐標計算計算精度不足工程計算中,角度單位、精度控制和舍入方法都可能影響最終結果。常見問題包括:角度單位混用(度分秒與小數度);中間計算精度不足導致累積誤差;錯誤的舍入方法。角度計算保留4位小數長度計算保留3位小數坐標計算保留3位小數曲線與超高沖突處理超高過渡不當后果超高過渡不當會導致多種問題:排水不暢形成積水區(qū);車輛行駛感不適;路面結構應力分布不均。嚴重時可能導致行車安全隱患,尤其在雨雪天氣更為明顯。超高設計要點合理的超高設計應確保:超高率逐漸變化,無突變點;排水坡度連續(xù),無反坡段;變坡點平滑過渡;超高率不超規(guī)范限值。超高變化率一般控制在0.5%/10m以內,確保駕駛舒適性。解決措施常用的解決措施包括:延長緩和曲線,提供充分的超高過渡長度;采用三次拋物線等高度變化更平緩的超高變化曲線;在特殊點增設排水設施;在橫坡變化處適當調整縱坡,確保最小合成坡度。不同半徑對應參數查表設計速度(km/h)最小半徑R(m)一般半徑R(m)超高率e(%)最小緩和長L(m)1206501000-15008-4180-120100400600-10008-5150-10080250400-6008-6120-8060125200-4008-690-604060100-2008-660-40規(guī)范查表法是工程設計中常用的快捷方法。上表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整理,提供了不同設計速度下的參數參考值。使用時,先確定設計速度,然后根據地形條件和工程要求,在一般半徑范圍內選擇合適值。表格解讀技巧:最小半徑是必須滿足的安全底線;一般半徑是推薦的設計范圍,應盡量采用較大值;超高率隨半徑增大而減小,但不應小于2%(排水需要);緩和曲線長度可按"緩和曲線長度(m)=3×設計速度(km/h)"的經驗公式快速估算。表中參數適用于一般地形,特殊條件下可根據規(guī)范適當調整。曲線計算中的軟件工具南方CASSCASS是國內使用廣泛的工程測量軟件,其道路模塊支持橫曲線設計和計算。主要功能包括:平面線形設計、縱斷面設計、橫斷面設計、三維可視化和工程量計算。數據處理流程:測量數據導入→地形圖生成→線形設計→參數計算→成果輸出。公路CAD公路CAD是專門面向公路設計的軟件,擁有完整的橫曲線計算模塊。其特點是界面友好,符合國內規(guī)范習慣。主要工作流程:創(chuàng)建工程→導入地形→定義設計標準→平面設計→計算參數→導出放樣數據。軟件可直接生成施工圖紙和放樣表格。國際軟件國際上常用的有BentleyInRoads、AutodeskCivil3D等。這些軟件功能強大,支持參數化設計和復雜線形優(yōu)化。數據管理方面,支持各種格式的導入導出,便于與其他系統(tǒng)交換數據。但使用這些軟件時需注意參數和標準的本地化調整。軟件工具大大提高了橫曲線設計的效率和準確性。選擇軟件時應考慮:與單位現有系統(tǒng)的兼容性、技術支持的可獲得性、符合本地規(guī)范的程度以及用戶友好度。無論使用何種軟件,工程師都應理解基本計算原理,能夠驗證軟件結果的合理性。復雜地形下的曲線調整山區(qū)道路案例山區(qū)道路受地形限制,橫曲線設計更具挑戰(zhàn)性。本案例中,某山區(qū)公路需穿越峽谷地帶,采用了小半徑連續(xù)曲線設計。針對半徑僅120m的急彎,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寬路面(內側加寬2.5m);提高超高(8.5%);延長緩和曲線(90m);加強防護設施和警示標志。城市道路案例城市道路受建筑物和地下管網限制,橫曲線設計需兼顧多方面要求。該案例為某城市快速路與地方道路的互通立交,需在有限空間內設計合理的連接曲線。設計采用了復合曲線方案:主線R=400m,匝道采用R1=120m、R2=80m的復合曲線,并配合螺旋上升的縱斷設計,有效解決了空間受限問題。靈活調整策略面對復雜地形,應采取靈活的調整策略:優(yōu)先考慮行車安全,必要時降低設計速度;充分利用地形,避開不良地質區(qū);考慮分離式路基或高架橋等特殊結構;采用變半徑曲線,更好地適應地形變化;加強排水設計,防止地表水侵蝕路基。新規(guī)范對曲線設計影響主要變化最新《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22)相比舊版有多項變化,直接影響橫曲線設計:調整了超高率取值范圍,一般地區(qū)由最大8%調整為最大9%增加了彎道加寬的計算方法和取值表修訂了緩和曲線最小長度計算公式增加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管理專業(yè)經濟法認知試題及答案
- 畢業(yè)課程設計答辯要點解析
- 項目管理中的績效激勵機制試題及答案
- 沖刺搶分卷09 備戰(zhàn)2025年高考考前仿真模擬卷沖刺搶分卷化學試題09 (遼寧、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專用) 含解析
- 市政工程領域全景式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結構試題及答案
- 合作社社區(qū)服務與農產品供應協議
- 核心考點解讀2025年公共關系學試題及答案
- 中級經濟師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解答
- 機械工程CAD繪圖技巧與題解
- 2025展覽館裝飾工程合同范本
- 2025網絡安全協議合同
- 2019-2025年房地產經紀協理之房地產經紀操作實務過關檢測試卷B卷附答案
- 混凝土考試試題及答案
- 初中歷史明清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廣東2025年廣東省生物制品與藥物研究所招聘12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高清版)JTGT 3650-01-2022 公路橋梁施工監(jiān)控技術規(guī)程
- 中國歷史地理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北京大學
- MOOC 跨文化交際通識通論-揚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GB/T 3164-2007真空技術圖形符號
- 石油化工行業(yè)裝卸車效率提升策略探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