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四講正反比例(含答案)_第1頁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四講正反比例(含答案)_第2頁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四講正反比例(含答案)_第3頁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四講正反比例(含答案)_第4頁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四講正反比例(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講 正反比例一、知識點1、概念

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正比例關系: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關系: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一定

判斷方法找變量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兩種量是相關聯(lián)的量。

看定量

看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之間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關系是比值一定,還是積一定。判斷比值一定,正比例

積一定,反比例

比值和積不是定量,不成比例2、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審題:找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

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正比例關系,還是反比例關系

列式:根據(jù)比值或積一定,列出方程

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

檢驗:結(jié)果是否符合題意

二、學習目標

1、我能夠掌握正反比例的判斷方法,并能夠正確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正比例、反比例或者不成比例。

2、我能夠通過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決正反比例的實際問題。

3、我能夠掌握連比的正反比例轉(zhuǎn)換的方法,并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三、課前練習1、樂寶最近訓練1000米長跑共5次,每次都用均勻的速度完成,填寫下面的表格,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速度(m/s)85421……時間(s)……2、陳博士每次用60秒的時間來訓練跑步,一共訓練了5次,填寫下面的表格,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速度(m/s)85421……時間(s)……3、思琪和漫漫一起去超市買可樂,可樂的價錢相同,思琪買了12瓶,漫漫買了15瓶,思琪和漫漫所花的錢數(shù)比為。

四、典型例題

例題1

判斷:

(1)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成反比例。 ( )

(2)比例尺一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成正比例。 ( )

(3)如果5x7y=0(x和y均不為0),那么x和y不成比例。 ( )

(4)分數(shù)的大小一定(不等于0),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 )

(5)在一定的距離內(nèi),車輪周長和它轉(zhuǎn)動的圈數(shù)成反比例。 ( )

(6)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

(7)工作總量一定,已完成的量和未完成的量成反比例。 ( )

練習1

判斷:

(1)長方形的長一定,寬和面積成正比例。 ( )

(2)大米的總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 )

(3)圓的半徑和周長成正比例。 ( )

(4)分數(shù)的分子一定(不等于0),分數(shù)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 )

(5)鋪地面積一定,方磚的邊長和所需塊數(shù)成反比例。 ( )

(6)鋪地面積一定,方磚面積和所需塊數(shù)成反比例。 ( )

(7)除數(shù)一定,被除數(shù)和商成正比例。 ( )

例題2

(1)甲、乙兩列火車從相距450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向開出,已知甲、乙兩列火車的速度比是4∶5,相遇時甲火車行了千米,乙火車行了千米。

(2)一輛汽車從甲城開往乙城,每小時行駛68千米,5小時到達。返回時,每小時比原來慢。返回時用了多長時間?

練習2

(1)百米賽跑中,甲、乙的速度比是7∶8,當乙跑完全程,甲離終點還有米。

思路點撥

解決用方磚鋪地的問題時,應注意每塊方磚的面積與所需塊數(shù)成反比例關系,而不是方磚的邊長與塊數(shù)成反比例。

(2)陳博士家的客廳是長方形的,用邊長0.9m的方磚鋪地,正好需要100塊。如果改用邊長0.5m的方磚鋪地,需要多少塊?

例題3

(1)A、B是兩個咬合的齒輪,已知齒輪A旋轉(zhuǎn)7圈時,齒輪B旋轉(zhuǎn)6圈。如果A的齒數(shù)是420,那么B的齒數(shù)是多少?

(2)甲乙兩地間的距離是490千米,一輛汽車5小時行駛了35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行完全程需要幾小時?

練習3

(1)大、小兩個相互咬合的齒輪,它們的齒數(shù)分別是150和100,當大齒輪轉(zhuǎn)動8圈時,能帶動小齒輪轉(zhuǎn)動幾圈?

(2)甲乙兩地間的距離是550千米,一輛汽車3小時行駛了33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行完全程需要幾小時?

思路點撥

連比的正反比例轉(zhuǎn)換

(1)當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正比例時,如果第一種量

甲∶乙∶丙=a∶b∶c,那么另一種量甲∶乙∶丙=a∶b∶c;

(2)當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反比例時,如果第一種量

甲∶乙∶丙=a∶b∶c,那么另一種量甲∶乙∶丙=∶∶。

例題4

甲、乙和丙三人一起去爬靈山,從山腳出發(fā),約好在山頂見面,甲從山腳爬到山頂用了40分鐘,乙和丙分別用了1小時20分鐘和120分鐘,則甲、乙和丙的速度比為。

練習4

甲、乙、丙三人各自獨立做同一件工程,甲用時12分鐘,乙用時18分鐘,丙用時20分鐘,那么他們?nèi)说墓ぷ餍时葹椤?/p>

選講題

甲、乙、丙三人進行200米賽跑(他們的速度保持不變),甲到終點時,乙距離

終點還有20米,丙距離終點還有25米。乙到終點時,丙距終點還有幾米?

五、課后作業(yè)

1、下表中A和B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并且成反比例關系,你能將下表填寫完整嗎?

A248X……B502520……2、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思琪從家到學校,她走的速度和時間。

(2)一輛汽車所行駛的路程和車輪轉(zhuǎn)數(shù)。

(3)已知4x=5y,x和y。

(4)三角形的面積一定,它的底和對應的高。

3、(1)如果X和Y成正比例,當X=16時,Y=0.8,如果X=10,Y是。

(2)如果X和Y成反比例,當X=16時,Y=0.8,如果X=10,Y是。

4、一件工程,甲、乙兩人各自獨做分別需要8天和10天完成,則他們兩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

5、樂寶媽媽開車從甲地到乙地,3小時行了330km.照這樣的速度,還需5小時就可以到達乙地。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選做題

師徒兩人共同加工了168個零件,師傅加工一個零件用5分鐘,徒弟加工一個零件用9分鐘,兩人各加工了多少個零件?

參考答案課前練習1、125,200,250,500,1000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速度和時間兩個量,速度變化,時間也隨著變化,而且速度和時間的乘積(也就是路程)一定,我們就說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2、480,300,240,120,60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速度和路程兩個量,速度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而且路程和速度的比值(也就是時間)一定,我們就說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3、4∶5例題1√√×√√××解析:(1)因為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一定),所以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成反比例關系。積一定,成反比例。(2)因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一定),所以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成正比例關系。商一定,成正比例。(3)因為5x=7y,x∶y=7∶5=(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關系。商一定,成正比例。(4)因為分子÷分母=分數(shù)的大?。ㄒ欢ǎ?,所以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關系。商一定,成正比例。(5)因為車輪周長×轉(zhuǎn)動的圈數(shù)=所走的距離(一定),所以車輪周長和它轉(zhuǎn)動的圈數(shù)成反比例關系。積一定,成反比例。(6)因為還有不成比例的關系。(7)因為工作總量=已完成的量+未完成的量,和一定,所以不成比例。練習1√×√√×√√(1)因為面積÷寬=長(一定),所以寬和面積成正比例關系。(2)因為大米的總量=吃掉的+剩下的,和一定,所以吃掉的與剩下的不成比例關系。(3)因為周長÷半徑=2π(一定),所以圓的半徑和周長成正比例關系。(4)因為分數(shù)值×分母=分數(shù)的分子(一定),所以分數(shù)值和分母成反比例關系。(5)因為方磚的邊長的平方×所需塊數(shù)=鋪地面積(一定),所以方磚的邊長和所需塊數(shù)不成比例關系。(6)因為方磚面積×所需塊數(shù)=鋪地面積(一定),所以方磚面積和所需塊數(shù)成反比例關系。(7)因為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一定),所以被除數(shù)和商成正比例。例題2(1)甲:450×=200(千米)乙:450-200=250(千米)(2)甲乙兩城總路程:68×5=340(千米)返回時的速度:68-68×=60(千米/小時)返回時用時:340÷60=(小時)練習2(1)乙跑完全程,甲跑了:100×=87.5(米)還差:100-87.5=12.5(米)(2)0.9×0.9×100÷(0.5×0.5)=324(塊)例題3(1)咬合的次輪,圈數(shù)與齒數(shù)成反比。B齒數(shù):420×=490(2)這輛汽車的速度:350÷5=70(千米/小時)行完全程的時間:490÷70=7(小時)練習3(1)咬合的次輪,圈數(shù)與齒數(shù)成反比。小齒輪圈數(shù):8×150=12(圈)。(2)這輛汽車的速度:330÷3=110(千米/小時)行完全程的時間:550÷110=5(小時)例題4路程一定,速度與時間成反比。時間比為:甲∶乙∶丙=40∶80∶120=1∶2∶3設總路程為1。速度比為:甲∶乙∶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