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窯車間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立窯車間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立窯車間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立窯車間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立窯車間安全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立窯車間安全操作規(guī)程

目的

為防止水泥機立窯發(fā)生安全生產事故,愛護公司財產和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

制定本規(guī)程。

適用范圍

本規(guī)程適用于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立窯車間安全生產工作。

管理職責

3.1生產廠長是公司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安全環(huán)??剖枪景踩a管理的

歸口部門,立窯車間主任是木車間兼職安全員,在生產廠長的領導下對立窯安全生

產工作詳細負責;立窯車間各班班長是本班兼職安全員,負責木班的安全生產管理

工作。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由廠部、車間、班組三級人員組成。

3.2公司施行機安全生產大檢查制度,廠部每周要檢查?次,車間每天要檢杳

?次,班組要常常檢查,對檢查出的事故隱患必需整改。

3.3公司建立窯長統(tǒng)一指揮下的看火操作責任制,施行“三班保一窯”的煨燒管

理措施和單窯考核產量、質量的方法,以利于穩(wěn)定機立窯熱工制度。

程序

4.1開窯操作

填窯及烘窯

A.在填窯前必需對卸料篦子進行細致檢查,嚴禁金屬物等其它硬性異物遺留

而造成卸料故障。

B.填窯前必需進行全系統(tǒng)機電裝備負荷運轉20-30分鐘,確認運轉正常,儀表、

信號等牢靠,才能進行填窯和開窯生產。

1

C.填窯一般可選用大塊熟料、廢磚等塊狀物料,但嚴禁用過火廢磚,高強耐火

磚等硬質材料填窯,填窯物料嚴防夾帶金屬物品。

D.填窯時應先從窯下檢查門投料,用填窯物料將卸料篦齒壓住,然后再從各窯

門將填窯物勻稱填入窯內周圍,使窯內各部位填料密度全都。

E.凡新建,全部更換窯襯的機立窯,必需進行三次分段,填窯和烘窯,第一次

填窯物料應填至全窯高度的1/3,啟動下料篦齒將填窯物料對鐵磚以上兩個磚位,

然后鋪上木柴,用廢機油、刨花等引火物點燃,待木柴燃旺后,再勻稱撒煤(煤塊

40毫米),用小風、低溫4。0度左右,烘烤窯襯8-12小時,第二次填物料至全窯

高度的2/3,可按第一次烘窯的方法和要求進行烘窯,第三次填窯物料填至嗽叭口

下300-400毫米填窯完畢,進行5-10分鐘的卸料,再點火加煤,溫度要漸漸上升,

烘烤至耐火夜呈紅色,烘烤約24小時,烘窯完畢,準備開窯點火。

點火前的準備:

A.點火前應準備好引火柴,(禁止運用大塊木柴和椅樁)無煙煤(粒徑400毫

米)及廢油。

B.檢查能維持連續(xù)生產的生料和燃料的儲存量。

C.備齊煨燒操作工具:如鐵釬、大錘、火鉤、鉞鏟天口掃帚等并按規(guī)定放置。

點火操作:

A.先將窯內物料卸出約?米厚,以松動物料,然后扒平窯內物料啟動風機,吹

走積灰,停止供風,在窯面上勻稱鋪好木柴等易燃物,并撒入廢油,從二肋處和中

間點燃三個以上引火點,待整個窯面木柴勻稱著火并燒旺后,再分若干次勻稱撒煤,

煤層總厚度不大于300亳米,同時開小風助燃,點火時的鼓風操作應遵循微風助

燃漸漸加大的原則,點火時,加料操作,應在窯內火層勻稱完好形成,窯壁周圍的

耐火磚烘烤燒紅前方可進行。

2

B.開頭加料應采納加加停停的方法進行,遵循頻撒蒲蓋的原則,使窯內通風一

直保持良好。每次加料掌握在200?300毫米,然后停止加料,提火約5-10分鐘,

嚴防把火壓滅,開頭加料可過量增加外加煤用量,直究竟火形成溫度正常。

C.點火時的卸料操作必需在愛護底火穩(wěn)定的前提下進行,當料面加到距嗽叭口

300-500毫米時,底火形成良好,可用慢速卸料,使窯面下降300-500毫米,停止

卸料調整底火,如窯壁無異樣現(xiàn)象,才可進行連續(xù)加料操作。若有煉結或架空現(xiàn)象,

必需按時處理。

D.點火操作過程,必需根據(jù)加加停停,燒燒,卸卸的短時間循環(huán)原則進行,直

到形成穩(wěn)定底火后,才能轉入正常煨燒。

4.2正常操作

機立窯正常操作就是調整,平衡和穩(wěn)定底火,以到達穩(wěn)定機立窯熱工制度的目

的??椿鸸け匦鑸猿终5撵轃僮?,嚴禁間歇加、卸料的機立窯土燒的操作。

正常煨燒狀態(tài)下的窯面應呈淺鍋底形,邊部料面距離窯口XXX-200毫米,底

火上層的位置在擴大口的中部,溫料層厚度為300-500毫米,起火較快,邊部不露

火苗,煙氣濃白升滕有力,二肋起火勻稱,中毗火,中部煙氣上升較快。

看火工應依據(jù)企業(yè)的要求和工藝條件,采納暗火、淺暗火煨燒,嚴禁明火操作。

看火操作時必需遵循的原則:

A.加料操作:按壓二肽、蓋邊部、提中間的方法。燃燒正常時,應固定加料區(qū)

域。

B.卸料操作:必需堅持連續(xù)卸料,保持動態(tài)平衡。

C.煨燒操作方法:一穩(wěn)、二合理、三平衡、四勤。

一穩(wěn):穩(wěn)定底火,穩(wěn)定底火的詳細內容就是穩(wěn)定底火層的位置,厚度,正常的

溫度和底火勻稱完好性。

3

二合理:合理用風,合理卸料,合理用風是在正常煨燒時保持穩(wěn)定的全風操作

和依據(jù)窯內底火平衡程度,通風阻力大小,恰當加減風量,合理卸料是在正常煨燒

時完成連續(xù)卸料并保持料面穩(wěn)定在肯定的高度。

三平衡:加料卸料和用風量三者之間的平衡。在保持窯內料面與窯口距離底火

位置不變的條件下,使加料量與卸料量相平衡;在保持底火穩(wěn)定的前提下,使卸料

速度與底火上升速度相平衡;在保持濕料層不變的情況卜,使加料速度與底火上升

速度相平衡。

四勤:勤觀看熱工儀表、勤觀看加料量與卸料量的改變情況,勤與各有關崗位

聯(lián)系,勒處理異樣窯情。

D.在正常操作時,不得無故放開窯門,處理異樣窯情后,必需立刻關閉窯門。

4.3異樣窯況的處理

齪火

A1恥火處理的原則是實行堵風洞(風眼),增加at火區(qū)域附近料層的通風阻力,

使其窯面通風勻稱。

B.若窯內某部位蹴火不斷或二肋齪火嚴峻,無法用鉤子搗實時,應恰當減風,

打碎at火風洞四周的局部結塊,過量壓蓋濕料球,重新培育齪火處的底火層。

偏火處理

A.偏火處理的原則是;調整窯面上火快慢兩處的底火層垂宜方向上的上移、下

移的兩種不同速度,即加快上火快處底火層的下移速度和上火慢處底火層的上移

速度,使之趨于全都,以求完成上火快、慢兩處底火層水平位置的平衡。

B.窯內形成偏火時應首先判明是“固定偏火”還是“移動偏火”。若屬“固定偏火”,

應從工藝裝備上找出偏火的原因,實行相應的措施按時處理:若屬“移動偏火”,應

從操作上判明原因,進行處理。

4

a.輕度偏火的處理。底火層輕度傾斜,但整個底火層未錯開斷裂,向下移動的

速度根本全都時,可在上火快處多加料,在上火慢處少加料或不加料,并在上火慢

處插釬引風的方法調整底火。

b.局部三肋火深偏火的處理

(1)上火快處削減加料量,減緩該處底火層的燃燒速度。

(2)不斷撬掉上火塊處形成的結塊,打碎后,移至.卜.火慢處,迫使火快處底

火層減慢燃燒速度的同時加速向下移動。

用上述方法反復操作,直至底火層位差消退后轉入正常操作。

c.局部底火粘結于深部窯壁的偏火處理。

(1)停止卸料,向上火快處集中加料,促火慢處三肋與二肋底火層位置向上

移動。

(2)待窯面物料裝滿后,停止加料。在不減風的情況下卸料,直至粘結窯壁

大塊全部暴露后停止卸料,將粘結窯壁大塊全部打碎撬覆到火慢處。

(3)用上述方法處理后,在不卸料的情況下,火慢處依據(jù)底火層溫度上下程

度,少加或臨時不加料,讓其散失一部分熱量,防止窯壁重新粘邊。

<4)加料過程中,不斷將火快處新形成的大塊撬撥到火慢處。

經(jīng)上述處理,偏火仍未完全扭轉時,卸料松動窯口,連續(xù)用壓上火快逼風的方

法提上火慢處底火。

(5)火慢底火層大部分上移到喇叭口時,用最慢速度進行卸料。

(6)卸料后,在火慢處用鋼釬沿窯壁插入松動料層。

(7)將壓上火快的副加料操作改為壓上火快處兩側的加料操作,使火快處底

火層沿窯中心方向分裂成左右兩部分,提高上火快處底火層的向卜.移動速度,逐步

縮小上火快與上火慢底火層的上下位差。

5

d.深部底火層結大塊,但不粘結窯壁的偏火處理。

從整個窯面看,底火溫度不偏低,上火慢處底火深部有大塊,但不粘掛在窯壁

上。

(1)采納間歇式卸料,穩(wěn)住上火慢處底火層下移速度。

(2)不斷將上火快處的結塊撬出,撥移到火慢處,加快火快處底火層向下移

動速度和改善火慢處通風。

(3)火慢處插纖引風,提高上火速度。

(4)采納兩側加料法,調整各部底火層向下移動速度,縮小底火層上下位差。

e.底火溫度低,火慢處底火不燒結偏火的處理。

(1)依據(jù)底火溫度偏詆程度,恰當調整配煤量。

(2)在火慢處不發(fā)生觥火的情況下,掌握用風,并恰當削減加料量和卸料量。

(3)采納兩側壓料法加料,并在上火快處酌情加料。

中間火深處理

A.窯溫過高或煤粒過粗造成的中間火深,應嚴格掌握外加煤用量及粒度。

B.一般性中間火深的調整方法是降低卸料速度、削減中部加料量,促使中間火

上移。

C.中火過深的調整方法是恰當減慢卸料速度或短時間停止卸料,改二肋加料為

邊部加料,加速中部通風。必要時可用插釬方法,由窯中心區(qū)向二肋斜插鋼釬引風。

煉邊、結圈處理

A.煉邊較淺時,可削減加料量或停止加料,加快卸料速度使煉邊物料全部暴露

后,用鋼釬打碎撬撥到窯中心,扒平料面,恢復正常加料;

B.粘結邊較深時,應停止加料,卸料至窯壁粘結物全部暴露后,停止鼓風,用

鋼釬撬松去除潔凈,然后恰當加料用小風調整底火。

6

C.當結圈處在喇叭口上半部,可削減加料量。加快卸料速度,待結圈全部暴露

后打碎結圈,恢復正常操作;當結圈大部分處在喇叭口下半部時,必需停止加料,

加快卸料速度,加卸邊提火,待結圈全部暴露后,停止卸料,停風后打碎結圈,將

大塊紅火塊撬至中部,開小風、力口料,直至底火形成。

垮邊、掉洞、抽心處理

A.煨燒過程中發(fā)生局部垮邊,掉洞,應停止卸料,提起底火,再將未垮邊處紅

料塊撬撥到垮邊,掉洞處,在紅料塊上加少許料球,連續(xù)煨燒。

B.窯內發(fā)生抽心時,邊部一般有煉邊、結瘤,應停止加料,連續(xù)卸料,直到窯

壁粘結物全部暴露后停止送風,用長鋼釬撬打其根部,然后在粘結塊或結圈最薄處,

打開一缺口,使窯圈粘料自動落下,處理潔凈后再重新培育底火。

C.發(fā)生嚴峻垮邊、掉洞時,應立刻停止加料、卸料,用熟料或磚塊填入洞內,

并撥些紅料塊或恰當加些外加煤,再布撒料球,加料時重點加在火快區(qū)域,火慢區(qū)

采納臨時不加料或間斷少加料,開頭用風時,以小風養(yǎng)火,逐步加大風量。待塌落

區(qū)域新的底火層培育形成后,再按正常煨燒方法煨燒。

架窯處理

A.架窯(也稱卡窯)百分.上部架窯和下部架窯兩種。

a.上部架窯:能正常量卸出熟料,但上部物料降落緩慢或完全不沉落。此種架

窯一般都在擴口部位。

b.下部架窯:卸不出熟料或間接卸出少量碎料,導致上部物料不能降落。此種

架窯一般發(fā)生在卸料篦子上部。

B.發(fā)生上部架窯時,應立刻停風停料、減慢卸料速度,選擇窯內薄弱環(huán)節(jié)打破

缺口,順著缺口逐步打掉架窯的物料(嚴禁入窯內處理),撥平窯面,送風加料煨

燒。

C.處理下部架窯必需關閉、栓緊窯門,實行安全防護措施停止加料,連續(xù)卸料,

鼓全風,加速紅火料柱冷卻和拱架的大塊熟料風化降落,一次不落可采納暫停風再

7

開全風的方法反復兒次,如仍不下落,則可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條件下,打開窯下檢

修(視)門,用長鋼釬打掉架窯物料。

4.4停窯操作

如遇裝備故障或停窯檢修等情況需停窯1天以內,待停風后,在窯面加蓋約

300亳米厚的濕料球(水份在14?17%),同時停止加料與卸料。

若停窯時間1天以.匕7天以內,需作封窯處理。停窯前應調整并穩(wěn)定底火、

停風后,將窯面料位卸落至距離窯口1米左右后停止卸料;去除窯壁粘結物;向窯

內加蓋60()?800亳米厚的.恰當增大了外加煤和水份的濕料球。

更換擴口耐火病應熄火停窯。停止加料后,一邊鼓風一邊卸料,使窯面下降至

喇叭口下口時停止卸料,連續(xù)鼓風吹窯直至底火安全熄滅。

更換窯體全部耐火磚時,先將底火完全熄滅,待熟料卸出后,鼓風冷卻密壁,

然后由上而下撤除耐火病。

但凡更換下來的廢、舊耐火磚,都必需卸出窯外,不得遺留在窯內。

4.5附則

在發(fā)生“窯噴,,的瞬間,為防止炎熱氣體燒傷呼吸道,應屏氣,背向機立窯,快

速進入安全區(qū),切勿橫穿窯門。

若發(fā)生“窯噴”燒傷事故,應實行正確有效的搶救方法,進行搶救和治療。

凡發(fā)生“窯噴”事故,應立刻報告并愛護好現(xiàn)場,主動提供事故發(fā)生情況。

5.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5.1看火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

5.1.1看火工上崗時,必需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和勞動紀律,嚴禁違章作業(yè):不

準脫崗、串崗、睡覺和酒后上周。不準無關人員在窯面滯留。

8

看火1:上崗時,必需認真穿戴規(guī)定的勞動愛護用品:穿棉織衣服、勞保皮鞋、

戴防護口罩、手套和防護鏡。嚴禁穿化纖服裝、短褲、背心、涼(拖)鞋;不準卷

衣袖和褲腳。

看火工操作時,必需思想集中,認真做好記錄,留意窯情改變,按時實行相應

措施,防止和削減各種異樣窯情的發(fā)生。

操作窯面上不答應放置其它物品,如顯現(xiàn)噴窯或嚴峻毗火時,躲避不受防礙。

嚴格根據(jù)操作規(guī)程正確運用大布袋除塵器,留意窯面通風,防止產生大量的一

氧化碳中毒。

正常停窯進窯內工作,必需有肯定的安全防護措施,車間主任必需在現(xiàn)場進行

安全監(jiān)護。

施行窯長負責制,在窯長的統(tǒng)一指揮下操作。做到上班為下班、三班保一窯。

5.2雙軸攪拌機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裝備啟動后,對裝備具體檢查,看下料是否正常,下料管有無堵塞,水量調整

是否適合,裝備運行是否正常,潤滑良好。

檢杳料倉有無培倉現(xiàn)象,并保持肯定的料位和壓力,確保穩(wěn)料螺旋片料勻稱,

懸壁式螺旋秤計量精確。

常常與成球工聯(lián)系,確保供料、供水適合。

留意事項:

A.雙軸攪拌機檢修后,要把碎鐵板,廢羅絲等物撿潔凈,干硬料要消出機處,

防止損壞裝備或成球質量。

B.聽到開車信號要快速離開裝備防止機器傷人。

C.冬季長時間不開機,要把管道內水放凈,防止凍裂水管,開機時,要把結凍

的濕塊清理潔凈,再開機。

9

D.檢修時先切斷電源,并掛有“停車檢修禁止合閘”的牌子。

E.聯(lián)系信號:停車-準各-開車

5.3成球工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操作要求:

A.升停車挨次:

a.啟動成球輸送皮帶一啟動成球盤t啟動雙軸攪拌機一啟動計量絞刀(一般情

況下不停車,超過1小時停機方可停車)一啟動F1鍵1成球開頭

b.與開車挨次相反,但在裝備停車時應間隔停車,將裝備內物料傳空,防止造

成堵塞。

B.微機校零程序

按“F3”,按“一”將“■”光標移至零點前,按“F6”20秒自動校零,待“零”消逝則

校零結束,按“Esc”鍵返回。

C.修改給定值程序

給定值為每分鐘微機需下料的流量,為“公斤/分鐘”,修改時應先按“F3”,再按

“Enter”鍵,輸入所設定的流量,再按“Enter”鍵確認,“Esc”鍵返回流量修改結束。

D.聯(lián)系信號

停車…準備一開車

5.3.2操作與維護:

A.裝備啟動后,應盡快調整好下料量與加水量的適合度,保證成球質量。

B.依據(jù)一般的經(jīng)驗,做到“四看”、“一捏”、“一調”、“一清”才能保證成球質量。

a.“四看”:一看來料量的大??;二看成球粉結粒情況;三看粉狀區(qū)料子水量的

增加變成黑色;四看卸出料球情況。

10

b.“一捏”:是用手捏料球軟硬程度。

C.“一調”:是依據(jù)“四看”、“一捏”推斷料球的大小、干濕、上下然后調整給水

量。

d“一清”:是常常清理盤底“泥墊”當泥墊厚度超出5毫米時則影響料球的滾動,

料球不圓滑,強度低,易結塊。

C.因故障突然停機,應將成球盤內的物料清理潔凈C

D.對裝備各潤滑部位進行定時檢查,保持油量適合,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供水成球質

量及帶跑偏應按時處理。

留意事項:

A.開機時,必需通知雙軸攪拌機崗位,使之快速高開裝備,方可依次挨次開車。

B.成球機在運行中,清理附著泥塊,應順向刮,杜絕逆向清理。

C.必需保證小鐵倉內物料的庫存壓力,最好是滿倉,以便微機能夠調整流量,

使其給定值與實際流量相符。

D.若發(fā)現(xiàn)輸出值最大時(255),流量仍然缺乏,則應按時加大提料量或到現(xiàn)場

檢查料倉是否堵塞,按時處理。

E.各料倉下料量與微機流量無直接關系,只是代表供料的比例,不能把下料量

作為給料量。

F.停車檢修檢查裝備時,要切斷電源,掛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牌子。

5.4卸料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開車前的準備工作.

A.檢查油箱液壓油位上下情況.

B.檢查油缸、滑道等磨損加油情況。

C.檢查電動機、減速機和傳動聯(lián)軸節(jié)是否完好。

11

E.去除裝備四周的雜物。

F.檢查信號是否靈敏。

操作與維護:

A.裝備啟動后,應對運轉的裝備進行全面檢查,采納檢、看、摸方法,檢查裝

備是否正常:減速機、傳動鏈條地否缺油,各軸承溫度是否正常,油量是否充足.

各地希羅絲是否牢固,檢查料封信號是否正常。

B.操作中,依據(jù)窯上給定的信號按時增減卸料速度,確保料封管不漏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