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開封市等2地高三語文5月考前預測試卷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2025.05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儒家中庸之道是一種溫和主義,適用于社會改良和社會穩(wěn)定,故它在二十世紀大半時間里不能不遭到冷落和反對,因為這個時期社會革命高漲,集團、陣營之間的對抗十分激烈,斗爭哲學因此而大行其道。中庸之道的內(nèi)涵大致有以下幾點。第一,以中道行事,不走極端。孔子不贊成偏激行為,不論是左偏還是右偏,他主張中立而不倚。那么中道的標準是什么?就是仁義之道。仁義之道就是儒家的人道主義和社會公正原則。有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講原則的折衷主義,其實是不對的。不講原則,四面討好,自私偽善,孔子稱之為“鄉(xiāng)愿”,對之深惡痛絕。所謂不偏,是不偏離人道精神和社會公正,這是一個基本坐標。第二,執(zhí)兩用中,實行穩(wěn)健的主張?!吨杏埂吩唬骸皥?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边@“兩端”并非僅指兩個極端,而是指各種不同的意見,特別是正面和反面的意見。執(zhí)兩用中的原則,要求主事者要多聽贊成的和批評的意見,然后全面考察、采取比較客觀和穩(wěn)妥的主張加以實行。從思維方法上說,這是考察事物矛盾的兩個對立面而后加以統(tǒng)一;從認識論上說,是集思廣益而后做出科學的判斷;從實踐行為上說,是照顧各群體的實際利益而有所妥協(xié),在異中求同,以便達成一致,實現(xiàn)合作。所以中庸之道盡管不是折衷主義,但有折衷的成分,是一種積極的調(diào)和論。第三,符合社會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按二程的說法,“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敝杏辜词怯弥兄5?,它的最大特色是人情與道理的協(xié)調(diào),符合多數(shù)人的健康正常生活需要。孟子說“仲尼不為己甚者”,所謂“甚”就是不合于情理。人性之中有三大要素:情欲、德性、理智,德性是調(diào)節(jié)情欲與理智的杠桿。情欲強而理智弱則流于放蕩,理智強而情欲弱則失于冷酷。健康的人性,應是情與理的平衡,為多數(shù)人所接受,這體現(xiàn)了一種理性精神。第四,寬容包納,和而不同。中庸之道與“和為貴”的思想相結(jié)合,便是中和之道?!吨杏埂氛f:“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边@是從人性論角度講的。人的本性是淳樸的,并無偏失;而后天的性情則有中節(jié)與不中節(jié)之分,所謂“中節(jié)”,就是符合社會行為一般規(guī)則,能與社會人群和諧相處。淳樸人性是天下之大本,和諧原則是天下之達道,離開中和之道,便會人性澆漓,天下大亂。實行中和之道的關鍵便是使人的行為符合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互愛互信,互尊互諒,人得其所,事得其宜,則天下太平。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原則最能體現(xiàn)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黃金規(guī)則,具有最普遍的意義。(摘編自牟鐘鑒《儒家中庸之道與人文理性精神》)材料二:孔子認為“中庸”是“至德”,這種既非“過”亦非“不及”的中庸之境難以企及,而“中道而立,能者從之”(《孟子·盡心上》)的觀點,則開了幾千年來以人格楷模、行為范本凌駕終極價值之先河。魯迅對儒家哲學的批判正是由這一點出發(fā)的。他不相信而且討厭圓滿的“范本”,認為同這種善人打交道是可怕的。不偏不倚的“中道”之人和事在他看來是不可能的。這個觀點用在顏回身上并不為過。這樣一位安貧樂道的“復圣”,真可以說是“毫不動彈”的圣賢。按照孔子的說法,“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顏回生前已經(jīng)得道,與道為一,這是大樂事,即便不“夕死可也”,老先生對他的死也不至悲傷得天塌一般。合理的說法應該是,顏回是死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求仁之“道”上,于是才有悲壯之悲;而不能將其理解為默觀修持,與中庸“無差別統(tǒng)一”的偶像。本來應作為終極境界的“中”,如果在實際生活中變成了普遍的行為準則,人的現(xiàn)實性、有限性成了被蔑視或者從屬的東西,這就造成了對人的貶損。從另一方面說,人對“中庸”的隨意夸大,為人的神化、圣化開了方便之門,然而由于“人”與“至德”在實際上的距離,圓滿中庸的理想人格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成為“不可能”,于是,自欺欺人的偽道學、偽君子在這種哲學土壤上層出不窮就不足為怪。在魯迅看來,人與中庸無差別的合一是不可能的。人總是有限的、欠缺的,不可能達到至善,“合一”即意味著僭越,意味著虛偽,意味著凝固。他不承認可以有達于中庸的圣人:“人間教育諸科,每不即于中道?!保ā秹灐た茖W史教篇》)如果硬要充之,那就等于用棺材釘釘死自己。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這里邊抽去了無限與有限的內(nèi)在差別,主體淹沒于客體了。個性被吞于絕對普遍,因而就失去了由此而來的張力,那么生生不息的過程就會停止。中庸之至道若離開現(xiàn)實的人,就是空寂死道。可以說,魯迅與儒學的根本沖突,是中庸與消解中庸的沖突。它表現(xiàn)為反對客體對個性主體的壓抑、貶損;反對以不偏不倚的“普遍”“圓滿”“永久”之中道來規(guī)范活生生的人;反對以“思不出其位”的凝固之道讓人無所動彈,從而把人的獨立性、主體性解放出來。(摘編自王乾坤《魯迅的生命哲學》)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二十世紀多數(shù)時間里,社會各集團之間的對抗十分激烈,這導致斗爭哲學大行其道,而溫和的儒家中庸之道則遭到冷遇。B.孔子反對偏激行為,主張中立而不倚。而“中道”的標準就是“仁義之道”,它同時也是儒家的人道主義和社會公正原則。C.中庸最大的特色是能調(diào)和人情與道理,符合多數(shù)人的健康生活需要。德性作為調(diào)節(jié)情欲與理智的杠桿,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D.實行中和之道的關鍵是使人的行為符合忠恕之道,做到互愛互信,互尊互諒,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最能體現(xiàn)其精神。2.根據(jù)材料二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魯迅不相信且討厭儒家學者推崇的所謂“圓滿的‘范本’”,他認為“中道”是不應該存在的。B.終極境界的C.孔子把“中庸”視為“至德”,為人的神化圣化開了方便之門,導致偽道學、偽君子層出不窮。D.人不可能“至善”,魯迅不承認存在“達于中庸的圣人”,“中庸之至道”不應該脫離現(xiàn)實的人。3.下列對兩則材料論述和說明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采用“總分”式的論證結(jié)構(gòu),從不同的維度論述了中庸之道的內(nèi)涵并挖掘其積極意義。B.材料二中提及顏回是為了證明在魯迅看來C.材料一多次援引儒家典籍原文并對其進行解讀,為后文論述的進一步展開提供了理論依據(jù)。D.材料二在論述“人與中庸不可能無差別合一”時運用了比喻和對比論證,使論述富于變化。4.材料一中提到“中庸之道盡管不是折衷主義,但有折衷的成分”,請結(jié)合材料一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5.有人認為:“魯迅在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批判時善于找尋其內(nèi)部的邏輯漏洞,他的批判也始終貫徹著對現(xiàn)實的人的個體價值的深度關切?!辈牧隙侨绾误w現(xiàn)這種說法的,請簡要分析。(6分)(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孤忠者最后的大地聶作平親臨崖山之前,我曾多次想象,那片庇護過二十萬南宋軍民和幾千條船只的水面,應該驚濤拍岸,橫無際涯。然而,登高遠眺,我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與想象相去甚遠:目力所及的遠方,是一條幾百米寬的大河,河面平緩,幾十條大大小小的船只在忙碌。至于大海,它還在山那邊的遠方。七百多年的時光太過久遠,不僅意味著將近四十代人的新陳代謝,也意味著山河面貌的巨大改變。比如我看到的這片水面,在文天祥時代,他的確能在高處望見與江相接的蔚藍色大海。那時候,珠江八大入??谥坏奶督?,就在崖山附近匯入南海。入海前,豐沛的江水形成了一汪湖泊,名為銀洲湖。銀洲湖外,崖山和湯瓶山東西相峙,峭立于江尾海頭,如同半掩半開的門,因而,人們將兩山之間的海灣稱為崖門。文天祥出生于1236年。他出生前兩年。崛起于北方草原的蒙古聯(lián)合南宋滅掉全國。在蒙古強大而金、宋弱小的情況下,三國鼎立或許還能對蒙古有所制衡;金國既滅,虛弱的南宋不得不獨自面對虎視眈眈的蒙古。隨著忽必烈滅大理,南宋從此陷入了蒙古的南北夾擊中,國勢愈發(fā)艱危。1274年,宋度宗去世,已于三年前建立元朝的忽必烈乘南宋國喪之機出兵,一路勢如破竹。一年多后,元軍兵臨南宋首都臨安。在太皇太后謝道清主持下,小皇帝宋恭帝投降。三個月后,另一個小皇帝宋端宗在福州即位。過了兩年,疲于奔命的宋端宗病死于廣東湛江硇洲島。隨即,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小皇帝趙昺繼位。此時南宋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二十萬不甘亡國的南宋軍民在陸秀夫和張世杰的率領下輾轉(zhuǎn)來到崖山。在崖山,南宋軍民伐木建屋,并為小皇帝和楊太后修建了一座名為慈元殿的行宮。一時間,小小的崖山一帶,三千余座房屋連綿起伏,形成集市,史家把這時的宋朝稱為行朝——相當于慘淡經(jīng)營的流亡政府。但是,志在消滅南宋的元軍不會聽任行朝繼續(xù)存在。文天祥被俘后,元軍主將張弘范下令把他押送到潮陽。其時,張弘范正在為進攻崖山做最后準備。張弘范從潮陽趕往崖山時,特意把文天祥也帶上了。文天祥既是南宋丞相,又是抵抗運動的主要領袖。如果能讓文天祥投降并說服張世杰等人放棄抵抗,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船隊航行于海上時,張弘范令手下逼文天祥寫信勸降。文天祥的回答卻是一首詩,那就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哆^零丁洋》。零丁洋地處珠江口外,包括從深圳到珠海的廣闊海域,因內(nèi)、外零丁兩島遙遙相對而得名。行駛在珠三角環(huán)線高速上時,不遠處風平浪靜的水面,就是心儀已久的零丁洋。那一刻,很自然地,我想起了文天祥,想起了他的敵人張弘范。他在讀到文天祥那首詩時,也深為感動,連聲說:好人,好詩。但張弘范不可能因感動而對文天祥網(wǎng)開一面,相反,他要從精神上摧毀文天祥。1279年,農(nóng)歷二月初六,元軍向宋軍發(fā)起總攻。其時,宋軍在張世杰的指揮下,燒毀了才居住幾個月的房屋——包括小皇帝和太后的行宮,全體軍民搬到幾千條船上。這些船在江闊水深并受潮汐影響的潭江口,形成了一座雄偉的水上城市。張弘范要讓文天祥親眼看到南宋的毀滅。他把文天祥押到他乘坐的大船上,從遠處觀看這場聲勢浩大的海戰(zhàn)。元軍戰(zhàn)船隨著海潮向崖門進攻,張世杰令人意外地沒有堅守崖門,而是讓戰(zhàn)船排成一字長蛇對敵。戰(zhàn)況無比慘烈,元軍船上的文天祥痛不欲生。他眼睜睜地看到宋軍如何潰敗,如何被元軍殺死或是被逼跳海。其時,陸秀夫護駕于帝舟中,他知道最后的時刻到了,先把自己的老婆孩子一一推下水,再從容對小皇帝說:“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睜柡螅池撃陜H八歲的趙昺跳進大海。張世杰突圍后遭遇臺風,溺水而死。這樣,“宋末三杰”就只剩身為俘虜?shù)奈奶煜榱恕滋旌?,崖山海面浮出十萬余具尸體,絕大多數(shù)是南宋軍民。楊太后在聽說小皇帝遇難的噩耗后大哭,隨即蹈海自盡。我來到崖山附近的宋元崖門海戰(zhàn)文化旅游區(qū),翻過面向崖門的那面山坡,找到了慈元廟。慈元廟,那是明朝時為紀念楊太后奉節(jié)盡忠,也是為紀念南宋軍民這場慘痛遭遇而修建的。從“慈元殿”到“慈元廟”,盡管只有一字之差,卻飽含著無數(shù)身逢國難者悲苦絕望的命運和后人滔滔無盡的興亡之嘆。對這場發(fā)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亡國之戰(zhàn),文天祥悲痛難以自抑,他自陳:“崖山之敗,親所目擊,痛苦酷罰,無以勝堪?!碑斒菚r,他也想跳海,但為元軍所阻。崖山戰(zhàn)后,勝利者張弘范大擺宴席,再次勸降。他對文天祥說,你效忠的大宋已經(jīng)滅亡了,作為臣子問心無愧了,如果你能像事大宋那樣事大元,大元的丞相,非公莫屬。文天祥流著眼淚回答說,國家滅亡卻不能施救,做臣子的簡直死有余辜,哪還能為了偷生而事二主呢?商朝滅亡了,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是為了盡到自己的忠義,絕不會因國家的滅亡而改變。張弘范聽了,深為動容。他對這個敵對陣營的高級官員,竟生出強烈的同情與理解,之后,他不僅在生活上優(yōu)待文天祥,還把文天樣失散的奴仆想方設法找回來,送到文天祥身邊。更重要的是,他向忽必烈上書,詳細說明不能殺文天祥的諸種理由。得知文天樣的事跡后,忽必烈感慨說:誰家無忠臣。于是下令把文天祥押往大都。由此,便有了文天祥從南海到大都的漫漫征途;孤忠者,踽踽行走于他最后的大地……
(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認為,從眼前一條幾百米寬且水面平緩的大河和遠離大海的崖山的形勢看,崖山難以承載曾發(fā)生亡國之戰(zhàn)的沉重歷史。B.南宋朝廷遠離中土流落崖山,慘淡經(jīng)營而成為行朝,這說明南宋朝廷并未屈服異族的威勢,后來崖山之戰(zhàn)也印證了這一點。C.在作者看來,慈元廟比慈元殿更能引發(fā)歷史感慨,因為前者是為紀念楊太后奉節(jié)盡忠和在崖山之戰(zhàn)中死難的南宋軍民而修建的。D.“誰家無忠臣”這句話反映了忽必烈對忠臣的一種尊重和認可,也從側(cè)面體現(xiàn)了他希望能廣納天下忠臣為自己所用的心態(tài)。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始終將深沉的情感貫穿于古今滄桑變化對比的敘述中,情感脈絡十分清晰。B.從眼前崖山到南宋崖山的切換,完成現(xiàn)實與歷史的對接,突出崖山的戰(zhàn)略位置。C.文章概述蒙古、南宋和金國形勢的變化,為下文講述南宋的悲劇命運提供背景。D.文章以粗線條筆觸勾勒崖山之戰(zhàn),且以文天祥的視角來表現(xiàn)陸秀夫的悲壯行為。8.就表現(xiàn)文天祥來看,文章寫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和張弘范勸忽必烈不殺文天祥,運用的是什么手法?有怎樣的效果?請簡要分析。(4分)9.班級組織學生以《孤忠者文天祥》為題,為文天祥撰寫一篇評傳,請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概括寫出三個要點。(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公孫述字子陽,扶風茂陵人也。王莽天鳳中,為導江卒正,復有能名。及更始立,南陽人宗成入略漢中,虜掠暴橫,述意惡之,召縣中豪桀謂曰:“今百姓無辜而婦子系獲,室屋燒燔,吾欲??ぷ允?。”豪桀皆叩頭曰:“愿效死?!蹦诉x精兵千余人,西擊成等,大破之。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為天子,改益州為司隸校尉。越巂任貴亦殺王莽而據(jù)郡降,述遂使將軍侯丹開白水關,北守南鄭;將軍任滿從閬中下江州,東據(jù)捍關,于是盡有益州之地。光武①方事山東,未遑西伐。關中豪桀呂鮪等往往擁眾以萬數(shù)莫知所屬多往歸述皆拜為將軍。遂大作營壘,陳車騎,肄習戰(zhàn)射,會聚兵甲數(shù)十萬人,積糧漢中,筑宮南鄭。又造十層赤樓帛蘭船,多刻天下牧守印章。述性苛細,察于小事。敢誅殺而不見大體,好改易郡縣官名。然少為郎,習漢家制度,出入法駕,鑾旗旄騎,陳置陛戟,然后輦出房闥。又立其兩子為王,食犍為、廣漢各數(shù)縣。群臣多諫,以為成敗未可知,戎士暴露,而遽王皇子,示無大志,傷戰(zhàn)士心,述不聽,唯公孫氏得任事,由此大臣皆怨。十一年,征南大將軍岑彭攻之,隆、少皆勸降,述曰:“廢興命也,豈有降天子哉!”十二年九月,吳漢又破斬其大司徒謝豐,述自將數(shù)萬人攻漢,自旦及日中,軍士不得食,并疲,漢因令壯士突之,述兵大亂,被刺洞胸,墮馬。左右輿入城,述以兵屬延岑,其夜死。(節(jié)選自《后漢書·隗囂公孫述列傳》)材料二:述之初據(jù)蜀也,猶未稱帝,威亦未淫也;察其割據(jù)之雄心,慮相污陷,夫豈無自全之術哉?乃因循于田里家室之中,事至而無余地,居危亂之邦,無道以遠害,畏溺而先自投于淵,介于石而見幾者若此乎?王莽之亂,法物凋喪,公孫述賓賓然亟修之,其平也,益州傳送其瞽師、樂器、葆車、輿輦,漢廷始復西京之盛。于此言之,述未可盡貶也。述之起也非亂賊,其于漢也,抑非若隗囂之已北面而又叛也。自述而言,無定天下之略,坐以待亡,則誠愚矣。自天下而言,群競于智名勇功,幾與負爪戴角者同其競奰②,則述存什一于千百,俾后王有所考而資以成一代之治理,不可謂無功焉。馬援斥述為井蛙,后世因援之鄙述,而幾令與孟知祥、王建齒,不亦誣乎?(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六)【注】①光武:劉秀,東漢開國皇帝。②奰(bì):強大,壯大。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關中豪桀呂鮪等A往往擁眾B以萬數(shù)C莫知D所屬E多往歸F述G皆拜為將軍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遑,閑暇,與《歸去來兮辭》“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的“遑”意思不同。B.法,效法,與《過秦論》“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的“法”意思不同。C.“而遽王皇子”與《大學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的“而”用法相同。D.淫,過度,與《屈原列傳》“《國風》好色而不淫”的“淫”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公孫述在王莽執(zhí)政期間任職導江卒正,富有能名,后來自立為天子,對此,王夫之認為他剛占據(jù)蜀中時并沒有割據(jù)稱帝的野心,威勢也還沒有擴張。B.宗成侵略漢中,虜掠燒殺,百姓受害,公孫述非常厭惡,就號召豪杰一起反抗,王夫之認為公孫述并非犯上作亂的賊寇,身處亂世,不得已才起兵自保。C.公孫述改益州為司隸校尉,又派遣侯丹北守南鄭,任滿東據(jù)捍關,占領了益州,王夫之認為他對益州的平定有利于恢復西京盛況,不能全盤否定他的功勞。D.公孫述積糧漢中,更改郡名,筑造宮殿,聚兵造船,學習漢朝禮儀制度,王夫之認為他的做法可以對后世君王的治理提供一些參考,并非毫無功績。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左右輿入城,述以兵屬延岑,其夜死。
(2)后世因援之鄙述,而幾令與孟知祥、王建齒,不亦誣乎?
14.王夫之認為公孫述“無定天下之略,坐以待亡”,材料一有哪些事實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觀點?請簡要概括。(5分)(四)閱讀IV(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水調(diào)歌頭·臺城游①
賀鑄南國本瀟灑,六代浸豪奢。臺城游冶,襞箋②能賦屬宮娃。云觀登臨清夏,璧月流連長夜,吟醉送年華?;厥罪w鴛瓦③,卻羨井中蛙。訪烏衣,成白社④,不容車。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樓外河橫斗掛,淮上潮平霜下,檣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猶唱《后庭花》?!咀ⅰ竣倥_城在六朝時多為臺?。ㄖ醒胝┘皩m殿所在地。隋軍攻陷金陵時,南朝陳后主藏身于臺城景陽宮胭脂井,后被擒。②襞(bì)箋:折彩箋作詩。③鴛(yuān)瓦:華麗建筑物上覆瓦的美稱。飛鴛瓦,喻指陳宮門被毀。④白社:地名,代指窮人居所。15.下列對這首詞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詞人于“瀟灑”前加一“本”字,于“豪奢”前加一“浸”字,在看似客觀的評述中蘊含了自己的無限感慨。B.“云觀登臨清夏,璧月流連長夜,吟醉送年華”寫出了末世君臣登樓望月、吟詩醉酒、打發(fā)時光的逸樂生活。C.“樓外河橫斗掛”寫的是詞人樓外所見?;春訖M流,星斗懸掛,繪出一幅高遠空靈、蕭瑟蒼涼的秦淮秋景圖。D.本詞與杜牧的《泊秦淮》均使用了“后庭花”的典故。兩位作者借此典故抒發(fā)的情感有相似之處。16.本詞多處運用對比手法抒發(fā)情感,請結(jié)合詞句簡要分析。(6分)(五)閱讀V(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認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和弘揚“九德”,并且在用人和從諫方面做到“
,
”,那么管理好這個國家就是一件很輕松的事了。(2)杜甫《客至》中“
,
”兩句,從
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居所清幽僻靜的環(huán)境,暗示了詩人在友人來訪前夕的心境。(3)“美人”意象在古代詩文作品中熠熠生輝,或寄托理想,或抒發(fā)情感,或隱喻現(xiàn)實。比如“
,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吧胶由琊D”復現(xiàn),青銅饕餮紋、漢代漆器色化為視覺特效,觀眾在光影流動中與傳統(tǒng)文化撞了個滿懷,升騰起血脈為經(jīng)、文化作緯的共同情感,我們的文化在循環(huán)往復中綿延不絕、在螺旋而上中
。眼前是震撼影像,背后是創(chuàng)新鏈條。虛空裂口、妖獸涌出,妖獸身后的萬條鎖鏈是《魔童鬧?!穭∏槌闪⒌年P鍵。特效團隊讓妖獸動作綁定物理引擎,每條鎖鏈都獨立運算,開發(fā)出“動態(tài)美感”算法,用技術創(chuàng)新“啃下硬骨頭”,最終實現(xiàn)導演要求的視覺效果??梢哉f,電影業(yè)是文化產(chǎn)業(yè),(
)。3D建模、粒子特效、動態(tài)捕捉……×××××××××××,更補足了中國電影工業(yè)握指成拳、向新而行的精氣神?!澳钡某删陀痴债a(chǎn)業(yè)的成長。①“魔童故鄉(xiāng)”成都匯集著多個特效、配音等環(huán)節(jié)的“隱形冠軍”,②放射出“由點帶面”的集聚效應。③如何澆灌更多“成長”?④成都的實踐帶來啟示。優(yōu)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多類型的硬件設施,滿足多樣化創(chuàng)作需求;打造高效服務平臺,實施跟蹤指導,營造良好營商環(huán)境;“
”,給予引進人才安家費、生活補貼并在設立工作室等方面提供支持,免除其
,激發(fā)創(chuàng)新動力……(
)。從日常消費品到聯(lián)名汽車,商務聯(lián)動、花樣翻新,電影IP在商業(yè)上“開疆拓土”,催生消費新模式、經(jīng)濟新業(yè)態(tài);周邊產(chǎn)品熱賣,相關景點成熱點,帶動影視股回暖。18.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或俗語。
19.
第四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修改。
20.
下列是文中×××××××處散落的詞語,請根據(jù)文意排好語序并適當添加詞語,使前后句子保持連貫。(請在答題卡上重抄句子,只寫序號不可)①壟斷
②刺穿
③多年來好萊塢
④全球票房
⑤哪吒
⑥鐵門
⑦一桿長槍
21.
分析畫波浪線句子中引號的表達效果?
22.
在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shù)木渥印?/p>
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小明:“在科技日益進步的當下,人們更需珍惜可以試錯的機會?!毙×粒骸胺稿e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怎么還要珍惜試錯的機會呢?”小明:“我說的是試錯,不是犯錯?!毙×粒骸半y道隨著科技進步,人類試錯的機會在減少嗎?”小明:“我覺得是在減少?!闭垖懸黄恼?,談談你對小明的話的認識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C(材料一第五自然段,“被多數(shù)人接受”的是“健康的人性”。)2.D(A“‘中道’是不應該存在的”,原文無據(jù):B材料二第三自然段,“作為終極境界的‘中’,如果在實際生活中變成了普遍的行為準則”,才會“造成對人的貶損”;C“偽道學、偽君子層出不窮”的原因是“‘中庸’的隨意夸大”和“圓滿中庸的理想人格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成為‘不可能’”,不是“孔子把‘中庸’視為‘至德’”。)3.D(沒有“對比論證”。)4.①“折衷主義”不講原則,“中庸之道”以“仁義”為原則,二者有本質(zhì)區(qū)別。②“折衷”指在實踐行為上為照顧各方利益、達成一致而進行的妥協(xié),是一種積極的調(diào)和,這符合“中庸之道”。(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5.①邏輯漏洞: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言論和他在顏回去世時“悲傷得天塌一般”的表現(xiàn)相互矛盾。②對現(xiàn)實的人的個體價值的深度關切魯迅認為現(xiàn)實中的人都有缺陷,不可能到達至善;他反對對個體的貶損,主張把人的獨立性、主體性解放出來。(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6.A【解析】“崖山難以承載曾發(fā)生亡國之戰(zhàn)的沉重歷史”錯,作者只是描述崖山形勢的巨變,并未表達或寄寓這層意思。7.C【解析】A.“作者始終將深沉的情感貫穿于古今滄桑變化對比的敘述中”錯,應是“作者將深沉的情感貫穿于對南宋的悲劇命運的敘述和文天祥的民族氣節(jié)的表現(xiàn)之中”。B.“突出崖山的戰(zhàn)略位置”錯,沒有這個作用。D.“以文天祥的視角來表現(xiàn)陸秀夫的悲壯行為”錯,應是“以全知視角來表現(xiàn)陸秀夫的悲壯行為”。8.①運用了側(cè)面烘托的手法。(1分)②前者說明文天祥的民族氣節(jié)有著君臣共赴國難的深厚基礎,(1分)后者說明文天祥的大義凜然讓敵人肅然起敬,動了惻隱之心;(1分)這種側(cè)面烘托手法的運用,使得文天祥愛國忠貞的形象更加豐滿、高大。(1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9.①面對張弘范的勸降,文天祥以《過零丁洋》詩表達對國家的忠誠。②面對南宋軍民死難的慘狀,文天祥欲蹈海以為國盡忠。③面對張弘范的利誘,文天祥以伯夷、叔齊為榜樣,堅決不事二主。(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10.【答案】CEG
解析:“關中豪杰呂鮪等”是主語,“擁眾”是謂語和賓語,“以萬數(shù)”補充說明數(shù)量,與前文關系緊密,故在C處斷開;“所屬”是所字結(jié)構(gòu),作“莫知”的賓語,故在E處斷開;“皆拜為將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主題公園沉浸式體驗設計創(chuàng)新與項目運營管理研究報告
- 2025年工程經(jīng)濟知識點覆蓋試題及答案
- 經(jīng)濟法概論的系統(tǒng)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關系學課程重點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心理學考試中例題詳解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經(jīng)濟法課本概述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經(jīng)濟財務杠桿效應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經(jīng)濟法前沿問題試題及答案
- 林草局森林火災應急預案(3篇)
- 工程經(jīng)濟新興市場分析試題及答案
- 行政能力測試常識題庫及答案
- 小學生反詐知識宣傳課件
- 高血壓腦出血專家共識
- NB-T 47013.1-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緩釋片-藥品解讀
- 多因素身份認證
- 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概(預)算編制辦法-國鐵科法(2017)30號
- 汽車修理廠臺賬表格范本
- 顏真卿《勸學》ppt課件1
- 400字作文稿紙20x20格A4標準稿紙
- 管道燃氣客服員(高級工)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大全(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