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重點中學2025年八下物理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六安市重點中學2025年八下物理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六安市重點中學2025年八下物理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六安市重點中學2025年八下物理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六安市重點中學2025年八下物理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六安市重點中學2025年八下物理期末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nèi),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nèi),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jié)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如圖,手拉著長方體木塊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木塊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B.木塊運動過程中其動能保持不變C.若木塊各個側(c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利用該裝置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D.若木塊各個側(c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利用該裝置還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面積的關(guān)系2.如圖所示,將小球拉到A點處由靜止釋放,小球?qū)⒁来谓?jīng)過B、C、D點,并最終到達E點。A、E兩點的高度相同(不計空氣阻力),C點為最低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球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動能增大勢能減小機械能增大B.小球從D點到E點的過程中,動能減小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C.小球到達最低點C點時的速度最大D.小球到達最高點E點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3.下列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A.茶壺 B.船閘 C.吸盤 D.水塔的供水系統(tǒng)4.如圖所示,小朋友沿著滑梯勻速下滑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B.重力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動能C.機械能一定減少 D.機械能保持不變5.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濃度的鹽水,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其中.當雞蛋靜止時,兩個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雞蛋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則A.甲杯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力較大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強較大C.雞蛋在甲杯里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較大D.雞蛋在乙杯中受到液體的浮力較大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用吸管喝飲料時,沒有利用大氣壓強B.風箏在空中飛行,風箏下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大C.同一支密度計分別正確測量兩種不同液體的密度時,所受浮力不同D.靜止在連通器內(nèi)的同種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7.自行車是綠色岀行的交通工具。下列設(shè)計中目的是利用摩擦的有()①車上安裝有剎車閘②車把手上有凹槽③坐墊呈馬鞍型④腳踏板做得扁而平⑤輪胎上刻有花紋A.②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8.是甲、乙兩種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與深度關(guān)系的圖像,設(shè)甲液體的密度為ρ甲,乙液體的密度為ρ乙,把同一木塊分別放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的容器中,則()A.圖Ⅱ中的容器盛的是甲液體 B.圖Ⅱ中的容器盛的是乙液體C.木塊在圖Ⅱ中受的浮力大 D.木塊底部在圖Ⅲ中受的壓強大9.圖1中力水平拉動重為G的物體A在水平路面勻速移動了S。改用滑輪組拉動A在同一路面勻速移動了S,拉力為(如圖2)?此過程滑輪組()A.總功率為 B.額外功為C.額外功為 D.機械效率為10.如圖所示,一鬧鐘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則()A.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B.鬧鐘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鬧鐘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鬧鐘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11.下列圖片中能夠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A.掛在吸盤吸在光滑墻壁上B.用注射器給病人注射C.潛水艇在水中自由上浮下沉D.液體從瓶子側(cè)面的小孔噴出12.a(chǎn)、b是兩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金屬球,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128g、60g,體積分別為16cm3、12cm3。在這兩個金屬球中,如果有一個是實心的,那么A.這個實心球是a,金屬的密度是8g/cm3 B.這個實心球是a,金屬的密度是5g/cm3C.這個實心球是b,金屬的密度是8g/cm3 D.這個實心球是b,金屬的密度是5g/cm313.水的比熱容較大,人們往往用它的這一特征為生產(chǎn)、生活服務(wù).下列事例中與這一特征無關(guān)的是A.讓熱水流過散熱器來取暖 B.在大的河流上建水電站,用水發(fā)電C.初春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D.汽車發(fā)動機用水循環(huán)冷卻14.電影《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影片中涉及到許多我們學過的科學知識,以下觀點正確的是()A.圖中,利用木星的沖擊波助推地球轉(zhuǎn)向說明力是維持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B.地球墜向木星是因為木星對地球的引力大于地球?qū)δ拘堑囊.地球發(fā)動機噴射的燃氣推動地球前進,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地球自轉(zhuǎn)難以停止,是因為自轉(zhuǎn)速度大,慣性大15.下列實例中,有力對物體做功的是()A.跳水運動員從跳臺跳下 B.背著書包在水平路面上前進C.舉重運動員舉起杠鈴停在空中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滾動16.如圖所示的實例中,能用大氣壓解釋的是()A.洗手池下的排水管做成U型B.剝殼熟雞蛋被吞入充滿熱空氣的瓶中C.管中的水使管底橡皮膜向下凸出D.護航編隊在近距離采用前后護航17.一高爾夫球以二百公里的時速水平撞擊鋼板,圖為球撞擊過程中的三個狀態(tài),其中甲是剛要撞擊的時刻,乙是球的形變最大的時刻,丙是剛撞擊完的時刻,已知撞擊時間非常短,若忽略球的機械能損失,則()A.球在甲、丙兩個時刻的動能相等B.球在甲時刻的動能較丙時刻的大C.球在甲時刻的動能較丙時刻的小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球在甲、丙兩個時刻的動能大小18.下列你熟悉的人物中,你認為對人類物質(zhì)文明進步貢獻最大的一位是A.牛頓 B.劉德華C.潘長江 D.陳佩斯19.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分別倒人不同液體,燒杯中放人相同的木塊之后兩燒杯液體深度相同,而木塊在甲燒杯中露出較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燒杯中液體密度小于乙燒杯中液體密度B.盛乙液體的燒杯對桌面的壓強較大C.乙燒杯中木塊排開液體重力較大D.甲液體對燒杯底部壓強大于乙液體對燒杯底部壓強20.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A、B、C三個石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石塊受到A石塊的重力和壓力的作用B.A、B、C三個石塊所受合力不為零C.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力和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D.B石塊受到A石塊的壓力與B石塊對A石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21.在奧運賽場上有這樣一些比賽情景,其中不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A.急行跳遠運動員要助跑一段距離后才起跳B.跳高運動員跳過桿后從最高點落向地面C.百米短跑運動員到達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D.投擲鏈球時運動員快速旋轉(zhuǎn)鏈球后擲出,鏈球繼續(xù)向前運動22.我們在學習物理時,學到了一些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下面用到推理法的是()A.測量密度實驗 B.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C.探究真空不能傳聲 D.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23.網(wǎng)上流傳某國航天局發(fā)布的“權(quán)威”消息:2020年2月7日這一天,地球的引力最小,能將掃帚立起來。如圖,很多同學玩起“立掃帚”游戲,發(fā)現(xiàn)真的能把掃帚立在水平地面上。掃帚立而不倒的真正原因是()A.掃帚的重力變小B.掃帚的重心變低C.掃帚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恰好平衡D.掃帚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掃帚的支持力恰好平衡24.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有益的摩擦需要增大,有害的摩擦需要減小,下列實例中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A.足球守門員戴有防滑手套B.自行車的車軸處加潤滑油C.旱冰鞋下裝有滑輪D.冰壺底面打磨得很光滑25.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A.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B.鐵軌鋪在枕木上C.載重汽車安裝了很多車輪D.圖釘帽的面積做得很大26.如圖,木塊從斜面上勻速滑下,最后停止在由相同材料制成的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木塊勻速下滑時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B.木塊能夠沿斜面下滑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C.木塊勻速下滑時受到的是平衡力D.木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27.如圖所示實驗中得出的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A.甲:下方燃著的小木條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B.乙:抽掉玻璃板后,兩瓶內(nèi)氣體顏色發(fā)生變化,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C.丙: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產(chǎn)生的白煙,蠟燭復燃,說明白煙是石蠟的固體小顆粒D.?。翰辉俚诺?,沿水平方向運動的滑板車會停下來,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28.下列實例中,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是()A.燒水時,水溫逐漸升高B.兩手相互摩擦,手的溫度升高C.冰塊放入飲料中,飲料變得涼涼的D.陽光照在身上,身體感覺很溫暖29.如圖所示的四個過程將動能轉(zhuǎn)化為勢能的是()A.塑料圓筒滾動時皮筋越擰越緊B.麥克斯韋滾擺向低處滾動C.運動員用拉彎的弓把箭射出去D.人造地球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30.如圖,用手指壓鉛筆尖,鉛筆靜止在桌面上,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手指對鉛筆的壓力與桌面對鉛筆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手指對鉛筆的壓力與桌面對鉛筆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鉛筆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鉛筆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D.鉛筆對桌面的壓力就是鉛筆受到的重力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如圖是某同學在探究甲、乙兩種物質(zhì)質(zhì)量和體積關(guān)系時得到的圖像.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是______.若用這兩種物質(zhì)分別做成A、B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實心正方體.把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兩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pA:pB為______.32.星際探測儀,一經(jīng)脫離地球引力范圍,不需要發(fā)動機,也能夠保持飛行,是因為星際探測儀具有(______);進站的高鐵列車,關(guān)閉發(fā)動機后,速度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由于阻力改變了物體的(________)狀態(tài)。33.如圖,探究“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的動能跟速度的關(guān)系”,實驗中,通過將小球從斜面的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靜止釋放,來改變小球運動到木塊水平面時的初始速度________;通過比較_________來反應小球動能的大小。34.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OA可繞O點無摩擦轉(zhuǎn)動,A點處掛一個重為60N的物體,物體G的底面積為200cm2,B點處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AB=2∶1。則F=___N,它是________杠桿。當把物體G浸入水中,豎直向上的力F=60N時,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物體G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_______Pa。35.如圖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將重為600N的物體在10s內(nèi)勻速提升2m,則此過程中,拉力做的功為_____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36.如圖,物體與墻的接觸面積為0.2m2,某人用200N的力將重為30N的物體壓在墻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物體對墻的壓強為_____Pa物體受到墻對它的摩擦力為F1=______N若將壓力減小為60N,物體加速下滑,此時物塊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F1(選填大于、等于、小于)。37.電子的發(fā)現(xiàn)說明_____是可分的,其由電子和原子核構(gòu)成,原子核帶____電(填“正”或“負”),是由____和中子構(gòu)成,它們又都是由被稱為____的更小微粒構(gòu)成的(除第二空外,其余均填粒子的名稱).38.向墻上按圖釘,已知圖釘帽的面積為0.8cm2,圖釘尖的面積是0.05mm2,手指對圖釘帽的壓力與圖釘尖對墻的壓力之比為________,壓強之比為________。39.超速和超載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當汽車______時(選填“超速”或“超載”),它的慣性將變大。在一輛行駛的汽車車廂里其頂壁上掛著一個小球,當出現(xiàn)了如圖所示的情景時,汽車在向右做______運動(選填“加速”、“勻速”或“減速”)。40.在中考體育考試中,小剛投出的實心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則實心球從離開手后到達最高點的過程中,球受_____個力的作用,球的機械能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最高點時,球的動能_____(選填“大于”或“等于”)零.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的猜想:①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②可能跟物體的重力有關(guān):③可能跟物體的體積有關(guān);④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⑤可能跟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他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掛一個鐵塊,依次把它緩緩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這一實驗中:(1)鐵塊從位置1-2-3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小,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從位置3-4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_________;(以上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通過這一實驗可以驗證上述猜想_________是正確的,猜想_________是不正確的(填上面猜想的序號);(3)某小組用圖(乙)所示實驗裝置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當物塊浸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水會流入空桶,根據(jù)圖(乙)中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中物塊浮力是_________N,排開水的重力是_________N;如果實驗前溢水杯未裝滿水,則物塊所受浮力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排到小桶中水的重力。42.小明觀察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由此猜想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力成正比。為了驗證猜想,小明決定進行實驗。(1)要完成操作,除了需要如圖甲所示的一根彈簧、若干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重力已知)鐵架臺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_,進行實驗后小明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表中數(shù)據(jù)明顯錯誤是第______次實驗;實驗次數(shù)1234567拉力(鉤碼總重)F/N0123456彈簧伸長度L/cm00.400.801.701.602.002.40(2)去除錯誤的一組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作出彈簧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guān)系曲線;______(3)由圖像開驗證小明的猜想是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如圖是一種新型吊運設(shè)備的簡化模型示意圖,圖中OC是一根以O(shè)點為支點的水平杠桿,AB表示對杠桿起固定作用且不可伸縮的纜繩,OC、AB的長度均為5m,BC的長度為1m。圖中滑輪組繩子的自由端由電動機拉動,定滑輪的軸和電動機均固定在B點。在某次作業(yè)中,該吊運設(shè)備勻速豎直提升重為2000N物體,電動機對繩子自由端拉力為625N,拉力的功率為500W.不考慮杠桿的質(zhì)量、滑輪組繩子的質(zhì)量、滑輪與軸間的摩擦:(1)求此次作業(yè)中物體勻速上升的速度為多大?(2)另一次作業(yè)中,利用該設(shè)備以相同的速度勻速提升重為3500N的物體,求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3)兩次作業(yè)中纜繩AB的拉力變化了3000N,求纜繩AB拉力的力臂為多少m?44.如圖所示(滑輪組的繞線未畫出),小紅站在地面上用力豎直向下拉動繞在滑輪組上的繩子,10秒內(nèi)使120kg的重物勻速上升了0.5m,繩端向下移動了1.5m又知道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g=10N/kg,不計繩重和摩擦)(1)根據(jù)題意畫出滑輪組的繞線;(2)滑輪組對重物所做的功是多少?(3)小紅拉繩子的力有多大?(4)如果重物的質(zhì)量變?yōu)?50kg,小紅還用10秒的時間把重物提升了0.5m,那么,此時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D【解析】

A.因為手拉著長方體木塊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木塊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確;B.在木塊運動過程中,質(zhì)量、速度均不變,故木塊的動能不變,故B正確;C.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時,需保證壓力不變,因為木塊各個側(c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利用該裝置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故C正確;D.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是否有關(guān)時,需保證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應改變接觸面面積的大小,但圖中沒有改變接觸面面積的大小,故不能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面積的關(guān)系,故D錯誤。2、C【解析】

A.小球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將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所以勢能減小,動能增大;由于不計空氣阻力,沒有能量損耗,機械能守恒,故A錯誤;B.小球從D點到E點的過程中,將動能轉(zhuǎn)化為勢能,所以勢能增大,動能減小;由于不計空氣阻力,沒有能量損耗,機械能守恒,故A錯誤;C.小球到達最低點C點時的動能最大,則速度最大,故C正確;D.小球到達最高點E點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繩子斜向上的拉力作用,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C。3、C【解析】

連通器是由頂部開口、底部相通的幾個容器組成的,茶壺、船閘、水塔的供水系統(tǒng)都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制成的,而吸盤掛物體是利用大氣壓的原理;故C符合題意。故選C。4、C【解析】

AB.小朋友玩滑梯游戲時,當小朋友從滑梯上勻速下滑的過程中,小朋友的質(zhì)量不變,速度不變,故動能不變;同時質(zhì)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變小,故AB錯誤;CD.機械能等于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和,故機械能減小,故C正確,D錯誤。故選C。5、B【解析】

A.由于兩杯完全相同,所以F甲小于F乙,A錯誤;B.甲杯中的V排大,所以ρ液小,根據(jù)p=ρ液gh,深度相同,甲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液體的密度,所以p甲小于p乙.B正確;C.根據(jù)浮力的公式F浮=ρ液gV排,在浮力相同時,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也相同,C錯誤;D.因為雞蛋在甲、乙兩杯中處于懸浮和漂浮狀態(tài),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D錯誤.6、D【解析】

A.用吸管吸飲料時,吸管內(nèi)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入吸管,用吸管喝飲料時,利用大氣壓強,故A錯誤;B.風箏在空中飛行,風箏下方氣體流速小,壓強大,故B錯誤;C.因為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tài),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所受浮力相等,故C錯誤;D.連通器的原理是:靜止在連通器內(nèi)的同種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故D正確.7、B【解析】

①車上安裝有剎車閘是為了增大摩擦,使車盡快停下;②車把手上有凹槽,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③坐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坐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的壓強;④腳踏板做得扁而平,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的;⑤輪胎上刻有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利用摩擦的有①②⑤。故選B。8、A【解析】

ABC.由Ⅰ圖和壓強公式可得,甲液體密度大于乙液體密度,同一木塊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均漂浮,可得浮力等于重力,在兩杯液體中所受浮力相等,由浮力公式可得在Ⅱ中排開體積更小,則Ⅱ密度更大,為甲液體,故A正確,BC錯誤;D.物體所受浮力為液體上下壓力差,由于物體均露出液面,則下表面壓力則為浮力,又由于浮力相等,則由可得底部所受壓強相等,故D錯誤。9、C【解析】

根據(jù)題意知道,在圖1中,物體做勻速運動,所以,拉力和摩擦力平衡,即F1=f;在圖2中,同一物體在同一路面上勻速運動,由于壓力大小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不變,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仍為f=F1。A.由于滑輪組中有3段繩子拉著物體,即s′=3s,此滑輪組的總功為W總=F2×3s=3F2s故A錯誤;BC.此滑輪組的有用功W有用=fs=F1s則額外功為W額=W總-W有用=3F2s-F1s故B錯誤,C正確;D.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故D錯誤。故選C。10、B【解析】

A.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不符合題意.B.鬧鐘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鬧鐘的支持力都作用再鬧鐘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B符合題意.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桌面上,鬧鐘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鬧鐘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不符合題意.D.鬧鐘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鬧鐘的重力,與桌面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且它們方向相同,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不符合題意.11、A【解析】試題分析:吸盤要固定在墻壁上,需要先用力擠壓塑料吸盤,把盤內(nèi)的空氣擠出,然后吸盤就被外界的大氣壓緊壓在了墻壁上,故A正確;用注射器給病人注射,是利用了手對活塞的壓力,將藥液注射入人體內(nèi),與大氣壓無關(guān),故B錯誤;潛水艇在水中自由上浮下沉,是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xiàn)的,與大氣壓無關(guān),故C錯誤;液體從瓶子側(cè)面的小孔噴出,越下面的小孔噴出的水柱越遠,說明深度越深、壓強越大,與大氣壓無關(guān),故D錯誤;應選A?!究键c定位】大氣壓強12、A【解析】ρA=m/V=128g/16cm3=8g/cm3;ρB=mB/VB=60g/12cm3=5g/cm3;所以,A球是實心的,13、B【解析】

A.讓熱水流過散熱器來取暖,由于水的比熱容大,水吸收的熱量較多,通過房間時,這些熱量又放出來供人們?nèi)∨?;B.在大的河流上建水電站,用水發(fā)電.此選項屬于能量轉(zhuǎn)化的問題,與比熱容無關(guān).故B符合題意;C.因為有日照的時候,太陽放出的熱量是一定的,水的比熱容大,白天水吸收大量熱量,使周圍的氣溫不致升得太高,而到了晚上,水吸收的熱量又放出來,使周圍氣溫不致降得太低;D.汽車發(fā)動機工作時產(chǎn)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如果不迅速轉(zhuǎn)移,就可能損害發(fā)動機,因此利用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把這些熱迅速吸收,使發(fā)動機的溫度不致升得太高.14、C【解析】

A.利用木星沖擊波助推地球轉(zhuǎn)向,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A錯誤;B.木星對地球的引力與地球?qū)δ拘堑囊κ窍嗷プ饔昧?,大小相等,故B錯誤;C.地球發(fā)動機噴射燃氣推動地球前進,這是利用了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確;D.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與速度無關(guān),地球自轉(zhuǎn)難以停止,是因為其慣性大,故D錯誤。故選C。15、A【解析】

A.跳水運動員從跳臺跳下,受重力作用,且在重力方向上通過了距離,故重力對物體做功,A符合題意.B.背著的書包在水平路面上前進,沒有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所以不做功.故B不符合題意.C.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停在空中,對杠鈴有力的作用,但沒有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所以不做功,故C不符合題意.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滾動,在水平方向上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故不做功,D不符合題意.16、B【解析】

A.洗手池下的排水管做成U型利用連通器原理,當U形水管里有水時,U形兩個豎直的管的水面相平,防止下水道的空氣、細菌等傳到家中,故A不符合題意;B.剝殼熟雞蛋被吞入充滿熱空氣的瓶中,是利用熱空氣冷凝體積縮小,空氣壓強小,雞蛋被吸進去,故B符合題意;C.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管中的水使管底橡皮膜向下凸出,說明水對管子底部有壓強的作用,故C不符合題意;D.水的壓強差使艦艇靠近,進而發(fā)生碰撞,為了避免事故的發(fā)生,因此艦艇護航編隊在較近距離時一般采用前后護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護航,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7、B【解析】

由題意可知,忽略球的機械能損失,高爾夫球的機械能守恒;甲是剛要撞擊的時刻,此時的甲具有動能,不具有彈性勢能;丙是剛撞擊完的時刻,此時高爾夫球發(fā)生了形變,高爾夫球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動能,彈性勢能減小,動能增加,故球在甲、丙兩個時刻的動能不相等,球在甲時刻的動能較丙時刻的大,故B正確,ACD錯誤.18、A【解析】

17世紀后期英國的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牛頓取得了極高的科學成就,物理學的發(fā)展豐富了人類對物質(zhì)世界的認識,推動了科學技術(shù)的創(chuàng)新和革命,促進了物質(zhì)生產(chǎn)的繁榮與人類文明的進步.19、D【解析】

A.由圖可知,相同的木塊放入不同的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tài),有即木塊所受浮力相等,但是根據(jù)可得即甲燒杯中液體密度大于乙燒杯中液體密度,故A錯誤;B.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因為燒杯和木塊均相同,所以與相同,又因為且甲、乙燒杯中液體體積根據(jù),甲、乙燒杯中液體重力則有甲、乙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又因為兩燒杯的底面積一樣,根據(jù),可得故B錯誤;C.相同的木塊放入不同的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tài),有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有所以即兩個燒杯中木塊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相等,故C錯誤;D.因為兩燒杯液體深度相同,且,根據(jù),可得即甲液體對燒杯底部壓強大于乙液體對燒杯底部壓強,故D正確。故選D。20、D【解析】

A.B石塊受到A石塊的壓力,但A石塊的重力是作用在A石塊上,故A錯誤;B.A、B、C三個石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合力為零,故B錯誤;C.B石塊除了受到C對它的支持力、A對它的壓力,還受到重力,B受到三個力的作用處于靜止狀態(tài),即三力平衡,而不是二力平衡,故C錯誤;D.B石塊對A的力和A石塊對B的力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故選D。21、B【解析】

A.跳遠運動員要助跑一段距離獲得一定的速度后起跳,起跳后因為慣性繼續(xù)運動,提高了運動員的成績,能利用慣性知識解釋,故A不符合題意;B.跳高運動員跳過橫桿后,因為受到重力作用從最高點落向地面,不能用慣性知識解釋,故B符合題意;C.短跑運動員跑到終點后,因為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不能立即停下來,能用慣性知識解釋,故C不符合題意;D.投擲鏈球時運動員快速旋轉(zhuǎn)鏈球后擲出,鏈球離開手后因為慣性要繼續(xù)向前運動,能用慣性知識解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2、C【解析】

A.測量密度實驗,需要測出物體的質(zhì)量和體積,用密度的公式得到物體的密度,沒有用到推理法,故A不符合題意;B.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用的是控制變量法,故B不符合題意;C.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是建立在真實實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推理形成結(jié)論,該實驗是運用了推理法,故C符合題意;D.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用到控制變量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3、C【解析】

A.掃帚的質(zhì)量沒有變,由可知,掃帚的重力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B.掃帚豎立時的重心沒有變低,故B不符合題意;C.掃帚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掃帚豎直方向上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恰好平衡,故C符合題意;D.掃帚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掃帚的支持力屬于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4、A【解析】

A.足球守門員戴有防滑手套,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題意;B.給車軸加潤滑油,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C.旱冰鞋上裝了輪子,是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故C不符合題意;D.冰壺底面打磨得很光滑,這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5、A【解析】

A.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B.鐵軌鋪在枕木上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C.載重汽車安裝了很多車輪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D.圖釘帽的面積做得很大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26、C【解析】

A.木塊勻速下滑,所以動能不變,而斜面與木塊之間有摩擦,下滑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故A錯誤;B.木塊能夠沿斜面下滑是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錯誤;C.木塊勻速下滑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的是平衡力,故C正確;D.斜面和水平桌面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則木塊在整個過程中,與物體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木塊在斜面上滑下時,對斜面的壓力不等于木塊的重力,而在水平桌面上運動時,對木塊的壓力等于重力,即木塊對接觸面的壓力不同,那么整個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也不相同,故D錯誤。故選C。27、D【解析】

A、下方燃著的小木條先熄滅,上方燃著的小木條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是不助燃、不可燃,且密度比空氣的大,可用于滅火,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抽掉玻璃板,二氧化氮和空氣之間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瓶內(nèi)氣體顏色最后變得均勻,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吹滅蠟燭,立即將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不要接觸燭芯),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可見白煙具有可燃性,白煙是石蠟蒸氣凝結(jié)成的固體小顆粒,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沿水平方向運動的滑板車,當我們不再蹬地,最后會停下來,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D錯誤,符合題意。28、B【解析】

本題考查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法?!驹斀狻緼.燒水時,水溫逐漸升高是通過熱傳遞增大內(nèi)能的,故A項不符合題意;B.兩手相互摩擦,手的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內(nèi)能的,故B項符合題意;C.冰塊放入飲料中,飲料變得涼涼的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減少內(nèi)能的,故C項不符合題意;D.陽光照在身上,身體感覺很溫暖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大內(nèi)能的,故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9、A【解析】

A.塑料圓筒滾動時,速度變小,即動能變小,同時皮筋越來越緊,彈性形變程度變大,彈性勢能變大,所以該過程是將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故A正確;B.麥克斯韋滾擺向低處滾動,其質(zhì)量不變,速度變快,動能變大,同時高度減小,重力勢能變小,所以是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的過程,故B錯誤;C.運動員用拉彎的弓把箭射出去,在該過程中,弓的彈性勢能變小,同時箭的動能變大,所以是將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的過程,故C錯誤;D.人造地球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速度變大,即動能變大,同時相對高度變小,勢能變小,所以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故D錯誤。故選A。30、C【解析】

A.根據(jù)題意知道,鉛筆受到三個力的作用,手指向下的壓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向上的支持力;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所以,手指對筆尖的壓力與桌面對鉛筆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AB錯誤;C.彈力是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后對與其接觸的物體發(fā)生的力,所以,鉛筆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的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C錯誤;D.鉛筆對桌面的壓力,施力物體是鉛筆,受力物體是桌面,鉛筆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鉛筆,所以,鉛筆對桌面的壓力與鉛筆受到的重力的兩個不同的力,故D錯誤。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8:14:1【解析】

第一空.由圖知道,

,

所以,

第二空.若A,B兩個質(zhì)量相等,則其重力相等,故對地面的壓力F相等,所以,由知道,A,B體積之比是:

又因為都是正方體,所以它們的邊長之比為,底面積之比是:

由知道,兩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是:

。32、慣性運動【解析】

第一空.星際探測儀脫離地球引力范圍,由于慣性,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不需要發(fā)動機,也能夠保持飛行,第二空.進站的高鐵列車,關(guān)閉發(fā)動機后,由于受到摩擦力阻力作用,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汽車的速度越來越小,最后停下來。33、不同不同木塊運動距離【解析】

[1][2]實驗過程要采用控制變量法,當研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時,要讓小球沿斜面的不同高度靜止釋放,這樣保證小球下落到水平面的速度不同。[3]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物體動能的大小無法直接測量,所以通過小球?qū)δ緣K外做功的多少來體現(xiàn)小球動能的多少,即通過木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34、90費力1×103【解析】

[1][2]因為OB∶AB=2∶1,所以O(shè)B∶OA=OB∶(OB+AB)=2∶(2+1)=2∶3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即因為F>G,所以此杠桿為費力杠桿。[3]當浸入水中平衡時,拉力為60N,此時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即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浸入水中深度為故,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為35、150080%【解析】由圖可知,滑輪組承擔重物和動滑輪繩子的股數(shù)n=3,此過程中,拉力做的功W總=Fs=250N×2m×3=1500J。(2)工人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00N×2m=120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36、100030小于【解析】

第一空.由題意可知,物體對墻的壓力為200N,物體與墻的接觸面積為0.2m2,則物體對墻的壓強為:p==1000Pa;第二空.物體被壓在墻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則摩擦力F1=G=30N;第三空.若將壓力減小為60N,物體加速下滑,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重力大于摩擦力,即f′<G,即此時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小于30N。37、原子正質(zhì)子夸克【解析】

電子的發(fā)現(xiàn)說明原子是可分的;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構(gòu)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gòu)成的.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又提出了構(gòu)成原子核的質(zhì)子和中子是由被稱為夸克的更小微粒構(gòu)成的.38、1:11:1600【解析】

[1]手對圖釘帽的壓力和釘尖對墻壁的壓力相同,比例為1:1。[2]壓強的比為:===。39、超載加速【解析】

[1]慣性的大小與質(zhì)量有關(guān),當汽車超載時,質(zhì)量增大,它的慣性變大。[2]車上的小球開始隨車一起向前運動,當車突然加速時,小球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會向后運動。40、一不變大于【解析】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考慮能量損失,動能和勢能轉(zhuǎn)化過程中,機械能總量守恒;球到達最高點時,仍有向前運動的速度.【詳解】不考慮空氣阻力,實心球離開手后,手的作用力消失,實心球靠慣性向前飛行,此過程中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離開手后的實心球斜向上方運動過程中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從最高點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如果不考慮空氣阻力,球的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球在最高點時,仍有向前的速度,所以動能大于零.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變大不變④①0.50.5大于【解析】

(1)[1]鐵塊從位置1-2-3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小,而鐵塊重量不變,鐵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與彈簧拉力之差,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變大。[2]從位置3-4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不變。(2)[3][4]通過這一實驗可以驗證上述猜想④是正確的,即物體受到的浮力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而猜想①是不正確的,即物體受到的浮力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無關(guān)。(3)[5][6]某小組用圖(乙)所示實驗裝置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即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開液體的重力。當物塊浸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水會流入空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