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新疆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新疆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新疆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新疆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材料解析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西周時期已形成一套較完備的國家政治體系,其中拓展了疆域且維系了其長久統(tǒng)治的制度是()A。宗法制B.郡縣制C.分封制D.中央集權制2.清代學者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說:“欲觀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諸侯之制?!辈牧险J為西周宗法政治制度的典型特征是()A。王位世襲制B.嫡長子繼承制C。禮樂制度(服飾規(guī)范喪葬禮儀等)D.血緣姻親關系與地緣結合3.某學者指出,秦代的郡縣制構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他得出這一結論,主要是基于秦代()A.疆域規(guī)模的擴大B。地方長官的選拔方式C。三公九卿各司其職D.皇權的至高無上4.元朝人胡三省說:“秦置御史,掌討奸猾,治大獄,御史大夫統(tǒng)之."他認為御史大夫的重要職責是()A。執(zhí)掌奏章,下達詔令B.統(tǒng)領百官,處理政事C。草擬詔書,審議執(zhí)行D.監(jiān)察官員,審理大案5.錢穆在《國史新論》中寫道:“自經此項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會,窮苦子弟,棲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躍登上第?!辈牧戏从车氖?)A。考試選拔制度B.社會推薦制度C.門第恩蔭制度D.血緣世襲制度6.漢武帝為解決王國問題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是()A.實行郡國并行制B。頒布“推恩令”C.平定“七國之亂”D.設置節(jié)度使7.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頂峰的標志是()A。南書房的建立B.丞相制度的廢除C.內閣制度的確立D。軍機處的設置8.明朝廢除宰相和清朝設立軍機處的相同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強君主專制C.避免決策失誤D.強化地方管理9.梭倫改革前,城邦公職人員由貴族會議“自行選舉".改革后,公職人員先由各部落投票預選候選人,然后再在這些候選人中抽簽產生。這一變化有利于A.打破貴族政治特權B。民眾參與城邦一切政務C.產生高素質領導者D。雅典平民掌握國家權力10.“對雅典人而言,城邦不僅是他們生活的載體,每個人心里裝的都是城邦,他們?yōu)榱顺前罾婵梢苑艞壢魏蝹€人的私利甚至生命,并通過取消公民權來制裁漠視城邦利益的人"材料強調了()A.權力制約B。平民政治C.公民精神D.主權在民11.近代英國的《權利法案》、美國的1787年憲法、法國的1875年憲法等,都是以羅馬法學說為理論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吸收了羅馬法的一些精神。這表明羅馬法()A.為近現(xiàn)代法律的形成奠定基礎B.成為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C.為資產階級反封建提供了思想武器D.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典12.古羅馬法律中有這樣一條規(guī)定:“……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與其判處無罪之人,不如容許罪犯逃脫懲罰。”這反映了古羅馬法(

)A.縱容犯罪B。主張重罪輕罰C??隙ㄗC據,疑罪從無D.維護貴族利益13.1832年議會改革使英國的選民數從48.8萬增加到80.8萬,從人口總數的大約2%增加到3.3%。這些新獲得選舉權的人大多數是(),使得這次改革成為英國代議制民主政治發(fā)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變化,它充分滿足了()的參政要求。A.貴族階層B。工業(yè)資產階級C.城市工人D.農業(yè)工人14.英國著名歌劇《勞蘭斯》中的一段唱詞流傳很廣:我時常感到可愛滑稽,人間萬事是這樣離奇:降臨到人世間的每個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個小自由黨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這段唱詞反映了英國政治生活中A.責任內閣制影響大B。兩院制影響很大C.民主政治的發(fā)展D.英國政黨制影響大15.參與制訂《1787年憲法》的麥迪遜認為,美國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僅是順應人性,還在于對人性黑暗的承認.基于對“人性黑暗"的認識,《1787年憲法》A。推行兩黨制B.建立了中央集權制C.規(guī)定總統(tǒng)連任不超過兩屆D.實行三權分立16.美國聯(lián)邦政府由哪三個相對獨立的部門組成(

)①立法②行政③司法④考試⑤監(jiān)察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⑤D.③④⑤17.有學者稱德意志帝國是“半憲法的”甚至是“假憲法的"國家。該學者做出上述判斷的主要依據應是,德意志帝國A。經由王朝戰(zhàn)爭而建立B。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C.未賦予人民政治權利D。憲法中專制主義濃厚18.德國是20世紀前半期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主要發(fā)動者,這與其當時政體的哪一特征有關A。民主主義B。軍國主義C。自由主義D。理性主義19.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中有一規(guī)定:“議定英國駐中國之總管大員,與大清大臣無論京內、京外者有文書來往,用照會字樣;英國屬員,用申陳字樣;大臣批復用札行字樣;兩國屬員往來,必當平行照會?!睂Υ艘?guī)定理解正確的是()A.客觀上有利于中國外交近代化B。英國對清政府存有明顯的歧視C。中國獲得了與英國平等的外交權利D.清朝統(tǒng)治者依然保持“天朝上國”的思想20.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內容中,嚴重破壞中國司法主權的是()A.割香港島B.片面最惠國待遇C。領事裁判權D。協(xié)定關稅21.太平天國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還平均分配產品.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規(guī)定,農民每年收獲所得,除生活必需外,其余一律上交國庫。如有婚喪等事,則由國庫發(fā)給一定數量的錢幣和實物。這實質上表明太平天國()A。真正實現(xiàn)了人人平等B。徹底消滅了人們的私有觀念C。發(fā)展了社會生產力D.實行絕對平均主義22.與《天朝田畝制度》相比,《資政新篇》最突出的特點是A.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B。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C.觸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符合當時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23.《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xiàn)這一結論的內容是()A.向侵華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B。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C。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D。允許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24.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不平等的條約,是因為①大片領土割讓,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②巨額賠款,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③列強進行資本輸出,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5.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當1911年革命到來時,……革命者利用了這種不滿,并在學生和士兵中做了有效的工作。在廣東,小規(guī)模的革命黨人起義雖遭鎮(zhèn)壓,可是在漢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彈制造廠的意外爆炸,導致了附近帝國軍隊的兵變,……革命運動仍迅速傳遍全國.文中的“兵變”使你聯(lián)想到的一段歷史是A。近代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成立B。辛亥革命的高潮到來C。進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巢穴冬宮D.中華民國成立26.中國某事件發(fā)生后,美國某報報道:“如果中國成功地按美國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個聯(lián)邦共和國,由在歐美留學過的具有西方觀念的人任領導,日本將不再是東方最西化的國家?!泵绹鴪蠹埶傅摹霸撌录睂χ袊a生的最大影響是A.形成了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B.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C.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亞洲最西化的國家D。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27.中國近代史上由學生、工人、市民等城市民眾第一次積極地加入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迫使中國政府在談判桌上向列強說“不”的政治事件是A.義和團運動B.五四運動C.國民革命運動D.人民解放戰(zhàn)爭28.詩詞是人們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種文學形式,“碧凈南湖水,崢嶸煙雨樓,畫船千載夢,今日御神舟。博出新天地,贏來萬象幽,黎民心有數,齊賀八旬秋。”詩作是為紀念:A.中國共產黨的誕生B.紅軍長征勝利C??谷諔?zhàn)爭勝利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9.“這次會議,黨的指導思想由教條主義占主導逐漸變?yōu)閷嵤虑笫钦贾鲗?,隨著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實事求是觀點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心中。"這次會議”發(fā)生在A.國民革命時期B.紅軍長征時期C??谷諔?zhàn)爭時期D.解放戰(zhàn)爭時期30.毛澤東曾這樣描述某次軍事行動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個人的兩只腳……縱橫十一個省這次軍事行動指A.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B。中央工農紅軍長征C。八路軍進行百團大戰(zhàn)D。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二、材料解析題(共2小題,共35分)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在秦朝,“全國政務都要匯集到宰相,而并不屬皇帝”。在唐代三省制下,皇帝的詔令、制赦必須經過中書門下副署,凡屬皇帝命令,在赦字之下,如果不加蓋“中書門下”之印,在當時被認為是非法的,雖然宋代相權較唐代衰落了,但仍保留了唐制中的某些時皇權的制約因素,如封駁制度,也就是拒不起草、拒不頒行皇帝的旨意。官僚體系中的諫官、監(jiān)察系統(tǒng)對立權的制約也不容忽視?!幾浴稖\論中國古代制約皇權之因素》材料二從根本上說,君權的反抑制不能完全依靠君主的無法無天、濫施淫威等非制度化的手段來實現(xiàn),因為這不僅效力有限,而且不具備長久的權力合法性。所以,中國傳統(tǒng)政治體系必須發(fā)明一些能夠從制度上保證君權獨專得以充分實現(xiàn)的手段。這些手段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就是不斷在常規(guī)官制體系之外,設立被立帝個人親幸的政治班底,由它執(zhí)掌國家最高權力的最高機密,并且通過它對常規(guī)官制體系施以強大的抑制,同時,努力賦予立帝的這個私人班子以合法性,使之在常規(guī)體制中得以立足甚至膨脹。——摘編自《中國立權制度研究》(1).根據材料一,指出明清之前制約專制皇權的主要因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加強皇權專制的重大舉措。并根據上述材料,分析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演變特征。(10分)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9分)材料一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zhí)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讓一個人負擔公職優(yōu)先于他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而是他們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我們雅典人自己決定我們的政策,或者把決議提交適當的討論?!死铩对陉囃鰧⑹吭岫Y上的演說》材料二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的主要表現(xiàn).(8分)(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圖一、圖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相同點?本質上又有什么不同?(7分)(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雅典的民主政治與圖二有什么淵源關系?圖二中的國會類似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哪個權力機構?(4分)

參考答案1.C【解析】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擴大了疆域,維護了西周的統(tǒng)治,故C選項正確;A選項是分封制的基礎,與題中描述不符,故排除;B選項是秦朝推廣,故排除;D選項是秦朝創(chuàng)立,故排除。2.B【解析】從“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可以看出材料認為西周宗法政治制度的典型特征是嫡長子繼承制,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A選項錯誤,夏朝就已經開始王位世襲;根據材料“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所以C、D選項是衍生的。3.B【解析】秦朝郡縣長官任免方式是皇帝任命,而貴族政治則是血緣傳承,故B項正確;皇權的至高無上是皇帝制度的特點,故D項錯誤;材料中強調的郡縣制是地方制度,而三公九卿是中央官制與材料無關,故C項錯誤;疆域規(guī)模的擴大是推行郡縣制度的因素,但是與“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無關,故A項錯誤.4.D【解析】從“掌討奸猾,治大獄”可以看出,御史大夫對百官是有督察作用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御史大夫負責監(jiān)察官員,審理大案,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A選項是御史大夫的職責,但是材料沒有體現(xiàn);B選項是宰相的職責;C選項唐代中書省的職責。5.A【解析】從“平民社會,窮苦子弟,棲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躍登上第”可以看出,這描述的是科舉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本題選擇A選項。B選項指的是察舉制;C選項指的是九品中正制;D選項主要指的是貴族。6.B【解析】漢武帝為了解決王國問題采納了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A選項是產生王國問題的緣由;C選項是漢景帝時期由于削藩而發(fā)生的事情;D選項與此無關。7.D【解析】根據題意和所學知識可知,軍機處只是跪受皇帝筆錄,完全聽命于皇帝,軍國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決,標志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頂峰,D項正確。南書房的建立,專制皇權尚未達到頂峰,排除A。明朝朱元璋廢丞相,權歸六部,專制皇權發(fā)展到了新的高度,排除B。內閣制度的確立,專制皇權尚未達到頂峰,排除C。8.B【解析】明朝廢除丞相是防止丞相權力過大威脅皇權,軍機處設置是為了加強君主制的權力,故B正確;A和C均不是主要目的;D屬于地方權力加強。9.A【解析】“公職人員先由各部落投票預選候選人,然后再在這些候選人中抽簽產生"說明選舉不再由貴族掌控,故A正確;B中一切政務說法絕對;抽簽選舉難以選拔出高素質領導者,故C錯誤;雅典仍然是貴族掌握國家權力,故D錯誤.10.C【解析】從“每個人心里裝的都是城邦,他們?yōu)榱顺前罾婵梢苑艞壢魏蝹€人的私利甚至生命,并通過取消公民權來制裁漠視城邦利益的人”可以看出雅典城邦的公民都有著強烈的公民責任感,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A選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B選項與史實不符;D選項不是材料所主要強調的內容。11.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英國、美國、法國和中國等國的法律吸收了羅馬法律的精神,體現(xiàn)了羅馬法對近現(xiàn)代國家的法律制定產生了深刻影響,故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羅馬法的世界意義,而不是對羅馬的影響,排除B。啟蒙思想為資產階級反封建提供了思想武器,排除C。D項說法正確,但與材料強調羅馬法的世界意義不符,排除。12.C【解析】材料中說“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不如容許罪犯逃脫懲罰”,可以看出羅馬法強調證據,不隨意做出裁決,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A選項說法錯誤;B選項說法與材料相悖;D選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13.B【解析】1832年英國的議會改革是在工業(yè)革命的背景下開展的,這過程中工業(yè)資產階級在議會中占有更多的席位,使得英國民主政治隨著時代而不斷發(fā)展,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A選項的席位出現(xiàn)減少;C、D選項錯誤,他們屬于無產階級,在議會中的席位沒有發(fā)生多大的變化。14.D【解析】材料“要么是一個小自由黨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反映了兩黨制在英國政治生活中發(fā)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故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及責任內閣制和議會的兩院制,故A、B兩項錯誤.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主政治的發(fā)展,但最直接的是政黨制的影響,故C項錯誤.15.D【解析】兩黨制不是《1787年憲法》的內容,故A錯誤;1787年憲法并沒有建立中央集權制,而是建立了聯(lián)邦制,故B錯誤;《1787年憲法》并沒有規(guī)定總統(tǒng)不可以超過兩屆,故C不符合史實;材料中的“美國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僅是順應人性,還在于對人性黑暗的承認”指的是為了防止絕對權力的出現(xiàn),結合所學可知,三權分立符合上述要求,16.B【解析】結合所學,美國聯(lián)邦政府由哪三個相對獨立的部門組成,分別是立法、行政和司法,故選①②③組合,17.D【解析】德意志君主立憲制度屬于二元制,君主擁有至高無上權力,議會受皇帝控制,帶有典型的專制主義色彩,故D項正確;A屬于德國統(tǒng)一的方式;B屬于德國政體形式;C說法不符合事實,人民有一定的選舉權.18.B【解析】本題考查德國政體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德國在20世紀前半期經歷了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政體,但都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故B項正確;德國政體沒有明顯的民主主義特征,故A項錯誤;自由主義與理性主義也不符合史實,故CD項都錯誤。故選B。19.A【解析】“照會”、“申陳”等都是近代的外交用語,“平行照會”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這些外交禮儀及用語的變化,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外交的近代化,故排除D,選A.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已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CD。20.C【解析】聯(lián)系已學知識可知在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主權開始遭到破壞,這表現(xiàn)在領土主權、領海主權、司法主權、關稅及貿易主權四個方面.司法主權主要指一國有獨立的運用司法力量對一國人民和領土內的外國人進行管理的權力,領事裁判權使得在華犯罪的外國人只受本國領事館的司法處理,無視中國司法主權,嚴重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故選C選項。A選項主要是領土主權;B選項與司法主權無關;D選項涉及到的是關稅主權。21.D【解析】材料中描述了太平天國圣庫制度中的糧食分配方案,執(zhí)行的是絕對平均主義的分配原則,這說明農民階級試圖建立一個絕對平均的理想社會,故選D;太平天國的施政綱領就具有空想性,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人人平等,排除A;農民作為小生產者,自私自利,私有觀念根深蒂固,排除B;太平天國的施政綱領建立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不利于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排除C。22.B【解析】本題考查《資政新篇》。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革命綱領,故A項錯誤;《資政新篇》是中國第一個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故B項正確;《天朝田畝制度》觸及了封建土地制度,故C項錯誤;《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都不符合中國的社會現(xiàn)實,都具有空想性,故D項錯誤。23.B【解析】向侵華各國賠款,是對中國經濟的勒索,其他條約許多有賠款,不能體現(xiàn)題干結論,故A選項錯誤;劃定“使館界",“使館界”稱為“國中之國”,同時也是列強在中國都城的占領地,便于列強控制清政府,不能體現(xiàn)題干結論,故C選項錯誤.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不但放棄領導中國人民反帝,而且?guī)椭蹏髁x禁止和鎮(zhèn)壓中國人民反帝,最能體現(xiàn)材料中的結論,故B選項正確;允許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有利于帝國主義控制京津地區(qū),不能體現(xiàn)題干結論,故D選項錯誤。24.A【解析】本題考查《馬關條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使臺灣等大片領土割讓,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故①正確;《馬關條約》的巨額賠款,便利了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故②正確;《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華設廠,便利了列強進行資本輸出,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故③正確;《馬關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故④正確。故①②③④組合正確,故A項正確,BCD項卻錯誤。故選A。25.B【解析】據材料“漢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彈制造廠的意外爆炸,導致了附近帝國軍隊的兵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武昌起義的史實,表明辛亥革命的高潮到來,故B項正確;近代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成立指1905年同盟會的成立,故A項錯誤;進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巢穴冬宮,屬于俄國十月革命,故C項錯誤;中華民國成立在1912年,故D項錯誤。故選B.26.B【解析】根據材料中的“如果中國成功地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