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17《湖心亭看雪》
一、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定王,號陶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少為
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書以終。他的散文以清淡
率真之筆,寫國破家亡之痛,寓情于景,意趣深遠,成就較高。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
尋》等。
二、文體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小品文的文體并無定制,尺牘、日記、游記、序跋等均可包含,
其特點有三:一是通常篇幅不長;二是結構松散隨意;三是文筆輕松而富于情趣。小品文
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在明代。晚明小品文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產物,它的核心
為“性靈”,與唐宋古文的核心“道統(tǒng)”恰好相對,使散文得到了一次解放。
三、問題探究
1.開頭第一句“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看雪的時間和地點。不著痕跡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作者在寫此文
時已是清朝初年,但仍使用明朝“崇禎”年號,含蓄地表達了他的故國之思。
2.大雪過后的寒冷夜晚,作者為什么獨自一人去賞雪,他當時會有怎樣的心情?
一個“獨”字,寫出了作者有著超脫塵世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波逐流的思想品格。當
他一個人面對寂靜廣漠的雪景時,應該是有一種孤獨寂寞的心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
孤獨,有對故國的懷念,和普通人無法理解的獨特情思。
3.“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這句話連用了三個“與”有什么效果?
從總體形象入手,生動地寫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
景色。
4.課文是人哪幾個角度寫西湖雪景的?文中有關“湖上影子”的幾句描寫有什么特點?
三個角度:①未寫西湖時,概括寫:“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②游西湖
時,先總寫:“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雹酆缶唧w描寫:“湖上影子,惟長堤一
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文中有關“湖上影子”的幾句文
字,運用白描的手法,由遠及近,寫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長堤、湖
心亭、舟、舟中人。這些景物與人,在大雪的籠罩下全都變得虛無縹緲、模糊微小,變
成了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具有了童話般的夢幻色彩。然而最微不足道的“兩三
?!比藚s是這空曠寂寥的雪世界的主人,他們是賞雪的主體。作者的描寫,宛如中國畫
的寫意手法,寥寥幾筆,就傳達出景物的形與神。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語,與文中哪句話相互映襯?試結合語境,分析這兩句話的表達效果。
此語與結尾舟子的喃喃自語“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相互映襯。前者借“客”
偶遇知音的驚喜,贊美作者之“癡”,后者借舟子之口,說“客”之“癡”,為作者之
“癡”找到“同僚”,找到了可以原諒的“理由”。作者超凡脫俗的行為和孤高自賞的
情懷,不但在“客”那里引起了共鳴,也與“客”“和鳴”,仿佛讓本無雅趣的舟子受
到了“癡”的精神的感染。
6.夜深更定,作者獨游西湖,卻在湖上邂逅了兩位客居西湖的人,此時作者的心情如何?
作者強調“金陵人”是“客”,有著與自己相似的經(jīng)歷。他鄉(xiāng)遇知音,暗示這引起
了他對故國的思念。本以為自己的懷戀之情、隱逸之趣是無人理解的,但遇到知己時的
歡欣只有他自己明白。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覆衣爐火,
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
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
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譯文】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的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連下三天,湖中人聲與飛鳥聲都消失得
無影無蹤。這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圍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
上)寒氣結冰,白汽彌漫,天和云以及山與水,上下全都雪白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長堤隱隱的一道痕
跡、湖心亭縮成一個小點,以及我的一葉小舟,舟中如米粒般的兩三個人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只見有兩人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
看見我,格外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居然還有您這樣的人!”拉著我一起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
之后與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名,(才知道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
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啊。”
一、名句名篇默寫
1.(2023上?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湖心亭看雪》
(1)描寫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景色(雪景)的句子
(2)含蓄地表達作者對故國懷念的句子是:
(3)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達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答案】霧淞沆碰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
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莫說相公癡
更有癡似相公者
【詳解】本題考查對名篇名句和古詩文的識記理解。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要認真
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本題中應注意“霧、
淞、沆、場”等字的寫法。
2.(2023?江蘇?九年級專題練習)根據(jù)要求默寫。
(1)具體描寫雪景的句子
是:,>,,、、
(2)點明作者偶遇知音的驚喜之情的句子是:!
(3)以舟子的喃喃之語收束全文的句子是:o
【答案】霧淞沆碩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
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詳解】理解型默寫題一般都在題干中給出明確要求,這種題目是對平時閱讀背誦能力的巧妙檢測。理解
型默寫題比直接型默寫題難度要稍大一些,但答案一般具有唯一性。學生不僅要識記默寫的內容,還要對
課文有較好的感知能力,要在對原文內容理解的基礎上根據(jù)題干要求作答。通常情況下,只要熟悉原文,
理解其含意和作用,就不難寫出對應的內容。注意"淞、沆揚、惟、堤、痕、芥、粒、癡”的書寫。
3.(2020上?九年級課時練習)文言名句默寫
(1)點明時間地點及當時環(huán)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運用白描手法,描寫西湖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3)點明作者偶遇知音的驚喜之情的句子是:-
(4)以舟子的喃喃之語收束全文的句子是:/
【答案】(1)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2)霧淞沆揚,天
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3)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4)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詳解】注意以下字形的正確寫法:崇禎、霧淞、沆礪、惟、痕、芥、三大白等。特別注意"淞"字偏旁是,",
而不是
二、文言文閱讀
(2023?廣東深圳?深圳中學??寄M預測)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鑫衣
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
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選自《湖心亭看雪》)
【乙】浙江①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②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
則玉城雪嶺③際天④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⑤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
系腰”者是也。
(選自《觀潮》)
注釋:①浙江:就是指錢塘江。②既望:指農歷每月十六日。③玉城雪嶺:形容泛著白沫的潮水像玉砌
的城墻白雪覆蓋的山嶺。④際天:連接著天。⑤沃:用水淋洗,沖蕩。
【丙】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霧淞/坳()(2)上下:白()
(3)雕畫漸近()(4)海涌銀為副)
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2)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6.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更"為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舊時每晚八點左右,打鼓報告初更開始,
稱為"更定"。
B."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獨"字充分展示了作者自恃的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
C.乙文中“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這個句子的斷句是正確的。
D.甲乙兩文都出現(xiàn)了"雪”,甲文是寫西湖雪景,乙文則是寫城外山嶺雪景。
7.甲乙兩文一則看"雪",一則觀"潮",景物不同,寫法各異,試結合內容分析。
8.下列對丙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句"塞下秋來風景異"點明了地點、季節(jié),一個"異"字突出了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
B.上闋后三句里,邊聲、號角聲、千峰、長煙、落日、孤城,從視覺角度展現(xiàn)出一種悲涼肅殺之氣。
C.下闋前兩句寫出戰(zhàn)爭沒有取得勝利,自己與征人們還未建立軍功,還鄉(xiāng)之計無從談起的矛盾心理。
D.這首詞表面上寫出作者的英雄氣概和戰(zhàn)士們生活的艱苦,其實是對宋王朝消極防御政策所造成嚴重
后果的反映。
【答案】4.白汽彌漫的樣子全不久,一會兒外城5.(1)接連下了三天的大
雪,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
(2)錢塘江的大潮,是天下雄偉的景象。6.D7.示例:甲文寫雪景,采用的白描的手法,抓住
景物特征,"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勾勒出闊大遼遠、萬籟寂靜的雪景圖。乙文寫潮涌,由遠漸近,
細致描繪,運用比喻、夸張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潮水的聲、色、形、勢,突出其雄奇壯美的特點。8.B
【解析】4.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把握句子含義,進而準確理解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注意詞類活用、
一詞多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沆揚:白汽彌漫的樣子。
(2)句意: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一:全。
(3)句意:不久(潮水)越來越近。既而:不久,一會兒。
(4)句意:當海水涌起來時,成為銀子堆砌的城郭。享B:外城。
5.本題考查文言翻譯。完整翻譯句子的基礎上,把重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展現(xiàn)出來,注意省略句要補全,
倒裝句要調整語序。
(1)俱:都。絕:消失。
(2)潮:大潮。之:的。偉觀:雄偉景象。
6.本題考查內容分析。
D.“乙文則是寫城外山嶺雪景"錯誤,結合乙文“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的翻譯"當潮水遠遠地從錢塘江入??谟科鸬臅r候,(遠看)幾乎像一條銀白色的線;不久(潮水)越來
越近,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可知,運用了比喻修辭,把潮水涌來的情景比成了玉城雪嶺,這里
描寫的是潮水,而不是“城外山嶺雪景",錯誤;
故選D。
7.本題考查寫法賞析。分析甲乙兩文在寫景方法上的不同。
(1)結合甲文"霧淞沆碰,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
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可知,這是甲文的寫景句,句子沒有運用修辭手法,而是抓住了天、云、山、水、
長堤、湖心亭、余舟、舟中人來描寫,描寫是語言簡單樸素,這是白描手法,寫作順序則是由上到下、由
遠到近,用長堤、湖心亭、余舟、舟中人來襯托整體雪景的闊大、遼遠、靜謐。
(2)結合乙文“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
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這個寫景句可知,這里運用了比喻修辭,把
潮水涌入錢塘江入口的景象比成銀白色的線、玉城雪嶺,這是視覺描寫;把潮水涌入的聲音比成雷霆的聲
音,寫其聲音的響,這是聽覺描寫;“震撼天地,激揚噴射,吞沒天空,沖蕩太陽”則是夸張手法,寫出潮
水涌來時的震撼景象。這里運用比喻、夸張修辭,從視覺、聽覺角度寫潮水的顏色、聲音、氣勢、形狀等。
8.本題考查詩句賞析。
B."從視覺角度展現(xiàn)出一種悲涼肅殺之氣”錯誤,結合"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是從視覺、
聽覺兩個角度來展現(xiàn)悲涼、肅殺的氛圍;
故選Bo
【點睛】參考譯文: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日,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全都消失了。這天初
更時分,我撐著一只小船,穿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與
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
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
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有閑情逸致的人!"于是拉著
我一同飲酒。我盡情地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乙)錢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偉的景觀。從農歷(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時候)。當潮水遠
遠地從錢塘江入??谟科鸬臅r候,(遠看)幾乎像一條銀白色的線;不久(潮水)越來越近,玉城雪嶺一
般的潮水連天涌來,聲音大得像雷霆萬鈞,震撼天地,激揚噴射,吞沒天空,沖蕩太陽,氣勢極其雄偉豪
壯。楊萬里的詩中說的,"當海水涌起來時,成為銀子堆砌的城郭,又像給錢塘江系了一條白玉腰帶"描寫
的就是這樣的景象。
【丙】眼看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風光自然大不相同。頭頂?shù)拇笱阌诛w回南方衡陽去了,一點
也沒有停留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邊人思鄉(xiāng)的情緒。黃昏時分,軍中號角催吹,周圍的邊聲也隨
之而起。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飲一杯濁酒,我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
親人??墒牵巯峦饣嘉雌?,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廢。遠方傳來羌笛的悠悠之聲,天氣寒冷,軍
營里早已結滿寒霜。夜深了,我還不能安睡,為操持軍計,我的須發(fā)都變白了。戍邊人思念親人,也久久
難以成眠,多少次夢里流下眼淚。
(2023?河南周口?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食衣爐火,
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
■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
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
四林皆雪,登眺時見。絮起風中,千峰堆玉;鴉翻城角,萬壑鋪銀。無樹飄花,片片繪子瞻之壁巴
不妝散粉,點點榜②原憲@之羹。飛霰④入林,回風折竹。徘徊凝覽,以發(fā)奇思。畫冒雪出云之勢,呼松醪⑤
茗飲之景,擁爐煨芋,欣然一飽,隨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賞。
(選自《小窗幽記》)
【注釋】①子瞻之壁: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
②梭:散開,散落。③原憲:孔子的弟子,安貧樂道,甘于淡泊。④霰: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
冰粒。⑤醪:濁酒,汁渣混合的酒。
9.下列對兩個文段中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卿的一項是()
A."湖中人鳥聲俱絕"中的"絕"是消失的意思,寫出了西湖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
B.“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是獨自的意思,表現(xiàn)了作者對西湖雪景異乎尋常的癡迷。
C."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中的"癡"字從舟子口中說出,說明舟子理解他們的"癡"意。
D."絮起風中"是指白霄如同柳絮一樣在風中起舞,寫出了雪花飄舞的美麗景象。
10.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霧淞沆礪,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11.甲文段中作者寫雪景,為什么要著力去寫堤、亭、舟、人?
12.兩個文段的作者同樣是賞雪,但所寄情感卻不盡相同。請簡要概括。
【答案】9.C10.湖面上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從上到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11.側
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及舟,由舟及人,由遠及近,由大及小,層次清晰地描繪了一幅天地茫茫、渾然
難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畫,情趣盎然。12.①甲文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賞及
不同于眾人的閑情逸趣和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也寄托了作者的故國之思。②乙文寫出了作者享受自然美
景的樂趣,也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解析】9.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和文章內容的理解。
C.有誤,舟子看到的是作者和金陵人"癡"于美景,并沒真正理解他們的的"癡"意;
故選Co
10.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
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本句重點詞語:霧淞沆揚:冰花一片彌漫。霧,從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氣。淞,從湖面蒸發(fā)的水汽。沆場,
白氣彌漫的樣子。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1.本題考查對句子的理解。"堤"、"亭"、"舟"、"人"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點,作者以他準確的感受體會到
簡單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闊與人的渺小構成了強烈的對比,側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及舟,由舟及
人,層次清楚地描寫了一幅天地茫茫,渾然難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畫,情趣盎然。這
樣寫不但豐富了文章的內涵,而且繪景寫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為有了人的活動,而更具生氣與魅
力。
12.本題考查情感主旨。甲文“湖中人鳥聲俱絕......獨往湖心亭看雪”"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等句通過寫湖心
亭賞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現(xiàn)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緒。突出了作者遺世獨立、卓然不群的高雅
情趣。"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表達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悅與分別時的惋惜,體現(xiàn)出作者的故國
之思,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的品質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同時也
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嘆。乙文描寫雪后景色,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雪后美景的喜愛之情。"欣然一飽隨
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賞”作者吃飽以后,隨手作了一幅雪景圖送給僧人的行為更是這種喜愛之情的直接表現(xiàn)。
本文通過寫雪景,表達了文人雅士的自然之趣,流露出作者淡泊名利、超凡脫俗的內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及
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據(jù)此回答即可。
【點睛】參考譯文:
甲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天初更
時分,我撐著一葉小舟,裹著裘皮衣服,圍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云、
山、水混為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的一道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
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見有兩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
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有閑情逸致的人!"于是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
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
"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乙
四周的樹林都被積雪覆蓋,登高遠望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樣在風中起舞,山峰積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鴉
在城角翻飛,山中萬壑都鋪上了一層銀色。沒有樹木卻在飄花,片片如同蘇子瞻所描繪的赤壁景色;不用
裝點,散落之粉點點散開如同原憲藜羹中的稷。飛散的雪花飄入林中,強勁的回風折斷竹子,徘徊其間仔
細凝視觀覽,以萌生奇思異想。描繪飄著雪冒出云彩的景致,呼喚松子茶茗的情景,圍著火爐烤山芋,美
美地吃飽,隨后畫了一幅雪景,以便寄給名僧評賞。
(2023?浙江金華,統(tǒng)考一模)小義從古詩文中找到了三篇寫雪的詩文,對“雪”的意蘊進行了探究。
【甲】梅花引?荊溪阻雪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
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
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蔣捷:南宋詞人,宋亡后開始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本詞作于該時期。
【乙】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擘一小舟,擁龔衣爐火,
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
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
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目:“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丙】
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所阻。然萬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shù)
卷書,亦復有少趣。自嘆每有欲往,輒復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魯直④所謂“無處不可寄一夢”
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現(xiàn),狀如鹽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順流而行,遇阻
而止。④魯直:即黃庭堅。
13.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1)湖中卷得更有此人(2)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容此
(3)竟為雨雪所阻(4)自嘆每有欲往,輒復不遂
14.甲文中說“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請結合內容說說作者到底是身留,還是心留。
15.甲、乙兩文都借雪表達了哪種相似的情感?請結合兩文分析。
16.讀古詩文時,我們經(jīng)常會從文中找到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詞,然后順著這個關鍵詞理解作者的
情感。請參照示例,從丙文中找到一個關鍵詞,理解作者的情感。
示例:《湖心亭看雪》中的關鍵詞"獨",一個獨字寫出大雪三日后,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作者那種抱冰
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賞的情調就顯現(xiàn)出來了,獨往既不欲見人,也不欲人見,這種孤寂的情懷中,正蘊含著
避世的幽憤。
17.甲、乙、丙三文寫的都是“夜雪",但寫雪的方法各有不同。請任選兩篇,分析寫雪的方法。
【答案】13.(1)焉:哪里;(2)客:客居;(3)為:被;(4)輒:總是。14."心留"指樂意羈
留,"身留”是出于被迫。途中遇雪,不能航行,泊舟岸邊,自然不是"心留"。白鷺慣于生活在風雪之中,
激流之上。而作者卻是迫于"身留"。這首詞正是作者在途中為雪困,孤寂無聊之際,心有所感而寫成的詞
作,以表達當時的惆悵情懷。15.都借雪表達了對故國的懷念和孤獨寂寞之情。16.示例:《夜
雪》中的關鍵詞是"任",作者去沙市的途中,被雨雪所阻,詩人于是停住腳步,聆聽竹林里傳來的清脆的
敲擊聲,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爐火的溫暖,悠閑自得地讀書,表達了詩人隨遇而安,悠然自得的心境。
17.《梅花引?荊溪阻雪》中"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以梅花自比,進一步烘托詞人心境凄涼?!逗?/p>
亭看雪》運用白描手法,生動傳神描繪出人與自然共同構成富有意境的藝術畫面,悠遠脫俗,物我合一。
袁中道《夜雪》從聽覺的角度,以動襯靜,以雪壓竹子的聲音烘托反襯了雪夜的寂靜,表現(xiàn)了作者心境的
安詳寧靜。
【解析】13.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
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湖中怎么還有這樣的人?焉:哪里。
(2)句意為:(我)問他們的姓氏,(他們回答)是金陵人,客居此地??停嚎途印?/p>
(3)句意為:竟然被大雪所阻擋了。為:被。
(4)句意為:自己嘆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總是不行。輒:總是。
14.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甲文"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樂意羈留,"身留”是出于被迫。途中遇雪,不能航行,
泊舟岸邊,自然不是"心留"。詞人起筆突兀,出示幻象以虛寫實。他落筆不寫風雪和溪流,而寫泊舟經(jīng)過,
立意較為翻新,下面繼續(xù)讓白鷗發(fā)問:"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鎖眉頭"以形示情。白鷗是詞人寄托心
情的意象。問者之意,借白鷗說出,婉深而鮮明。此謂托物言人也。作者阻雪的心情通過白鷗表達的,但
白鷺的心情也和作者恰恰相反,白鷺也非作者化身。白鷺慣于生活在風雪之中,激流之上。而作者卻是迫
于"身留"。作者描寫白鷗,是深化意境。這首《梅花引》正是作者在途中為雪困,孤寂無聊之際,心有所
感而寫成的詞作,以表達當時的惆悵情懷。
15.本題考查情感主旨。
《梅花弓I?荊溪阻雪》:結合注釋可知,寫作背景是,南宋滅亡后,詞人便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
寒冬時節(jié)詞人乘舟沿荊溪而行,或者是離家外出,或者是從外地返回家鄉(xiāng),途中為雪所阻,空寂無聊,懷
舊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寫了這首詞,描述當時的心境。結合詩詞內容分析:"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
冷清清,憶舊游。"由舟內到舟外,逐次展示境況的寒冷凄清。傍晚時分,冷風拍打著簾幕,把燈火撩撥
得跳蕩不已,光暈連同我的影子,都在搖曳著。孤獨冷清的境地,情不自禁地想起昔日的游伴來。"花柳
樓,月下舟",想當年一起結伴出游,小樓旁邊景色宜人,都是花團似錦,柳樹成蔭,有時候還會月下駕
著輕舟出去吟詩賦曲然而,"夢也”幾句使詞人又被拉回到現(xiàn)實,這份寒意不僅讓人身體備受折磨,更侵襲
著人的內心,令人愁腸百結。"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以梅花自比,進一步烘托詞人心境凄涼。
《湖心亭看雪》:作者獨自一人去賞雪,寫出了作者有著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方式,
當他一個人面對寂靜廣漠的雪景時,應該是孤獨寂寞,遺世獨立的感覺,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有對故
國的懷念。邂逅了客居西湖的人,作者強調"金陵人""客",與自己相似的經(jīng)歷。他鄉(xiāng)遇知音,暗示這引起
了他對故國的思念。全文用清新淡雅的筆墨,描繪了雪后西湖寧靜清絕的景象,表現(xiàn)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
者的志趣,同時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國(明朝)的懷念之情。
16.本題考查文章詞句賞析。
示例:《夜雪》中的關鍵詞是"趣",作者雪夜讀書,"萬竹中雪子敲戛,錚錚有聲”,趣在聆聽竹林里傳來
的清脆的敲擊聲;作者隨遇而安,"暗窗紅火,任意看數(shù)卷書",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爐火的溫暖,趣
在悠閑自得地讀書。由"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可知,想去沙市,但被雨雪所阻,詩人就停住腳步,欣賞
雪景從中體會其中的樂趣。
17.本題考查表現(xiàn)手法。
《梅花引?荊溪阻雪》中"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以梅花自比,進一步烘托詞人心境凄涼。都說傲雪寒
梅,然而如此的寒夜,這梅花恐怕也難熬寒苦,與詞人一樣愁苦萬分。
《湖心亭看雪》運用白描手法,生動傳神。如文中的“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
三粒而已",就用了白描手法。"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宛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幾筆就包含了
諸多變化,長與短,點與線,多與少,大與小,動與靜,簡潔概括,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妙境脫俗。
袁中道《夜雪》"萬竹中雪子敲戛,錚錚有聲",意思是:大雪敲擊竹子,發(fā)出錚錚的聲音。這一句是側面
描寫,從聽覺的角度,以雪壓竹子的聲音烘托反襯了雪夜的寂靜,以動襯靜,襯托出作者內心的安靜。
【點睛】參考譯文:
[甲]:白鷗棲落水濱,默然地望著我,好似在問:夜泊溪畔是被風雪所阻,不得以停泊;還是無所去
處,情愿留下?若是愉悅心留,又為了何事眉頭緊鎖?江風拍打著船窗的小簾,燈影兒搖曳不休。孤處江
舟,只有身影為伴,對著孤影,不禁懷念起與舊友歡聚和悠游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游的舊友,今日又在哪里?回想當時,樓外一片盎然春色,相攜漫步錦簇的花叢中。湖中
綠波蕩漾,系舟在堤邊的柳樹下。夢啊,夢啊,在夢中卻難尋舊游,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艙外飛雪漫
天,凝望濃密的陰云,任憑飛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都說沒有人似我一般愁,今夜飛雪,有梅花似我
一般愁。
[乙]: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連續(xù)下了三天大雪,湖中人聲、鳥聲都消失了。這天晚上初
更剛過,我劃著一條小船,披著細毛皮衣,圍著火爐,獨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景。寒氣彌漫,白茫茫一
片,天空與云、與山、與湖水,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一道的長堤,一點的湖心亭,和
我那像小草似的小船,船中的兩三個人罷了。
到了湖心亭,(看見)有兩個人鋪著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仆在煮酒,爐中酒正沸騰著。(兩個人)
看到我非常高興,說:"湖中怎么還有這樣的人?"于是拉著我一同喝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就告辭,(我)
問他們的姓氏,(他們回答)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下了船,船夫不斷地小聲念叨說:"別說您癡,
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
[丙]:夜間下起了大雪,當時原本是準備乘船到沙市的,竟然被大雪所阻擋了。然而聽著雪珠擊打著
竹林發(fā)出的錚錚聲音,暗暗的窗子與紅紅的燭火,隨意地瀏覽一些書,還是能享受到一些樂趣的。自己嘆
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總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魯直所說:“沒有一處不可以寄一夢"啊。
(2023?廣東佛山?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疊衣爐火,
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場,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
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
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冬下船,舟子喃喃目:“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p>
(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
18.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湖中人鳥聲俱絕
(2)上下:白
(3)或下船
19.把【甲】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乙】
郝太傅①在京口,道門生與王丞相②書,求女婿。丞相舉■郴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遍T生歸,白
郝日:“王家諸郎亦皆可整。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郴公云:"正此好!"
訪之,乃是逸少?,日嫁女與焉。
(選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注釋】①鄱太傅:都鑒,字道徽,以儒雅著稱。太傅,官職名,掌管軍政。②王丞相:王導。③逸少:
王羲之,字逸少。
20.下列加點詞語意思解釋不氐娜的一項是()
A.遵門生與王丞相書(派)
B.丞相謂都信(告訴)
C.王家諸郎亦皆可奉(夸獎)
D.因嫁女與焉(特地)
21.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
22.結合【甲】文與【乙】文,談談張岱、王羲之身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答案】18.(1)消失(2)全,都(3)等到19.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
中隱隱露出一道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20.D21.聞
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22.從張岱在“人鳥聲俱絕”的雪夜獨自賞景且以
"癡"的評價自得、王羲之在眾多年輕人故作矜持的時候坦腹而臥可以看出,他們兩個都是超凡脫俗、率直
不羈的人。
【解析】18.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絕:消失。
(2)句意為:全都白茫茫一片。一:全,都。
(3)句意為:等到了下船的時候。及:等到。
19.本題考查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重點字詞:惟,只有。一,數(shù)詞。痕,痕跡。芥,小草,比喻輕微纖細的事物;(像小草一樣微小)。
而已,罷了。
20.本題考查辨析文言詞匯在句子中的意思的能力。
D.有誤,句意:便把女兒嫁給他。因:于是,就。
故選Do
21.本題考查斷句。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
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句讀時要注意
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本句話的意思:聽說來挑女婿,就都拘謹起來,只有
一位公子在東邊床上袒胸露腹地躺著,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奥剚硪捫?和"咸自矜持"是承接關系,"聞來覓
婿咸自矜持"與"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是病了關系,"在東床上坦腹臥"和"如不聞”是并列關系。
故斷句為: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
22.本題考查比較閱讀能力。
根據(jù)甲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弩一小舟,擁鑫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莫說相
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可知,張岱在“人鳥聲俱絕”的雪夜獨自賞景且以"癡"的評價自得;根據(jù)乙文"聞來
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可知,王羲之在眾多年輕人故作矜持的時候坦腹而
臥。所以,他們兩個都是超凡脫俗、率直不羈的人。
【點睛】參考譯文: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
這天初更時分,我撐著一葉小舟,裹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
天、云、山、水混為一體,全都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的一道痕跡,一
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見有兩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
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有閑情逸致的人!”于是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
酒,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
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p>
(乙)太傅都鑒在京口的時候,派門生送信給丞相王導,想在他家挑個女婿。王導告訴都鑒的來人說:
"您到東廂房去,隨意挑選吧。"門生回去稟告都鑒說:"王家的那些公子還都值得夸獎,聽說來挑女婿,就
都拘謹起來,只有一位公子在東邊床上袒胸露腹地躺著,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都鑒說:"正是這個好!"
一查訪,原來是王逸少,便把女兒嫁給他。
(2023?廣西賀州,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像絕。是日孝定矣,余孥一小舟,擁疊衣爐火,
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
■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日:"湖中焉得率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
飲三大口而別。問其姓氏,足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乙】
龍山雪
張岱
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晚霽?,余登龍山,坐上城隍廟山門,李養(yǎng)生、高眉生、王生、馬
小卿、潘小妃②侍,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蒼頭④送酒至,余勉強舉大
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欲?之,竟不得醉。馬小卿唱曲,李齊生吹洞簫和之,聲為寒威所懾,咽澀不得
出。三鼓歸寢。馬小卿、潘小妃相抱從百步街旋滾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頭車,拖冰凌
而歸。
【注釋】①霽:雨后或雪后轉睛。②李齊(jie)等五人都是當時的伶人(戲曲演員)。生,指男演員。
馬小卿、潘小妃為女伶。③呆白:蒼白。④蒼頭:這里指年紀大的伙計。⑤欲(he):同"喝"。
【閱讀提示】
張岱(1597—1689?),一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出身仕宦
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繼"公安""竟陵"兩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筆寫國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遠,
是晚明散文家中成就較高的"殿軍”。小品文《湖心亭看雪》《龍山雪》是其代表作。
2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湖中人鳥聲俱簞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簞
B.上下一自余強飲三大自而別
C.星金陵人,客此不知木蘭星女郎
D.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4.下列對《湖心亭看雪》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巧妙注解"文題",交代了看雪的時間、地點、人物和環(huán)境,交代了作者的追憶和懷念之意,
并為下文作了鋪墊。
B.本文按照從局部到整體的順序寫景,局部描寫按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的順序,整體描寫按由下到上
的順序。
C.作者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一一排比、對比、比喻,使景物描寫更加生動形象。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語收束全文,用"癡"人不止"余"一個人巧妙進行側面烘托,畫龍點睛,深化意
境。
25.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2)聲為寒威所懾,咽澀不得出。
26.蘇軾曾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來評價王維的作品,張岱的許多小品文也具有如詩如畫的美感,可視
為散文詩。【甲】【乙】兩文在描寫雪景時都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請找出相關句子分析。
27.張岱以清淡之筆寫國破家亡之痛,在貧困衰敗中固守一份對故國的"癡"。對于張岱湖心亭看雪,舟子
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應如何理解張岱的"癡"?他的"癡”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甲】
文內容分析。
【答案】23.C24.B25.(1)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啊!
(2)聲音被寒氣所震懾,艱澀得出不來。26.兩文都運用了白描手法。甲文用"痕""點""芥""粒"等量
詞,把人的渺小與天地的廣闊進行對比,充滿了畫面感。乙文借月光突出龍山雪的潔白美好,給讀者留下
了思索的空間與想象的余地。27.癡行:獨往湖心亭看雪,表現(xiàn)出他的特立獨行。
癡景:欣賞大雪無痕的世界,映射出對高潔人格的追求。
癡情:對故國仍有懷念之情,透露出無限的悵惆和淡淡的哀愁。
【解析】23.考查一詞多義。
A.消失、斷,阻斷;
B.白色\酒杯;
C.表判斷,與"否"相對'表判斷,與"否"相對;
D.古代的計時單位,還;
故選C。
24.考查內容理解。
B."從局部到整體的順序〃有誤?!办F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是整體,"湖上影子,惟長堤一
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是局部。應為:從整體到局部;
故選Bo
25.考查文言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
重點詞有:
(1)莫,不要;相公,原意是對宰相的尊稱,后轉為對年輕人的敬稱及對士人的尊稱;
更,還;癡似,癡于,癡過。
(2)為,被;所懾,所震懾;咽澀,指艱澀。
26.考查比較閱讀。
《湖心亭看雪》描寫雪景的句子: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
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霧淞......上下一白"一句寫出了造化的神奇,天地間舉目皆
白,"一"用得尤其巧妙,一下子把夜晚里天空、云霧、湖水之間渾然莫辨的壯闊、朦朧而又凝靜之美景全
景式的展現(xiàn)了出來。"湖上影子......兩三粒而己?!币痪涓亲プ×艘股醒┚暗奶攸c:雪夜之中到處是白茫
茫一片,除了雪所見到的湖上的影子只有像一抹印痕的湖堤,湖中的亭子也被映襯的只有墨點一般大了,
而作者所乘的小舟以及舟中人更是小得如草芥和米粒一樣。就這樣短短兩句不但讓我們眼前有了一個空曠
浩渺、凝靜清絕猶如童話一般的冰雪世界。還讓人深深地感觸到作者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內心無處言說而
只好寄情山水的無限情愫。這字里行間留給讀者思索的巨大空間如同簡練文字所呈現(xiàn)的"天與云、與山、
與水、上下一白”的空曠世界,讀者可以任意想象和猜度。這就是白描,它不加修飾、不須陪村和烘托,
看似儉省樸素實則造成了一片“藝術空白"讓讀者再去進行二度創(chuàng)造、深層聯(lián)想,從而品味出畫外之音,言
外之意。
乙文中描寫雪景的句子是: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同樣運用白描手法,沒有過多的修飾與陪襯,
用語簡潔,借月光突出了龍山雪的潔白美好,給讀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間與想象的余地。
27.考查內容理解。
從《湖心亭看雪》中的"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鑫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可知,作者特地選擇大
雪三日后的夜晚去湖心亭觀雪,故作者癡的是湖心亭的雪,表現(xiàn)其特立獨行;結合"霧淞沆揚,天與云與
山與水,上下一白”可知,這處從雪后之景起筆,寧靜、空明的景致傳達出清涼、孤寂的意緒,天地茫然
一色(大雪無痕),作者癡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體現(xiàn)的是作者對高潔人格的追求;作者癡迷于世俗
之外的雅情雅致,茫茫天地中能如作者來觀雪的人極少,只有兩人,表現(xiàn)作者超凡脫俗的行為和孤高自賞
(特立獨行)的情懷;
"崇禎五年十二月",采用明朝年號記事,寄托了作者對故國的思念;"問其姓氏"回答的卻不是姓氏,而是"是
金陵人,客此",點明身份、經(jīng)歷,看似答非所問,其實是顯示出作者豐富的情感內容。相聚歡愉之后,
問其姓氏,得知是金陵人,是到此地旅居的,進而表現(xiàn)出所面臨的現(xiàn)實將是各奔西東,離別的惆悵。因為
"金陵人"來自前朝舊都,和作者只是萍水相逢,以后也是很難相見,這從側面寫出作者對前朝的懷念,透
露出無限的悵惆和淡淡的哀愁。
【點睛】參考譯文: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
天初更時分,我撐著一葉小舟,裹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
天、云、山、水混為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的一道痕跡,一點湖
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見有兩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
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有閑情逸致的人!”于是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
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
“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乙】天啟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有三尺多深。晚上的時候天放晴了,我登上龍山,坐在城隍廟的山門上,
李界生、高眉生、王啜生、馬小卿、潘小妃這幾個人陪伴侍候。眾山都被雪覆蓋住了,月亮的光輝也顯得
稀薄了,月亮顯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坐久了覺得有點清冷,年紀大的伙計送酒來了,我勉強舉起大
杯子抗寒,酒氣上升,積雪將酒氣吞噬,竟然喝不醉。馬小卿唱曲子,李界生吹洞簫和著馬小卿的曲子,
聲音被寒氣所震懾,艱澀得出不來。三更的時候我們才回去睡覺,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著從百步街旋轉
滾落,一直到山腳下,滿身是雪的站著。我坐著一輛小羊頭車,拖著滿身的冰凌而歸。
(2023?四川涼山,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食衣爐火,
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
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目:“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28.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湖中人/鳥聲俱絕B.擁囊衣/爐火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更有/癡/似相公者
29.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
A."崇禎五年十二月”是明朝的年號,而此時明朝早已滅亡,這樣用筆含蓄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懷念。
B."莫說相公癡"的"癡"與課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
C."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一句描寫不加渲染、簡潔質樸,采用了白描的
手法。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境,"癡"情人不止"我"一個,
這也是一種巧妙的正面描寫。
30.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A.剩余的強迫我喝了三大杯白酒就告別了。
B.我勉強喝了三大杯白酒才告別了。
C.我盡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
D.我勉強喝了三大杯酒才告別了。
【答案】28.C29.D30.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管理專科的學習規(guī)劃與試題答案
- 2025年全科醫(yī)生結業(yè)考核試題
- 自動離職解除協(xié)議書
- 湖南省婁底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
- 課后服務申請協(xié)議書
- 老板婚內財產協(xié)議書
- 職工困難幫扶協(xié)議書
- 體育賽事安全管理工作計劃
- 餐飲業(yè)保安部消防安全培訓計劃
- 購房合伙合同
- 安全生產指導幫扶工作方案
- 油氣回收培訓課件
- 2024年6月青少年軟件編程Python等級考試試卷五級真題(含答案)
- 粉末涂料的MSDS介紹
- 《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DLT408-2023》知識培訓
- 18個文言虛詞用法及舉例
- (完整版)CAD考試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信息技術系統(tǒng)故障應急恢復方案及保障措施
- 大數(shù)據(jù)算法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DB11T 3034-2023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規(guī)范
- 激光武器(原創(chuàng)完整)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