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高三二模文言文一匯編
【25二模徐匯區(qū)】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4-20題。(19分)
①李想謀襲蔡州。每得降卒,必親引問委曲,由是賊中險易遠近虛實盡知之?!?/p>
擒祐①以歸,釋縛,待以客禮。李祐言于李想日:“蔡之精兵皆在泅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
者皆嬴老之卒,可以乘虛直抵其城。”想然之。辛未,李想命李祐、李忠義帥突將三千為前
驅,自將三千人為中軍,命李進誠將三千人殿其后。軍出,不知所之。想目:“但東行?!毙?/p>
六十里,夜至張柴村,盡殺其成卒,據其柵。命士少休,食干精,整羈鞫。留五百人鎮(zhèn)之,
斷河曲及諸道橋梁,復夜引兵出門。諸將請所之,想曰:“入蔡州取吳元濟?!敝T將皆失色。
時大風雪,旌旗裂,人馬凍死者相望。天陰黑自張柴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人人自以為
必死然畏想莫敢違。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鵝鴨池,想令擊之以混軍聲。
②四鼓,想至城下,無一人知者。李祐、李忠義承矍其城為坎以先登,壯士從之。守門卒
方熟寐,盡殺之,而留擊柝者,使擊柝如故。遂開門納眾。及里城,城中亦皆不之覺。雞鳴,
雪止,想入居元濟外宅?;蚋嬖獫眨骸肮佘娭烈?!”元濟尚寢,笑曰:“俘囚為盜耳,曉當
盡戮之?!庇钟懈嬲咴唬骸俺窍菀?!”元濟日:“此□河曲子弟就吾求寒衣也?!逼?,聽于廷,
聞想軍號令,應者近萬人,始懼。帥左右登牙城拒戰(zhàn)。想遣李進誠攻牙城,毀其外門,得甲
庫,取器械。燒其南門,民爭負薪芻助之。城上矢如猬毛。晡時,門壞。元濟于城上請罪,
進誠梯而下之。(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五十六》)
[注]①李祐:淮西牙將,驍勇善戰(zhàn)?;次髦畞y時,李祐助吳元濟拒抗官軍。②吳元濟:
淮西節(jié)度使吳少陽之子,早年擔任試協律郎、兼監(jiān)察御史、攝蔡州刺史。他在父親死后匿不
發(fā)喪,偽造少陽表,稱病,請以吳元濟為留后,朝廷不許。于是舉兵叛亂。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由是賊中險易遠近虛實盡知之(2)但東行
15.結合文意,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必親引問委曲()
A.道路延折B.隱晦曲折C.底細原委D.折節(jié)曲身
(2)想令擊之以混軍聲()
A.冒充B.胡亂C.渾濁D.混淆
16.以下最合適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一項是()。(1分)
A.當B.必C.乃D.固
17.第①段畫線部分有四處需加句讀,請用“/”標識出來。(4分)
天陰黑自張柴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人人自以為必死然畏想莫敢違。
18.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4分)
守門卒方熟寐,盡殺之,而留擊柝者,使擊柝如故。
19.以下詩句中,無法與上文內容互為印證的一項是()。(2分)
A.雪中行師等兒戲,夜取蔡州藏袖底。(惠洪《題李想畫像》))
B.相公從容來鎮(zhèn)撫,常侍郊迎負文弩。(劉禹錫《平蔡州三首》)
C.老人收泣前致辭,官軍入城人不知。(劉禹錫《平蔡州三首》)
D.遙看火號連營赤,知是先鋒已上城。(王建《贈李想仆射二首》)
20.簡析李想襲蔡州成功的主要原因。(4分)
(四)19分
14.(1)地勢平坦(1分))((2)只管,盡管(1分)
15.⑴C(1分X2)D(1分)
16.B(1分)
17.天陰黑/自張柴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人人自以為必死/然畏想/莫敢違。(4分)
18.看守城門的士兵正在熟睡,全部被殺死,只留下打更的人,讓他照常打更。(4分,
方、熟寐、盡、如故)
19.B(2分)
20.相對吳的怠慢輕敵,李知己知彼,準確了解對方地形、軍隊實力等情況;善于用兵,
利用惡劣天氣發(fā)起突襲,謀兵布局有條不紊,思慮細致周到。相對吳的不得民心,李胸襟開
闊,善于用人,察納雅言(將對方將卒納入陣營,為己方助力)。(4分,答對一點得2分)
【參考譯文】
李想謀劃襲擊蔡州。每次俘獲投降的士兵,李想必定親自召來詢問敵方詳細情況,因此
叛軍駐地地形的險峻或平坦、距離的遠近、兵力的虛實都被他掌握。....李祐被活捉帶回后,
李想解開捆綁他的繩索,以賓客之禮相待。李祐對李想建議道:“蔡州的精銳部隊都在泅曲
和邊境防守,留守州城的全是老弱殘兵,可乘虛直取州城。”李想采納他的建議。辛未日,
李意命李祐、李忠義率三千精銳為先鋒,自己領三千人為中軍,命李進誠率三千人殿后。軍
隊出發(fā)時,無人知曉目的地。李想下令:“只管向東行進?!毙熊娏?,夜間抵達張柴村,
將守軍全部殲滅,占據營寨。令士兵稍作休整,進食干糧,整理馬具。李想留五百人駐守,
破壞澗曲及各道路橋梁,連夜率軍出寨。眾將請示去向,李想宣布:“直入蔡州擒拿吳元濟!”
將領們都大驚失色。當時風雪大作,旌旗撕裂,隨處可見凍死的人馬。天色昏暗,自張柴村
以東的道路官軍從未走過,眾人自認必死,但因畏懼李想,無人敢違抗。半夜雪勢更猛,行
軍七十里抵達蔡州城。臨近城墻處有養(yǎng)鵝鴨的池塘,李想命士兵驅趕鵝鴨掩蓋行軍聲響。
四更時分,李想軍隊抵達蔡州城下,守軍沒有一人察覺。李祐、李忠義用鐵鍬在城墻上
鑿出坑洞率先登城,勇士緊隨其后。守門士兵正熟睡,被全部斬殺,僅留打更人,讓他像先
前一樣繼續(xù)敲梆。隨即打開城門迎大軍入城。等到了內城,守軍仍未發(fā)覺。雞鳴時分,雪停
了,李想進駐吳元濟外宅。有人報告吳元濟:“官軍來了!”吳元濟還在睡覺,笑道:“俘虜
作亂罷了,天亮后將他們全數處決。”又有人報告:“城已失守!”吳元濟說:“這一定是酒曲
守軍來索要冬衣?!彼鹕淼酵ピ郝牭嚼钕胲娞柫睿瑧鹇暯f人,這才驚恐。率親衛(wèi)登牙
城抵抗。李想派李進誠攻打牙城,摧毀外門,奪取兵器庫,焚燒南門。百姓爭相搬運柴草助
戰(zhàn),城頭箭矢密如猬毛。下午申時,城門損毀。吳元濟在城上請罪,李進誠架梯押其下城。
【25二模金山區(qū)】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21分)
張養(yǎng)浩傳
①張養(yǎng)浩,字希孟,濟南人。幼有行義。年方十歲,讀書不輟,父母憂其過勤而止之。
養(yǎng)浩晝則默誦,夜則閉戶張燈竊讀。山東按察使焦遂聞之,薦為東平學正。游京師,獻書于
平章不忽木,大奇之,辟為禮部令史,乃薦入御史臺。一日病,不忽木親至其家問疾,四顧
壁立,嘆目:“此真臺掾也。”及為丞相掾,選授堂邑縣尹。首毀淫祠①三十余所,罷舊盜之
朔望參者②,目:"彼皆良民,饑寒所迫,不得已而為盜耳;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
絕其自新之路也?!北姳I感泣,互相戒曰:“毋負張公?!?/p>
②英宗即位,命參議中書省事。會元夕,帝欲于內庭張燈為鱉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諫,其略日:"世祖臨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間閣之間,燈火亦禁;況闕庭
之嚴,宮掖之邃,尤當戒慎。今燈山之構,臣以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樂者淺,所患者
深。伏愿以崇儉慮遠為法,以喜奢樂近為戒?!钡鄞笈扔[而喜日:“非張希孟不敢言?!?/p>
即罷之,仍賜尚服金織幣一、帛一。
③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陜西行臺中丞。既聞命即散其家之所有與鄉(xiāng)里
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道經華山,禱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陰翳,
一雨二日。及到官,復于社壇,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時斗米直十
三緡,民持鈔出汆,稍昏即不用,詣庫換易,則豪猾黨蔽,易十與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檢庫中未毀昏鈔文可驗者,得一千八十五萬五千余緡,悉以印記其背,又刻十貫、伍貫為
券,給散貧乏,命米商視印記出累,詣庫驗數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
上章請行納粟補官之令。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于天,晝則出賑饑民,終
日無少怠。每一念至,即撫膺痛苦,遂得病不起,卒年六十。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選自《元史?列傳六十二張養(yǎng)浩傳》,有刪節(jié))
[注]①淫祠:在正神以外濫設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②朔望參者:
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審訊檢查的規(guī)定。
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辟為禮部令史()(2)拜住袖其疏入諫()
16.結合文意,為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毋負張公()
A.欺負B.背負C.辜負D連累
(2)終日無少?。ǎ?/p>
A.輕慢B.松懈C.危險D.疲倦
17.把第①段畫線句子譯成現代漢語。(5分)
彼皆良民,饑寒所迫,不得已而為盜耳;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
18.第③段畫波浪線部分有四處需加句讀,請用“”標識出來。(4分)
既聞命即散其家之所有與鄉(xiāng)里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
19.第②段“帝大怒,既覽而喜”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3分)
20.人物短評通常采用敘議結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人物的評價。請結合①③兩段,
圍繞張養(yǎng)浩“善政為民”這一品質,為其寫一則人物短評。(5分)
15.(2分)(1)征召(2)藏在袖子里
16.(2分)(1)C(2)B
17.(5分)他們都是善良的百姓,(因為生活困難),被饑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強盜;
已經依法處分過他們了,(現在)還把他們看成強盜,這是斷絕他們走自新之路的做法??!
評分說明:關鍵詞:“為”“加”“猶”“目”“絕”,判斷句和倒裝句。
18.(4分)既聞命/即散其家之所有與鄉(xiāng)里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
評分說明:標識四處或以內的,標對一處給1分。標識四處以上的,多標一處扣1分,扣到
0分為止。
19.(3分)答案示例:皇帝“大怒”是因為自己想元夕在宮庭張燈為鱉山被張養(yǎng)浩直言反
對,感覺權威受到挑戰(zhàn)(1分);后“覽而喜”是因為他認識到張養(yǎng)浩的忠誠正直以及所奏
內容的合理性(講明先例可循、利害關系和做事準則)(2分)。
評分說明:理由接近即可。
20.(5分)答案示例:善政為民是張養(yǎng)浩身上尤為珍貴的品質。他擔任堂邑縣尹時,破除
迷信,首毀淫祠,廢除不合理規(guī)定,教民向善;擔任陜西行臺中丞時,散財濟貧,賑災救荒,
祈雨救災,治理腐敗,勤政為民。張養(yǎng)浩善政為民這一品質值得稱頌。
評分說明:表現善政為民的具體事例,概括完整準確1件給2分,概括完整準確2件給3分。
對人物善政為民的品質的評價準確,2分。
[25二模嘉定區(qū)】
(四)閱讀甲乙兩文,完成第14一19題。(18分)
材料一:
李廣有孫陵,為侍中,善騎射。帝以為有廣之風,使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
及貳師擊匈奴①,陵叩頭自請日:“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愿得自
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xiāng)貳師軍。臣愿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
于庭。”上壯而許之。陵至?;?,與單于相值,騎可三萬圍陵軍。陵搏戰(zhàn)攻之,虜
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單于大驚,召八萬余騎攻陵。陵軍步斗樹木間,復
殺數千人。陵居谷中,虜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無
面目報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
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且陵提步卒
不滿五千,深蹂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彼之
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鄙弦赃w為誣罔,下遷腐刑。久之,上悔陵無救。上遣(公
孫)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軍無功還,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
軍。”上于是族陵家。既而聞之,乃漢將降匈奴者李緒,非陵也。陵使人刺殺緒,大
闋氏欲殺陵,單于匿北方。大闋氏死,乃還。單于以女妻陵,立為右校王,與衛(wèi)律
皆貴用事。衛(wèi)律常在單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議。(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廣
利將七萬人出五原,擊匈奴。匈奴使大將與李陵將三萬余騎追漢軍,轉戰(zhàn)九日。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較著而不可掩。如謂其孤軍支虜而無援,則以步卒五千出塞,陵
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獲辭也。陵之族也,則嫁其禍于李緒;迨其后李廣利征匈
奴,陵將三萬余騎追漢軍,轉戰(zhàn)九日,亦將委罪于緒乎?如日陵受單于之制,不得不
追奔轉戰(zhàn)者,匈奴豈伊無可信之人?令陵有兩袒之心,單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
使深入而與漢將相持乎!遷之為陵文過若不及,而抑稱道李廣于不絕以獎其世業(yè)。丸
將而降降而為之效死以戰(zhàn)雖欲浣滌其污而已緇之素不可復白。大節(jié)喪,則余無可浣也。
李陵曰“思一得當以報漢”,愧蘇武而為之辭也。其背逆也,固非遷之所得而文焉者
也。
(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三)
[注釋]①貳師,指漢代貳師將軍李廣利。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上壯而許之()
(2)其素所畜積也()
15.結合文意,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遷盛言()
A.大聲言說B.夸耀陳述C.極力申述D.盛情表白
(2)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A.能夠承擔B.妥當合適C.正確合理D.得到機遇
16.可填入材料一方框內的一項是()(1分)
A.于B.之C.其D.以
17.把材料一畫浪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
18.材料二畫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3分)
為將而降降而為之效死以戰(zhàn)雖欲浣滌其污而已緇之素不可復白
19.材料二中,王夫之對李陵的評價是“大節(jié)喪,則余無可浣也”。從論證的角度,材
料一中有哪些事實可以作為論據支持王夫之的評價?請簡要概括。(5分)
14.(2分)(1)認為....豪壯(2)平時
15.(2分)(1)C(2)B16.(1分)B
17.(5分)我希望能夠自己掌管帶領一隊人馬,到蘭于山南面來分散單于的兵力,不讓單
于只針對貳師軍隊。我希望能以少擊多,率領五千步兵進入單于的駐地。
18.(3分)為將而降/降而為之效死以戰(zhàn)/雖欲浣滌其污/而已緇之素
不可復白
19.(5分)①李陵失敗后“遂”投降匈奴;②將“滅族”之恨轉嫁同為漢降將李緒;
③娶單于女,接受右校王官職;④與降將衛(wèi)律貴為單于左右得力助手;⑤漢出擊匈奴
時,率領大軍追擊漢軍九日。
[25二模楊浦區(qū)】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4—20題。(19分)
二山人傳
〔清〕方苞
①薦青山人李錨,遼東鐵嶺人。曾大父如梓,明寧遠伯成梁兄子也,萬歷己未,鐵嶺
城陷,死其官。入國朝,三世皆盛貴,伯叔父兄弟或嗣封爵,都統禁軍;或開府建鉞,布
列中外。
②康熙四十一年,父少司寇蒲陽公卒。時西事方起,山人自請興屯黑河,逾年歸,母
卒。再使南河,賜七品冠帶。乃盡以先世產業(yè)屬二昆,移家潞河,潛心經史,凡六七年,
鄰里未得一識其面。嘗游盤山,樂其上風,買田薦峰下,構草舍,雜山曠以耕。其尤貧者,
授之田而無所取,疏材果實,與眾共之。白山石東村聞其風而慕之。
③東村石永寧世饒于財。祖都圖為圣祖親臣,每議公事,不撓于權貴。山人少豪舉,
好聲色狗馬,年三十,始折節(jié)讀書。時伯兄既歿,而諸弟皆幼,獨出身當之。家既落奉母居
郭東墾墓田以養(yǎng)盎無斗儲遇無食者即罄之。母、兄歿,移家盤山,與薦青游。每嚴冬大雪,
攜手步西潭,口杖叩冰,相視愉怡。復挈妻子入城,僦屋授經自活。乾隆元年,舉孝廉方
正,詣有司力言弱足難為儀,眾莫能奪也。薦青舉博學宏詞,及試亦被細。
④薦青之詩,不丐于古,而必求與之并。東村則即事抒指,倏然有真意。薦青中年后,
以急兄之急,益簍艱。老而無子。日典衣節(jié)食,以養(yǎng)戚屬之窮孤。又以所著書稿未定,政
政不自休。而東村長子及弟之子同登甲科,其僚友為營室廬。少司馬德濟齋延東村教其兄
子輔國公。眾皆謂東村自是可安居。東村日:“吾終不使薦青煢煢,行當獨身留盤山,俾
有所資以待老也?!?/p>
14.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構草舍()(2)不撓于權貴()
15.結合文意,為下列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始折節(jié)讀書()
A.降低身份B.委屈內心C.改變志趣D.堅守節(jié)操
(2)而必求與之并()
A.齊平B.合并C.一起D.兼并
16.可填入第③段方框處的一項是()。(1分)
A.則B.以C.而D.然
17.第③段畫線部分有四處需加句讀,請用“/”標識出來。(4分)
家既落奉母居郭東墾墓田以養(yǎng)盎無斗儲遇無食者即罄之。
18.把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4分)
日典衣節(jié)食,以養(yǎng)戚屬之窮孤。又以所著書稿未定,政政不自休。
19.概括第②段中石永寧“聞其風而慕之”的主要原因。(2分)
20.作者為何要將李銘和石永寧二人合傳?請你結合下面的材料展開分析。(4分)
獨傳與合傳均屬人物傳記書寫體例。獨傳以單一個體為核心,通過完整生平敘述凸顯
其獨特命運與精神品格,強調生命軌跡的連貫性;合傳則聚焦兩人及以上關聯人物,借互
動、對照或沖突展現群體命運。
(四)(19分)
14.(2分)(1)建造(2)屈服
15.(2分)(1)C(2)A
16.(1分)C
17.(4分)家既落/奉母居郭東/墾墓田以養(yǎng)/盤無斗儲/遇無食者即罄之。
18.(4分)(李錯)每天典當衣物節(jié)省開支,來供養(yǎng)窮困孤苦的親屬。又因為所著的書
稿沒有完成,勤勉不止,不自我休息。
19.(2分)李錯將產業(yè)交給兄弟,自己潛心經史;在盤山買田耕種,還幫助貧困之人,
品德高尚。
20.(4分)李錯和石永寧二人雖出身、經歷不同,但情誼深厚且品格互補。李錯重情重
義、勤奮著書,石永寧重友情、安貧樂道。合傳通過兩人的互動對照,展現他們高尚的精神
品格,體現群體命運。這種寫法比獨傳更全面地呈現人物關系和時代風貌,使讀者更深刻理
解兩人的價值,也豐富了傳記的內容。
【25二模浦東區(qū)】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4一19題。(19分)
李長菊墓志銘
(清)錢謙益
①長黃姓李氏,諱流芳,其先徽州歙縣人也。其祖贈奉訓大夫諱文邦,始徙嘉定。
②長蕩風流儒雅,海內知名者垂三十年。其歿也,識與不識,皆聞而悲之。然長禱之生
平,孝于親,友于兄弟,澹蕩于榮利,而尊摯于君臣朋友,則世未必盡知之也。
③長端少有高世之志,才氣宏放,不可攀罩。自其兄翰林君蚤世,始撫心下氣,求工應
舉之業(yè),以慰其父母。更十余年,與予偕舉南京。當是時,長端之年漸長,而又以為不逮其
父,雖橋褐趨時,其中固已不能無厭薄之矣。再上公車不第,又再自免歸,皆賦詩以見志。
自是絕意進取,誓畢其余年。性好佳山水,所至,詩酒填咽,筆墨錯互,揮灑獻酬,無不滿
意。山僧榜人,皆相與款曲軟語,閑持絹素請乞,忻然應之。
④長禱事母,色養(yǎng)甚曾。敬其長兄,撫其弟妹若侄,絕甘分少,皆人所難能者。與人交,
落落穆穆,不以握手出肺肝為信。磨切過失,周旋患難,一無所鰻避。家貧資修脯以奉母稍
贏則以分窮交寒士卒未嘗立崖岸之行以潔廉自表祿也。
⑤歲壬戌,廣寧陷,都城震驚,遂喟然束裝南歸。每竊嘆目:“事不可為矣!”往往縱酒
無聊,至于泣下,遂病咯血不能止。病且羊,聞余被放,撫枕嘆詫。亡何,遂不起,崇禎二
年之正月也。享年僅五十有五。嗚呼!其尤可悲也!
⑥長禱口亡三年,以今年二月某日葬南翔之祖瑩。余銘之不勝其悲,其以余為怛化已夫!
(選自《牧齋初學集》卷五十四,有刪減)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而篤摯于君臣朋友(2)長禱事母,色養(yǎng)甚備
15.結合文意,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才氣宏放,不可綃罩()
A.拘禁B.控制C.束縛D.滯留
(2)病且羊,聞余被放()
A.更改B.危急C.消除D.更新
16.最適合填入第⑥段方框處的一項是()o(1分)
A.且B.貝!JC.因D.既
17.第④段畫線部分有五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五處標識出來。(5分)
家貧資修脯以奉母稍贏則以分窮交寒士卒未嘗立崖岸之行以潔廉自表禪也
18.把第③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
當是時,長薪之年漸長,而又以為不逮其父,雖橋褐趨時,其中固已不能無厭薄之矣。
19.這篇墓志銘回溯了李長葡的為人、技藝和交友之道,請結合文意對此作分析。(4分)
(四)19分
14.(2分)(1)深厚(2)周到
15(1分)(1)C(1分)(2)B
16.(1分)D
17.(5分)家貧/資修脯以奉母/稍贏/則以分窮交寒士/卒未嘗立崖岸之行/以潔廉自表襟也
(評分說明:標錯一處扣1分,扣到。分為止。)
18.(5分)在那個時候,李長番年齡逐漸增長,又認為自己比不上父親,雖然穿著草鞋和
粗布衣服迎合時俗(去應考),但他內心其實已經對這些有些厭煩和輕視了。
(評分說明:"逮"''橋褐趨時”“其中”“固”“厭薄”共5點,1點1分。)
19.(4分)為人之道:李長衡侍奉母親周到;敬重兄長,照顧弟妹侄子,重情重義;淡泊
名利;憂國事而縱酒泣血,心懷家國。(2分)技藝:他能在山水間盡情揮灑創(chuàng)作,詩畫技
藝高超,(1分)交友:在關鍵時真誠相待,其交友重義。(1分)
(評分說明:為人之道2分:孝于親,友于兄弟;淡泊名利;心懷家國;技藝才華1分:詩
畫技藝高超,深受喜愛);交友之道1分:真誠相待,幫助友人,交友重義。
附譯文:
長蕭姓李,名流芳,他的祖先是徽州歙縣人。他的祖父被追贈為奉訓大夫,名叫李文邦,才
遷居到嘉定。
李長薪風流儒雅,近三十年來在天下都很有名。他去世的時候,認識他的和不認識他的人,
聽到消息后都為之悲痛。然而李長禱的一生,對父母孝順,對兄弟友愛,對功名利祿淡泊,
卻對君臣、朋友之間的情誼非常深厚,這些事情世人未必都知曉。
季長薪年少時就有高遠的志向,才氣宏大奔放,不受拘束。自從他的兄長翰林君過早去世后,
他才開始收斂心性,努力鉆研應舉的學業(yè),以此來慰藉父母。過了十多年,他和我一起在南
京應舉。在那個時候,季長禱年齡逐漸增長,又認為自己比不上父親,雖然穿著粗布衣服迎
合時俗去應考,但他內心其實已經對這些有些厭煩和輕視了。他兩次進京參加會試都沒有考
中,又兩次自行放棄回家,每次都寫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從此他斷絕了進取仕途的想法,
發(fā)誓就此度過余生。他生性喜愛優(yōu)美的山水,他所到之處,詩酒不斷,筆墨交織,揮灑自如,
應酬往來,無不稱意。山中的僧人、船夫,都和他親切交談,還時常拿著絹帛來求他的字畫,
他都欣然答應。
李長薪侍奉母親,和顏悅色,無微不至。敬重他的長兄,照顧他的弟妹和侄子,把最好的東
西讓給別人,自己只取很少的一份,這些都是常人難以做到的。他與人交往,看似冷淡,實
則真誠,不會把表面的熱情當作真誠。他會懇切地指出別人的過錯,在朋友患難時全力幫助,
毫不回避。他家里貧困,靠教書的收入來奉養(yǎng)母親,稍有盈余就拿去分給窮困的朋友和貧寒
的讀書人,始終沒有做出清高的行為來標榜自己廉潔。
壬戌年,廣寧淪陷,都城震驚,他于是長嘆一聲收拾行裝回到南方。常常私下嘆息說:“國
家大事已經沒有辦法挽救了?。 背3=杈葡?,感到生活空虛無聊,甚至流下眼淚,于是
患上咯血病不能止住。病情逐漸加重,(在病中)聽到我被放逐的消息,他扶著枕頭感嘆詫
異。沒過多久,就一病不起(去世了),這是崇禎二年的正月。(他)享年僅僅五十五歲。唉!
這實在是太令人悲痛了!
李長薪去世三年后,在今年二月的某一天,被安葬在南翔的祖墳。我為他寫墓志銘,悲痛得
難以自抑,或許他會認為我太執(zhí)著于生死變化了吧!
[25二模奉賢區(qū)】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4-19題。(20分)
【甲】
①王艮,字止善,紹興諸暨人。尚氣節(jié),讀書務明理以致用,不茍事言說。歷建德縣尹,
除兩浙都轉運鹽使司經歷。紹興路總管王克敬,以計口食鹽不便,嘗言于行省,未報。而克
敬為轉運使,集議欲稍損其額,以紓民力。沮之者以為有成籍不可改,艮毅然目:“民實寡
而強賦多民之錢,今死、徒已眾矣,顧重改成籍而輕棄民命乎!且浙右之郡,商賈輻轅,未
嘗以口計也。移其所賦,散于商旅之所聚,實為良法?!?。
②遷海道漕運都萬戶府經歷。紹興之官糧入海運者十萬石,城距海十八里,歲令有司拘
民船以備短送,吏胥得并緣以虐民。及至海次,主運者又不即受,有折缺之患。艮執(zhí)言日:
“運戶既有官賦之直,何復為是紛紛也!”乃責運戶自載糧入運船。運船為風所敗者,當核
實除其數,移文往返,連數歲不絕,艮取吏牘披閱,即除其糧五萬二千八百石、鈔二百五十
萬緡,運戶乃免于破家。
③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員外郎。吉之安福有小吏,誣民欺隱詭寄田租九千余石,初止八家,
前后數十年,株連至千家,行省數遣官按問,吏已伏其虛誑,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復勒其民
報合征糧六百余石,憲司援詔條革去,終莫能止。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糧比元經理已增
一千一百余石豈復有欺隱詭寄者乎準憲司所擬可也?!毙惺∮敏扪?悉蠲之。
(選自《元史?良吏傳》)
【乙】
公(王艮)慷慨有大志,喜論天下士,慕范文正公之為人,其在鹽司漕府,皆有惠政。
越人立碑以頌德,見于國子博士陳旅為之記。其檢校中書,自顧而言目:“王某止檢校耶?”
(節(jié)選自徐顯《稗史集傳》)
注釋:①檢校:查核公事文牘的官職
14.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務明理以致用()⑵艮取吏牘披閱()
15.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⑴商賈輻轅()
A.支撐B.爭斗C.依靠D聚集
(2)行省數遣官按問()
A安撫慰問B.查究審問C干預過問D按理追問
16.第③段畫浪線句應有三處停頓,請用“/”加以標出。(3分)
是州之糧比元經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豈復有欺隱詭寄者乎準憲司所擬可也
17.把第①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6分)
沮之者以為有成籍不可改,艮毅然日:“民實寡而強賦多民之錢,今死、徒已眾矣,顧
重改成籍而輕棄民命乎!
18.分析甲文第③段畫線句多次引用數據的作用。(3分)
19.“稗史”是指記錄民間風俗及瑣細事跡的史書,其中常夾雜一些傳聞之辭。乙文在
描寫王艮在中書擔任檢校時感慨自己“止檢校耶?”,請結合甲文正史的相關內容,分析乙
文對王艮的這一描寫是否可信。(4分)
14.(2分乂1)致力于(2)卷宗
15.(2分)⑴D(2)B
16.(3分)是州之糧/比元經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豈復有欺隱詭寄者乎/準憲司所擬可也
17.(6分)
翻譯:阻撓這一建議的人認為有既定的戶籍,不可更改。王艮堅定地說說:“老百姓實
際人數少而強行按照超過的人數多征了鹽稅,如今遷移、死亡的人已經很多了,難道以更改
己經有的戶籍為重卻以放棄百姓性命為輕嗎!
18.(3分)
第③段劃線句交代官府中的一個小吏誣告百姓欺騙隱瞞了田租九千余石,經過十幾年時
間,受害的無辜百姓從開始的八家牽連到上千家,這些具體的數據表現百姓受迫害程度之深、
時間之長、范圍之廣,揭示當時社會吏治的黑暗無道,也從側面體現王艮為官正直,以一己
之力維護百姓的利益,是百姓真正的父母官。
19.(4分)
可信度強,王艮擔任檢校中書時發(fā)出感慨“王某止檢校耶?”,說明他不甘于只任查核
文牘的閑職,而有濟世救民的高遠志向,甲文中王艮為百姓所做的多件事都能體現這一點。
如王艮堅決要求減少鹽稅數額,以寬舒民力;責成海路運戶自行將糧食送入海運船只;大量
查閱文案,免除繳納已損失的糧食和錢財,讓運戶免于破產;制止邀功生事的官吏強迫百姓
多征六百余石的糧食。這些根據史實記載的事件為乙文王艮的感慨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25二模閔行區(qū)】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4-19題。(19分)
金涓傳
[明]金江
①金涓,字德原,縣之在城人。自幼警敏,日記數千言。比長,遂大肆力于經傳。聞許
謙講道八華山中,乃執(zhí)經從之。謙語曰:“學者必以五性人倫為本,以開明心術、變化氣質
為先,以為己為立心之要,以分辨義利為處事之制?!钡略芯繆W旨,體驗踐履,務期吻合。
時同門者百數十人,獨稱為入室高弟。
②與吳萊、宋濂、王祎、朱廉輩為友,講索益精,博考洽聞,遂淹貫經史暨諸子百家之
言,靡不及其蘊奧??诳诠沤裰蝸y得失之機、偉人杰士周謀異績、行兵用師決機制勝之要,
歷歷布在胸臆。善于指陳,是是而非非,使聽者心目為之廓然。及其乘豪擄興,援筆為詩文,
頃刻千百言,不自休,率新麗雄贍,可喜可愕。
③時胡元入主中國,德原薄其時,嘆目:“世道如此,雖欲有為,其可得乎?“遂杜門
謝客以授后進遠邇爭趨之雖有大儒上章交薦卒不出。
④逮至國朝,有司聞其名,屢加薦辟,德原固辭不起。曰:“犧樽青黃,非木所愿。孤
豚之好,游戲污瀆。且吾發(fā)已種種,焉能馳驅簪組之間哉?”如是,厭所居逼市,去縣南蜀
山之下隱居,惟撫竹灌花,玩云弄月,著述自娛。朋舊扣門,輒焚香渝茗,抵掌劇談,促席
對榻,連日夜不盡歡不止??腿ゼ磸烷]關,不妄出。所著有文集總凡四十卷,散逸無存,行
于世僅有遺稿二卷。
注釋:①犧樽青黃:指把樹木砍下做成有青黃色紋飾的祭祀酒器。②種種:頭發(fā)短的樣
子。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遂大肆力于經傳()(2)德原薄其時()
15.結合文意,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博考洽聞()
A.商量B.諧和C.豐富D.浸潤
(2)焉能馳驅簪組之間哉()
A.官宦B.牢獄C.繩索D.華服
16.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一項是()。(1分)
A.若或B.至于C.且夫D.然則
17.第③段畫線部分有四處需加句讀,請用“/”標識出來。(4分)
遂杜門謝客以授后進遠邇爭趨之雖有大儒上章交薦卒不出
18.把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
逮至國朝,有司聞其名,屢加薦辟,德原固辭不起。
19.有人評論金涓“懷才而無用”,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5分)
14.(2分)(1)解釋經典的著作(2)看不起,嫌棄
15.(2分)(1)C(2)A
16.B(1分)
17.(4分)遂杜門謝客/以授后進/遠邇爭趨之/雖有大儒上章交薦/卒不出
評分說明:多1處扣1分,扣完為止。在“雖有大儒”與“上章交薦”間斷句不給分。
18.(5分)到了本朝(明朝),官員聽聞他的名聲,多次加以推薦征召,德原堅持拒絕不
起身為官。
評分說明:錯漏1詞扣1分,扣完為止。
19.(5分)①德原博學、善言、善詩文,著實懷才(1分)。②他屢次拒絕元朝和明朝的征
召,沒有任官,是為無用(1分)。③說他懷才無用,是在表達對時局不利于人才發(fā)揮作用
的惋惜、批判與遺憾(1分)。④是對金涓在亂世中保持清醒獨立、超脫名利的人生態(tài)度的
贊揚。⑤但這里的無用不是指沒有價值(1分),⑥德原著書立說,評判是非,發(fā)表高見,
雖未入仕做官,但也頗有作為(1分)。
[25二模寶山區(qū)】
(四)閱讀下文,完成14―19題。(20分)
竹軒先生傳(明)魏瀚
①先生名倫,字天敘,以字行。性愛竹,所居軒外環(huán)植之,日嘯詠其間。視紛華勢利,
泊如也??陀性熘袼?,輒指告之日:“此吾直諒多聞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學者因稱
日竹軒先生。
②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訓,德業(yè)夙成。甫冠,浙東西大家爭延聘為子弟師。凡及門經
指授者,德業(yè)率多可觀?;崩锵壬槭?,環(huán)堵蕭然,所遺惟書史數篋。先生每啟筐,輒
揮涕日:“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則將落矣?!蹦烁F年口誦心惟,于書無所不讀,
而尤好觀儀禮、左氏傳、司馬遷史。雅善鼓琴,每風月清朗則焚香操弄數曲弄罷復歌以詩詞
而使子弟和之。識者謂其胸次灑落,方之陶靖節(jié)、林和靖,無不及焉。
③居貧,躬授徒以養(yǎng)母。母性素嚴重,而于外家諸孤弟妹,憐愛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
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餒,弗遑恤焉。弟粲幼孤,為母所鐘愛。先生少則
教之于家塾,長則挈之游江湖,有無欣戚,罔不與居。逮子華官翰林,請于朝,分祿以為先
生養(yǎng)。先生復推其半以贍弟。鄉(xiāng)人有箕豆相煎者,聞先生風,多愧悔,更為敦睦之行。
④先生容貌環(huán)偉,細目美髯。與人交際,和樂之氣藹然可掬。而對門人弟子,則矩范嚴
肅,凜乎不可犯,為文章好簡古而厭浮靡,賦詩援筆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嘗逸于法律之
外。所著有《竹軒稿》及《江湖雜稿》若干卷,藏于家。
【注釋】①厥考:他的先父。②箕豆相煎: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客有造竹所者()(2)槐里先生蚤世()
15.結合文意,為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方之陶靖節(jié)、林和靖()
A.比作B.方才C.道理D.等同
(2)母性素嚴重()
A.嚴峻危急B.嚴厲冷酷C.十分敬重D.嚴肅穩(wěn)重
16.第②段畫線部分有四處需加句讀,請用“/”標識出來。(4分)
每風月清朗則焚香操弄數曲弄罷復歌以詩詞而使子弟和之。
17.將第③段畫浪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文。(5分)
先生少則教之于家塾,長則挈之游江湖,有無欣戚,罔不與居。
18.本文以“竹軒先生傳”為題,而不是以傳主姓名為題,結合原文分析其用意。(3分)
19.閱讀第③④段,竹軒先生對妻孥與對弟弟王粲在生活照顧上區(qū)別對待,在人際交往
與對門人弟子的態(tài)度上也截然相反,請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解釋這一現象。(4分)
(四)竹軒先生傳(20分)
14.(2分)(1)拜訪(2)“早”
15.(2分)(1)A(2)D
16.(4分)每風月清朗/則焚香操弄數曲/弄罷/復歌以詩詞/而使子弟和之。
17.(5分)年輕的時候先生在私塾教誨他,到長大成人就攜帶他游歷江湖,無論有無財物,
還是歡欣悲傷,無不與他一起生活。(得分點:少,于家塾,挈,有無,戚,罔)
18.(3分)竹子有蕭疏有節(jié)的君子之風,而先生視之為友,且不可一日無之,所以人們稱
之竹軒先生,以此為題,更能表現先生淡泊名利的君子品格。(可以從《論語》“友直,友
諒,友多聞”句體現其正直誠信、虛心好學的品格,也可以答品格高潔、閑情雅致等)
19.(4分)先生的父親早亡,長兄為父,他有支撐整個家庭的責任,同樣是親人,妻子兒
女是小家庭,體現他的家族觀念(文中有“弟粲幼孤,為母所鐘愛”句,答百善孝為先,孝
順母親也可)。待人和藹是傳統美德,但是老師在學生面前則是長輩,長幼有序,不可隨便;
何況古代強調師道尊嚴,“教不嚴,師之惰”,所以先生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
【25二模崇明區(qū)】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4-20題。(19分)
①史丹字君仲,魯國人也,徙杜陵。自元帝為太子時,丹以父高任為中庶子,
侍從十余年。元帝踐祚,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常3參乘,甚有寵。上以丹舊臣,皇
考外屬,親信之,詔丹護太子家。是時,傅昭儀子定陶恭王有材藝,子母俱愛幸,
□太子頗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無寵。
②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親政事,留好音樂。后宮及左右習知音者莫能為,
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數稱其材。丹進日:“凡所謂材者,敏而好學,溫故知新,
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絲竹鼓葷之間,則是陳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國也?!?/p>
于是上嘿然而笑。
③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與太子游學相長大。
上望見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前,不哀。上大恨日:“安有人
不慈仁而可奉宗廟為民父母者乎!”上以責謂丹。丹兔冠謝上日:“臣誠見陛下哀
痛中山王至以感損向者太子當進見臣竊戒屬毋涕泣感傷陛下。罪乃在臣,當死。”
上以為然,意乃解。
④竟寧元年,上寢疾,傅昭儀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進見。
丹以親密臣得侍視疾,候上間獨寢時,丹直入臥內,頓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日:
“皇太子以嫡長立,積十余年,名號系于百姓,天下莫不歸心臣子。見定陶王雅
素愛幸,今者道路流言,為國生意,以為太子有動搖之議。審若此,公卿以下必
以死爭,不奉詔。臣愿先賜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見丹涕泣,言又切至,
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卻頓首日:“愚臣妾聞,罪當死!”上因納,丹噓唏而
起。太子由是遂為嗣矣。
(節(jié)選自《漢書?史丹傳》)
【注釋】①陳惠、李微:當時官中的音樂家。②匡衡:當時的丞相。
14.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元帝被疾()(2)而皇后、太子希得進見()
15.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若乃器人于絲竹鼓葷之間()
A.器物B.才能C.度量D.器重
(2)上嘿然而笑()
A.沉默B.呵斥C.喜悅D.慚愧
16.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內的一項是()。(1分)
A.且B.以C.而D.因
17.第③段畫線部分有四處需加句讀,請用“/”標識出來。(4分)
18.把第④段畫線部分譯成現代漢語。(4分)
見定陶王雅素愛幸,今者道路流言,為國生意,以為太子有動搖之議。
19.結合第②③兩段內容,分析史丹兩次化解太子危機的策略有何不同?(4
分)
20.太子最后被立為繼任者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第④段內容概括。(2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4—19題。(19分)
14.(1)遭受(2)少
15.(1)D(2)A
16.C
17.臣誠見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損/向者太子當進見/臣竊戒屬毋涕泣/感傷陛下
18.看到定陶王一向很受喜愛寵幸,現在路上流播謠言,為國家起了懷疑之心,認為太子有
地位不穩(wěn)固的議論。
評分說明:1個分句1分,錯一處扣1分。
19.第②段通過類比定陶王與樂工陳惠、李微,對比定陶王與太子的才能定位,將音樂技藝
與治國才能區(qū)分,用儒家標準評定人才,以“理”服君;第③段主動攬責轉移矛盾,以“保
護元帝龍體”為由解釋太子行為,針對太子失儀,用“忠臣擔當”轉移矛盾,以情動人。
評分說明:各段具體策略、結合內容分析,各2點,1點1分。
20.史丹的勸諫情理兼?zhèn)?,極具說服力;元帝性格仁慈,不忍違背群臣意愿;太子十多年的
儲君地位已深入人心。
評分說明:1點1分,給滿2分為止。
[25二模虹口區(qū)】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3—18題。(20分)
①李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人。從父右資善大夫沼無子,以昉為后,蔭補齋郎,選授太
子校書。復拜中書舍人、翰林學士。
②太宗即位,加昉戶部侍郎。從攻太原,車駕裝常山。常山即昉之故里,因賜羊酒,
祥召公侯相與宴飲盡歡,里中父老及嘗與游從者咸預焉。七日而罷,人以為榮。師還,以
勞拜工部尚書兼承旨。
③王師討幽薊不利,遣使分詣河南、東,富民為兵,凡八丁取一。昉等相率奏日:
“近者分遣使籍河南、東四十余郡之民以為邊備,非得已也。然河南之民素習農桑,罔知
戰(zhàn)斗,一旦括集,必致動搖,若因而嘯聚,更須剪除。如此,則河北閭閻既困于戎馬,河
南生聚復擾于雇需。知當春和,有妨農作。陛下若以明詔既頒,難于反汗,則當續(xù)遣使
臣,嚴加戒飭。所至點募,人情若有不安,即須少緩,密奏取裁,庶免后患。”上嘉納
之。
④淳化二年,復以本官兼中書侍郎、平章事,監(jiān)修國史。三年夏,旱蝗,既雨。時昉
與張齊賢、賈黃中、李沆同居宰輔,以燮理非材,上表待罪,上不之罪。
⑤昉和厚多恕不念舊當在位小心循建為赫赫和。好接賓客,江南平,士大夫歸朝者多
從之游。昉素與盧多遜善,待之不疑,多遜屢譜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
宗言及多遜事,昉頗為解釋。帝曰:“多遜居常毀卿一錢不直?!睍P始信之。上由此益重
昉。
⑥昉居中書日,有求進用者,雖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絕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
必和顏溫語待之。子弟問其故,曰:“用賢,入主之事;若受其請,是市私恩也,故峻絕
之,使恩歸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無善辭,取怨之道也?!?/p>
⑦論目:《詩》云:”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言有是君則有
是臣,有是臣則足以相是君也。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二十四》,有刪改)
13.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車駕次常山()(2)隼召公侯相與宴飲盡歡()
14.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耦民為兵()
A.命令B.征稅C.踐踏D.登記
(2)河南生聚復擾于隼?。ǎ?/p>
A.草叢B.盜賊C.害蟲D.陷阱
15.第⑤段畫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3分)
昉和厚多恕不念舊惡在位小心循謹無赫赫稱。
16.把第⑤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
昉素與盧多遜善,待之不疑,多遜屢諾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
17.概括第③段中李昉勸諫皇帝的主要理由。(3分)
18.文末作者認為“有是君則有是臣,有是臣則足以相是君也”。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評
論?請結合文中事例闡述理由。(5分)
(四)(20分)
13.(2分)(1)停留,駐扎(2)使,讓
14.(2分)(1)D(2)B
15.(3分)昉和厚多恕/不念舊惡/在位小心循謹/無赫赫稱。
16.(5分)答案示例:李昉向來與盧多遜交好,對他毫不懷疑,盧多遜多次在皇帝面前詆
毀李昉,有人把這件事告訴李昉,但他并不相信(這件事)。
評分說明:素、善、屢、譜、于上、或、以告、不之信,錯一處扣1分,扣完5分為止。
17.(3分)答案示例:①河南的百姓都是普通農民,并不懂戰(zhàn)斗,強征他們作戰(zhàn),必然會
引起強烈不滿。②如果因此引起百姓聚眾叛亂,必然會使河南河北都陷于動亂,從而進一步
影響國家的穩(wěn)定。③現在正當春耕季節(jié),把這么多農民強征去當兵,勢必會影響農業(yè)生產。
評分說明:三點各1分。表述不當,酌情扣分。
18.(5分)答案示例:同意。從文中看宋太宗和李昉是君明臣賢的典范,所以說他們是相
互成就的。君明:①識才用才。宋太宗多次晉升李昉官職,從即位初的戶部侍郎一直到宰輔
大臣,充分說明他對李昉的賞識和重用。②尊賢重賞。路過常山時,故意讓公侯和李昉家鄉(xiāng)
父老一起飲宴七日,好讓李昉倍感榮耀。③從諫如流。戰(zhàn)事不利想要征用農民時,在李昉勸
諫下及時改正并對李昉贊賞有加。④明辨是非。遇到自然災害時,李昉等人請罪,宋太宗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洛陽市嵩縣三上數學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數學三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新疆石河子市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尼木縣三上數學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灤平縣三上數學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江達縣三上數學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行政管理新時代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專科績效評估技巧與試題答案
- 2025年護士政策變動試題及答案
- 公共管理實踐中的政策調整的試題及答案
- 統編歷史七年級下冊(2024版) 第一單元第4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課件】d
- 2025年吉林省延邊州事業(yè)單位【綜合崗】考前沖刺歷年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刷單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天合創(chuàng)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第22課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四渡赤水(課件)
- 2025年中國成都市酒店行業(yè)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高等光學》課程教學大綱
- 消防車安全駕駛課件
- GB/T 42596.4-2024機床安全壓力機第4部分:氣動壓力機安全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