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物理第二輪專項復(fù)習:圖像題之受力分析相關(guān)圖像分析(學(xué)生版+解析)_第1頁
2025年高考物理第二輪專項復(fù)習:圖像題之受力分析相關(guān)圖像分析(學(xué)生版+解析)_第2頁
2025年高考物理第二輪專項復(fù)習:圖像題之受力分析相關(guān)圖像分析(學(xué)生版+解析)_第3頁
2025年高考物理第二輪專項復(fù)習:圖像題之受力分析相關(guān)圖像分析(學(xué)生版+解析)_第4頁
2025年高考物理第二輪專項復(fù)習:圖像題之受力分析相關(guān)圖像分析(學(xué)生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圖像題02受力分析相關(guān)圖像分析

/"必酬識"腐

一、力的圖像

1、注意理解彈力與形變量的關(guān)系及其應(yīng)用

2、注意理解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注意理解t圖的含義,能結(jié)合圖像、結(jié)合受力分析描述物體運動

二、浮力圖像

1.解圖像題的關(guān)鍵是“三看”看軸、看線、看點。

2.看軸:看清縱軸、橫軸代表的物理量。

3.看線:圖像上的線段對應(yīng)的是物體運動的過程,要搞清楚每段線段所表示的運動過程。

4.看點:圖像上的起點、拐點、終點對應(yīng)的是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要理解各個點所對應(yīng)的狀態(tài)。

產(chǎn)校/N

<物體剛好接觸水面

FrG

物體的高度?h=h2~hih=y

物體未接觸水面瑁=/^g嘲

尸月=0

,

-1

二\/=G-%電-耳=&g喙

-

-

E

l

h

u

f

1-

-1物體剛好浸沒

1U-y_耳一斤2-Fl-F2

〉Va

.y/變.,■不變.,n也不變

-

一瓦1(A)飽⑹hfm(〃$)

“未浸全浸兩示數(shù)”:一是物體未浸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二是物體完全浸入液體中的示數(shù)。

根據(jù)浮力圖像還原相應(yīng)場景動態(tài)過程,并在整個過程的特殊狀態(tài)進行分析和計算。

根據(jù)圖像,入水之前知重力,入水之中有變化,入水之后(浸沒)找體積。

三、功和機械能簡單機械

1、注意理解功及功率的含義,注意理解t圖的含義,能結(jié)合圖像、結(jié)合受力分析描述物體運動并計

算功與功率

2、注意理解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及能量轉(zhuǎn)化關(guān)系

為"考查明星"探究

[例題1](2024?吳中區(qū)模擬)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A的上下表面均水平,

B物體與一拉力傳感器相連接,連接拉力傳感器和物體B的細繩保持水平。從t=0時刻起,用

一水平向右的力F=kt(k為常數(shù))作用在物體上,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木塊未

脫離接觸面)下列拉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傳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正確的是()

拉力傳感器

C.t/s

[例題2](2024?長安區(qū)校級模擬)從“蛟龍?zhí)枴钡健皧^斗者號”,我國載人潛水器一再刷新深海下潛

深度的記錄。圖甲是“奮斗者號”。在某次豎直下潛中,若從“奮斗者號”剛好浸沒開始計時,

到返回水面結(jié)束計時,下潛深度h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忽略海水密度變化和“奮

斗者號”的形變,下列對“奮斗者號”的分析正確的是()

A.在0?3min,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B.在1?3min,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漸變大

C.在4?6min,處于靜止狀態(tài)

D.在6?8min,受到海水的壓強不變

[例題3](2024?鹽亭縣模擬)某運動員做蹦極運動,如圖甲所示,從高處O點開始下落,A點是彈

性繩的自由長度,在B點運動員所受彈力恰好等于重力,C點是第一次下落到達的最低點。運

動員所受彈性繩彈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蹦極過程視為在豎直方向的運

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從A點到B點過程中運動員減速下落

B.從B點到C點過程中運動員動能增大

C.to時刻運動員動能最大

D.運動員重力大小等于O.6Fo

[例題4](2024?瑤海區(qū)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用動滑輪提升物體時,繩端需要施加的拉力F與物

體重力G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提升G=30N的物體使之以0.1m/s的速度上升時(繩重和

摩擦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動滑輪重為5N

B.拉力F的功率為2W

C.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75%

D.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物體的重力無關(guān)

"命題熱點"突破

(2024?南安市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底面積為lOOcn?的圓柱形容器中裝滿了水,底部中央

固定有一根體積不計沿豎直方向的細桿,細桿的上端連接著底面積為40cm2圓柱體A,容器的

底部安裝有閥門。現(xiàn)打開閥門控制水均勻流出,同時開始計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隨時間變

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則()

A.圓柱體A的高度30cm

B.容器裝滿水時,水的體積5000cm3

C.當t=46s時,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1500Pa

D.當t=46s時,液體對圓柱體A底部壓力6N

(2024?錫山區(qū)校級二模)質(zhì)量不計的輕薄容器橫截面積為lOOcn?,裝有10cm深的某種液體,

如圖甲所示;橫截面積為50cm2且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圓柱體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沿水平方向截

去厚度為h的部分,放入甲的容器中,柱體保持豎直方向不變,甲容器對地面的壓強p隨所截

取厚度h的變化如圖丙所示,則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液體密度為0.8X103kg/m3

B.乙柱體的密度為0.4Xl()3kg/m3

C.p2的值為1.2

D.當h=30cm時,乙柱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200Pa

3.(2024?新城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圖甲的彈簧測力計下面掛一個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有水

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慢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圖乙是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

計的示數(shù)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的變化關(guān)系圖像。已知p次=1,0X103kg/m3,g取10N/kg,

不考慮液面的變化,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甲乙

A.圓柱體的重力為9N

B.圓柱體所受的最大浮力為5N

C.圓柱體在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為200Pa

D.圓柱體的密度為1.8Xl()3kg/m3

4.(2024?永春縣模擬)如圖甲所示,豎直細桿(質(zhì)量不計)的上端通過力傳感器連在天花板上,

力傳感器可以顯示出細桿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下端與正方體物塊M相連?,F(xiàn)向底面積為

0.02m\質(zhì)量為1kg的薄壁空水箱中加水,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隨水箱中加入水質(zhì)量變化的圖

像如圖乙所示,(g取10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質(zhì)量為0.6kg

B.物塊的下方距離容器底部的距離為2cm

C.當加入的水質(zhì)量是3kg時,物塊恰好所受浮力最大

D.水箱加水到C點時,對桌面的壓強是2000Pa

(2024?鎮(zhèn)江二模)如圖所示,某圓柱形容器底部有一物塊,物塊底部通過一彈簧和容器底部相

連,向容器內(nèi)注水,直至加滿,彈簧彈力與水的高度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忽略彈簧的質(zhì)量和體

積,且彈簧始終豎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高度為32cm

B.彈簧對物塊的彈力始終豎直向下

C.彈簧原長為20cm

D.水深40cm時物塊受到的浮力為50N

(2024?西藏模擬)在一次活動中,小明和小華先后在同一地面水平拉著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

動,如圖所示是物體A兩次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s/m

A.物體A兩次運動的速度:vi<v2

B.物體A兩次所受的拉力:FI>F2

C.0?ti兩人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i=W2

D.0?ti兩人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Pi>P2

7.(2024?章丘區(qū)模擬)甲、乙兩輛牽引力大小相同的小車同時沿同一平直公路直線行駛,他們的

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

A.甲車牽引力做功大于乙車

B.甲車牽引力做功等于乙車

C.甲車牽引力功率大于乙車

D.甲車牽引力功率等于乙車

8.(2024?高港區(qū)校級三模)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線運動,當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如圖甲

時,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1;當物體運動的速度和時間圖像如圖乙時,受到水平推力為F2,兩次

推力的功率分別為Pl、P2。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FI=F2;PI<P2B.FI=F2;PI>P2

C.F1>F2;P1>P2D.FI<F2;PI>P2

9.(2024?平原縣二模)如圖a,水平地面粗糙程度相同,用水平拉力F拉物體做直線運動,物體

通過A、B、C、D段時“v-t”圖象如圖b,其中,物體經(jīng)過各點的時刻在圖象中已標注。與

AB段相比,CD段()

LVAHI-S-1)

水平地面

力〃〃〃〃用/〃/〃〃小〃/〃〃〃〃//〃"http:///////〃?〃〃〃,.IIIIIIIIIIII,

012345678910t/s

A.物體所受摩擦力較大

B.水平拉力F做的功較多

C.拉力F較小

D.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較小

10.(2024?陸豐市校級三模)某同學(xué)用滑輪組提升物體,繩子自由端豎直移動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

關(guān)系如圖中圖線a所示,物體上升的高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中圖線b所示,已知物體的質(zhì)

量為450g,所用動滑輪的質(zhì)量為50g,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為1.3N,g取10N/kg。在0?2s的

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0.51.01.52.0t/s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5.0cm/s

B.拉力F的功率為0.26W

C.額外功為0.45J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

11.(2024?夏津縣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工人用推力F將重為1000N的箱子沿斜面推至水平車

廂中,斜面長3m、高L5m。F始終與箱子運動方向相同。箱子運動路程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

所示,推力F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F/N

A.。?10s內(nèi),箱子做勻速運動

B.。?10s內(nèi),箱子所受摩擦力為100N

C.10?20s內(nèi),推力F的功率為80W

D.10?20s內(nèi),箱子所受摩擦力為200N

12.(2024?香洲區(qū)校級一模)如圖甲所示的裝置,A是重10N的空吊籃,繩子B和C能承受的最

大拉力分別為100N和60No質(zhì)量為50kg的小張同學(xué)將A提升到高處,施加的拉力F隨時間變

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忽略繩重及摩擦,(g=10N/kg)。

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甲乙丙

①動滑輪的重力為9N

②1?2s內(nèi)拉力F的功率為2W

③此裝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機械效率約為81.8%

④用此裝置勻速提升50N的貨物時,小張對地面壓力為470N

A.①④B.③④C.③D.②③④

13.(2024?大興區(qū)二模)某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豎直向下的力拉動繩子自由端,使物體勻速上

升,如圖甲所示。已知物體重900N,工人重600N,豎直向下的拉力F=500N,物體上升的高

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不計繩重和輪軸間的摩擦。在物體上升的過程中,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物體上升的速度大小為5m/s

B.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1100N

C.拉力F的功率為100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

14.(2024?萊西市模擬)如圖所示,重為120N的物體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

動,其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為物重的0.1

倍,滑輪組機械效率為80%,滑輪組和繩子的自重不計。下列分析計算正確的是()

A.10s內(nèi),繩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動了4m

B.左側(cè)墻受到滑輪組16牛拉力作用

C.在10s內(nèi),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為5牛

D.在10s內(nèi),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1.2W

15.(2024?昭化區(qū)三模)如圖甲所示,A物體重20N,繩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別為300N

和100N。質(zhì)量為40kg的小張同學(xué)用25N豎直向下的拉力將A勻速提起,A上升的高度h隨時

間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忽略繩重及摩擦,g取10N/kg。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動滑輪的重力為55N

B.拉力F在4s內(nèi)的功率為30W

C.此裝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機械效率為85%

D.當重物A為100N并被勻速提高時,小張對地面的壓力是350N

圖像題02受力分析相關(guān)圖像分析

/"必儆識"檄K

一、力的圖像

1、注意理解彈力與形變量的關(guān)系及其應(yīng)用

2、注意理解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注意理解t圖的含義,能結(jié)合圖像、結(jié)合受力分析描述物體運動

二、浮力圖像

1.解圖像題的關(guān)鍵是“三看”看軸、看線、看點。

2.看軸:看清縱軸、橫軸代表的物理量。

3.看線:圖像上的線段對應(yīng)的是物體運動的過程,要搞清楚每段線段所表示的運動過程。

4.看點:圖像上的起點、拐點、終點對應(yīng)的是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要理解各個點所對應(yīng)的狀態(tài)。

“未浸全浸兩示數(shù)”:一是物體未浸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二是物體完全浸入液體中的示數(shù)。

根據(jù)浮力圖像還原相應(yīng)場景動態(tài)過程,并在整個過程的特殊狀態(tài)進行分析和計算。

根據(jù)圖像,入水之前知重力,入水之中有變化,入水之后(浸沒)找體積。

三、功和機械能簡單機械

olIV,

a

bQ

CO

M

1、注意理解功及功率的含義,注意理解t圖的含義,能結(jié)合圖像、結(jié)合受力分析描述物體運動并計

算功與功率

2、注意理解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及能量轉(zhuǎn)化關(guān)系

為"考查明星"探究

[例題5](2024?吳中區(qū)模擬)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A的上下表面均水平,

B物體與一拉力傳感器相連接,連接拉力傳感器和物體B的細繩保持水平。從t=0時刻起,用

一水平向右的力F=kt(k為常數(shù))作用在物體上,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木塊未

脫離接觸面)下列拉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傳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正確的是()

拉力傳感器

【解答】解:從t=0時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kt(k為常數(shù))作用在物體上,開始拉動時,

A沒有拉到,B沒有相對運動趨勢,在繩子伸直前傳感器沒有受到拉力的作用,此時的示數(shù)為0;

繩子拉直后,再次拉動A,A對B施加了水平向右摩擦力的作用,B在靜摩擦力的作用下會向右

移動,使得傳感器受到拉力的作用,且傳感器的示數(shù)隨B向右移動而增大;當?shù)竭_最大靜摩擦力

時,物體B相對于A發(fā)生了相對滑動,物體B會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滑動過程中,B對A的壓力

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此時的傳感器對B的拉力與滑動摩

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傳感器的示數(shù)不變;根據(jù)四個選項可知,D正確。

故選:D。

[例題6](2024?長安區(qū)校級模擬)從“蛟龍?zhí)枴钡健皧^斗者號”,我國載人潛水器一再刷新深海下潛

深度的記錄。圖甲是“奮斗者號”。在某次豎直下潛中,若從“奮斗者號”剛好浸沒開始計時,

到返回水面結(jié)束計時,下潛深度h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忽略海水密度變化和“奮

斗者號”的形變,下列對“奮斗者號”的分析正確的是()

A.在。?3min,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B.在1?3min,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漸變大

C.在4?6min,處于靜止狀態(tài)

D.在6?8min,受到海水的壓強不變

【解答】解:A.由圖像知,在0?3min,下潛深度h與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圖線不是一條過原點

的傾斜直線,所以,“奮斗者號”在0?3min不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A錯誤;

B.若從“奮斗者號”剛好浸沒開始計時,則在1?3min,“奮斗者號”完全浸沒在海水中,排開

海水的體積不變,忽略海水密度變化,根據(jù)F浮=p水gV排,浮力不變,故B錯誤;

C.由圖乙可知,在4?6min內(nèi),下潛深度h不變,說明潛水器的速度為0,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C

正確;

D.由圖乙可知,在6?8min內(nèi)潛水器所處的深度逐漸減小,即潛水器在上浮,由p=pgh可知,

潛水器受到海水的壓強逐漸減小,故D錯誤。

故選:Co

[例題7](2024?鹽亭縣模擬)某運動員做蹦極運動,如圖甲所示,從高處O點開始下落,A點是彈

性繩的自由長度,在B點運動員所受彈力恰好等于重力,C點是第一次下落到達的最低點。運

動員所受彈性繩彈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蹦極過程視為在豎直方向的運

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甲5乙

A.從A點到B點過程中運動員減速下落

B.從B點到C點過程中運動員動能增大

C.to時刻運動員動能最大

D.運動員重力大小等于O.6Fo

【解答】解:

A、B點彈力等于重力,A到B點過程中,重力大于彈力,運動員做加速運動,A錯誤;

B、從B點到C點過程中,由于彈力大于重力,所以物體的運動速度減小,故動能減小,B錯誤;

C、由圖知,to時刻,繩的彈性勢能最大,應(yīng)達到了最低點,此時動能為零,C錯誤;

D、由圖知,最后繩的彈性勢能幾乎不變,說明此時運動員已經(jīng)靜止下來,此時拉力與重力平衡,

由圖象知,重力等于O.6Fo,D正確。

故選:D。

[例題8](2024?瑤海區(qū)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用動滑輪提升物體時,繩端需要施加的拉力F與物

體重力G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提升G=30N的物體使之以0.1m/s的速度上升時(繩重和

摩擦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滑輪重為5N

B.拉力F的功率為2W

C.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75%

D.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物體的重力無關(guān)

【解答】解:A、由圖甲可知,n=2,由圖乙可知,當物重為0時,F(xiàn)=5N,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

根據(jù)F=:(G+G動)可知,動滑輪重為:

G動=nF=2義5N=10N,故A錯誤;

B、繩子自由端的速度為:

V繩=11丫物=2X0,lm/s=0.2m/s,

由圖乙可知,當物重為30N時,F(xiàn)=20N,

則拉力F的功率為:

T/I7

p=^=]=Fv繩=20NX0.2m/s=4W,故B錯誤;

C、由圖乙可知,當物重為30N時,F(xiàn)=20N,

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有GhGhG30N,_c-rrfe

T|=TTf—==v;~r=—rx1n0nn0/%—75%,故C正確;

1WFsFnhnF2Qx2。NA

D、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根據(jù)n=,=Gh_G一—可知,被提升物

Gh+G#—G+G動

1+善

體的重力越大,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越高,故D錯誤。

故選:Co

"命題熱點"突破

16.(2024?南安市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底面積為lOOcn?的圓柱形容器中裝滿了水,底部中央

固定有一根體積不計沿豎直方向的細桿,細桿的上端連接著底面積為40cm2圓柱體A,容器的

底部安裝有閥門?,F(xiàn)打開閥門控制水均勻流出,同時開始計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隨時間變

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則()

甲乙

A.圓柱體A的高度30cm

B.容器裝滿水時,水的體積SOOOcnr5

C.當t=46s時,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1500Pa

D.當t=46s時,液體對圓柱體A底部壓力6N

【解答】解:A、由圖乙可知,當ti=40s時,水面與A上表面相平,此時容器底受到的壓力為F1

=30N,當t2=64s時,水面與A下表面相平,此時容器底受到的壓力為F2=10N,

水對容器底部壓力的變化為:AF=ApS容=p水ghAS容,

,AF尸1一尸230N—10N“

則圓柱體A的高度為:hA=-----77—=-1=----------n----------------------------------zz--=0.2m

53,42

P那、容P淤、容1.0xlO/c<^/mxlOA///c<^x100x10m

20cm,故A錯誤;

B、由圖乙可知,容器裝滿水時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o=5ON,根據(jù)AF=ApS容=p水8115容可知,

f

AF50N-30N八個

前40s水面下降的高度為:hi=---------n----------------------------------zi~~7=0-2m

P型容P赭容l-OxlO^.g/m^lO/V/^xlOOxlOm2

=20cm,

則40s放出水的體積為:Vi=S容hi=100cm2x20cm=2000cm3,

所以水的流速為:v=J=2°*丁=50cm3/s,

Li4US

由圖可知,當t3=84s時,容器內(nèi)的水剛好放完,所以容器內(nèi)水的體積為:V水=丫13=5。5113/$><

84s=4200cm3,故B錯誤;

C、由圖乙知,在0-40s,40s-64s64s-84s三個時間段,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隨時間變化的

規(guī)律分別為一直線,第1階段流出的水量:Vi=2000cm3,

第2階段流出的水量:V2=24sX50cm3/s=1200cm3,

第3階段流出的水量:V3=20sX50cm3/s=1000cm3,

所以細桿的長度為:L=*=嚅券=10cm,

3容1OOcTTl

當t4=46s時放出水的體積為:V4=vt=50cm3/sX46s=2300cm3,

則此時A浸入水的深度為:hA'=7匕=420°呷23^0唯一黑咖3=15cm,

3兆一3%100cmz—40cmz

所以此時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為:h4=L+hA,=10cm+15cm=25cm=0.25m,

所以此時容器內(nèi)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p=p水gh4=1.0Xl()3kg/m3x10N/kgX0.25m=2500Pa,

故C錯誤;

D、當t=46s時,液體對圓柱體A底部壓力為:F=PASA=p7KghA'SA=1.0X103kg/m3X1ON/kgX

0.15mX40X10-4m2=6N,故D正確。

故選:D。

17.(2024?錫山區(qū)校級二模)質(zhì)量不計的輕薄容器橫截面積為lOOcn?,裝有10cm深的某種液體,

如圖甲所示;橫截面積為50cm2且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圓柱體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沿水平方向截

去厚度為h的部分,放入甲的容器中,柱體保持豎直方向不變,甲容器對地面的壓強p隨所截

取厚度h的變化如圖丙所示,則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液體密度為0.8XIC^kg/n?

B.乙柱體的密度為0.4X103kg/in3

C.p2的值為1.2

D.當h=30cm時,乙柱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200Pa

【解答】A、由丙圖可知,不放入柱體時,容器對地面的壓強為0.8Xl()3pa,容器中裝有10cm深

的某種液體,容器橫截面積為lOOcn?,則液體的體積為:

V?=Sh=100cm2X10cm=1000cm3

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

F=pS=0.8X103PaX100義4m2=8N,

輕薄容器的質(zhì)量不計,則液體的重力為:

G液=F=8N,

所以液體密度為:

771液F8N

_液_~T10N/kg

P===0.8x103kg/m3,

1000x10-6租3

^V液~V液~

故A正確;

B、由丙圖可知,當截去厚度從10cm開始至25cm過程中,放入甲的容器中,容器對地面的壓強

始終不變,則乙柱體漂浮在液體中,且從截去厚度從10cm開始,放入甲的容器中,液體剛好充

滿容器,容器對地面的壓強為lXl()3pa,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

&=PiS=1x103Pax100x10-4m2=ION,

則厚度為10cm的柱體的重力為:

G=Fi-G;?=10N-8N=2N,

厚度為10cm的柱體的體積為:

23

V1=Shi=50cmx10cm=500cm,

則柱體的密度為:

rnG2N

10N〃g

_g=0.4X103kg/m3,

2注一五一五500xl0-6m3

故B正確;

C、由丙圖可知,當截去厚度從25cm開始,放入甲的容器中,容器對地面的壓強開始增大,則柱

體接觸到容器底,不再有液體排出,則柱體受到的重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則有:

P液Vjii:g=p槎V柱1g,

LIP:

0.8X103kg/m3X(100-50)hX10-6m3X10N/kg=0.4X103kg/m3X(50X25)X10-6m3XlON/kg,

得:h=12.5cm,

即容器深度為12.5cm,

則此時容器中液體的重力為:

K3363

G;'=P;?gV;(>/=p;(ig(S容-S£h=0.8X10kg/mXlON/kgX(100-50)X12.5X10m=

5N,

30cm高的柱體的重力為:

3363

Gti=m柱g=ptigVti=pttgSh'=0.4X10kg/mXlON/kgX50X30X10-m=6N,

則容器中液體與30cm高的柱體總重力為:

G總=6液'+G柱=5N+6N=UN,

此時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F,&=G,e=llN,

則容器對地面的壓強為:

產(chǎn)總

11N

P2=^=l.lX103Pa,

100X10-42

容7n

所以P2的值為1.1,故C錯誤;

D、當h=30cm時,柱體受到的浮力等于25cm高的柱體的重力,所以乙柱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

=£=0.4xl()3kg/m3x[50x(30-25)]xl0-6m3xi0N/kg=200Pa

50xl0-4m2-a

故D正確。

故選:Co

18.(2024?新城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圖甲的彈簧測力計下面掛一個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有水

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慢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圖乙是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

計的示數(shù)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的變化關(guān)系圖像。已知p次=1,0X103kg/m3,g取10N/kg,

不考慮液面的變化,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甲乙

A.圓柱體的重力為9N

B.圓柱體所受的最大浮力為5N

C.圓柱體在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為200Pa

D.圓柱體的密度為l.gXlCPkg/n?

【解答】解:

A、由圖象可知,當h=0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9N,此時圓柱體處于空氣中,G=F拉=9N,故

A正確;

B、由圖象可知物體完全浸沒后排開水的體積不再改變,受到的浮力不再改變,此時受到的浮力

最大,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F^=G-F=9N-4N=5N,故B正確;

C、由圖象可知,圓柱體在剛浸沒時,下表面所處的深度為h=5cm-2cm=3cm=0.03m,

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p=p水gh=L0X103kg/m3xi0N/kgX0.03m=300Pa,故C錯誤;

D、由F浮=p水且丫排得圓柱體的體積:

---------5---------------------=5X10-4m3,

l.OxlO5kg/m3xlON/kg

圓柱體的密度:

p=爺=扁=-------------4Q=L8X103kg/m3,故D正確。

v9VWN/kgx5xlOm3

故選:Co

19.(2024?永春縣模擬)如圖甲所示,豎直細桿(質(zhì)量不計)的上端通過力傳感器連在天花板上,

力傳感器可以顯示出細桿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下端與正方體物塊M相連?,F(xiàn)向底面積為

0.02m2>質(zhì)量為1kg的薄壁空水箱中加水,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隨水箱中加入水質(zhì)量變化的圖

像如圖乙所示,(g取10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質(zhì)量為0.6kg

B.物塊的下方距離容器底部的距離為2cm

C.當加入的水質(zhì)量是3kg時,物塊恰好所受浮力最大

D.水箱加水到C點時,對桌面的壓強是2000Pa

【解答】解:A、由圖乙可知,水箱中沒有水時,壓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為4N,此時物塊保持靜

止狀態(tài),則物塊的重力G=4N,則物塊質(zhì)量為m=£=^嶗=0.4kg,故A錯誤;

uJ.U7V/KU

B、根據(jù)題意及圖乙中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隨水箱中加入水質(zhì)量變化的圖像分析可知,在向水箱

中逐漸加水到mi=1kg過程中,物塊M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細桿給的豎直向上的拉力,此時

細桿的拉力為:F=G=4N,

繼續(xù)向水箱中加水,從A點到B點過程中,細桿的拉力逐漸減小,故在A點處時物塊M開始接

觸到水面,

物塊的下方距離容器底部的距離為h=3=34=---------爰粵--------=0.05m=5cm,故B

Sp次Sl.OxlO5kg/m3x0.02m2

錯誤;

C、從A點到B點過程中,物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和細桿給的拉力F,

直到B點拉力F為0,止匕時F浮=6,

從B點到C點過程中,隨著水箱中水繼續(xù)增加,物塊M在水中的體積V排逐漸增大,物塊M所

受浮力F浮逐漸增大,此過程物塊M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細桿施加的豎直向下的壓力F和豎

直向上的浮力F浮,物塊M靜止,受力平衡,則有F=F浮-G,

因此,隨著物塊M所受浮力F浮逐漸增大,細桿施加的豎直向下的壓力F也逐漸增大,直到C點

物塊M剛好浸沒在水中時,F(xiàn)浮不再增大,此時細桿給的豎直向下的壓力F也不再增大,故此時

物塊M所受到的浮力為:F17=G+F=4N+6N=10N,即物塊M所受到的浮力最大為10N,

當水恰好浸沒物塊M時,物塊M所受到的浮力為10N,

FF

_________lOAf_________

由F浮=p水且丫排得出浸沒物塊M的體積為:丫物=丫排=占=1.0X

3

P水9l.OxWkg/m3xWN/kg

103m3,

由物塊M為正方體,可求出物塊M的邊長a為:a=V1.0x10-3m3=0.1m,

由物塊M恰好浸沒且為正方體可知,物塊M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為:h=a=0.1m,

故物塊M底面以上水和物塊M的總體積V總為:V總=511=0.021112)<0.1111=2.0><l(/3m3,

因此,物塊M底面以上水的體積V1為:丫1=丫總-V物=2.0Xl(r3m3-l.oxlO_3m3=l.()xlO-

3m3,

物塊M底面以上水的質(zhì)量m2為:m2=p水丫1=1.0乂103kg/m3X1.0X103m3=lkg,

水箱中水的總質(zhì)量為:m水=mi+m2=lkg+lkg=2kg,

所以當加入的水的質(zhì)量是2kg時,物塊恰好所受浮力最大,故C錯誤;

D、水箱加水到C點時,水箱中水的重力為:G水=n^Kg=2kgX10N/kg=20N,

水箱的重力為:G水箱=m水箱g=lkgX10N/kg=10N,

將水箱、水、物塊M看成一個整體,則這個整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總,細桿施加的向下的壓

力F,桌面施加的向上的支持力F支,整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力平衡,

則有:F支=G總+F,

其中G總等于水箱、水、物塊M的重力之和,即:6總=6水箱+G水+G=10N+20N+4N=34N,

水箱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水箱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則有:F氏=F支=G總+F=34N+6N

=40N,

F

水箱對桌面的壓強為:p=-故水箱加水到C點時,對桌面的壓強為2X

30.02m,

103Pa,故D正確。

故選:D。

20.(2024?鎮(zhèn)江二模)如圖所示,某圓柱形容器底部有一物塊,物塊底部通過一彈簧和容器底部相

連,向容器內(nèi)注水,直至加滿,彈簧彈力與水的高度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忽略彈簧的質(zhì)量和體

積,且彈簧始終豎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高度為32cm

B.彈簧對物塊的彈力始終豎直向下

C.彈簧原長為20cm

D.水深40cm時物塊受到的浮力為50N

【解答】解:AC、開始物塊壓縮彈簧,彈簧的長度的20cm,則原長大于20cm,當水深52cm時,

物體浸沒,但彈簧存在壓縮和伸長,水面高度的變化不等于物體的高度,故物體高度不是52cm-

20cm=32cm,故AC錯誤;

BD、當水深0-20cm之間,物塊沒有浸入水中,彈力等于重力,為50N,彈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

的,當水深40cm時,彈力為0,說明物塊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故物塊受到的浮力為50N,當繼

續(xù)加水,浮力增大,彈力增大,故彈力是向下的,故B錯誤,D正確。

故選:D。

21.(2024?西藏模擬)在一次活動中,小明和小華先后在同一地面水平拉著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

動,如圖所示是物體A兩次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s/m

A.物體A兩次運動的速度:vi<v2

B.物體A兩次所受的拉力:FI>F2

C.0?ti兩人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i=W2

D.0?ti兩人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Pi>P2

【解答】解:A、由圖象可知,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第一次通過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過的路程,所

以V1>V2,故A錯誤;

B、同一物體重力相等,對水平面的壓力相等,在同一水平面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兩次

拉動物體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相等,由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

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FI=F2,故B錯誤;

C、由圖象可知,0?ti物體第一次通過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過的路程,又因為FI=F2,根據(jù)W=

Fs可得,0?ti兩次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i>W2,故C錯誤;

D、已知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FI=F2,VI>V2,由P=?=?=Fv可知,0?ti兩人拉力對物體做

功的功率:Pi>P2,故D正確。

故選:D。

22.(2024?章丘區(qū)模擬)甲、乙兩輛牽引力大小相同的小車同時沿同一平直公路直線行駛,他們的

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

A.甲車牽引力做功大于乙車

B.甲車牽引力做功等于乙車

C.甲車牽引力功率大于乙車

D.甲車牽引力功率等于乙車

【解答】解:AB、根據(jù)題意可知,牽引力大小相同,由于不知道運動的路程的大小關(guān)系,無法根

據(jù)W=Fs比較做功的大小,故AB錯誤;

CD、牽引力相同,根據(jù)圖示可知,在相同路程內(nèi),甲用時短,則甲的速度快,根據(jù)P=^=^=Fv

可知,甲車牽引力功率大于乙車,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o

23.(2024?高港區(qū)校級三模)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線運動,當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如圖甲

時,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1;當物體運動的速度和時間圖像如圖乙時,受到水平推力為F2,兩次

推力的功率分別為Pi、p2o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FI=F2;P1VP2B.FI=F2;PI>P2

C.FI>F2;PI>P2D.F1VF2;P1>P2

s

【解答】解:由圖甲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尹=/=嬰=2zn/s,

由圖乙可知,物體的速度保持不變,即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4m/s;

兩次都是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平衡力,故推力大小都等于摩擦力大小,根據(jù)摩擦

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可知摩擦力大小沒變,故受到的水平推力FI=F2;

已知V甲<V乙,由可得,兩次推力的功率P1<P2,

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24.(2024?平原縣二模)如圖a,水平地面粗糙程度相同,用水平拉力F拉物體做直線運動,物體

通過A、B、C、D段時“v-t”圖象如圖b,其中,物體經(jīng)過各點的時刻在圖象中已標注。與

AB段相比,CD段()

物體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水平地面

ABCD

圖a圖b

A.物體所受摩擦力較大

B.水平拉力F做的功較多

C.拉力F較小

D.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較小

【解答】解:A、物體在AB段和CD段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相等,水平地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物

體在AB段和CD段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

BC、由圖可知,物體在AB段和CD段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二者大小相等。由A知,物體在AB段和CD段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物體在AB段和CD

段所受拉力大小相等。由圖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