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下期中信息類文本閱讀單元知識清單
一、主要考點
信息類文本有依據(jù)、有條理地表述了自己的觀點或發(fā)現(xiàn)。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學習,我們提高了思維的深刻性、靈
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信息性文本閱讀對標核心價值、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文化自信,以學術論文為主,理論
性比較強,兼及新聞述評、政論時評、調(diào)查報告、科普文章等,形式多樣,有單一文本及非連續(xù)性文本,非連續(xù)性文
本實質(zhì)為主題群文閱讀。信息性文本閱讀題型包括基于核心概念的拓展運用類題型,基于文本特征的信息遷移運用題
型,基于理據(jù)支撐、文本邏輯的解決問題題型,基于新情境,互文關聯(lián)的跨文本、跨學科題型等。
二、考點梳理
信息類文本閱讀可以依托教材內(nèi)容,從教材中就地取材,借助情境知識進行現(xiàn)場遷移,即時建構,實現(xiàn)知識的轉
化運用,是高考試題與教材有機關聯(lián)的較高境界。如,2023年新課標I卷現(xiàn)代文閱讀I《后真相時代》直接關聯(lián)到高
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四單元“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中“辨識媒介信息”的相關內(nèi)容。如教材內(nèi)容列舉了信息失真的幾
種情況,而《后真相時代》中的“競爭性真相”則成為教材內(nèi)容的絕佳注腳。
①能夠辨識、分析、比較、歸納和概
括基本的語言現(xiàn)象,并能有依據(jù)、有
考點能力要求
①能區(qū)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從多角度、多層面獲取信息,有效篩選信息,準確概括觀點和情感,并解釋觀點
和材料之間的關系。
②能清晰地解釋文本中事實、材料與觀點、推斷之間的關系號分析典催論的杏理性,或解釋其可能存在的矛盾、
模糊或故意混淆之處。
③能比較多個文本或材料,在各部分信息之間建立聯(lián)系,把握主要信息,分析、說明復雜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多種
關系。
④能比較、概括多個文本的信息,發(fā)現(xiàn)其內(nèi)容、觀點、情感、材料組織與使用方面的異同;能從多個文本或一組
信息材料中發(fā)現(xiàn)新的關聯(lián),推斷、整合出新的信息。
⑤能運用文本中提供的事實、觀點、策略和方法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并能夠依據(jù)多個信息源,對
文本信息、觀點的真實性及可靠性作出自己的判斷,并邏輯清晰地闡明自己的依據(jù)。
閱讀方法指津
(1)摒棄錯誤的讀文套板
許多考生在面對信息類文本閱讀題時,由于對閱讀材料有陌生感甚至排斥感,不是靜下心來細讀文本,而是習慣
先看題,然后按“題”索“文”,以求速戰(zhàn)速決。用這種方式解題,每做一道題目甚至是每看一個選項,都要把全文
瀏覽一遍,希望從文本中檢索到與本題、本選項有關的內(nèi)容,如此一來,做完整個閱讀題可能要把全文瀏覽檢索多遍,
1
白費時間;此外,由于每次瀏覽檢索都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這樣難免會因為主旨把握不準、信息掌握不全、內(nèi)部
關系梳理不順而導致對選項判斷的偏差,從而造成答題的失誤。
(2)先文后題,讀懂是王道
第一步,覽標題查出處,明確話題概念。第二步,扣語句析觀點,圈畫關鍵信息。第三步,通全文探文脈,厘清
行文思路。
首先,確立大概念觀念,閱讀文本時要有意識把握核心概念內(nèi)涵與外延以及作者通過什么方式策略闡釋觀點等,
如2023年新課標I卷“競爭性真相”即文本的重要概念,文本關于藜麥的各種說法以及澄清事實的過程就是為了引
出最后這個重要觀點,鎖定“競爭性真相”就抓住了理解文本的“牛鼻子”。
其次,厘清觀點與材料,主要觀點與次要觀點以及不同材料之間的關系。如抓住《后真相時代》第二段首句,即
可知首段所列媒體的標題、觀點都是作者觀點的敵對方,這些乍看起來很有道理的觀點和說法,經(jīng)過經(jīng)濟學家分析、
作者實地走訪和采訪當?shù)厝?,最終被揭穿謊言。
再次,善于比較,在異同辨析中深化對觀點和材料的認知,通過在不同文本間進行比較形成全面認識和價值判斷。
(3)把握命題手段,建立命題者思維
一是依體命題,因文命題,因境命題;
二是設計典型任務,考查關鍵能力,強調(diào)綜合性,客觀題經(jīng)常在詞語轉換表述、語序調(diào)整改寫、限制因素變更、
邏輯關系重構等方面設置障礙和陷阱;
三是主觀題突出對信息獲取能力、邏輯思辨能力和遷移運用能力的考查,凸顯對探究、批判等高階思維能力的考
查;
四是注重檢測學生對不同材料的分析比較以及用閱讀所得解釋現(xiàn)實現(xiàn)象的能力等;
五是命題設計指向核心素養(yǎng)指標,提高分數(shù)要依靠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素養(yǎng)的提升,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的收益將
越來越小。
(4)細讀文本,還原命題思維
一、運用關聯(lián)思維進行文本細讀
文本細讀包括三個層面:字詞層面,細讀術語或概念,理解作者的關鍵字詞;句子與段落層面,細讀主題句與論
述結構,理解作者的關鍵句子與段落;篇章層面,細讀觀點或理論模型,理解作者的篇章結構。要重視其中的字詞、
句子、段落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由點帶面、點面結合地細讀,準確理解作者觀點和論證邏輯。
首先,用圈點勾畫建立閱讀符號系統(tǒng),從范圍副詞、程度詞、頻率詞、時態(tài)詞、指代詞、肯否詞、關聯(lián)詞、順序
詞、總結詞、概念詞等詞語中獲取文本主要內(nèi)容和關鍵信息。
其次,準確把握材料與材料、材料與觀點的關聯(lián),弄清圍繞觀點作者選取的材料及如何用材料加以論證的。
二、找準問題與答案的連接點
從關聯(lián)的角度看,論點與論據(jù)的關系是觀點與材料的關系。論證是運用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與方法,所闡釋的
是論點與論據(jù)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先細讀題目,找準關鍵詞之間的關系,不能犯關聯(lián)思維上的錯誤。答案表述既確保了
文本要素的關聯(lián)和自洽,也確保了答案符合文本含義和內(nèi)在關系,而非套路式、割裂式、模式化的空洞的表述。有些
考生的答案恰恰因為沒有做到問題與文本、文本與答案、答案與問題的準確關聯(lián)而導致丟分。
可見,運用關聯(lián)思維找準問題與答案的連接點,把文體特征、文本內(nèi)容與內(nèi)在邏輯充分融合表述,是提升信息性
文本閱讀答題能力的關鍵。
2
知識清單
信息類文本高效讀文“三方法”
文章如器械,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寫作技巧“組裝”成文的。如果我們能把一篇文章“拆解”開來,悟透“組裝”
的技巧,一定能解決文本中讀不懂的問題。信息類閱讀尤其如此。
信息類閱讀選用的文本往往是論述類文本。讀文的重點就是高效地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準確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
基于此,閱讀文本可采用如下3個方法:
1.標
(1)標段落
文章共幾段,要首先標明;重要段落,甚至要標到句。
(2)標關鍵句
論點句、分論點句、過渡句、總結句以及段落中的其他重要語句,一邊讀,一邊標畫。
(3)標重要詞語
諸如“足以證明”“由此可見”“總而言之”“不難看出”“告訴我們”“因此”等詞語,這些詞語常???/p>
以幫助我們判斷論點。其他如表示范圍、程度的副詞,表示時間、結果的詞,某些指示代詞,含有肯定和否定意義的
詞,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詞等,這些詞語,有利于我們對比選項。
2.理
(1)概括出段落層次的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的常見方式
①尋找關鍵句子
a.統(tǒng)攝全篇的句子一一論點句、中心句、總結句。
b.作論據(jù)的句子一一論述類文本作論據(jù)的材料分為兩種:一種是事實論據(jù),另一種是道理論據(jù)。
c.揭示文章脈絡層次的句子一一論證的思路是沿著邏輯思維的過程展開的。這些邏輯關系往往有一些標志性的語
句,如“首先……其次……”等語句。如果沒有這樣的語句,可標記每一段的開頭句或結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
要信息,把握文脈。
②依據(jù)關鍵詞概括
a.表示范圍、程度的副詞;
b.表示時間、結果的關鍵詞;
c.某些指示代詞;
d.含有肯定和否定意義的關鍵詞;
e.提示信息的詞;
f.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詞。
對于沒有中心句也沒有關鍵詞的段落,要概括其內(nèi)容要點,進而把握語句間的關系。
(2)分析重要句子間的關系
梳理句間關系要注意的關系類型:
3
論述類文本的重要句子間常有并列、遞進、轉折、因果、條件、目的、解說、假設等內(nèi)在關系,分析句間關系要
注意把握這些關系類型。
(3)厘清全文論述層次
論述類文本的論述層次,一般體現(xiàn)在段落關系上,段落間常有總分、遞進、并列、因果等邏輯關系。對全文段落
層次的梳理,可以采用畫結構圖的方式進行。
3.辨
“辨”就是辨析,是在標畫、梳理后對文本主要內(nèi)容的一種分析。要“辨”清如下兩點:
(1)辨清表達方式
論述類文本主要有兩種表達方式,敘述和議論。
敘述是引用材料,是論據(jù)部分;議論是說理,往往包含著觀點。分清敘議,就辨明了觀點和材料的關系。不過學
術性論文的表達方式以議論和說明為主,它的說明往往是對觀點的詮釋,旨在進行科學的、嚴密的邏輯推導。
(2)辨明方法
①辨明論證方法
議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如對比論證、因果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等方法,在讀后都要有初步的
了解。對哪段文字是證明哪一個觀點的,運用了什么方法證明的,都需要有初步的認知。
②辨明說明方法
學術性論文在詮釋觀點時,往往運用一些說明方法,比如舉例子、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
列數(shù)字、引用等,使學術觀點嚴謹、準確、周密。
典例指弓I
[高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①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
乃在于他生而稟有一種極為難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與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與理性兼長并美的詩
人,他一方面具有極大極強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觸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華;另一方面又有
著極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脫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與局限,做到博觀兼美而無所偏失。
②這種優(yōu)越的稟賦表現(xiàn)于他的詩中,第一點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與途徑之正。就詩歌體式風格方
面而言,古今長短各種詩歌他都能深入擷取盡得其長,而且不為一體所限,更能融會運用,開創(chuàng)變化,千匯萬狀而無
所不工。我們看他《戲為六絕句》之論詩,以及與當時諸大詩人,如李白、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等,酬贈懷念
的詩篇中論詩的話,都可看到杜甫采擇與欣賞的方面之廣;而自其《飲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
則可見到他對各種詩體運用變化之神奇工妙;又如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別”等五
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漢魏五言古詩變化而出的一種新面貌。就詩歌內(nèi)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無論妍嫂巨細,悲歡
憂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態(tài),都能隨物賦形,淋漓盡致地收羅筆下而無所不包,如寫青蓮居士之“飄然思不群”,寫
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寫丑拙則“袖露兩肘”,寫工麗則“燕子風斜”;寫玉華宮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
響;寫洗兵馬之歡懺,寫出一片欣奮祝愿之情。其涵蘊之博與變化之多,都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證明。
4
③其次值得注意的,則是杜甫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我以為每一位詩人對于其所面臨的悲哀與艱苦,
都各有其不同的反應態(tài)度,如淵明之任化,太白之騰躍,摩詰之禪解,子厚之抑斂,東坡之曠觀,六一之遣玩,都各
因其才氣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別之,不過為對悲苦之消融與逃避。其不然者,則如靈均之懷沙自沉,乃完全為悲苦
所擊敗而毀命喪生,然而杜甫卻獨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現(xiàn)為面對悲苦的正視與擔荷。所以天寶的亂離,在當時詩人
中,唯杜甫反映者為獨多,這正因杜甫獨具一份擔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時代的血淚,都成為了他天才培育的澆灌,
而使其有如此強大的擔荷之力量的,則端賴他所有的一份幽默與欣賞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極主觀的深入的感情,一方
面又有極客觀的從容的觀賞,如著名的《北征》詩,于飽寫沿途之人煙蕭瑟、所遇被傷、呻吟流血之余,卻忽然筆鋒
一轉,竟而寫起青云之高興,幽事之可悅,山果之紅如丹砂,黑如點漆,而于歸家后,又復于饑寒凜冽之中,大寫其
幼女曉妝一片嬌癡之態(tài)。此外,杜甫雖終生過著艱苦的生活,而其詩體中卻往往有“戲為”“戲贈”“戲作”等字樣。
凡此種種,都說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相反而相成的兩方面的表現(xiàn)。這種復
雜的綜合,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又一證明。
(摘編自葉嘉瑩《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比對]〃杜甫有一種難得
A.杜甫有一種難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與理性,對事物進行綜合全面的把握。
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與
【原文】而其(杜甫)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稟有一種極為理性”照錄了原文的句子。
難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與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與理性兼長并美的詩
"對事物進行綜合全面的把
人,他一方面具有極大極強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觸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
的事物之精華;另一方面又有著極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脫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與局限,握〃是對原文的概括式轉
做到博觀兼采而無所偏失。述。結論:正確。
B.從杜甫論詩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古今長短各種詩歌的體式風格都有正面評價?!颈葘Α吭闹皇钦f〃就詩
歌體式風格而言,古今長短
【原文】就詩歌體式風格方面而言,古今長短各種詩歌他都能深入擷取盡得其長,而且不
各種詩歌他都能深入擷取盡
為一體所限,更能融會運用,開創(chuàng)變化,千匯萬狀而無所不工。我們看他《戲為六絕句》
得其長”,并沒有提到"他
之論詩,以及與當時諸大詩人,如李白、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等,酬贈懷念的詩篇
中的論詩的話,都可看到杜甫采擇與欣賞的方面之廣;而自其《飲中八仙歌》《曲江三對古今長短各種詩歌的體式
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則可見到他對各種詩體運用變化之神奇工妙;又如從《自京赴風格都有正面評價〃。選項
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別"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漢魏五言曲解文意。結論:錯
古詩變化而出的一種新面貌。誤。
C.杜甫的詩歌涵括范圍非常廣泛,善于以變化的筆觸,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人情物態(tài)?!颈葘Α吭挠芯唧w闡述"妍姥
巨細,悲歡憂喜""無所不
【原文】就詩歌內(nèi)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無論妍嫂巨細,悲歡憂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
態(tài),都能隨物賦形,淋漓盡致地收羅筆下而無所不包。如寫青蓮居士之“飄然思不包",又有概括闡述“一切人情
5
群”,寫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寫丑拙則"袖露兩肘",寫工麗則“燕子風物態(tài)〃”涵蘊之博與變化之
斜”;寫玉華宮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響;寫洗兵馬之歡懺,寫出一片欣奮祝愿之多",選項表述成了“非常廣
情。其涵蘊之博與變化之多,都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證明。泛",意思一樣。結論:正確。
【比對】原文中有“一
對于天寶年間的亂離,杜甫在詩中既有主觀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觀視角的觀照。
D.方面有極主觀的深入的
感情,一方面又有極客
【原文】他一方面有極主觀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極客觀的從容的觀賞,如著名的《北征》
觀的從容的觀賞〃的句
詩,于飽寫沿途之人煙蕭瑟、所遇被傷、呻吟流血之余,卻忽然筆鋒一轉,竟而寫起青云之高
興,幽事之可悅,山果之紅如丹砂,黑如點漆,而于歸家后,又復于饑寒凜冽之中,大寫其幼女子,選項的意思跟原文
曉妝之一片嬌癡之態(tài)。一樣。結論:正
確。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比對】選項準確
A.文章用先總論后分論的結構,論證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概括了文本三個段
【原文】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落的關系,先總
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稟有一種極為難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與正常。述,后分兩點分
這種優(yōu)越的稟賦表現(xiàn)于他的詩中,第一點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與途徑之正。其次值得注述。結論:正
意的,則是杜甫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確。
B.文章從體式風格和內(nèi)容兩方面,來論證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的汲取之博與途徑之正。
【比對】概述第一個
【原文】第一點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與途徑之正。就詩歌體式風格方面而言,古今長短
分論點的論證內(nèi)容。
各種詩歌他都能深入擷取盡得其長,而且不為一體所限,更能融會運用,開創(chuàng)變化,千匯萬狀而無所
結論:正確。
不工。就詩歌內(nèi)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無論妍嫂巨細,悲歡憂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態(tài),都能隨物賦
形,淋漓盡致地收羅筆下而無所不包。
C.文章在論證詩人對待悲苦的態(tài)度時,將杜甫和陶淵明、屈原等詩人做了對比?!颈葘Α扛攀龉湃藢?/p>
待時代悲苦時的態(tài)度
【原文】我以為每一位詩人對于其所面臨的悲哀與艱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應態(tài)度,如淵明之任及代表,目的是通過
化,太白之騰越,摩詰之禪解,子厚之抑斂,東坡之曠觀,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氣性情而有所對比突出杜甫詩歌的
不同,然大別之,不過為對悲苦之消融與逃避。其不然者,則如靈均之懷沙自沉,乃完全為悲苦所意義。結論:正
擊敗而毀命喪生。然而杜甫卻獨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現(xiàn)為面對悲苦的正視與擔荷。確。
【比對】選項中“汲取了前人傳統(tǒng)"與杜
D.文章論證了杜甫所以對時代苦難有擔荷力量,是因為他廣泛汲取了前人
甫"對時代苦難有擔荷力量"分別屬于并
6
傳統(tǒng)。列的兩個分論點,二者并不構成因果關
系。結論:錯誤。
【原文】第一點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與途徑之正。其次值得注意
的,則是杜甫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之前的詩人,或以感性見長,或以理性見長,至杜甫方能二者兼?zhèn)洹?/p>
B.杜甫勇于嘗試各種詩體,在七言律詩上謹守傳統(tǒng),在五言古詩上則作出革新。
C.對逃避、被擊敗與正面擔荷這三種回應危機方式,作者在情感態(tài)度上一視同仁。
D.杜甫詩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來自嚴肅與幽默之間、擔荷與欣賞之間的平衡。
【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觀點和態(tài)度的能力。
A.“杜甫之前的詩人,或以感性見長,或以理性見長”無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說,“杜甫是一位感性與理性兼長
并美的詩人”,并沒有評價杜甫之前的詩人。
B.“在七言律詩上謹守傳統(tǒng)”曲解文意,根據(jù)原文第二段“古今長短各種詩歌他都能深入擷取盡得其長,而且不
為一體所限,更能融會運用,開創(chuàng)變化,千匯萬狀而無所不工”“自其《飲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
作中,則可見到他對各種詩體運用變化之神奇工妙”,可見杜甫七言律詩上并不謹守傳統(tǒng)。
C.“作者在情感態(tài)度上一視同仁”曲解文意,原文說“不過為對悲苦之消融與逃避”“為悲苦所擊敗而毀命喪生”
“然而杜甫卻獨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現(xiàn)為面對悲苦的正視與擔荷”,“然而”表示轉折,說明杜甫與前兩種態(tài)度不
同,且字里行間可見作者對杜甫的贊美之情,故“作者在情感態(tài)度上一視同仁”的推斷不正確。故選D。
4.請簡要概括第三段的論述思路。
【答案】首先,作者列舉了“逃避”和“被擊敗”這兩種回應危急的方式;接著表達了對杜甫“正面擔荷”這種
應對方式的欣賞和肯定;最后總結出杜甫的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又一
證明。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由“……都各有其不同的反應態(tài)度,如……不過為對悲苦之
消融與逃避”可見,首先,作者列舉了“逃避”和“被擊敗”這兩種回應危急的方式;由"……這正因杜甫獨具一份
擔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時代的血淚,都成為了他天才培育的澆灌……一方面又有極客觀的從容的觀賞……”可見,
接著表達了對杜甫“正面擔荷”這種應對方式的欣賞和肯定;由”……這種復雜的綜合,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
與正常的又一證明”可見,最后總結出杜甫的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又
一證明。
5.請結合材料理解杜甫的“擔荷的力量”。
【答案】①杜甫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現(xiàn)為面對悲苦的正視與擔荷。②他擁有一份幽默與欣賞的余裕。③杜甫雖
終生過著艱苦的生活,而其詩體中卻往往充滿幽默。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由“然而杜甫卻獨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現(xiàn)為面對悲苦的正視與擔荷”可得出:杜甫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現(xiàn)為
面對悲苦的正視與擔荷。
由“這正因杜甫獨具一份擔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時代的血淚,都成為了他天才培育的澆灌,而使其有如此強
7
大的擔荷之力量的,則端賴他所有的一份幽默與欣賞的余?!笨傻贸觯核麚碛幸环萦哪c欣賞的余裕。
由“此外,杜甫雖終生過著艱苦的生活,而其詩體中卻往往有‘戲為’‘戲贈‘‘戲作’等字樣”可得出:杜甫
雖終生過著艱苦的生活,而其詩體中卻往往充滿幽默。
而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教考銜接:探索與創(chuàng)新
篇目關鍵詞(概念、特征;名詞、動詞)文本內(nèi)容
《青蒿素:人類征服瘧疾、青蒿素:這是一篇獲獎感言,主要講
疾病的一小步》述了能夠有效治療瘧疾的青蒿素
①發(fā)現(xiàn):收集、挑選、提取、測試、查
的發(fā)現(xiàn)發(fā)展過程,并提及中醫(yī)藥
閱文獻、臨床治療、分離提純;
學的貢獻。
②發(fā)展:雙氫青蒿素;
中醫(yī)藥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童年趣事:力、平行宇宙、多維空間、通過記敘童年的兩件趣事和
育歷程》高維世界;統(tǒng)一場論;高中建造電子感應加速器的故事
來展現(xiàn)自己成為物理學家的歷
高中:反物質(zhì)、原子對撞機、電子感應
程。
加速器
《中國建筑的特征》中國建筑、基本特征:本文主要介紹了中國建筑的
基本特征,用“詞匯”“文法”
①個別建筑物、臺基、房屋、屋頂;平
解釋中國建筑,提出各民族建筑
面布置、聯(lián)系性建筑物、回廊、抱廈……
之間的“可譯性”問題。
②結構方法、木材結構、立柱、橫梁、
斗拱、舉折、舉架;
③裝飾性、屋頂、顏色(朱紅)、裝飾
部分、建筑材料(琉璃磚瓦)、雕刻;
文法、詞匯、可譯性
《說“木葉”》藝術形象:木葉、樹葉、落木;“木葉”之所以成為詩人鐘
愛的藝術形象,是因為詩歌語言
詩歌語言、藝術特征、暗示性、顏色性
具有暗示性。
所掌握文體知識
01科普文
科普文是解說、介紹科學技術的說明性文章。
科普文一般用輕松、活潑的筆調(diào),解說某一方面的科學技術知識。既有科技的技術性,又有內(nèi)容的生動性,還有
題材的廣泛性,以及篇幅的簡短性。
科普文題材十分廣泛,從肉眼看不見的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宇宙,無論是工業(yè)、農(nóng)業(yè)、交通運輸方面,
還是物理、化學、天文、地質(zhì)、生物等方面,都可找到科普文章的題材。
8
02自然科學小論文
一是“小”。同正規(guī)學術論文相比,科學小論文的選題較小,內(nèi)容較淺,因而篇幅也不長。
二是科學性。科學小論文的材料,應當是真實可靠的,不允許夸大或虛構;觀點應當是在經(jīng)過細致的思考與研究
后實事求是地提出來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測或臆斷;語言應當準確、清晰、嚴密、合乎邏輯,不能模棱兩可、含糊費
解、粗疏缺漏。
三是創(chuàng)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學小論文質(zhì)量的重要標準。在科學小論文里,要提出自己在
觀察、調(diào)查或考察中獲得的新發(fā)現(xiàn),在實驗或制作中運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動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鉆研某種
科學知識中積累的新見解,從而給人以一定的啟發(fā)。
03演講詞
演講詞,是指在重要場合或群眾集會上發(fā)表講話的文稿。它用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發(fā)表意見和主張,提出號
召倡議。
演講詞主要有以下特點:
(1)針對性。演講詞所提出的問題應是聽眾所關注的事情,所講內(nèi)容的深淺也應符合聽眾的接受水平。演講既要
注意當時的時代氣氛,又要了解演講的具體場合。
(2)鮮明性。演講的內(nèi)容必須表明自己的主張,闡明自己的見解。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表揚什么,批評什么,
均應做到立場鮮明、態(tài)度明確,不能含糊。
(3)條理性。要使講話易被聽眾聽清、聽懂,就要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否則,所講內(nèi)容雖豐富、深刻,但散亂
如麻,缺乏邏輯性,亦會影響講話效果。
(4)通俗性。演講的語言,應通俗易懂,明白曉暢。句子不要太長,修飾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語,
具有說話的特點。同時,也應該講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賞。
(5)適當?shù)母星樯省Q葜v既要冷靜地分析,又要有誠摯熱烈的感情,這樣才能使講話既有說服力,又有鼓動性。
04文學評論
又叫“文藝評論”,既是指運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對各種文學現(xiàn)象進行探討、體會、評價的科
概念
學研究活動,又是指反映這種研究成果的一種文章樣式。
揭示藝術現(xiàn)象中的審美價值和思想意義,探討藝術創(chuàng)作的方法和規(guī)律,以提高文藝創(chuàng)作的水
作用
平;還要幫助讀者正確理解作品,培養(yǎng)和提高讀者的藝術欣賞能力和健康的藝術情趣。
類型詩歌評論、小說評論、散文評論、戲劇評論、影視評論等。
(2023?新高考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務。
對素食者和腸胃疾病患者來說,藜麥的發(fā)現(xiàn)是一個奇跡。藜麥不含款質(zhì),富含鎂和鐵,比其他種子含有更多的蛋
白質(zhì),包括人體無法獨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國宇航局宣布,藜麥是地球上營養(yǎng)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員的
理想之選。產(chǎn)于安第斯山的藜麥有一個令西方消費者神往的傳說:印加人非常重視藜麥,認為它是神圣的,并且稱之
為“萬谷之母”。手苧,黎奏的愛空直卻通過媒/發(fā)現(xiàn)工一個令人丕安的事失。從2006年到2013年,玻利維亞和秘
魯?shù)霓见渻r格上漲了兩倍。2011年《獨立報》稱,玻利維亞的藜麥消費量“5年間下降了34%,當?shù)丶彝ヒ呀?jīng)吃不起
9
這種主食了,它已經(jīng)變成了奢侈品”。《紐約時報》援引研究報告稱,藜麥種植區(qū)的兒童營養(yǎng)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
年,《衛(wèi)報》用煽動性標題提升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裝下藜麥令人反胃的事實嗎?”該報
稱,貧窮的玻利維亞人和秘魯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進口垃圾食品”?!丢毩蟆?013年一篇報道的標題是“藜麥:
對你有利——對玻利維亞人有害”。哆號消息傳遍了全球,在健康飲食者之中引發(fā)了一場良心危機。在社交媒體、素
食博客和健康飲食論壇上,人們開始詢問食用藜麥是否合適。
運科說法看似可信,被許多人為可,但是經(jīng)濟學家馬克?貝勒馬爾等人對此則持儂留意見。畢竟,藜麥貿(mào)易使大量
外國資金涌入玻利維亞和秘魯,其中許多資金進入了南美最貧窮的地區(qū)。幾位經(jīng)濟學家跟蹤了秘魯家庭支出的調(diào)查數(shù)
據(jù),將種植且食用藜麥的家庭、食用但不種植藜麥的家庭和從不接觸藜麥的家庭劃分為三個小組。傻勾荽嬰,從2004
年到2013年,三個小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麥種植戶家庭支出的增長速度是最快的。農(nóng)民們正在變富,他
們將這種新收入轉化為支出又給周邊民眾帶來了好處。那么藜麥消費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愿棗,在很長的時
間內(nèi)兩個國家的藜麥消費量一直在緩慢而穩(wěn)定地下降,這意味著消費量的下降和價格的激增不存在明顯的聯(lián)系。募安
贊哆萋簍摩嬖贊是,秘魯人和玻利維亞人只是想換換口味,吃點別的東西。
為了解藜麥的種植情遲,我去了秘疊科爾卡小爸,這里在印加時代以前就得到了開墾。藜麥是一種美麗的作物,
擁有深紅色或金黃色的巨大種球。在安第斯山的這片區(qū)域,人們在梯田上同時種植藜麥以及當?shù)靥赜械挠衩缀婉R鈴薯
品種。“國外需求絕對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魯向?qū)Ы芪骺ㄕf道,“農(nóng)民非常高興,所有想吃藜麥的人仍然買得起這
種食物?!崩矶呓赓潱?1個技啰。之前,秘魯城里人往往認為他們這片區(qū)域吃藜麥的人“很土”?,F(xiàn)在,由于美國
人和歐洲人的重視,食用藜麥被視作一種時尚?!袄R人終于開始尊重我們這些高原人和我們的傳統(tǒng)了?!辈@S亞
西南部有一片遙遠而不適合居住的區(qū)域,那里到處都是鹽湖和休眠火山。在那是,我看到工史黎奏資金支技的當拽急
震的#&和旅游項目3—壬互壬麥勉強能夠養(yǎng)家趣口.的國新衣夫姐為更初美:殳的木耒頁接資。―我在2017年4月聽到的
玻利維亞人對于該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長的供給正在拉低價格。玻利維亞的藜麥種植面積增長了兩倍多,從
2007年的5萬公頃增長到2016年的18萬公頃。馬克?貝勒馬爾后來對我說:“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結局,因為它的
價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風景如畫的科爾卡山谷,當太陽落山時,我問杰西卡,歐洲和北美的消費者是否應該為
吃掉秘魯人和玻利維亞人的食物而感到內(nèi)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聽到當?shù)厝说挠H口否認。“相信我,”杰西卡
笑道,“我們有許多藜麥?!?/p>
乍一看,這一關于食物熱潮、全球貿(mào)易和消費者憂慮的事件講述了謊言被揭穿的過程。下亭,.當受到錯誤解讀
的真相可能會對當?shù)氐娜藗冊斐烧嬲膫?。各行各業(yè)有經(jīng)驗的溝通者會通過片面的事實、數(shù)字、背景呈現(xiàn)某種世界
觀,從而影響現(xiàn)實。在這個例子中,新聞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導消費者遠離藜麥:他們由衷地為一個貧困
群體感到擔憂,害怕狂暴的全球貿(mào)易風潮會危及這一群體的利益。我們很早就知道這一點:每個新手辯論者和犯錯誤
的小學生都知道如何挑選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過,我們可能不知道這些真相為溝通者提供了多大的靈活性。很多
時候,你可以通過許多方式描述一個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電學橫鎏可能具有同簧的臭實性。我將宜們稱為
竟多性真桓二。
(摘編自赫克托?麥克唐納《后真相時代》,劉清山譯)
10
[關聯(lián)教材]此文話題及主旨與教材必修下冊第四單元“三辨識媒介信息”極為接近。
在完成“四步”閱讀后,填出下面導圖中的空缺內(nèi)容。
提出藜麥愛好者通過媒體發(fā)現(xiàn)了一個
問題令人不安的事實
引用經(jīng)濟學家的
后
調(diào)查及結論
真對新聞報道
相進行求證
S分析
問題
一1■(實地調(diào)查采訪)
解決
問題
答案對媒體提出的問題作出判斷和解釋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X)
A.藜麥適合素食者和腸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營養(yǎng)均衡,被美國宇航局認為是宇航員食物的理想之選。
B.“馬克?貝勒馬爾等人對此則持保留意見”中的“此”,指的是被國外需求推高的藜麥價格給玻利維亞和秘魯當?shù)?/p>
人造成傷害這一說法。
C.藜麥的大面積種植,不僅讓玻利維亞和秘魯?shù)鹊剞r(nóng)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而且改變了當?shù)厝藢见湈в衅缫暤?/p>
看法。
D.作者認為,盡管一些媒體引導消費者遠離藜麥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發(fā)點卻不是惡意的,他們?yōu)楫數(shù)氐呢毨?/p>
居民感到擔憂。
答案C
解析C項前半部分的表述來自文本第二段:“藜麥貿(mào)易使大量外國資金涌入玻利維亞和秘魯,其中許多資金進入了
南美最貧窮的地區(qū)?!倍?guī)孜唤?jīng)濟學家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也顯示,從2004年到2013年秘魯藜麥種植戶及其周邊的農(nóng)民正
在變富。由此可知,藜麥的大面積種植,確實讓玻利維亞和秘魯?shù)鹊剞r(nóng)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C項后半部分的相關
信息來自文本第三段:“之前,秘魯城里人往往認為他們這片區(qū)域吃藜麥的人'很土'?,F(xiàn)在,由于美國人和歐洲人
的重視,食用藜麥被視作一種時尚。'利馬人終于開始尊重我們這些高原人和我們的傳統(tǒng)了?!笨梢园l(fā)現(xiàn),是由于
美國人和歐洲人的重視,才改變了秘魯利馬城里人對藜麥帶有歧視的看法,改變歧視的原因并不是“藜麥的大面積種
植”。另外,C項中“當?shù)亍敝复膬?nèi)容是“玻利維亞和秘魯”,原文只談及秘魯城里人認為高原區(qū)域吃藜麥的人
“很士”,但是玻利維亞人對食用藜麥是否存有歧視這一信息是不得而知的。因此C項表述不正確。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第一段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當一起事件超出了我們直接觀察的范圍時,有些人會根據(jù)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結合自
己的判斷,生成對該事件的看法。
11
B.“它的價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為市場對藜麥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麥的種植面積持續(xù)擴大,
供給日益增長。
C.“每個新手辯論者”“都知道如何挑選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見有些“溝通者”會選擇有助于推進個人意圖
的真相,而這種選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D.從藜麥事件可以發(fā)現(xiàn),一組片面的事實編織在一起引發(fā)了一場良心危機,而這場良心危機對玻利維亞和秘魯當?shù)?/p>
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傷害。
答案D
解析D項的表述主要綜合了文本的第一段和第四段,但是考生進行判斷時,需要結合整個文本考量。第一段中指出:
“這些消息傳遍了全球,在健康飲食者之中引發(fā)了一場良心危機。”新聞工作者和博主作為有經(jīng)驗的溝通者會通過片
面的事實、數(shù)字、背景呈現(xiàn)出某種世界觀,從而影響現(xiàn)實,他們的確在健康飲食者之中引發(fā)了一場良心危機。因此D
項前半部分的表述是正確的。但是后半部分的推論存在問題。第一段中媒體發(fā)布信息的時間段大致是在2011年到
2013年,這段時間內(nèi)煽動性的“消息傳遍了全球”。文本第二段中作者引用經(jīng)濟學家的追蹤數(shù)據(jù)表明“從2004年到
2013年,三個小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可以發(fā)現(xiàn),盡管2011年開始歐美國家已經(jīng)得知了藜麥相關的消息,但是
藜麥的消費量并沒有大幅度降低,秘魯藜麥種植戶的家庭生活水平依然保持上升的態(tài)勢。從2007年到2016年玻利維
亞藜麥種植面積增長了兩倍多,這說明盡管“良心危機”已經(jīng)持續(xù)了幾個年頭,但是國內(nèi)外的藜麥需求量仍然很多。
文本第四段也談道:“這些受到錯誤解讀的真相可能會對當?shù)氐娜藗冊斐烧嬲膫??!贝颂幍拇朕o只是“可能”。
因此D項“這場良心危機對玻利維亞和秘魯當?shù)氐木用裨斐闪苏嬲膫Α钡耐茢嗖徽_。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
A.“糧食優(yōu)先”智庫的工作人員塔尼婭?科森在談到安第斯山藜麥種植者時表示:“坦率地說,他們厭倦了藜麥,因
此開始購買其他食物?!?/p>
B.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一則新聞的標題為“你對藜麥的愛越深,你對玻利維亞人和秘魯人的傷害就越深”。
C.制片人邁克爾?威爾科克斯專門為這個問題制作了一部紀錄片,他說:“我見過一些反對食用藜麥的文字評論,實
際上,停止消費才會真正傷害這些農(nóng)民。”
D.英國廣播公司播音員埃文?戴維斯指出:“事實上,說謊常常是沒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謊言的情況下完
成許多有效的欺騙?!?/p>
答案A
解析文本第二段最后談道:“更加接近事實的解釋是,秘魯人和玻利維亞人只是想換換口味,吃點別的東西?!盇
項“坦率地說,他們厭倦了藜麥,因此開始購買其他食物”的相關表述與原文內(nèi)容最為貼切,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
二段的觀點。B項“你對藜麥的愛越深,你對玻利維亞人和秘魯人的傷害就越深”的表述,適合放在第一段,與“素
食者的肚子能裝下藜麥令人反胃的事實嗎?”這一煽動性標題并列,增加媒體論說的氣勢。C項“我見過一些反對食
用藜麥的文字評論,實際上,停止消費才會真正傷害這些農(nóng)民”的表述,適合放在第四段“不過,這些受到錯誤解讀
12
的真相可能會對當?shù)氐娜藗冊斐烧嬲膫Α钡暮竺?,作為作者觀點的論據(jù)。D項“事實上,說謊常常是沒有必要的。
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謊言的情況下完成許多有效的欺騙”的表述,可與第四段的“競爭性真相”配合使用。
4.請簡要說明文本中的西方媒體在報道時使用了哪些“競爭性真相”。(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從2006年到2013年,玻利維亞和秘魯?shù)霓见渻r格上漲了兩倍;②玻利維亞的藜麥消費量5年間下降了34%;
③藜麥種植區(qū)的兒童營養(yǎng)不良率正在上升;④玻利維亞人和秘魯人正在食用便宜的進口食物。
解析回答這道題,考生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競爭性真相”,這一概念來自文本的最后一段。競爭性真相是指溝通者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援引的各種事實,它應該是真實的、客觀的。溝通者借助各種真相,可能會得出帶有自己主觀
傾向和明顯意圖的結論,這些結論不一定屬于競爭性真相的范疇。本題需要考生能夠準確理解、辨別文本中的“競爭
性真相”與“非真相的結論”二者存在的差異。每個溝通者都有自己的意圖,他們會選擇有助于實現(xiàn)個人意圖的真相,
不過這種選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欺騙性。溝通者可以傳達與客觀現(xiàn)實相符的印象,也可能故意傳達歪曲現(xiàn)實的印象,
他們的意圖是善意還是惡意有時候很難判斷。競爭性真相是中立的,但因溝通者的使用方式和目的的不同,會對現(xiàn)實
產(chǎn)生難以預估的影響。在本題中,西方媒體為了引導消費者遠離藜麥,使用了多種競爭性真相,如:從2006年到
2013年,玻利維亞和秘魯?shù)霓见渻r格上漲了兩倍;2011年《獨立報》稱,玻利維亞的藜麥消費量5年間下降了34%;
《紐約時報》援引研究報告稱,藜麥種植區(qū)的兒童營養(yǎng)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衛(wèi)報》稱,玻利維亞人和秘魯人正
在食用更加便宜的“進口垃圾食品”。這些內(nèi)容都是較為客觀的事實,屬于競爭性真相。但是這些媒體得出的結論是
虛假的,這些結論均不屬于競爭性真相的范疇,如:玻利維亞和秘魯當?shù)丶彝ヒ呀?jīng)吃不起這種主食了,它已經(jīng)變成了
奢侈品;藜麥:對你有利一對玻利維亞人有害;素食者的肚子能裝下藜麥令人反胃的事實嗎?這些非真相的表述不
應該出現(xiàn)在答案中。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證明關于藜麥的新聞報道結論有誤?請根據(jù)文本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引用經(jīng)濟學家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及觀點;②針對媒體提出的問題,作出合理的解釋;③進行實地調(diào)研,征詢當?shù)鼐?/p>
民的意見。
解析作者在文本第二段引用了經(jīng)濟學家馬克.貝勒馬爾等人跟蹤秘魯家庭支出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該項數(shù)據(jù)將種植且食用藜
麥的家庭、食用但不種植藜麥的家庭和從不接觸藜麥的家庭劃分為三個小組。學者們發(fā)現(xiàn),從2004年到2013年,三
個小組的生活水平都在上升,其中藜麥種植戶家庭支出的增長速度是最快的。這是答案的第①點內(nèi)容。2011年《獨立
報》稱,玻利維亞的藜麥消費量“5年間下降了34%,當?shù)丶彝ヒ呀?jīng)吃不起這種主食了”。作者針對《獨立報》這一
觀點進行了合理的解讀,他認為:”更加接近事實的解釋是,秘魯人和玻利維亞人只是想換換口味,吃點別的東西?!?/p>
這是答案的第②點內(nèi)容。第三段中,作者前往秘魯科爾卡山谷和玻利維亞西南部進行實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皖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臨床疾病概要》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外國語附屬外國語學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3次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濟南大學《數(shù)學建模軟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qū)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二模數(shù)學試題(詳細答案版)含解析
-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學2025年高三高考生物試題系列模擬卷(10)含解析
- 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現(xiàn)代漢語與寫作課程考試試卷及答案
- 晉中市榆次區(qū)2025屆四下數(shù)學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濟南護理職業(yè)學院《工程制圖(CA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A/T 2015-2023芬太尼類藥物專用智能柜通用技術規(guī)范
- 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八階段
- 霧都孤兒讀書報告
- 志愿服務證明(多模板)
-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家庭影響因素
- 潔凈環(huán)境監(jiān)測課件
- Python數(shù)據(jù)分析與應用-從數(shù)據(jù)獲取到可視化(第2版)課件 第3章 數(shù)據(jù)分析庫pandas基礎
- 疼痛科護理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 用戶思維培訓課件
- 企業(yè)反商業(yè)賄賂法律法規(guī)培訓
- 安心護行 從個案分析看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VTE管理低分子肝素合理應用版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