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銀典物業(yè)園林綠化知識培訓
目錄
一.花卉的定義、分類
二.花卉栽培與環(huán)境條件的關系
三.南方常見花木名稱及習性(見PPT)
四.北方常見花木名稱及性(見PPT)
五.室內外常見擺放花木的名稱及習性(見PPT)
六.園林樹木養(yǎng)護
七.園林古樹、名木養(yǎng)護
八.園林常見病蟲害
九.草坪的施工與養(yǎng)護管理
十.銀典物業(yè)園林綠化各項標準作業(yè)規(guī)程
一.花卉的定義、分類
1.花卉的定義
花卉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意義。狹義的花卉是指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
物。如鳳仙、菊花、一串紅、雞冠花等;廣義的花卉除有觀賞價值
的草本植物外,還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開花喬木
以及盆景等,如麥冬類、景天類、叢生福祿考等地被植物;梅花、
桃花、月季、山茶等喬木及花灌木等等。另外,分布于南方地區(qū)的
高大喬木和灌木,移至北方寒冷地區(qū),只能做溫室盆栽觀賞,如白
蘭、印度橡皮樹,以及棕檎植物等也被列入廣義花卉之內。
2.花卉的分類
一、按生物學特性分類
生物學特性是指花卉的固有特性。以花卉的生物學特性為分類依據(jù),
不受地區(qū)和自然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
(一)草本花卉
1.一年生草花春季播種,夏、秋開花,入冬枯死的草本花
卉。如鳳仙花、百日草、千日紅、半支蓮、雁來紅、地膚、鶯蘿、牽
牛等。
2.二年生草花秋季播種,春夏開花,夏季種子成熟后死亡,
在兩年內完成生活史的草本花卉,如三色堇、金盞菊、金魚草、虞美
人、紫羅蘭、高雪輪、福祿考、古代稀、藍亞麻等。
3.宿根花卉為多年生花卉,但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春季萌
發(fā),夏、秋開花。如菊花、芍藥、萱草、一枝黃花、美薄荷、石堿花。
假龍頭、釣鐘柳、蜀葵、金雞菊、黑心菊、金光菊、松果菊等。
4.球根花卉地下部分發(fā)生變態(tài)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1)根據(jù)形態(tài)特征分類
①球莖類:地下莖縮短呈球形或扁球形,有頂芽,也有節(jié)和節(jié)
上的側芽,如唐菖蒲、仙客來、小蒼蘭等。
②鱗莖類:地下莖縮短成扁平的鱗莖盤,肉質肥厚的鱗葉著生
于盤上并抱合成球形,稱為鱗莖,如郁金香、水仙、風信子、石蒜、
百合等。又分為兩種:有皮鱗莖,鱗莖外層有膜質鱗片包被,如郁金
香、水仙等;無皮鱗莖,鱗莖外層無膜質鱗葉包被,如百合。
③塊莖類:地下莖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頂端有發(fā)芽點(幾個),如馬
蹄蓮、海芋、白頭翁、花葉芋、大巖桐等。
④根莖類:地下莖肥大,變態(tài)為根狀,在土中橫向生長,有明顯
的節(jié),形成分枝,每個分枝的頂端為生長點,須根自節(jié)部簇生,如美
人蕉、鶯尾、睡蓮、玉簪等。
⑤塊根類:地下主根膨大為紡錘形塊狀,新芽著生在根頸部,根
系從塊根的末端生出,如大麗花、花毛苴等。
(2)根據(jù)生物學特性分類
①落葉球根類:如唐菖蒲、水仙、美人蕉、大麗花、郁金香。
②常綠球根類:如仙客來、馬蹄蓮、海芋。
(3)根據(jù)生態(tài)習性分類
①春植球根類:如唐菖蒲、美人蕉、大麗花。
②秋植球根類:如郁金香、水仙、風信子、石蒜。
5.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無明顯休眠期,地下為須根,如文竹、
吊蘭、萬年青、君子蘭。
6.水生花卉要求生長在水中或沼澤地上,多數(shù)為多年生植物,
如荷花、睡蓮、鳳眼蓮、萍蓬草、石菖蒲、王蓮等。
7.蕨類植物為多年生草本,多為常綠,不開花,不結種子,依
靠池子繁殖,主要觀葉,如娛蚣草、鐵錢蕨等。
8.仙人掌與多肉植物這類花卉多原產于熱帶沙漠地區(qū),莖變?yōu)?/p>
掌狀、片狀、球狀或多棱形柱狀,葉則變態(tài)為針刺狀,莖肉多汁并能
貯存大量水分,以適應干旱的環(huán)境。分為兩類:
(1)仙人掌類:全為仙人掌科。
(2)多肉植物:分屬于十幾個科,如番杏科、龍舌蘭科、鳳梨科、
景天科、菊科、大戟科、蘿摩科。
(二)木本花卉
1.落葉木本花卉
(1)落葉喬木類:如梅花、碧桃、海棠、櫻花、石榴等。
(2)落葉灌木類:如月季、牡丹、迎春、貼梗海棠、玫瑰等。
(3)落葉藤本類:如紫藤、凌霄、爬墻虎(地錦)等。
2.常綠木本花卉
(1)常綠喬木:如桂花、廣玉蘭、橡皮樹、棕檎等。
(2)常綠灌木:如杜鵑、米蘭、含笑、葉子花等。
(3)常綠藤本:如常春藤、絡石等。
二、其他分類方法
(一)按園林用途分類
1.花壇花卉主要用于布置花壇,以一、二年生草花為主,如
鳳仙花、千日紅、孔雀草、三色堇、金盞菊。
2.盆栽花卉主要用于盆栽觀賞,如仙客來、瓜葉菊、蒲包花、
文竹、德國報春、菊花等。
3.庭院花卉用于庭院成片栽植觀賞,大多為宿根花卉和木本花
卉,如芍藥、牡丹、萱草、金雞菊等。
4.切花花卉主要用于生產鮮切花,如唐菖蒲、香石竹、玫瑰
花、菊花、郁金香、扶郎花等。
5,巖(石)生花卉原產于山野石隙間的花卉,較耐干旱瘠薄,
主要用于布置巖石園,如白頭翁、石竹、鶯尾、鐵錢蓮等。
(二)按觀賞部位分類
1.觀花類如月季、大麗花、牡丹、杜鵑、菊花、扶桑、山茶。
2.觀葉類如蘇鐵、橡皮樹、朱蕉、紅背桂、龜背竹、花葉芋、
雁來紅、春芋、文竹、蕨類植物、巴西木、鵝掌柴。
3.觀果類如南天竹、冬珊瑚、火棘、觀賞椒、金銀茄、金橘、
石榴。
4.觀莖類如仙人掌、光棍樹、佛肚竹。
5.芳香類如米蘭、茉莉、桂花、白蘭花、含笑、蠟梅。
(三)按栽培方式分類
1.露地花卉在某地區(qū)的自然氣候條件下,全年可以露地栽培。
2.溫室花卉在某地區(qū),冬季必須在溫室中保護栽培,才能安全
越冬的花卉。
(1)高溫溫室花卉:要求夜間溫度在15℃以上,白天25?35℃,如熱
帶蘭、變葉木、一品紅。
(2)中溫溫室花卉:要求夜間溫度在8?10℃以上,白天15?20℃,
如白蘭花、龜背竹、大巖桐、倒掛金鐘、二色茉莉。
(3)低溫溫室花卉:要求夜間最低溫5℃以上,白天10?15℃,如瓜
葉菊、蒲包花、櫻草類。
(4)冷室花卉:要求室內溫度保持在0?5℃,如梅花、碧桃、盆栽
蠟梅、盆栽月季等。
3.室內觀葉植物比較耐陰,適合在室內陳列觀賞。如:龜背竹、春
芋、綠蘿、吊蘭、文竹、萬年青、廣東萬年青。
(四)按開花季節(jié)分類
1.春花類如金盞菊、三色堇、牡丹、碧桃、迎春、連翹。
2.夏花類如茉莉、桅子、蜀葵、萱草、金光菊、金雞菊、一枝
黃花。
3.秋花類如菊花、桂花、孔雀草、翠菊、雞冠、千日紅、百日
草。
4.冬花類如蠟梅、一品紅、水仙等。
(五)按經濟用途分類
1.藥用花卉如芍藥、麥冬、菊花、連翹。
2,食用花卉如食用菊、金針菜、木槿、百合。
3.香料花卉如玫瑰、茉莉、桂花、晚香玉、白蘭花
二.花卉栽培與環(huán)境條件的關系
花卉是自然植物,由于它的花、葉、果、莖等具有觀賞價值加以馴化
栽培才成為栽培花卉。原產地遍及世界各地,有的生長于高山,有的
生長于平原。有的生長于沼澤、湖泊、有的生長常年高溫高濕地區(qū),
有的生長在四季如春的地方,有的生長在干旱和沙漠地區(qū),或多濕地
區(qū)。把花遷移到異地栽培之后,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影響了它們的正常
生長。所以花卉栽培的關鍵就是人為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使之適應。
環(huán)境條件主要是指溫度、光照、水分、空氣和土壤肥料等因子。
一、溫度
花卉從一顆種子發(fā)芽到開花結果,都有它的最適溫度、最高溫度
與最低溫度,超過這個界限,一切生命活動受到影響。各種花卉對溫
度的不同要求,可分為耐寒性花卉、半耐寒花卉和不耐寒性花卉。
(一)耐寒性花卉原產寒帶或溫帶,抗寒力強,在0C以下的低
溫能忍耐,如二年生長花卉石竹、羽衣甘蘭等能露地越冬。多數(shù)宿根
花卉如蜀葵、金光菊,冬季嚴寒到來時,地上部分全部枯死,翌年春
季再重新發(fā)芽、開花。
(二)半耐寒花卉原產溫帶較暖和的地方。二年生花卉中一部分
耐寒力稍差的種類。如金魚草、三色槿等。
(三)不耐寒性花卉原產熱帶及亞熱帶。不耐寒露地一年生長
花卉和溫室花卉。如雞冠花、仙客來等。
由于溫度異常引起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Ao漏混的酒善衣預防:
一些原產于熱帶或亞熱帶地區(qū)一年生春播花卉,如牽牛花、雞冠花、
半支蓮等,開花溫度需在25—30℃之間。原產于溫帶地區(qū)的二年生
秋播花卉,開花溫度在5—15℃。不同種類的花卉,開花所需的溫度
也不同。溫度是花卉栽培非常重要的環(huán)境條件,它已直接影響花卉
的生長發(fā)育、開花結實。每種花卉都有一個最高生存溫度,高于這個
溫度就可能引起花卉灼傷或死亡。
對花卉高溫危害的預防,首先應依據(jù)不同的氣候環(huán)境,選擇
不同的花卉種類和品種,做到因地制宜、適地種花;栽種花卉前,應
先考慮所種的花卉在當?shù)啬芊癜踩认?,再選擇適應性強、耐高溫的
品種。在此基礎上,采取以下幾種措施,可有效地預防高溫對花卉的
危害。
1、遮蔭防強光。高溫與強光幾乎總是同時出現(xiàn),因而遮蔽強
光就能有效地降低溫度。對既怕高溫,又怕強光的花卉如仙客來、蘭
花等,在夏季高溫時節(jié)適當遮蔭或放在蔭棚下養(yǎng)護,即可為它們越夏
避暑防高溫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提供必要的涼爽環(huán)境。不具備搭涼棚或無
蔭棚的,也可采用白天移入室內遮蔭降溫,夜晚移到室外接露水通風
的辦法。
2、灑水增濕降溫。在盛夏高溫時節(jié),向放置盆花的場地四周
灑水和葉面噴水,既可增加濕度,又可起到降溫的作用,減少葉面蒸
發(fā),增強花卉抗干旱能力,為花卉創(chuàng)造涼爽濕潤的優(yōu)良小環(huán)境。據(jù)觀
測,灑水后地面溫度能立即降低「5℃,噴水后幾分鐘,葉面溫度可
下降廣2℃。灑水時,切不可在炎熱的中午或向已經開始萎蕉的盆花
澆冷水,否則會容易引起“傷風”,并加速其萎勒或死亡。
3、避雨防爛根。夏季高溫多雨,降雨引起的急驟降溫易損傷
根毛,雨后盆內積水,使根的呼吸作用受阻,易引起爛根,尤其是肉
質根類花卉爛根更為嚴重。因此凡盛夏處于虛弱或半休眠狀態(tài)的花
卉,均應放在避雨處,即使是露地花卉也應適當遮蓋;雨后的積水應
及時排除,防止爛根。
4、通風換氣降溫?;ɑ艿暮粑凸夂献饔枚急仨氂谐渥愕男?/p>
鮮空氣存在,通風不良會使呼吸作用受阻,影響花卉的正常生長,甚
至引起花卉逐漸死亡;夏季雨水多、溫度高,通風不良時溫度易上升,
病蟲害活動加強,常嚴重影響花卉安全度夏。解決的辦法是加強場地
通風,不斷更換和供給新鮮空氣,使溫度和濕度降低,通風還能降低
有害、有毒氣體濃度;此外,還應適當降低露地大田或花圃地花木的
種植密度,進行合理的整形修剪,控制某些花木的徒長。
B.女口作iT預防沐善:
凍害的定義
凍害是樹木因受低溫傷害而使細胞和組織受傷,甚至死亡的現(xiàn)
象。凍害主要分為霜凍凍害和越冬凍害兩類。危害綠化樹木的主要是
霜凍凍害,以下詳細介紹此類凍害。
凍害的表現(xiàn)
(1)芽花芽是抗寒能力較弱的器官,花芽凍害多發(fā)生在初春
時期,頂花芽抗寒力較弱?;ㄑ渴軆龊?,內部變褐,初期只見到芽鱗
松散,后期芽不萌發(fā),干縮枯死。
(2)枝條枝條的凍害與其成熟度有關。成熟的枝條在休眠期
以形成層最抗寒,皮層次之,而木質部、髓部最不抗寒。所以凍害發(fā)
生后,髓部、木質部先變色,嚴重時韌皮部才受傷,如果形成層變色
則表明枝條失去了恢復能力。在生長期則相反,形成層抗寒力最差。
幼樹在秋季水多時貪青徒長,枝條不充實,易受凍害。特別是成熟不
足的先端枝條對嚴寒敏感,常先發(fā)生凍害,輕者髓部變色,重者枝條
脫水干縮甚至凍死。
多年生枝條發(fā)生凍害,常表現(xiàn)為樹皮局部凍傷,受凍部分最初稍
變色下陷,不易發(fā)現(xiàn)。如用刀切開,會發(fā)現(xiàn)皮部變褐,以后逐漸干枯
死亡,皮部裂開變褐脫落,但如果形成層未受凍則還可以恢復。
(3)枝杈和基角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進入休眠期較晚,輸導
組織發(fā)育不好,易受凍害。
枝杈凍害的表現(xiàn)是皮層或形成層變褐,而后干枯凹陷,有的樹皮
成塊凍壞,有的順著主干垂直凍裂形成劈枝。主枝與樹干的夾角越小
則凍害越嚴重。
(4)主干受凍后形成縱裂,一般稱為“凍裂”,樹皮成塊狀脫離
木質部,或沿裂縫向外側卷折。
(5)根頸和根系在一年中根頸停止生長最遲,進入休眠最晚,
而開始活動和解除休眠又最早,因此在溫度驟然下降的情況下,根頸
未經過很好的抗寒鍛煉,且近地表處溫度變化劇烈,容易引起根頸的
凍害。根頸受凍后,樹皮先變色后干枯,對植株危害大。
根系無休眠期,所以根系較地下部分耐寒力差。須根活力在越冬
期間明顯降低,耐寒力較生長季稍強。根系受凍后,皮層與木質部分
離。一般粗根系較細根系耐寒力強,近地面的粗根由于地溫低而易受
凍,新栽的樹或幼樹因根系小而旺,易受凍害,而大樹則相對抗寒。
影響凍害的因素
1.內部因素
(1)抗凍性與樹種、品種有關。不同的樹種或不同的品種,其
抗凍能力不同。如原產長江流域的梅品種比廣東的黃梅抗寒。
(2)抗凍性與枝條內部的糖類含量有關。研究梅花枝條內糖類
的變化動態(tài)與抗寒越冬能力的關系表明,在生長季節(jié),植株體內的糖
多以淀粉形式存在。生長季末淀粉積累達到高峰,到11月上旬末,
淀粉開始分解成為較簡單的寡糖類化合物。杏及山桃枝條中的淀粉在
元月末已經分解完畢,而這時梅花枝條仍然殘留淀粉。就抗寒性的表
現(xiàn)而言,梅不及杏、山桃??梢姌潴w內寡糖類含量越高抗寒力越強。
此外還觀察到梅花枝條內氮的含量與越冬關系密切,越冬力較強的單
瓣玉蝶比無越冬力的廣東黃梅含氮量特別是蛋白氮含量要高。
(3)與枝條的成熟度有關。枝條越成熟抗寒性越強。木質化程
度高,含水量少,細胞液濃度增加,積累淀粉多,則抗寒力強。
(4)與枝條的休眠有關。凍害的輕重和樹木的休眠及抗寒鍛煉
有關,一般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植株抗寒力強,植株休眠越深,抗寒力越
強。
2.外部因素
(1)地勢、坡向不同,小氣候不同,如山南側的植株比山北側的植
株易受害,因山南側的溫差較大。土層厚的樹木較土層淺的樹木抗凍
害。這是由于土層深厚,根扎得深,根系發(fā)達,吸收的養(yǎng)分和水分多,
植株健壯。
(2)水體對凍害也有一定的影響,靠水體近的樹木不易受凍害,
因為水的比熱大,白天吸收的熱量會在晚上釋放出來,使周圍空氣溫
度下降慢。
(3)栽培管理水平與凍害的關系密切,同一品種的實生苗比嫁
接苗耐寒,因為實生苗根系發(fā)達,根深而抗寒力強。不同砧木品種的
耐寒性差異也大。同一品種結果多者比少者易受凍害,因為結果消耗
大量的養(yǎng)分。施肥不足的抗寒力差,因為施肥不足,植株不充實,物
質積累少,抗寒力降低。樹木遭受病蟲為害時,也容易發(fā)生凍害。
凍害的預防
1.宏觀預防
(1)貫徹適地適樹的原則因地制宜的種植抗寒力強的樹種、
品種和砧木,選小氣候條件較好的地方種植抗寒力低的邊緣樹種,可
以大大減少越冬防寒措施,同時注意栽植防護林和設置風障,改善小
氣候條件,預防和減輕凍害。
(2)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抗寒性加強栽培管理(尤其重視后期
管理)有助于樹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貯備。經驗證明,春季加強肥水供應,
合理運用排灌和施肥技術,可以促進新梢生長和葉片增大,提高光合
效率,增加營養(yǎng)物質積累,保證樹體健壯。秋季控制灌水,及時排澇,
適量施用磷鉀肥,勤鋤深耕,可促使枝條及早結束生長,有利于組織
充實,延長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時間,從而能更好地進行抗寒鍛煉。
此外,夏季適時摘心,促進枝條成熟,冬季修剪減少蒸騰面積,
人工落葉等均對預防凍害有良好效果。同時在整個生長期必須加強對
病蟲的防治。
(3)加強樹體保護對樹體的保護措施很多,一般的樹木采用
澆“凍水”和灌“春水”防治。為了保護容易受凍的種類,可采用
全株培土防凍,如月季、葡萄等。還可采用根頸培土(高30厘米)、
涂白、主干包草、搭風障、北面培月牙形土填等方法。主要的防治措
施應在冬季低溫到來之前完成,以免低溫來得早,造成凍害。
2.微觀預防
(1)熏煙法:半夜2時左右在上風方點燃草堆或化學藥劑,利
用煙霧防霜。這種方法簡便經濟,效果較好。
(2)灌水法:土壤灌水后可使田塊溫度提高2至3℃,并能維
持2至3夜。
(3)覆蓋法:用稻草、草木灰、尼龍薄膜覆蓋田塊,減少地面
熱量散失。
凍害的補救措施
受凍后樹木的養(yǎng)護極為重要,因為受凍樹木的輸導組織受樹脂狀
物質的淤塞,樹木根的吸收、輸導及葉的蒸騰、光合作用以及植株的
生長等均受到破壞。為此,應盡快恢復輸導系統(tǒng),治愈傷口,緩和缺
水現(xiàn)象,促進休眠芽萌發(fā)和葉片迅速增大,促使受凍樹木快速恢復生
長。
受凍后的樹,一般均表現(xiàn)生長不良,因此首先要加強管理,保證
前期的水肥供應,亦可以早期追肥和根外追肥,補給養(yǎng)分以盡量使樹
體恢復生長。
在樹體管理上,對受凍害樹體要晚剪和輕剪,給予枝條一定的恢
復時期,對明顯受凍枯死部分可及時剪除,以利于傷口愈合。對于一
時看不準受凍部分的,待發(fā)芽后再剪,對受凍造成的傷口要及時噴涂
白劑預防日灼,同時做好防治病蟲害和保葉工作。
二、光照
太陽光照射植物體時,有直射光和散射光,晴天的光照由直射光
和散射光組成,陰天時只有散射光。散射光對花卉栽培一般比較有利,
過強的直射光往往有害。植物在生育期間如果缺乏光照或光照不足,
莖、葉生長不良,開花不茂盛或者不開花,在栽培實踐中根據(jù)植物對
光照強度的要求,將植物分為以下四類:
(一)陽性花卉適宜于光照充足直射光線條件下生長的植物,如
月季、荷花、菊花和一、二年草本花卉等。
(二)中性花卉在光照充足條件下生長最好,稍受蔽蔭時生長不
致減弱的植物。如鶯花、臘梅、萱草等。
(三)陰性花卉適于光照不充足或散射光條件下生長的花卉,不
能忍受強光直射。如茶花、杜鵑、萬年青等一些觀葉類花卉。
(四)強陰性花卉要求遮蔭度達80%左右,不能適應強烈的光
照,如蘭科和厥類植物。
光照時間長短對花開花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植物開花對日照長
短反應是不同的,為此把這些花卉分成三大類型:
(一)長日照花卉需要每天12小時以上的光照才能開花。如果日
照縮短,只有營養(yǎng)生長不會開花。如繡球花、金魚草等。
(二)短日照花卉需要每天有8—12小時日照,就能加快發(fā)育,
提前開花。如超過日照時數(shù)就會推遲開花。如菊花、一品紅等。
(三)中性花卉對日照長短并不敏感,只要生長,就不影響開花。
如紫茉莉、石竹、天竺葵等。
三、水分
水分是植物生長發(fā)育不可缺少的,植物從外界吸收水分,除一部
分參加同化作用外,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消失于體外,根據(jù)植物對水
份的需要,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一)水生花卉生長于淡水中,它的根或地下莖可以忍耐氧的缺
乏。如荷花、睡蓮等。
(二)中性花卉需要在濕潤的土壤中生長,生長期要求適度水份
和空氣溫度,有的較耐濕;夾竹桃、迎春。有的較耐旱;桂花、山茶。
有的喜歡較高濕度;茉莉、含笑、杜鵑。有的要求相對濕度80%以
上;蘭花、龜背竹等。
(三)旱生花卉這類植物能忍耐相當長時期干旱,一般葉小變成
肥厚多漿或退化旱落,或莖的形態(tài)變成柱狀、球狀或扁平,具有葉的
功能和發(fā)達的貯水組織。仙人掌類和多漿植物。
四。空氣
花卉良好的生長發(fā)育要求經常有新鮮的空氣。在自然環(huán)境中各種氣體
的成份一般均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溫室內各種氣體的成份有很大變
化,不經常通風換氣會使有害氣體增多,有用氣體減少,影響植物的
正常生長。
不同種類的花卉,對空氣中各種成份含量的反應不一致,有種子
泡于水中就會因缺氧而不發(fā)芽,有一部分仍能發(fā)芽。
溫室中如以煤火取暖通風不好,就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一氧化
碳、二氧化硫等不能及時排出,就會毒害植物。工業(yè)發(fā)展,有的工廠
排放有毒氣體污染,對花卉生長不利?;ɑ鼙缓蟀Y狀不一樣,葉片
和嫩尖反應最敏感。中毒后葉緣、葉尖或葉片出現(xiàn)干斑甚至全葉干枯,
如小蒼蘭、月季、美人蕉等。
五、土壤與肥料
土壤能供給花卉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水、肥、熱的主要源泉。多種花
卉適宜生長在土壤類型不同,大多要求生長在含有較豐富的腐殖質、
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中。盆栽花卉對盆土要求較高。因盆的容積有
限,盆栽植物的根系局限于盆中。必須含有豐富的養(yǎng)料。一般經過人
工配制,含有機質豐富,排水和透氣性能好的土壤,掰'培養(yǎng)土±
壤酸堿度能直接影響花卉生長,由于花卉本身的生理特點對土壤酸堿
度有一定的要求和適應范圍,絕大部分花卉適于中性偏酸性的土壤生
長。也有些花卉在石灰性土壤中才能良好生長。耐酸花卉杜鵑、山茶、
蘭花等。適宜弱酸百合、唐菖蒲、吊鐘海棠。中性微酸菊花、茉莉、
及多數(shù)一、二年生草花百日草、三色槿等。中性偏堿玫瑰、天竺葵、
仙人掌類。大多數(shù)土壤的酸堿度適合植物生長,但成土母質、所處氣
候條件、不合理的農業(yè)耕作制度和管理措施等因素會使土壤酸化或堿
化,所以對土壤酸堿度必須經常適當?shù)倪M行調節(jié)。
1、土壤酸性的調節(jié)
土壤酸性的調節(jié)目的一方面是中和活性酸,更重要的是中和潛在
酸。以施用石灰的辦法來降低土壤酸度。其中以生石灰中和酸性最強,
熟石灰次之,石灰石最弱。中和的速度以熟石灰為最快,但不持久;
石灰石最慢,但比較持久。在施用時還要注意石灰物質的細度,不要
太細或太粗,施人土壤時要和土壤充分混勻,并注意施用的時期,以
避免對植物造成危害。
2土壤堿性的調節(jié)
調節(jié)土壤堿性的方法要有幾下幾種:①施用有機肥料,利用有機
肥分解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機酸中和土壤中堿性物質,從而降
低土壤pH值;②施用硫磺、硫化鐵、廢硫酸、綠帆等;③施用生理
酸性肥料;④施用石膏、硅酸鈣,從而降低土壤pH值并改善土壤的
物理性狀。
花卉栽培中還需要不斷供給花卉生長發(fā)育所需要養(yǎng)料。
地球大約存在著100多種元素,其中在作物體內大約有40種。
但是農作物在生存上所必需的元素不要那么多,只有16種元素,其
中碳、氫、氧、氮、磷、鈣、鉀、鎂、硫為主要9種元素,其它元素
所需量少,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鐵、硼、鎰、銅、鋅、鋁和氯等7種。
所謂“營養(yǎng)元素”或稱必要無素,是作物生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元
素。施肥的過程就是補充其中一些元素。常見肥料的種類,供應作物
營養(yǎng)的要素物質統(tǒng)稱為肥料。肥料的種類很多,因分類標準不同而有
不同的名稱,常見分類方法如下:
1.1按原料來源分類
A、無機肥料一由無機化合物制成,主要由礦物而來,絕大部分化肥
均為無機肥料,適合短期種植或需肥料大的作物,如:碳鏤、過磷酸
鈣、氯化鉀。
B、有機肥料一為動植物殘體或動物排泄物制成的肥料。如堆肥、魚
粉、骨粉、廄肥及綠肥等,適合長期栽種,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
高農產品品質,如可增加甜度,色澤等。
1.2按要素主成分分類
A、單質肥料一含一種主要成分的肥料,如氮肥、磷肥和鉀肥等;
B、復混肥料一含兩種以上主要營養(yǎng)元素的肥料經混合或化合而成。
1.3按施肥目的分
A、直接肥料一直接供應作物營養(yǎng)要素的肥料,如尿素;
B、間接肥料一主要是用來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的肥料,如大灰、硫磺
粉、土壤調理劑等。
1.4按肥料化學反應分類
A、酸性肥料一施肥后合土壤PH值降低的肥料,如硫錢;
B、堿性肥料一施用后使土壤PH值提高的肥料,如氫氧化鈉;
C、中性肥料一施用后土壤PH值不受影響的肥料,如尿素、氯化鉀。
1.5按肥料釋放速度分類
A、速效性肥料一施肥后,即溶入土壤溶液中,為作物所利用的肥料,
如氯化鏤,尿素;
B、緩效性肥料一施用后,緩慢溶解或釋放出養(yǎng)分,作物隔一段時間
才能充分利用的肥料,如有機肥料,包裹肥料等;
1.6按施肥時期分類
A、基肥一在播種、換土或移栽前所施用的肥料,肥料混入介質中,
應以緩效性或以有機肥為主要施用肥料,主要供應作物生長初期使
用,一般以有機肥料和磷肥為主。
B、追肥一在作物生長期內,只靠基肥無法滿足其生長需要,所補充
的肥料,以速效性的化學肥料為主。
三.南方常見花木名稱及習性(見PPT)
四.北方常見花木名稱及性(見PPT)
五.室內外常見擺放花木的名稱及習性(見PPT)
六.園林樹木養(yǎng)護
根是維管植物體軸的地下部分,主要起固定和吸收作用,同時還有合成和貯藏仃
機物以及進行營養(yǎng)繁殖的功能.藻類和苔萌植物沒有根.
葉的結構:??
網狀脈
平行脈
葉朋
葉片的形態(tài):
鱗形卵形披針形針形
羽狀葉
園林樹木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在城市園林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人們形容城市綠化施工與樹木養(yǎng)護管理工作的關系是:“三分
種,七分養(yǎng)”。
園林樹木養(yǎng)護的質量標準:
1、樹體枝繁葉茂,生長健壯,無病蟲害。
2、樹形豐滿、美觀,人、畜、機械、車輛對樹木有極少損壞現(xiàn)象。
3、高大喬木不與架空線發(fā)生干擾,分枝較高,無阻擋車輛、碰傷人
頭、防礙司機視線現(xiàn)象。
4、經常保持樹木周圍地面土壤疏松、通氣、樹基部無堆積污染物現(xiàn)
象。
一、一年中養(yǎng)護管理工作階段劃分
(一)階段劃分:
1、冬季階段:12月及次年1、2月份、冰封大地,樹木休眠期。
2、春季階段:3、4月份,大地回春,各種樹木陸續(xù)發(fā)芽,展葉開
始生長。
3、初夏階段:5、6月份,氣溫迅速上升,樹木大量生長。
4、盛夏階段:7、8、9月份,氣候高溫多雨,正是樹木生長的旺盛
時期。
5、秋季階段:10、H月份,氣溫較低,樹木準備休眠。
(二)各階段樹木養(yǎng)護管理工作的主要項目
1、12月及2月份:
(1)整形修剪:各種樹木除常綠樹木和一些冬季不宜修剪的樹木,
應在休眠期作一次修剪。
(2)防治蟲病:用挖蛹蟲,刮樹皮等方法消滅各種越冬蟲源。有一
些農藥如石硫合劑可在冬季自己制作。
(3)積肥:利用冬閑時期應大搞積肥。
(4)積雪:下雪后,及時堆雪于樹根處,以增加土壤水封,堆安全
越冬和次年生長大有好處。但必須注意千萬不可堆放施過鹽水的雪。
(5)維護巡查:加強樹木的看管保護,以減少人為的破壞。
(6)檢修機械:冬季時期要抽空把一年內樹木養(yǎng)護管理工作中所需
要用的機械、車輛、工具檢修、保養(yǎng)完備,以便來年使用。
2o3、4月份:
(1)灌水:北方地區(qū)春季干旱多風沙,蒸發(fā)量很大,而樹木發(fā)芽需
要大量的水分,因此要在土壤解凍后及時大量的灌水,滿足樹木生長
的需要。
(2)施肥:凡有條件的應于冬、春兩季陸續(xù)輪流給樹木施用有機肥
料,以改善土壤的營養(yǎng)條件,保證樹木的生長需要。
(3)病蟲防治。
(4)修剪:在冬季整形修剪的基礎上進行復剪,并適時進行剝芽、
去募。
(5)拆除防寒物。
(6)補植缺株。
(7)維護巡查。
305、6月份:
(1)灌水。
(2)病蟲防治。
(3)施肥:根據(jù)需要追施氮素肥料,可以根灌,也可以葉面噴肥。
(4)修剪:以剝芽、去篥為主。
(5)除草。
(6)維護巡查。
4o7、8、9月份:
(1)病蟲防治。
(2)中耕除草。
(3)施肥:除氮費外,根據(jù)需要追施磷、鉀肥料。
(4)汛期排水防澇:必要時組織搶險隊及時處理可能發(fā)生的緊急情
況。
(5)修剪:雨季前,將過于高大的樹冠,適時疏稀、截短,可增強
抗風能力,配合架空線修剪。
(6)扶直:汛期對發(fā)生倒歪傾斜的樹木及時扶正。必要時應設支撐。
(7)維護巡查。
(8)補植常綠樹:利用雨季補植常綠樹、竹子等的缺株。
5o10、H月份:
(1)灌凍水:落葉后到土壤封凍前灌足水,水后及時封高堰。
(2)防寒:不耐寒樹種,冬季需采取不同措施防寒,以保安全越冬。
(3)施底肥:落葉后,封凍前施有機肥作底肥。
(4)病蟲防治。
(5)補植缺株:以耐寒樹種為主。
(6)維護巡查。
二、園林樹木常用的養(yǎng)護管理方法
(-)灌溉與排水
各種樹木有著不同的生態(tài)習性、特點,要使樹木長的健壯,充分
發(fā)揮綠化效果,就要給樹木創(chuàng)造足以滿足需要的生活條件,就要滿足
它對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過多使其遭受水
澇災害。
1、灌溉
樹木生長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
含水量不能滿足樹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過大的情況
下,都應設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這種措施就叫灌溉。
灌溉一般根據(jù)植物葉片內滲透壓或吸收水分的大小決定。灌溉時,
如葉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則證明水分不足,就應及時噴水。
抗旱灌木雖受設備及人力條件的限制,但必須掌握新栽的樹木、
小苗、灌木、闊葉樹要優(yōu)先灌水,長期定植的樹木、大樹、針葉樹可
后灌。夏季正是樹木生長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陽光直射、天氣炎
熱的中午做好不要澆水,中午時葉面灌水也不好。
灌溉時要作到適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則,必須根
據(jù)樹木生長的需要,因樹、因地、因時制宜的合理灌溉,保證樹木隨
時都有足夠的水分供應。
當前生產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樹木定植以后,一般喬木需連續(xù)灌
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質不好或樹木因缺水而生長不良,以
及干旱年份,則應延長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喬木不
得少于90公斤,灌木不得少于60公斤。
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來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經化驗
可用的廢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單堰灌溉、畦灌、噴灌、滴灌等。
灌溉應符合以下質量要求:
(1)灌水堰應開在樹冠投影的垂直線下,不要開的太深,以免傷
根;
(2)水量充足;
(3)水滲透后及時封堰或中耕,切斷土壤的毛細管,防止水分蒸
發(fā)。
2、排水
土壤含水過多,造成樹木生長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樹種、不同年
齡、不同長勢以及生長條件的不同,樹木對水澇的抵抗能力會有所不
同。
常用的排澇方法有:
(1)地表徑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1?0.3%,不留坑洼死角;
(2)明溝排水:適用于大雨后搶排積水;
(3)暗溝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線并與排水溝或市政排水相連,但
造價較高。
(二)施肥
施肥可分為基肥和追肥兩種。基肥多選用有機肥或復合肥,施用的
方法有穴施、環(huán)施和放射狀溝施等。追肥一般用化肥或菌肥,施用的
方法有根施法和根外施法。
施肥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有機肥料要充分發(fā)酵、腐熟,化肥必須完全粉碎成粉狀。施
肥后必須及時適量灌水,使肥料滲透,否則土壤溶液濃度過大對樹根
不利。
(2)根處追肥最好于傍晚噴施。
(三)修剪
平行枝
一丫杈枝
徒長枝
披垂枝
圓生枝----1
輪生枝’
A.整枝的意義
1.提高園林植物移栽的成活率苗木起運時,不可避免會傷害根部,
苗木移栽后,根部難以及時供給地上部分充足的水分和養(yǎng)料,造成樹
體的吸收與蒸騰比例失調,通常情況下,在起苗之前或起苗后,適當
剪去劈裂根、病蟲根、過長根,疏去病弱枝、徒長枝、過密枝,有時
還需適當摘除部分葉片(大樹移植時,高溫季節(jié)甚至截去若干主、側
枝),以確保栽植后順利成活。
2.控制園林植物生長勢園林綠地中種植的花木其生存空間有限,為
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必須控制植株的高度和體量。屋頂和平臺種植的樹木,
由于土層淺,空間小,更應使植株長期控制在一定的體量范圍內,不
能越長越大。賓館、飯店的室內花園中,栽培的熱帶觀賞植物,應壓
低樹高縮小冠幅。這些必須通過修剪整形才能實現(xiàn)。
3.促使園林植物多開花結實通過修剪調節(jié)樹體內的營養(yǎng)合理分配,
防止徒長,使養(yǎng)分集中供給頂芽、葉芽,促進其花芽分化形成更多花
枝、果枝,提高花、果數(shù)量和質量,一些花灌木還可通過修剪達到控
制花期或延長花期的目的。
4.保證園林植物健康生長修剪整形可使樹冠內各層枝葉獲得充分
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通過適當疏枝,增強樹體通風透光能力,提高
了園林植物的抗逆能力和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機率。冬季集中修剪時,
同時剪去病蟲枝,干枯枝,既保持了綠地清潔,又防止了病蟲蔓延,
促使園林植物更加健康生長。樹木衰老時,進行重剪,剪去樹冠上絕
大部分側枝,或把主枝也分次鋸掉,刺激樹干皮層內的隱芽萌發(fā),選
留粗壯的新枝代替老枝,達到恢復樹勢、更新復壯的目的。
5.創(chuàng)造各種藝術造型通過修剪整形,還可以把樹冠培育成符合特
定要求的形態(tài),使之成為一定冠形、姿態(tài)的觀賞樹形。在自然式的庭
園中講究樹木的自然姿態(tài),崇高自然的意境,常用修剪的方法來保持
“古干虬曲,蒼勁如畫”的天然效果。在規(guī)則式的庭園中,常將一些
樹木修剪成尖塔形、圓球形、幾何形以便和園林形式取得協(xié)調一致。
6.創(chuàng)造最佳環(huán)境美化效果人們常將觀賞樹木的個體或群體互相搭
配造景,配植在一定的園林空間中或者和建筑、山水、橋等園林小品
相配,創(chuàng)造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為了達到以上目的,一定要控制好
樹的形體大小比例。例如,在假山或狹小的庭園中配置樹木,可用修
剪整形的辦法來控制其形體大小,以達到小中見大的效果。樹木相互
搭配時,可用修剪的手法來創(chuàng)造有主有從、高低錯落的景觀。優(yōu)美的
庭園花木,多年以后就會長得擁擠,有的會阻礙小徑影響散步行走或
失去其美麗的觀賞價值,因此必須經常修剪整形,保持其美觀與實用o
1.枝條的類型園林植物的枝條,按其性質可分為營養(yǎng)枝和開花結果
枝兩大類。但營養(yǎng)枝與開花結果枝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它們隨著
體內的營養(yǎng)水平和生長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
⑴營養(yǎng)枝在枝條上只著生葉芽,萌發(fā)后只抽生枝葉的為營養(yǎng)枝。營
養(yǎng)枝又可根據(jù)其生長發(fā)育的不同程度,分為發(fā)育枝、徒長枝、細弱枝
和葉叢枝。
發(fā)育枝枝條上的芽比較飽滿,生長健壯,萌發(fā)后??尚纬晒歉芍?
擴大樹冠。發(fā)育枝還可培養(yǎng)成開花結果枝。
徒長枝一般是由于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及該休眠芽的激素水平造成的,
與正常的枝條相比,徒長枝生長特別旺盛,節(jié)間長,芽較小,葉大而
薄,組織比較疏松,木質化程度較低。由于徒長枝在生長過程中常常
奪取其它枝條的養(yǎng)分和水分,消耗營養(yǎng)物質較多,影響其它枝條的生
長,故一般發(fā)現(xiàn)后應立即剪去,只有在需利用它來進行更新復壯,或
填補樹冠空缺時才加以保留和進一步培養(yǎng)利用。
細弱枝多生長在樹冠內膛陽光不足的部位,與正常枝條相比,枝細
小而短,葉片小又薄,最終自然枯死。一般內膛若不空虛,多作適當
疏剪。
葉叢枝年生長量很小,頂芽為葉芽,無明顯腋芽,節(jié)間極短,故稱
葉叢枝。如銀杏、雪松,在營養(yǎng)條件好時,可轉化為結果枝。
⑵開花結果枝枝條上著生花芽或花芽與葉芽混生,在抽生的當年或
第二年開花結果的枝條。依開花結果枝的長度可分為長、中、短花(果)
枝。桃、李、櫻花等,還有極短的花束狀花枝。
另外,根據(jù)枝條的年齡,又可分為嫩梢、新梢、1年生枝、2年生枝
等。萌發(fā)后抽生的枝條尚未木質化的稱為嫩稍;已木質化的在落葉以
前稱為新梢;落葉后則稱1年生枝;隨著年齡的增長,1年生枝轉變
為2年生枝或多年生枝。形態(tài)學上常借助枝條基部的芽鱗痕等來識別
枝齡和樹齡。
按枝條抽生的季節(jié),也可以將枝條分為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在
春季萌發(fā)成枝的枝條稱為春梢;夏季在春梢的基礎上再次抽出的新梢
稱為夏梢;在熱帶及南亞熱帶地區(qū),由于秋冬的天氣依然適合部分植
物的生長,故仍會在夏梢的基礎上的抽出秋梢;部分植物甚至還會抽
生冬梢,如大葉竹柏、柑橘等。不同季節(jié)其抽出的新梢生長發(fā)育狀況
不同,梢與梢明顯分段,常有盲節(jié),容易識別。通常情況下,在我國
較冷的地區(qū),秋冬梢由于來不及充分木質化而易受凍害。
在修剪整形中,還常根據(jù)枝條的級別不同,將枝條分為主枝、側枝和
若干級側枝,這對于培育樹形和維持冠形比較重要。另根據(jù)枝條之間
的相互關系,而習慣稱呼的重疊枝、平行枝、并生權、輪生枝、交叉
枝等在修剪時都要有選擇的進行疏、截。
2.植物的分枝方式自然生長的樹木,有多種多樣的樹冠形式,這是
由于各樹種的分枝方式不同而形成的。植物的分枝方式按其習性可分
為以下三種:
⑴單軸分枝亦稱總狀分枝,這類植物頂芽健壯飽滿,生長勢極強,
每年持續(xù)向上生長,形成高大通直的樹干,側芽萌發(fā)形成側枝,側枝
上的頂芽和側芽又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分枝,形成次級側枝。這種分枝
方式以裸子植物為最多,如雪松、水杉、檜柏等;闊葉樹中也有屬于
這種分枝方式的,在幼年期表現(xiàn)突出,在成年樹上表現(xiàn)不太明顯,如
銀杏、楊樹、大葉竹柏、株等。
單軸分枝形成的樹冠大多為塔形、圓錐形、橢圓形等,其樹冠不宜抱
緊,也不宜松散,易形成多數(shù)競爭枝,降低觀賞價值,修剪時要控制
側枝促進主枝。
⑵合軸分枝此類樹木頂芽發(fā)育到一定時期死亡或生長緩慢或分化
成花芽,由位于頂芽下方的側芽萌發(fā)成強壯的延長枝,連接在主軸上
繼續(xù)向上生長,以后此側枝的頂芽又自剪,由它下方的側芽代之,逐
漸形成了彎曲的主軸。合軸分枝易形成開張式的樹冠,通風透光性好,
花芽、腋芽發(fā)育良好,以被子植物為最多,如碧桃、杏、李、蘋果、
月季、榆、核桃等。
合軸分枝樹木放任自然生長時,往往在頂梢上部有幾個勢力相近的側
枝同時生長,形成多叉樹干,不美觀??刹捎谜敹藘?yōu)勢的方法或
將一年生的頂枝短截,剪口留壯芽,同時疏去剪口下3?4個側枝;
而花果類樹干,應擴大樹冠,增加花果枝數(shù)目,促使樹冠內外開花結
果。幼樹時,應培養(yǎng)中心主枝,合理選擇和安排各側枝,達到骨干枝
明顯,花果滿膛的目的。
⑶假二叉分枝是合軸分枝的另一種形式,在一部分葉序對生的植物
中存在。這類植物的頂芽停止生長或形成花芽后,頂芽下方的一對側
芽同時萌發(fā),形成外形相同、優(yōu)勢均衡的兩個側枝,向相對方向生長,
以后如此繼續(xù)分枝。因其外形與低等植物的二叉分枝相似,故稱為假
二叉分枝。此類分枝方式形成的樹冠為開張式,如丁香、石竹、梓樹、
泡桐等??捎脛兂攲ι恐械囊粋€芽,留一個壯芽來培養(yǎng)干高。
植物的分枝方式見圖13-1。
假二叉分枝單軸分枝合軸分枝
圖13-L樹木的分枝方式
植物的分枝方式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著生長環(huán)境和年齡的變化而
改變。植物的分枝方式將決定是否采取自然式、人工式和混合式的修
剪方式,以便能提高植物整形的效率和起到促花保果的作用。
3.頂端優(yōu)勢同一枝條上頂芽或位置高的芽抽生的枝條生長勢最強,
向下生長勢遞減的現(xiàn)象稱為頂端優(yōu)勢,它是枝條極性生長和體內激素
分配的結果。頂端優(yōu)勢的強度與枝條的分枝角度有關,枝條越直立,
頂端優(yōu)勢表現(xiàn)越強,枝條越下垂,頂端優(yōu)勢越弱。
針葉樹頂端優(yōu)勢較強,可對中心主枝附近的競爭枝進行短截,削弱其
生長勢,從而保證中心主枝頂端優(yōu)勢地位。若采用剪除中心主枝的辦
法,使主枝頂端優(yōu)勢轉移到側枝上去,便可創(chuàng)造各種矮化樹形或球形
樹。
闊葉樹的頂端優(yōu)勢較弱,因此常形成圓球形的樹冠。為此可采取短截、
疏枝、回縮等方法,調整主側枝的關系,以達到促進樹高生長、擴大
樹冠、促發(fā)中庸枝、培養(yǎng)主體結構良好的目的。
幼樹的頂端優(yōu)勢比老樹、弱樹明顯,所以幼樹應輕剪,促使樹木快速
成形;而老樹、弱樹則宜重剪,以促進萌發(fā)新枝,增強樹勢。
枝條著生位置愈高,頂端優(yōu)勢愈強,修剪時要注意將中心主枝附近的
側枝短截、疏剪,來緩和側枝長勢,保證主枝優(yōu)勢地位。內向枝、直
立枝的優(yōu)勢強于外向枝、水平枝和下垂枝,所以修剪中常將內向枝、
直立枝剪到瘦芽處,對其他枝通常改造為側枝、長枝或輔養(yǎng)枝。
剪口芽如果是壯芽,優(yōu)勢強;是弱芽則優(yōu)勢較弱。擴大樹冠,留壯芽;
控制競爭枝,留弱芽。部分觀花植物還可以通過在飽滿芽處修剪枝梢,
在促發(fā)新梢的同時,使其花期得以延長,如月季、紫薇等。
4.干性與層性植物的主干生長的強弱及持續(xù)時間的長短稱為植物
的干性。園林植物的干性因樹種不同而異。干性較強樹種,頂端優(yōu)勢
明顯,如雪松、水杉、尖葉杜英、南洋杉、大王椰子、銀杏、白玉蘭
等;而有的植物雖然有主干,但是較為短小,如桃、紫薇、丁香、石
榴等,這類植物的干性就較弱。
B.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園林樹木栽培及管護中的經常性工作之一。園林樹木的
景觀價值需通過樹形、樹姿來體現(xiàn),園林樹木的生態(tài)價值要通過樹
冠結構來提高,園林樹木的生命價值可通過更新復壯來延年,所有
這些都可以在整形修剪技術的應用下得以調整和完善。此外,園林
樹木的病蟲防治和安全生長,也都離不開整形修剪措施的落實。
第一節(jié)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目的與原則
一、整形修剪的目的
整形是指通過一定的修剪措施來形成栽培所需要的樹體結構形態(tài),
表達樹體自然生長所難以完成的不同栽培功能;而修剪則是服從整
形的要求,去除樹體的部分枝、葉器官,達到調節(jié)樹勢、更新造型
的目的。因此,整形與修剪是緊密相關、不可截然分開的完整栽培
技術,是統(tǒng)一于栽培目的之下的有效管護措施。
不同種類的樹木因其生長特性而各自形成特有的自然式樹冠,
但通過整形、修剪的方法可以改變其原有的形狀,服務于人類的特
殊需求,我國的盆景藝術就是充分發(fā)揮整形修剪技術的最好范例。
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雖同樣是對樹木個體的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
的人為調節(jié),但卻既不同于盆景藝術造型、也不同于果樹生產栽培,
而具備更有效、更廣泛的景觀藝術內涵和更積極、更重要的生態(tài)效
益顯現(xiàn),其主要目的有:
(-)調控樹體結構
整形修剪可使樹體的各層主枝在主干上分布有序、錯落有致、
主從關系明確、各占一定空間,形成合理的樹冠結構,滿足特殊的
栽培要求。
1、控制樹體生長,增強景觀效果園林樹木以不同的配置形式
栽植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并與周圍的空間相互協(xié)調,構成各類園林景
觀。栽培管護中,需要通過不斷的適度修剪來控制與調整樹木的樹
冠結構、形體尺度,以保持原有的設計效果。例如,在假山上或狹
小的庭園中栽植的樹木,要控制形體,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
效果;栽植在窗前的樹木,需要控制一定的冠密度,以免影響室內
采光等。
2、調節(jié)枝干方向,創(chuàng)新藝術造型通過整形修剪來改變樹木的
干形、枝形,創(chuàng)造出具有更高藝術觀賞效果的樹木姿態(tài)。如在自然
式修剪中,追求“古干肌曲,蒼勁如畫”的境界;而在規(guī)則式修剪
中,又推崇規(guī)整嚴謹、猶如機制的樹冠形態(tài)。
3、增加樹冠通透,避免安全隱患通過修剪可通透樹冠,增強
樹體的抗風能力;及時修剪去除枯、死枝干,可避免折枝倒樹、造
成傷害;修剪以控制樹冠枝條的密度和高度,保持樹體與周邊高架
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避免因枝干伸展而損壞設施。對城市行道樹
來說,修剪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解除樹冠對交通視線的可能阻擋,
減少行車安全事故。
(二)調控開花結實
修剪打破了樹木原先的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之間的平衡,重新
調節(jié)樹體內的營養(yǎng)分配,促進開花結實。正確運用修剪可使樹體養(yǎng)
分集中、新梢生長充實,控制成年樹木的花芽分化或果枝比例。及
時有效的修剪,既可促進大部分短枝和輔養(yǎng)枝成為花果枝,達到花
開滿樹的效果;也可避免花、果過多而造成的大小年現(xiàn)象。
(三)調控通風透光
當自然生長的樹冠過度郁閉時,內膛枝得不到足夠的光照,致
使枝條下部光禿形成天棚型的葉幕,開花部位也隨之外移呈表面化;
同時樹冠內部相對濕度較大,極易誘發(fā)病蟲害。通過適當?shù)氖杓簦?/p>
可使樹冠通透性能加強、相對濕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強,從而提高
樹體的整體抗逆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四)平衡樹勢
1、提高移栽樹的成活率樹木移栽特別是大樹移植過程中傷失
了大量的根系,如直徑10cm的出圃苗木,移栽過程中可能失去95%
的吸收根系,因此必須對樹冠進行適度修剪以減少蒸騰量,緩解根
部吸水功能下降的矛盾,提高樹木移栽的成活率。
2、促使衰老樹的更新復壯樹體進入衰老階段后,樹冠出現(xiàn)禿
裸,生長勢減弱、花果量明顯減少,采用適度的修剪措施可刺激枝
干皮層內的隱芽萌發(fā),誘發(fā)形成健壯的新枝,達到恢復樹勢、更新
復壯的目的。
二.整形修剪的原則
1.服從樹木景觀配置要求不同的景觀配置要求有各別的整形
修剪方式。如槐樹,作行道樹栽植一般修剪成杯狀形,做庭蔭樹用則
采用自然式整形。檜柏,作孤植樹配置應盡量保持自然樹冠,做綠籬
樹栽植則一般行強度修剪、規(guī)則式整型。榆葉梅,栽植在草坪上宜采
用叢狀扁球形,配置在路邊則采用有主干圓頭形。
2.遵循樹木生長發(fā)育習性樹種間的不同生長發(fā)育習性,要
求采用相應的整形修剪方式。如桂花、榆葉梅、毛櫻桃等頂端生長
勢不太強,但發(fā)枝力強、易形成叢狀樹冠的樹種,可采用圓球形、
半球形整冠;對于香樟、廣玉蘭、樟樹等大型喬木樹種,則主要采
用自然式樹冠觀型。對于桃、梅、杏等喜光樹種,為避免內膛禿裸、
花果外移,通常需采用自然開心形的整形修剪方式。
1)發(fā)枝能力整形修剪的強度與頻度,不僅與樹木栽培的目的
有關,更是取決于樹木萌芽發(fā)枝能力的強弱。如懸鈴木、大葉黃楊、
女貞、園柏等具有很強萌芽發(fā)枝能力的樹種,性耐重剪,可多次修
剪;而梧桐、桂花、玉蘭等萌芽發(fā)枝力較弱的樹種,則應少修剪或
只做輕度修剪。
2)分枝特性對于主軸分枝的樹種,修剪時要注意控制側枝、
剪除競爭枝、促進主枝的發(fā)育,如鉆天楊、毛白楊、銀杏等樹冠呈
尖塔形或圓錐形的喬木,頂端生長勢強具有明顯的主干,適合采用
保留中央領導干的整形方式。而具有合軸分枝的樹種,易形成幾個
勢力相當?shù)膫戎?、呈現(xiàn)多叉樹干,如為培養(yǎng)主干可采用摘除其它側
枝的頂芽來削弱其頂端優(yōu)勢,或將頂枝短截剪口留壯芽,同時疏去
剪口下3?4個側枝促其加速生長。具有假二叉分枝(二歧分枝)的
樹種,由于樹干頂梢在生長后期不能形成頂芽,下面的對生側芽優(yōu)
勢均衡影響主干的形成,可采用剝除其中一個芽的方法來培養(yǎng)主
干。對于具有多歧分枝的樹種,則可采用抹芽法或用短截主枝方法
重新培養(yǎng)中心主枝。
修剪中應充分了解各類分枝的特性,注意各類枝之間的平衡。
如強主枝具有較多的新梢,葉面積大具較強的合成有機養(yǎng)分的能
力,進而促使其生長更加粗壯;反之,弱主枝則因新梢少、營養(yǎng)條
件差而生長愈漸衰弱。欲借修剪來平衡各枝間的生長勢,應掌握強
主枝強剪、弱主枝弱剪的原則。側枝是構成樹冠、形成葉幕、開花
結實的基礎,其生長過強或過弱均不易形成花芽,應分別掌握修剪
的強度。如對強側枝弱剪,目的是促使側芽萌發(fā)、增加分枝、緩和
生長勢,促進花芽的形成,而花果的生長發(fā)育又進一步抑制側枝的
生長;對弱側枝強剪,可使養(yǎng)分高度集中,并借頂端優(yōu)勢的刺激而
抽生強壯的枝條,獲得促進側枝生長的效果。
3)花芽的著生部位、花芽性質和開花習性不同樹種的花芽著
生部位有異,和的差異,有的著生于枝條的中下部、有的喜生于枝
梢頂部;花芽性質,有的是純花芽,有的為混合芽;開花習性,有
的是先花后葉,有的為先葉后花。所有這些性狀特點,在花、果木
的整形修剪時,都需要給予充分的考慮。
如春季開花的樹木,花芽著生在一年生枝的頂端或葉腋,其分
化過程通常在上一年的夏、秋進行,修剪應在秋季落葉后至早春萌
芽前進行,但在冬寒或春旱的地區(qū),修剪應推遲至早春氣溫回升、
芽即將萌動時進行。夏秋開花的種類,花芽在當年抽生的新梢上形
成,在一年生枝基部保留3?4個(對)飽滿芽短截,剪后可萌發(fā)出
茁壯的枝條,雖然花枝可能會少些,但由于營養(yǎng)集中能開出較大的
花朵。對于當年開兩次花的樹木,可在第一次花后將殘花剪除,同
時加強肥水管理,促使二次開花。對玉蘭、厚樸、木繡球等具頂生
花芽的樹種,除非為了更新枝勢,否則不能在休眠期或者在花前進
行短截;對榆葉梅、桃花、櫻花等具腋生花芽的樹種,可視具體情
況在花前短截;而連翹、桃等具腋生純花芽的樹種,剪口芽不能是
花芽,否則花后會留下一段枯枝,影響樹體生長;對于觀果樹木,
幼果附近必須有一定數(shù)量的葉片作為有機營養(yǎng)的供體,否則花后不
能正常座果,落果嚴重。
4)樹齡及生長發(fā)育時期幼樹修剪,為了盡快形成良好的
樹體結構,應對各級骨干枝的延長枝進行重短截,促進營養(yǎng)生長;
為提早開花,對于骨干枝以外整形修剪的目的在于調節(jié)生長與開花
結果的矛盾,保持健壯完美的樹形,穩(wěn)定豐花碩果的狀態(tài),延緩衰
老階段的到來。衰老期樹木,其生長勢衰弱,樹冠處于向心生長
更新階段,修剪主要以重短截為主,以激發(fā)更新復壯活力,恢復生
長勢,但修剪強度應控制得當;此期,對萌篥枝、徒長枝的合理有
效利用,具重要意義。
3.根據(jù)栽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樹木在生長過程中總是不斷地
協(xié)調自身各部分的生長平衡,以適應外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孤植樹,
光照條件良好,因而樹冠豐滿,冠高比大;密林中的樹木,主要從
上方接受光照,因側旁遮蔭而發(fā)生自然整枝,樹冠狹窄、冠高比小。
因此,需針對樹木的光照條件及生長空間,通過修剪來調整有效葉
片的數(shù)量、控制大小適當?shù)臉涔?,培養(yǎng)出良好的冠形與干體。生長
空間較大時,在不影響周圍配置的情況下,可開張枝干角度,最大
限度地擴大樹冠;如果生長空間較小,則應通過修剪控制樹木的體
量,以防過分擁擠,有礙觀賞、生長。對于生長在風口逆境條件下
的樹木,應采用低干矮冠的整形修剪方式,并適當疏剪枝條,保持
良好的透風結構,增強樹體的抗風能力。
即使同一樹種,因配置的生長立地環(huán)境不同,也應采用各異的
整形修剪方式。如在北京,對榆葉梅一般有三種不同的整形修剪方
式:梅樁式整形,適合配置在建筑、山石旁;主干圓頭形,配置在
常綠樹叢前面和園路兩旁;叢狀扁球形,適宜種植在坡形綠地或草
坪上。再如桃花,栽植在湖邊,應修剪成懸崖式;種植在大門兩側,
應整形修剪成樁景式;配置在草坪上,則以自然開心形整冠為宜。
第二節(jié)園林樹木整形修剪的技術與方法
一、整形修剪時期
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從理論上講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實際運用
中,只要處理得當、掌握得法,都可以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但正
常養(yǎng)護管理中的整形修剪,主要分為兩期集中進行。
(-)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
大多落葉樹種的修剪,宜在樹體落葉休眠到春季萌芽開始進行,
習稱冬季修剪。此期內樹木生理活動滯緩,枝葉營養(yǎng)大部回歸主干、
根部,修剪造成的營養(yǎng)損失最少,傷口不易感染,對樹木生長影響較
小。修剪的具體時間,要根據(jù)當?shù)囟镜木唧w溫度特點而定,如在冬
季嚴寒的北方地區(qū),修剪后傷口易受凍害,故以早春修剪為宜,一般
在春季樹液流動前約2個月的時間內進行;而一些需保護越冬的花灌
木,應在秋季落葉后立即重剪,然后埋土或包裹樹干防寒。
對于一些有傷流現(xiàn)象的樹種,如葡萄,應在春季傷流開始前修剪。
傷流是樹木體內的養(yǎng)分與水分,流失過多會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枝條
枯死。有的樹種傷流出現(xiàn)得很早,如核桃,在落葉后的n月中旬就
開始發(fā)生,最佳修剪時期應在果實采收后至葉片變黃之前,且能對混
合芽的分化有促進作用;但如為了栽植或更新復壯的需要,修剪也可
在栽植前或早春進行。
(二)生長季修剪(夏季修剪)
可在春季萌芽后至秋季落葉后的整個生長季內進行,此期修剪的
主要目的是改善樹冠的通風、透光性能,一般采用輕剪,以免因剪除
枝葉量過大而對樹體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對于發(fā)枝力強的樹種,應
疏除冬剪截口附近的過量新梢,以免干擾樹型;嫁接后的樹木,應加
強抹芽、除篥等修剪措施,保護接穗的健壯生長。對于夏季開花的樹
種,應在花后及時修剪、避免養(yǎng)分消耗,并促來年開花;一年內多次
抽梢開花的樹木,如花后及時剪去花枝,可促使新稍的抽發(fā),再現(xiàn)花
期。觀葉、賞形的樹木,夏剪可隨時去除擾亂樹形的枝條;綠籬采用
生長期修剪,可保持樹形的整齊美觀;
常綠樹種的修剪,因冬季修剪傷口易受凍害而不易愈合,故宜在
春季氣溫開始上升、枝葉開始萌發(fā)后進行。根據(jù)常綠樹種在一年中
的生長規(guī)律,可采取不同的修剪時間及強度。
二、整形修剪方式
(-)整形方式
整形主要是為了保持合理的樹冠結構,維持各級枝條之間的從屬
關系,促進整體樹勢的平衡,達到良好的觀賞效果和生態(tài)效益。整形
方式主要有:
1.自然式整形以自然生長形成的樹冠為基礎,僅對樹冠生長作
輔助性的調節(jié)和整理,使之形態(tài)更加優(yōu)美自然。保持樹木的自然形態(tài),
不僅能體現(xiàn)園林樹木的自然美,同時也符合樹木自身的生長發(fā)育習
性,有利于樹木的養(yǎng)護管理
樹木的自然冠形主要有:圓柱形,如塔柏、杜松、龍柏等;塔形,
如雪松、水杉、落葉松等;卵圓形,如檜柏(壯年期)、加拿大楊等;
球形,如元寶楓、黃刺梅、欒樹等;倒卵形,如千頭柏、刺槐等;叢
生形,如玫瑰、棣棠、貼梗海棠等;拱枝形,如連翹、迎春等;垂枝
形,如龍爪槐、垂枝榆等;匍匐形,如偃松、偃檜等。修剪時需依據(jù)
不同的樹種靈活掌握,對有中央領導干的單軸分枝型樹木,應注意保
護頂芽、防止偏頂而破壞冠形;抑制或剪除擾亂生長平衡、破壞樹形
的交叉枝、重生枝、徒長枝等,維護樹冠的勻稱完整。
2.人工式整形依倨園林景觀配置需要,將樹冠修剪成各種特定
的形狀,適用于黃楊、小葉女貞、龍柏等枝密、葉小的樹種。常見樹
型有規(guī)則的幾何形體、不規(guī)則的人工形體,以及亭、門等雕塑形體,
原在西方園林中應用較多,但近年來在我國也有逐漸流行的趨勢。
3.自然與人工混合式整形在自然樹形的基礎上,結合觀賞目的和樹
木生長發(fā)育的要求而進行的整形方式。
1)杯狀形樹木僅留一段較低的主干,主干上部分生3個主枝,
均勻向四周排開;每主枝各自分生側枝2個,每側枝再各自分生次側
枝2個,而成12枝,形成為“三股、六杈、十二枝”的樹形。杯狀
形樹冠內不允許有直立枝、內向枝的存在,一經出現(xiàn)必須剪除。此種
整形方式適用于軸性較弱的樹種,如二球懸鈴木,在城市行道樹中較
為常見。
2)自然開心形是杯狀形的改進形式,不同處僅是分枝點較低、
內膛不空、三大主枝的分布有一定間隔,適用于軸性弱、枝條開展的
觀花觀果樹種,如碧桃、石榴等。
3)中央領導干形在強大的中央領導干上配列疏散的主枝。適
用于軸性強、能形成高大樹冠的樹種,如白玉蘭、青桐、銀杏及松柏
類喬木等,在庭蔭樹、景觀樹栽植應用中常見。
4)多主干形有2?4個主干,各自分層配列側生主枝,形成規(guī)
整優(yōu)美的樹冠,能縮短開花年齡,延長小枝壽命,多適用于觀花喬木
和庭蔭樹,如紫薇、臘梅、桂花等。
5)灌叢形適用于迎春、連翹、云南黃馨等小型灌木,每灌叢
自基部留主枝10余個,每年疏除老主枝3?4個,新增主枝3?4個,
促進灌叢的更新復壯。
6)棚架形屬于垂直綠化栽植的一種形式,常用于葡萄、紫藤、
凌霄、木通等藤本樹種。整形修剪方式由架形而定,常見的有籬壁式、
棚架式、廊架式等。
三、修剪手法
(-)短截
又稱短剪,指對一年生枝條的剪截處理。枝條短截后,養(yǎng)分相對集
中,可刺激剪口下側芽的萌發(fā),增加枝條數(shù)量,促進營養(yǎng)生長或開花
結果。短截程度對產生的修剪效果有顯著影響。
1、輕短截剪去枝條全長的1/5?1/4多數(shù)半飽滿芽受到刺激而
萌發(fā),主要用于觀花觀果類樹木的強壯枝修剪。枝條經短截后,形成
大量中短枝,易分化更多的花芽。
2、中短截自枝條長度1/3?1/2的飽滿芽處短截,使養(yǎng)分較為
集中,促使剪口下發(fā)生較壯的營養(yǎng)枝,主要用于骨干枝和延長枝的培
養(yǎng)及某些弱枝的復壯。
3、重短截在枝條中下部、全長2/3?3/4處短截,刺激作用大,
可逼基部隱芽萌發(fā),適用于弱樹、老樹和老弱枝的復壯更新。
4、極重短截僅在春梢基部留2?3個芽,其余全部剪去,修剪
后會萌生1?3個中、短枝,主要應用于競爭枝的處理。
(二)回縮、截干
1、回縮又稱縮剪,指對多年生枝條(枝組)進行短截的修剪
方式。在樹木生長勢減弱、部分枝條開始下垂、樹冠中下部出現(xiàn)光禿
現(xiàn)象時采用此法,多用于衰老枝的復壯和結果枝的更新,促使剪口下
方的枝條旺盛生長或刺激休眠芽萌發(fā)徒長枝,達到更新復壯的目的。
2、截干對主干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等進行的回縮措施稱為
截干,可有效調節(jié)樹體水份吸收和蒸騰平衡間的矛盾,提高移栽成活
率,在大樹移栽時多見。此外,尚可利用逼發(fā)隱芽的效用,進行壯樹
的樹冠結構改造和老樹的更新復壯。
(三)疏
又稱疏刪或疏剪,即把枝條從分枝基部剪除的修剪方法。疏剪能
減少樹冠內部的分枝數(shù)量,使枝條分布趨向合理與均勻,改善樹冠內
膛的通風與透光,增強樹體的同化功能,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并促進
樹冠內膛枝條的營養(yǎng)生長或開花結果。疏剪的主要對象是弱枝、病蟲
害枝、枯枝及影響樹木造型的交叉枝、干擾枝、萌篥枝等各類枝條。
特別是樹冠內部萌生的直立性徒長枝,芽小、節(jié)間長、粗壯、含水分
多、組織不充實,宜及早疏剪以免影響樹形;但如果有生長空間,可
改造成枝組,用于樹冠結構的更新、轉換和老樹復壯。
疏剪對全樹的總生長量有削弱作用,但能促進樹體局部的生長。
疏剪對局部的刺激作用與短截有所不同,它對同側剪口以下的枝條有
增強作用,而對同側剪口以上的枝條則起削弱作用。應注意的是,疏
枝在母枝上形成傷口,從而影響?zhàn)B分的輸送,疏剪的枝條越多、傷口
間距越接近,其削弱作用越明顯。對全樹生長的削弱程度與疏剪強度
及被疏剪枝條的強弱有關,疏強留弱或疏剪枝條過多,會對樹木的生
長產生較大的削弱作用;疏剪多年生的枝條,對樹木生長的削弱作用
較大,一般宜分期進行。
疏剪強度是指被疏剪枝條占全樹枝條的比例,剪去全樹10%的枝
條者為輕疏,強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三年級下冊譯林版英語第四單元測試卷+參考答案
- 初級測量考試題庫及答案
- 衛(wèi)生知識科普課件
- 新沂數(shù)學面試試題及答案
- 社會影響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廣告設計師考試品牌形象分析題及答案
- 山東 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 商業(yè)美術設計師考試復習試題及答案要點
- 學生洗碗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國際商業(yè)美術設計師考試項目管理與時間控制試題及答案
- 《運算的意義》(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
- 高效養(yǎng)中蜂關鍵技術
- 廣州小學六年級英語下冊知識點歸納和習題(全冊)
- (正式版)JTT 1482-2023 道路運輸安全監(jiān)督檢查規(guī)范
- MH-T 5035-2017民用機場高填方工程技術規(guī)范
- MOOC 英國社會與文化-武漢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MOOC 數(shù)據(jù)挖掘-國防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兒科護理行政查房
- 測溫儀及測振儀的原理及使用 課件
- 船舶操縱與避碰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食品加工肉類行業(yè)食品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