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語文拓展訓練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學校開展“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1.下面是小豫同學記錄的活動開始情況,有些字詞需要你來幫助確定?!爸袊窃姼琚伲ㄌN孕)育的國度。翻開古老的詩集,穿越千古塵埃,品味傳統(tǒng)文化,詩意之風彌漫校園。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漫步古詩苑,追溯詩歌的發(fā)展史,感受詩詞的魅力,接受美的洗禮吧!”熱情洋溢的開場結束后,我?!肮旁娫仿健本C合性學習活動拉開了?、冢荒海?。(1)語段中的兩個加點字應該怎么讀?請寫出正確的拼音。①彌漫()②追溯()(2)語段中兩個橫線處應分別選用哪個字?請工整書寫。①②2.小文同學梳理了古體詩的發(fā)展,請你根據提示,將時間軸上的空缺信息補充完整。詩歌作為有韻律的語言,最初的形式是民謠。春秋后期,出現(xiàn)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收錄的詩歌既有民謠,也有宮廷樂歌,一般篇幅不長、句子較短。戰(zhàn)國時期又出現(xiàn)屈原等人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詩體,稱為“楚辭”,文辭鋪張華麗,內容深刻幽遠。到了漢代由樂府制作、收集、傳唱的作品被后世稱為“樂府詩”,出現(xiàn)了《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情節(jié)完整的敘事詩。漢代隨著語言的發(fā)展,大量雙音節(jié)詞匯出現(xiàn),詩句的表達更為復雜,于是形成了五言詩。五言詩句可以容納更多的詞匯,能更靈活細致地抒情和敘事,成為一種新的流行詩體。3.為更好地開展“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活動,小博同學設計了一個活動形式,請仿照示例再設計兩個。示例:古詩詞知識競賽活動一:______活動二:______4.小語同學想為詩歌《關雎》配一幅插圖,有A、B兩幅備選圖,你建議選擇哪一幅?請結合畫面內容,簡要說明理由。5.小南同學在活動中寫了下面一段話,請你將空缺的古詩文名句補充完整?!皡⒉钴舨耍笥也芍?。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保ā蛾P雎》)《詩經》,從遠古的時代走來,帶著先民最質樸的情感,散發(fā)著淡雅圣潔的光芒?!阿輄_____,⑥______。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子衿》)穿越兩千多年的歲月,纏綿悱惻的古老戀歌,依然動人心扉?!短一ㄔ从洝分小阿達_____,⑧______”描述的老人與孩童安閑快樂的畫面,至今仍令人羨慕不已。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7分)(一)(共16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年景①每當歲月的腳步邁進了寒冬臘月,過年的氛圍就漸漸濃厚起來了。②過年是深刻而久遠的記憶,是內心深處難以釋懷的厚重情結,就像古街老巷里飄香的陳年老酒。尤其對于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伴隨著時令的腳步,那種淡淡的思鄉(xiāng)的憂愁,就悄悄地蕩漾在眼前了。③同樣是過年,城市和鄉(xiāng)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鄉(xiāng)村出生,在那里長到19歲。然后在城市里讀書工作生活已經40年了,在城市的時間早已經超過鄉(xiāng)村了。但是,每當年臨近了,自己卻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朋友,自己要回故鄉(xiāng)過年。然后就開始留心要帶回家的東西,給老人的點心,給大哥的煙酒,給孩子們的新衣服和書籍,給兒時同伴的紀念品等等,統(tǒng)統(tǒng)買回家,放在一起,總會擔心到時候走得匆忙忘記了哪一件。④在城市生活這么多年,我只在城市過了兩次年。第一個年是愛人懷了孩子不方便坐長途車,第二次是因為孩子太小,后來就再也沒有在城市里過年。但就是因為過了這兩次,總覺得城里人過年,就像平日一樣起床看電視,朋友們互相打個電話問候,吃一頓平時常吃的水餃,同平時的生活哪里有什么兩樣呢?⑤可是,在鄉(xiāng)村里,那是怎樣的情景啊!進了臘月,附近幾個集鎮(zhèn)上的大集就熱鬧起來了。幾個集鎮(zhèn)的時間會錯開,大集幾乎天天有。每個集鎮(zhèn)上都會有說書的唱戲的,鞭炮市里鞭炮聲響個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對抵架。女人們都會聚集在服裝市里選過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們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湊熱鬧。孩子會買下一掛一掛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時候,從集鎮(zhèn)到一個個村子的小路上,無數的鞭炮聲就炸響在半空里,傳揚到一個個村莊,村莊里的人們就會說:有年味兒了。⑥除夕這天的午飯后,有一個只有男性才能參加的莊重的儀式。吃過午飯,家族中長輩率領家族的全部男性族人,到祖墳祭祖,逐一給祖墳磕頭、上香、祭酒、燒紙錢元寶,放鞭炮。這是村里家族人丁是否興旺的最明顯的標志。有的家族浩浩蕩蕩上百人,有的家族零星兩三個人。⑦到了除夕夜,村莊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著燈籠到街上來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處是晃動的燈籠,孩子們追逐著,看看誰的燈籠最亮,誰的燈籠最漂亮。⑧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兩三點鐘,成串的鞭炮聲在各個家庭的院子里響起來了,這是吃水餃前必有的項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長輩就會率領著子孫走出家門,去給村里的長輩拜年。我們那個村子很大,這個過程總是會持續(xù)兩三個小時的光景。我們村這些年僅僅高考走出來的學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國各地,過年的時候基本都會回來,我們這些人自然成為村里的風景。到了每個家庭,給長輩拜年以后,說說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談談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那種殷殷的關切,溢滿情懷。⑨從初二開始,就是走親訪友的時間了。鄉(xiāng)村所有的道路上,南來北往的人絡繹不絕。這個項目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飄蕩在鄉(xiāng)村里的濃濃的年味兒才漸漸飄散。⑩我知道我是永遠也放不下鄉(xiāng)村的年了。我的孩子盡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guī)乩霞疫^了幾個年以后,他也對于鄉(xiāng)村的年一往情深,還沒有進臘月,就開始盼望著返鄉(xiāng)過年的日子了。(選自《人生都可以如詩如夢》,有改動作者:魯先圣)6.在鄉(xiāng)村過年,有哪些與平時不一樣的情景?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7.第④段為什么要敘述自己只在城市過了兩次年經歷?請簡要分析。8.文中蘊含了作者怎樣情感?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9.文章結尾說“我的孩子盡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guī)乩霞疫^了幾個年以后,他也對于鄉(xiāng)村的年一往情深”,盼望著返鄉(xiāng)過年。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聯(lián)系文章談談。(二)(共11分)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①物候就是談一年中月、露、風、云、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對于物候的歌詠,唐、宋大詩人是有成就的。②唐代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詠草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因顧況的賞識被傳誦開來。它指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guī)律:第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第二是這循環(huán)是隨氣候為轉移的,春風一到,芳草就蘇醒了。③在溫帶的人們,經過一個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來。但是春天來臨的指標是什么呢?這在許多唐、宋人的詩中我們可找到答案。李白詩:“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蓖醢彩砟曜≡诮瓕帲性娋湓疲骸按猴L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睋纤魏檫~《容齋續(xù)筆》中指出:王安石寫這首詩時,原作“春風又到江南岸”,經推敲后,認為“到”字不合意,改了幾次才定了“綠”字。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tǒng)用綠字來象征春天的到來,到如今,在物候學上,花木抽青也還是春天重要指標之一。王安石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能說明物候是有區(qū)域性的。若把這首詩改成“春風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了。因為在大河以南開封、洛陽一帶,春風帶來的征象,黃沙比綠葉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的《扶風豪士歌》,便有“洛陽三月飛胡沙”之句。雖詩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亂,但河南春天風沙之大也是事實。④唐、宋詩人對于候鳥,也給以極大注意。他們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是在西南的杜鵑,在華北、華東的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對于杜鵑鳥的分布,在詩中說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云安有杜鵑。我昔游錦城,結廬錦水邊。有竹一頃余,喬木上參天。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選自《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有刪改。作者:竺可楨)【文本二】①物候南方與北方不同。我國疆域遼闊,在唐、宋時代,南北緯度亦相差30余度,物候的差異自然很分明。往來于黃河、長江流域的詩人已可辨別這點差異,至于放逐到南嶺以南的柳宗元、蘇軾,他們的詩中更反映出嶺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質的不同了。②柳宗元的《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詩:“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币馑季褪嵌吕镎龖撌侵性依顮幋旱臅r候,但在柳州最普遍的常綠喬木榕樹,卻于此時落葉最多,使人迷惑這是春天還是秋天?蘇軾在惠州時,有《惠州一絕》,記惠州的物候:“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碧K軾又在《江月五首》詩的引言里說:“嶺南氣候不常。吾嘗云: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不須以日月為斷也。”溫帶植物如菊花、桂花在廣州終年可開,但是即使在熱帶,原處地方植物的開花結果,仍然是有節(jié)奏的。蘇軾在儋耳有詩云:“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毕鄠麝帤v三月三日為上巳節(jié)。如今海南島儋耳地方的物候未見記錄,可能還是如此。(選自《物候的南北差異》,有刪改。作者:竺可楨)10.文本一講了哪些物候知識?請簡要概括。11.文本一第③段所舉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和李白的“洛陽三月飛胡沙”,能否佐證文本二的觀點?請簡要分析。12.兩個文本都圍繞唐、宋詩人對物候的歌詠來寫,但側重點不同,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說明。三、古詩文閱讀(共15分)(一)(共11分)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刻吨恤~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乙】大孤狀類西梁,雖不可擬小孤之秀麗,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①,大孤則四際渺彌②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③分一支為南江,蓋江西路④也。江水渾濁,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過夕乃可飲。南江則極清澈,合處如引繩⑤,不相亂。(節(jié)選自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注釋】①沙洲葭葦:沙洲,江河邊上由泥沙淤積而成的大片地面。葭葦,初生的蘆葦,這里指蘆葦。②渺彌:形容水勢浩渺,廣闊無邊。③湖口:地名。④江西路:中國古代行政區(qū)劃。⑤引繩:木工用來量曲直、長短的墨線。13.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皆若空游無所依”中的“空”是“在空中”的意思,與“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三峽》)中的“空”意思不同。B.“以其境過清”中的“清”是“凄清”的意思,與“清流見底”(《答謝中書書》)中的“清”意思不同。C.“類”有“同類”“類似,像”“大抵,大都”等義項,根據語境推測,“大孤狀類西梁”中的“類”是“類似,像”的意思。D.“過”有“過分”“勝過”“過錯”“過去”等義項,根據語境推測,“過夕乃可飲”中“過”是“勝過”的意思。14.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5.甲文中作者是如何將游魚描寫得生動活潑、惹人喜愛的?請簡要分析。16.甲乙兩文各自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二)(4分)17.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這首詩是怎樣表達主人公對愛情的真摯和執(zhí)著追求的?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四、名著閱讀(5分)請從下面兩個小題中任選一題作答。(5分)18.在“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中,小豫同學對中國詩歌產生了濃厚興趣。請你從《經典常談》中為他推薦有助于了解中國詩歌的合適的篇目,并結合篇目內容與積累說明推薦理由。(100字左右)備選篇目:①《〈詩經〉第四》②《辭賦第十一》③《詩第十二》19.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部)后,請你圍繞“從貧困少年到鋼鐵戰(zhàn)士”,分享保爾的成長帶給你的感悟。(100字左右)五、作文(50分)20.閱讀下面材料,任選一題作文。生命中總有一些記憶,讓我們難忘。那可能是痛苦,是失敗,也可能是幸福,是成功,但都是我們人生中的重要經歷和財富。讓我們珍惜這些記憶,讓它們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美的風景。(1)請以“______讓我銘記”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2)請以“最美的風景”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級語文拓展訓練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學校開展“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1.下面是小豫同學記錄的活動開始情況,有些字詞需要你來幫助確定?!爸袊窃姼琚伲ㄌN孕)育的國度。翻開古老的詩集,穿越千古塵埃,品味傳統(tǒng)文化,詩意之風彌漫校園。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漫步古詩苑,追溯詩歌的發(fā)展史,感受詩詞的魅力,接受美的洗禮吧!”熱情洋溢的開場結束后,我?!肮旁娫仿健本C合性學習活動拉開了?、冢荒海?。(1)語段中的兩個加點字應該怎么讀?請寫出正確的拼音。①彌漫()②追溯()(2)語段中兩個橫線處應分別選用哪個字?請工整書寫。①②【答案】(1)①.mí②.sù(2)①②【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字音。①彌漫:mímàn,充滿或布滿了煙霧、塵土、水汽等。②追溯:zhuīsù,本義為逆水而行,后引申為追求根源,探索緣由?!拘?詳解】本題考查字形。孕育:yùnyù,懷胎;生育;比喻新事物在既存事物中醞釀形成。帷幕:wéimù,掛在舞臺上或較大屋子里遮擋用的幕布。2.小文同學梳理了古體詩的發(fā)展,請你根據提示,將時間軸上的空缺信息補充完整。詩歌作為有韻律的語言,最初的形式是民謠。春秋后期,出現(xiàn)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收錄的詩歌既有民謠,也有宮廷樂歌,一般篇幅不長、句子較短。戰(zhàn)國時期又出現(xiàn)屈原等人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詩體,稱為“楚辭”,文辭鋪張華麗,內容深刻幽遠。到了漢代由樂府制作、收集、傳唱的作品被后世稱為“樂府詩”,出現(xiàn)了《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情節(jié)完整的敘事詩。漢代隨著語言的發(fā)展,大量雙音節(jié)詞匯出現(xiàn),詩句的表達更為復雜,于是形成了五言詩。五言詩句可以容納更多的詞匯,能更靈活細致地抒情和敘事,成為一種新的流行詩體?!敬鸢浮竣倨婚L、句子較短②“楚辭”③出現(xiàn)情節(jié)完整的敘事詩④五言詩【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文段的概括和文學常識。第一空,根據“收錄的詩歌既有民謠,也有宮廷樂歌,一般篇幅不長、句子較短”可知,《詩經》中收錄的詩歌特點是篇幅和句子較短;第二空,根據“戰(zhàn)國時期又出現(xiàn)屈原等人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詩體,稱為‘楚辭’”可知,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第二種詩歌形式,即楚辭;第三空,根據“出現(xiàn)了《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情節(jié)完整的敘事詩”可知,漢代“樂府詩”的特點是敘事完整;第四空,根據“漢代隨著語言的發(fā)展,大量雙音節(jié)詞匯出現(xiàn),詩句的表達更為復雜,于是形成了五言詩”可知,到了漢代,出現(xiàn)了五言詩的詩歌形式。3.為更好地開展“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活動,小博同學設計了一個活動形式,請仿照示例再設計兩個。示例:古詩詞知識競賽活動一:______活動二:______【答案】①.示例一:古詩詞配樂誦讀②.示例二:古詩詞名句對答示例三:古詩詞配畫展示(寫出兩個活動形式,符合活動主題即可)【解析】【詳解】本題考查活動設計。設計“古詩苑漫步”活動需圍繞古詩詞的核心元素,結合趣味性、參與性和文化性,可從賞析、創(chuàng)作、展示等角度延伸,確保形式多樣且貼合主題。示例:活動一:古詩詞朗誦會?;顒佣汗旁娨庀笫殖瓐笾谱?。4.小語同學想為詩歌《關雎》配一幅插圖,有A、B兩幅備選圖,你建議選擇哪一幅?請結合畫面內容,簡要說明理由?!敬鸢浮渴纠唬哼xA圖。該圖中一個身著古裝男子站在水邊,遙望著一名美麗窈窕的女子,能很好地展示《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主題。示例二:選B圖。該圖中兩名水鳥正在長滿水草的小洲上相互和鳴,符合《關雎》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描繪的意境。【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圖文轉換?!蛾P雎》是《詩經》中的一首愛情詩,主要描寫了一位男子對一位美麗女子的愛慕之情。示例一:選A圖。A圖中的男子站在水邊,目光投向遠處的女子,這一場景與詩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境高度契合,水邊的場景也呼應了詩中“在河之洲”的描寫,進一步增強了畫面的詩意。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圖中的男子身著古裝,表現(xiàn)出古代文人的風范,符合《關雎》中“君子”的形象。女子窈窕美麗,符合“窈窕淑女”的描述,展現(xiàn)了詩中男子對女子的傾慕之情。畫面通過人物的姿態(tài)和眼神,傳達了男子對女子的思念與追求,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深度。示例二:選B圖。圖中描繪了兩只水鳥在長滿水草的小洲上相互和鳴的場景,畫面寧靜而和諧?!蛾P雎》開篇即提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描繪了水鳥在河中小洲上鳴叫的情景,象征著美好和諧的愛情。B圖直接展現(xiàn)了詩歌中的這一場景,能夠直觀地傳達詩歌的意境,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詩歌的情感。5.小南同學在活動中寫了下面一段話,請你將空缺的古詩文名句補充完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保ā蛾P雎》)《詩經》,從遠古的時代走來,帶著先民最質樸的情感,散發(fā)著淡雅圣潔的光芒?!阿輄_____,⑥______。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子衿》)穿越兩千多年的歲月,纏綿悱惻的古老戀歌,依然動人心扉?!短一ㄔ从洝分小阿達_____,⑧______”描述的老人與孩童安閑快樂的畫面,至今仍令人羨慕不已?!敬鸢浮竣?窈窕淑女②.琴瑟友之③.參差荇菜④.左右芼之⑤.挑兮達兮⑥.在城闕兮⑦.黃發(fā)垂髫⑧.并怡然自樂【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窈窕、琴瑟、荇菜、芼、城闕、垂髫”等字詞容易寫錯。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7分)(一)(共16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年景①每當歲月的腳步邁進了寒冬臘月,過年的氛圍就漸漸濃厚起來了。②過年是深刻而久遠的記憶,是內心深處難以釋懷的厚重情結,就像古街老巷里飄香的陳年老酒。尤其對于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伴隨著時令的腳步,那種淡淡的思鄉(xiāng)的憂愁,就悄悄地蕩漾在眼前了。③同樣是過年,城市和鄉(xiāng)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鄉(xiāng)村出生,在那里長到19歲。然后在城市里讀書工作生活已經40年了,在城市的時間早已經超過鄉(xiāng)村了。但是,每當年臨近了,自己卻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朋友,自己要回故鄉(xiāng)過年。然后就開始留心要帶回家的東西,給老人的點心,給大哥的煙酒,給孩子們的新衣服和書籍,給兒時同伴的紀念品等等,統(tǒng)統(tǒng)買回家,放在一起,總會擔心到時候走得匆忙忘記了哪一件。④在城市生活這么多年,我只在城市過了兩次年。第一個年是愛人懷了孩子不方便坐長途車,第二次是因為孩子太小,后來就再也沒有在城市里過年。但就是因為過了這兩次,總覺得城里人過年,就像平日一樣起床看電視,朋友們互相打個電話問候,吃一頓平時常吃的水餃,同平時的生活哪里有什么兩樣呢?⑤可是,在鄉(xiāng)村里,那是怎樣的情景?。∵M了臘月,附近幾個集鎮(zhèn)上的大集就熱鬧起來了。幾個集鎮(zhèn)的時間會錯開,大集幾乎天天有。每個集鎮(zhèn)上都會有說書的唱戲的,鞭炮市里鞭炮聲響個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對抵架。女人們都會聚集在服裝市里選過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們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湊熱鬧。孩子會買下一掛一掛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時候,從集鎮(zhèn)到一個個村子的小路上,無數的鞭炮聲就炸響在半空里,傳揚到一個個村莊,村莊里的人們就會說:有年味兒了。⑥除夕這天的午飯后,有一個只有男性才能參加的莊重的儀式。吃過午飯,家族中長輩率領家族的全部男性族人,到祖墳祭祖,逐一給祖墳磕頭、上香、祭酒、燒紙錢元寶,放鞭炮。這是村里家族人丁是否興旺的最明顯的標志。有的家族浩浩蕩蕩上百人,有的家族零星兩三個人。⑦到了除夕夜,村莊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著燈籠到街上來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處是晃動的燈籠,孩子們追逐著,看看誰的燈籠最亮,誰的燈籠最漂亮。⑧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兩三點鐘,成串的鞭炮聲在各個家庭的院子里響起來了,這是吃水餃前必有的項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長輩就會率領著子孫走出家門,去給村里的長輩拜年。我們那個村子很大,這個過程總是會持續(xù)兩三個小時的光景。我們村這些年僅僅高考走出來的學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國各地,過年的時候基本都會回來,我們這些人自然成為村里的風景。到了每個家庭,給長輩拜年以后,說說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談談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那種殷殷的關切,溢滿情懷。⑨從初二開始,就是走親訪友的時間了。鄉(xiāng)村所有的道路上,南來北往的人絡繹不絕。這個項目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飄蕩在鄉(xiāng)村里的濃濃的年味兒才漸漸飄散。⑩我知道我是永遠也放不下鄉(xiāng)村的年了。我的孩子盡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guī)乩霞疫^了幾個年以后,他也對于鄉(xiāng)村的年一往情深,還沒有進臘月,就開始盼望著返鄉(xiāng)過年的日子了。(選自《人生都可以如詩如夢》,有改動。作者:魯先圣)6.在鄉(xiāng)村過年,有哪些與平時不一樣的情景?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7.第④段為什么要敘述自己只在城市過了兩次年的經歷?請簡要分析。8.文中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9.文章結尾說“我的孩子盡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guī)乩霞疫^了幾個年以后,他也對于鄉(xiāng)村的年一往情深”,盼望著返鄉(xiāng)過年。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聯(lián)系文章談談?!敬鸢浮?.①進了臘月,熱鬧的大集幾乎天天有;②除夕這天午飯后,家族中長輩率領全部男性族人,到祖墳祭祖;③除夕夜,每家的孩子都打著燈籠到街上,看誰的燈籠最亮、最漂亮;④大年初一男人放鞭炮,男性長輩率領子孫去給村里的長輩拜年,回鄉(xiāng)的人談自己的情況;⑤初二開始走親訪友,一直持續(xù)到元宵節(jié)。7.①敘述自己兩次不得已在城市過年的經歷,突出自己想在鄉(xiāng)村過年的強烈心情,表達對鄉(xiāng)村“年味兒”的依戀。②與在鄉(xiāng)村過年形成強烈反差,為下文詳細寫鄉(xiāng)村過年的熱鬧、莊重的場景作鋪墊。8.①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戀和熱愛。臨近過年就思鄉(xiāng),每當年臨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朋友,自己要回故鄉(xiāng)過年。②對故鄉(xiāng)過年習俗的喜愛。到城市讀書工作生活已經40年了,只在城市過了兩次年。③對城市過年缺乏年味兒的遺憾。城市過年與平時的生活沒有特別的不同之處。④對鄉(xiāng)村美好習俗傳承的希望。帶在城市出生的孩子回老家過年。9.示例: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科技的發(fā)展,城市中的年味兒逐漸變淡,快節(jié)奏的生活導致人情淡漠。文中鄉(xiāng)村里過年熱鬧、莊重,有滿滿的儀式感,讓人向往。因此,我們需要傳承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創(chuàng)造特別時刻,重視情感交流,營造溫馨氛圍,以重拾年味兒?!窘馕觥俊緦дZ】這篇散文以“年景”為題,通過城鄉(xiāng)對比的視角,細膩描繪了鄉(xiāng)村過年的傳統(tǒng)習俗與熱鬧氛圍。作者以個人經歷為線索,在質樸的敘述中流露出對鄉(xiāng)村年味的深切眷戀。文中運用感官描寫(鞭炮聲、燈籠光)和場景特寫(祭祖、拜年),生動再現(xiàn)了鄉(xiāng)土中國的文化記憶。結尾處孩子的轉變,既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年俗的生命力,也暗含文化傳承的深意,在平淡文字中寄托著游子對精神原鄉(xiāng)的永恒追尋?!?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梳理和概括。閱讀全文,了解主要內容,抓住關鍵語句提煉概括。由第⑤段“進了臘月,附近幾個集鎮(zhèn)上的大集就熱鬧起來了。幾個集鎮(zhèn)的時間會錯開,大集幾乎天天有。每個集鎮(zhèn)上都會有說書的唱戲的,鞭炮市里鞭炮聲響個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對抵架。女人們都會聚集在服裝市里選過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們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湊熱鬧。孩子會買下一掛一掛的鞭炮回家”可提煉概括為:進了臘月,集市熱鬧非凡。由第⑥段“除夕這天的午飯后,有一個只有男性才能參加的莊重的儀式。吃過午飯,家族中長輩率領家族的全部男性族人,到祖墳祭祖,逐一給祖墳磕頭、上香、祭酒、燒紙錢元寶,放鞭炮”可提煉概括為:除夕這天午飯后,祭祖儀式莊重。由第⑦段“每家的孩子都打著燈籠到街上來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處是晃動的燈籠,孩子們追逐著,看看誰的燈籠最亮,誰的燈籠最漂亮”可提煉概括為:除夕燈籠盛會,看誰的燈籠最亮、最漂亮。由第⑧段“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兩三點鐘,成串的鞭炮聲在各個家庭的院子里響起來了,這是吃水餃前必有的項目。然后……”可提煉概括為: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拜年習俗隆重。由第⑨段“從初二開始,就是走親訪友的時間了……這個項目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可提煉概括為:初二開始走親訪友,一直持續(xù)到元宵節(jié),走親訪友持久。據此提煉概括即可。【7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分析。結合文章的內容主旨分析,作者在第④段敘述自己只在城市過了兩次年的經歷,主要是為了對比城鄉(xiāng)過年的差異,并突出鄉(xiāng)村年味的濃厚,表達作者對鄉(xiāng)村“年味兒”的眷戀。第④段“像平日一樣起床看電視”“吃一頓平時常吃的水餃”“同平時的生活哪里有什么兩樣呢”強調城市過年的平淡,為下文⑤—⑨段寫鄉(xiāng)村年味作鋪墊。并且與下文⑤—⑨段詳細描述鄉(xiāng)村過年的豐富活動(如趕大集、祭祖、燈籠游行、拜年等)形成鮮明對比。作者僅因特殊情況(妻子懷孕、孩子年幼)才留在城市過年,其他時間堅持回鄉(xiāng),表明他對鄉(xiāng)村年俗的眷戀,進一步強化主題——鄉(xiāng)村的年才是“有年味兒”的年?!?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情感的把握。由第②段“尤其對于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伴隨著時令的腳步,那種淡淡的思鄉(xiāng)的憂愁,就悄悄地蕩漾在眼前了”,第③段“我在鄉(xiāng)村出生,在那里長到19歲。然后在城市里讀書工作生活已經40年了,在城市的時間早已經超過鄉(xiāng)村了。但是,每當年臨近了,自己卻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朋友,自己要回故鄉(xiāng)過年。然后就開始留心要帶回家的東西,給老人的點心,給大哥的煙酒,給孩子們的新衣服和書籍,給兒時同伴的紀念品等等,統(tǒng)統(tǒng)買回家,放在一起,總會擔心到時候走得匆忙忘記了哪一件”分析,臨近過年“我”就開始思念故鄉(xiāng),并“毫不猶豫地告訴朋友,自己要回故鄉(xiāng)過年”,還為家人和兒時伙伴買東西,這些都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戀和熱愛。由第④段“在城市生活這么多年,我只在城市過了兩次年。第一個年是愛人懷了孩子不方便坐長途車,第二次是因為孩子太小,后來就再也沒有在城市里過年”第⑤段“可是,在鄉(xiāng)村里,那是怎樣的情景啊……”分析,作者對故鄉(xiāng)過年習俗的喜愛和眷戀。由第④段“像平日一樣起床看電視”“吃一頓平時常吃的水餃”“同平時的生活哪里有什么兩樣呢”分析,作者強調城市過年的平淡,與平時的生活沒有特別的不同之處,表達對城市過年缺乏年味兒的遺憾。由第⑩段“我知道我是永遠也放不下鄉(xiāng)村的年了。我的孩子盡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guī)乩霞疫^了幾個年以后,他也對于鄉(xiāng)村的年一往情深,還沒有進臘月,就開始盼望著返鄉(xiāng)過年的日子了”分析,作者直抒胸臆,表達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和對鄉(xiāng)村過年傳統(tǒng)習俗的眷戀,帶在城市出生的孩子回老家過年,表達對鄉(xiāng)村美好習俗傳承的希望?!?題詳解】本題考查結合文章內容談看法。此題答案不唯一,結合文章內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文中描述的鄉(xiāng)村過年場景(如臘月趕集、除夕祭祖、燈籠游街、拜年走親等)具有強烈的儀式感和集體參與性,這種鮮活的文化體驗是城市難以復制的。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科技的發(fā)展,城市中的年味兒逐漸變淡,快節(jié)奏的生活導致人情淡漠。鄉(xiāng)村年俗被孩子吸引,恰恰說明傳統(tǒng)年俗對人有天然的感染力。作者通過帶孩子返鄉(xiāng)過年,他也對于鄉(xiāng)村的年一往情深,證明文化認同并非依賴出生地,而是需要通過親身參與來構建。這一現(xiàn)象表明,只要創(chuàng)造接觸機會,傳統(tǒng)年俗完全能在新一代中煥發(fā)生機,我們需要傳承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二)(共11分)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下面小題?!疚谋疽弧竣傥锖蚓褪钦勔荒曛性?、露、風、云、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對于物候的歌詠,唐、宋大詩人是有成就的。②唐代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詠草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因顧況的賞識被傳誦開來。它指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guī)律:第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第二是這循環(huán)是隨氣候為轉移的,春風一到,芳草就蘇醒了。③在溫帶的人們,經過一個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來。但是春天來臨的指標是什么呢?這在許多唐、宋人的詩中我們可找到答案。李白詩:“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蓖醢彩砟曜≡诮瓕帲性娋湓疲骸按猴L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睋纤魏檫~《容齋續(xù)筆》中指出:王安石寫這首詩時,原作“春風又到江南岸”,經推敲后,認為“到”字不合意,改了幾次才定了“綠”字。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tǒng)用綠字來象征春天的到來,到如今,在物候學上,花木抽青也還是春天重要指標之一。王安石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能說明物候是有區(qū)域性的。若把這首詩改成“春風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了。因為在大河以南開封、洛陽一帶,春風帶來的征象,黃沙比綠葉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的《扶風豪士歌》,便有“洛陽三月飛胡沙”之句。雖詩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亂,但河南春天風沙之大也是事實。④唐、宋詩人對于候鳥,也給以極大注意。他們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是在西南的杜鵑,在華北、華東的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對于杜鵑鳥的分布,在詩中說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云安有杜鵑。我昔游錦城,結廬錦水邊。有竹一頃余,喬木上參天。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選自《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有刪改。作者:竺可楨)【文本二】①物候南方與北方不同。我國疆域遼闊,在唐、宋時代,南北緯度亦相差30余度,物候的差異自然很分明。往來于黃河、長江流域的詩人已可辨別這點差異,至于放逐到南嶺以南的柳宗元、蘇軾,他們的詩中更反映出嶺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質的不同了。②柳宗元的《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詩:“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币馑季褪嵌吕镎龖撌侵性依顮幋旱臅r候,但在柳州最普遍的常綠喬木榕樹,卻于此時落葉最多,使人迷惑這是春天還是秋天?蘇軾在惠州時,有《惠州一絕》,記惠州的物候:“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又在《江月五首》詩的引言里說:“嶺南氣候不常。吾嘗云: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不須以日月為斷也?!睖貛е参锶缇栈?、桂花在廣州終年可開,但是即使在熱帶,原處地方植物的開花結果,仍然是有節(jié)奏的。蘇軾在儋耳有詩云:“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毕鄠麝帤v三月三日為上巳節(jié)。如今海南島儋耳地方的物候未見記錄,可能還是如此。(選自《物候的南北差異》,有刪改。作者:竺可楨)10.文本一講了哪些物候知識?請簡要概括。11.文本一第③段所舉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和李白的“洛陽三月飛胡沙”,能否佐證文本二的觀點?請簡要分析。12.兩個文本都圍繞唐、宋詩人對物候的歌詠來寫,但側重點不同,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說明?!敬鸢浮?0.①物候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這循環(huán)是隨氣候為轉移的;②溫帶地區(qū)花木抽青是春天來臨的重要指標之一;③物候有區(qū)域性,開封、洛陽一帶,黃沙比綠葉更能代表春天的到來;④對于候鳥,初春重要的物候是燕子,暮春、初夏重要的物候在西南是杜鵑,在華北、華東是布谷。11.能。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說明花木抽青是江南春天來臨的重要指標,李白的“洛陽三月飛胡沙”則說明中原一帶春天的顯著特征是風沙大。這與文本二的觀點“物候南方與北方不同”相符合。12.文本一側重寫唐、宋詩人詩中反映的對物候規(guī)律、春天來臨時的物候現(xiàn)象、候鳥的關注;文本二側重寫唐、宋詩人詩中反映的對南北方物候差異的關注。【解析】【導語】這篇閱讀材料以唐宋詩歌為載體,通過兩個文本系統(tǒng)闡述了物候學的核心概念。文本一聚焦溫帶物候規(guī)律,以“枯榮循環(huán)”“綠字意象”和“候鳥遷徙”為切入點,展現(xiàn)詩人對自然節(jié)律的敏銳捕捉;文本二則通過柳宗元、蘇軾的嶺南詩作,突出物候的南北差異性和熱帶物候的特殊性。兩文均體現(xiàn)竺可楨將文學與科學相結合的獨特研究視角,既揭示了詩歌中的物候學價值,又通過詩證史的方式展現(xiàn)了我國古代氣候特征,實現(xiàn)了文學審美與科學認知的雙重解讀。【10題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概括。結合文本一第②段“‘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它指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guī)律:第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第二是這循環(huán)是隨氣候為轉移的”可知,白居易的詩句直接揭示了芳草榮枯的周期性及其與氣候的關聯(lián)。由此可知,物候的循環(huán)規(guī)律是文本一闡述的核心知識之一。結合文本一第③段“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tǒng)用綠字來象征春天的到來,到如今,在物候學上,花木抽青也還是春天重要指標之一”可知,唐、宋詩人以“綠”字描繪春天,與現(xiàn)代物候學中“花木抽青”作為春天標志的結論相契合。由此可知,溫帶地區(qū)花木抽青的現(xiàn)象是判斷春季來臨的關鍵物候特征。結合文本一第③段“若把這首詩改成‘春風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了……河南春天風沙之大也是事實”可知,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若用于河南(如開封、洛陽)則不符合當地物候,因河南春季多風沙,黃沙比綠葉更具代表性。由此可知,物候現(xiàn)象因地域差異而不同,具有明顯的區(qū)域性特征。結合文本一第④段“他們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是在西南的杜鵑,在華北、華東的布谷”可知,唐、宋詩人對候鳥的觀察細致,初春關注燕子,暮春至初夏則根據區(qū)域不同,西南留意杜鵑,華北、華東留意布谷。由此可知,候鳥的遷徙時間與地域分布是物候研究的重要內容。【11題詳解】本題考查說明材料理解結合文本一第③段“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tǒng)用綠字來象征春天的到來……若把這首詩改成‘春風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了”可知,王安石的詩句體現(xiàn)江南地區(qū)以“花木抽青”為春天的指標,而河南(中原)地區(qū)若用“綠”字形容春天則不符合實際,當地春天更顯著的特征是風沙(如李白“洛陽三月飛胡沙”為證)。由此可知,文本一通過兩地詩句對比,已隱含“物候存在南北差異”的現(xiàn)象。而文本二第①段明確提出“物候南方與北方不同”的觀點,因此王安石與李白的詩句所反映的南北物候差異,能夠直接佐證文本二的核心論點?!?2題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概括。結合文本一第①段“物候就是談一年中月、露、風、云、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對于物候的歌詠,唐、宋大詩人是有成就的”可知,文本一開篇點明圍繞唐、宋詩人詩中的物候展開。再結合第②段“它指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guī)律:第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第二是這循環(huán)是隨氣候為轉移的”、第③段對春天來臨指標及物候區(qū)域性的探討、第④段“唐、宋詩人對于候鳥,也給以極大注意”等內容可知,文本一主要圍繞唐、宋詩人詩中反映的物候規(guī)律、春天物候現(xiàn)象、候鳥等方面展開。由此可知,文本一側重寫唐、宋詩人詩中反映的對物候規(guī)律、春天來臨時的物候現(xiàn)象、候鳥的關注。結合文本二第①段“物候南方與北方不同……往來于黃河、長江流域的詩人已可辨別這點差異,至于放逐到南嶺以南的柳宗元、蘇軾,他們的詩中更反映出嶺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質的不同了”可知,文本二開篇即點明圍繞南北方物候差異展開。再結合第②段柳宗元、蘇軾的詩句分析可知,文本二通過詩人詩句探討南北方物候的差異。由此可知,文本二側重寫唐、宋詩人詩中反映的對南北方物候差異的關注。三、古詩文閱讀(共15分)(一)(共11分)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刻吨恤~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乙】大孤狀類西梁,雖不可擬小孤之秀麗,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①,大孤則四際渺彌②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③分一支為南江,蓋江西路④也。江水渾濁,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過夕乃可飲。南江則極清澈,合處如引繩⑤,不相亂。(節(jié)選自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注釋】①沙洲葭葦:沙洲,江河邊上由泥沙淤積而成的大片地面。葭葦,初生的蘆葦,這里指蘆葦。②渺彌:形容水勢浩渺,廣闊無邊。③湖口:地名。④江西路:中國古代行政區(qū)劃。⑤引繩:木工用來量曲直、長短的墨線。13.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皆若空游無所依”中的“空”是“在空中”的意思,與“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三峽》)中的“空”意思不同。B.“以其境過清”中的“清”是“凄清”的意思,與“清流見底”(《答謝中書書》)中的“清”意思不同。C.“類”有“同類”“類似,像”“大抵,大都”等義項,根據語境推測,“大孤狀類西梁”中的“類”是“類似,像”的意思。D.“過”有“過分”“勝過”“過錯”“過去”等義項,根據語境推測,“過夕乃可飲”中的“過”是“勝過”的意思。14.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5.甲文中作者是如何將游魚描寫得生動活潑、惹人喜愛的?請簡要分析。16.甲乙兩文各自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敬鸢浮?3.D14.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15.作者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游魚?!皝倘徊粍印睂戶~兒憨態(tài)可掬、紋絲不動,是靜態(tài)描寫;“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刻畫了魚兒游動時的靈巧輕捷,是動態(tài)描寫。二者結合,精妙傳神,勾畫出一幅生動活潑的游魚圖。16.甲文表達了作者由“樂”到“憂”的情感變化。從“似與游者相樂”可以看出作者因小石潭景色美麗,內心得到慰藉而快樂,但因為小石潭周圍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而又變得憂傷。乙文表達了作者對大孤山奇特景色的喜愛和贊美,從“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合處如引繩,不相亂”)可看出?!窘馕觥俊緦дZ】這篇閱讀材料選取了柳宗元《小石潭記》和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兩個經典文段,展現(xiàn)了唐宋散文的獨特魅力。甲文以細膩筆觸描繪小石潭的清幽景致,通過游魚、岸勢等意象營造出空靈寂寥的意境;乙文則以對比手法刻畫大孤山的壯闊氣象,突顯江水的清濁變化。兩文在寫景上都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山水散文“以形寫神”的特點,但情感基調各異:柳文含蓄地流露貶謫之悲,陸文則透露出對自然奇觀的贊嘆。【13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詞語。D.“過夕乃可飲”的意思是,過去一個晚上才能喝。過:經過,過去,指“水要經過一夜沉淀”才能飲用,而非“勝過”。故選D?!?4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重點詞語:犬牙,像狗的牙齒;差互,交錯不齊;源,源泉?!?5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寫法。甲文第一段“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意思,魚兒靜止不動,忽然又向遠處游走,往來輕快迅疾。其中“佁然不動”寫靜態(tài),表現(xiàn)魚兒呆呆不動的樣子,憨態(tài)可掬,顯得非??蓯?;“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寫動態(tài),描寫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動的樣子,動作輕巧敏捷,突出魚的靈動。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表現(xiàn)魚兒的生動活潑、惹人喜愛。【16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情感。結合甲文第一段“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可知:作者來到小石潭,看到周圍美麗的風景,欣賞到潭中的游魚在水中自由自在游玩的時候,心里感覺很快樂,“似與游者相樂”表現(xiàn)作者寄情山水,情感得到慰藉,因而感到內心快樂。結合甲文第三段“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可知:小石潭雖然景色優(yōu)美,但由于地理偏僻,很少游人到此游玩,周圍環(huán)境很冷清,作者在此聯(lián)想到自己被貶的經歷,內心因而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含蓄表達作者被貶后孤寂凄涼的內心情感。結合乙文“大孤則四際渺彌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水渾濁,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過夕乃可飲。南江則極清澈,合處如引繩,不相亂”,可知:作者看到大孤山好像浮在水面上一樣的奇觀和兩條江水混合時顯示出不相混淆的奇特之景,流露出對自然之美的贊嘆,表現(xiàn)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军c睛】參考譯文:【甲】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頭上。魚兒靜止不動,忽然又向遠處游走,往來輕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歡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坐在小石潭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凄涼而幽深。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題字離去?!疽摇看蠊律降臉幼酉裎髁荷?,雖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樣秀麗,但是小孤山的旁邊,有不少沙洲和蘆葦,大孤山的四周卻是廣闊無邊的江水,遠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樣,也是一種奇觀。長江從湖口分出一支成為南江,是江西路一帶水城。(這一段)長江的水很渾濁,每逢要汲用江水時,都需用杏仁來澄清,過去一個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卻很清,兩江的水合流處像用墨線劃分過一樣,不相混淆。(二)(4分)17.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這首詩是怎樣表達主人公對愛情的真摯和執(zhí)著追求的?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答案】詩歌運用了景物描寫和重章疊句的手法,“蒼蒼”“萋萋”“采采”反復描繪、渲染深秋早晨的凄清、悲涼氣氛,“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說明追尋之久,“溯洄”“溯游”“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央”“坻”“沚”寫出了主人公不顧艱難險阻一再追尋、幾度求索的執(zhí)著追求。【解析】【導語】《蒹葭》以重章疊句的復沓手法,通過“蒹葭”“白露”的意象渲染秋日朦朧氛圍,層層遞進展現(xiàn)追尋過程?!暗雷枨议L/躋/右”與“宛在”的時空交錯,形成可望不可即的審美張力,將求而不得的悵惘升華為永恒的精神追尋。水岸空間的虛實相生,暗喻理想與現(xiàn)實的永恒矛盾?!驹斀狻勘绢}考查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結合詩歌每章開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可知,“蒼蒼”“萋萋”“采采”以疊詞反復描繪蘆葦的茂密狀態(tài),“為霜”“未晞”“未已”層層遞進地表現(xiàn)露水從凝結到未干的變化,通過景物的重復與時間的流動,渲染出深秋清晨的蕭瑟冷寂,烘托主人公追尋伊人的凄迷心境。結合每章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躋/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坻/沚”可知,“溯洄”“溯游”的動作重復,與“長”“躋”“右”的道路險阻、“央”“坻”“沚”的目標縹緲形成呼應,以重章疊句的形式,強化了主人公逆流而上、順流而下反復追尋的執(zhí)著,以及目標始終可望不可即的悵惘。由此可知,詩歌通過景物描寫的渲染與重章疊句的結構,將主人公對伊人的深切思念轉化為具象的追尋動作,在反復詠嘆中展現(xiàn)其跨越時空、不畏險阻的真摯情感與執(zhí)著精神。四、名著閱讀(5分)請從下面兩個小題中任選一題作答。(5分)18.在“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中,小豫同學對中國詩歌產生了濃厚興趣。請你從《經典常談》中為他推薦有助于了解中國詩歌的合適的篇目,并結合篇目內容與積累說明推薦理由。(100字左右)備選篇目:①《〈詩經〉第四》②《辭賦第十一》③《詩第十二》【答案】示例一:我推薦《〈詩經〉第四》?!对娊洝肥俏覈钤绲脑姼杩偧?,也是我國詩歌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這些詩歌內容廣泛,涉及愛情、戰(zhàn)爭、勞動、祭祀等多個方面,反映了古代中國的社會生活和人民情感?!丁丛娊洝档谒摹穼@部作品的內容和藝術特色進行了專門的介紹。示例二:我推薦《詩第十二》。該篇系統(tǒng)梳理了從漢樂府詩到宋代的詩歌發(fā)展脈絡,涵蓋漢樂府詩、五言詩、律詩等多元體裁,解析了李白、杜甫等大家的藝術成就。全面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詩歌的演進歷程與美學特質,有助于小豫同學構建對古典詩歌的整體認知,激發(fā)深入探索的興趣。示例三:我推薦他閱讀《〈詩經〉第四》《辭賦第十一》《詩第十二》?!丁丛娊洝档谒摹穼iT介紹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是中國詩歌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辭賦第十一》介紹屈原的《楚辭》及辭賦的發(fā)展過程,屈原的《楚辭》是中國詩歌浪漫主義的源頭;《詩第十二》從漢樂府詩開始至宋代詩歌,介紹中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脈絡,以及楚辭對后代詩歌的影響等。將這三篇組合閱讀,可以讓小豫同學對中國古代詩歌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了解。【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對名著內容的了解和語言表達。《經典常談》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經典文獻的著作,題干目錄部分涵蓋了多種重要的古代典籍?!对娊洝返谒模骸对娊洝肥侵袊钤绲脑姼杩偧珍浟俗晕髦艹跄曛链呵镏腥~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作品,共計305篇。這些詩歌內容廣泛,涉及愛情、戰(zhàn)爭、勞動、祭祀等多個方面,反映了古代中國的社會生活和人民情感。同時,《詩經》也展示了古代詩歌的藝術成就和審美特色,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影響?!掇o賦第十一》:《辭賦》篇介紹了中國古代辭賦發(fā)展歷程和代表作品。辭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兼具詩歌和散文的特點。屈原是我國歷史里永被紀念的一個人?!冻o》中《離騷》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時所作。荀子的《賦篇》最早稱“賦”?!顿x篇》安排客主,問答成篇,開后來賦家的風氣?!稘h書·藝文志·詩賦略》分賦為四類。東漢后班固作《兩都賦》,張衡仿作《二京賦》,晉左思作《三都賦》?!对姷谑罚簼h武帝立樂府,采集代、趙、秦、楚的歌謠和樂譜,以備傳習唱奏。漢末,一般文體都走向整煉一路;晉代詩逐漸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詩興盛;唐代諧調發(fā)展,成立了律詩絕句;宋初的詩專學李商隱,末流只知道典故對偶;南宋的三大詩家都是從江西派變化出來的。在此基礎上,我們整理推薦理由即可。示例一:我推薦《〈詩經〉第四》。本書此篇系統(tǒng)梳理《詩經》發(fā)展脈絡、“六義”內涵,講述從采詩到刪詩的過程。結合課內《關雎》《蒹葭》等篇目,能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創(chuàng)作手法“賦比興”與早期詩歌風貌,能把握中國詩歌源頭特質,它是打開古典詩歌大門的鑰匙。示例二:我推薦《詩第十二》。該篇詳述辭賦從楚辭到漢賦的演變。辭賦是詩歌重要分支,此篇介紹其發(fā)展,通過對楚辭、漢賦的講解,展現(xiàn)詩歌在形式、風格上的豐富變化,拓寬對詩歌體裁的認知。并且剖析了屈原的《離騷》等作品浪漫主義特色與鋪陳寫法。與《離騷》名句結合,能讓學生體會詩歌形式的拓展,感受獨特的華美與想象魅力。示例三:我推薦《詩第十二》。該篇呈現(xiàn)詩歌發(fā)展全貌,梳理了從古詩十九首到唐詩宋詞的發(fā)展,解析各時期詩歌特點與代表詩人。與課本中經典詩人作品對應,學生結合李白、杜甫的詩作,能明晰詩歌發(fā)展脈絡,構建詩歌發(fā)展體系,理解詩歌在不同時代的創(chuàng)新與傳承。19.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部)后,請你圍繞“從貧困少年到鋼鐵戰(zhàn)士”,分享保爾的成長帶給你的感悟。(100字左右)【答案】示例一:保爾出身貧寒,童年便經歷了生活的艱辛。面對父親的早逝、母親的辛勞以及社會的不公,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去克服每一個困難,最終成長為英勇殺敵、意志頑強的鋼鐵戰(zhàn)士。這種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深刻體會到,無論生活給予我們多少苦難,都要勇敢面對。示例二:保爾雖出身貧寒,但他渴望改變不公的世界,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這不僅讓他在思想上得到了升華,也指引他在行動上勇往直前、英勇戰(zhàn)斗,最終成長為一名鋼鐵戰(zhàn)士。這啟示我,理想是人生航程中的燈塔,能夠引領我們穿越風雨,抵達成功的彼岸?!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名著內容理解感悟?!朵撹F是怎樣煉成》是蘇聯(lián)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講述保爾·柯察金從一個普通工人子弟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過程。他經歷戰(zhàn)場搏斗、工地磨難、傷病折磨,始終以頑強意志抗爭,即便雙目失明仍堅持寫作。小說通過其傳奇經歷,歌頌了為理想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品質,激勵了無數讀者,成為世界文學中展現(xiàn)青年成長與革命精神的經典之作。作答此題,要緊扣成長脈絡。梳理保爾從貧困少年到戰(zhàn)士的關鍵經歷(如童年苦難、接觸革命、戰(zhàn)場錘煉等),分析其思想與行動的轉變;聚焦“毅力”“理想”“信仰”等核心品質,結合具體情節(jié)闡述其對成長的意義;聯(lián)系現(xiàn)實感悟,將保爾的精神與當代青年的責任、奮斗結合,體現(xiàn)啟示價值。示例:保爾幼年喪父,在車站當雜役時受盡欺凌,卻從未屈服于命運。他在朱赫來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工地上與嚴寒搏斗,即便全身癱瘓仍以筆為武器。從懵懂少年到鋼鐵戰(zhàn)士,他用行動讓我明白,人生的價值在于直面挑戰(zhàn),在挫折中淬煉出不彎的脊梁。五、作文(50分)20.閱讀下面材料,任選一題作文。生命中總有一些記憶,讓我們難忘。那可能是痛苦,是失敗,也可能是幸福,是成功,但都是我們人生中的重要經歷和財富。讓我們珍惜這些記憶,讓它們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美的風景。(1)請以“______讓我銘記”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2)請以“最美的風景”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敬鸢浮坷囊唬耗请p手讓我銘記那雙手,粗糙得像老樹皮,卻溫暖得像冬日的陽光。每當我想起那雙手,就會想起那個飄雪的清晨,想起那個佝僂的背影。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清晨,我裹著厚厚的羽絨服去上學。剛出小區(qū)門,就看見一個佝僂著背的老人正在清掃積雪。他穿著單薄的棉襖,呼出的白氣在寒風中凝結成霜。我低著頭快步走過,卻在拐角處腳下一滑,重重地摔在了結冰的路面上。書包里的書本散落一地,我的手掌火辣辣地疼。就在這時,一雙布滿老繭的手伸到了我面前。我抬頭看去,是那位掃雪的老人。他的臉上刻滿皺紋,眼睛里卻盛滿關切:“孩子,摔疼了吧?”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扶我起來,又蹲下身子幫我撿拾散落的書本。我注意到他的手指關節(jié)粗大變形,指甲縫里還嵌著黑色的污垢??删褪沁@樣一雙手,卻動作輕柔地拍去書本上的雪水,然后輕輕用手抹掉書上弄臟的地方,當他把一切都整理好了以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媒體賦能下的2025年廣播影視行業(yè)融合傳播策略研究報告
- 藥品研發(fā)院感合規(guī)培訓計劃
- 互聯(lián)網數據中心建設2025年初步設計數據中心智能化改造評估報告
- 基于大數據的2025年奢侈品消費行為變化研究報告
- 職業(yè)培訓學校建設2025年教學效果評價與反饋機制評估報告
- 三上語文教研組網絡教學計劃
- 在線教育平臺教研活動計劃
- 2025年建筑設計公司創(chuàng)新計劃
- 班主任與教師協(xié)作教學計劃
- 在線教育教師業(yè)務學習計劃
- 電商客服崗轉正述職報告
- 農業(yè)安全問題
- 導管護理相關知識
- DB37-T 5061-2024 住宅小區(qū)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
- (2025)時事政治題庫(含參考答案)
- 2025年中國融通農發(fā)社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養(yǎng)老院護理員培訓制度
- 公司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工作制度
- 建行金融生態(tài)圈
- 安全評估標準
- 2025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默寫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