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6-39章講義_第1頁
刑法第26-39章講義_第2頁
刑法第26-39章講義_第3頁
刑法第26-39章講義_第4頁
刑法第26-39章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十六章侵犯財產罪

血【字體:大中小】【打印】

基本要求:

了解:侵犯財產罪的分類。

理解:侵犯財產罪的概念與特征(構成要件),侵犯財產罪中的普通犯罪的概念、特征(構成要件)

以及應當區(qū)分的界限與應當注意的問題。

熟悉并能夠運用:侵犯財產罪中的重點犯罪的概念、特征(構成要件)。

考試內容:(刪除聚眾哄搶罪,破壞生產經營罪)

考點:搶劫罪

基本理論:

1.《刑法》第263條規(guī)定的是搶劫罪。在客觀方面存在著方法行為和目的行為的統(tǒng)一,目的行為是

指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具有當場性),方法行為指為了能當場劫取財物。而實施的暴力、脅迫或其他

人身強制行為。''其他方法”應當是指由行為人采取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不知反抗或不敢反抗的方法。

2.注意:本條規(guī)定的搶劫罪的八種法定加重構成的情形(著重注意三個司法解釋),如何謂“入戶”

搶劫、何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何謂“搶劫銀行等金融機構”、何謂“持槍”搶劫等。尤其注

意對于“致人重傷、死亡”的情形應當作全面的理解。不僅包括使用暴力過失致人重傷死亡,而且也包

括為劫取他人財物而當場故意重傷甚至故意殺死他人,即搶劫罪的“暴力方法”包括以暴力殺人的方法。

這種情形下,殺人作為暴力的具體體現,屬于搶劫罪的方法行為,不應實行數罪并罰,而應直接定一罪,

即搶劫罪,作為搶劫罪的結果加重犯處理。至于搶劫過程中可能相伴隨的“殺人行為”如何處理,司法

解釋也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即應分清致人死亡是為了當場搶走財物還是占有、控制了財物后為了滅口而

殺人。如果行為人為劫取財物而預謀故意殺人、或在劫取財物的過程中,為制服被害敵人反抗而故意殺

人的,以搶劫罪論處,如果行為人實施搶劫之后,為滅口而故意殺人的,則應以搶劫罪與故意殺人罪進

行并罰。

3.關于搶劫罪既遂與未遂的界限。一般認為對此應區(qū)別對待。依照263條的規(guī)定,搶劫罪的加重構

成分為七種情節(jié)加重構成和一種結果加重構成(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對于搶劫罪的基本構成以及

情節(jié)加重構成(如持槍搶劫、入戶搶劫等七種情節(jié))而言,搶劫罪的既遂與未遂的區(qū)分,應以行為人是

否實際占有公私財物為標準。而對于具有結果加重構成即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情形,無論財物是否搶

劫到手,只要致人重傷、死亡就視為搶劫既遂。

4.注意:轉化型或以搶劫論的認定。這種情節(jié)在刑法典中大致有三處:一是第267條第2款的規(guī)定,

攜帶兇器搶奪的,轉化為搶劫罪;二是第269條的規(guī)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

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轉化為搶劫罪;三是第289條的規(guī)定,聚眾“打

砸搶”,毀壞或者搶走公私財物的,對首要分子,應以搶劫罪定罪處罰(注意:這種情形下對財物不論

是搶走而非法占有,還是毀壞而根本沒占有都定搶劫罪,而不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這也是立法上的

一個特例)。

法典上的基本法條:

《刑法》第263條【搶劫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

財產:

(一)人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例題?單選題】陳某向王某聲稱要購買80克海洛因,王某便從外地購買了80克海洛因。到達約

定交貨地點后,陳某掏出仿真手槍威脅王某,從王某手中奪取了80克海洛因。此后半年內,因沒有找到

買主,陳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半年后,陳某將80克海洛因送給其毒癮很大的朋友劉某,劉某因過

量吸食海洛因而死亡。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2007年單選,卷二第16題)

A.王某雖然是陳某搶劫的被害人,但其行為仍成立販賣毒品罪

B.陳某持仿真手槍取得毒品的行為構成搶劫罪,但不屬于持槍搶劫

C.陳某搶劫毒品后持有該毒品的行為,被搶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D.陳某將毒品送給劉某導致其過量吸食進而死亡的行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

【答疑編號41260101: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D

考點:搶劫罪、販賣毒品罪

解析:選項A沒有爭議。無論販毒者是否被搶劫,其販毒行為已完成,構成販賣毒品罪。選項B也

沒有爭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搶劫刑事案件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條的

規(guī)定,以毒品、假幣、淫穢物品等違禁品為對象,實施搶劫的,以搶劫罪定罪;搶劫的違禁品數量作為

量刑情節(jié)予以考慮。搶劫違禁品后又以違禁品實施其他犯罪的,應以搶劫罪與具體實施的其他犯罪實行

數罪并罰。為了打擊“黑吃黑”,刑法保護了民法不保護的利益。持槍搶劫是指持真槍。選項C的爭議

較大。但搶劫毒品后又持有該毒品侵犯的是同一法益,持有該毒品并沒有侵犯新的法益。持有毒品是搶

劫毒品后的當然結果,兩罪之間是吸收關系,重罪搶劫罪吸收持有毒品罪。選項D較簡單,劉某自己吸

食過量毒品導致死亡,與陳某贈送毒品的行為無直接因果關系,陳某不因為此承擔刑事責任。

【例題?多選題】甲、乙、丙共謀犯罪。某日,三人攔截了丁,對丁使用暴力,然后強行搶走丁的

錢包,但錢包內只有少量現金,并有一張銀行借記卡。于是甲將丁的借記卡搶走,乙、丙逼迫丁說出密

碼。丁說出密碼后,三人帶著丁去附近的自動取款機上取錢。取錢時發(fā)現密碼不對,三人又對丁進行毆

打,丁為避免遭受更嚴重的傷害,說出了正確的密碼,三人取出現金5000元。對甲、乙、丙行為的定性,

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2006年多選,卷二第53題)

A.搶劫(未遂)罪與信用卡詐騙罪

B.搶劫(未遂)罪與盜竊罪

C.搶劫(未遂)罪與敲詐勒索罪

D.搶劫(既遂)罪與盜竊罪

【答疑編號41260102: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ABCD

考點:搶劫罪

解析:本題中,甲、乙、丙三人對丁使用暴力,然后強行搶走丁錢包內的銀行借記卡,并以暴力逼

取正確密碼最終獲得現金5000元錢,在這一搶劫過程中,雖然有場所的轉移(三人帶丁去附近的自動取

款機取錢),但是這個場所的變化,是整個搶劫行為的有機組成部分,“使用暴力”和“取得財物”看

似有物理意義空間上的錯位,但并不影響刑法對其“當場”屬性的評價??v觀整個犯罪行為,完全符合

搶劫罪的“兩個當場”:即“當場使用暴力”和“當場取得財物”,故應構成搶劫罪(既遂)一罪。因

此,根據《刑法》第196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

甲、乙、丙三人行為不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和盜竊罪,所以本題四個選項都錯,皆應選。

本題要特別注意搶劫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qū)別。在一般情況下,搶劫罪表現為以暴力的方法抑制被害

人的反抗,從而達到強行劫取財物的目的,其主要特征表現為兩個“當場”,即“當場使用暴力”和“當

場取得財物”;而敲詐勒索罪一般表現為通過要挾和威脅的方法強行取得財物,“威脅”的方法一般也

不表現為當場實施暴力,其取得財物也通常是事后取得。

【例題?多選題】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騙租到個體女司機何某的夏利出租車。當

車行至市郊時,崔某持假槍搶走何某人民幣1000元,并將何某一腳踹出車外,使何某身受重傷,崔某乘

機將出租車開走。本案中屬于搶劫罪法定加重情節(jié)的有哪些?()(2003年多選,卷二第39題)

A.持槍搶劫

B.冒充軍警人員搶劫

C.搶劫致人重傷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

【答疑編號41260103: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BC

考點:搶劫行為的結果加重犯

解析:根據刑法第263條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①入戶搶劫的;②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③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④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⑤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⑥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⑦持槍搶劫的;

⑧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故選B、C項。A項不選,持槍搶劫“必須是持有《中華

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中規(guī)定的槍支,而不是假槍。D項不選,是因為何某的夏利出租車不屬于公共

交通工具。

【例題?多選題】下列哪些行為應認定為搶劫罪一罪?()(2005年多選,卷二第61題)

A.甲將仇人殺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現金

B.甲持刀攔路行搶,故意將受害人殺死后取走其財物

C.甲在搶劫過程中,為壓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將被害人殺死,取走其財物

D.甲實行搶劫罪后,為防止受害人報案,將其殺死

【答疑編號41260104: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BC

考點:搶劫罪的罪數認定

詳解:A:先因為仇恨而將人殺死,構成故意殺人罪又另起犯意取走死者隨身財物的,構成盜竊罪;

實行數罪并罰。B:持刀搶劫,使用致死暴力劫取財物的,殺人行為屬于搶劫罪客觀方面的暴力行為,根

據法律的規(guī)定,只以搶劫罪論處。C:殺人暴力是搶劫罪的客觀方面,與B選項相同,只定搶劫罪。D:

在搶劫罪既遂后,為了滅口,另起犯意將被害人殺死的,成立獨立的故意殺人罪,實行數罪并罰。

評論:難度適中,平時對重點罪名的罪數關系的總結對考試有很重要的意義。

【例題?多選題】黃某(19周歲)和趙某(17周歲)合伙盜竊鄰村王某家的耕牛。黃某在門外望風,

趙某進牛棚牽牛。由于趙某不小心弄出響聲,被王某發(fā)現。黃某聽到王某的嗆喝聲,不顧等趙某即逃走。

王某手持木根緊迫趙某,趙某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

黃某逃到村頭剛好遇見巡邏的民警。民警見黃某形跡可疑即將其帶回問話,黃某如實將其和趙某合謀盜

竊的情況向民警作了交代。關于本案,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2002年多選,卷二第49題)

A.黃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B.對黃某應當認定為自首

C.趙某的行為構成搶劫罪

D.對趙某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答疑編號41260105: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ABCD

考點:搶劫罪的轉化型犯罪

解析:在本題中,黃某和趙某合伙盜竊鄰村王某家的耕牛,黃某在門外望風,趙某進牛棚牽牛,其

二人已經構成盜竊的共同犯罪。趙某為了抗拒抓捕將追趕的王某扎傷,屬于《刑法》第269條規(guī)定的轉

化的搶劫罪,但其行為已經超出了和黃某共同的盜竊的故意,屬于共同犯罪中的過限行為,因此趙某應

構成搶劫罪,而黃某只構成盜竊罪。

【例題?多選題】某晚,甲潛入乙家中行竊,被發(fā)現后攜所竊贓物(價值900余元)逃跑,乙緊追

不舍。甲見雜貨店旁有一輛未熄火摩托車,車主丙正站在車旁吸煙,便騎上摩托車繼續(xù)逃跑。次日,丙

在街上發(fā)現自己的摩托車和甲,欲將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將丙打傷,后經法醫(yī)鑒定為輕傷。本案應當

以下列哪些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責任?()(2003年多選,卷二第32題)

A.搶劫罪

B.搶奪罪

C.盜竊罪

D.故意傷害罪

【答疑編號41260106;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BCD

考點:搶劫罪的轉化型犯罪

解析:盜竊、詐騙、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的必須符合下述三個條件:①行為人必須首先實施了盜竊、

詐騙、搶奪行為;②行為人必須是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③行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

脅的目的是為了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只有上述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從盜竊、詐騙、

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本題情形不能轉化為搶劫罪,因此應以甲的三個行為分別定罪。

【例題?單選題】甲使用暴力將乙扣押在某廢棄的建筑物內,強行從乙身上搜出現金3000元和1張

只有少量金額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該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幣10萬元。乙便給其妻子打電話,謊稱自己開

車撞傷他人,讓其立即向自己的信用卡打入10萬元救治傷員并賠償。乙妻信以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中

打入10萬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將乙釋放。對甲的行為應當按照下列哪一選項定罪?()(2006

年單選,卷二第14題)

A.非法拘禁罪

B.綁架罪

C.搶劫罪

D.搶劫罪和綁架罪

【答疑編號41260107: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C

考點:綁架罪與搶劫罪的區(qū)分

解析:區(qū)分綁架罪和搶劫罪的關鍵在于,前者只能是向被綁架人的近親屬或者其他有關人勒索財物;

后者是直接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雖然題中乙的妻子往乙的信用卡里打入了10萬塊錢,但其主觀上只是

聽信丈夫的話,匯錢救治傷員并賠償,沒有向第三人交付的對象性,在其妻看來,打錢入卡行為本身并

非因為乙的人身受劫而做出的,故甲不構成綁架罪。甲一直是使用暴力控制乙,并且當場取得了財物,

其行為構成搶劫罪。故本題應選C。

【例題?單選題】甲、乙為劫取財物將在河邊散步的丙殺死,當場取得丙隨身攜帶的現金2000余元。

甲、乙隨后從丙攜帶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總經理。兩人經謀劃后,按名片上的電話給丙的妻子丁打

電話,聲稱丙已被綁架,丁必須于次日中午12點將10萬元現金放在某處,否則殺害丙。丁立即報警,

甲、乙被抓獲。關于本案的處理,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2005年單選,卷二第14題)

A.搶劫罪和綁架罪并罰

B.以故意殺人罪、盜竊罪和綁架罪并罰

C.以搶劫罪和敲詐勒索罪并罰

D.以故意殺人罪、侵占罪和敲詐勒索罪并罰

【答疑編號41260108: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C

考點:搶劫罪、敲詐勒索罪、綁架罪之間的區(qū)別

詳解:為劫取財物而殺死被害人的,按照搶劫罪(屬于搶劫致人死亡)處理。以編造威脅親屬生命

的方式勒索財物,實際并未實施綁架,只是利用了被害人丁對于丈夫安危的擔憂和恐懼而侵犯財產權的,

構成敲詐勒索罪。甲、乙兩人在搶劫完成后,又另起犯意實施敲詐勒索行為,構成兩罪,應該并罰。

提示:搶劫罪的認定比較簡單,相對有難度的是敲詐勒索罪的認定

【例題?單選題】甲和乙共同入戶搶劫并致人死亡后分頭逃跑,后甲因犯強奸罪被抓獲歸案。在羈

押期間,甲向公安人員供述了白己和乙共同所犯的搶劫罪行,并提供了乙因犯故意傷害罪被關押在另一

城市的看守所的有關情況,使乙所犯的搶劫罪受到刑事追究。對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6年單選,卷二第6題)

A.甲的行為屬于坦白,但不成立特別自首

B.甲的行為成立特別自首,但不成立立功

C.甲的行為成立特別自首和立功,但不成立重大立功

D.甲的行為成立特別自首和重大立功

【答疑編號41260109: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D

考點:自首與立功

解析:根據《刑法》第67條第2款的規(guī)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

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本案中,甲因強奸罪被采取強制措施,

在押期間,如實供述自己曾實施的入戶搶劫并致人死亡罪行,屬于刑法規(guī)定“以自首論”的情形?!蹲?/p>

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guī)定,根據《刑法》第68條第1

款的規(guī)定,犯罪分子有檢舉、揭發(fā)他人重大犯罪行為,經查證屬實;提供偵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線索,

經查證屬實;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對國家

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等表現的,應當認定為有重大立功表現。本案中甲檢舉、揭發(fā)了乙的犯罪行為,

并向公安機關提供線索協(xié)助其對乙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所揭發(fā)犯罪為“入戶搶劫并致人死亡”,應屬重

大犯罪行為,所以認定為重大立功表現。故D項正確。

考點:搶奪罪

基本理論:

1.本條規(guī)定的是搶奪罪,即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公然奪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同搶

劫罪一樣,取得財物都具有當場性和公然性,二者根本區(qū)別在于搶奪不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強制人身

的方法,而主要是乘被害人不備,突然奪取財物,或者雖然用“力”,但針對的是財物而非人身。

2.注意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的法定情形:一是本條第2款之規(guī)定,攜帶兇器搶奪的,轉化為搶劫罪;

二是《刑法》第269條之規(guī)定,實施搶奪行為之后,為抗拒抓捕、窩藏贓物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

力或者以暴力威脅的,轉化為搶劫罪。

3.注意:對于搶奪過程中產生的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等行為如何處理。根據2005年6月8日最高

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實施搶奪公私財物行為,構成搶奪罪,同時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等后果,構

成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從刑法理論上講,這

種情形實際上屬于想象競合犯問題。

4.注意:區(qū)分共同搶奪犯罪與第268條的聚眾哄搶罪的界限。聚眾哄搶罪指糾集多人(3人以上)

不使用暴力、脅迫等人身強制方法,公然奪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在行為方式上,聚眾哄搶罪

的構成側重于“哄”,即以“哄、鬧”,“哄、吵”為手段,一哄而上進行搶占。再者,聚眾哄搶罪承

擔刑事責任的只能是聚眾哄搶的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而非所有參加者。這些與搶奪罪共犯均有所不

同。

法典上的基本法條:

《刑法》第267條【搶奪罪】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

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相關司法解釋:

1.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四條與第十一條(具體內容見前述基本法條一一第263條的“相關法條”部分)

2.2002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如下:

(一)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

(二)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為“數額巨大”;

(三)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二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

第五條,實施搶奪公私財物行為,構成搶奪罪,同時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等后果,構成過失致人

重傷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例題?多選題】根據犯罪構成理論,并結合刑法分則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2003

年多選,卷二第35題)

A.甲某晚潛入胡某家中盜竊貴重物品時,被主人發(fā)現。甲奪門而逃,胡某也沒有再追趕。甲就躲在

胡某家墻根處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長高某路過時,發(fā)現甲行蹤詭秘,就對其盤問。甲以為

高某發(fā)現了自己昨晚的盜竊行為,就對高某進行打擊,致其重傷。甲構成盜竊罪、故意傷害罪,應數罪

并罰

B.乙在大街上見趙某一邊行走一邊打手機,即起歹意,從背后用力將其手機搶走。但因用力過猛,

致使趙某絆倒摔成重傷。乙同時構成搶奪罪、過失致人重傷罪,但不應數罪并罰

C.丙深夜入室盜竊,被主人李某發(fā)現后追趕。當丙跨上李某家院墻,正準備往外跳時,李某抓住丙

的腳,試圖拉住他。但丙順勢踹了李某一腳,然后逃離現場。丙構成搶劫罪

D.丁騎摩托車在大街上見婦女田某提著一個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從背后用力拉皮包帶,試

圖將皮包搶走。田某頓時警覺,拽住皮包帶不放。丁見此情景,突然對摩托車加速,并用力猛拉皮包帶,

田某當即被摔成重傷。丁構成搶劫罪而不構成搶奪罪

【答疑編號41260110: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ABD

考點:搶劫罪、搶奪罪

解析:A正確,甲某傷害村長高某的行為不屬于于盜竊罪轉化為搶劫罪過程中所必須要求的“當場”

使用暴力的情節(jié),在時間上與盜竊罪相隔斷,在空間上也不屬于直接侵害財產的現場(盜竊的現場在胡

某的家里),所以不能轉化為搶劫罪,兩個罪應實行數罪并罰。B正確,乙某一行為觸犯兩罪名,屬想

象競合犯,不數罪并罰。C錯誤,丙“順勢踹了李某一腳”,不構成“當場使用暴力”,不轉化為搶劫

罪。D正確,丁的行為已不屬于“乘人不備公然奪取”,因為搶奪罪使用的力不針對人身而是財產,丁

的行為已經有造成人身傷亡的危險而至少是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符合搶劫罪構成要件。

【例題?案例分析題】李某長期在甲市行人較多的馬路邊尋問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證,然后將需要身

份證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資料送交何某偽造。何某偽造后,李某再交給購買者。在此期間,李某使用偽

造的身份證辦理手機入網手續(xù)并使用手機,造成電信資費損失3000余元。為了防止司法人員的抓捕,李

某一直將一把三角刮刀藏在內衣口袋中。2001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李某在馬路上尋問行人是否需要

身份證時,發(fā)現錢某孤身一人行走,便竄至其背后將其背包(內有價值2000元的財物)奪走后迅速逃跑。

錢某大聲呼喊抓強盜。適逢民警趙某經過此地,趙某將李某攔住。此時李某掏出三角刮刀,朝趙某的腰

部捅了一刀后逃離,致趙某重傷。甲市公安機關抓獲李某后,與李某居住地乙市公安機關聯系,發(fā)現李

某是因為在乙市使用信用卡透支1萬元后,為逃避銀行催收而逃至甲市的。請結合上述案情,分析李某

各行為的性質,并請說明理由。(2002年案例分析,卷四題一)

答案:李某將錢某的背包搶走的行為屬于搶奪行為;后來為抗拒抓捕而將民警趙某捅成重傷的行為

構成搶劫罪。李某一開始搶奪錢某背包的行為的性質屬于搶奪。后來,李某為抗拒抓捕而將民警趙某捅

成重傷的行為,屬于為抗拒抓捕當場使用暴力,依據《刑法》第269條的規(guī)定,已經轉化為搶劫罪。

【例題?案例分析題】甲在2003年10月15日見路邊一輛面包車沒有上鎖,即將車開走,前往A市。

行駛途中,行人乙攔車要求搭乘,甲同意。甲見乙提包內有巨額現金,遂起意圖財。行駛到某偏僻處時,

甲謊稱發(fā)生故障,請乙下車幫助推車。乙將手提包放在面包車座位上,然后下車。甲乘機發(fā)動面包車欲

逃。乙察覺出甲的意圖后,緊抓住車門不放,被面包車拖行10余米。甲見乙仍不松手并跟著車跑,便加

速疾駛,使乙摔倒在地,造成重傷。乙報警后,公安機關根據汽車號牌將甲查獲。

分析甲對乙實施行為的性質:

甲對乙的行為構成搶劫罪,甲雖然開始打算實施搶奪,但在乙抓住車門不放時,甲加速行駛的行為

已經屬于暴力行為,因而不是轉化型搶劫,而應直接認定為搶劫罪,而且屬于搶劫罪的結果加重犯。(根

據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十一條

“駕駛機動車、非機動車奪取他人財物行為的定性”(3)行為人明知其駕駛車輛強行奪取他人財物的手

段會造成他人傷亡的后果,仍然強行奪取并放任造成財物持有人輕傷以上后果的。)

考點:敲詐勒索罪

基本理論:

1.《刑法》第274條規(guī)定的是敲詐勒索罪。認定本罪的關鍵是客觀方面行為人采用威脅或要挾的方

法,逼迫財物所有人、保管人就范,將公私財物交由行為人或其指定的第三人控制或提供財產性利益。

2.敲詐勒索要求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何謂“數額較大”,應參照有關司法解釋,以1000元至

3000元為起點。

3.注意本罪與搶劫罪的區(qū)別,它們主要在“脅迫”的方式上有相似之處,對此主要用以下幾個方面

區(qū)分:一是威脅的內容是否僅限于暴力;二是威脅的方式是否由行為人當場向被害人發(fā)出;三是非法取

得財物的時間是否只能在當場當時取得。

要注意威脅的含義

法典上的基本法條:

《刑法》第274條【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者管制;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例題?多選題】關于敲詐勒索罪的判斷,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07年多選,卷二第

63題)

A.甲將王某殺害后,又以王某被綁架為由,向其親屬索要錢財。甲除構成故意殺人罪外,還構成敲

詐勒索罪與詐騙罪的想象競合犯

B.飯店老板乙以可樂兌水冒充洋酒銷售,向實際消費數十元的李某索要數千元。李某不從,乙召集

店員對其進行毆打,致其被迫將錢交給乙。乙的行為構成搶劫罪而非敲詐勒索罪

C.職員丙被公司辭退,要求公司支付10萬元補償費,否則會將所掌握的公司商業(yè)秘密出賣給其他公

司使用。丙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

D.丁為謀取不正當利益送給國家工作人員劉某10萬元。獲取不正當利益后,丁以告發(fā)相要挾,要求

劉某返還10萬元。劉某擔心被告發(fā),便還給丁10萬元。對丁的行為應以行賄罪與敲詐勒索罪實行并罰

【答疑編號41260111: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ABCD

考點:敲詐勒索罪

解析:考點為敲詐勒索罪的認定。敲詐勒索罪的行為模式是: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的目的對他人實施

威脅一一對方產生恐懼心理一一對方基于恐懼心理作出財產處分的決定一一行為人取得財產。

選項A中,甲虛構了王某被綁架的事實,又以該虛構事實為基礎勒索錢財,這一行為既符合詐騙罪

的構成要件,又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所以構成敲詐勒索罪與詐騙罪的想象競合犯。

選項B中,乙使用足以抑制李某反抗的暴力方法致使李某當場交出數千元成立搶劫罪而不成立敲詐

勒索罪。

選項C中,丙被辭退后,以其所掌握的公司商業(yè)秘密出賣給其他公司使用對公司實施脅迫,勒索公

司10萬元補償費,成立敲詐勒索罪。

選項D中,丁的錢屬于不法給付,他要回這筆錢沒有法律上的依據,丁以告發(fā)相要挾,成立敲詐勒

索罪。與前面已經成立的行賄罪數罪并罰。

【例題?單選題】下列哪種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2006年單選,卷二第15題)

A.甲到乙的餐館吃飯,在食物中發(fā)現一只蒼蠅,遂以向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為由進行威脅,索要精神損

失費3000元。乙迫于無奈付給甲3000元

B.甲到乙的餐館吃飯,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準備好的蒼蠅,然后以砸爛桌椅進行威脅,索要

精神損失費3000元。乙迫于無奈付給甲3000元

C.甲撿到乙的手機及身份證等財物后,給乙打電話,索要3000元,并稱若不付錢就不還手機及身份

證等物。乙迫于無奈付給甲3000元現金贖回手機及身份證等財物

D.甲妻與乙通奸,甲獲知后十分生氣,將乙暴打一頓,乙主動寫下一張賠償精神損失費2萬元的欠

條。事后,甲持乙的欠條向其索要2萬元,并稱若乙不從,就向法院起訴乙

【答疑編號41260112: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B

考點:敲詐勒索罪

解析: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公私財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威脅或者要挾的

方法勒索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在威脅的內容上,可以是暴力、揭發(fā)隱私、毀壞財物、阻止正當權利行

使等。A選項中的“威脅”,并不是刑法意義上的威脅,由于其目的帶有維護自身權益的正當性,所以

其索要精神損失費的行為是一個民事行為。C選項與A選項類似,撿拾到他人財物向他人索要報酬的行

為,雖然不符合社會道德規(guī)范,但是也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不為罪。故AC項均不構成敲詐勒索罪,

都不選。選項D中,乙向甲寫下欠條是主動的,并不是甲將其暴打一頓的結果,不具有威脅的內容,故

也不構成敲詐勒索罪,不應選。選項B既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又有實質的威脅內容,符合敲詐勒索罪的

犯罪構成,故應選B。

【例題?單選題】韓某在向張某催要賭債無果的情況下,糾集好友把張某挾持至韓家,并給張家打

電話,聲稱如果再不還錢,就砍掉張某一只手。韓某的作為:()(2004年單選,卷二第1題)

A.構成非法拘禁罪

B.構成綁架罪

C.構成非法拘禁罪和綁架罪的想象競合犯

D.構成敲詐勒索罪

【答疑編號41260113: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A

考點:非法拘禁罪、綁架罪、敲詐勒索罪的界限

解析:《刑法》第238條第1、2、3款規(guī)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

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jié)的,從重處罰?!薄胺?/p>

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

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薄盀樗魅鶆辗欠?/p>

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guī)定處罰?!?/p>

根據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這里的債務包括合法債務和非法債務。

【例題?單選題】乙與丙因某事發(fā)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謊稱自己受丙所托帶口信給乙,

如果乙不拿出2000元給丙,丙將派人來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將2000元帶給丙。甲將錢占為己有。

對甲的行為應當如何處理?()(2005年單選,卷二第19題)

A.按詐騙罪處理

B.按敲詐勒索罪處理

C.按侵占罪處理

D.按搶劫罪處理

【答疑編號41260114: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A

考點:詐騙罪和敲詐勒索罪的區(qū)別

詳解:本題考察含有敲詐勒索因素的詐騙行為的定罪。初看起來,甲的行為完全符合敲詐勒索罪的

犯罪構成一一甲威脅乙,乙因為害怕而給了甲2000元。但仔細分析,此題還是更符合詐騙罪的犯罪構成。

在敲詐勒索罪中,受害人并沒有被騙,他是因為害怕而迫不得已交付財物的。而在本題中,受害人其實

是被騙以后陷入了錯誤認識,即他誤以為這是丙所要求的產生恐懼而做出了財產處分的行為,但事實上,

丙并不知道此事。所以,甲還是通過欺騙方式獲得他人財物的。因此,甲構成詐騙罪而非敲詐勒索罪。

【例題?不定項選擇題】甲公司擁有某項獨家技術每年為公司帶來100萬元利潤,故對該技術嚴加

保密。乙公司經理丙為獲得該技術,帶人將甲公司技術員丁在其回家路上強行攔截并推入丙的汽車,對

丁說如果他提供該技術資料就給他2萬元,如果不提供就將他嫖娼之事公之于眾。丁同意配合。次日丁

向丙提供了該技術資料,并獲得2萬元報酬。丙的行為構成:()(2005年不定項選擇,卷二第94

題)

A.強迫交易罪

B.敲詐勒索罪

C.綁架罪

D.侵犯商業(yè)秘密罪

【答疑編號41260115: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D

考點:敲詐勒索罪和侵犯商業(yè)秘密罪的區(qū)別

詳解:本題考查用不正當方式獲得商業(yè)秘密的行為的認定。丙的行為是以揭發(fā)隱私相要挾,逼迫他

人提供商業(yè)秘密的行為,顯然不構成綁架罪。強迫交易罪要求有真實的商業(yè)交易行為存在(例如強行以

高于市價10%的價格向他人出售商品)。丙逼迫丁非法提供商業(yè)秘密,雖然給了丁2萬元,其行為也不

屬于強迫交易罪,因為這并不是一種商業(yè)交易。丙的行為屬于《刑法》第219條規(guī)定的“以盜竊、利誘、

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yè)秘密”的行為,采用脅迫手段獲取權利人商業(yè)秘密的行為完

全可以構成侵犯商業(yè)秘密罪。

提示:難度偏高。很多考生在敲詐勒索罪上犯錯。在掌握刑法分則知識時,要時刻注意行為和罪名

之間是不是重合的關系,例如敲詐行為如果針對的不是財產權,就不是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的對象是

財物,商業(yè)秘密本身不是財物,兩罪的犯罪對象有所區(qū)別。

考點:盜竊罪

基本理論:

1.刑法第264條規(guī)定的是盜竊罪。本罪與其他侵犯財產權利的犯罪的根本區(qū)別主要在于行為方式不

同,盜竊罪是以秘密竊取的方法,將他人公私財物轉移到自己的控制之下而非法占有,所謂秘密竊取即

行為人采用自認為不使他人即財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發(fā)覺的方法占有他人財物。

2.盜竊罪以數額較大為定罪量刑的要件之一,并以“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為適用不同法

定幅度的決定性因素。應當明確《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盜竊罪數額的標

準,以便容易確定具體盜竊行為的追訴時效。另外,雖然數額達不到“較大”的標準,但“多次盜竊”

的,也可構成盜竊罪。所謂“多次盜竊”即指一年內入戶盜竊或者在公共場所扒竊三次以上的情形。

3.注意針對特定對象的盜竊行為之定性:(1)行為人盜竊信用卡后使用的,根據第196條第2款的

規(guī)定,應定盜竊罪而非信用卡詐騙罪(多次考查);(2)行為人盜竊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

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fā)票的,根據第210條第1款,應定盜竊罪;(3)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

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而從中竊取財物的,根據第253條第2款應定盜竊罪;(4)以牟取暴利為目的,

盜接他人通訊線路,復制他人電信號碼或者明知是盜接復制的電信設備、設施而使用的,根據第265條

的規(guī)定,應定盜竊罪;(5)以練習開車、游樂等目的,多次偷開機動車輛,并將機動車輛丟失的,根據

《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第(四)項規(guī)定,應定盜竊罪(這也是一個

特例,因為從理論上很難推斷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6)盜竊技術成果等商業(yè)秘密的,根據《關

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第(六)項規(guī)定,應以《刑法》第219條侵犯商

業(yè)秘密罪定罪處罰。

4.注意盜竊罪可能適用死刑的法定情形,根據本條規(guī)定,只有兩種特定情形下,才有可能對盜竊罪

適用死刑:一是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二是盜竊珍貴文物,情節(jié)嚴重的。根據《關于審理盜

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和第9條的規(guī)定,“盜竊金融機構”是指盜竊金融機構的

經營資金、有價證券和客戶的資金,而不包括盜竊金融機構的辦公用品、交通工具等財物;“盜竊珍貴

文物”是指盜竊國家一級文物或者二級文物,而不包括三級文物。

5.根據《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的規(guī)定,為盜竊其他財物,盜竊

機動車輛當犯罪工具使用的,被盜機動車輛的價值計入盜竊數額;為實施其他犯罪(盜竊罪以外的他罪)

盜竊機動車輛的,以盜竊罪和所實施的其他犯罪數罪并罰;行為人盜竊后為掩蓋盜竊罪行為或報復等,

故意破壞公私財物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盜竊罪和構成的其他犯罪實行數罪并罰。

6.根據《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guī)定:將電信

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以盜竊罪論處。

注意區(qū)分:

1.盜竊某些特定對象的,如槍支、彈藥、爆炸物、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武裝部隊公文、證

件、印章,以及軍人盜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等行為,依照《刑法》有關規(guī)定,這些盜竊行為由于侵犯

的主要不是公私財產所有權而是其他特定的管理制度,所以不定盜竊罪,分別根據《刑法》第127條的

盜竊槍支、彈藥、爆炸物罪、第280條的盜竊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第375的盜竊武裝部隊公

文、證件、印章罪、第438條的盜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定罪處罰,對此不要混淆。

2.行為人盜竊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交通設備、電力(燃氣)設備、易燃易爆設備、通訊設備、

廣播電視設施以及這些設備(施)上重要的零部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交通

工具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應以想象競合犯對待,擇一重罪處罰。

3.根據《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之規(guī)定:盜竊未遂、情節(jié)嚴重,

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的,應當定罪處罰。所以,不能認為凡未能盜竊到

財物、達不到“數額較大”標準就不構成盜竊罪。

法典上的基本法條:

刑法第264條【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

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

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jié)嚴重的。

相關法條:

刑法第265條以牟利為目的,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碼號或者明知是盜接、復制的電信

設備、設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刑法第269條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

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相關司法解釋:

L1998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

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盜竊數額,是指行為人竊取的公私財物的數額。

(二)盜竊未遂,情節(jié)嚴重,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的,應當定罪處

罰。

(三)盜竊的公私財物,包括電力、煤氣、天然氣等。

(四)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

處罰時也應與在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qū)別。

第三條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如下:

(-)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

(二)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為“數額巨大”。

(三)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狀況,并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guī)

定的數額幅度內,分別確定本地區(qū)執(zhí)行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

第四條對于一年內入戶盜竊或者在公共場所扒竊三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多次盜竊”,以盜竊

罪定罪處罰。

第五條被盜物品的數額,按照下列方法計算(摘錄):

(二)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按下列方法計算:

1.不記名、不掛失的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不論能否即時兌現,均按票面數額和案

發(fā)時應得的孳息、獎金或者獎品等可得收益一并計算。股票按被盜當日證券交易所公布的該種股票成交

的平均價格計算。

2.記名的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如果票面價值已定并能即時兌現的,如活期存折、

已到期的定期存折和已填上金額的支票,以及不需證明手續(xù)即可提取貨物的提貨單等,按票面數額和案

發(fā)時應得的利息或者可提貨物的價值計算。如果票面價值未定,但已經兌現的,按實際兌現的財物價值

計算;尚未兌現的,可作為定罪量刑的情節(jié)。

不能即時兌現的記名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或者能即時兌現的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

券、有價票證已被銷毀、丟棄,而失主可以通過掛失、補領、補辦手續(xù)等方式避免實際損失的,票面數

額不作為定罪量刑的標準,但可作為定罪量刑的情節(jié)。

(七)銷贓數額高于按本解釋計算的盜竊數額的,盜竊數額按銷贓數額計算。

(八)盜竊違禁品,按盜竊罪處理的,不計數額,根據情節(jié)輕重量刑。

第七條審理共同盜竊犯罪案件,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形對各被告人分別作出處理:

(-)對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應當按照集團盜竊的總數額處罰。

(二)對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共同盜竊的數額處罰。

(三)對共同犯罪中的從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共同盜竊的數額確定量刑幅度,并依照刑法第二

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八條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guī)定的“盜竊金融機構”,是指盜竊金融機構的經營資金、有價證券

和客戶的資金等,如儲戶的存款、債券、其他款物,企業(yè)的結算資金、股票,不包括盜竊金融機構的辦

公用品、交通工具等財物的行為。

第十條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其盜

竊數額應當根據行為人盜竊信用卡后使用的數額認定。

第十二條審理盜竊案件,應當注意區(qū)分盜竊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

(一)盜竊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價值數額不大,但是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依照刑法

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盜竊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廣播電視設

施、公用電信設施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二)盜竊使用中的電力設備,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電力設備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三)為盜竊其他財物,盜竊機動車輛當犯罪工具使用的,被盜機動車輛的價值計入盜竊數額;為

實施其他犯罪盜竊機動車輛的,以盜竊罪和所實施的其他犯罪實行數罪并罰。為實施其他犯罪,偷開機

動車輛當犯罪工具使用后,將偷開的機動車輛送回原處或者停放到原處附近,車輛未丟失的,按照其所

實施的犯罪從重處罰。

(四)為練習開車、游樂等目的,多次偷開機動車輛,并將機動車輛丟失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在偷開機動車輛過程中發(fā)生交通肇事構成犯罪,又構成其他罪的,應當以交通肇事罪和其他罪實行數罪

并罰;偷開機動車輛造成車輛損壞的,按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偶爾偷開機動車輛,

情節(jié)輕微的,可以不認為是犯罪。

(五)實施盜竊犯罪,造成公私財物損毀的,以盜竊罪從重處罰;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從

重處罰;盜竊公私財物未構成盜竊罪,但因采用破壞性手段造成公私財物損毀數額較大的,以故意毀壞

財物罪定罪處罰。盜竊后,為掩蓋盜竊罪行或者報復等,故意破壞公私財物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盜竊罪

和構成的其他罪實行數罪并罰。

(六)盜竊技術成果等商業(yè)秘密的,按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2.2000年5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

解釋》

第七條將電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guī)

定,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盜用他人公共信息網絡上網賬號、密碼上網,造成他人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依照刑

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例題?單選題】甲將汽車停在自家樓下,忘記拔車鑰匙,匆匆上樓取文件,被恰好路過的乙發(fā)現。

乙發(fā)動汽車剛要掛檔開動時,甲正好下樓,將乙抓獲。關于乙的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2007

年單選,卷二第6題)

A.構成侵占罪既遂

B.構成侵占罪未遂

C.構成盜竊罪既遂

D.構成盜竊罪未遂

【答疑編號41260201: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D

解析:盜竊罪的既遂,在被害人喪失占有、行為人(第三人)已取得占有之時成立。對于盜竊汽車,

在使他人汽車從停車場移至公路,發(fā)動引擎,使處于任何時候都能行駛的狀態(tài)時,行為人才取得了占有,

是既遂。本案中雖然發(fā)動汽車,但汽車仍然在被害人樓下,并未駛上公路,達到行為人占有汽車的狀態(tài)

即被受害人抓獲,因此只成立盜竊罪未遂。

【例題?單選題】張某出于報復動機將趙某打成重傷,發(fā)現趙某喪失知覺后,臨時起意拿走了趙某

的錢包,錢包里有1萬元現金,張某將其占為己有。關于張某取財行為的定性,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07年單選,卷二第7題)

A.構成搶劫罪

B.構成搶奪罪

C.構成盜竊罪

D.構成侵占罪

【答疑編號41260202: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C

解析:考點為盜竊罪的認定。本題的陷阱在于趙某喪失知覺確實是由張某的暴力行為造成的,因此

很多考生錯誤地認為張某取財的行為構成搶劫罪。其實這里可以有兩種思路:一是按照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

則來解題,即張某的暴力行為不是基于取財的目的,而是報復動機下的傷害目的,不符合搶劫罪的暴力、

脅迫行為主觀上必須具有的非法占有目的的要求;二是可以按照禁止重復處罰原則解題,因為如果把一

個暴力行為既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評價又作為搶劫罪處罰那么就違反了該原則。

提示:即使不能按照上述刑法基本理論做出正確解答,如果考生熟悉重要司法解釋,也會知道在最

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搶劫刑事案件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條的規(guī)定中也有非常明

確的規(guī)定。

【例題?單選題】甲路過某自行車修理店,見有一輛名牌電動自行車(價值1萬元)停在門口,欲

據為己有。甲見店內貨架上無自行車鎖便謊稱要購買,催促店主去50米之外的庫房拿貨。店主臨走時對

甲說:“我去拿鎖,你幫我看一下店。"店主離店后,甲騎走電動自行車。甲的行為構成何罪?(07年單

選,卷二第15題)

A.詐騙罪

B.盜竊罪

C.侵占罪

D.職務侵占罪

【答疑編號41260203: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B

解析:考點為盜竊罪與其他相似財產罪的區(qū)別。本題有兩個陷阱:一是甲將店主騙開的行為是否成

立詐騙罪?不成立,詐騙罪成立要求受騙人陷于認識錯誤并處分財產,店主雖然離開但并未處分財產,

所以不成立詐騙罪;二是店主臨走時對甲說:"我去拿鎖,你幫我看一下店?!边@時,甲對店里的財產充

其量也只是輔助店主管理而不能認為是受店主委托占有財物,因為商店還在店主事實上的支配狀態(tài)之下。

侵占的核心特征是“變合法占有為不法所有”,即非法所有的念頭和行為必須在合法占有之后,而盜竊

罪、詐騙罪、搶劫罪和搶奪罪都不具有這個特征。

【例題?單選題】關于侵犯財產罪及相關犯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07年單選,卷二第17

題)

A.甲用假幣到電器商場購買手機,甲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B.乙受王某之托將價值5萬元的手表送給10公里外的朱某,乙在路上讓許某捆綁自己,偽造了搶劫

現場,將表據為己有。報案后,乙向警方說自己被搶。乙的行為構成侵占罪

C.丙假冒某部委名義,以組織某高層論壇為名發(fā)布廣告寄送材

料,要求參會人員每人先郵寄會務費1萬元。丙收款50萬元后潛逃。丙的行為構成虛假廣告罪

D.丁為孩子升學,買了一輛假冒某名牌的摩托車送給教育局長何某。丁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答疑編號41260204: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B

解析:考點為詐騙罪。A選項構成使用假幣罪。B選項是正確的,因為乙在合法占有的情況下變合法

占有為不法所有,成立侵占罪。至于其偽造搶劫現場的行為屬于為了不法所有而采取的欺騙手段,不另

成立詐騙罪。C選項丙的行為不成立虛假廣告罪,因為虛假廣告罪的成立要求以虛假廣告銷售產品或提

供服務,而丙的行為符合詐騙罪的行為模式即使受騙人基于認識錯誤而處分財產,行為人獲得或者使第

三者獲得財產,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成立詐騙罪。D選項顯然不成立詐騙罪,因為何某沒有基于認識

錯誤而處分財產。

【例題?多選題】梁某與好友強某深夜在酒吧喝酒。強某醉酒后,錢包從褲袋里掉到地上,梁某拾

后見錢包里有5000元現金就將其隱匿。強某要梁某送其回家,梁某怕錢包之事被發(fā)現,托辭拒絕。強某

在回家途中醉倒在地,被人發(fā)現時已凍死。關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07年多選,卷二第52

題)

A.梁某占有財物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B.梁某占有財物的行為構成侵占罪

C.梁某對強某的死亡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D.梁某對強某的死亡不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答疑編號41260205: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AD

解析:梁某趁強某醉酒無知而將其掉到地上的錢包拿走,構成盜竊罪。因為根據社會一般觀念,明

顯屬于他人支配、管理的財物,即使他人短暫遺忘或者短暫離開,但只要財物處于他人支配力所能涉及

的范圍,也應認定為他人占有。因此強某喝酒時不慎落地的錢包,在強某還在現場的情況下,歸強某占

有,梁某構成盜竊罪。強某作為成年人,自己醉酒被凍死,梁某沒有刑法上的保護義務(法律的,職務

或業(yè)務上的,法律行為的,先行行為引起的),因此不承擔不作為的刑事責任。

【例題?多選題】關于詐騙罪,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07年多選,卷二第62題)

A.收藏家甲受托為江某的藏品進行鑒定,甲明知該藏品價值100萬,但故意貶其價值后以1萬元收

買。甲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B.文物販子乙收購一些魔品,冒充文物低價賣給洪某。乙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C.店主丙在柜臺內陳列了兩塊標價5萬元的玉石,韓某講價后以3萬元購買其中一塊,周某講價后

以3000元購買了另一塊。丙對韓某構成詐騙罪

D.畫家丁臨摹了著名畫家范某的油畫并署上范某的名章,通過畫廊以5萬元出售給田某,丁非法獲

利3萬元。丁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答疑編號41260206: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AB

解析:考點為詐騙罪。選項A和B完全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A項中,江某以1萬元賤賣其價值

100萬元的藏品的原因是甲故意貶其價值,而使江某陷入了錯誤認識并進而處分其藏品以1萬元賣出。B

項中,文物販子乙以鷹品冒充文物低價賣給洪某,洪某信以為真而上當,乙顯然構成詐騙罪。C項是正

常的市場交易行為,只要行為人沒有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就不能構成詐騙罪。本案中兩塊玉

石雖然標價相同,但質地未必一樣,賣出兩個懸殊較大的價值并不奇怪。D項確實是一種詐騙行為,但

刑法第217條第1款第4項已經將其規(guī)定為侵犯著作權罪了,法條競合時一般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根據

266條的排除條款“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規(guī)定”,所以應定侵犯著作權罪。

【例題?多選題】關于盜竊罪的認定,下列結論哪些是正確的?(2005年多選,卷二第60題)

A.甲因飲酒過量醉臥街頭。乙向圍觀群眾聲稱甲系其好友,將甲扶于無人之處,掏走甲身上一千余

元離去。乙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B.甲與乙在火車上相識,下車后同到一飯館就餐。乙殷勤勸酒,將甲灌醉,掏走甲身上一千余元離

去。乙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C.甲去一餐館吃晚飯,時值該餐館打烽,服務員已下班離去,只有老板乙在清賬理財。在甲再三要

求之下,乙無奈親自下廚準備飯菜。甲趁機將廚房門反鎖,致乙欲出不能,只能從遞菜窗口眼看著甲打

開柜臺抽屜拿走一千余元離去。甲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D.甲在街頭出售報紙時發(fā)現乙與一攤主因買東西發(fā)生糾紛,其攜帶的箱子(內有貴重物品)放在身

旁的地上,便提起該箱子悄悄溜走。乙發(fā)現后緊追不舍。為擺脫乙的追趕,甲將手中剩余的幾張報紙卷

成一團扔向乙,擊中乙臉,乙受驚嚇幾乎滑倒。隨之又追終于抓住甲。甲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答疑編號41260207:針對該題提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