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1頁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2頁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3頁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4頁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陳永勝

第一單元學海苦作舟---------1

1、學習苦樂辯-------------1

2、尷尬的朗讀-------------3

3、溫故而知新-------------5

4、磨刀不誤砍柴工---------8

5、學習習慣“義診”-------10

6、當天事情當天做---------12

第二單元多想增智慧----------15

1.家鴨與野鴨------------15

2.聰明的魚鷹--------------18

3.夢想劇場-----------------21

4.猜球游戲-------------23

5.命題畫圖---------25

6.腦筋急轉彎-----------28

第三單元排解心中憂-------31

1、情緒輪------------31

2、手掌圖----------33

3、說說心里話----------35

4、“自私鬼”的故事--------37

5、想法不同,心情不同........-40

6、張冠李戴------------------42

第四單元立下自強心...........45

1、成長記錄-------------45

2、警鐘常鳴..........47

3、預防“紅眼病”---------49

4、勿做兩面人.........51

5、堅強的小樹-----------54

6、成功之路.............57

第五單元澆灌真誠花---------59

1、歌德與席勒的友誼.......-59

2、擊鼓傳花------------------62

3、真正的朋友........--64

4、小柳樹與小棗樹---------67

5、“補丁老師”.............71

6、開心的家長會-----------73

第六單元迎接新挑戰(zhàn)-----76

1.蜘蛛結網(wǎng)的啟示-----76

2.今天我當家............79

3.角色互換-------------81

4.緊急救助....-........83

5.離家出走危害多--------86

6.生日的意義........-89

第一單元學??嘧髦?/p>

單元目標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2啟發(fā)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3幫助學生克服不良的學習習慣。,

4促使學生的學習心理品質(zhì)健康發(fā)展。

一、學習苦樂辯

(一)活動主題

引導學生樹立苦中有樂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

(二)活動步驟

1.指導學生閱讀'生活角”的內(nèi)容:曉冬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合適嗎?

2.將全班學生分成8人一組;組內(nèi)同學分成兩部分,相互進行辯論;:學習是苦還是樂?要求擺事

實,講道理,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所見所聞或有關證據(jù)據(jù)理力爭。

3.每組選派一名辯論中占優(yōu)勢的代表,參加全班辯論。辯論時將各組推選的代表分成“正方”

和“反方”,相對而坐。其他同學根據(jù)個人的傾向性,分別坐在正方一側或反方一側‘,為之

助陣加油。

4.組織正方和反方同學分別朗讀下面的兒歌: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苦中求樂心態(tài)好,

勤奮學習添勁頭。

學習苦樂大家辯,

你追我趕爭上游。

5.經(jīng)驗分享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學習是苦還是樂?怎樣才能化苦為樂,使之成為學習的動力?

6.提醒學生按照“備忘錄”的要求去做:在日記中簡要記下參加本次活動的感受,把自己的感

受告訴家長,聽聽家長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三)指導建議

1.全班辯論時,正方和反方的代表有可能人數(shù)不等。為公平起見,宜采取增加或減少的方式

使雙方人數(shù)相等。

2.對學生的辯論不作干預,導向性的語盲可在經(jīng)驗分享中適當體現(xiàn)。

(四)參考資料

1.小學生學習動機發(fā)展的特點

(1)從直接學習動機向間接學習動機發(fā)展,但以直接學習動機為主。小學低年級學生的

學習動機主要與學習過程、學習內(nèi)容相聯(lián)系,以后才逐步與學習的結某、目的相聯(lián)系。他們

最初喜歡生動有趣的學習內(nèi)容、直觀形象的講授方式、活潑多樣的學習活動,并未意識到學

習的長遠目的。只是到了中高年級,他們才開始將學習活動指向未來的間接目標,如希望將

來能考上大學,成為一名科學家等。

(2)從外在學習動機向內(nèi)在學習動機轉化,但以外在學習動機為主。低年級小學生努力

學習,往往是為了獲得好的分數(shù),以此來博得教師、家長的獎勵或同學們的羨慕,至少是免

遭冷落、拒絕、批評或責備。

因此,他們對于考試的分數(shù)和對自己在班級里的名次十分關心。到了小學中高年級,由于年

齡的增長和學習活動的深人,兒童的學習興趣逐步發(fā)展起來,其學習動機才逐步山外部向內(nèi)

部轉化。兒童開始為了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而努力學習,學習已成為他們的內(nèi)在需要。

2

(3)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發(fā)展,但社會性學習動機不夠明確和穩(wěn)定。低年級小學生還

不能認識到學習是學生的種社會義務與責任,他們進行學習主要是遵循父母和教師的要

求,帶有明.顯的被動學習性質(zhì)。隨著知識經(jīng)驗的枳累,中年級刁學生開始逐步理解學習的

社會意義,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有所改變;到了高年級,這種認識進一步加深,從而使他們學習

的主動性、自覺性大大提高。

(4)學習動機的發(fā)展存在分化現(xiàn)象。從小學中年級開始,由于學生的個別差異,一些李

生的學習動機開始出現(xiàn)分化。有些學生由于學習上領先,且往往得到教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贊

許,他們的學習動機不斷得到強化,學習動機更加堅定。相反,二些學生學習成績不夠理想,

教師對他們關心又少,同伴冷眼相待,使他們的學習動機逐漸削弱,有的學生甚至不喜歡學

校,開始厭惡學習。到了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動機又容易產(chǎn)生偏愛和實用主義的不良傾向。

有些學生偏愛某一學科而不想學習其他學科,不了解學好各門學科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也有

些學生為了追求個人的名利和物質(zhì)享受而學習,出現(xiàn)明顯的動機偏差。對此,教師應注意加

強正面引導,使學生的學習動機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針對小學高年級兒童學習動機特點設計的“學習'苦樂辯”活動,從學生對學習活動的

具體感受出發(fā),通過“苦”與“樂”的爭論,使學生對學習的“苦”與“樂”形成初步的辯

證認識,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機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2.小學高年級兒童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策略

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進行教育時要避免空洞說教,盡量適合

學生的接受能力。例如,通過講故事、看電影、參觀訪問、召開主題班會等形式,來啟發(fā)學

生學習的自覺性,幫助他們把社會的需要轉化成為自己學習的需要,樹立正確、穩(wěn)定的學習

動機,引導他們把自己的學習同祖國的建設、人類的未來聯(lián)系起來。

(z)改革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只有教學內(nèi)容新穎、組織合理、教學方

法生動活潑,富于改革和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激

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動機。相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不愿在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上多下功夫,

就會使學生的學習動機處于疲弱狀態(tài),甚至導致厭學情緒。

(3)正確評定學生的成績,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學生取得優(yōu)良成績,要及時表揚,使

學生產(chǎn)生成功感,這會反過來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考試測驗、

作業(yè)檢查,都要讓學生及時了解結果,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增添進一步向上的動力。多

次失敗往往會使一些學生產(chǎn)生焦慮、自卑等消極情感,興趣低落,甚至逃避學習。教師對這

些學習挫折較多的學生應加強輔導,布置力所能及的作業(yè),批改作、也時適當照顧他們的情緒,

避免籠統(tǒng)地給予否定,有時甚至可以“筆下留情”,使其在保持自尊和’自信的基礎上逐步

提高學習技能,這對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大有好處。

(4)堅持表揚為主,輔以適當?shù)呐u。研究和實踐均已證明,表揚比批評更能激發(fā)學習

動機,但是過度表揚也會產(chǎn)生消極后果。所以,教師應堅持以表揚為主,輔以適當?shù)呐u。

表揚時,應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指出繼續(xù)努力的方向,使學生保持清醒的頭腦;批評時,應

首先肯定學生的進步,然后再指出其存在的缺點與問題,鼓勵他們奮發(fā)向上,改過遷善。只

要理念正確,方法得當,就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3.名詞解釋

⑴學習動機

學習活動的批動力量。系由多種動力因素組成的整體系統(tǒng),包括學習的需要、學習的自

覺性、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等。

(z)學習動機的分類

學習動機可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蘇聯(lián)心理學家包若維奇將學習動機分為來自活動本

身的動機和社會性的動機。前者指與學習內(nèi)容和過程相聯(lián)系的動機;后者指與學生的社會環(huán)

3

境相聯(lián)系的動機。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將學習動機分為內(nèi)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前者是由學習

活動本身因素激發(fā)的動機,效應強且持久;后者是由競賽、獎賞等外在誘因激發(fā)的動機,效

應弱且短暫。我國心理學家通常把學習動機分為直接動機與間接動機。前者與學習活動直接

聯(lián)系,由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和結果引發(fā)。后者與學習的社會意義相聯(lián)系,由對學習的間接興

趣與結果引發(fā)。

4.推薦閱讀文獻

p)李維編著,《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55—166

(z)張惠玲,《談談學習心理指導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四川心理科學,1995,(3):

10-14

二、尷尬的朗讀

(一)活動主題

引導學生認識預習的重要作用,幫助學生掌握預習的科學方法。

(二)活動步驟

1,指導學生閱讀'“生活角”的內(nèi)容:孫新宏與王陸的學習一成績出現(xiàn)了差距,這與他們

課前是否預習有沒有關系?

2.挑選一名學生講述“尷尬的朗讀”的故事、

上課鈴響了,王老師走進了教室,開始上語文課。

在講新課之前,王老師問同學們:“你們都預習課文了嗎?”多數(shù)同學舉起了手,表示預

習過了。趙慧敏沒有舉手,可老師偏偏讓她來朗讀課文,趙慧敏的心里“咯瞪”一下,緊張

起來。

趙慧敏拿起課本,開始朗讀。提前預習過與沒有進行預習,效果就是大不一樣。以前預

習得充分的時候,趙慧敏朗讀起課文來非常流暢,感情表現(xiàn)得也很有特色??墒沁@一次,她

卻讀得像白開水?樣沒有味道,特別是在遇到長句的.時候,支支吾吾,結結巴巴,同學們

都在暗地里為她著急,有的同學甚至急出了一頭汗。

王老師對此心中有數(shù)。他沒有批評趙慧敏,而是請她坐下,又另外邀請了一位預習過的

同學重新朗讀課文。這位同學朗讀課文過去不如趙慧敏,可是這?次由于預先讀過課文,該

查的生字都已經(jīng)查了,因而朗讀起來十分流暢、生動,同學們聽了頻頻點頭。

下課后,王老師請趙慧敏到語文教研組來一趟。一進語文教研組的門,趙慧敏就似乎覺

得所有老師的眼睛都在盯著她看。王老師讓趙慧敏談談今天朗讀課文的感受,起慧敏低著頭,

很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我也不用多說了,總之一句話:預習不預習,效果就是大不一樣。

以后我一定不會放過預習這一關?!?/p>

聽到趙慧敏這番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王老師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3.小調(diào)查:

(1)每天有多少同學對各門功課都能預習?

(2)每天有多少同學只對一門功課預習?

(3)每天有多少同學從不預習任何功課?

4.集體討論:預習對學習有什么作用?怎樣預習效果更好?

5.集體朗讀下面的兒歌:

課前預習不預習,

聽課效果不?樣。

主動預習思路清,

成竹在胸不慌張。

忽略預習圖省事,

課堂被動損形一象。

4

預習方法巧積累,

學習成效有保障。

6.經(jīng)驗分享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預習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怎樣預習效果更好?

7.提醒學生按照“備忘錄”的要求去做:從本次活動后的第二天起,連續(xù)?周每天記錄自己預

習的情況;將預習與不預習的情況加以對比,看看在學習的結果上有無明顯變化。:

(三)指導建議

L.小調(diào)查可由講故事的同學主持,也可由其他同學主持。

2.一調(diào)查的結果應寫在黑板上,以引起全班同學關注。

(四)參考資料

1.預習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在校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一般而言,它由預習、。聽課、做作業(yè)、復習

四個夢節(jié)組成,其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具有獨立的作用。預習是學習的準備,聽課是學習的關

鍵,作業(yè)是對所學內(nèi)容的消化和鞏固,復習是對所學內(nèi)容的整理和提高、只有把四個環(huán)節(jié)都

把提好,才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預習是學習過程中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是學好功課的必要準備。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具有

明確的目的性,學習也同樣如此。在學習中,要想去掉盲目性,增強自覺性,就必須預習。

小學高年級兒童對預習的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深刻,他們的預習經(jīng)常處于被動狀態(tài)。

教師不布置預習任務,他們就不進行預習;即使教師要求預習的內(nèi)容,多數(shù)學生也只是馬馬

虎虎地看一遍,不知道怎樣預習效果更好。因此,幫助學生了解預習的重要作用,激發(fā)學生

預習的興趣,是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

(1)預習可以使學生處于學習中的主動地位。通過預習,學生明確了學習的輪廓和學

習的目標,知道哪些地方是新的知識,哪些地方是、已有的知識,哪些地方是重點,哪些地

方是難點,哪些地方需要記憶,哪些地方需要理解,哪些地方應請教老師,哪些地方該多做

練習,這種提前進行的學習檢查與自我設計使得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轉為主動:,這也是現(xiàn)代

學習心理學的基本要求。

(2)預習可以更好地提高課堂聽講的效果。不預習的學生往往在課堂上顧上聽,顧不

上記,顧了記,又忘了思,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較多。而事先認真預習的學生一,書上有的內(nèi)容、

已經(jīng)理解了的東西在課堂上就不用再記筆記了,能夠帶著問題聽課,集中精力跟看老師的思

路走J,,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課堂聽講的針對性,取得理想的聽課效果。

(3)預習可以從小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有的教師責怪學生自學能力差,其實主要是

教師對學生的預習缺乏具體指導。而加強預習,就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手段。預習是

一個獨自求知的自學環(huán)節(jié)。

雖然預習過程中所要接觸的內(nèi)容,教科書中都有系統(tǒng)論述,但是,由于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

己由已知向未知的進軍,需要校強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通過預習的鍛煉,可以使學生的思

維能力明顯提高,并帶動整個自學能力的相應提高。

(4)預習可以從總體上節(jié)約學習的時間.有些學生對預習不夠重視,常常覺得時間不

夠,沒有功夫預習;個別學生甚至認為預習浪費時間。上述想法其實是不正確的。這是由于,

經(jīng)過預習,掃清了聽課的障礙,從而可以節(jié)省因準備不充分而浪費的聽課時問;經(jīng)過預習,

對于新內(nèi)容在課堂上便容易理解了,如此一來就能大大節(jié)約復習的時間;再加上預習的查缺

補漏效應,使得做習題也能更快、更好地完成,這樣所節(jié)省的時間就會更多。因而從學習的

總體上看,預習不但不浪費時問,而且還節(jié)省時間,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學習策略。

2.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需注意的問題

(1)預習不宜過粗。預習過粗,達不到預習的效果,往往只能流于形式。有些學生在預

5

習中,只是走馬觀花似地粗略一覽,淺嘗輒止,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既然要預習,就應力

求取得好的效果。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難點。如果是讀了一段卻看不出層次,全部讀過仍

理不出頭緒,’渾渾噩噩,不得要領,那就失去了預習的意義。所以,預習時一定要“讀進

去”。只有讀進去了,才能有心得、有體會,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

(2)預習不宜過細。古人說得好:一“過猶不及?!鳖A習過粗了不行,過細了也不行。如果

預習過細,花的時間過多,事實證明同樣不會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這是由于預習過細會降

低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一個人在求取知

識時的內(nèi)在動力,是任何學習都不可缺少的,對小學生來說尤其如此。

(3)預習的深度要合適。一般情況下,合適的預習深度應當是:重溫有關的己有知識,在

現(xiàn)有基礎上掃清聽課障礙;大致了解新課的內(nèi)容,基本上理清新知識的思路,找出難點,提

出不明白和需要深人鉆研的問題。

(4)對預習的具體要領進行指導。如要求學生預習時把每段的中心意思用筆標出;對于疑

難問題采用提問的灰式寫在課本上等。這樣做,可以促進學生思考,學會抓住重點或中心,

提示自己在哪些問題上應該深入鉆研、反復學習或者注意聽講。為了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

可以在課內(nèi)適當安排預習的時間。短課文可邊預習邊導人新課,長課文可以分散到幾個課時

中預習,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5)培養(yǎng)預習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預習’的良好習慣十分重要。學生沒有養(yǎng)成預習的良好

習慣,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或者是沒有理解預習的意義;或者是忘記了老師的要求;或者是受到

外界干擾的影響,或者是由于疲勞所致;或者是原有習慣的消極作用等。這時,教師應當根

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找出真正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幫助措施,而不能-味責備學生,使學

生喪失信心。

3.名詞解釋

(1)學習

一般指經(jīng)驗的獲得及行為的變化過程。學生學習的特點是:以掌握間接經(jīng)驗為主;以接受

性學習為主;學習活動是在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情況下進行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2)預習

在教師授課之前,學生獨立學習有關的新授課內(nèi)容,為學習新知識做好必要準備的學習

過程。

4。推薦閱讀文獻

⑴章志光主編,《小學教育心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68.-}}

(2)程學林,《怎樣指導學生預習》,教學與管理,1997,(5)“r

三、溫故而知新

(一)活動主題

弓!導學生認識復習的重要意義,指導學生掌握復習的科學方法。

(二)活動步驟

1.指導學生閱讀“生活角”的內(nèi)容;曉軍學習知識為什么像貨車司機開快車而沒有把貨物綁牢

一樣,到達目的地后,車上的貨物已所剩無幾?

2.將學生分成8人一組,一圍繞“復習有什么作用”進行討論。

3.每組推薦一名代表,結合個人經(jīng)驗和本組同學討論情況,向全班同學談談復習的作用。發(fā)

言時要求盡量不重復前面同學說過的內(nèi)容。

4。圍繞“怎樣復習效果更好”,進行全班集體討論。

5.用一張舊報紙把事先準備好的繪有圖表的白紙全部遮住,然后一點一點地顯示圖表中的有

關內(nèi)容;讓學生猜測圖表中的更多內(nèi)容以至全部內(nèi)容。

6.引導學生歸納:這是一種什么復習方法?

6

7.組織學生集體朗讀下面的兒歌:

知識遺忘不可怕,

關健在于巧復習。

若想鞏固新知識,

及時復習少不了。

出現(xiàn)漏洞需彌補,

歸納整理顯成效。

單調(diào)復習易厭倦,

多樣復習效果好。

8.經(jīng)驗分享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個人有哪些復習的方法或經(jīng)驗可供其他同學參考?

9.握醒學生按照“備忘錄”的要求去做:.采用“及時復習法”,鞏固當天所學的重要知識;采

用“多樣復習法”,鞏固一周內(nèi)所學的重要知識。

(三)指導建議

1.事先在一張白紙上以圖表方式:將學生最近學過的某一學科的知識加以歸納整理。

2.學生歸納時,只要接近“圖表”或“整理”的意思就應予以充分鼓勵。

(四)參考資料

1.復習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1)鞏固所學的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只顧趕進度,不注意及時復習,就會出現(xiàn)

學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現(xiàn)象,這樣的學習是很不經(jīng)濟的。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才

口靈中知識和思想的基礎,建立得愈加鞏固,將來在這個基礎上就愈能建立起來更加巨大和

更加鞏固的建筑物”,反之,就如同“一個趕著未曾把貨物捆載結實的醉酒的車夫,他不往

后面看,只是往前趕,趕回家去的僅是一輛空車,反而夸張他走了很長的路程”。所以,教

師應充分重視復習在鞏固知識方面的重要作用。

⑵加深對已有知識的理解。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些論述道出了復習在學習中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對加深理

解已有知識所起的作用。

人的學習是一布寫莖步深人的過程。在開始接觸新知識的時候,由子經(jīng)驗不足或方法限制一,

人們的理解往往限于知識表層。在復習的過程中,通過新舊知識聯(lián)系及多角度思考,人們就

會發(fā)現(xiàn)一些過去未曾認識或認識不深刻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對年齡教小

的學生來說,“溫故而知新”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3)彌補知識上的缺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因為認知偏差、理解偏差而出現(xiàn)錯

誤或漏洞。有些學生在教師或家長的指導下,及時糾正了錯誤,填補了漏洞,而更多的學生

則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把錯誤或漏洞存留了卜一來,以致造成知識掌握中的某種缺陷。要想消

除學習中的這些缺陷,必須依靠復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復習不是對原有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在歸

納總結的基礎上,對學生知識缺陷的重點彌補和把握。從這個意義上說,復習是學習的“成

功之母

(4)使學習的基本技能進一步熟練。讀、寫、算是小學生學習的基本技能。在復習的過

程中,小學生讀、寫、算的基本技能得到進一步鍛煉,這種鍛煉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悟

讀、寫、算的要領,而且可以使其基本技能更加熟練化,逐步形成技巧,這無論對小學生當

前的學習還是今后的學習,都將大有裨益。

小學高年級兒童對復習問題已不陌生,但對復習究竟有什么作用,怎樣復習效果更好,

知道的學生不多,能夠說出其中道理的更少。針對高年級學生的這種狀況,引導他們認識復

習的重要意義,掌握一些有效復習的科學方法,不僅是高年級兒童學習指導的應有內(nèi)容,而

7

且也是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

2.適宜小學高年級兒童使用的復習方法

(1)及時復習法。復習必須及時,這是由遺忘的規(guī)律所決定的。及時,就是在學過知

識后的較短時間內(nèi),進行鞏固和強化。在一項心理學的實驗中,要求三個組的學生識記首

詩,第一組間隔一天后進行復習,只需4次就記住了;第二組間隔三天后進行復習,需要6

次才能記住;第三組間隔6天后進行復習,則需7次方可記住。這說明,及時復習不僅能夠

節(jié)省時間,而且可以提高效率。就小學高年級兒童來說,應引導他們養(yǎng)成當天功課學完之后,

當天就進行復習的良好習慣。

(2)分散復習法。許多實驗表明,集中復習不如分散復習效果更好,例如,讓兩組學

生分別識記同一首詩,一個組集中復習,另一個組分散復習,結果表明:集中組需要復習1}.}

分鐘才能記住,分散組只需9分鐘就可以記住。在分散復習時,到底間隔多少時間為宜,沒

有一個硬性的標準,需要根據(jù)學習材料的難易、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興趣狀態(tài)靈活掌握。一般

來說,小學生學習1}個語文生詞,或者2個數(shù)學公式,,可在學后的當天復習1一2遍,第

二天再復習一遍,第三天不用復習,第四天復習一遍,第五天、第六天不用復習,第七天繼

續(xù)復習一遍,以后就可隨著期中、期末或者考前復習來復習。這只是一個分教復勻的典型示

例,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

(3)歸納整理法。歸納整理是指在理解、消化的基礎上,將分散的知識集中起來,化零

為整,構成條理化、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復習方法,小學生通常不易掌

握。但是,要求他們把有關的知識串接起來,列成表格或畫出相互關系的示意圖,則是學生

完全可以做到的。通過這種簡易歸納法的初步訓練,學生掌握了其中的要領,就有可能逐步

遷移為具有較高層次的歸納整理方法。

(4)查缺補漏法。這是?種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彌補缺陷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需

要教師與家長密切配合。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平時的作業(yè)情況和考試情況,提出學生復習的重點,

然后要求家長配合,圍繞學生的常見錯誤或易疏忽的地方,指導學生進行重點復習。這種方

法針對性強,見效快,實效好,但對教師的因材施教素養(yǎng)和家長的輔導經(jīng)驗有較高要求,因

而應當根據(jù)實際情況酌情采用。

(5)多樣復習法。復習方法單調(diào),容易使學生感到疲倦、乏味,而采取多樣化的復習方

法,眼、耳、口、手靈活使用,則可激發(fā)學生的復習興趣,提高復習質(zhì)量。前蘇聯(lián)的一位教

育心理學家,曾要求小學三年級學生解答5道現(xiàn)成的算術題和5道學生自編的算術題。經(jīng)過

若干時間后重測,發(fā)現(xiàn)學生對自編題目的保持效果比解答現(xiàn)成題目的保持效果高出2倍。這

一實驗充分說明了多樣化識記與復習的優(yōu)越性。教師應當根據(jù)各門學科的不同特點,向學生

提出不同的多樣化復習的要求,以便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潛能,取得比較理想的復

習效果。

3.名詞解釋

(1)遺忘

對識記的材料不能再認或回憶,或者表現(xiàn)為錯誤的再認或回憶,稱為遺忘。遺忘具有先

快后慢的特點。也就是說,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的最初階段遺忘很快,后來逐漸效

慢,到了一定的時間,記憶保持的內(nèi)容比較少了,也就不再出現(xiàn)遺忘。

(2)復習

在學習過程中,對已4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加工,使之得到鞏固和提高,這一過程稱為

復習。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復習主要是針對遺忘而言的,指防止或克服遺忘的有效方法。

4。推薦閱讀文獻卜

(1)仇保燕著,《記憶規(guī)律在教學中的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6—39。

(2)黃世忠,《應注意培養(yǎng)科學的復習方法》,廣西教育,2002,(6):8-9,

8

四、磨刀不誤砍柴工

(一)活動主題

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系統(tǒng)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

(二)活動步驟

1.指導學生閱讀“生活角”的內(nèi)容:李冰、謝菲菲和胡志東對學習方法的認識,究竟有沒

有道理?

2.每個學習小組選派代表,依次宣讀本組準備的兩條學習格言。要求宣讀完學習格言后,

再簡要講一下對此格言的理解。

3.挑選三名學生共同講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故事:

從前有位老人,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阿力,小兒子叫阿智。兩個兒子都很忠厚肯干,

老人十分滿意。

一天,老人從集市上買回兩把沒有開刃的鐮刀。他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對他們說:“今

天我買來這兩把鐮刀,想讓你們上山去砍柴。備人干各人的活,到天擦黑時回來,看誰砍的

柴多

兄弟倆按照父親的吩咐,開始各自行動起來。

阿力認為,要想砍得快,砍得多,就必須抓緊時間,不怕出力。子是,他拿上鐮刀,扛

起扁擔,提著繩子,急匆匆地往山上趕。到了山上,他就拼命地砍啊,砍啊,一刻也不想停

息。然而,由子鐮刀太鈍,連砍好幾下也砍不倒一棵小棘子。結果阿力出力不少,柴卻砍得

不多。

阿智從父親手中接過鐮刀以后,沒有馬上一七山砍柴。他首先找來一塊磨刀石,拿起鐮

刀磨個不停。直到鐮刀的刀刃閃閃發(fā)光、十分鋒利以后,他才拿起扁擔、繩子等用具,到山

上?顯身手。阿智雖然開工的時間比阿力晚,但由于鐮刀的刀刃快,干起活來順手,像胳膊

粗細的小樹,“喀嚓’幾下就能砍倒,所以時間不長,他就砍好了兩大捆柴。

太陽還沒有落山,阿智已經(jīng)挑著兩大捆柴禾回到家中。到了太陽落山的時候,阿力才挑

著一小捆柴禾走進家門。父親問阿力是怎么搞的,回來的晚,柴卻砍得少,阿力一個勁地埋

怨鐮刀遲鈍,父親又問阿智用什么辦法,柴砍得多,用的時間少,阿智回答也沒有什么訣竅,

只是在上山前把鑲刀好好地磨了一下。

聽完兩個兒子的回答,父親屠重心長地拍著阿力的肩膀說:“阿力呀,在這一點上,你

得好好向弟弟學習。你雖然肯吃苦,但有時候有點蠻千,這樣就費力費時不出活了。阿智在

干活前,首先想到如何把鐮刀搞鋒利。他雖然在磨刀方面花費了?些時間,但從總體上來看,

還是劃算的。這真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啊!”

4.全班同學討論:聽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故事后,自己受到哪些啟發(fā)?

5.組織學生集體朗讀下面的兒歌:

磨刀不誤砍柴工,

學習同樣也適用。

講究方法增效率,

忽略方法陷困境。

人人重視好方法,

事豐功倍樂無窮。

6-.經(jīng)驗分享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相互贈送或抄錄學習格言,并暢談參加本次活動的感受。

7.提醒學生按照“備忘錄”的要求去做:全班同學群策群力,出一期以“學勻方法集錦”

為主題的墻報;運用本次活動學到的學習格言,指導自己的學習活動。

(三)指導建議

9

1.事先安排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搜集兩條有關學習方法。(以課堂聽講、

做作業(yè)、應考、課外閱讀的方法為主)的格言,既可以是名家名言,也可以是個人學習經(jīng)驗

的概括和總結。

2.如果某一學習小組的代表所宣讀的學習格言與其他小組重復,即由下一組的代表接著

宣讀。

3.講故事時,可由名同學講述阿力的言行,?名同學講述阿智的言行,其他故事情節(jié)

由另一位同學講述,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性。

(四)參考資料

1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意義

古今中外,不少學者認識到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的意義。例如,在我國古代的著名教育

論著《學記》中,便提出“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的主張,揭示了學

習方法對學習成效與教師勞動的價值。近代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從記憶角度研究學

習方法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1)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援有助于學生主動地學習。按照現(xiàn)代教育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

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弓!導者、扶助者。無論是掌提學習還是發(fā)現(xiàn)學習,都要求

學生遵循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習。如果學生不懂得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

和基本方法,隨心所欲,盲目學習,就會在學習中處干被動低效狀態(tài)。相反,如果學生注意

學習方法,努力按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習,就會在學習中處于主動地位,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2)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人的潛能是巨大的。概據(jù)心理學的研

究,一個正常健康的人,一生僅僅利用了其整個能力的10%左右,尚有大量的潛在能力等

待人們?nèi)ネ诰蚝屠?。能力與方法之間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好的方法既是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又

是挖掘潛在能力的一條提徑。在學習問題上也是如此。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大力倡導發(fā)現(xiàn)學

習、其本意就是希望學生借鑒科學研究的有效方法指導學習,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在能

力。由此可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對開發(fā)利用學生潛能的作用不可低估。

(3)掌提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目前,社會各界對于減輕中小學

生學習負擔的呼聲有增無減,教育主管部門也在盡力采取措施,減輕中小學生特別是小學生

的學習負擔。從控制作'也量、改革考試評價方法等方面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無疑是必要的,

但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從許多方面共同努力。弓1導學生掌提學習

的科學方法,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了如何學習,就

會從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等誤區(qū)中走出來,用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取得較好的學習成效。對

此,無論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廣大教師,都應引起足夠重視。

2.學習方法系統(tǒng)指導的主要內(nèi)容'

高年級小學生己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還不夠系統(tǒng)。在預習方法、復習方法具體

指導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聽課、做作業(yè)、應考、課外閱讀等其他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方法指導,可

以使學生獲得關于學習方法的較為系統(tǒng)的知識,并逐步提升到學習策略的水平,這對于從整

體上提高學習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1)加強聽課方法的科學指導。在聽課的過程中,應當要求學生把握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一是

要求學生聚精會神,千萬不能走神。有些學生上課時好東張西望,搞小動作,或者貌似認真

聽講,心里早就“開了小差”,這主要是由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學習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

識、學習興趣存在狹隘偏向、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造成的,應當設法積極弓}導.,促使學生盡

快轉變。二是要?求學生跟七教師的講課節(jié)奏。對于教師的教學程序,如復習舊課、導人新

課,直觀人手、以例子說明概念或原理,舉一反三、進行實際解題訓練,布置作業(yè)或當堂消

化等,應讓學生有所了解,并且要弓1導學生踏著教學的節(jié)拍走,這樣才能在聽課時處于主

10

動地位。三是要求學生適當記一些課堂筆記。一般來說,高年級小學生還難以養(yǎng)成主動記課

堂筆記的習慣。教師對此要多加幫助,告訴學生應當記些什么,怎樣去記,逐步提高學生記

課堂筆記的能力。四是要求學生聽思結合,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這樣既可鍛煉學生的言語

表達能力,又可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八

(2)加強做作業(yè)方法的科學指導。要使學生明確,做作業(yè)不是為了應付老師或家長,而

是為了鞏固課堂知識,培養(yǎng)自學能力,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在做作業(yè)的具體步驟匕

要按照“先復習、再動筆,先審題、后解題,求準確、講規(guī)范,練速度、保質(zhì)量,勤檢查、

重收獲”的?般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訓練,以便逐步提高學生做作業(yè)的技能技巧。此外,對于

口頭作業(yè)、實踐性的作業(yè),也要指導學生一認真對待,切實達到通過作業(yè)鞏固熟練的目的。

(3)加強應考方法的科學指導。就小學高年級兒童來說,主要應注意這樣幾個方面:①答

卷前迅速瀏覽一下全部考題,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作答;(②做題前細心審題,切實防止“張

冠李戴"、答非所問現(xiàn)象,③對無法確定的題目要沉住氣推敲,必要時可進行合理猜測;④答

題中將準確性放在最重要地位,然后才是速度、工整和美觀;⑤只要剩下一點時間,也要對

試卷進行檢查,力求彌補因粗心、緊張造成的卷面失誤(如忘寫姓名、弄混題號、計算或書

寫有誤等)。只要做到了以上幾點,學生的應考技能就會明顯提高。

(4)加強課外閱讀的科學指導。首先要告訴學生圍繞學業(yè)來選擇課外讀物,以加深、加

寬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為基本標準;其次要指導學生圍繞興趣發(fā)展的需票,選讀一些文學名著,

科普書籍或其他對個人成長有益的圖書;再次要告誡學生不要讀不健康的書,?如宣揚迷信

的書、低級趣味的書等;最后要引導學生適當記讀書筆記,寫一些讀后感之類的小文章,這

對于提高自學能力大有好處。

3.名詞解釋

(I)岸習指導

教師為完成一定的放學目的和任務,通過教材、教具等媒介進行的各種指導活動,包括

學習內(nèi)容的安排、學習方推幣勺指點、學習效果的檢查評定及反饋等。?

(2)學習策略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為了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而進行的整體謀劃。學習策略與學習方

法有密切聯(lián)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其主要因別是:'學習策略以追求最佳效益為基點,

往往與一般學習過程相聯(lián)系;學習方法具有較強的情境性,與具體學習任務的聯(lián)系更為密切。

4.推薦閱讀文獻

(1)周謙主編,《學習心理學》,科學出版社

(2)張履釋,錢含茹,《小學生學習策略訓練效應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

五、學習習慣“義診”

(一)活動主題

幫助學生了解不良學習習慣的表現(xiàn)及危害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活動步驟

1.指導學生閱讀“生溉角廣,的內(nèi)容:邊看電視節(jié)目邊做作業(yè),到底有什么不好?

2.扮演‘學習醫(yī)生”的同學事先在教室外等候,并做簡單化裝,如戴醫(yī)生帽、穿隔離服等。

聽到老師邀請后,走向講臺,面向全體同學就座。

3.學生自由'發(fā)言,每個發(fā)言者必須提出一條本人或本班同學存在的不良學習習慣,請“學

習醫(yī)生”診治。每當同學提出一條不良的學習習慣時,“學習醫(yī)生”即根據(jù)發(fā)言者的陳述和

要求,說明該項不良學習習'r}的危害和克服的辦法。若遇到一人難以回答或回答不全面的

問題,“學習醫(yī)生”可集體會診,然后再作答復。必要時教師可給予啟發(fā)或補充。

4.進行“忽冷忽熱”小實驗:

(1)請一位同學走上講臺,將左手放在熱水杯中,’右手放在冰水杯中,浸泡1一20秒鐘。

II

隨后,拿出雙手同時放入涼水杯中。

(2)教師詢問這位學生:哪只手感覺冰涼?哪只手感覺溫暖?,答案是:先前放人熱水的左手感覺

冰涼,先前放人冰水的右手感覺溫暖。

(3)教師啟發(fā)全體同學:這就叫“忽冷忽熱”。那么.,在學習_L有沒有.}},冷忽熱?”的現(xiàn)象呢?

“忽冷忽熱”對學習有什么危害?應當怎樣克服?

5.學生分組朗讀下面的兒歌:

學習要有好畏慣,

“忽冷忽熱”靠邊站、

持之以恒勤為木,

一絲不茍是關鍵。

良好習慣靠積累,

互相提醒成效現(xiàn)。

6,經(jīng)驗分享

同學之問互相交流:?本次活動的主要收獲是什么?克服不一良的學習習慣需要采取哪些

措施?提醒學生按照“備忘錄”的要求去做:制定一份克服個人不良學習習慣的計劃;請同學或.

家長監(jiān)督,幫助自己克服不良的學習習慣。

(三)指導建議

1.事先挑選本班學習習慣較好、口頭表達能力較強、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3人扮演“學習醫(yī)

生”。教師可在活動前對扮演“學習醫(yī)生”的同學加以輔導,分析本班學生存在的不良學習

習慣和克服的辦法,但不要包辦代替。要讓扮演“學習醫(yī)生”的同學有充分發(fā)揮的余地。

2.提前準備小實驗用的器具:三個水杯、一個裝熱水(不要過燙),一個裝冰水,一個裝涼水(自

來水)。

(四)參考資料

1.小學高年級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特點與形成原因

小學高年級是糾正學生不良習慣、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有經(jīng)驗的小學教師都會發(fā)現(xiàn),

小學高年級的教學與管理比低中年級復雜、困難,學生的不良行為顯著增多,許多不良習'

噴好像一下子暴露出來,學習成績出現(xiàn)了明顯的兩極分化,亂班的形成往往也是在這個時候

最為明顯。

與低中年級的小學生相比,高年級學生己經(jīng)意識到自己是“老學生”了,對家長和教師

的依附性明顯減少。由于時間觀念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有些學生晚上不按時睡覺,早晨不

按時起床,經(jīng)常馬馬虎虎地刷牙、洗臉,急急忙忙地去上學,有時甚至連早飯也顧不得吃,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良的作息習慣和做事馬虎的習慣。這個階段,兒童愛交朋友,交往關系

較前穩(wěn)定,但給同學起外號、不尊重師長等不良行為也開始增多。

在學習上,那些已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拿握了一定李習方法的學生,學習成績進步

很快,并容易受到教師的青睞,逐漸成為班上的佼佼者。相反,那些學習習慣不良,學習又

不得法的學生,學習成績迅速下降,甚至跟不上班,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兩極分化。研究表

明,學習成績好且又穩(wěn)定的學生,大都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課前認真預習,課堂集中

精力聽講,課后按時完成作業(yè),遇到問題喜歡獨立思考;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缺乏的正

是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對小學高年級兒童出現(xiàn)的這些新特點,教師如果缺乏足夠的重視,不能因勢利導進行教

育,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努力克服不良的學習習慣,就會導致某些學生的學習成績

持續(xù)下降。這不僅會大大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會傷害他們脆弱的自尊心,甚至形成

師生之間、優(yōu)生與差生之間的情緒對立。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二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學習輕松,一進展順利;不良的學習

12

習慣則會助長不良行為,阻礙學生的學業(yè)進步。在小學高年級這樣一個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

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糾正其不良的學習習慣,無疑是一件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事

情。

2.糾正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指導策略

不良的學習習'質(zhì)不是在短時間內(nèi)形成的,當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糾正過來。教師要

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據(jù)個人存在的突出問題,逐步加以糾正。

(1)對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化提出明確要求。有規(guī)律的學習生活,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

習習慣。因此,教師應對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化提出明確要求。例如,要按時作息,使每天的學

習活動有條不紊;要養(yǎng)成提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努力提高課堂聽講的效率;要針對學習中的疑

難或錯誤,及時向老師、同學和家長請教;要在認真完成課外作業(yè)之后,再去參加體育鍛煉

或消遣娛樂等。教師提出的要求越明確、越具體、越有針對性,學生良好的學習習J質(zhì)才越

有可能逐步形成。

(z)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查督促。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提出明確的要求以后,要經(jīng)常

進行檢查督促。小學高年飯兒童的自覺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仍然較弱,需要教師不斷提醒。要

定期評議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和學業(yè)進步,說明這是堅持良好學習習慣的結果,以增強學生的自

信心;,對仍然存有不良學習習慣的同學,不要過多指責,而應引導他們向進步較快的同學

看齊,通過學習動機的激發(fā)來促進他們逐步糾正不良習慣,養(yǎng)成良好習慣。

(3)根據(jù)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類型分類指導八小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大體可分為以下兒

種類型:一是與認知有關的不良學習習慣,如上課時不注意專心聽講,學習滿足于死記硬背,

碰到難題不愿意動腦筋思考等;二是與石勺性有關的不良學習習’慣,如不敢在課堂上大膽

舉手回答問題,做作業(yè)拖拉粗心,學習過于依賴父母等,三是與健康有卸勺不良學習習慣,

如喜歡趴著或躺著看書,寫字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過近,連續(xù)學習所用的時間過長等。根據(jù)

學生上述不良學習習慣的類型進行分類指導,有針對性地加以糾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3。名詞解釋

⑴習慣

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化地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特殊傾向。習慣與熟練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

系。熟練是形成習慣的條件和基礎,而良好的習慣則可使人更快地掌握熟練。習慣有好壞之

分,因為它鮮明地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性格,所以對習慣的評價便涉及到有關的道德問題。

(2)學習習慣

學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動進行的與學習活動有關的特殊傾向。學習習慣有優(yōu)劣之分,對學

習活動起促進作用、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習慣即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活動起阻礙作

用、有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習慣即為不良的學習習慣。

4。推薦閱讀文獻

(1)陳家麟,《學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5:97—100。

(2)王新明、巫惠茹,《談小學生學習習'質(zhì)的培養(yǎng)》,中小學教學研究,2001,(1):30-

31

六、當天事情當天做

(一)活動主題

引導學生認識拖拉作風的危害,培養(yǎng)學生抗拒誘惑的意志品質(zhì)。

(二)活動步驟

1.指導學生閱讀“生活角”的內(nèi)容:周曉軍在學習習慣方面的老毛病是什么?

2.挑選五名同學表演下面的小品:

(1)舞臺布置和演員分工:

13

①表演舞臺一分為二,一半當作教室,另一半是冬冬的家。

②一人扮演小學生冬冬,坐在舞臺中間,左邊可夠到教室里的課桌,右邊可夠到家里的書桌。

③一人扮演掛歷架,用手舉一日歷牌,分別用大掛歷的形式展示星期一、星期二------人

扮演教師、不斷地布置作業(yè);另兩人扮演冬冬的同學一同學甲和同學乙,輪流找冬冬出去玩。

(2)小品表演的內(nèi)容:

(日歷展示星期一。)

教師(在教室里):同學們,今天的課外作業(yè)是第一課的練習題。(冬冬從教室的課桌里取

出一本練習冊,放到家里的書桌上。)

同學甲:冬冬,咱們?nèi)ヌ咔虬桑?/p>

冬冬:我的作業(yè)還沒做呢!(想了一會兒。)好吧,作業(yè)明天再說!(跟同學甲下場,然后再回

到舞臺中間。)

(日歷翻到星期二。)

教師:同學們,今天的作業(yè)是第二課的練習題。

(冬冬從教室的課桌里取出一本練習冊,放到家里書桌上第一本練習冊的上面。)

同學乙:冬冬,今天天氣多好啊!咱們?nèi)ス珗@逮蝴蝶吧!

冬冬:我的作業(yè)還沒做完呢!(想了一下。)好吧,明天再說!走,咱們?nèi)ス珗@!

(日歷翻到星期三、四、五,教師不斷地布置作業(yè)題,冬冬不斷地從課桌里取出練習冊,

家里書桌上疊放的練習冊越堆越高?一)

3.將學生分成8人一組,充分列舉本組同學中存在的拖拉表現(xiàn)。

4.每組派一位代表,把本組同學列舉的拖拉表現(xiàn)寫到黑板上。

5.做師對同學們列舉的拖拉表現(xiàn)進行適當歸納整理。

6.組織學生集體朗讀下面的古詩: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II,

萬事成磋蹌。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

暮看日西落。

百年明日能幾何,

請君聽我《明日歌》。

7.經(jīng)驗分享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拖拉作風對一個人的學習與成長具有哪些危害?怎樣才能克服這種不良

的作風。

8.提醒學生按照“備忘錄”的要求去做:

熟讀《明日?歌》,最好把它背誦下來;用“當天事情當天做”的實際行動,體現(xiàn)本次活動

的收獲。

(三)指導建議

1.小品表演應盡可能夸張,以表現(xiàn)一種拖拉作風的特點及其帶來的危害。

2.各組選派的代表在黑板上列舉拖拉表現(xiàn)時,應盡量爭取不重復。

(四)L參考資料

1.拖拉作風的本質(zhì)及其危害

在學業(yè)成績不良的學生中,絕大部分不是由于智能方面的原因導致學習不好,而是由于

14

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作風。其中一,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在學習中拖拖拉拉,不能按

忖完成預定的任務。在小學生中,這種情況多表現(xiàn)為無法抗拒外界的誘惑,特別是玩的誘惑,

如看電視、參加同伴游戲、從事體育活動、打電子游戲機等。每次因貪玩而耽誤了功課會使

學生產(chǎn)生后悔心理,但每次面對誘惑時他們又總是不能控制自己。長久下去,就會導致功課

越拉越多,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學生的拖拉習慣和作風是他們意志薄弱的具體體現(xiàn)。這種意志薄弱主要反映在自覺性、

毅力和自制力三個方面。小學生的行動主要是依據(jù)教師的要求來進行的,并且受當前具體情

境的影響較大,而不是受遠大的行動目標所支配。由于行為的目的性差,刁學生很難自?覺

地將自己的行動與目標聯(lián)系在一起。

在外界的干擾、影響或暗示下,他們很可能會放棄正在從事的目的性活動,分心去干別的事

情。隨著對行動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毅力也在不斷地發(fā)展。他們的毅力

主要表現(xiàn)在堅持完成教師要求的任務上,如堅持做完功課再去玩,打掃了教室以后再回家等,

但是他們還不善手根據(jù)自己的自的去堅持貧徹執(zhí)行。學習活動是一種意志行為,它需要克服

各種困難。對于意志水平還比較低的小學生來說,遇到困難時容易放棄當前的學習?任務,

轉而去從事別的難度低的活動。小學生的自制能力一?般來說是比較差的,這與他們?nèi)菀着d奮,

以及高級神經(jīng)活動的抑制過程相對較弱有關。面對不良的誘惑,小學生往在不能控制約束自

己,以致經(jīng)常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情。

改變小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和作風,關鍵在于培養(yǎng)其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形成高度的自覺

性、堅韌的毅力和堅強的自制能力。小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是在不斷發(fā)展的,但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

不能來自于“自然形成”,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加以培養(yǎng)才能實現(xiàn)。

2.糾正學生拖拉作風的教育對策

(1)幫助學生認識學習的目的,增強他們對于學習的責任心。對小學高年級兒童來說,

他們對學習目的及其意義的理解仍然不夠深刻,許多學生僅僅將這種理解停留在口頭上,而

非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識。所以,他們不能正確地預見學習所帶來的后果(包括學習優(yōu)異帶來的好

的后果和學習不良帶來的不好的后果),也就難以形成對于學習的自覺性和責任心。加強學

生對于學習目的的認識,重在提高他們對于目的的預見程度,讓他們能夠意識到學習的后果,

以此來啟發(fā)他們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2)從小事抓起,逐步墻養(yǎng)學生抵御外界誘惑的能力。學生的不良習慣和作風不是一朝

一夕形成的,而是口積月累的結果。日常的生活小事,往往是鍛煉意志的好機會。如果不加

注意,在遇到大的困難和誘惑時,必然會失去自制,出現(xiàn)意志動搖現(xiàn)象。

(3)幫助學生建立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機制。學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常常是改變

不良行為的重要途徑。具體做法是:首先為自己制訂目標、任務和獎懲辦法,在規(guī)定的時間

內(nèi)進行自我行為檢查和評估,根據(jù)完成的情況實施對自我的獎勵或懲罰。這種方法既有利于

改正學生不良的習慣,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

(4)加強外部控制,讓學生遠離不良誘惑。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自制力不可

能太高,有時僅靠自己很難抗拒外界誘惑,如天天接觸貪玩的同伴,就很難靜下心來看書學

習。為此,要采取必要的外部控制措施,避免不良誘因的出現(xiàn)。率口:孩子沉迷于電視,可

為},定看電視的時間,不到規(guī)定時間不開電視機,孩子不能克制自己踢球的愿望,應設法加

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督促其放學之后立即回家,遠離球場等。通過這樣的控制措施,

就會慢慢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并使其意志力品質(zhì)逐步提高。

(5)教給學生及時行動的拉巧?①忘記過去。無論過專據(jù)失了多少時間:無診過去經(jīng)歷了

多k次失敗,自己都要盡量設法把它忘掉,心中僅存一個念頭,那就是:從現(xiàn)在開始。這對

及時行動大有助益。②清除所有阻礙行動的理由。如果個人決定今晚就行動,就不要在乎是

否停電,是否有其他誘人的事情,是否午間沒體息好,因為今晚的這些理由同樣會在明晚出

15

現(xiàn)。要想行動,就必?須堅決務功除這些理由。③學會化整為零。把大目標化成小目標,有

助于克服畏難情緒,并容易體驗成功的歡樂,對小學生來說尤其如此。

因而要設法使他們知道什么事情是現(xiàn)在就應當做的,什么事情是下一步才需要做的。養(yǎng)成了

化整為零的良好習慣:在行動的過程中就會感到比較容易。④抓緊小塊時間。要善于抓住每

一小塊時間付諸行動,不要等到大塊時間出現(xiàn)時才開始動手,更不要等到萬事俱備時才想到

行動。在很多情況下,成功的機會往往孕育在隨時隨地的行動中。

3.名詞解釋

(1)意志

自覺確定目的,根據(jù)目的調(diào)節(jié)支配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它是人的意識能動性的集中體現(xiàn),是人類特有的心理現(xiàn)象。

(2)意志品質(zhì)

一個人在生活中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意志特征。主要的意志品質(zhì)包括:①自覺性,表現(xiàn)為

主動確定行動目的,選擇達到目的的方法,并積極認真地付諸實施,與行動的盲目性相對立

②果斷性,表現(xiàn)為遇到問題能在周密思考的基礎上,迅速作出決斷,其對立面是優(yōu)柔寡

斷,猶豫不決;③堅持性,'表現(xiàn)為長時間堅持不懈地執(zhí)行預定計劃,不因挫折而氣餒,不被

困難所嚇倒;④自制力,表現(xiàn)為能夠克制個人的沖動,迫使自己按照預定目的和方案行事。

4.推薦閱讀文獻

(1)彭聆齡主編,《普通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版;343—353

(2)烏云格.日勒,《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墻養(yǎng)》,內(nèi)蒙古教育,1994,2):12--13

第二單元多想增智慧

單元目標

1.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2.提高學生的終象水平。

3.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4.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有效開發(fā)。

一、家鴨與野鴨

(一)活動主題

引導學生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活動步驟

1.指導學生閱讀“生活角”的內(nèi)容:聽了李東的朗讀之后,同學們?yōu)槭裁垂笮Γ?/p>

2.挑選一名學生講述“家鴨與野鴨”的故事:

達爾文觀察事物仔細是出了名的,然而他的一位老肌友賴爾怎么也沒有想到,在餐桌上

吃飯的時候,達爾文通過觀察食物,同樣可以發(fā)現(xiàn)科學上的奧秘。

一天,賴爾去拜訪達爾文?達爾文高興地留他吃晚飯。上來的第一道菜是烤鴨。兩個老

朋友各自切了一塊,放到口中漫慢品嘗,都說廚師的手藝不錯,烤得很好,外酥里嫩,咸淡

適宜。

第二道菜也端上來了??墒沁_爾文一看,還是烤鴨,心里有點不高興了。他想:“怎么

能用兩種同樣的菜來招待客人呢?”

廚師看出了主人的不快,趕忙解釋說:“先生,剛才那盤是用買來的家鴨烤的,這盤是

用先生打獵打來的野鴨烤的?!?/p>

聽廚師這么一說,達爾文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趕忙招呼賴爾來品嘗野鴨,可是自己卻

不知怎么搞的,對家鴨和野鴨的區(qū)別產(chǎn)生了興趣。

他仔細端詳著兩只鴨子,邊吃邊問賴爾:“老朋友,你發(fā)現(xiàn)二者之間的差別了嗎?”

16

“野鴨的味道比家鴨更加鮮美?!辟嚑柣卮稹?/p>

“你發(fā)現(xiàn)沒有,野鴨的形體不如家鴨肥大?!边_爾文說。

“這種差異應該怎樣來解釋呢?”賴爾問。

達爾文沉思了片刻,說:'恐怕是這樣,從它們的生活條件來著,野鴨不像家鴨那樣依

賴主人、養(yǎng)尊處優(yōu),它需要到處飛翔,尋找食物,所,dr.就瘦得像農(nóng)村不知疲倦的老農(nóng);而

家鴨呢,則胖得像城里的紳士?!?/p>

聽了達爾文這幽默的解釋,賴爾開心地笑了。,

“家鴨與野鴨在外形上有差異,在內(nèi)部結構方面是怎樣的呢?它們的骨骼是否也是不一

樣的?”達爾文又提出了這樣一個新的問題。這時,兩個老朋友已無心享用美味的晚餐,他

們鉆進了實驗室,開始動手解剖起家鴨和野鴨來。

解剖的結果發(fā)現(xiàn),家鴨和野鴨在骨骼的比重方面具有明顯的差別,特別是家鴨的腿骨和

腳骨,竟然比野鴨重一倍多!

'外表的不同和內(nèi)部的不同是一致的。”達爾文像是對賴爾解釋,又像是自言自語,“家

鴨用腳走路的次數(shù)比野鴨多,用的機會多,自然就發(fā)達,就進化;家鴨幾乎忘記了飛翔,所

以它的翅膀遠遠不如野鴨的翅膀堅強有力,這說明不用就會慢慢退化。這就是我們應該得出

的結論?!?/p>

3.學生集體討論:這個故事使自己受到哪些啟一發(fā)?

4.進行“品指實驗”:

(I)在講臺上放一透明玻璃杯,杯中裝有大半杯桔子汁或有色汽水,讓學生觀察教師的動

作。

(2)教師將食指和中指放人杯中,讓中指插人水中,食指不要觸水,片刻即抽出,然后

將食指放人口中做出品嘗的動作。

(3)請一組學生依次走上講臺,模仿教師的動作重復一遍。

(4}教師提問:“誰知道杯中液體的味道?一清舉手!”統(tǒng)計一下人數(shù),寫在黑板上。隨后

繼續(xù)提問:“誰不知道杯中液體的味道?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