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綏化市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綏化市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綏化市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綏化市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綏化市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綏化市重點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嚉v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58年全球最大的飲料公司可口可樂公司進入印度市場,20年后宣布退出,原因是印度政府要求跨國公司將其股份減少到50%以下。結果導致印度22家瓶裝廠停產、數(shù)千工人失業(yè)。1993年,印度政府主動召回可口可樂,但可口可樂公司仍遇到種種危機,甚至被要求公布秘方以防止里面有超標的殺蟲劑含量。2006年,雙方以和解告終。由此可知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A.不同國家的公司監(jiān)管、規(guī)則相同B.跨國公司進入別國必然會遭到抵制C.印度與可口可樂的目標一致D.要掌握好開放和保護的適度性2.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制定方針要求加大宣傳“解放區(qū)軍隊是人民的軍隊”。隨后,中共報刊在報道中共軍隊收復失地時注重強調“解放者”的概念。1946年,中共軍隊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些做法旨在A.調動民眾參戰(zhàn)的積極性 B.契合新的政治斗爭需要C.扭轉解放戰(zhàn)爭不利局面 D.宣傳民主革命的雙重性3.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認為:全球化并沒有為世界上大多數(shù)窮人服務,也沒有為環(huán)境服務,更沒有為全球穩(wěn)定服務。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jù)應該是①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貧富差距②全球化導致全球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③全球化增加了發(fā)展中國家經濟風險④全球化促進了國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內閣更換頻繁,但在1879年到1940年的94屆政府中,74屆內閣中至少有一名成員來自前內閣,有40屆內閣一半以上的部長來自前內閣。這一現(xiàn)象A.鞏固了議會權力中心的地位 B.體現(xiàn)了各派政治妥協(xié)的特征C.利于維護統(tǒng)治的延續(xù)與穩(wěn)定 D.導致內閣行政權力過度集中5.1909年,各省進行了第一屆咨議局議員的正式選舉,當選的議長、副議長共63人,其身份見下表此表反映出A.科舉制推動了中國近代政治民主進程B.辛亥革命存在著對封建勢力的妥協(xié)性C.傳統(tǒng)士人在社會上仍然有較大影響力D.傳統(tǒng)士人徹底實現(xiàn)了自身角色的轉換6.據(jù)《宋會要輯稿.蕃夷》所載,宋代來華朝貢的國家有26個,朝貢次數(shù)為302次,其中所貢之物主要是本國土特產,宋朝對貢物采用“估價酬值”的辦法,貢物估值后,回賜金、銀、錢、絲織品等以償其值,回賜物通常高于貢物價值。其結果是A.催生了新的經濟因素 B.推動了海外貿易繁榮C.增加了中央財政支出 D.維護了國家邊疆穩(wěn)定7.下列描述明顯有思想價值判斷的是A.“中國近代史開始于廣東”B.“洋務運動開始于太平天國運動時期”C.“鴉片戰(zhàn)爭后出現(xiàn)了近代中華民族的危機”D.“近代民族企業(yè)的產生與洋務運動有關”8.史載,宋太祖時有群臣當遷官,太祖素惡其人,不與。宰相趙普堅以為請。太祖怒曰:“朕固不為遷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豈得以喜怒專之?”太祖卒從之。據(jù)此可知A.丞相與君主間存在尖銳矛盾 B.君主治國主要依據(jù)民本思想C.政治傳統(tǒng)影響君主個人行為 D.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有所調整9.18世紀70年代,“在英國幾個等級的人不知不覺地互相融合在一起,每個低等級都有無休無止的不安分野心,想上升到高一等級……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下,時尚必定具有不受控制的影響力,時髦的奢侈一定像傳染病一樣蔓延”。此社會現(xiàn)象A.有利于打破原有等級秩序的限制B.使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進程加快C.加快了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步伐D.阻礙了英國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進程10.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時,也催生了促進革命成功最為關鍵的組織力量——A.工人農民聯(lián)盟的蘇維埃民主政權B.打破教條走農村道路的工農紅軍C.國共兩黨合作下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D.馬列主義武裝的無產階級先鋒隊11.為了爭奪歐洲霸權,拿破侖一世對英國采取大陸封鎖政策,先后頒布“柏林敕令(1806年)”“米蘭敕令(1807年)”,規(guī)定法國控制下的一切國家不得與英國進行貿易,違者懲,之后大陸各國的出口受到限制。這一政策A.利于法國工業(yè)革命開展 B.英國海上霸主地位動搖C.背離了世界發(fā)展的趨勢 D.重商主義思想方興未艾12.19世紀70年代,日本在前源一誠任兵部大輔時期,兵部省給陸軍經費為12萬石,海軍經費10萬石。而同時期中國海軍僅是陸軍軍費的4.1%,且建設經費多數(shù)是沿江沿海幾省的地方大員籌措,中央僅是名義上下旨給予承認。這一現(xiàn)象主要反映了近代前期的清政府A.對地方控制松弛 B.海防意識淡薄 C.對日本認識不清 D.財政危機加劇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新疆圖志》載:“林文忠公謫戍伊犁,在吐魯番提倡坎兒井。其地為火洲,亙古無雨澤,文忠命于高原掘井而為溝,導井以灌田,遂變赤地為沃壤?!?845~1877年,在林則徐的推動下,吐魯番、鄯善、托克遜新挖坎兒井300多道。以吐魯番為例,興建了一條十多公里的主干渠,而后又環(huán)城修了數(shù)十條縱橫交錯的支渠。除了官家修筑之外,還有私家修筑的、以姓氏命名的水渠,如城東的羊渠,城北的張渠等。主管行水的官員叫知水官,下設堰頭、渠長,各管其段,各司其職。行水之時先后有序,先干渠后支渠。沿途各段都建有水閘,即使農作物用水,也必須由德高望重的長者來主持,不讓有點滴浪費……林則徐在新疆地區(qū)興修水利,使新疆出現(xiàn)了“大漠廣野,悉成沃衍,煙戶相望,耕作皆滿,歲省國家轉輸無算,而回民生計大裕,為百余年入版圖未有之盛”?!幾哉掠揽 而f片戰(zhàn)爭前后邊疆史地學者的治邊思想與實踐》等(1)根據(jù)材料概括指出林則徐在西域治水采取的主要措施。(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林則徐治理新疆的歷史功績。14.(20分)材料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后,恐怖主義的浪潮席卷著全球:從美國的紐約到歐洲的倫敦,從中東的加沙、以色列到硝煙剛剛散盡的巴格達,從俄羅斯的車臣到亞洲的印尼,無不受到恐怖主義的危害。比較其他恐怖主義類型如民族極端恐怖主義、極左極右型恐怖主義、殖民恐怖主義等,宗教極端恐怖主義因其鮮明的宗教性,使其更具有廣泛的號召性,對國際社會造成的危害也更為嚴重,因而更加難以徹底治理和防范。這其中,宗教極端恐怖主義尤為囂張,其產生的原因不僅與現(xiàn)有的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緊密相關,更與少數(shù)國家實施的霸權主義有著密切的關系??植乐髁x是人類的毒瘤,反恐是人類必須采取的行動。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的滋長絕不是一朝一夕之故,同時與美國的霸權主義也有密切的關系——摘編自宋蓉《恐怖主義與霸權主義》(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恐怖主義蔓延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人類防范恐怖主義蔓延的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本題考查了跨國公司。“不同國家的公司監(jiān)管、規(guī)則相同”的說法明顯不符合事實,故排除A項;“跨國公司進入別國必然會遭到抵制”的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實際情況,故排除B項;根據(jù)可口可樂公司在印度市場的進出可以看到可口可樂公司和印度的目標并不一致,故排除C項。根據(jù)“印度政府要求跨國公司將其股份減少到50%以下。結果導致印度22家瓶裝廠停產、數(shù)千工人失業(yè)。1993年,印度政府主動召回可口可樂,但可口可樂公司仍遇到種種危機,甚至被要求公布秘方以防止里面有超標的殺蟲劑含量”可知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應該掌握好開放和保護的適度性,故選D。2、B【解析】

日本投降后,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共中央在宣傳中強調“解放者”概念,1946年,中共軍隊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些舉措強調了中共在法理和輿論上的正當性,契合了新的政治斗爭需要,B正確;日本投降后,國內民眾希望和平,而“解放者”的概念也是在收復失地時所用,與調動民眾參戰(zhàn)積極性無關,排除A;收復失地本身說明解放戰(zhàn)爭有利局面向中共轉向,排除C;中共舉措與民主革命雙重性無關,排除D。3、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說明了全球化對當今世界產生的消極影響,①②③三項表述正確符合史實,而④是其積極影響的表現(xiàn),所以不符合題意,答案選A??键c:當今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趨勢點評: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的發(fā)展最為主要的趨勢,而世界貿易組織則是體現(xiàn)世界經濟發(fā)緊密聯(lián)系的載體,它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因此,在當今的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正當?shù)囊彩欠蠚v史發(fā)展潮流的,但其中必然會遭遇極大的風險和挑戰(zhàn)。4、C【解析】

第三共和國時期,前后屆內閣成員的有效承接有助于統(tǒng)治的延續(xù)和穩(wěn)定,C正確;題干未體現(xiàn)議會的權力中心地位,排除A;閣員屬于哪一派別并未明確,因此不能得出政治派別的妥協(xié),排除B;內閣行政權力集中不是四三共和國時期的政治現(xiàn)象,排除D。5、C【解析】

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清末各地選舉,傳統(tǒng)文人占據(jù)了絕大部分,反映了他們在社會上影響力較大,C項符合題意;材料中的時間為1909年,這時科舉制已經廢除,排除A項;當時辛亥革命還沒有爆發(fā),排除B項;“徹底”一說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C。6、C【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宋朝時期采取“厚遠薄己”的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政支出,C正確;新的經濟因素是資本主義萌芽,是在明中葉后出現(xiàn)的,A排除;宋朝的這種朝貢外交不利于海外貿易發(fā)展,主要是以政治目的為主,B排除;D說法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C。7、C【解析】

“鴉片戰(zhàn)爭后出現(xiàn)了近代中華民族的危機”認為鴉片戰(zhàn)爭引發(fā)了民族危機,是對鴉片戰(zhàn)爭的價值判斷,故選C項;ABD項是客觀描述,不帶有思想價值判斷,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C。8、C【解析】

趙普認為“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豈得以喜怒專之?”意在強調君主不能因為個人好惡便違背歷史上形成的政治傳統(tǒng),故答案選C;材料反映的是政治傳統(tǒng)對君主個人行為的影響,并非是丞相和君主間的矛盾尖銳,排除A;材料與民本思想無關,更不能反映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排除BD。故選C。9、A【解析】“在英國,幾個等級的人不知不覺地互相融合在一起,每個低等級都有無休無止的不安分野心,想上升到高一等級”表明原有的等級秩序逐漸被打破,故A項正確;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進程加快與材料反映的原有的等級秩序逐漸被打破不符,故B項錯誤;英國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標志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故C項錯誤;原有等級秩序逐漸被打破促進英國向近代社會轉型,故D項錯誤。10、D【解析】

依據(jù)所學可知,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是蘇聯(lián)革命成功的經驗,也是中國革命成功的重要組織力量。D正確;中國“工蘇維埃民主政權”是在國共對峙時期,時間不符,A排除;農村道路不是蘇聯(lián)革命成功的經驗,B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與資產階級革命政黨聯(lián)合,也不是蘇聯(lián)革命成功的經驗,C排除。故選D。11、C【解析】

依據(jù)材料中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拿破侖一世的大陸封鎖政策背離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發(fā)展趨勢,因此C選項正確;大陸封鎖政策不利于法國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也并未動搖英國的地位,A、B選項錯誤;重商主義思想此前早已出現(xiàn),D選項錯誤。故選C。12、B【解析】

材料體現(xiàn)了19世紀70年代中日兩國對海軍經費的支付額度對比及經費來源,從中可以看到清政府海防意識的淡泊,B正確;ACD與材料無關。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措施:大力提倡修建坎兒井,建立完善灌溉體系;鼓勵各種力量進行水利建設;設立官員管理水利設施;建立用水機制,注重節(jié)約水資源。(2)功績:促進新疆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發(fā)展;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有利于邊疆穩(wěn)定,促進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鞏固?!窘馕觥?/p>

本題考查林則徐在西域治水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治理新疆的歷史功績,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結合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1)林則徐在西域治水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根據(jù)材料中的“在吐魯番提倡坎兒井”“以吐魯番為例,興建了一條十多公里的主干渠,而后又環(huán)城修了數(shù)十條縱橫交錯的支渠”“除了官家修筑之外,還有私家修筑的、以姓氏命名的水渠”“主管行水的官員叫知水官,下設堰頭、渠長,各管其段,各司其職”“行水之時先后有序,先干渠后支渠……不讓有點滴浪費”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林則徐治理新疆的歷史功績,應當根據(jù)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從促進新疆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發(fā)展、有利于邊疆穩(wěn)定和促進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鞏固等方面來回答。14、(1)原因:民族宗教矛盾;不同地域文明的沖突;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霸權主義的影響。(2)意義: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地區(qū)和平;推進各地區(qū)文明互鑒;促進各地經濟發(fā)展和人民幸福;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解析】

(1)本題考查恐怖主義蔓延的原因,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并歸納、概括以及靈活運用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緊扣材料信息“宗教極端恐怖主義因其鮮明的宗教性,使其更具有廣泛的號召性”,歸納、概括,把握到“民族宗教矛盾”;緊扣材料信息“與現(xiàn)有的不合理的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