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安市長安區(qū)2025屆高考歷史五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nèi)。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查土丁尼法學總論》和《查士丁尼學說匯纂》中都記載了羅馬法學家弗羅丁斯的理論:“奴隸制是違反自然法的,因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這是“萬民法的一項制度,根據(jù)萬民法,一個人成為另一個人的財產(chǎn)”。據(jù)此,弗羅丁斯的理論()A.在人權方面有合理性一面 B.是為奴隸制的存在而辯護C.認為萬民法應高于自然法 D.強調(diào)了羅馬法的階級屬性2.希羅多德在《歷史》中寫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輕信的人的話。至于我本人,在這部書中保持那個總的規(guī)則,就是把各國的傳統(tǒng)照我聽到的樣子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毕A_多德撰寫《歷史》遵循的原則是A.堅持觀察判斷調(diào)查 B.展現(xiàn)各國傳統(tǒng)風貌C.保存人類歷史功績 D.保持歷史原始信息3.《天演論》的出版,一石激起千層浪。1906年《民報》主要撰稿人胡漢民評價《天演論》:“自嚴氏書出,而物競天擇之理,厘然當于人心,而中國民氣為之一變,即所謂言合群言排外排滿者,固為風潮所激發(fā)者多,而嚴氏之功蓋亦匪細?!边@反映了A.《天演論》催生國人民族觀念 B.維新思想已逐漸走向成熟C.“物競天擇”觀念受民眾推崇 D.“進化論”助推革命浪潮4.下圖為“天花在新大陸傳播路線圖”。在西歐殖民者登.上美洲之前,美洲從未有過天花病毒。1521年到1527年,中美洲擁有800萬人口的阿茲特克帝國與南美洲600萬人口印加帝國先后被西班牙數(shù)百人的隊伍征服了。18世紀美洲本土印第安人幾乎喪失殆盡:對此推論合理的是A.全球化是把雙刃劍 B.三角貿(mào)易導致疫情C.先進必定戰(zhàn)勝落后 D.疫病終結商業(yè)革命5.在二戰(zhàn)前的1100多年中,法國和德國一共打了200多場戰(zhàn)爭,平均5年就開戰(zhàn)一次。歷史給這兩個持續(xù)對抗了幾個世紀的國家兩敗俱傷的慘痛教訓,也啟迪了它們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這種“政治智慧”始于A.《羅馬條約》 B.《歐洲煤鋼聯(lián)營條約》C.《歐洲聯(lián)盟條約》 D.歐元的啟用6.蘇格拉底認為,靈魂的本質(zhì)是理性,人應在追求絕對確定的知識中認識自己,培養(yǎng)完整的道德人格,以善為人生的最高目的。善是天地萬物的秩序,也是人的本性與自由所在。這反映出蘇格拉底A.主張實現(xiàn)人格絕對平等 B.鼓勵人們積極追求現(xiàn)世的幸福C.全盤否定了智者的主張 D.對“人是萬物的尺度”思想的反思7.自漢武帝時期開始,儒學不僅“傳業(yè)者浸盛,支葉蕃滋”,而且社會上更是把攻讀儒學作為謀取官職的一種“終南捷徑”。這主要是由于A.其他學術流派逐漸消失 B.國家教育體系日益完善C.文化多元化局面的終結 D.儒學主流思想地位確立8.北京各界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聯(lián)歡大會,北京市市長彭真在會上宣布:我們的首都已經(jīng)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材料所呈現(xiàn)的歷史場景最有可能發(fā)生在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9.下列不屬于發(fā)生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歷史事件的是A.中日建交 B.尼克松訪華C.中美建交 D.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10.“行政權力的受任者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們,也可以撤換他們;對這些官吏來說,這決不是訂立契約的問題,而只是服從的問題?!痹撚^點意在強調(diào)A.以契約來限制官吏職權 B.官吏行使權力需受人民監(jiān)督C.人民有權隨時撤換官吏 D.個人意志可凌駕于公權之上11.黨的十五大把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稱作是20世紀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jīng)歷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以下民國時代的語錄中,最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A.“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B.“如無真正之公眾教育,真正之民國即不能存在”C.“真正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來的。”D.“吾國由專制為共和,實為五族人民之公意”12.相對如圖而言,明治維新后最突出的變化是A.從封建社會轉變?yōu)橘Y本主義社會B.從幕藩體制發(fā)展為中央集權體制C.從君主專制轉化為君主立憲體制D.從東亞文化圈的國家到脫亞入歐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抗戰(zhàn)宣傳畫請問:(1)你從該宣傳畫中讀出哪些歷史信息?依據(jù)分別是什么?(2)如要核實你對該畫認識的準確性,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或方法?14.(20分)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變革時期。閱讀T列材料:材料一數(shù)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時亦難遽變,于是先從在下者起;游說則范雎、蔡澤、蘇秦、張儀等,徒步而為相:征戰(zhàn)則孫臏、白起、樂毅、廉頗、王翦等,白身而為將,此已開后世布衣將相之例?!w翼《廿二史札記》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墨子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李悝完成下列要求:(1)據(jù)材料一,指出戰(zhàn)國時期的變革導致用人方式發(fā)生的變化。商鞅變法采取了哪些措施順應了這一變化?(2)概括材料二兩人的政治主張。結合商鞅變法,說明他們主張的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據(jù)材料“奴隸制是違反自然法的”“根據(jù)萬民法,一個人成為另一個人的財產(chǎn)”可知,弗羅丁斯認為奴隸制雖然違背了自然法,但它符合萬民法的要求,其真實意圖在于強調(diào)奴隸制存在是必要的,即為奴隸制的存在而辯護,故B項正確;弗羅丁斯認為奴隸制違背自然法,但又認為奴隸制的存在是必要的,就其人權而論是自相矛盾的,故A項錯誤;材料僅強調(diào)奴隸制存在的必要性,不能得出萬民法與自然法的包含關系,故C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羅馬法的階級屬性,故D項錯誤。2、D【解析】試題分析:從材料“就是把各國的傳統(tǒng)按照我聽到的樣子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可以看出,希羅多德書寫歷史秉持歷史原始信息的原則。故選D。ABC三項材料均未體現(xiàn)。考點:史學研究:寫史的原則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歷史研究的一般的方法。記載歷史要從歷史的本來面貌出發(fā),如實的記載歷史。同時史學研究也要注意采用客觀的標準,即史識,就是根據(jù)資料得出結論,要注意對資料的考證。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對待史料的問題也需要掌握。3、D【解析】
依據(jù)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進化論推動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促進了革命的發(fā)生,因此D選項正確;近代民族意識開始萌發(fā)是在鴉片戰(zhàn)爭后,A選項錯誤;《民報》宣傳的是革命思想而非維新思想,B選項錯誤;材料并未強調(diào)民眾對“物競天擇”觀念的態(tài)度,C選項錯誤。故選D。4、A【解析】
病毒的傳播、種族的滅絕,這些都是新航路開辟以來的全球化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因此可得出全球化是把雙刃劍,A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到三角貿(mào)易與疫情的關系,排除B項;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疫病與商業(yè)革命的關系,排除D項。5、B【解析】法德是歷史的宿敵,西歐國家要想走向一體化,關鍵是法德的和解,1958年,法國和德國等六個國家建立《歐洲煤鋼聯(lián)營條約》,實現(xiàn)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夙愿,故B項正確;A是1958年簽訂原子能和經(jīng)濟共同體總稱;C是1991年簽署;D是1999年啟用。6、D【解析】
蘇格拉底對人的認識中突出理性,“培養(yǎng)完整的道德人格”,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說明他在反思智者學派的觀點“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局限性,故答案為D項;材料沒有反映蘇格拉底主張人格絕對平等,排除A項;B項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觀點,排除;蘇格拉底是對智者學派觀點的反思和發(fā)展,不是全盤否定,排除C項。7、D【解析】
材料不僅說明了儒學傳播興盛,而且也反映了儒學走向政治化,這是儒學成為國家主流思想的結果,D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其他學術流派的消失,且其他流派并沒有消失,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教育體系內(nèi)容,且教育體系完善與否,與“支葉薺滋"無關,排除B;儒學主流思想地位的確立結束了思想多元化,但并非是文化多元化的結束,排除C。故選D。8、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選項符合題意;結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選項錯誤,排除。故答案為D。9、C【解析】
中日建交為1973年,尼克松訪華為1972年,中美建交為1979年,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為1971年,故中美建交為20世紀70年代末期,故選C,排除ABD。10、B【解析】
材料強調(diào)的是盧梭的“人民主權說”,即官吏的權力來源于人民的授權,也要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B正確;材料強調(diào)“決不是訂立契約的問題”,故A說法錯誤;材料強調(diào)的是官吏權力來源于人民,人民也可以撤換,C說法片面;D與材料無關。11、D【解析】
根據(jù)題干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指的是辛亥革命,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符合民意,順應了歷史發(fā)展趨勢,故D項符合題意;A項表述反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不符合題意,排除;題干與公眾教育無關,排除B項;C項號召反抗封建專制,追求自由平等,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D。12、B【解析】
明治維新之前的社會是幕府統(tǒng)治,明治維新之后實行天皇制,明顯加強了中央集權,故B正確;圖示說明的是管理體制的變化,不是社會性質(zhì)的巨變,排除A;君主立憲體制確立的標志是《大日本帝國憲法》的頒布,排除C;圖示沒有顯示出日本脫亞入歐的信息,排除D。故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歷史信息)宣傳畫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是八一三事變;宣傳畫作者、發(fā)布者,以及國民政府的態(tài)度都是團結起來、一致抗日。(依據(jù))宣傳畫中的文字,如“八一三”,“全民抗戰(zhàn)”,“喚起民眾”、“組織民眾”、“訓練民眾”。畫中緊握步槍高高舉起健壯有力的手,(手臂下)隊伍中飄揚著的青天白日旗。(2)查找檔案資料;走訪或查閱當事人(包括宣傳畫作者)的回憶錄;考察抗戰(zhàn)博物館、展覽館;查考史學家的相關研究成果等;比對同時期相關的宣傳報道。(任寫4條即可)【解析】試題分析:(1)可以從漫畫的標題、注解、內(nèi)容等角度分別說明從該宣傳畫中讀出的歷史信息,或者從漫畫的主題出發(fā),概括其信息。(2)考查了史料的獲取和處理。一般可以從查找檔案資料、走訪或查閱當事人(包括宣傳畫作者)的回憶錄、考察抗戰(zhàn)博物館、查考史學家的相關研究成果等方法核實對該畫認識的準確性。考點: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史學研究方法14、(1)變化:世候世卿到布衣將相。措施:廢井田;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競賽(木工賽項)選拔賽備考試題庫(含答案)
- 《構筑物的移動》課件
- 《環(huán)保包裝》課件
- 《績效管理深化》課件
- 《質(zhì)量控制流程》課件
- 紡織品品質(zhì)管理考題及答案
- 《烘焙基礎教程》課件
- 的 地 得的試題及答案
- 加強自身素養(yǎng)的紡織工程師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帶來設計變革的啟示2024國際商業(yè)美術設計師試題及答案
- 下一代存儲架構
- 新聞記者職業(yè)資格2024年筆試考試必做題有答案
- 私人公司用人合同協(xié)議
- 江蘇南京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2-2020)
- 2025江蘇省環(huán)保集團(籌)招聘92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四月調(diào)研考試(二模)數(shù)學試題 含解析
- 廣東省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模擬測試(英語試題及答案)(廣東二模)
- 浙江省紹興市2025年高考二模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
- 醫(yī)院中醫(yī)康復科的建設與管理
- 無人機結構課件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