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第一輪復習(知識清單+方法清單)
專題五透鏡及其應用
總覽
知識結構
模塊二透鏡
模塊二:生活中的透鏡
模塊亙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知識清單
模塊四:眼睛和眼鏡
模塊五:制作望遠鏡
考向1:透鏡與透鏡對光的作用
考向2:利用透鏡三條特殊光線作圖
考向3: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
考向4:實像和虛像
透
鏡考向5: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及方法清單+典例+練習胛考向6: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用
其6考向7:眼睛的構造及視物原理
應
考向8:近視眼與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
用
考向9:望遠鏡的原理與制作
考向10:望遠鏡與宇宙探索
1.透鏡對光的作用
2.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辨析
3.近視眼與遠視眼
易混易錯分析+典例
4.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比較
5.比較實像和虛像
1.光學作圖
2.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中考熱點掃描+典例憐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
4.視力缺陷及矯正
一、知識結構
主光軸和光心,焦點和焦距
透鏡
凸透鏡會聚光,凹透鏡發(fā)散光
照相機:縮小、倒立的實像
生活中
的透鏡投影儀:放大、倒立的實像
放大鏡:放大、正立的虛像
物距大于成倒立、縮小的實
?二倍焦距像,像距f<v<lf
物距等于成倒立、等大的
XV壬二倍焦距實像,像距
凸透鏡成一二一
物距大于二倍焦成倒立、放大的
透
距小于一倍焦距實像,像距
鏡
及G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其
應
用
視網膜上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眼睛改變晶狀體的厚薄看清近遠物體
明視距離25cm
眼睛和
睫狀體玻璃體
眼鏡近視眼:佩戴凹透鏡
遠視眼:佩戴凸透鏡
眼鏡的度數:100"
物鏡:遠處的物體在焦點
附近成倒立2縮小的實像
制作望望遠鏡原理目鏡:把物鏡成的像再次
遠鏡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望遠鏡與宇宙探索
二、知識清單+方法清單
模塊一透鏡
知識清單二
一、透鏡
1.凸透鏡和凹透鏡
凸透鏡凹透鏡
(1)凸透鏡:中間屋、邊緣覆的透鏡叫作凸透鏡;
(2)凹透鏡:中間建,邊緣厚的透鏡叫作凹透鏡;
(3)薄透鏡:若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這種透鏡叫薄透鏡。
2.主光軸和光心
(1)主光軸:透鏡上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叫主光軸,簡稱主軸。如圖的點劃線CC'。
(2)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這個點的光傳播方向不變,叫做透鏡的光心。。
主光軸主光軸
0
C一c?-
光心
甲乙
凸透鏡的主光軸和光心凹透鏡的主光軸和光心
二、透鏡對光的作用
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又叫會聚透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不是指光經凸透鏡后一定會
聚在一點上,而是指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向主光軸偏折,如圖所示。
丙會聚光束
2.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又叫發(fā)散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是指光經凹透鏡折射后,折
射光線偏離主光軸,經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也可能相交于一點,如圖所示。
甲平行光束乙發(fā)散光束丙會聚光束
三、焦點、焦距及三條特殊光線
1.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1)焦點: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在一點,這個點叫做焦點,用廠表示。凸透鏡有2
個焦點,并且關于光心對稱。
(2)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用了表示。
(3)凸透鏡焦距的意義:凸透鏡表面的凸起程度決定了它的焦距的長短,凸透鏡表面越凸,焦距
越小,對光的會聚作用越強(選填“強”或“弱嘰
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利用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5)粗略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
如圖所示,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可看成是平行光),再拿一張紙放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
動,直到紙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測量這個光斑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即為該凸透鏡的焦距。
2.凹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1)焦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凹透鏡后發(fā)散,發(fā)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于主光軸上,叫
凹透鏡的焦點。它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凹透鏡有個焦點,關于光心對稱。
(2)焦距:焦點到凹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凹透鏡焦距的大小表示對光發(fā)散能力的強弱,焦
距越小,對光的發(fā)散能力越強(選填“強”或“弱”)。
凹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3.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1)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①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發(fā)生改變,如圖甲;
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如圖乙;
③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王光抽,如圖丙。
_卜j..:V-
甲乙丙
(2)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①通過凹透鏡坯的光線傳播方向不發(fā)生改變,如圖甲;
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發(fā)散,發(fā)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通過焦點,如圖乙;
③射向凹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平行于包軸射出,如圖丙。
方法清單
考向01透鏡與透鏡對光的作用
【例題1-1](2022?廣西賀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四個透鏡,屬于凸透鏡的有,屬于凹透
鏡的有(兩空均填編號)。
^^
2
:2
7^
②③④
【答案】②③①④
【詳解】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如圖所示的四個透鏡,屬于凸透鏡的有②③。中間
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如圖所示的四個透鏡,屬于凹透鏡的有①④。
【例題1-2】如圖是兩束光分別射向并通過甲和乙兩透鏡的光路圖。由圖可知甲是—(選填“凸
透鏡”或“凹透鏡”),此透鏡對光有(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
【答案】凹透鏡發(fā)散
【詳解】由圖可知,通過甲的光線比起入射光線更加遠離主光軸,即甲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
用,故甲透鏡為凹透鏡,通過乙的光線比入射光線更靠近主光軸,即乙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故
乙透鏡為凸透鏡。
方法技巧
1.三種方法準確區(qū)別透鏡
一“摸”:通過觸摸透鏡中間和邊緣的厚薄加以辨別。
二“看”:通過透鏡去觀察近處物體,看物體是被“放大”還是被“縮小
加以辨別。
三“照”:通過透鏡對平行光線的作用是會聚還是發(fā)散加以辨別。
2.理解透鏡對光的作用
(1)會聚作用是指能使光匯攏,但匯攏后的光不一定會變成會聚光。
(2)發(fā)散作用是指能使光發(fā)散,但發(fā)散后的光并不一定是發(fā)散光。
【訓練1-1】讓甲乙兩個透鏡正對平行光,觀察到的現象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A.甲、乙兩個透鏡對光線都是會聚的B.甲透鏡對光線是會聚的,乙透鏡對光線發(fā)散
C.甲是凹透鏡,乙是凸透鏡D.甲是凸透鏡,乙是凹透鏡
【答案】C
【詳解】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圖甲光斑的中間比較暗,圖
乙中間出現亮斑,所以甲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是凹透鏡,乙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是凸透鏡,故
ABD錯誤,C正確。故選C。
【訓練1-2】如圖是德國設計師設計的一個球形透鏡太陽能系統(tǒng),太陽光通過透鏡聚光之后再發(fā)
電,此透鏡是一個()
A.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B.凸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
C.凹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D.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
【答案】A
【詳解】兩種透鏡對光有不同的作用,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的作用,
太陽能通過透鏡聚光后發(fā)電,故為凸透鏡。故選A。
【訓練1-3】如圖所示,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前后移動卡片紙,得到一最小、最亮的光點,測
得光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是10cm。這個光點所在的位置就是凸透鏡的,光點是由凸透鏡對光的
作用形成的,如圖的方框內應該是(填“凸透鏡”“凹透鏡”)。
【詳解】根據凸透鏡屬性可知,最小、最亮的光斑為焦點。光點是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而
形成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圖中光學元件將光線發(fā)散,所以方框內的光學元件為凹透鏡。
考向02利用透鏡三條特殊光線作圖
【例題2】(2024?遼寧.中考真題)如圖,。為凸透鏡的光心,尸為凸透鏡的焦點,請畫出:
(1)入射光線。經凸透鏡的折射光線;(2)折射光線6對應的入射光線。
【答案】見右圖。
【詳解】過焦點的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
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過凸透鏡的焦點,如圖所示。
方法技巧根據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分析透鏡的作圖問題
1.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是關于透鏡的作圖題的基礎。無論是根據透鏡作光路圖還是根據
光路圖畫透鏡,都需要通過三條特殊光線做出判斷和解答。
2.關于三條特殊光線,需要記住各自特點,更需要把凸透鏡的特殊光線和凹透鏡的特殊
光線加以區(qū)分,記住兩種透鏡對光的作用的不同。
3.作圖時要注意:要用尺規(guī)作圖;不要遺漏光線的箭頭;光線用實線,輔助線用虛線。
【訓練2-1】(2024?大慶?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光源S發(fā)出的兩條光線射向凹透鏡,其中光線①平
行于主光軸,光線②經過光心,畫出它們經過凹透鏡的折射光線。(須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
【答案】見右圖。
【詳解】(1)過光心的光線經凹透鏡后傳播方向不改變。(2)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則經凹透
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反向延長通過焦點,如圖所示。
【訓練2-2】如圖所示,畫出了光線通過透鏡后的光路,其中正確的是()
【答案】C
【詳解】AB.由圖知,圖中透鏡為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經透鏡折射后的光線較折射之前
的光線更會聚,光路圖不正確,故AB錯誤;
CD.由圖知,圖中透鏡為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經透鏡折射后的光線較折射之前的光線更
加會聚,圖C光路圖正確,圖D光路圖不正確。故選C。
【訓練3】(2022?山西?中考真題)如圖所示,西漢時期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有“削冰令圓,舉
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闭埬阌脤W過的光學知識判斷“削冰令圓”就是把冰塊制成鏡,若
【答案】凸透焦點
【詳解】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將冰削圓,對著太陽能生火,說明削成的
圓冰對火有會聚作用,所以是冰塊制成凸透鏡。
太陽光都會會聚到凸透鏡的焦點位置,要快速生火,需把“艾”放在鏡的焦點位置。
模塊二生活中的透鏡
知識清單/
一、照相機
1.照相機的主要結構及作用
(1)鏡頭:由一組透鏡組成,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起到成像作用。
(1)膠片:相當于涂有感光材料的光屏。
(3)快門:控制曝光時間。
(4)光圈:控制進光量的多少.
(5)調焦環(huán):調節(jié)鏡頭到膠片間的距離,即調節(jié)像距(選填“物距”或“像距”)。
膠片快門光圈環(huán)鏡頭
照相機結構示意圖照相機原理示意圖
2.照相機的成像原理:來自物體的光經過鏡頭后會聚在膠片上,形成被照物體的像。物體到鏡頭
的距離遠遠大于(大于/小于)鏡頭的焦距,在膠卷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填像的性質)。
3.照相機的成像特點
(1)照相機成縮小、倒立的實像。
(2)像距小于物距(選填“大于”或“小于”)。。
(3)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星側(選填“同”或“異")。
(4)物距、像距及像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物遠像近像變小;物近像遠像變大(均選填“小”或
“大”)。
4.照相機的調節(jié)
為了使遠近不同的景物在膠片上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轉鏡頭上的“調焦環(huán)”,調節(jié)鏡頭到
膠片的距離。
拍攝遠處景物時,鏡頭往后縮,離膠片近(選填“遠”或“近”)一些,此時的像比較小。拍攝近
處景物時,鏡頭往前伸,離膠片遠一些,此時的像會變大(選填“大”或“小”)一些。
5.自制模型照相機
(1)制作方法:用兩個粗細相近的紙筒,使一個紙筒剛好能套入另一個,并能前后滑動(如
圖),將大紙筒的一端嵌上一個焦距為5?10cm的凸透鏡,另一個紙筒的一端蒙上一層半透明紙,把兩
個紙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個模型照相機。
(2)成像特點:模型照相機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填像的性質:“放大/縮小”、“倒立/正
立"、“實像/虛像");物體離鏡頭越近,像越大,離鏡頭越遠。
6.照相機的應用
(1)數碼相機:用電荷耦合器件代替膠片,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記錄物體的像。
(2)攝像機,攝像頭,電子眼,掃碼支付,刷臉識別等都是利用了照相機成像的特點。
二、投影儀
1.投影儀的主要構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由凸透鏡(鏡頭)、燈泡、投影片、平面鏡、屏幕等組成(如下圖所示)。
平面鏡:改變光的傳播歹%.
一投影片的像
D投影片
螺紋透鏡:可以聚光,把
一、/投影片各部分照亮
\凹面鏡:可以聚光,使光源發(fā)出的光
盡可能多地射向螺紋透鏡
(1)鏡頭:是一個凸透鏡,起成像作用。
(2)螺紋透鏡:相當于凸透鏡,起作用是會聚光,增加投影片的亮度。
(3)反光鏡:使光集中向一個方向射出,使屏幕上像較亮。
(4)屏幕:相當于光屏,承接像。
(5)平面鏡: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2.投影儀的成像原理:是利用了凸透鏡成放大、倒立、的實像(填像的性質:“放大/縮小”、“倒立
/正立”、“實像/虛像嘰
3.投影儀成像的特點
(1)投影儀成放大、倒立的實像(填像的性質:“放大/縮小”、“倒立/正立”)。
(2)物距小于像距(選填“大于”或“小于”)。
(3)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星側(選填“同”或“異")。
4.投影儀的調節(jié)
(1)要使屏幕上的圖像大些,膠片靠近鏡頭,同時投影儀遠離屏幕;要使屏幕上的像小些,膠片
遠離鏡頭,同時投影儀靠近屏幕(以上均選填“遠離”或“靠近”)。
(2)為了在屏幕上成正立的像,要把膠片倒放(選填“倒放”或“正放”)。
三、放大鏡
放大鏡成像示意圖
1.放大鏡的成像原理:是利用了凸透鏡能成放大的虛(虛/實)像這一原理。放大鏡實際是一個短
焦距的凸透鏡。
2.放大鏡的成像特點
(1)放大鏡成放大、正立的虛像(填像的性質:“放大/縮小”、“倒立/正立”)。
(2)像距大于物距(選填“大于”或“小于”)。
(3)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圓則(選填“同側”或“異側”)。
3.放大鏡的調節(jié):使像變大時,讓放大鏡與物體之間的距離適當增大些。使像變小時,讓放大鏡
與物體之間的距離適當減小些(選填“增大”或“減小”)。
4.生活中的放大鏡
(1)魚缸:相當于放大鏡,看到的“魚”比實際的大。
(2)小水滴:由于張力作用,形成半圓形,相當于放大鏡,看到的物體比實際的大。
(3)體溫計的直管:體溫計的直管做得很細,而且水銀是銀白色的,很難看清楚液柱的高度。把
玻璃外壁做成三棱柱的樣子,從側面看過去,相當于凸透鏡,起到放大的作用。
四、實像和虛像
1.實像:由實際光會聚而成的像叫實像。實像可用(選填“可用”或“不可用”)光屏承接,也可
以用眼睛直接觀察。例如照相機和投影儀所成的像是實像,小孔成的像也是實像。
2.虛像:不是實際光會聚而成,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虛像只能用眼睛觀察,丕亙
用(選填“可用”或“不可用”)光屏承接。例如放大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平面鏡成的像也是虛像。
方法清單
考向01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
【例題1】(2024.福建?中考真題)我國某新型戰(zhàn)斗機配有光電搜索跟蹤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的光學元件相
當于晶狀體,內置光電傳感器相當于視網膜,成像原理與人眼相似。從空中拍攝地面物體時,物體在
光電傳感器上形成的像是()
A.倒立、縮小的實像B.倒立、等大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D.正立、放大的虛像
【答案】A
【詳解】A.根據題意可知,光電搜索跟蹤系統(tǒng)和照相機的原理相似,從空中拍攝地面物體時,物
體位于二倍焦距以外,物體在光電傳感器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符合題意;
B.倒立、等大的實像,可以用來測焦距,故B不符合題意;
C.倒立、放大的實像,是投影儀的原理,故C不符合題意;
D.正立、放大的虛像,是放大鏡的原理,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方法技巧
1.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調節(jié)
照相機和投影儀根據“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進行調節(jié);
放大鏡根據“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物遠像遠像變大”進行調節(jié)。注意物距和像
距要同時調節(jié),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
(1)照相機(包括攝像機、攝像頭)在成像時的共同點是: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物體和像在凸透鏡的兩側,物體離凸透鏡越遠,像離凸透鏡越近。
(2)投影儀(包括幻燈機)在成像時的共同點是: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體和像
在凸透鏡的兩側,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離凸透鏡越遠。
(3)放大鏡:物體通過放大鏡成的像在放大鏡的同側。放大鏡離物體越近,所成像
越小,放大鏡離物體越遠,所成像越大。放大鏡距物體的距離大到焦距的長度時,所成
的像就消失了。
【訓練1-1】(2024?內蒙古包頭?中考真題)工匠師維護精密儀表時,在眼睛前戴一個凸透鏡,便于
觀察儀表的細微之處,如圖所示。
(1)凸透鏡起到的作用;
(2)凸透鏡與儀表的距離應在凸透鏡的焦距范圍之內;
(3)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儀表(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與儀表的位置在
凸透鏡的側。
【答案】放大鏡一倍正立同
【詳解】(1)工匠師維護精密儀表時,在眼睛前戴一個凸透鏡觀察儀表的細微之處,凸透鏡起到
放大鏡的作用。
(2)當物體在凸透鏡一倍焦距范圍內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凸透鏡與儀表的距離應在一倍
焦距范圍之內。
(3)當物體在凸透鏡一倍焦距范圍內時,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儀表正立的像,像的位置與儀表的
位置在凸透鏡的同側。
【訓練1-2】如圖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的情形,這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照
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透鏡,二維碼經攝像頭掃描成倒立、(選填“縮小”、“等大”或“放
大”)的實像。
【答案】凸縮小
【詳解】手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物距大于2倍焦距,二維碼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訓練1-31生活中我們經??梢钥吹降膹V告投影燈,其內部結構如圖所示。其中廣告片位于鏡頭
(選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或“一倍焦距以內”),為了在地面上得
到更大的廣告圖像,應當使投影燈(選填“靠近”或“遠離”)地面。
光
源..廣告投影燈
廣
告
片
凸
透
鏡
廣告圖標
Mf-W
地面
【答案】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遠離
【詳解】投影燈工作時,廣告圖標在地面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
之間,所以廣告片位于鏡頭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廣告圖像,
像變大,像距變大,物距變小,則應當使投影燈遠離地面。
考向02實像和虛像
【例題2】(2023?赤峰?中考題)如圖所示,通過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觀察窗外遠處的風景,看到
的是()
A.正立放大的虛像B.倒立放大的實像C.倒立縮小的實像D.倒立縮小的虛像
【答案】Co
【解析】窗外遠處的風景相當于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
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方法技巧區(qū)分常見成像現象的成像原理
1.小孔成像、照相機、投影儀等所成的像都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實像。
2.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放大鏡等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或折射光線的反向
延長線相交而成的虛像。
3.成像原理不同: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是光的
反射;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是光的折射。
【訓練2-1】(2023?南通?中考題)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六號飛船騰空而起,它在地面攝像機中所成
的像是()
A.實像,像變大B.實像,像變小C.虛像,像變大D.虛像,像變小
【答案】Bo
【解析】攝像機與照相機成像原理相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在騰空而起的過程中,物距變
大,據“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像變小,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題意。故選B。
【訓練2-21下列關于虛像和實像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凸透鏡成虛像時,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
B.凸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C.近視眼成像于視網膜前,應配戴凸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
D.虛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
【答案】D
【詳解】AD.虛像我們用眼可以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承接,故A錯誤,D正確;
B.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故B錯誤;
C.近視眼成像于視網膜前,應配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故C錯誤。故選D。
模塊三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知識清單/
一、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相關概念
(1)物距":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如圖所示。
(2)像距v:像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如圖所示。
(3)焦距力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物距〃---???像距丫)
,焦距f
光心
A光屏
燭焰凸透鏡
物體N8\B'.…0…同一"高度
BFF\^A'B,
焦點焦點:,仁,箔幣窈瑞?嚅”“窈嘲“第■”朋““弟光具座
Y1
2.實驗器材與實驗裝置圖
(1)實驗器材:凸透鏡(焦距為10cm)、蠟燭或發(fā)光二極管、光屏、火柴、光具座。
(2)實驗裝置(見上圖)。
3.實驗步驟
(1)用發(fā)光二極管或燭焰作為發(fā)光物體,一塊白色的硬紙板作為光屏,調節(jié)發(fā)光物體、透鏡和光
屏,使它們的中心高度相同,研究發(fā)光物體的成像情況。
(2)把發(fā)光物體放在較遠處,移動光屏,使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測
出物距和像距(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3)把發(fā)光物體向凸透鏡移近幾厘米,放好后重復以上操作。
(4)繼續(xù)向凸透鏡移動發(fā)光物體并調整光屏的位置,重復以上操作,你總能在光屏上得到發(fā)光物
體的像嗎?當在光屏上看不到發(fā)光物體的像時,可以撤去光屏,從光屏一側向凸透鏡方向看去,觀察發(fā)
光物體的像。此時發(fā)光物體和它的像在什么位置?
(5)把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和觀察的結果填入下表。每個小組可以自己選擇適當的物距,并與各小
組共享測量的數據。
像與物距的關系凸透鏡的焦距戶10cm
像的性質
實驗物距物距與焦距像距
次數的關系
w/cm虛實大小正倒v/cm
130u>2f實像縮小倒立15
220u=2于實像等大倒立20
3152f>u>f實像放大倒立30
410U=f不成像
56U<f正立放大虛像—
4.分析與論證
(1)焦點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物體在焦點以外成實像,焦點以內成虛像。
(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縮小像的分界點。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縮小的像,在二倍焦距以內成
放大的像。沒有縮小的虛像。
(3)實像是異側倒立,虛像是同側正立(選填“倒立”或“正立”)。
(4)物距像距v,像是縮小的;u<v,像是放大的(選填“放大”或“縮小”)。
(5)成實像時,物體距離透鏡越近,像距離透鏡越遠,像越大;物體距離透鏡越遠,像距離透鏡
越近,像越小。即成實像時,物近像遠且大,物遠像近且小。成虛像時,物體距離透鏡越近,像越
小,物體距離透鏡越遠,像越大。即物體越靠近焦點像越大。
5.實驗結論
(1)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當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當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以上均選填像的性質“倒立”、“正立”、“放
大”、“縮小”、“實”或“虛”)
(2)記憶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離焦點)像遠像變大;虛像(與物)
同側正,實像異側倒,像物相互跟著跑。
(3)表格總結:
物與像光屏能
物距U像的性質像距V
的位置否承接
u>2f倒立縮小實像異側2f>v>f能
"=2于倒立等大實像異側v=2f能
f<u<2f倒立放大實像異側v>2f能
u=f不成像
u<f正立放大虛像同側\v\>u不能
6.交流討論
(1)在做實驗時,某同學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無法在光屏上觀察到燭焰的像。發(fā)生這一現象可能
原因有:
①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②蠟燭的位置在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
③蠟燭的位置在透鏡的焦點上。
(2)用卡片把透鏡遮住一部分,光屏上得到燭焰的像性質不變,也是完整的,但亮度會變喳些。
(3)蠟燭長度變短時,像在光屏上將會向上移動。調節(jié)方法:①將光屏向上移動;②將蠟燭向上
移動;③將透鏡和光屏向上調節(jié).
二、利用凸透鏡三條特殊光線分析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利用凸透鏡三條特殊光線中的任意兩條可以畫出相應的光路圖,從而判斷出像距的大小和成像的
具體情況,這是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最好的方法。
(1)當心身■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1〈3至光路如圖所示。
FB'
B2FF0
(2)當〃=“1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尸至光路如圖所示。
(3)當/<說<今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至光路如圖所示。
2FB~F~O
(4)當“=/時,折射光時一束平行光,不能相交,其反向延長線也不能相交,所以不能成像;光
路如下左圖所不。
A
B
(5)當"勺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v>";光路如右圖所示。
考向0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例題1】(2024.四川瀘州.中考真題)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選用的凸透鏡焦
距為10cm。
(1)實驗前應在光具座上將蠟燭焰心、透鏡光心、光屏中心調到;
(2)蠟燭、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的像,保持透鏡不動,將蠟燭移到
光具座上30cm刻度線位置時,要在光屏上再次呈現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移動;
(3)將蠟燭從光具座上40cm刻度線位置遠離透鏡移動時,所成的像逐漸變??;若將蠟燭從光具
座上40cm刻度線位置靠近透鏡移動,則像的大小將o
【答案】同一高度上右變小
【詳解】(1)為了使像能始終成在光屏中央,實驗前應在光具座上將蠟燭焰心、透鏡光心、光屏
中心調到同一高度上。
(2)保持透鏡不動,將蠟燭移到光具座上30cm刻度線位置時,物距變小,則像距變大,要在光
屏上再次呈現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右移動。
(3)若將蠟燭從光具座上40cm刻度線位置靠近透鏡移動,物距小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且物距變
小,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像的大小將變小。
方法技巧正確解答凸透鏡成像實驗探究題
1.確定凸透鏡的焦距;
2.實驗器材的放置和調節(jié):凸透鏡、光屏和燭焰的中心應在同一高度上;
3.成像的性質和對應的像距及物距;
4.像距隨物距變化的規(guī)律,像隨像距變化的規(guī)律;
5.物像的“可逆性”;
6.凸透鏡的缺損或遮擋對成像的影響;
7.光屏接收不到像的原因。
【訓練1-1】(2024.青海?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是天宮課堂中航天員王亞平講授“水球光學實
驗”時的場景,受此影響“飛天”興趣小組利用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展開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
探究實驗。
(1)圖甲中水球相當于一個,它對光具有作用;
(2)王亞平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像,生活中(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
“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
(3)圖乙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當蠟燭從10cm處移動至30cm處時,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
像,光屏應—(選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4)如果將蠟燭換成如圖丙所示的“F”字光源,其優(yōu)點是:(只寫一條即可)。
甲乙丙
【答案】凸透鏡會聚實照相機遠離放大光源穩(wěn)定
【知識點】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和操作步驟
【詳解】(1)圖甲中水球邊緣薄,中間厚,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它對光具有會聚作用。
(2)由圖可知,王亞平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應用是照相機。
(3)圖乙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當蠟燭從10cm處移動至30cm處時,物距變小,根據凸透鏡
成像規(guī)律可知,像距變大,所以,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遠離凸透鏡,此時物距為
w=50cm-30cm=20cm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4)將蠟燭換成如圖丙所示的“F”字光源,其優(yōu)點是光源穩(wěn)定。
【訓練1-2】(2023?內蒙興安盟?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某學習小組用如
圖甲所示的方法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正確安裝并調節(jié)實驗裝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如圖
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A.由圖甲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40.0cm
B.照相機成像特點與圖乙中燭焰的成像特點相同
C.圖乙中的燭焰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所成的像逐漸變小
D.圖乙中若用黑紙片將凸透鏡擋一半,光屏上成半個燭焰的像
【答案】C
【詳解】A.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會聚于一點,這點即為此透鏡的焦點,從焦點
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即為焦距,則透鏡的焦距為戶40.0cm-30.0cm=10.0cm,故A錯誤;
B.圖乙中,物品巨為H=50.0cm-35.0cm=15.0cm像總巨為v=8O.Ocm-5O.Ocm=3O.cm
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圖乙中燭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這個原理制成了投
影儀,與照相機不同,故B錯誤;
C.圖乙中的燭焰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故c正確;
D.用黑紙片將凸透鏡遮擋一半,透鏡的上半部分仍能會聚燭焰發(fā)出的光線,成燭焰完整的像,只
是像比原來變暗,故D錯誤。故選C。
【訓練1-3】如圖所示,小毛用凸透鏡(焦距為10cm)、蠟燭、光屏、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
成像的規(guī)律”。
(1)在光具座上,將蠟燭、光屏安裝在凸透鏡兩側,調節(jié)三者的高度時,(選填“需要”
或“不需要”)點燃蠟燭;為了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應將圖中的適當
向下調節(jié);
(2)將蠟燭和凸透鏡保持在如圖的位置不動,在(選填“50~60cm”、“60~70cm”或
“70~80cm”)刻度之間移動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
(3)在(2)的基礎上,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對調蠟燭和光屏,則光屏上燭焰的像相對燭焰是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4)若將蠟燭移至某位置時,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假設光具座足夠長),若
能看到一個大小不變的光斑,則原因可能是o
【答案】(1)需要,光屏;(2)60~70cm;(3)放大;(4)蠟燭在凸透鏡的焦點處
【詳解】(1)如圖,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要將蠟燭、光屏安裝在凸透鏡兩側,并調節(jié)
使蠟燭燭焰、光屏、凸透鏡三者在同一高度,所以需要點燃蠟燭。如圖,圖中的光屏位置偏高,要使
蠟燭燭焰、光屏、凸透鏡三者在同一高度,應將圖中的光屏適當向下調節(jié)。
(2)如圖,凸透鏡焦距為10cm,蠟燭和凸透鏡保持圖示位置不動,物距是40cm,物距大于2倍
焦距,則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所以光屏可以在“60~70cm”刻度之間移動,直至光屏上出
現燭焰清晰的像。
(3)如圖,在(2)的基礎上,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對調蠟燭和光屏,對調后物距大于1倍焦
距小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此時光屏上燭焰的像相對燭焰是放大的。
(4)若將蠟燭移至某位置時,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有可能是物距等于或小于
焦距;若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若物距等于焦距則不成像,能看到一個大小不變的光
斑;若能看到一個大小不變的光斑,則原因可能是蠟燭在凸透鏡的焦點處。
考向02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用
【例題2】(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重慶市消防條例》規(guī)定:2024年7月1日起,禁止攜帶電
動自行車或其電池進入電梯轎廂,一旦有人違規(guī)操作,會被電梯內的攝像頭拍攝成像并智能識別,電
梯將停止運行并發(fā)出聲、光警報,如圖所示,某次警報時,攝像頭凸透鏡成像的像距為10.1mm,則凸
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A.5mmB.10mmC.15mmD.20mm
【答案】B
【詳解】攝像頭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
距,所以310.1mm?/,10.1mm>7>5.05mm,故選B。
方法技巧應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分析解答有關問題時,把握以下幾點
1.兩個分界點: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成虛像;在
一倍焦距以外,成實像。成實像時,物體在二倍焦距內,像大物??;物體在二倍焦距外,像
小物大。
2.用不等式確定凸透鏡的焦距范圍
利用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列出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關系不等式,解不等式就可以
確定該凸透鏡焦距的范圍。
①當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時,u>2f,f<v<2f;②當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時,u=v=2f;③當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時,f<u<2f,v>2f-,④當不成像時,”=/;⑤當成正立、放大虛像時,
U<fo
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與圖像結合:解答此類試題時,要明確二倍焦距處是成放大和縮小實
像的分界點,當”=1,=4時,物體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然后在圖上找到對應點,求出焦距,
然后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即可求解。
4.凸透鏡成像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
①動態(tài)變化口訣:像的大小看像距,像兒跟著物體跑。其意義是,凸透鏡成像時,像距
變大(?。?,像就變大(小);物體向哪個方向移動,像就向哪個方向移動。
②移動速度:成縮小的像時,物距大于像距,物體移動的速度大于像移動的速度;成放
大的像時,物距小于像距,物體移動的速度小于像移動的速度。
③像與物的最小距離:物體和實像的最小距離是勺;即當物體位于位置成像時。
【訓練2-1】小明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當他把燭焰移到距透鏡18cm的位置
時,在光屏上觀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他判斷凸透鏡焦距可能是:①6cm、②9cm、③12cm、④
16cm,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詳解】由題意可知,物距18cm,光屏上觀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所以
2/>18cm>/,18cm>/>9cm,③12cm和④16cm符合題意。故選D。
【訓練2-2】小東用凸透鏡、紙盒等器材自制了一個簡易投影儀,可以將手機屏幕畫面投影到白墻
上,如圖甲所示。該投影儀工作示意圖如圖乙所示,使用時將手機屏幕調至“冰墩墩”畫面,然后放
在紙盒中某位置,使屏幕正對凸透鏡,調整該投影儀與白墻之間的距離,可在墻上得到一個清晰、放
A.手機屏幕到透鏡的距離應大于透鏡的二倍焦距
B.透鏡到墻面的距離應在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C.能從不同角度看到墻上的“冰墩墩”,是由于光在墻面上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D.墻上呈現的是手機畫面倒立的實像
【答案】D
【詳解】ACD.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投影儀在使用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在一倍焦距和
兩倍焦距之間,像距在兩倍焦距以外,則手機屏幕到透鏡的距離應在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
間,透鏡到墻面的距離應大于透鏡的二倍焦距,故AC錯誤,D正確;
B.能從不同角度看到墻上的“冰墩墩”,是由于光在墻面上發(fā)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朝向四面八
方,故B錯誤。故選D。
【訓練2-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某小組測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數據,并繪制成如
A.該凸透鏡的焦距戶20cm
B.當物距〃=30cm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
C.當物距〃=8cm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
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向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過程中,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
【答案】B
【詳解】A.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當〃=尸奪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由圖可知
u=v=2f=20cm,所以戶10cm。故A不符合題意;
B.當物距〃=30cm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B符合題意;
C.當物距〃二8cm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故C不符合題意;
D.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移動到15cm處的過程中,物距大于焦距,成實像,凸透鏡成實像
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模塊四眼睛和眼鏡
知識清單N
一、眼睛
1.眼球的主要結構及各部分作用
主要由角膜、晶狀體、瞳孔、虹膜、睫狀體、玻璃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品添加劑安全性評估與合理使用在調味品行業(yè)的應用報告
- 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反思試題及答案
- 教育園區(qū)建設對2025年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與風險監(jiān)測報告
- 機械裝備制造業(yè)智能化升級與產品質量提升研究報告
- 教師教育教學改進表現的試題及答案
- 小學教師反思與校本培訓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工程管理類軟件應用含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安全升級之道:2025年漏洞掃描技術前瞻報告
- 曲阜遠東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分析含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市政公用工程法律法規(guī)試題及答案
- 設備維護工程師簡歷
- 2023版押品考試題庫必考點含答案
- 挖孔樁基施工方案(水磨鉆)
- 變電檢修技能考試計算
- 國際經濟法學(湘潭大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
- 以案說德發(fā)言四篇
-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后題答案解析
- 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倫理審查不同意見溝通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
- 梅毒診療指南(2023年)
- 高中物理3-3熱學練習題(含答案)
- DB32-T 3916-2020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程-(高清現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