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新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知識點詳解_第1頁
2025春新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知識點詳解_第2頁
2025春新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知識點詳解_第3頁
2025春新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知識點詳解_第4頁
2025春新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知識點詳解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春新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知識點詳解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第一框《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1、中華人文精神的形成?P58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強調(diào)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發(fā)展的道理來教育世人,達到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發(fā)展出影響深遠的中華人文精神。2、為什么要弘揚中華人文精神?P58、59、62①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強調(diào)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發(fā)展的道理來教育世人,達到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發(fā)展出影響深遠的中華人文精神。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xiàn)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yǎng)。③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chuàng)造中,發(fā)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3、中華人文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P59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②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③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④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諸多方面。4、“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內(nèi)涵?P59①求同存異,就是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shù),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②和而不同,就是倡導和諧相處,協(xié)調(diào)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5、“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意義?P59①求同能讓人們更加親近、友善,存異則讓人們彼此尊重、包容。②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6、“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內(nèi)涵?P60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7、“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意義?P60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8、“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內(nèi)涵?P60①詩歌、舞蹈、繪畫、書法等文藝作品不但有美妙形態(tài),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②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9、“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意義?P60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zhì)。10、“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內(nèi)涵?P61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diào)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tǒng)一。11、“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意義?P61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xiàn)人的價值。12、與中華人文精神相對應的古人智慧?P61-64“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薄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薄办o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薄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薄八故锹遥┪岬萝??!薄爸幸舱?,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钡诙颉蹲鲋腥A人文精神的弘揚者》1、歷史上中華人文精神的作用?P62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chuàng)造中,發(fā)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2、今天,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的內(nèi)容(要求)?P62今天,我們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就要弘揚促進社會和諧、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3、如何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P63-64①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②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lián)姑?,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P63

中華民族推崇“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張“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提倡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處。5、如何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P63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6、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P64

立己達人,兼善天下。①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②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7、如何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P64①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②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③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lián)姑?,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與中華人文精神相對應的古人智慧?P63-64①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