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寒假專練:速度的測量和密度的測量(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寒假專練:速度的測量和密度的測量(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寒假專練:速度的測量和密度的測量(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寒假專練:速度的測量和密度的測量(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寒假專練:速度的測量和密度的測量(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3速度的測量和密度的測量

燃內(nèi)容早知道

斷第一層鞏固提升練(5大考點)

考點一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考點二測量“小車平均速度”實驗

考點三密度測量工具的使用

考點四實驗測量固體的密度

考點五實驗測量液體的密度

I??第二層能力提升練

*第三層拓展突破練

-----------------------------------------------------------------

考點一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積累與運用

1、變速運動的快慢就是速度變化的快慢(速度不斷變化的運動,包括大小和方向),速度的變化用

加速度來描述!勻變速運動呢就是速度在單位時間的增加(減少)是固定的!加速度有正負,正代表

速度是增加的,負代表速度是降低的!非勻變速運動呢就是速度在單位時間內(nèi)的變化不固定!

2、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反映的是某段路程中物體運

動的平均快慢,用耳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時間,則平均速度的公式是

t

1.2024年9月9日,我市初中學生返校上課。甲、乙兩同學同時從家中步行到學校,剛好在學校大門口相

遇,他們的路程s與時間f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乙同學從家中到學校的平均速度不一樣大

B.甲的速度始終比乙的速度大

C.10~12min,甲處于靜止狀態(tài)

D.12~16min,乙的平均速度為2m/s

【答案】D

【詳解】A.由圖像可知,甲、乙兩同學同時從家中步行到學校,剛好在學校大門口相遇,所走的路程、

所用的時間都相同,由V=±可知,甲乙二人從家中到學校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錯誤;

BCD.由圖像可知,甲同學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前l(fā)Omin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大于乙通過的路程,甲的

速度大于乙的速度;10~12min內(nèi)乙經(jīng)過的路程不變,乙的速度為0;1276min乙通過的路程大于甲

通過的路程,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12~16min,乙的平均速度

960m-480m_.

v=—-----------------=2m/s

4x60s

故BC錯誤,D正確。

故選D。

2.2024年9月25日,我國火箭軍向太平洋公海發(fā)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圖),準確命中了預定海域,射

程約為1.2萬公里,其平均速度約為20馬赫(1馬赫速度約為340m/s)。則洲際彈道導彈的平均速度

約為()

A.20m/sB.340m/s

C.6800m/sD.12000m/s

【答案】c

【詳解】由題意可知,1馬赫速度約為340m/s,20馬赫的速度為20x340m/s=6800m/s。故C正確,

ABD錯誤。

故選C。

【點睛】

3.小明用玩具汽車測量平均速度,讓汽車在斜面上沿直線下滑,位置傳感器每隔0.2s記錄一次汽車的位置,

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汽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路程為cm,3。段的平均速度為m/s,汽車

由A點運動到。點的過程,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理由是。

ABCD

Ocm12345

【答案】2.100.1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路程不相等

【詳解】川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cm=lmm,A點對應的刻度是0.00cm,C點對應的刻度是

2.10cm,則汽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路程為2.10cm。

2

[2]由圖可知,汽車在BD段運動的路程5BD=4.50cm-0.50cm=4.00cm

汽車在8。段所用的時間

s400cm

tBD=2xQ.2s=QAsBD段的平均速度vBD=—=---=10.00cm/s=0.1m/s

:BD0-4s

[3]由圖可知,汽車由A點運動到。點的過程中,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所以汽車不是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

4.小郡同學自制了一個可以均勻滴水的“滴水計時器”,每隔0.5秒鐘滴下一滴水,他把此滴水計時器固定

在玩具汽車上,用來測量玩具小車在水平地面上的運行速度,下圖記錄了某次測量過程地面上連續(xù)4

個水滴的位置及它們之間的距離:

45.00ctn

ABCD

(1)測量玩具小車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小車在AD段的平均速度是m/so

(3)小郡由圖像可判斷出玩具汽車做變速直線運動,他的依據(jù)是:

【答案】(l)v=:(2)0.3(3)玩具車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同

【詳解】(1)測量平均速度需要測量長度和時間,通過v=上算出速度的大小,所以測量平均速度的實

t

驗原理是:V=-

t

(2)由題意可知小車在A0段的平均速度是

s45.00cm2,/

v=—=-------=30cm/s=0.3m/s

t1.5s

(3)由圖可知,玩具車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同,所以玩具車在做變速直線運動。

考點二測量“小車平均速度”實驗

□積累與運用

1、實驗中使用斜面的坡度應較小,其目的是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

2、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

3、如果小車過了終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v會偏小。

4、小車前半段路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V1與后半段路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V2,則V1<V2。

5、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時間中點的速度為VI,經(jīng)過路程中點的速度為V2,則V1<V2。

5.(2024?吉林?中考真題)如圖是“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裝置。

七二7--------S*________金屬片

3

(1)為便于測量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時間,應使斜面保持很的坡度。

(2)8為AC中點,SAc=lm,兩次實驗小車都從A點由靜止下滑,到達C點所用時間為2.8s,到達8

點所用時間為2s,則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為m/So

(3)由實驗可得: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

【答案】平緩0.25快

【詳解】口]小車所放的斜面應保持較小的坡度,小車速度變化越慢,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長

些,便于測量時間。

⑵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為

[3]由題可知,AB段與BC段路程相等,AB段所用時間為2s,BC段所用時間為

%=2.8s—2s=0.8s

所以段的速度大于AB段的速度,故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快。

6.(2023?四川廣元?中考真題)某物理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

他們將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A點靜止釋放,并同時按下電子停表開始計時,圖

中圓圈內(nèi)顯示了小車位于A、B、C三點的時刻(數(shù)字分別表示“時:分:秒”)。

(1)由圖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下滑過程中做運動(選填“減速”“勻速”或“加速”);

(2)根據(jù)圖中信息,小車在下滑過程中8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cm/s;

(3)如果在A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停表開始計時,B、C兩點都準確計時,則會使所測AB段的

平均速度(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答案】加速50.0偏大

【詳解】(1)口]由圖可知段的路程為

SAB=10.00dm-6.00dm=4.00dm=40.0cmAB段的時間為tAB=2s,AB段的平均速度為

s.?40.0cm“八,

VAB=-=——=20.0cm/sBC段的路程為

tAB2s

SBc=6.00dm-1.00dm=5.00dm=50.0cmBC段的時間為tBc=ls,則BC段的平均速度為

sKr50.0cm“八,

vBC==---------=50.0cm/s

'BCIs

4

因為

VBC>VAB

所以小車下滑過程中做加速運動。

(2)⑵由(1)可知小車在下滑過程中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50.0cm/s。

(3)[3]如果在A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停表開始計時,則計時晚了,時間變短,會使所測段

的平均速度VAB偏大

7.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

下滑,如圖甲顯示了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示數(shù)(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B點

是AC的中點。

jtZZZZ--------S1=120cm金屬片

?—rs2-------------~~~—~~~—

A-------------1B廣…心

*------------------------vjC

(1)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

(2)實驗中使用的斜面應適當調(diào)整坡度較小,其目的是便于測量_________;

⑶根據(jù)圖甲中信息回答,VBC=m/s;

(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

偏。(填“大”或“小”)

【答案】(l)v=-

(2)時間

(3)0.3

⑷大

【詳解】(1)測量平均速度,需要測量路程和時間,再結合"=上計算平均速度,因此測量平均速度的

_s

原理是v

t

(2)實驗中使用的斜面應適當調(diào)整坡度較小,運行速度較慢,運行時間長,便于測量時間。

(3)2點是AC的中點,所以BC段的路程為

=s

sBC~i=gxl20c機=60cM=0.6m5C段的時間為

征=1。:35:05-10:35:03=2s所以速度為

sRr0.6m八八,

vBC==-------=0.3m/s

^BC2s

(4)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會導致測量時間偏小,根據(jù)丫=±可知,測得的速度會偏大。

t

5

8.如圖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滑下,分別測出小車到達

(1)實驗原理是;

⑵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一些,便于測量時間,應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斜面的傾斜角度;

(3)小車從A點運動到2點所用的時間出=s;從A點到C點的路程SAC=cm,小車在AC段

的平均速度VAC=m/so如果測量過程中,小車還未到C點就停止計時,會導致測量的平均速度偏

(選填“大”或“小”);

(4)圖中能夠準確反映小車從斜面頂端下滑到底端的運動情況是o

【答案】(l)v=£

t

⑵減小

(3)380.00.16大

⑷D

【詳解】(1)測量平均速度,需要測量路程和時間,由丫=£得到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原理是v=£。

tt

(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即讓小車緩一些下滑,便于測量時間,應減小斜

面的傾斜角度。

(3)59:25:15從A點出發(fā),9:25:18到達8點時,一共所用的時間為3s。

⑵實驗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A、C兩點對應的刻度值分別為80.0cm、0.0cm,因此小車從A

點運動到C點的路程為80.0cm;9:25:15A點出發(fā),9:25:20到達C點時,一共所用的時間為5s;根

據(jù)v=上求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

t

s30

VAC=-^=——=O16m/s[3]如果測量過程中,小車還未到C點就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測量偏短,

由八河知路程一定,時間偏短,會導致測量的平均速度偏尢

(4)小車在A點運動到B點平均速度為

6

s40Ocrn

VAB=^=—_-"0.13m/s小車在B點運動到C點平均速度為

tAB3s

SR「40.0cm?八,

vRr=-^=---------=0.2m/s

tBc2s

由于VAB<VBC,說明下車在做加速運動。

A.圖像隨時間的增加,路程不變。說明小車靜止,故A不符合題意;

BC.圖像均為傾斜直線,說明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C不符合題意;

D.圖像隨時間的增加,路程增加的越來越快,說明下車在做加速運動,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考點三密度測量工具的使用

□積累與運用

1、密度測量工具:密度測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用量筒測量固體和液體的體積;用

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

2、量筒的使用:使用量筒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單位和分度值(常見量筒單位是ml,lml=lcm3,lL=1000ml=103m3)o

(2)量筒使用時應放在水平桌面上。

(3)當液面是凸面時,視線應與凸液面的頂部保持水平;當液面是凹面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的底部

保持水平。

3、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項:測量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將游碼撥回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歸零),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擺動幅度相等),表示橫梁平衡;

將物體放在左盤,祛碼放在右盤,用鏡子加減祛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使天平重新平衡;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

右盤中祛碼的總質(zhì)量+游碼在標尺上的指示值。

9.(2024?山東淄博?中考真題)在測量液體密度時,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是72g,再將燒

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圖甲),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zhì)量(圖乙),下列分析正確的

A.量筒中液體的體積是32cm3

B.實驗時圖乙中添加祛碼的合理順序是5g、10g、20g

C.量筒中液體的質(zhì)量是39g

7

D.液體的密度是Llxl()3kg/m3

【答案】D

【詳解】A.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因此圖甲中量筒讀數(shù)為30mL=30cm3,A

錯誤;

B.使用托盤天平時,添加祛碼的合理順序是“先大后小”,即20g、10g、5g,B錯誤;

C.由圖乙可知,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zhì)量

mr=20g+10g+5g+4g=39g

則量筒中液體的質(zhì)量

m=72g—39g=33g

c錯誤;

D.液體的密度

p=—=33°=1.lg/cm3=l.lxlO3kg/m3

V30cm-

D正確。

10.(2024?山東濱州?中考真題)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測量時先測物體的體積,再測物體的質(zhì)量

B.用調(diào)好的天平稱量物體質(zhì)量時,物體應放在天平的左盤中

C.稱量物體質(zhì)量過程中,若橫梁不平衡,可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測量體積時,可以俯視讀數(shù)

【答案】B

【詳解】A.測量物體體積時,將其從水中拿出時會帶出來水,在測量質(zhì)量會使質(zhì)量偏大,所以應先測

質(zhì)量,再測體積,故A錯誤;

B.用調(diào)好的天平稱量物體質(zhì)量時,祛碼和物體按照左物右碼放置,故B正確;

C.稱量前,應將游碼歸零,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稱量物體質(zhì)量過程中,不允許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故C錯誤;

D.使用量筒測量體積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如果俯視則讀數(shù)偏小,故D錯誤。

故選B。

11.(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在測量物質(zhì)密度實驗中,調(diào)節(jié)天平時應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刻

度線處,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一枚草莓的質(zhì)量,當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祛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

置如圖所示,則草莓的質(zhì)量為g,使草莓全部浸沒在裝滿水的燒杯中,測得從燒杯中溢出水的

質(zhì)量為20g,則草莓的密度為g/cnP。

IIIIII11III11IIpiII11IIIII

012145g

【答案】零180.9

【詳解】口]調(diào)節(jié)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標尺的左端零刻度線處后再

8

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⑵由圖可知草莓的質(zhì)量為

m=1Og+5g+3g=18g

[3]使草莓全部浸沒在裝滿水的燒杯中,測得從燒杯中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20g,草莓的體積

3水=>哉=

草莓的密度

m18g

p=-=0.9g/cm3

V20cm3

12.(2024?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小明測量某種礦石樣品的密度,天平平衡時右盤所加祛碼及游碼的位置

如圖甲所示,圖乙是礦石樣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況,由測量可得礦石樣品的質(zhì)量為g,礦石樣

品的體積為cm3,所測礦石樣品的密度為kg/m3oIn?該礦石的質(zhì)量為kg。

50=-

409

30

>5g20

i*10

IIIIIIIIIIpiII11III11IIIII-

012345g

甲乙

【答案】27102.7xl032.7xlO3

【詳解】[1]由圖甲天平所示的游碼的分度值為0.2g,游碼讀數(shù)為2g,可知,礦石的質(zhì)量為祛碼的質(zhì)量

加游碼所對應的刻度值

m=20g+5g+2g=27g⑵由圖乙量筒所示的分度值為1mL,前后兩次讀數(shù)分別為20mL和40mL,可知,

礦石樣品的體積等于量筒內(nèi)兩次體積之差

V=40〃4-30"/=10mL=10c/[3]根據(jù)密度公式得礦石的密度

。=1=7?鼻=2.7g/cm3=2.7xlO3fcg/m3[4]知道礦石的密度和體積,根據(jù)呻)/得礦石的質(zhì)量

V10cm

m=pV=2Jxl03kg/n^xIm3=2.7xlO3^

考點四實驗測量固體的密度

9

□積累與運用

固體密度的測量關鍵是測出物體的質(zhì)量和體積,金屬塊的質(zhì)量可用天平直接測得,也可以用彈簧測力

計測出重力來計算質(zhì)量;若物體的形狀規(guī)則,可用刻度尺測出相關量后根據(jù)公式算出體積,若形狀不45

規(guī)則利用量筒或量杯“排水法”來測得,若物體不能沉入水中的,可用“壓入法”或“重錘法”來測

物體的體積。

13.(2024?陜西?中考真題)小明想知道自制涼粉的密度,于是在實驗室進行了如下操作:

吧g10gs

fl打g

111111Q?11111?1111111111

012345g

-----------------□---------------------------------------------------

(1)將托盤天平放在_____工作臺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天平橫梁靜止時,指針位置如圖1

所示,接下來應將平衡螺母向調(diào)節(jié),使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

(2)如圖2,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燒杯和涼粉的總質(zhì)量,請指出他操作中的錯誤:o

(3)改正錯誤后重新測量,天平平衡時,祛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3所示,則燒杯和涼粉的總質(zhì)量為go

(4)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用小勺挖出燒杯中一部分涼粉放入量筒中,使之_____在水中。最終測得

量筒中涼粉的體積為35cm3。

(5)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涼粉的質(zhì)量為75.6g,計算出涼粉的密度為g/cm)

(6)整理器材時發(fā)現(xiàn),本實驗中使用的“5g”祛碼生銹了,則涼粉密度的測量值_____(選填“偏大”“偏小”

或“不變”)。

【答案】⑴水平左

(2)物體和祛碼的位置放反了

(3)116.2

(4)浸沒

(5)1.16

(6)不變

【詳解】(1)口]使用天平前,應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

[2]天平橫梁靜止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左側質(zhì)量偏小,平衡螺母應向左調(diào)節(jié),使指針指在

分度盤中央刻度線。

(2)天平的使用應遵循“左物右碼”,圖中物體和祛碼的位置放反了。

(3)天平平衡時,祛碼的質(zhì)量為100g,10g和5g,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1.2g,則燒杯和涼粉的總質(zhì)量

m=100g+10g+5g+1.2g=116.2g

(4)為了準確測量涼粉的體積,需使涼粉完全浸沒在水中,讀出此時水和涼粉的總體積,再減去水的

體積,就是涼粉的體積。

(5)量筒中涼粉的質(zhì)量

10

網(wǎng)京粉=m-=116.2g-75.6g=40.6g

涼粉的密度

乃京粉40.6g

P==1.16g/cm3

V35cm3

(6)因為每次測量時都用到生銹的祛碼,最后計算時質(zhì)量用的是質(zhì)量差,則涼粉密度的測量值不變。

14.(2024?江蘇南通?中考真題)某小組測量正方體蠟塊的密度。

50cg

d5Gg

O

TTFT

o2

--.4

ocm

甲乙

(1)小紅利用天平和刻度尺進行測量。

①天平放在________上,將游碼歸零,指針靜止時偏向分度盤左側,平衡螺母應向調(diào)節(jié),使

橫梁平衡;

②如圖甲,天平測得蠟塊質(zhì)量為g;如圖乙,刻度尺測出蠟塊邊長為cm,則夕蠟=_

3

kg/mo

(2)小華想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水、細線來測量該蠟塊密度。她能否完成實驗,簡述判斷理由_________

【答案】⑴水平桌面右57.64.000.9xlO3

(2)因為蠟塊密度小于水,在水中漂浮,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水、細線無法測量蠟塊的體積,故小

華不能完成實驗

【詳解】(1)口][2]實驗中,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歸零,指針靜止時偏向分度盤左側,說明天

平左端較重,應向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水平平衡。

[3]由圖甲可知,祛碼總質(zhì)量為50g+5g=55g,游碼示數(shù)為2.6g,則測得蠟塊質(zhì)量為

m=55g+2.6g=57.6g

[4]由圖乙可知,蠟塊邊長為

I=4.00cm-0.00cm=4.00cm

⑸蠟塊的體積為

V=l3=(4.00cm)3=64cm3

蠟塊的密度為

。蠟=£==0.9g/cm3=0.9x103kg/m3

(2)測量該蠟塊密度,根據(jù)公式〃=£可知,需測量蠟塊的質(zhì)量和體積。因為蠟塊密度小于水,在水

中漂浮,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水、細線無法測量蠟塊的體積,故小華不能完成實驗。

15.(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五一假期,小紅在駱馬湖沙灘撿到一塊小石頭,回到學校,進行了如下測

量:

11

(1)測量石塊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后,祛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g;

(2)用量筒和適量的水,測量石塊的體積,如圖乙所示,石塊密度/=g/cm-

(3)將石塊放入量筒時有水濺出,則密度測量值偏o

【答案】⑴27

(2)2.7

⑶大

【詳解】(1)由圖甲可知,石塊的質(zhì)量

利石=20g+5g+2g=27g

(2)由圖乙可知,石塊的體積

V=40mL-30mL=10mL=10cm3

石塊密度

27g

p=——==2.7g/cnr'

V10cm3

(3)將石塊放用量筒時有水濺出,會使測出的石塊體積偏小,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密度測量值偏大。

16.(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小紅結合所學的物理知識來測量小石塊的密度。

50g

a_

11111111111111111111p-1-1-]-

012345g

----------------------------□-------

圖1圖2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如圖1所示,則應

將平衡螺母向調(diào)節(jié),使托盤天平平衡;

(2)小紅調(diào)節(jié)托盤天平平衡,估計小石塊的質(zhì)量后,把小石塊放在左盤,向右盤從大到小加減祛碼,

當加入最小的祛碼(5g)前,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左側。此時,將最小的祛碼(5g)加入右盤,指針

偏向分度盤中線右側,接下來應進行的實驗操作是:,直至托盤天平平衡。托盤天平平衡時祛碼

的質(zhì)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所示,則小石塊的質(zhì)量為go用量筒和適量的水測出小石塊的

體積為20mL;

(3)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P石=g/cnP,合kg/m3.

(4)若小石塊吸水,則測量出的小石塊密度值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左端的零刻度線左取下最小的祛碼,并向右移動游碼542.7

12

2.7xlO3偏大

【詳解】(1)口][2]使用天平時,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如圖1所示右偏,說明右端重,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給左端增重,使托

盤天平平衡。

(2)[3]把小石塊放在左盤,向右盤從大到小加減祛碼,當加入最小的祛碼(5g)前,指針偏向分度

盤中線左側。此時,將最小的祛碼(5g)加入右盤,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右側,說明還是右端重,接

下來應進行的實驗操作是:取下最小的祛碼,并向右移動游碼,直至托盤天平平衡。

[4]托盤天平平衡時祛碼的質(zhì)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所示,標尺分度值為0.2g,則小石塊的質(zhì)

量為

m=50g+4g=54g

(3)[5][6]小石塊的密度為

p=—=且三=2.7g/cm3=2.7x103kg/m3

V20cm

(4)[7]若小石塊吸水,則測量出的小石塊體積偏小,根據(jù)可知測量出的小石塊密度值偏大。

考點五實驗測量液體的密度

口積累與運用

(1)在沒有量筒,液體體積無法直接測量時,往往需要借助于等體積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

體積相等時,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之比等于它們的密度之比。

(2)在沒有天平,液體質(zhì)量無法直接測量時,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識間接測量。

(3)測量液體的質(zhì)量時,是用液體和容器的總質(zhì)量減去剩余液體和容器的總質(zhì)量,就是倒入量筒液

體的質(zhì)量。

(4)若先用量筒測出液體的體積,再將液體倒入燒杯測出質(zhì)量,這種做法會因量筒壁粘液體,而使

測出的質(zhì)量偏小,算出的液體密度偏小。

17.(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小明在測量橙汁密度時,進行了如下操作: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把游碼移至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橫梁水平平衡,

應將平衡螺母向調(diào)。

甲乙丙

(2)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下列步驟最合理的順序是0

13

A.將燒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如圖乙所示,橙汁的體積為mL

B.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51.8g

C.燒杯中盛適量的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如圖丙所示

(3)由上述測量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橙汁的密度為kg/m3。

(4)學習過密度知識后,小明在雜志上看到“人口密度”的概念,它與密度定義方法相同,指單位面積土

地上居住的人口數(shù)量,淮安市2023年人口密度約為490(填合適的單位)。

【答案】⑴左

(2)CAB50

⑶1.2x103

(4)人/平方公里

【詳解】(1)由圖甲得,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右邊,即右盤下沉,要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橫梁

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

在燒杯中稱量再倒入量筒時,燒杯中可能會有殘留,因此為了減小誤差,其最合理的順序是C.燒

杯中盛適量的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如圖丙所示;A.將燒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

中,讀出橙汁的體積,如圖乙所示;B.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51.8g,即正確順序時CAB。

A⑵量筒的分度值為1mL,量筒中橙汁的體積為

V=50mL=50cm3

(3)由圖丙可知,橫梁的分度值為0.2g,游碼的示數(shù)為1.8g,則橙汁的總質(zhì)量為

加總=100g+10g+l.8g=111.8g

量筒中橙汁的質(zhì)量為

加=華總一加剩=111.8g-51.8g=60g

橙汁的密度為

p=—==1.2g/cm3=1.2xl03kg/m3

V50cm

(4)人口密度是衡量城市人口的重要數(shù)據(jù),基本單位是人/平方公里。

18.(2024?山東泰安?中考真題)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實驗中,操作過程如下,請回答問題:

20g20g,

ass

012—345g

甲乙丙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向—(選

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繼續(xù)進行實驗:

14

①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質(zhì)量為109.2g;

②把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如圖乙所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cm3;

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祛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

(3)根據(jù)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g/cn?;

(4)細心的小明同學發(fā)現(xiàn),在步驟②中有少量鹽水倒在了量筒外面,測得鹽水的密度比真實值偏

(選填“大”或“小”)o

【答案】⑴右

⑵60

⑶1.03

(4)大

【詳解】(1)由圖甲可知,指針向左偏,則平衡螺母要向右調(diào),使天平平衡。

(2)[1]將燒杯中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如圖乙),則量筒內(nèi)鹽水的體積是60cm3。

[2]由圖丙可知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zhì)量

W2=20g+20g+5g+2.4g=47.4g

(3)倒入量筒內(nèi)的鹽水的質(zhì)量

109.2g-47.4g=61.8g

鹽水的密度

_m_61.8g

=1.03g/cm3

-V_60cm3

yvi

(4)在步驟②中有少量鹽水倒在了量筒外面,測量鹽水的體積偏小,質(zhì)量不變,由夕=下可知測得鹽

水的密度比真實值偏大。

19.(2024.江蘇鎮(zhèn)江?中考真題)為了測量某液體的密度,小李進行了如下實驗。

mL

-50

①狀z-40

②5a

③”?20

圖1圖2圖3圖4

(1)如圖1所示,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diào)節(jié)天平時應先將游碼移到標尺的處。若指針靜止時

位置如圖2所示,則應再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端調(diào)節(jié);

(2)在燒杯中裝入適量待測液體,用天平正確測量其總質(zhì)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祛碼和游碼位置

如圖3所示,其總質(zhì)量為g;

(3)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圖4中讀數(shù)視線正確的是(選填“①”、"②”或“③”),量筒

中液體的體積為mLo

15

(4)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104g,則液體的密度為g/cm3。

【答案】(1)“0”刻度線右

(2)128

(3)②30

(4)0.8

【詳解】(1)口]根據(jù)天平的使用可知,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diào)節(jié)天平時應先將游碼移到標尺的“0”

刻度線處。

[2]若指針靜止時,位置如圖2所示,天平的指針向左邊偏,說明左側偏重,為了天平的平衡,則應再

將平衡螺母向右端調(diào)節(jié)。

(2)如圖3所示,其總質(zhì)量為

m=100g+20g+5g+3g=128g

(3)[1]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即圖4中讀數(shù)視線正確

的是②。

⑵如圖,量筒中的讀數(shù)是30mL,液體的體積為30〃/=30c,。

(4)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104g,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液體的密度為

一/一小余J28g-1。4g-

VV30cm3

20.(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隨著廣元城區(qū)“海綿城市”建設的推進,嘉陵江廣元段的江水變得更清了?!皦?/p>

天”學習小組取回江水樣品,測量密度。

嚶10g

I|IIII|IIII|IM|IIII|IIII|I

Io13二45gl

(1)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空燒杯放在調(diào)好的天平上,測出其質(zhì)量為42g;

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其放在天平左盤,在右盤添加祛碼并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所用祛

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則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g;

③將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筒,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為20mL;

④由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江水的密度為g/cm3o(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2)實驗評估時,小華認為,在步驟③中,由于燒杯中的水有殘留,會使密度的測量結果(選

填“偏大”“不變”或“偏小”),他提出只要將實驗步驟的順序作調(diào)整就能使測量結果更準確,調(diào)整后的順

序為。(只填實驗步驟前的序號)

【答案】62.41.02偏大②③①④

【詳解】(1)口]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其放在天平左盤,在右盤添加祛碼并移動游碼,直到天平

平衡,所用祛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則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62.4g。

⑵測得江水的質(zhì)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