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AXF 0015-2024 食用菌菌渣堆肥處理技術規(guī)程 基于桉樹加工副產物_第1頁
T-GAXF 0015-2024 食用菌菌渣堆肥處理技術規(guī)程 基于桉樹加工副產物_第2頁
T-GAXF 0015-2024 食用菌菌渣堆肥處理技術規(guī)程 基于桉樹加工副產物_第3頁
T-GAXF 0015-2024 食用菌菌渣堆肥處理技術規(guī)程 基于桉樹加工副產物_第4頁
T-GAXF 0015-2024 食用菌菌渣堆肥處理技術規(guī)程 基于桉樹加工副產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80CCSG21GAXFTechnicalcodeofpracticebasedonby-productsofeucalyIT/GAXF0015—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提出。本文件由廣西肥料協(xié)會歸口并宣貫。本文件起草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田林縣經濟作物站、廣西益譜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野、王燦琴、蘇天明、王吉平、盧鐵東、韋嬌君、羅陽蘭、胡秀月、傅俊杰、周茂榮、田華麗、蘇桂秋。1T/GAXF0015—2024食用菌菌渣堆肥處理技術規(guī)程基于桉樹加工副產物本文件界定了使用桉樹加工副產物為主培料的食用菌菌渣堆肥處理的術語和定義,規(guī)定了場區(qū)要求、技術要求、成品檢測、生產檔案的技術內容。本文件適用于基于桉樹加工副產物的食用菌菌渣堆肥處理。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20287農用微生物菌劑NY/T525有機肥料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桉樹加工副產物eucalyptusprocessingbyproducts桉樹加工生產人造板材、林漿紙后,產生的桉木屑、桉樹皮、尾稍及邊角料等加工副產物等。3.2食用菌菌渣ediblemushroomresidue桉樹加工副產物經高溫發(fā)酵處理,作為主要原料用于食用菌栽培后,所剩余的物料基質。3.3堆肥處理compostingtreatment食用菌菌渣經過堆肥處理,形成穩(wěn)定腐熟的有機物的過程。4場區(qū)要求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水電及其它資源有保障的地點。距離居民生活區(qū)、飲用水水源地及食用菌生產場所3000m以上。距離公路、鐵路等主要交通干線1000m以上。具備通風、排水、避雨等設施條件。生產用水應符合GB5084的規(guī)定。5技術要求5.1生產工藝流程2T/GAXF0015—2024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圖1生產工藝流程圖5.2菌渣收集食用菌采收后及時收集廢棄菌渣。5.3預處理用菌袋分離機械將菌渣與菌袋分離,除去塑料、綿塞、土塊、石頭等雜物后,進行粉碎處理,堆肥前菌渣初始含水量應調節(jié)至55%~65%。菌渣預處理主要參數(shù)指標要求見表1。表1菌渣堆肥原料預處理主要參數(shù)指標要求水分的質量分數(shù)(%)雜物(%)塑料膜(%)5.4堆肥處理5.4.1腐熟劑腐熟劑選擇符合GB20287規(guī)定,具有纖維素類物質降解能力較強的復合菌劑。5.4.2原輔料混拌菌渣與雞糞混合,調節(jié)物料碳氮比(C/N)為25:1~35:1,菌渣宜添加的腐熟劑,用預混機或翻堆機將物料與腐熟劑充分混勻。原輔料比例參見表2。表2原輔料比例6075%2540%0.10.3或按產品說明書適量添加)5.4.3堆肥方式5.4.3.1混拌后宜采用條垛式、槽式堆肥等方式進行好氧堆肥處理,應配備機械翻堆設備。5.4.3.2采用條垛式堆肥方式宜按照下底寬2.0m、上底寬1.0m~1.5m、高度1.0m~1.5m,將物料堆制成梯形。5.4.3.3采用槽式堆肥方式,發(fā)酵槽寬度按處理規(guī)模設計為2.0m~5.0m,高度宜控制在1.5m~2.0m。5.4.4溫度測定在堆肥期間,應每天按時測定物料堆溫,將溫度計垂直插入物料中間深度,測定物料前、中、后各段多點,取其平均值作為堆肥溫度。3T/GAXF0015—20245.4.5翻堆當堆肥溫度上升至50℃~70℃時,每隔5d~7d翻堆1次,當堆體溫度超過70℃時,應立即翻堆,翻堆時應上下、里外翻動,攪拌均勻。堆肥在50℃~70℃應維持10d~15d,堆體溫度接近環(huán)境溫度時,堆肥腐熟完畢,堆肥周期為35d~45d。5.5腐熟度檢測菌渣經堆肥處理后,物料外觀呈褐色或黑褐色,質地松軟,無異味,種子發(fā)芽指數(shù)應符合NY/T525的規(guī)定,未符合規(guī)定的物料與預處理來料一起堆肥。6成品檢測限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